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第一部分 专题六 仿用句式(1)

2020高考语文第一部分  专题六  仿用句式(1)
2020高考语文第一部分  专题六  仿用句式(1)

专题六仿用句式

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根据给定例句的内容、结构、情感、修辞等特点,另造一个或一组与例句相似的新句子。只是新句子与给定例句的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这类题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要仿写出的句子涉及句子内容、句式、修辞、衔接、照应等多方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句子内容和句式特点。仿用句式是前些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近几年考查较少,不过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又出现了此题型的“升级版”(见下面[典例]),即不仅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还考查信息的检索及归纳整合能力。

一、“建骨架·丰血肉”通解4类仿用句式题

仿用句式的常见题型一般分为以下五种:命题(话题)式仿写、自由(开放)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嵌入(填空)式仿写、对联式仿写。除对联式仿写外,其他几种仿写形式的解题方法都是相通的,都可以采用“建骨架”和“丰血肉”两步骤。

[典例](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团结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

[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通法指导]

(一)骨架如何建

要想建好完整的骨架,首先,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其次,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

1.话题内容。即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还应把握文句所给定的中心主旨,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保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句义的一致。

如[典例]中例句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显然话题应是“精神”,

句子的主旨应该是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精神。

2.色彩和谐。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色彩要和谐,包括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如原句词语的褒贬雅俗,感情的忧伤、喜悦、沉重、明快、赞美与讽刺等。

如[典例]中例句的色彩基调就是表达对中国人民的赞美之情,仿句也就该表达赞美之情。

3.句式结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单句、复句、例程句和变式句等;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

从[典例]中的例句来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核心主题的短语构成,其基本结构式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精神”。仿句的结构均应与例句相一致。

4.表达技巧。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格,正符合《考试说明》中提出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内容。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

如[典例]中的例句在句式上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仿句中有时运用一些特定的表现手法,有时题干中明确要求,而多数情况下题干中不一定明确要求,但仿写时注意也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比较、抑扬等。

5.逻辑合理。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事理、合乎逻辑。

如[典例]中的例句内容,“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这三个短语属于事实依据,与后面的核心主题“奋斗”遥相呼应。“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是“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的具体行为。作答时要注意依据核心主题选择相应的事实依据,根据所给出的三个核心主题“奋斗、团结、梦想”,辨别分析在逻辑上与之呼应的相关事实论据即可。

(二)血肉如何丰

在“骨架”已建构好之后,就需要合理地联想和想象,寻找相关的自己熟悉的词语、句子等相关材料,并将其以话题为中心做初步的组合嫁接。前面的[典例]不用拟写词语,只要选择正确的词语即可,难度不大。

具体来说,丰富血肉时可采用4种联想法:

1.相似联想法——即由一事物想到在某一特征上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它必须有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比喻、比拟和通感等修辞手法都遵循了相似联想的规律。如:由少年联想到幼苗、雏鸟;由老师联想到蜡烛、春蚕等。

2.相关联想法(接近联想法)——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如:由红领巾联想到少先队员;由一张发黄的照片联想到过去的岁月;由明月联想到嫦娥等。

3.相反联想法——即由某一事物联想起与之特点相反的事物。如:由充满无限乐趣、令人无限向往的“百草园”联想到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由酒店的铺张浪费联想到贫困山区儿童艰苦的学习条件等。

4.因果联想法——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想到原因的思维方式。如:看到蚕蛹就想到蝴蝶,看到鸡蛋就想到小鸡等。

在上面4种联想法的基础上,运用平时积累的精美语言来丰富你写出的句子的血肉,使其成文成句。前面[典例]中已经给出了词语材料,我们只需要将其准确组合即可。比较之后,可确定与“奋斗”对应组合的应该是“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与“团结”对应组合的应该是“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与“梦想”对应组合的应该是“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从而写出准确答案。

[针对训练]

1.(续写式仿写)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苏武牧羊,持节出使,臣心一片“磁针石”,告诉我们要忠于祖国。

材料:

担当法治出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弃医从文革故鼎新有法可依鞠躬尽瘁规矩方圆承前启后

答:

解析:就本题而言,解答时先要对材料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弃医从文,鞠躬尽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要敢于担当。

规矩方圆,有法可依,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

承前启后,革故鼎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告诉我们要推陈出新。

2.(自由式仿写)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

解析:本题例句以“人生的扣子”为中心,写了一个比喻句,先是作比,后是总结说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重要性。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顺序,用此形式。

