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基础图例+关键语句+核心考点):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 备战高考 回归课本 课本必背知识汇总

回归课本熟记结论冲刺高考一、必修本绪论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
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2021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人和初等植物的体液调理. 2021高考生物重点知识汇总第二节人和初等植物生命活动的调理一、体液调理名词:1、体液调理: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经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初等植物的生理活动所停止的调理。
2、垂体: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借漏斗柄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
3、下丘脑:即丘脑下部。
间脑的一局部,位于脑的腹面,丘脑下方,下丘脑是调理内分泌的较初级中枢。
4、反应调理: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经过垂体调理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分解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去调理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分解与分泌。
5、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终身理效应都发扬作用,从而到达增强效应的结果。
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终身理效应发扬相反的作用。
如: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发生)是降低血糖含量,胰岛素(胰岛B细胞发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
语句:1、垂体能发生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
甲状腺能发生甲状腺激素,胰岛能发生胰岛素,2、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骨的生长;促激素----促进相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理相关腺体激素的分解与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用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调理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分解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3、分泌异常症:a、生长激素:幼年分泌缺乏惹起侏儒症(只小不呆)、幼年分泌过多惹起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惹起肢端肥大症。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惹起甲亢,幼年分泌缺乏惹起呆小症(又呆又小)。
4、下丘脑是机体调理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下丘脑经过促垂体激素对垂体的作用,调理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5、激素的调理:①纵向调理:a、促进作用:冰冷抚慰→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代谢增强。
高考生物复习三个回归和两个调整

高考生物复习三个回归和两个调整回归课本、回归纠错本、回归高考题,从基础知识到解题才干,一步一步稳固和提高。
以下是生物温习三个回归和两个调整,希望对考生温习生物有协助。
关于文科考生来说,生物分值已提高到90分,应该在生物学科的温习中投入更多的精神,才干为高考取胜赢得筹码。
经过前两轮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温习,大家曾经做了许多各类练习题,可还有不少考生觉得自己的生物效果仍不是很理想,不知道这一阶段应该怎样温习效果才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的考生还发生了畏难心情,心思压力很重。
其实,只需在最后的温习中调整好意态,做到下面几点,就一定可以在考试中发扬自己最正确的水平,取得优秀效果。
回归课本增强基础知识温习回归教材,建议考生依照«考试纲要»中才干考察的知识点停止重点温习。
按考纲要求的考试范围,阅读回忆生物教材的基础知识,应侧反温习自己易错、易混、易忘的知识点,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框架整理清楚并深化开掘教材中蕴涵的生物学原理,了解并掌握其在习题中的运用,把零散的知识全体化,扫除知识上的遗漏,清算知识盲点,针对自己往常容易混杂的概念、做题时易发生畏惧心思的知识停止比拟和剖析。
切忌一味地依赖手中的温习资料,要从题海中脱离出来,应把做过的试卷再仔细阅读一遍,这样一来可以把主干知识经过试卷串联起来,要留意记牢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结论,如:线粒体是活细胞停止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些结论往往就是答题的落脚点。
记牢课本上相关的图解来了解课本中的主干知识。
增强记忆是冲刺温习的方法之一。
回归纠错本增强单薄环节温习一个考上北大的先生说,做过的标题是宝。
特别是一些曾经做错了的标题,它们能帮你找到自己知识的破绽、思想方式的偏向、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知识点。
有目的地精选这些标题停止训练,异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就不会重新演出。
建议考生此阶段不要再抱着厚厚的资料,像攻击堡垒一样地去攻击难题,那只会让你失掉许多珍贵的时间,最可怕的是让你决计受挫,走进高考考场了还有没温习完的觉得。
2021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基础图例+关键语句+核心考点):第十部分 生物与环境

第十部分生物与环境[基本图例]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关键语句]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的大小,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性比率)也能影响种群的大小。
3.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以及群落的演替。
6.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7.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8.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9.群落的演替包括初(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0.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自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为异养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11.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
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13.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反复,具有全球性。
1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15.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以及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1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7.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18.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高考生物 考前回归教材(基础图例+关键语句+核心考点)第二部分 物质的输入、输出和酶ATP

