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信息处理和汉语的研究讲义_现状和发展

合集下载

汉语分词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汉语分词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系统可以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的需求和真实语料 中使用的频繁程度来规定 “ 分词单位” 分词单位可 以是同 . 词表中词完全一致 , 也可以是包含未登录词识别 以及一些词法分析的切分单位 , 例如 , 一些人名 、 地名 、 机 构名 、 国人译名 , 外 一些动词和形容词重叠结构 、 附加词都可以作为分词单位予以识别 和切分. 因此 , 于 对
续的字符串( , C )输 出是汉语的词 串( . CC C… ,
2 1 通用 词表和 切分 规范 .
… ) 这里 , 可 以是单字词也可 以是多字 ,
词. 那么 ,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所要解决 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 我们又有什么样 的解决方案呢? 至今为止 , 分词系统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分词词表作为分词依据. 这不能不说是分词系
要 解决 的重要 问题 ,
除了同音词的自动辨识 , 汉语的多音字 自动辨识仍然需要分词 的帮助. 例如 : 校 、 、 、 、 等都 “ 行 重 乐 率” 是多音字. 无论是拼音 自动标注还是语音合成都需要识别出正确的拼音. 而多音字的辨识可以利用词以及
句子中前后词语境 , 即上下文来实现. 如下面几个多音字都可以通过所在的几组词得 以定音 : ) 、 z n ) 重(hn ) 快乐(e/ jo 对 行( ag 列/ x g 进 重(h g 量/ cog 新、 i n o 1)音乐 (u ) 率 (h a) 效 ye 、 sui领/
率( ) 1. v
2 汉语分词所面临 的关键 问题
汉语分词是由计算机 自动识别文本中的词边界的过程. 从计算机处理过程上看 , 分词系统的输入是连
定义两个字的互信息计算两个汉字结合程互信息体现了汉字之间结合关系的紧密程度需要大量的训练文本用以建立模型的参数到底哪种分词算法的准确度更高目前尚无定论对于任何一个成熟的分单独依靠某一种算法来实现都需要综合不同的算法汉语分词技术的应用国内自80年代初就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提出了自动分词从而产生了一些实用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1983年设计实现的cdws分词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实用的自度约为625开发者自己测试结果下同早期分词系统机系研制的abws自动分词系统和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研制的书面汉语这些都是将新方法运用于分词系统的成功尝试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随后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清华大学seg和segtag分词系统复旦分词系统州大学改进的mm分词系统北大计算语言所分词系统分词和词类标注相结合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中文处理技术比西文处理技术要落后很大一段距离文不能直接采用就是因为中文必需有分词这道工序汉语分词是其他中文信息处理是汉语分词的一个应用语音合成自动分类自动摘要要用到分词因为中文需要分词可能会影响一些研究但同时也为一些企业带来机会参考文献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1部分朱德熙

中文信息处理 教学大纲

中文信息处理 教学大纲

中文信息处理教学大纲中文信息处理教学大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文信息处理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商务交流还是日常沟通中,我们都需要处理中文信息。

因此,中文信息处理的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文信息处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中文信息处理的教学大纲应包括中文语言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中文的基本语法规则、词汇和句型结构。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中文拼音系统以及常用的汉字和词汇。

这些基础知识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文信息处理的技术工具中文信息处理的教学大纲还应包括中文信息处理的技术工具。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中文输入法和中文处理软件。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输入中文字符、编辑文本和格式化文档。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中文搜索引擎和中文数据库,以便有效地获取和管理中文信息。

三、中文信息处理的文本分析中文信息处理的教学大纲还应包括中文文本分析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理解和解读中文文本。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分析中文句子的结构和语义,并理解中文文本的上下文关系。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识别和理解中文文本中的常见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四、中文信息处理的信息提取中文信息处理的教学大纲还应包括中文信息提取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从中文文本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关键词提取和文本摘要技术,以便从大量的中文文本中筛选出关键信息。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中文信息抽取技术,以便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中文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五、中文信息处理的自然语言处理中文信息处理的教学大纲还应包括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处理中文文本。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使用中文分词、词性标注和句法分析技术,以便对中文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中文语义分析和情感分析技术,以便对中文文本进行情感识别和情感分析。