参考答案: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如果第一处地基打不好后面的地基就不稳固人生的地基从一开始就要打好

3.(命题式仿写)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希望;回忆,希望。

解析:题目中所给例句和题干所提要求非常明确,每一组句子中的每个分句都要含有比喻,同时在内容上两个分句之间又要形成对比,还要从形式到内涵保持语意连贯,考生选择两组对比意义的事物,按照要求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4.(嵌入式仿写)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做到跟原句的“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的句式相符,其次要做到与后文的“漠北黄沙”和“江南水乡”呼应。

参考答案:与岑参同赏“梨花”与柳永泛舟钱塘

二、运用“4原则”作答对联式仿写题

写对联可看作是句式仿写的另外一种形式,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修辞知识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深入而广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所以将对联式仿写单独讲解,一是因为对联式仿写有特殊的要求,二是因为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对联式仿写在沉寂了几年之后,有可能重出“江湖”。

对联式仿写4原则

1.字数相等,词不重复

虽说对联的篇幅可长可短,但不论长短,同一副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要相等,而且应做到对应位置的字词不重复。如果字数不等,那就对不起来,联不起来。比如:“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很明显,上下联字数相等,都

是11个字,且对应位置的字词都不相同。

2.词性相同,短语对应

对联的上下联相应的地方的词、短语要对应,从词性的角度分析,词性要一致,比如名词对应名词,并列短语对应并列短语等。比如:“万砖千瓦百工造成千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平桥。”从词性的角度来看,“万、千、百”和“一、二、三”是数词对数词,“造成”和“摇过”是动词对动词,“砖、瓦、工”和“篙、橹、人”、“千佛寺”和“四平桥”都是名词对名词。

3.结构相称,句式一致

要想对仗工整,除了字数、词性的要求外,还要求上下联的结构、句式应完全一致。具体来说,就是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并列对并列。比如:“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显然,“三七岁月”和“一度春秋”是偏正对偏正,“花甲重逢”和“古稀双庆”是主谓对主谓,“增加三七岁月”和“更多一度春秋”是动宾对动宾。

4.内容相关,情感一致

上联和下联表达的主要内容应基本一致,即使是两种相反的情形,也存在某种联系,并且表达的情感也要一致。就是说对联的上下联不仅意义要相联,而且所涉及的事物也要相对或相关。常见的是天文类对天文类,地理类对地理类,花木类对花木类,禽兽类对禽兽类,节令类对节令类,数目类对数目类等。

此外,上下联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否则,就犯了对联的大忌。比如“科学能致富,诚信能纳财”就犯了对联的大忌,因为上下联都有“能”字。还有就是意思不能雷同,如下面对联的意思就有些重复:“春晖盈大地,朝霞满山川。”

[针对训练]

1.(2014·山东高考)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

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

答:

解析:“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既是解题的要求,也是答题的线索。首先,根据节日特点,尝试着将提供的短语分成两组(初步分组,因为有的不太容易看出来是属于春节的还是属于端午节的):一组表现春节——门上桃符、江边柳线、迎春绿;一组表现端午节——碧波竞舟、青艾驱瘴。然后根据节日特点和对联要求,尝试着进行组合:“门上桃符”可

以和“耀眼红”组合,因为桃符是红色的;“江边柳线”可以和“迎春绿”组合,因为柳树是绿色的;“碧波竞舟”和“十里欢”组合,因为龙舟竞赛有十里之遥;剩下的“青艾驱瘴”和“千家乐”组合,因为挂艾草是在家里,驱瘴是为了生活的安宁。这样两两组合完毕后,再根据对联的特点——出句末字一般是仄声(三四声),对句末字一般是平声(一二声),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参考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

2.下面是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人民群众写的两副挽联中的短语,请把这些短语重新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其中一副挽联的上联已经给出。要求:不得遗漏短语。

难报恩来生为国家洋洋正气结丰碑何堪魂去千秋青史

功同五岳寸草春晖德同湖海耿耿忠心昭日月死为人民

(1)上联:千秋青史何堪魂去

下联:

(2)上联:

下联:

解析:两副挽联都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表达的是对周恩来总理丰功伟绩的赞美。第(1)题的上联,选择了所给短语中的“千秋青史”“何堪魂去”,分析短语的特点,根据挽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或相对、结构一致的原则,“千秋”可对应“寸草”,“去”可对应“来”,由此可确定答案。第(2)题,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耿耿忠心昭日月”“洋洋正气结丰碑”应分别列入上下联中。剩下的四个短语中,“国家”和“人民”相对,“功”和“德”相对,可列入上下联。据此即可写出对联。

