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的研究

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的研究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参与到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形态的调节、植物对外部环境的响应等多个方面的生理过程中。
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物激素的分类常见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赤素、乙烯和脱落酸等。
每一种植物激素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可以相互影响、调节。
生长素是最早被人们熟知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赤霉素作用于茎的细胞增长、调控叶片的发育;细胞分裂素则参与植物的细胞增殖等。
植物激素的代谢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是通过代谢过程来进行调节和转化的。
代谢过程参与到植物的内源性激素合成和降解、外源性激素的吸收和吸附等多个环节。
代谢过程的关键酶和基因在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的研究中被广泛关注。
例如,植物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与降解都与钉头等蛋白有关;赤霉素通过羟化酶基因家族合成,而经过葡萄糖醛酸脱水酶进行降解。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
植物细胞内,激素在到达靶细胞后与细胞膜上的激素受体结合,诱导一系列事件从而引发细胞内生理过程。
例如,乙烯激素的受体是膜上类型的,乙烯通过释放乙烯感受器上的磷酸基团来激活感受器。
激活的感受器通过交替结合和释放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蛋白,将乙烯信号传递到细胞核,在那里激活了一系列基因表达。
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研究现状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发现,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应激响应、植物与病原体的互作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分析等手段,在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结论通过研究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转导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命机理,进一步发掘并应用与植物相关的新成果在农业、医学等多个领域。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与生长发育调控研究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与生长发育调控研究植物激素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生长调节物质,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植物中,存在多种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等。
这些激素通过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生长发育的调节。
因此,植物激素的研究一直是植物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一、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植物激素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1.生长素生长素是一种导致细胞伸长和分化的内源性物质,能够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征。
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增殖和分化等过程,并参与植物的发育和生长调节。
2.赤霉素赤霉素是一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的发育。
赤霉素在植物中起到细胞分裂、扩张以及各种生长和发育活动的促进作用。
赤霉素可以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征,促进植物的发育和生长调节。
3.脱落酸脱落酸是一种内源性激素,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脱落酸参与了植物的开花、落叶、休眠等生理生化反应,并通过影响细胞分裂、扩张和分化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4.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是一种可影响植物组织生长和发育、细胞原生质以及细胞核细胞分裂过程的内源性类胡萝卜素类激素。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扩张和分化,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5.乙烯乙烯是一种速效植物激素,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多种作用。
