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宣纸常识

合集下载

国画中的落款常识

国画中的落款常识

国画中的落款常识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

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落款的分类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 叁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斋轩号者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别号众多。

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双款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者官衔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

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书法基本常识介绍课件(共36张PPT)

书法基本常识介绍课件(共36张PPT)
对于初学者来说,软毫毛笔有助于提高腕力和笔力, 需要先冷水浸泡,再用清水洗净,使用时不要套笔帽, 最后悬挂晾干。
常用书法用具
02 笔有“四德”——尖、齐、圆、健

所谓尖或锐,是说笔锋尖锐,不秃。 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
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在挑选毛笔时,由于笔尖润开后需要压平,因此很难检查毫尖是否平齐。当毫尖完 全润开后,长短相等且无空隙,这样在运笔时才能达到「万毫齐力」的效果。
常用书法用具

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 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选购时, 毫毛有胶聚拢,是不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由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 色乌光泽差,胶质轻,更适宜书法;而中国画则常用油烟墨,其色 泽黑亮,胶质重,绘画效果更佳。
常用书法用具
(3)墨的用法:
古人论画时讲用墨有四个要素: 一是“活”,落笔爽利,讲究墨色滋润自然; 二是“鲜”,墨色要灵秀焕发、清新可人; 三是“变幻”,虚实结合,变化多样; 四是“笔墨一致”,笔墨相互映发,调和一致。
露锋的写法
与藏锋相反。 其起笔是笔锋着纸后向右下,然后抑住笔毫的转动,直
接转折角度而向右行笔。
书法作鉴赏要素
(2)正锋、侧锋
• 正锋也称中锋,其用笔是以主毫在点画之中为特征。 • 侧锋是书写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需要我们在学习的
过程中仔细体味。
书法作鉴赏要素
(3)调锋
调锋就是在书写过程中不断调整笔锋的方向和位置,始终保持笔锋的端正,以免在运笔过程中出现不协 调的偏锋,甚至导致错误。

中国书画作品落款称谓基本常识

中国书画作品落款称谓基本常识

中国书画作品落款称谓基本常识中国书画作品落款称谓基本常识(一)落款写法1、落款可写成单行或数行。

2、落款书体一般不能与正文雷同。

字体须明显小于正文。

3、落款题字不能与正文上下两边对齐(右边为上款,应略高于左边下款)。

4、落款称谓必须准确无误,词语宜尊重、谦逊。

(二)落款分类单款:一般只写作者姓名、书作时间、地点以及谦词,亦有附写年龄、籍贯等。

双款:(上、下款)●上款-----题写对方姓名、字号、称谓以及有关说明(是指应对方之嘱而作或请对方指导之词语),写在正文右上方。

●下款-----题写内容与“单款”基本一致,写在正文左下方。

(三)落款称谓雅属(雅玩)-----“属”与古用“嘱”相同,意即应对方高雅之嘱咐清属(清玩、清赏)-----(同上)只供对方赏玩而已大雅之属 ----- (同上)乃谦逊之词斧正----- 意即请对方象呈地匠人用斧头削正,乃尊重、客气之词斧政----- (同上)削正----- (同上)呈政----- (同上)哂正(音“审”)------“哂”含有笑的意思,让对方见笑而修正粲正(音“灿”)-----“粲”含有笑的意思法正 ----- 意为请用法则来纠正(多用于对方是内行人,行家)长”,同学可称“学长”、“学兄”等,不一而足。

称谓可根据年纪而定,也可根据与作者的关系来定。

但有一点要注意,即称谓要实事求是,才能使受书者乐于接受。

书画作品的上下款式、客套语及敬词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书法常识百题

书法常识百题

书法常识百题一:书体类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什么是金文?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3.金文的代表作品及其风格有哪些?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

4.什么是石鼓文?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归于大篆系统。

5.什么是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6.什么是小篆?秦篆称为小篆。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等。

8.什么是瓦当文?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文字。

内容多为吉语。

9.隶书是怎样产生的?隶书是在草篆的长期书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0.什么是汉隶?汉隶指汉代的隶书。