参考答案:(1)下联:寸草春晖难报恩来

(2)上联: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

下联:功同五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

3.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成以下题目。

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派开南宋

志复中原诗继少陵烟尘誓扫还金阙

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

(1)上联:

下联:

(2)这副对联写的是谁?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着对联的知识分析作答。对联的要求实际上是运用对偶的修辞格: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尤其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

量短语,仄起平落等。

参考答案:(1)上联: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下联: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2)陆游

4.(2012·四川高考)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答:

(2)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答:

解析:本题要求补写两副对联的下联和上联,实际上是考查写对偶句的能力。要注意词性相对,还要围绕不同的节日,内容上协调一致。

参考答案:(1)端午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高考语文特殊句式.docx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理解的 是倒装句代的常序,一般“主——”“定(状)—中心”,即主 在前,在前,修在中心前;但有因修辞、等的需要序 会生化。 如果以个常序准的,我会一些文言文句子有多次序倒的 情况,是古人的。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我先走”一,没有 修辞或的意。但了方便我学,就称它“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 子成分的序出了前后倒的情况。 我把那些放在主前的象叫做“ 前置”或“主倒装”,那些放在或介前面的象叫做“ 前置”,把那些定放在中心后的象叫做“定后置”,把那些介短即状放在中心后的象叫做“介短后置”或“状后置”。 判断句 判断句是事物的性、情况、事物之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 1 )用“者??也”表判断①廉者,之良将也。(司迁《廉 相如列》)② 者,阳城人也。(司迁《涉世家》)③ 者,所以 道受解惑也。(愈《》) ( 2 )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国之美者也。(《国策 .忌王》)②予菊,花之逸者也;牡丹,花之 富者也;,花之君子者也。(周敦 《》) ( 3 )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陵君圭君玉,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父。(王安石 《游褒禅山》) ( 4 )用“ ”或判断“是”表判断① 超、遂尚在关西,操后患。 (司光《赤壁之》)②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无魏晋。(陶渊明《桃花 源》)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是女郎。(北朝民歌《木》)④同是天涯 落人,相逢何必曾相。(白居易《琵琶行》) ( 5 )用“即”“乃”“ ”“皆”“本”“ ”“亦”“素”“必”等副表示肯定判断 ① “臣本布衣。” 此“ 危急存亡之秋也。”(葛亮《出表》)②此岳阳楼之大 也。(范仲淹《岳阳楼》)③且相如素人。(司迁《廉相如列》)

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 语法专项突破 真题分类 特殊句式(1)

特殊句式 【2013新课标全国卷II】12.Only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doctors by 50 percent ________ properly in this hospital. A.can be the patients treated B.can the patients be treated C.the patients can be treated D.treated can be the patients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只有把这家医院医生的人数增加50%,病人才能得到适当的治疗。”“only+状语”位于句首时,句子须用部分倒装语序。 【答案】 B 【2013福建卷】34.Not until he went through real hardship ________ the love we have for our families is important. A.had he realized B.did he realize C.he realized D.he had realized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直到他经历了真正的困难,他才意识到我们对家人的爱的重要性。”由题干中句首的关键信息Not until可知此处要用部分倒装,排除C、D两项;而A项用了过去完成时,表示“realize表示的动作发生在从句谓语went through表示的动作之前”,这显然不合逻辑,所以排除A项;而B项无论从语序还是从时态上讲,都是非常正确的。 【答案】 B 【2013辽宁卷】26.At no time ________ the rules of the game.It was unfair to punish them. A.they actually broke B.do they actually break C.did they actually break D.they had actually broken 【解析】句意为“实际上他们从来没有违反比赛的规则。惩罚他们是不公平的”。at no time意为“决不;从不,任何时刻都不”,当其位于句首时,句子应该用部分倒装结构,故排除A项和D项;根据第二个句子的时态可知,此处应该用过去时态,故排除B项。 【答案】 C 【2013江苏卷】27.“Never for a second” the b oy says,“________that my father would come to my rescue.” A.I doubted B.do I doubt C.I have doubted D.did I doubt 【解析】句意:这个男孩说:“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爸爸会来救我。”当否定副词或具有否定含义的短语置于句首时,句子常用部分倒装。本题中,Never for a second置于句首,所以句子要用部分倒装。再根据would come to...可知,是在讲过去发生的事情,故应用过去时。故答案选D。 【答案】 D 【2013湖南卷】35.Not once________to Michael that he could one day become a top student in his class. A.occurred it B.it did occur C.it occurred D.did it occur