它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多个方面,例如促进果实成熟、花朵凋萎、叶片发黄以及减少蒂肥的贮存时间等。
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是指植物细胞中的一系列信号传递过程,用于感知和响应植物激素的信号。
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信号转化从膜内传递到细胞质内,通过激活或抑制适当的转录因子来实现生长发育调节。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典型模型分为以下几步:1)激素结合膜受体;2)激素诱导生化反应;3)激素信号传递到细胞质;4)激素信号传递到核内。
(1)激素结合膜受体植物激素主要通过结合膜受体来触发信号通路。
植物激素传递的信号通路研究

植物激素传递的信号通路研究植物是生命的主体,而植物生长是由许多生化反应和调节所支撑的过程。
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是最为重要的调节因素之一。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细胞内外分泌的化合物,可以调节许多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如种子萌发,花开花谢等。
因此,研究植物激素的传递信号通路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激素传递的信号通路是如何工作的呢?植物激素通常被认为是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
当植物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结合后,就会激活受体蛋白的内在酶活性,从而启动信号传递通路。
而信号传递通路的主要成分是激活生化酶系的酶,可以分为激活啮合蛋白的蛋白激酶和激活酶的酶,它们的相互作用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控制。
一些研究表明,植物激素的信号传递途径是高度特异的,即不同的植物激素作用于不同的受体蛋白,并调节不同的信号传递通路。
此外,植物激素的信号传递通常是高度可控的,因为这些信号传递通路还与其他生化通路相互作用。
另外,自上世纪以来,许多研究已经揭示出了一些激素共同调节的通路,例如,脱落酸(ABA)可以作为植物花期调整的信号分子,同时还可以与某些细菌和真菌的感染过程相互关联。
乙烯(Ethylene)则是负责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激素,其作用机制广泛涉及其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植物激素通路中,植物激素通常不是单独作用于植物体内的靶细胞。
相反,复杂的信号传递通路涉及到了许多介质的相互作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
这些介质包括生长素、激活蛋白酶C,还有一些新近发现的调节因子。
基于这些研究,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植物激素通路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许多在植物育种学以及作物生产方面的应用。
例如,某些有机合成战略可以创建出更强大的生长素,有可能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持。
总之,植物激素通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本机制,还能为未来的植物育种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期待未来加强对植物激素通路的深入研究,为人类创造更加富饶的粮食和作物。
乙烯利作用机理

乙烯利作用机理乙烯利(Ethepho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调节的植物激素类化合物。
它通过模拟植物内源激素乙烯的合成和信号传导过程,从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调控作用。
乙烯利的作用机理可以从合成、信号传导和作用效应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在合成方面,乙烯利在植物体内通过水解释放出乙烯。
乙烯利本身是一种酰胺类化合物,进入植物体内后,在碱性环境下迅速水解为甲醛和乙烯。
而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它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应对环境胁迫。
乙烯利通过释放乙烯来模拟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信号传导方面,乙烯利作为一种化合物,能够与植物体内的受体结合,从而启动乙烯信号传导通路。
乙烯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乙烯感受器、信号转导分子和响应基因等组成。
乙烯利能够与乙烯感受器结合,促使乙烯感受器发生构象变化,进而激活信号转导分子的活性。
激活后的信号转导分子能够进一步调控响应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在作用效应方面,乙烯利通过调控植物的生理和生化过程来实现对植物的调节作用。