中文信息处理介绍104页PPT

中文信息处理介绍104页PPT

中文信息处理介绍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汉语在国际地位中的发展趋势

汉语在国际地位中的发展趋势

汉语在国际地位中的发展趋势语言是交际工具。

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全世界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有10亿左右,几乎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

汉语在国际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距离能像英语那样成为全世界强势交流语言还很遥远,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一、汉语的发展汉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它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并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传播起过巨大的作用。

汉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汉语的历史也是悠久的,不论古代汉民族的语言,还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都是汉语。

汉语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在国际上非常具有影响力。

汉语在东方文化史上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东亚、东南亚邻邦的语言和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汉语和汉字曾随着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一起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

一直到现在,汉语词汇在这些国家的语言里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构成了这些语言的基本词汇里非常大的一部分。

这些国家的古代历史文献大多是用汉字记载下来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渐提高。

1973年,联合国大会把汉语列为联合国的6种法定工作语言之一。

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汉语热。

近年来,这种势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至于不少人开始把汉语看成一种强势语言。

二、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因素世界上的语言大约有5000多种,稍有历史地位的国家往往都有本国主要民族的语言,汉语是中国汉民族的语言,在国际上地位日渐提高,那么汉语的国际影响因素有哪些呢?(一)交流机制是语言文字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语言产生于交流,应用于交流,传播于交流,语言生命力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交流。

人们的思想,社会的形态,也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通过交流传递信息,实现发展与进步。

交流的载体,当然就是语言与文字。

毋庸置疑,交流机制也就成了语言文字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中文信息处理

中文信息处理
语言学界袁毓林1993年发表了《自然语言理解的语言学假设》 这些早期的的研究和探索对确立中文信息处理的宏观格局起到了决定性
的作用,奠定了中文信息处理后期的理论基础
2019-5-21
谢谢观赏
27
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
汉字信息处理为主的早期阶段
197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了“七四八”工程 它标志着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受到了国家 高度重视并且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汉字信息处理时代
北大、哈工大、东北大学建立的英汉双语语料库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建立了2000万字的汉语和日语并行语
基于词的归类技术 基于知识的归类技术 基于信息的归类技术
2019-5-21
谢谢观赏
17
信息检索
文本检索包括了文本信息的存储、组织、 表现、查询及存取等各个方面
索引的建立 自动分类 自动聚类 文摘(单文档文摘、多文档文摘) 检索结果的排序(ranking) 分布式信息检索
早期将国外的理论方法进行全面系统汉化的主要刊物有:86年底创刊 的《中文信息学报》、语言学界的《国外语言学》和《语言文字应用》
学者们在介绍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有不少人结合汉语自身 的特点,对这些理论和方法做了深入一步的探索,极少数人对自然语 言理解做了深层次的带有哲学色彩的思考
80年代中期宁春岩发表的《自然语言理解中的几个根本问题》,以及他 译介的美国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L.Dreyfus)的专著《计算机不 能做什么--人工智能的极限》
《人民日报》收集了48年的全部文字和图像内容,公开发行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与富士通公司(Fujitsu)合作,加工2700万字的
《人民日报》 语料库 1998年,清华大学建立了1亿汉字的语料库,着重研究歧义切分问题,现 在生语料库已达7-8亿字 香港城市理工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建立了LIVAC(Linguistic variety in Chinese communities)语料库,其宗旨在于研究使用中文的各个地区使 用语言的异同。总字数为15,234,551字,经过自动切词和人工校对之后 总词数约为8,869,900词 用来翻译和研究各种不同语言对比的语料库

汉语语言的发展趋势

汉语语言的发展趋势

汉语语言的发展趋势
汉语语言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简化字: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交流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化。