语文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

徐闻实中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 一、画出下面句子的主谓宾语。(主语:谓语:宾语:定:( ) 状:《》补:〈〉)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3、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4、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5、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导入:按照(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格式写三个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试题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试题 第十三节特殊句式第一部分六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1. (10安徽27) It was from only a few supplies that she had bought in the village _______ the hostess cooked such a nice dinner. A. where B. that C. when D. which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强调句型。解析:迷惑点在于强调部分中含有一个定语从句that she had bought in the village。 2. (10湖南25) John's succ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good luck. It is years of hard work has made him what he is today. A. why B. when C. which D. that 答案:D 考点:考查强调句型。解析:题干为强调句型,被强调部分为years of hard work,故选D项。 3. (10全国Ⅰ26) I have seldom seen my mother _______ pleased with my progress as she is now . A. so B. very C. too D. rather 答案:A 句意:我很少看到妈妈像现在一样为我的进步如此开心。解答:此题考察so…as….的固定结构,题干中的关键词是as,译为“像…..一样,正如….. 一样”。因此选择A。 4. (10江苏31)―I have tried very hard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but in vain. w_w w. k#s5_u.c o*m ―why not consult with Frank? You see, _________. A.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B.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C.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D. it’s better to think twice before doing something 答案:B. 解析:B 表示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 A 英雄所见略同./C 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 D.三思而后行. 5.(10四川19) If you have a job,yourself to it and finally you’ll succeed. A.do devote B.don't devote C.devoting D.not devoting 答案:A 考点:考查谓语动词的强调及“祈使句+and+将来时句子”的固定搭配。解析:此处应是祈使句,又有谓语动词的强调要借助助动词do,故选A。句意为:“如果你有了一份工作,付出努力去做它,最后你定能成功。” 6.(10陕西17) . John opened the door . There _____ 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A. a girl did stand B. a girl stood C. did a girl stand D. stood a girl 答案:D. 解析:考查特殊句式。Here, There, Thus, Then等副词位于句首,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的选用(含答案)

专题六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课案1 句式的选用 随堂演练 1.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与文段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B 原语段的感情色彩基调冷寂荒凉,B项所选景物及其特征与此协调一致,应为此题答案。 2.百度首页曾用一句话链接读者设百度为自己电脑的首页,它是:设百度为首页。后来百度把这句话改为:把百度设为首页。改变之后点击率明显提高了,请谈谈这两句话的差异。 解析:这是一种新颖的、富有生活特点的试题。其要点在于对两种句式表达效果优劣的判断与认定,即对“设百度为首页”与“把百度设为首页”两种说法的选择。从人文性与工具性上去比较其优劣,特别是从“受众”这个角度辨析会更容易解答此题。 答案:(示例)对于读者,前句带有强迫的意味,客观性强,缺少温情;而后者如读者自己的语言,主动性强,更带有 情感。后句表面上似乎给了读者更大的选择的自由,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诱导读者点击。 3.(2018浙江丽水月考)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 。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解析:C 题干中提到的“记忆”“理解”“刘言”“李莉”四个词语在选项中都按照次序再现,所以在后句论及两人的优点时也要有照应关系,即应先后按照“记忆”和“理解”能力和人物顺序写相应的“长”,词序上应相照应,故可排除B、D项,而A项不但陈述其“长”,也陈述其“短”,不合题意。只有C项才是最符合句意也是最连贯的。 4.就“衣食足方能知荣辱”这一辩题,针对下面正方的说法,用一个反问句,把反方的话补充完整。 正方:如果衣食不足也能知荣辱,那么请问:为什么在大灾之年会有易子而食的惨剧? 反方:如果衣食足方能知荣辱,那么请问: ?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答案符合反方的观点,且能够用反问句表达即可。 答案:(示例)杜甫在饥寒交迫时如何能拥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阔胸怀? 课案训练 1.填到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经过多日侦查,我公安人员获取了确凿证据后, 。 A.一下子就把犯案的逮住了 B.一举将凶犯逮捕归案 C.一下子就抓住了犯案的 D.一下子就逮住了犯案的 解析:B A、C、D都是口语,与上文的语体风格不一致,B项为书面语,应选B。 2.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季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 第(1)句中,从句子结构看,前面是六字句,后面为四字句,根据句式整齐的特点,应选②。第(2)句中衔接“群山环抱”应是“层林叠翠”,再者,最后一个音节为“茂”,恰与“绕”同韵,音节和谐。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 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 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定语后置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定语后置 河北张运娇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分类与举例说明 一、“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二、“中心词+定语+者” 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这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的) 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活板》)(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④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况且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