11.汉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12.什么是章草?章草是隶书快写的结果。

13.什么是今草?今草又称“小草”,萌生于章草的快写之中,打破了章草字字独立的形式。

14.什么是大草?大草又称“狂草”,唐朝张旭、怀素代表。

15.什么是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真书。

是由草隶演变而成的,16.什么是北魏石刻?北魏石刻是北魏碑版,包括墓志、造像、及摩崖石刻等。

17.什么是行书?行书介于楷与草之间。

楷书快写加上部分草法就形成了行书的特点。

行书写得接近楷书的称为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

18.什么是瘦全体?瘦金体是由宋徽宗赵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自称“瘦金体”。

19.什么叫漆书?漆书是指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写的一种书体。

其书迹好像用扁漆刷子刷出来的字一样,故自称“漆书”,并非真是用漆写的字。

二、书家类20.钟繇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钟繇(念由)是三国时期魏初的大书法家。

其书笔法清劲、古雅质朴、疏瘦圆浑,字形扁阔带有隶意。

后世将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为书法的最高典范。

21.钟繇的传世作品有哪些?刻帖中著名的有《宣示表》《荐季直表》等。

22.张芝的书法特点及其代表作品有哪些?张芝擅隶、行、草、飞白书,传世作品有《冠军帖》等。

书法常识100条

书法常识100条

书法常识100条(总1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书体类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什么是金文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3、金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西周金文比较盛行,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

4、什么是石鼓文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又称“猎碣文”。

5、什么是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古文等。

6.什么是小篆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

秦丞相李斯修订、整理的秦篆称为小篆。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据传多为李斯所书,书风严谨匀称、端庄秀美。

8、什么是瓦当文瓦当文是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文字。

内容多为吉语。

9、隶书是怎样产生的隶书是在草篆的长期书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0、什么是汉隶汉隶指汉代的隶书,尤以东汉的隶书最有特色。

后世把东汉时期的隶书称为“汉隶”。

11、汉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12、什么是章草章草是西汉中晚期形成,并逐渐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的一种草书,是隶书快写的结果。

传世章草著名作品有皇象及史游的《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

13、什么是今草今草又称“小草”,是草书中一种流行最广的字体。

今草成熟于东晋时期。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继承并发展了张芝始创的草书,风格面貌为之新。

为了和章草相区别,人们把它称为今草。

14、什么是大草大草又称“狂草”,是草书的一种。

唐朝张旭、怀素两位书家在晋代今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比今草更放纵的草书。

15、什么是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真书。

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最古老的楷书是钟繇写的《宣示表》《荐季直表》。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显得更为美观。

楷书可分为晋楷、魏楷和唐楷三种。

16、什么是北魏石刻北魏石刻是北魏碑版及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魏碑石刻书法的总称,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

书画落款盖章常识、用印的忌讳和认知

书画落款盖章常识、用印的忌讳和认知

1.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 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6.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7.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8.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9.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10.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3.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 普通印泥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8.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9.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

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20.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21.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

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22.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比较适中。

23.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

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适中。

24.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1、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8、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11、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12、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13、五音:宫商角徵羽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1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18、五谷:稻麦黍菽麻19、五彩:青黄红白黑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21、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2、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24、五官:耳目口鼻身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26、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27、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28、五味:甜酸苦辣咸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30、五脏:心肝脾肺肾31、五陵:高祖长陵惠祖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3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4、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36、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37、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38、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39、六亲;父母兄弟妻子40、古代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清期亲迎4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中学教学-科技常识

中学教学-科技常识

文化素养·题目解读(6)科技常识•科技发明系列·中国古代中国科技成就一、古代四大发明?提出者?1.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被称为“蔡侯纸”。

造纸鼻祖、纸神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纸:西汉,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宣纸:安徽宣城泾县,“纸寿千年”之誉;06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古代四大发明2.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唐代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868年)的雕版印刷品。

