从指南评价氯沙坦心衰治疗地位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敬慧智;吕云霞;闫西艴;刘进;金宏一;孙琳【期刊名称】《高血压杂志》【年(卷),期】2005(13)9【摘要】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高血压所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将72例高血压CHF患者分为氯沙坦组(36例),服氯沙坦25~100 mg/d,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6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心胸比及实验室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氯沙坦组显效率39%(14/36),有效率53%(19/36),无效率8%(3/36);对照组分别为28%(10/36),50%(18/36),22%(8/36),两组LVEDV、血压、心胸比相关参数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LVEF[(41.5%±7.2%)比(36.1%±9.3%)(P<0.01)],LVEDV[(130.6±34)mL比(151.3±35)mL(P<0.05)],LVESV[(73.5±30)mL比(88.1±31)mL(P<0.05)],血压[SBP:(102±11)mm Hg比(108±13)mm Hg(P<0.05);DBP:(74±6)mm Hg比(78±9)mm Hg(P<0.05)],心胸比[0.58±0.03比0.63±0.07(P<0.01)]氯沙坦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血生化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CHF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4页(P545-548)【关键词】氯沙坦;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RAS;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价值;高血压;治疗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作者】敬慧智;吕云霞;闫西艴;刘进;金宏一;孙琳【作者单位】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干五病区;漯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郑州大学一附院心内科;信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R734.2【相关文献】1.氯沙坦钾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治疗价值研究 [J], 闫亚丽;张新丽2.氯沙坦钾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治疗价值研究 [J], 闫亚丽;张新丽3.氯沙坦治疗高血压所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J], 曹优文;张安容4.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92例临床观察 [J], 徐志奇;毕建成;邓活力5.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92例临床观察 [J], 徐志奇; 毕建成; 邓活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其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无法得到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
氯沙坦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常见药物,它通过干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来改善心脏功能。
本文将介绍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适应症以及使用说明。
一、氯沙坦的适应症氯沙坦主要用于以下情况的心力衰竭患者:1. 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部分心肌组织坏死或受损,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
氯沙坦可以改善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2. 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肥大和心肌收缩力下降,进而引发心力衰竭。
氯沙坦通过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3. 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会导致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心力衰竭。
氯沙坦可以改善心脏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
4. 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氯沙坦能够改善心肌收缩力,预防心脏进一步损害,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
二、氯沙坦的使用说明1. 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一般初始剂量为每天50毫克,可以根据患者耐受性和疗效逐渐调整剂量。
2. 用法:氯沙坦口服,水或其他液体服用。
最好在饭后服用,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降低胃肠道不适。
3. 禁忌症:对氯沙坦过敏的患者禁用。
孕妇、哺乳妇女、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以及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慎用。
4. 不良反应:氯沙坦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疲倦、低血压等。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皮疹、血尿等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5. 注意事项:患者在服用氯沙坦期间,应注意定期复诊并监测血压、肾功能等指标。
如果出现药物相互作用或需要同时使用其他药物,请告知医生,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总结:氯沙坦是一种有效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适用于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以及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等患者。
心衰诊治指南与药物治疗

四、ACEI
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均为慢性心衰治疗的基石,适用于全部伴病症〔NYHAⅡ——Ⅳ级〕收缩性心衰患者,均能降低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应从小剂量开头,渐渐递增,直至到达目标剂量,且必需终生应用。
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何时开头使用? 过去主见先用利尿剂,待液体滞留消退才开头加用这两种药物。但这样做可能会推迟ACEI和/或β受体阻滞剂这两种改善预后药物开头应用的时间。因此指南建议,对于轻至中度水肿,尤其住院可作亲热观看的心衰患者,两者可与利尿剂同时使用。对于显著和严峻水肿的心衰患者,还是应待利尿剂充分发挥作用,水肿消退或明显消退,血流淌力学状态较为稳定后再开头应用ACEI和/或β受体阻滞剂,这样做较为稳妥。
