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技术 第三章 雷达接收机8 11
雷达试题(1-4章)

第一章引论一、填空1、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组网的建设目标是: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装备()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
2、根据我国雷达布局原则,在我国第二地形阶梯地域和黑龙江、吉林省布设()频段新一代天气雷达。
3、根据我国雷达布局原则,在天气、气候相近的地区,组网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和()上要尽可能统一。
4、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功能规格需求书》要求:对大范围降水天气的监测距离应不小于()km;对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现象的有效监测和识别距离应大于()km。
5、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功能规格需求书》要求:雷达探测能力在50km处可探测到的最小回波强度S波段应不大于()dBZ、C波段应不大于()dBZ。
6、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功能规格需求书》要求新一代天气雷达应有一定的晴空回波探测能力,在湿润季节应能观测到()km左右距离范围内的晴空大气中的径向风场分布。
7、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应用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特别是风害和冰雹相伴随的灾害性天气的()和()。
它还可以进行较大范围降水的定量估测,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的()。
8、从径向速度图像上可以看出气流的()、()和()的特征,并可给出定性和()的估算。
9、辐合(或辐散)在径向风场图像中表现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两个极值中心的连线和雷达的射线()。
10、气流中的小尺度气旋(或反气旋)在径向风场图像中表现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中心连线走向于雷达射线()。
11、具有辐合(或辐散)的气旋(或反气旋)表现出最大、最小值的连线与雷达射线走向()。
根据中心连线的长度、径向速度最大值、最小值及连线与射线的夹角,可以半定量地估算气旋(或反气旋)的()和()。
12、新一代天气雷达采用()体制,共有7种型号,其中S波段有3种型号,分别为()。
C波段有4种型号,分别为CINRAD-()。
13、SA和SB雷达的正式名称分别为CINRAD-SA和CINRAD-SB,在国际上称为()。
雷达原理考试题及答案高中

雷达原理考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A. 通过声波反射B. 通过无线电波反射C. 通过光波反射D. 通过红外线反射答案:B2. 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长波B. 短波C. 微波D. 无线电波答案:C3. 雷达天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接收信号B. 发射信号C. 放大信号D. 转换信号答案:B4. 雷达的分辨率与什么有关?A. 发射功率B. 波长C. 天线尺寸D. 以上都是答案:C5. 雷达的探测距离主要取决于什么?A. 目标的大小B. 发射功率C. 接收器的灵敏度D. 以上都是答案:D6. 雷达的多普勒效应可以用来测量什么?A. 目标的距离B. 目标的速度C. 目标的高度D. 目标的方向答案:B7. 雷达的频率调制是什么?A. 改变发射频率B. 改变接收频率C. 改变信号的幅度D. 改变信号的相位答案:A8. 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PRF)是什么?A. 发射脉冲的频率B. 接收脉冲的频率C. 发射和接收脉冲的间隔时间D. 发射和接收脉冲的总和答案:A9. 雷达的杂波抑制技术主要用于减少什么?A. 信号干扰B. 电子干扰C. 环境干扰D. 人为干扰答案:C10. 雷达的隐身技术主要通过什么实现?A. 减少反射面积B. 增加发射功率C. 使用特殊材料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_________原理来探测目标。
答案:回波12. 雷达的天线通常采用_________形状,以提高方向性。
答案:抛物面13. 雷达的波束宽度是指_________的宽度。
答案:天线辐射波束14. 雷达的脉冲宽度越短,其分辨率越_________。
答案:高15. 雷达的多普勒频移可以用来测量目标的_________。
答案:相对速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雷达的基本组成部件。
答案:雷达的基本组成部件包括发射机、天线、接收机、显示器和信号处理系统。
一种新的数字阵列雷达接收机技术