第二部分物质的输入、输出和酶ATP[基本图例]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4.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表示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
5.A TP的合成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6.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但前者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都消耗能量,但后者不需要载体。
[核心考点]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原生质层的定义是什么?(必修1P61)提示: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必修1P63)提示:质壁分离产生的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质壁分离产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关注教材图4-7、4-8,从浓度梯度、能量和载体等方面比较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画出相应物质的转运速度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曲线。
(以胞外浓度为横坐标,以运输速度为纵坐标)(必修1P70~72)72提示:胞吞、胞吐。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什么是酶?其化学本质是什么?提示: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生理作用及其实质分别是什么?有何特性?提示:生理作用:催化作用。
实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特性: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
(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必修1P85)提示:底物浓度;酶浓度;pH:过酸、过碱使酶失活;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联想拓展]' ①酶的高效性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答案: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速率快几十倍到几千倍。
②酶在低温、高温、强酸、强碱下,活性低的原因有什么不同?答案: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高考生物 考前回归教材(基础图例+关键语句+核心考点)第一部分 细胞的组成及其结构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基础图例+关键语句+核心考点)第一部分细胞的组成及其结构第一部分细胞的组成及其结构[基本图例]细胞结构和功能1.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除此之外,蛋白质中还含有N 等元素,核酸中还含有N、P。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质差异的原因在于R基不同。
3.DNA和RNA在分子组成上的差异表现为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RNA 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4.DNA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5.熟记实验中的颜色反应: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DNA+甲基绿染液→绿色;RNA +吡罗红(派洛宁)染液→红色;还原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Ⅲ(Ⅳ)染液→橘黄色(红色);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
6.乳糖和糖原只分布于动物细胞;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只分布于植物细胞。
7.脂质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等。
8.脂肪的含氢量高于糖类,因此氧化分解时,耗O 2多,释放能量也多。
9.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相对较小。
10.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核仁、染色体及除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
11.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组成,细胞膜还含有少量糖类。
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1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13.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细胞器。
核糖体、中心体不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
14.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能直接转化,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细胞膜通过囊泡发生间接转化。
15.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
16.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藻。
17.核仁与rRNA 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多,核仁较大。
2021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基础图例+关键语句+核心考点):第七部分 生物变异和进化

第七部分生物变异和进化[基本图例]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变异,例如,果蝇缺刻翅的形成。
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变异,例如,果蝇棒状眼的形成。
染色体结构变异示意图(一)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上图所示的一种夜来香经常发生这种类型的变异。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也可引起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示意图(二)[关键语句]1.基因突变⎩⎪⎨⎪⎧形式: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结果:基因结构改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等2.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两种类型。
3.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4.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1)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2)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称为几倍体。
5.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6.生物育种的原理: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杂交育种——基因重组;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
7.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9.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10.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核心考点]一、生物的变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必修2P83)(1)基因重组有哪几种类型?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是哪种?提示: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自由组合型。
(2)基因重组的意义是什么?提示: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发生原因分别是什么?(必修2P81)提示: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由外界理化因素或自身生理因素引起的。
2021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基础图例+关键语句+核心考点):第四部分 细胞的全部历程