长江)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 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三、“中心词+之+定语”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处在高高的朝廷,就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在偏远的江湖[即民间],就担忧他的国君。)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健强的筋骨) 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清洁的身子,蒙受污浊的外物[污染]呢!) 四、“中心词+定语”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西门豹治邺》跟随着十来个女徒弟/跟随的女徒弟有十来个……)五、“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 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五人墓碑记》)(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训练:第二部分专题十一 特殊句式

专题十一特殊句式 题组1 限时模拟 1.[2020安徽黄山一模,61]High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高原) (lie)China’s "water tower" Sanjiangyuan. 2.[2020天津七校期中联考,19]Fear is one of the many enemies hidden inside us, and if (leave)uncontrolled, it can destroy our lives. 3.[2020山东潍坊期中,62]Evidence suggests that you can remove more germs(病菌)from your hands for this amount of time while (wash)your hands. 4.[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65]It’s in th is magical world Miguel gets to discover the truth about his great-great-grandpa. 5.[2020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9]Psychologist Adrian North from Curtin University in Australia says there (be)two groups of possible explanations as to why we enjoy listening to sad music. One is from 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other is from cognitive neuroscience(认知神经学). 6.[2020内蒙古奋斗中学高三考试,24]She opened it and let out a deep breath. Inside it two sharp knives. 7.[2020黑龙江哈尔滨六中考试,52]Not until he retired from teaching two years ago he consider having a holiday abroad. 8.[2019陕西商南县高级中学高三二模,69]It was he first set up private schools and received stud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their social status. 9.[2019江苏南通高三模考,8]—What did she want to know, Tom? —She wondered when it was we could complete the experiment. 10.[2019江苏徐州第一中学高三检测, 19]Some of you may have finished the text. so, you can go on to the next. 11.[2019广东深圳耀华实验中学检测,15] (keep) a clear head when in danger and you’ll protect yourself from serious harm. 题组2 精选真题 1.[2018北京,8]In any unsafe situation, simply (press)the button and a highly trained agent will get you the help you need. 2.[2015湖南,31]Always (keep) in mind that your main task is to get this company running smoothly. 3.[2015北京,31]If (accept)for the job, you’ll be informed soon. 4.[2015湖南,24]Video games can be a poor influence if (leave) in the wrong hands. A专项语篇型填空(特殊句式) Only when Tom reached his home 1 he realize that he had left his keys in the office. 2 upset he was! He knew that the only way was to go back to the office to fetch his keys, though he hated 3 . Though 4 (live) near the office, he knew no one was in the office, 5 would it be convenient to call anyone for help at this time. 6 was on second thought that he decided to wander along the street to kill time, and 7 he did. At a bookshop, he came across a book. It was the very book 8 he had been looking for, one written by J.K. Rowling. He was crazy about Harry Potter series and 9 a great joy it was to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资也。(??也) 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1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12.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8.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 9.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 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 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1、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2、“……也”。 3、“……者,……”。 4、“……者也”。 5、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6、借助于副词“即”、“则”、“皆”、“乃”、“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可直译为现代汉语的“是”;也有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判断。 7、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8、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 A、“……者……也”。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译:今天去了而不回来(好好复命)的是无用的人!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译: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译:楚国的左君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5、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译: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译: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7、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译: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8、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译: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9、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译: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10、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译: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楚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B、“……也”。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东部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2、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这是寡人的过错。 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译: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4、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我们还是回去吧。 5、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译:这是天子的云气。。 6、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译:此刻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是针对沛公。 7、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译:鄙意以为大王不应该这么做。