应用方法 :起始剂量2.5mg,2次/日,最大剂量 7.5mg,2次/日,依据心率调整用量,静息心率把握在60次/分左右,不宜低于55次/分。不良反响有心动过缓,光幻症,视力模糊,心悸、胃肠道反响等,均少见。
八、利尿剂
有或曾有过液体潴留的全部心衰患者,均应赐予利尿剂治疗
〔Ⅰ类,C级〕。从小剂量开头,可酌情增加剂量,体重每日减轻0.5——1.0kg为宜,直至液体潴留消逝,病情把握后以最小有效剂量长期维持,每日体重的变化是最牢靠的监测指标。
该药用于心衰的推举主要基于SHIFT试验供给的证据。在包
括利尿剂和金三角的根底治疗下,该药的加用使心衰患者心率降低8——11次/分,而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住院率较劝慰剂比照组显著降低18%。各个亚组结果与总体结果完全全都。在近十多年心衰的临床争论中消灭这样明确的阳性结果并不多见。
伊伐布雷定是迄今唯一的一种单纯降低心率药物,并未觉察其对心血管系统和心脏功能具有其他影响。因而这一争论结果也提示了一个的理念,即单纯降低心率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可能有益。
大剂量氯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慢性心 衰(CHF)是 临床上 常见的 病症 ,其特 点是左 室功能和神 经 激 素调节异 常 ,肾素一血 管桑张素 一醛 固酮(RAs)系统 和交感神经 系统 的激 活 ,神经内分泌物 质直接 作用于心肌细胞和细胞 外间质 ,导 致J己、脏 功 能和结 构改变 ,心脏功 能受 损和心脏 负荷加 重 。ARB制 剂治疗慢性 心 衰的作用 已被 公认 ],通过 抑制血管 紧张素转换 酶(aCE),阻断血管 紧张 素 I(Ang I)转换成 血管 紧张 素 Ⅱ(AngⅡ),最初 降低循环及组织 的 AngⅡ浓度 ,达 到减 少神 经 内分 泌激 活 、对抗 心室 肥厚 、降低 前后 负荷 的作用 。Val—HeFT试验在标 准抗心衰 治疗基础 上加 用较大 剂量 缬沙坦 ,与安 慰剂对照组相 比,各种原 因死亡率及病残率的联合终 点下 降 13.3%具有显 著性意义 ,在降低心 力衰 竭患者住院 、延缓心 力衰 竭进 展 、改 善患者生 活质量方面 均具 有 重大的临床意 义 。而 CHARM研究 应用 较大剂量坎 地沙坦 治疗慢性 心力衰竭 ,结果显示 心血 管死亡率 下 降 13%,且病人对坎地沙坦有 良好 的耐 受性 。对 于慢 衰病人 ,尤其无 法耐 受ACEI治疗的 病人 ,采 用大 剂量ARB治疗可进 一步抑 制心 室重 构 威少血浆 醛固酮和去 甲肾上腺素浓 度 ,改善 血液动力学 。本研 究逐 渐将氯沙坦 剂量增至 150mg/df ̄持 口服 ,2年后病人心功能及再住 院率 较50mg/姐 病人有 明显改善 ,并且 病人有 良好的耐受性 。大剂量 氯沙 坦治疗慢 性心衰 ,可能成 为改善心 衰病人预后 的一种新 手段 。 参考文献 [1】 中 华 医 学 会 心 血 管 病 学 分 会 ,中 华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编 辑 委 员 会 .慢 性
氯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氯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作者:费丽萍王少黎郭艳霞呼焕凤宋凯摘要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氯沙坦组(43例)及常规治疗组(43例),比较治疗8W前后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流量介导性扩张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结果:氯沙坦组治疗8W 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氯沙坦可以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血管内皮功能;氯沙坦近年来,心室重塑与神经内分泌激活在心衰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公认,而内皮细胞功能在其中的作用也日渐引起人们重视。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衰已取得明显效果,但对老年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报道不多。
本研究观察了氯沙坦对86例老年心衰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干预作用,旨在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途径。
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2002年12月~2004年12月来我院干部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86例。
诊断符合AHA标准,NYHA分级Ⅰ级20例,Ⅱ级42例,Ⅲ级及以上24例。
男54例,女32例,年龄60岁~82岁,最大者82岁。
其中冠心病25例,高血压心脏病1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30例,其他12例(扩张型心脏病、风心病、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等)。
排除了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肝炎等),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1.2 方法86例患者依照接受治疗单双顺序(男女单列)分为2组,氯沙坦组43例,常规治疗组43例,两组年龄、病程、体重及肝肾状况无明显差异。
用药方法:常规组服用利尿剂、洋地黄、ACEI;氯沙坦组在前服药基础上加氯沙坦(杭州默沙东公司生产,商品名:科素亚)50mg/d,共8W。
1.3 血管内皮功能检测采用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7.5MHz的线性探头进行非创伤性血管内皮功能检测。
氯沙坦作用

氯沙坦作用
氯沙坦作用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衰。
氯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抑制AngⅡ的
生物学效应,从而发挥降压和保护心脏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
1. 降低血压:AngⅡ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剂,能够收缩血管,
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
氯沙坦通过阻断AngⅡ受体,减少AngⅡ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2. 保护心脏:AngⅡ能够引起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导致心肌功
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的发生。
氯沙坦通过阻断AngⅡ受体,抑制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发生,保护心脏功能。
3. 保护肾脏:AngⅡ能够引起肾小球收缩,增加肾小球滤过压,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
氯沙坦通过阻断AngⅡ受体,减少肾小球收缩,保护肾脏功能。
4.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AngⅡ能够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引起血
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栓形成。
氯沙坦通过抑制AngⅡ的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栓的发生。
5. 其他作用:氯沙坦还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和抗增生等作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壁增生。