Ke y wor s: m uli l i nas b nd s a d tpe sg l a pa ss mpln ig;di t la r y r da ( gia r a a r DA R );dgialb a f r ig( i t e m o m n DBF); diia ownc nv re ( g t ld o e t r , 析 了 多 信 号 带 通 采 样 信 号 频 率 和 采 样 率 的 关 系 , 出 了 采 样 率 选 取 的 约 束 条 件 。 分 给
新 接 收 机在 降 低 设备 量 的 同 时 , 减 小 了接 收 系统 通 道 间幅一 不 一 致 性 失 真 。 还 相
A w c i e o g t lAr a d r Ne Re ev r f r Di ia r y Ra a
ZHENG e g h a,W ANG n Sh n — u Bi g
( . 8Ree *h I siu e,CETC,H e i2 0 3 ,Ch n ) No 3 sa。 n tt t c fe 3 0 1 i a Absr c : T h gh pe d nao t dgia c ve t r A DC) an a v nc d g t l i a pr c s or ta t e hi s e a lg o i t l on re s( d d a e diia sgn l o e s s
t c u e i e e t d i d t i a hesm u a i fb ndp s a p i uli l i a sa i t ldo n c — e t r spr s n e n e al nd t i l ton o a a ss m lngofm tp esgn l nd dgia w on v r i o b s b nd i i n. The prn i e an l ss a sm u a i e u t nd c t d t fe tv ne soft e son t a e a s gve i cpl a y i nd i l ton r s ls i i ae he e f c ie s he
雷达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雷达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 雷达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声波反射B. 无线电波反射C. 光波反射D. 热能反射答案:B2. 雷达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A. 发射机、接收机、显示器B. 发射机、天线、显示器C. 发射机、天线、接收机D. 发射机、天线、接收机、显示器答案:D3. 雷达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A. 30MHz-300MHzB. 300MHz-3GHzC. 3GHz-30GHzD. 30GHz-300GHz答案:C4. 雷达的探测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A. 功率B. 频率C. 波长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相控阵雷达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重量轻B. 体积小C. 扫描速度快D. 价格低廉答案:C6. 雷达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什么?A. 信号强度B. 信号带宽C. 信号频率D. 信号波长答案:B7. 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主要与什么有关?A. 发射功率B. 信号频率C. 信号带宽D. 信号调制方式答案:D8. 雷达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损耗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温度B. 湿度C. 大气压力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9. 雷达测速的原理是什么?A. 多普勒效应B. 相位差C. 时间差D. 频率差答案:A10. 雷达的探测范围与天线的什么特性有关?A. 增益B. 波束宽度C. 极化方式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1. 雷达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哪些?A. 军事B. 航空C. 航海D. 气象答案:ABCD2. 雷达信号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有哪些?A. 滤波B. 压缩C. 匹配滤波D. 频谱分析答案:ABCD3. 雷达系统的干扰源可能包括哪些?A. 自然干扰B. 人为干扰C. 电子干扰D. 机械干扰答案:ABC4. 雷达波的极化方式有哪些?A. 线性极化B. 圆极化C. 椭圆极化D. 随机极化答案:ABC5. 雷达信号的调制方式包括哪些?A. 调幅B. 调频C. 调相D. 脉冲调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雷达波不能穿透云层。
2013北航研究生雷达课件许小剑第一章

通过现代先进雷达系统探测,不但能告诉我们目标在哪里, 通过现代先进雷达系统探测 不但能告诉我们目标在哪里 而且还能告诉我们所观测的是个具有什么样特征的目标。因此, 现代雷达较为确切的定义可以这样说: 雷达是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无线电探测、定位、测轨和识 雷达是对远距离目标进行 无线电探测、定位、测轨和识 别的一种遥远感知设备(传感器)”。
第六章 雷达目标 6.1 概述 6 2 雷达散射截面的定义 6.2 6.3 雷达目标的三个散射区 6.4 目标散射的极化特性 6.5 目标散射中心的概念 6.6 复杂目标的高频散射机理 6 7 几种简单目标的RCS 6.7 6.8 目标RCS起伏的统计模型 第七章 雷达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7.1大气传播衰减 7 2 大气折射的影响 7.2 7.3 地球曲率的影响 7.4 粗糙表面的反射和散射 7.5多路径效应 7.6 地杂波 7 7 海杂波 7.7 7.8 体散射杂波 7.9 杂波的内部调制谱 7.10 外部噪声
3
Xu: Radar Systems, Chapter-01
4
模块1-基础知识(第1-2章)
第一章 引 论 1.1 雷达的概念 1.2 电磁波谱及雷达频段 1.3 雷达系统的分类 1 4 雷达的起源和发展 1.4 1.5 雷达的应用 1.6 雷达系统及其同目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 2.1 麦克斯韦方程 方程 2.2 时谐场 2.3 球面波和平面波 2 4 电磁波的极化 2.4 2.5 平面波的传播 2.6 平面波的反射、折射、绕射和散射 波 反射 射 绕射 射
9
Xu: Radar Systems, Chapter-01
10
第一章
雷达原理作业