乙烯利能够促进植物的果实成熟和落叶,延缓花蕾和果实的脱落,增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乙烯利还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侧枝的生长,改善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乙烯利还可以用于控制植物的伸长和矮化,调整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乙烯利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延长果实的保鲜期,改善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乙烯利还可以用于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调整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但是,乙烯利的使用也需要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由于乙烯利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并遵循相关法规和规定。
乙烯利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模拟乙烯的合成和信号传导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调控作用。
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理和生化过程,改善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第十章 植物内源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反 应 调 节 组 分
3.乙烯受体与双组分调节系统
3.2 乙烯受体ETR1蛋白: 胞外传入区 传感器 C端组氨酸激酶 结构域同源序列 接受区 反应调 节组分 ?
•ETR1蛋白在同一 多肽上含有传感 器和反应调节组 分两种结构域。
ETR1蛋白
输出区
•其传感器的C端包含了与 组氨酸激酶结构域同源的 序列,有自身磷酸化的能 力,但是没有找到与原核 生物传入区同源的结构。
保卫细胞感 知ABA位点
3.3 保卫细胞ABA的信号转导途径
利用拟南芥等植物,目前已经初步勾画出有关ABA对气孔 运动调节的轮廓(图1)。
ABA与膜上受体结合,产生肌醇三磷酸(IP3)和腺苷酸二 磷酸核糖(cADPR),以激活胞内钙库中的Ca2+释放。同时胞外 Ca2+也可以经过膜上的Ca2+通道 (Ca2+ channels)内流,从而 使胞内Ca2+浓度升高;另外ABA还可以诱导胞质碱化(pH升高)。
3.3 保卫细胞ABA的信号转导途径
胞内Ca2+ 浓度和pH升高可通过调节胞内蛋白激酶/蛋白 磷酸酶的活性,而调节质膜上相关的离子通道,如激活质 膜 上 的 阴 离 子 通 道 ( anion channels ) 和 K+ 外 流 通 道 (K+out channels)、钝化K+内流通道(K+in channels), 从而诱导气孔关闭或者抑制气孔开放。
3.1双组分系统: 传 感 器
•感受器具有两个区域:细胞外的传入区和细胞 质的组氨酸激酶结构域。感受器的传入区可以直 接与配体信号直接作用。当传入区接受外界信号 时,组氨酸激酶结构域内的一个组氨酸残基可发 生自身磷酸化作用。
•反应调节组分由一个接受器和一个具有转录激活作用 的输出区组成。接受器区含有一个保守的天冬氨酸残 基,上述自我磷酸化后的磷酸基团可通过一个独立蛋 白转给此天冬氨酸残基。而接受器区的磷酸化状态可 通过输出区,影响下游的反应。
植物生理学中的激素信号转导

植物生理学中的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生长和发育需要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包括植物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等。
这些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通过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调控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理学中的激素信号转导可以分为两种类型:G蛋白偶联的受体激活和激酶激活的受体。
这两种类型的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是用于不同功能的,但它们都涉及到蛋白质激酶的活化。
在G蛋白偶联的受体激活的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激素通过与受体蛋白结合,使其与G蛋白结合。
这个复合物能够激活腺苷酸酰化酶,将ATP转化成cAMP。
cAMP进一步能够激活蛋白激酶A(PKA),从而导致下游的生理响应。
例如,生长素和赤霉素在嫩芽和胚芽的生长和分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种G蛋白偶联的生长素受体与生长素结合后,能够启动PKA的活化,并通过多个激素反应元件(ERE)增强生长素诱导的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和荧光素的生物合成。
在激酶激活的受体的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激酶受体结合,激活下游的一系列蛋白激酶。
例如,乙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乙烯能够与细胞膜上的乙烯受体结合,启动受体激酶的活化,并产生下游响应。