总之,氯沙坦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能够通过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在治疗高血压和心衰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同时,氯沙坦还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强心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等,同时给予氯沙坦5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每天10 mg,1次/d。
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射血分数(EF)。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射血分数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氯沙坦;阿托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严重影响此类患者健康,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氯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Ⅱ阻滞剂,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调脂药。
本文观察两者联合用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同时排除感染性疾病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肿瘤患者、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所选患者均愿意参加本试验。
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47~78岁,平均(63.5±6.4)岁;基础心脏疾病:冠心病患者2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2例。
心功能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患者14例,Ⅲ级患者22例,Ⅳ级患者4例。
对照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46~79岁,平均(64.1±5.8)岁;基础心脏疾病:冠心病患者21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3例。
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方案

一、概述右心衰竭是指由于右心室泵血功能减退,导致体循环血液回流不畅,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右心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药物治疗是治疗右心衰竭的重要手段,以下将详细介绍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原则1. 降压、扩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2. 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心肌耗氧量。
3. 预防和纠正心律失常。
4.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5. 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三、药物治疗方案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右心衰竭的首选药物,可减轻心脏前负荷,降低左心室充盈压,改善心功能。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1)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
(2)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环戊噻嗪等,起效慢,作用时间短。
(3)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可减少钾离子丢失。
2. 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常用的洋地黄类药物包括:(1)地高辛:口服给药,起效慢,作用时间长。
(2)毛花苷丙:静脉给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3. 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右心衰竭伴随的心律失常。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1)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
(2)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可降低心肌耗氧量。
(3)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利多卡因等,可纠正心律失常。
4.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常用的药物包括:(1)华法林:口服给药,起效慢,作用时间长。
(2)阿司匹林:口服给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可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脏重塑。
常用的ACEI包括:(1)卡托普利:口服给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
(2)依那普利:口服给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推荐 利尿剂+β阻滞剂 α阻滞剂+β阻滞剂 D-CCB+保钾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不常规推荐 ACEI+ β阻滞剂 ARB+ β阻滞剂
ACEI+ ARB 中枢作用药+ β阻滞剂
注:D-CCB:二氢吡啶类CCB;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年修订版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氯沙坦心衰研究回顾
ELITE 1: Evaluation of Losartan in the Elderly Study 氯沙坦老年人评估研究-1
目的和设计:
目的 评估科素亚治疗老年心衰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是否优于ACEI 设计 前瞻性、多国家、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组、卡托普利对照研究 主要终点 耐受性评估(治疗期间血清肌酐持续升高≥26.5umol/L) 次要终点 死亡和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 患者 722例ACEI初始NYHA II-IV级、EF≤0.40的65岁及以上的心衰患者 研究时间 48周 治疗方案 氯沙坦50mg qd vs 卡托普利 50 mg tid(标准剂量为25 mg tid)
从指南评价 氯沙坦在心衰治疗地位
ARB类药物的适用人群不断扩大
ARB强制适应证
2003ESC/ESH指南
2007 ESC/ESH指南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微量白蛋白尿 蛋白尿 左室肥厚 ACE诱发的咳嗽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 左室肥厚 ACE诱发的咳嗽 房颤 心衰 陈旧性心梗
J Hypertens 2007;25:1105-87.