2012高考语文各题型难点突破9 选用与变换句式

难点9 选用与变换句式 选用和变换句式主要考查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通过句式的选用和变换,从而能更灵活、生动、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难点磁场 [试题1](★★★★)把下列句子改成排比、反问连用的句子。 生活中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沉思,这就是诗啊! 改句:(不超过35字) [试题2](★★★★)将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改为否定句式。 游览玩赏山水,不一定非要奇秀无比,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就必须追求雅致了。 改句: ●案例探究 [案例1](★★★★)(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句式的基本特征知识、语法知识等。 参考答案:(例一)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例二)有的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现在许多国家已经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 错解分析:指代(或复指)词语使用不当,使得表示性能的语句与整体语意联系不紧密。 方法技巧:对于较长的定语,可以把它单独出来,独立成句。这样就要添加必要的成分,如衔接性词语、复指词语等。 [案例2](★★★★)(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根据要求选用恰当句式重组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相关句式知识、基本语法知识等。 参考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错解分析:典型错解: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思想比较复杂。此答案把“思想比较复杂”放在“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之后,位置不当。因为“生活与创作”应受“思想”的支配。 方法技巧:原句中有“因为”一词,抓住这一因果关系,即可找到重组语句的主干。 ●锦囊妙计 句式变换的类型、作用与方法: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用和变换 主动句: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国南海上空把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撞毁。 被动句: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在我国南海上空被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 [简析]选用主动句强调了主语施事者,从而揭露了非法肇事的对象;选用被动句强调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知识梳理】 一、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判断词“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者,……也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也 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3.……者,……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②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②刘豫州王室之胄。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④秦,虎狼之国。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⑦此亡秦之续耳。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③以后典籍皆为板本。④予购三百盆,皆病梅。⑤梁文即楚将项燕。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⑧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7.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略讲)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略讲)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表被动的“于”字句 例: 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 例: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辨析: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梁将即.楚将项燕。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专练100题带答案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专练100题(带答案) 1. Only after Mary read her composition the second time _____ the spelling mistake. A.did she notice B.she noticed C.does she notice D.she has noticed 2. _______, who was happy to be bathed in the warm sunshine. A.Lying on the grass was a boy B.On the grass had lain a boy https://www.360docs.net/doc/ac1608782.html,in on the grass was a boy D.On the grass did a a boy lie 3. China's development can't continue without lawmakers, nor _______ move forward without scientists. A.it can B.can it C.can't it D.it can't 4. You might find the people who made complaints about our services unkind, but at no time _______ they were unreasonable.

A.I had felt B.had I felt C.I felt D.did I feel 5. Word has come _______ some American guests will come for a visit to our college next week. A.what B.that C.whether D.when 6. It is about ten years _______ I met you last time. A.since B.for C.when D.as 7. _______ back made her parents angry and sad. A.Not her coming B.your coming C.Her not coming D.Her no coming

高考语文专题6选用、变换句式练习(全国通用)

专题6 选用、变换句式 导向一单复句转换 1.(新创题)把下面的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 ①夏洛克是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 ②夏洛克体现了高利贷商人的贪婪和残忍。 ③他又是个受到排斥和压迫的犹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首先确定可以作为单句主干的句子,如这里的第①句,然后将第② ③句变换为短语成分作为主语“夏洛克”的定语,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插入即可。 答案既具有高利贷商人的贪婪和残忍,又受到排斥和压迫的犹太人夏洛克是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 2.(据大纲卷设计)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长句改写为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会议讨论通过拟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务院决定的试验区域内暂停实施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题时首先要读懂所给的句子并能够划分句子的成分;然后通过抽取句子主干作为独立的句子,根据需要放在开头或最后,如这里“会议讨论通过决定草案”,并在“草案”前加“如下”一词,引起下面的句子;最后选择修饰成分独立成几个不同的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答案会议讨论通过如下决定草案:拟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 (7)选用句式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7) 选用句式 1.阅读下面这段论述性语段,选出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 )。 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来自它外部的压力被来自它内部的首创精神所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非主体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来文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它的独立和发展。同样,如果我们把每一所单独的学校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 A.每个学校要依靠独立于外来压力的内部首创精神才能有所发展。 B.某些学校只要依靠他们全体员工和学生的创造力就能有所发展。 C.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随着学校发展的进程而调整自己的首创精神。 D.外来的各种有利或有害的因素必须被阻止参与学校的发展。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汉代陶塑在艺术风格上没有直接继承秦代的具象写实特征,汉兵马俑较之秦兵马俑,给观者更多的印象是小巧简约,___________。这种风格的形成,不是汉代生产技术落后的体现,而是“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自然审美观的体现。 A.虽然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但没有了精雕细刻的精致。 B.虽然没有了精雕细琢的精致,但有了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 C.只有没有了精雕细刻的精致,才会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 D.即使没有精雕细刻的精致,也会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 3.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______________。”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