下调乙烯的生物合成或阻断乙烯信号的激活可以导致花谢、腐烂或休眠。
除了这两种类型的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还存在另一种重要的途径,即细胞质-核转移。
这种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是通过蛋白质的受体核移植体来实现的,它们能够直接进入细胞核。
例如,植物中最重要的蛋白质激酶是MAPK。
在植物发育中,MAPK激活与蛋白质磷酸化的反应有关,例如,在生长素诱导的细胞几何形态变化和干细胞发育中,MAPK激活与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植物生理学中,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是复杂且耗时的过程。
它涉及到细胞间的信号解释、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基因表达的调节。
虽然这些途径的分子机理还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它们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乙烯的生物合成与信号传递

乙烯的生物合成与信号传递陈涛;张劲松【期刊名称】《植物学报》【年(卷),期】2006(023)005【摘要】乙烯是气体植物激素,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很多作用.所以了解乙烯的生物合成及其信号转导是非常重要的.二十年来,通过筛选有异于正常三重反应的突变体,人们发现了乙烯信号转导的粗略轮廓.在拟南芥中,有5个受体蛋白感受乙烯,ETR1、ERS1、ETR2、ERS2、EIN4.它们表现出功能冗余,是乙烯信号的负调控因子,在植物体内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ETR1的N端与乙烯结合时需要铜离子(Ⅰ)的参与.尽管已经发现ETR1有组氨酸激酶活性,而其它受体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但受体参与乙烯信号转导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受体与Raf类蛋白激酶CTR1相互作用,CTR1是乙烯反应的负调控因子.CTR1蛋白失活使EIN2蛋白活化.EIN2的N端是跨膜结构域,与Nramp家族金属离子转运蛋白的跨膜结构域类似.EIN2的C 端是一个新的未知结构域,与乙烯信号途径的下游组分相互作用.EIN3位于EIN2的下游,EIN3和EILs诱导ERF1和其它转录因子的表达,这些转录因子依次激活乙烯反应目的基因的表达,表现出乙烯的反应.EIN3受到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降解途径的调节.由于乙烯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激素,其信号途径与其它信号途径有多重的交叉.【总页数】12页(P519-530)【作者】陈涛;张劲松【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植物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植物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相关文献】1.乙烯的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J], 秦毓茜2.钙与钙调素对番茄果实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调控 [J], 王文雅;吕静;朱本忠;常世敏;翟百强;罗云波3.乙烯的生物合成及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J], 张慧冲4.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中介导花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J], 刘畅宇;陈勋;龙雨青;陈娅;刘湘丹;周日宝5.乙烯的生物合成与信号及其对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 [J], 宋松泉;刘军;徐恒恒;张琪;黄荟;伍贤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

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机制是指植物激素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递过程,传导到细胞内的靶标位点,从而引发特定的生理反应。
本文将重点探讨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过程及其重要的调节功能。
一、植物激素的类型及其作用植物激素主要分为脱落酸(ABA)、赤霉素(GA)、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ytokinin)和乙烯(ethylene)等类型。
每种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都起着不同的调控作用。
1.1 脱落酸脱落酸参与植物对逆境环境的响应,如干旱、低温等。
它抑制种子萌发和休眠,促进叶片凋落和使植物进入休眠状态。
1.2 赤霉素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起到促进作用,包括种子的萌发、茎的伸长、侧枝的生长以及花和果实的发育。
1.3 生长素生长素是植物生长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