ARB + + ± + + + + + + + + +
D
β-Block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
联合治疗方案推荐参考
2011.5.15北京公布
优先推荐 D-CCB+ARB D-CCB+ACEI ARB+噻嗪类利尿剂 ACEI+噻嗪类利尿剂 D-CCB+噻嗪类利尿剂 D-CCB+β阻滞剂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ARB制剂、剂量
药物* 坎地沙坦
起始剂量 4~8mg/d
推荐剂量 32mg/d
缬沙坦
20~40mg/d
160mg bid
氯沙坦
25~50mg/d
50~100mg/d
厄贝沙坦
150mg/d
300mg/d
替米沙坦
40mg/d
80mg/d
奥美沙坦
10~20mg/d
20~40mg/d
*所列药物中坎地沙坦和缬沙坦已有一些临床试验证实,对降低CHF患者死亡率、病残率有益
ELITE 1:主要结果及意义
主要结果:1 所有原因死亡率降低46%(P=0.035) 2 死亡或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危险降低32%
( P=0.075) 3 两组的血清肌酐持续升高比例相似 4 氯沙坦组因不良反应退出率明显低于卡托
普利组(12.2% vs 20.8%, P=0.002)。
意义: 氯沙坦老年心衰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卡托 普利组,且氯沙坦治疗的耐受性优于卡托普利。
ELITE II: The Losartan Heart Failure Survival Study
氯沙坦心衰生存率研究-II
目的和设计:
目的 设计
进一步验证科素亚治疗老年心衰患者的生存率和耐受性是否优于ACEI 前瞻性、多国家、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组、卡托普利对照研究
主要终点 所有原因死亡率 次要终点 猝死和复苏的心源性死亡的复合终点,耐受性 患者 3152例ACEI初始NYHA II-IV级、EF≤0.40的65岁及以上的心衰患者 研究时间 18个月 治疗方案 氯沙坦50mg qd vs 卡托普利 50 mg tid(标准剂量为25 mg tid)
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能不全 颈动脉增厚 心绞痛 心肌梗死后 心力衰竭 慢性脑血管病 糖尿病 心房颤动预防 蛋白尿/微蛋白尿 老年人 血脂异常
常用降压药的适应证
CCB + ± + + ﹣# ﹣ + ± ﹣ ﹣ + ±
ACEI + + ± + + + + + ﹣ + + +
ARB靶器官保护循证证据丰富
高血压
LIFE(氯沙坦) SCOPE VALUE OSCAR
血管性疾病
ONTARGET TRANSCEND CASE-J HIJ-CREATE JIKEI KYOTO NAGOYA
糖尿病前期
NAVIGATOR
心梗
OPTIMAAL(氯沙坦) VALIANT
房颤
ACTIVE-I LIFE(氯沙坦)
ARB获得稳定性冠心病适用人群的基石: 循证医学证据
循证证据的积累, 使ARB得到更广泛
的推荐
ARB:冠心病(心梗后)
•ONTARGET •JIKEI Heart •VALIANT •Val-HeFT •CHARM •LIFE(氯沙坦) •OPTIMAAL(氯沙坦)
• ELITE II(氯沙坦)
•HEAAL(氯沙坦)
• A+C或D是三联合治疗的 基础
除了心力衰竭患者或冠心病患者推荐应用β 受体 阻滞剂外,一般推荐的三药联合方案为A+ C+D。
以A为基础
对于合并靶器官损害的患者 指南推荐首选以A为基础的联合治疗
2010 台湾心脏病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
.
以A为基础
对于合并临床事件的患者 指南推荐首选以A为基础的联合治疗
心衰
ELITE II(氯沙坦) HEEAL(氯沙坦) Val-Heft CHARM I-PRESERVE
糖尿病
ROADMAP
糖尿病肾病
RENAAL(氯沙坦) IDNT
ARB的适用人群均新增了稳定性冠心病
2005年
ARB
•左室肥厚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
•ACEI引起的咳嗽
2010年
•稳定性冠心病 •心力衰竭 •左室肥厚 •心房颤动预防
一线治疗
2010台湾高血压指南
一线治疗推荐
五大类推荐药物
噻嗪类 利尿剂
β 受体阻滞 剂
ACEI
高血压初 始治疗/ 维持治疗
钙拮抗剂
ARB
以A为基础 指南推荐首选以A为基础的联合治疗
• A+C或D是二药联合治疗 首选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考虑,A(ACEI或A RB)+C(钙拮抗剂)或D(噻嗪类利尿 剂)的组合是联合治疗的首选。这参考了英 国高血压协会提出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