《雷达原理》作业,#1,2016 王斌答案不准确Bingo~ 2016.4.281、雷达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探测目标并获取目标的有关信息,雷达所测量的目标的主要参数一般包括目标距离、方位角、仰角、径向速度。
2、雷达所面临的四大威胁是电子侦察与干扰、低空/超低空飞行器、反辐射雷达、隐身目标。
3、在雷达工作波长一定的情况下,要提高角分辨力,必须增大天线的有效孔径。
对脉冲雷达而言,µ,PRF为1000 Hz,则雷达的分辨其距离分辨力由脉冲宽度决定;如果发射信号的脉宽为1s力为 150m ,最小作用距离为 150m ,最大作用距离为 150km 。
4、常用的雷达波束形状包括针状波束和扇形波束。
5、简述雷达测距、测角和测速的基本原理。
ANS:测距的基本原理:通过测定电磁波在雷达与目标间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来测量距离。
测角的基本原理:电磁波在空间的直线传播以及雷达天线波束具有方向性。
测速的基本原理:运动目标回波具有多普勒效应。
6. 简述RCS的定义及物理含义。
ANS:定义:RCS是目标向雷达接受天线方向散射电磁波能力的度量。
物理含义:它是一个等效的面积,当这个面积所截获的雷达照射能量各向同性地向周围散射时,当单位立体角内的散射功率,恰好等于目标向接收天线方向单位立体角内散射的功率。
=3 GHz,若一目标以1.2马赫(1马赫=340m/s)速度朝雷达飞行,则雷7、已知雷达工作频率为f达收到的回波频率与发射频率之差(即目标的多普勒频率)为多少?ANS:1.2*340*2/(3*10^8/3*10^9)=81608、已知某雷达为X波段,天线尺寸为0.6 m(方位向)×0.5 m(俯仰向),设k=1.25,求该雷达的方位和仰角分辨力,并求天线的增益(用dB表示)。
ANS:仰角分辨率:0.09375~0.062496方位角分辨率:0.078125~0.05208天线的增益:G=2680.83~6031.869、画出雷达的基本构成形式的框图,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雷达(幻灯片)(04)

一、影响因素(P79) 1 方位同步系统误差
第七节 测方位精度及其影响因素 (Bearing Accuracy)
边沿 扫描方向
扫描起点 (本船) O
真实距离 测量距离
岛 A
(c) 雷达图像
扫描线 C
CRT边缘
二、海面镜面反射(Sea Mirror Reflecton)的影响(P73)
r’max=2rmaxsin[(2πH1H2)/(rmaxλ)] 1)垂直波束分裂,低空目标时隐时现
2)r’max有时为零,有时为2rmax 3)最低波瓣离开海面,仰角θ=λ/(4H1) `
二、标准
利用固定距标圈和活动距标圈测量物标距离,
误差不能超过所用量程最大距离的1.5%或者70米 中较大的一个值。实际的测距误差还与干扰杂波 的强度、海况及使用者的技术有关。
三、操作注意(P79): 1)调节好控钮 2)选好合适量程 3)核实测距装置精度 4)选择合适切点 5)选择合适顺序 6)选用宽的Δf、窄的τ 7)选择合适的目标
第八节 显示方式 一.相对运动(P.48)
1.H.U. RM(Head Up
Unstabilised Relative Motion) 1)图像特点: ①船首线指固定方位盘0度,测 得的方位是相对方位。
②本船前进时,扫描中心不动 ,物标作相对于本船的运动, 固定物标作与本船相等的速度 、相反的航向的运动。
t (Minimum Range)
r 1、定义(P75):雷达清晰显示回波τ 的最近距离
2、影响它的因素 rmin1=c(τ+tr)/2
rmin2=hActgφ/2≈hActgkθv 弱回波时可为hActg(θv/2) 3、标准:
R
min1
雷达知识点总结

雷达知识点总结1.雷达的工作原理1 雷达测距原理超高频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具有等速、直线传播的特性,并且遇到物标有良好的反射现象。
用发射机产生高频无线电脉冲波,用天线向外发射和接收无线电脉冲波,用显示器进行计时、计算、显示物标的距离,并用触发电路产生的触发脉冲使它们同步工作。
2 雷达测方位原理(1)利用超高频无线电波的空间直线传播;(2)雷达天线是一种定向型天线;(3)用方位扫描系统把天线的瞬时位置随时准确地送到显示器,使荧光屏上的扫描线和天线同步旋转,于是物标回波也就按它的实际方位显示在荧光屏上。
雷达基本组成(1)触发电路(Trigger Circuit)(2)作用:每隔一定的时间产生一个作用时间很短的尖脉冲(触发脉冲),分别送到发射机、接收机和显示器,使它们同步工作。
(3)(4)发射机(Transmitter)(5)作用:在触发脉冲的控制下产生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大功率高频的脉冲信号(射频脉冲),经波导馈线送入天线向外发射。
参数:X波段:9300MHz—9500MHz (波长3cm)S波段:2900MHz—3100MHz (波长10cm)(6)天线(Scanner; Antenna)(7)作用:把发射机经波导馈线送来的射频脉冲的能量聚成细束朝一个方向发射出去,同时只接收从该方向的物标反射的回波,并再经波导馈线送入接收机。
参数:顺时针匀速旋转,转速:15—30r/min(8)(9)接收机(Receiver)作用:将天线接收到的超高频回波信号放大,变频(变成中频)后,再放大、检波,变成显示器可以显示的视频回波信号。
(5)收发开关(T-R Switch)作用:在发射时自动关闭接收机入口,让大功率射频脉冲只送到天线向外辐射而不进入接收机;在发射结束后,能自动接通接收机通路让微弱的回波信号顺利进入接收机,同时关闭发射机通路。
(6)显示器(Display)作用:传统的PPI显示器在触发脉冲的控制下产生一条径向的距离扫描线,用来计时、计算物标回波的距离,同时这条扫描线由方位扫描系统带动天线同步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