它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细胞分裂和伸长、植物光照和重力的感知、根系的形成和侧根发生等。
1.4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参与调控植物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特别是在种子的萌发、茎的伸长、根的形成和果实发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5 乙烯乙烯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气体激素,它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果实的成熟、叶片的衰老等。
二、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机制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过程分为五个关键步骤:识别、传导、感知、响应和调节。
2.1 识别植物细胞通过感受体或受体蛋白来识别外源激素或内源激素。
这些受体或感受体能够与特定的激素结合,激活信号传导过程。
2.2 传导识别激素后,细胞内产生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过程。
主要包括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激活下游信号传导分子、信号传导分子的磷酸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
2.3 感知植物细胞通过感知激素信号,能够调控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合成。
这些感知激素的能力来自于细胞内的特定信号传导通路。
2.4 响应感知激素后,细胞将触发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以对激素的作用做出响应。
这些响应包括细胞分裂、生长方向的调控、植株的发育和形态的改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c末 端 与 已知 蛋 白没 有 任何 同源性 , 是 如果 在拟 南 但
三 重 反应
遗传筛选的方法 , 过 去的近 2 在 0年 中找 到 一 系 列 拟 南 芥 的 乙烯 突变 体 ( 2 。这 些 突变 体 可 以被 分 为 3种 类 图 )
上 与 Ra 蛋 白激 酶 的相 似 性 , 们 很 容 易 联 想 到 CT f 人 R1
在 乙烯 信 号 通 路 中是 否 作 为 一 种 MAP KK 通 过 介 导 K
一
条 MAP 级 联 反应 而激 活 下 游 乙 烯信 号 。虽 然 生化 K
结构相 似 性 被 分 为 两 大类 , 类 受 体 包 括 E 一 TR1和 E 1 另 一类 受 体 包 括 E RS , TR2 ERS , 2和 EI El 。研 N4 。2 究表明, 乙烯受 体 的 N 端 涉 及 受 体 的 膜 定 位 、 乙烯 结 合
以及 受体 的二 聚化 等 基本 功 能 , 此 5个 乙烯 受 体 在 N 因 端 具 有较 高 的 相 似性 E - ] 乙烯 受 体 的 C 端则 是 类 似 22 。 56
通 路 。 在 模 式 植 物 拟 南 芥 中 , 条 通 路 的 最 上 游 是 由 一 个 多 基 因 家 族 编 码 的 乙 烯 的 5个 受 体 E R1 T ,E 1 这 T ,E R2 RS , E 2和 E N4 与 之 相 结 合 并 共 同 定 位 于 内质 网 上 的 是 一 个 类 似 Ra RS I 。 f的 蛋 白 激 酶 CT 。 在 没 有 乙 烯 存 在 的 条 件 R1 下 。 体 和 CT 受 R1的 结 合 能 够 协 同 抑 制 下 游 乙 烯 信 号 。 在 这 两 类 负 调 控 因 子 的 下 游 是 乙 烯 信 号 的 正 调 控 因 子 E N2 I 。 如 果 EI N2基 因 突 变 。 使 有 高 浓 度 乙 烯 存 在 , 物 黄 化 苗 也 将 表 现 出 完 全 的 乙 烯 不 敏 感 表 型 , 示 出 E N2在 乙 烯 即 植 显 I
型 : 乙烯 过 表 达 突 变 体 , eo ,eo ,eo ; 组 成 ① 如 t1 t2 t3 ② 型 乙烯 反 应 突 变 体 ,如 cr ; 乙烯 不 敏 感 突 变 体 , t1 ③ 如
e r ,e r ,en2 en , en , en 以 及 en E一 。 t1 t2 i , i 3 i 4 i 5 i6 , 2
类 似于 哺 乳动 物 Ra f家 族 的 丝 氨 酸 / 氨 酸 蛋 白激 酶 。 苏 C TR1通 过其 氨基 端 与 内质 网 上 的乙烯 受 体 的羧 基端 相 结合 而 被 间 接 锚 定 在 内 质 网 膜 上 , 而 形 成 受 体 一 从 C TR1复合 体 , 且 CT 而 R1对 下 游 乙烯 信 号 的负 调 控 功
信 号 通 路 中 的核 心地 位 。在 EI N2的 下游 是 乙烯 信 号 的转 录 因子 家 族 E N3以及 E L , I l s 它们 在 响 应 乙 烯信 号 之后 会 起 始 乙烯相 关 基 因 的表 达 。研 究还 发 现 , 乙烯 的 转 录 因子 受 泛素 化 降解 途 径调 控 , 责识 别 及结 合 EI 负 N3等转 录 因子 的 F b x蛋 白是 E F .o B 1和 E F 。E N5是 一 种 5 一 3 外切 核 酸酶 , 能够 通 过 促进 E F1和 E F2的 mRNA的 降解 B 2 I ’ ’ 它 B B
通 过 对 这些 拟 南芥 突变 体 的 深 入研 究 , 学 家 逐 渐 描 绘 科 出一 条 近似 线 性 的 乙 烯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 3 。首 先 , 图 ) 在