中国政府在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采取了大规模的汉字简化措施,以提高汉字的识读效率。

2. 口语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汉语中越来越流行。

口语化的特点包括简短、直接、形象等,以便于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

3. 网络语言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网络语言主要通过缩写、拼音、表情符号等方式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4. 国际化发展: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崛起,汉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语言,其国际化发展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文,同时中文也正逐渐成为国际组织和国际交流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5. 科技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汉语语言也在逐渐向科技化方向发展。

比如,智能语音助手的兴起,让人们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各种操作,这需要汉语语言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以实现更高效的交流和操作。

总的来说,汉语语言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简化、口语化、网络化、国际化和科技化。

这些变化都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语言使用的需求变化。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对中文语言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信息检索、语音识别等多个方面。

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帮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并进行相应的反应。

自然语言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词:将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分成若干个单独的词语,是自然语言处理中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2. 词性标注:对每个分好的词汇进行标注,以便计算机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在句子中所扮演的角色。

3. 句法分析:对句子进行分析和结构化,以便计算机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4. 语义分析:对句子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中提取出隐含在其中的意义和信息。

5. 文本分类:将大量文本按照其内容分类,并对每类文本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

在以上的任务中,机器翻译是自然语言处理中最为复杂的一个任务。

机器翻译需要计算机能够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义差异,并进行相应的转换。

虽然机器翻译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难题需要解决。

除了自然语言处理外,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还包括信息检索、文本挖掘、语音识别等多个方面。

信息检索主要是指通过搜索引擎等方式来寻找相关信息;文本挖掘则是指对大量文本进行分析和挖掘,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而语音识别则是指将人类语音转换成计算机可读的形式。

总之,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文,也可以为企业、政府等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的新发展

中文信息处理的新发展

.中文信息处理的新发展——HNC理论出于对传统研究方法(词→短语→句→句群→篇章)是基于西方语言而建立的,其总体与汉语实际不适应的考虑,黄曾阳先生提出了概念层次网络理论(HNC)。

HNC理论是相当成熟的全新的理论,它是中国人创立的、基于汉语特点的自然语言理解理论。

它的创立为我国开创自己的语言信息产业创造了契机。

HNC建立的语言表述和处理模型目前在国内外都是无人可比的,它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财富,我国应该以它为基础来开创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产业。

我们期待着HNC理论大展鸿图。

HNC理论认为,计算语言学界源于图灵标准而采用的句法分析和句法语义分析所提出的标准各有偏低和偏高的不足,不是描述人的语言感知过程的适当模式,因为“思维的机制绝不是语法或句法,而是概念联想网络的建立、激活、扩展、浓缩与存储”,从而提出计算机对汉语的处理不应该以图灵检验为标准,而应该以对语言模糊的消解能力为第一标准。

“自然语言的语句呈现出无限和不确定的表现特征,……在其背后是否存在一种有限和确定的语句结构?人们对此进行过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探索。

”传统语言学、乔姆斯基理论、依托于数理逻辑理论的句法语义分析、依托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等的各种统计处理,各有自己的答案。

对自然语言特性的把握必须是微观和宏观并重的,对语句特性的把握更是如此。

上述四种答案“与语言微观和宏观特性的联系大体依次呈现出反变和正变的趋向。

”HNC的答案是:应该描述语言感知过程,为此,应从语言的深层入手,以语义表达为基础,把自然语言所表述的知识划分为概念、语言和常识三个独立的层面,建立语义完备性的概念表述数学表示式和语句的语义表述模式。

人的语言交流过程,就是消解“模糊”的过程。

因此,HNC把消解模糊作为自然语言理解初级阶段的标准(就书面而言,有词的多义模糊、语义块构成的分合模糊、指代冗缺模糊),即以消解模糊为攻克的第一步。

HNC认为,汉语以“字义基元化,词义组合化”方式构造新词,因此可以构建概念表述体系,亦即概念层次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