第四部分细胞的全部历程[基本图例]细胞增殖(以动物为例)项目前期中期后期有丝分裂减Ⅰ减Ⅱ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关键语句]1.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
2.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4.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均发生在分裂间期。
5.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6.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变化是:间期DNA复制,数目倍增;分裂期在纺锤体作用下将复制后的亲代细胞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细胞遗传性状上的稳定性。
7.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此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改变。
8.细胞分化在自然条件下是不可逆的。
9.雌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10.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11.细胞凋亡是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
12.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13.癌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14.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15.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6.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都不会使遗传物质改变。
17.衰老的细胞体积减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酶活性下降,水分减少、色素积累。
18.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19.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糖蛋白减少、易于扩散和转移等特征。
[核心考点]1.细胞的有丝分裂(1)细胞有丝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有什么特征?(必修1P112~113)提示: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纺锤体中央,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部分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基本图例]神经调节[关键语句]1.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
3.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4.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5.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可用来升高血糖。
6.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7.各种激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
8.下丘脑是调节血糖平衡、体温平衡和渗透压平衡的神经中枢。
9.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进行重吸收,以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10.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
免疫细胞主要指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11.体液免疫过程中,浆(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12.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进而杀伤靶细胞。
13.免疫功能异常会出现: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或免疫缺陷病。
[核心考点]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弧由哪几部分构成?提示:反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感觉”属于“反射”吗?提示:不属于。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通过必修3P18图2-2,回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和特点是什么?提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其传导的特点是双向传导。
(3)关注教材图2-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信号转换形式、特点及原因分别是什么?(必修3P19) 提示: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单向传递;原因是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人脑的高级功能(1)通过必修3P20图2-5,记忆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简述人的语言中枢的位置及功能。
(必修3P21图2-6)。
提示:言语区的相关中枢有书写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等。
4.动物激素的调节(1)关注必修3P25图2-8,掌握人体主要的分泌腺所分泌激素的种类,并思考各激素的作用。
提示:激素分激素名称主要作用泌部位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多种促激素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肾上腺肾上腺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动态平衡卵巢雌性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性激素等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2)什么叫体液调节?提示: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3)读必修3P25图2-9,思考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提示:(4)读必修3P28图2-11,学会绘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图解。
(5)什么是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具有什么意义?提示: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
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6)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哪些?(必修3P28)提示: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5.稳态的生理意义(1)什么是内环境?包括哪些组分?(必修3P3)提示: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
(2)说出体液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提示:(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哪些?提示: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
(4)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是什么?与哪些系统直接相关?其调节机制是什么?(必修3P8~9)提示: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四大系统直接相关;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6.神经、体液调节在稳态中的作用回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有何区别和联系?提示:区别:见下表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①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②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7.体温调节、水盐调节(1)阅读必修3P32“体温调节图解”,思考问题:①体温调节的方式是什么?提示:在炎热环境中只有神经调节,而在寒冷环境中是神经-体液调节。
②写出在寒冷刺激下,引起骨骼肌颤栗收缩的反射弧?提示:寒冷→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2)阅读必修3P32“水盐平衡调节图解”,思考问题:①水平衡调节的方式是什么?提示:神经-体液调节。
②分析其中神经调节过程中的刺激、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和效应分别是什么?提示:感受器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神经中枢是下丘脑,效应器是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垂体后叶,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效应是释放抗利尿激素。
③其中的渴觉产生途径属于反射活动吗?提示:不是。
8.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阅读必修3P35内容,默写免疫系统的组成图。
(2)什么是抗原与抗体?(必修3P37)提示: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以及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癌细胞)。
抗体:球蛋白,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分布于血清中,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
其形成、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3)绘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解。
提示:(4)二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与初次相比,有什么特点?提示:反应更快、更强,持续时间更长。
(5)当病毒进入机体后,人体会发生哪种免疫作用?提示:当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靠体液中的抗体阻止病毒的扩散感染,进入细胞后,必须靠细胞免疫,病毒才会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体液中的抗体与之结合,最后被吞噬细胞彻底清除。
(6)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若功能异常会引起哪些疾病?提示:防卫、监控和清除;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9.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1)艾滋病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主要侵染人体什么细胞?提示: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侵染人体T细胞。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提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
赠送励志修身名言警句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不要询问世界需要什么。
问问什么事情可以使你活跃,然后付诸实践。
因为世界需要活跃的人。
----霍华德瑟曼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吕坤《呻吟语应务》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车尔尼雪夫斯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
——黑格尔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人们心神不宁是因为总是拿自己平淡不起眼的生活与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相比较。
----史蒂文弗蒂克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
约里奥.居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甘共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车尔尼雪夫斯基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车尔尼雪夫斯基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
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契诃夫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培根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名言警句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黑格尔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方志敏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
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