上 游 对 乙烯 分 子 的感 知 是 通 过 一 个 与 内 质 网膜 相 结 合 的受 体 家 族 来 完 成 的 , 中包 括 E 其 TR1 TR2 ERS , ,E , 1
在 更 为 精 细 的调 节过 程 [ 引。
在 至少 3类保 守 的结 构域 : 端 是 一 个 在 铜 离 子 协 助下 N
与 乙烯结 合 的 跨膜 结 构域 ; 间是 一 个 负 责不 同 受体 问 中 相 互 作 用 的 GAF结 构 域 ; 端 是 一 个 能 与 下 游 组 分 C CT R1相互 作 用 的激 酶 结 构域 。乙烯 5个 受体 可 根 据 其
关键词
植 物 激 素 乙 烯
信 号转 导
作 为 5大 类 植物 激 素 之 一的 乙烯 一 直 是科 学 家关 注和 研 究 的焦 点 。虽 然 结构 简 单 。 是 气态 激 素 乙烯 在 植 物 的 但 生长 发 育 以及 胁 迫反 应 中具 有 重 要 的作 用 。通 过 近 2 0年 的 研 究 , 学 家 已 经 描 绘 出一 条 近 似 线 性 的 乙 烯信 号转 导 科
行 更 为深 入 的研 究 。
虽然 乙烯是 一 种 结构 非 常简 单 的气 体 植 物激 素 , 但
是 它 对植 物 发育 以及 适应 性 反 应 起 着 非 常 重要 的 作 用 。
种 子 萌发 、 花 、 片 衰 老 、 实 成 熟 、 片 剪 切 、 瘤 、 开 叶 果 叶 根
2 C R 激 酶及 其 可 能 介导 的 MA K 途 径 T 1 P
与 乙烯受 体 结 合 并 协 同抑 制 下 游 乙烯 反 应 的 是 另
一
个 负调 节 因子 C TR1蛋 白 。cr t1突 变 体 会 表 现 出组
成 型 的 乙烯 反 应 表 型 [ 。序 列 分 析 显 示 C TR1蛋 白是
来 拮 抗 这 两 个 F b x蛋 白 对 EI -o N3的 负 反 馈 调 控 。 最 近 , 研 究 表 明 EI 有 N2同 样 是 一 个 半 衰 期 很 短 并 经 由 泛 素 化 降 解
途 径 调控 的蛋 白 , 而执 行调 控 E N2任 务 的 是 另外 两 个 F b x蛋 白 E 1和 E P 。 虽然 人 们对 于 乙烯 信 号 转 导通 路 I —o TP T 2 的认 识取 得 了巨大 进 步 , 是 该信 号通 路 的精 细 调 节机 制 以及 乙烯信 号 与 其他 植 物 激 素信 号之 问的 交 叉 反应 还 需 进 但
自然 杂 志 第3 4卷第 4 期
科 技 进 展
乙烯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研 究
张存 立① 郭红 卫 ②
① 博 士 研 究 生 , 教 授 , 京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蛋 白 质 与植 物 基 因 研 究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E 10 7 ② 北 j京 0 8 1
能是 依 赖 于 这 一 蛋 白 相 互 作 用 的[ 0 s 。 研 究 表 明 , C TR1的羧 基端 具 有 丝氨 酸 / 氨 酸 蛋 白激 酶活 性 , 苏 而激
于 组 蛋 白激 酶 的结 构 域 。但 是 , 外 激 酶 活性 实 验 表 明 体
仅有 E TR1 ,ERS 1具 有 组 蛋 白 激 酶 活 性 ; 他 受 体 其 E TR2 ,ERS 2和 E N4则 由于 缺 少组 蛋 白激 酶 活 性 所 必 I 需 的氨基 酸残 基 而可 能 作 为 丝 氨 酸 / 氨 酸 蛋 白激 酶来 苏 起 作 用[ 2] | 。 8 由于 乙烯 结 合 能 力 发 生 突 变 而 产 生 的 受 体 功 能 获 得 型 突变 体 将 会 导致 组 成 型 乙 烯不 敏感 表 型 的 出 现 , 表
E S ,I4 R 2 E N 。这 些 乙烯 受体 在 序 列 上 具有 相 似 性 , 且 并
在 结 构上 都 与 细 菌 双 组 分 组 蛋 白激 酶 相 类 似 E,6 。 与 35 I -
-
C2 H4
+C2 H4
图 1 拟 南 芥 黄 化 苗 生 长 在 乙烯 中 ( 3天 ) “ 重 反 应 ” 型 的 三 表
酶 失 活 的 cr t1突 变 体 将 会 表 现 出 组 成 型 乙 烯 反 应 表
型 [7l 3 。
CT R1的 功能 依 赖于 其 与 乙烯 受体 的结合 。研究 发
现, 由于氨 基端 发 生 错义 突 变 而 破 坏 了 与 受 体结 合 能力 的 CT R1即便 其 羧基 端 激 酶 活性 不 受 影 响 , 仍然 不 能再
乙烯 受体 相 结 合 并 协 同 抑 制 下 游 乙 烯 信 号 的是 一 个 属 于 Ra f蛋 白激 酶家 族 的 负调 节 因子 C TR1 白E8 。遗 蛋 7] - 传上位于 C TR1下 游 的正 调 控 因子 EI N2是一 个 定位 于 内质 网膜 上 的大 的跨 膜 蛋 白 。EI N2的 N 端 与 哺乳 动 物 金 属 离子 通 道 蛋 白 NRAMP家族 有 一 定 的 相似 性 ; 其 而 c末 端 是 一个 亲 水 的功 能 未知 的 组 分 。研 究 发 现 , N2 EI
细 胞程 序 性 死 亡 以及 对 非 生 物 胁 迫 和 病 原 体 入 侵 的反
应 等生 理 过程 都 与 乙烯 密 切 相关 [3 。鉴定 乙烯 反 应 的 1] - 特 征性 实 验是 观 察 生 长 在 暗 处 并 经 乙 烯 处 理 之 后 植 物 黄 化苗 的 “ 重 反 应 ” 三 。所 谓 “ 重 反 应 ” 指 黄 化 苗 受 三 是 乙 烯处 理 后下 胚 轴 和根 的伸 长 被 抑 制 、 胚 轴 变 粗 以及 下
白激 酶[_ 2 。通 过 比较 其 结 构 特 征 , 现 乙 烯 受 体 存 s_3 6 _ 3 发
的 蛋 白 是 一 个 具 有 P tp — e ATP s y a e活 性 的 R AN1 蛋
白[2。RTE 1l 1是 另 一类 进 化 上非 常 保守 的膜结 合 蛋 白 , 其 转 录 活性 受 乙烯 调 控 , 且 RT 并 E1通 过 与 乙烯 受 体 相 互 作 用 而 负调 控 乙烯 反 应 , 暗示 乙烯 信 号 的感 知 可 能 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