11世纪左右,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

胶泥金属元代王祯转轮排字盘活字印刷术的外传推动了文艺复兴一、古代四大发明3.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南宋时做罗盘针宋元时期普遍用于航海发源地:河北磁山传入西方:新航路开辟一、古代四大发明4.火药:记载于唐(孙思邈《丹经》),源于炼丹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20.古人在炼丹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矿物学和化学知识,对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抱朴子》一书对此有过记载。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2020下中)A.许逊B.魏伯阳C.葛洪D.陶弘景20.古人在炼丹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矿物学和化学知识,对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抱朴子》一书对此有过记载。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2020下中)A.许逊B.魏伯阳C.葛洪D.陶弘景1.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达到高峰2.棉纺织技术:元朝,黄道婆(布业的始祖)二、天文历法张衡•木圣、科圣1.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浑天说)(候风地动仪)日晷古巴比伦周朝郭守敬简仪三、数学成就四、物理朝代物理成就春秋《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规范的书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纸常识
一、什么是宣纸
宣纸是采用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不掺杂其他原材料,并利用泾县独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传统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

宣纸的特点:
一是原料独特。

只有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檀皮、稻草可用,水质要求高,地域特色明显,是典型的地理标志产品。

二是工艺传统。

原材料需经多次反复加工,经日晒雨淋自然漂白,历时约三年。

三是纸寿千年。

因原材料独特,加工制作过程不损伤纤维,宣纸有“千年寿纸”之誉,长期保存不腐不蛀,是书画创作、典籍印刷的最佳载体。

四是墨润万变。

宣纸因其独特原料及加工制作方法,自诞生以来即为书画艺术服务,经艺术家妙笔,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可以“墨分五色”,可以体现中国书画艺术的“妙味”(郭沫若语)。

二、宣纸历史
宣纸源于唐代,产于泾县。

因唐代泾县属宣州管辖,根据史籍记载,宣纸由宣州府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因而得名。

据《旧唐
书》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各郡向朝廷进贡时,“宣城郡船载……纸、笔、黄连等物”。

据《新唐书·地理志》和《唐六典》,有“宣州贡纸、笔”等记载,可见当时宣州所产纸笔已甲于全国。

“宣纸”作为单独名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著名学者张彦远在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其中《论画体工用榻写》章节写到“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是最早最直接对宣纸定名的历史文献。

宋代,宣纸需求量大增,现存最早的宣纸纸本就是安徽省博物馆珍藏的宋代张即之抄经册《华严经》。

北宋熙宁七年(1074)六月朝廷“诏降宣纸式下杭州,岁选五万番”。

宋末元初,曹大三迁至泾县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成为有确名可考的宣纸第一人。

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小岭曹氏宗谱》序言载“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

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徙十三宅,见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可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此后数百年泾县小岭曹氏一族,逐渐成为宣纸传承中的佼佼者。

明代宣纸进入重要的发展阶段,工艺日趋完善,品种花色日愈增多,尤以宣德年间制造的宣纸最佳,赞誉宣纸的诗文屡见不鲜。

沈德符在《飞凫语略》文中曾直称宣纸为“泾县纸”,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云:“吴中洒金纸,松江谭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即宣纸中的四尺单)最佳”,金农在《冬心画竹记》中有宣德年间制造丈六宣的记载,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谈到“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同时又在此书
中指出“宣纸有贡笺,有棉料……式如榜纸,大小方幅可揭出三、四张”。

清代,泾县宣纸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其时县西小岭十三坑,处处建棚(厂)造纸,棚户(厂家)日益增多,小岭一隅已无法容纳,于是不少新老棚户另辟蹊经、向外发展,遍及全县所有宜造宣纸的地方。

据《泾县志》记载,其时泾县的漕溪慈坑、感坑,乌溪的关猫山、古坝的上郎坑、中郎坑和南容的濂坑等地都曾建棚捞纸。

其中,自然资源和条件最为优越的地方就是县东乌溪一带。

据泾县志《清代和民国时期泾县私营宣纸厂家一览表》记载,当时在乌溪关猫山生产的纸厂牌号为“曹信通”,即怀远宣纸厂,建厂于清光绪廿四年(1898年),槽数达到10帘槽,是当时最大的宣纸作坊。

该作坊直到1940年才因战乱等原因停产。

新中国建立后,宣纸业百废待兴。

1951年,泾县人民政府牵头成立“泾县宣纸联营处”,为私有股份制性质,总部设在泾县县城,分设四个厂生产宣纸,乌溪(关猫山)是第一生产厂。

在选用商标时,由宣纸工人提议启用一枚“红星”为商标,以此代表宣纸新生、宣纸业从此兴旺等寓意。

三、宣纸的种类及用途
1、按原料配比可分为棉料、净皮和特种净皮(简称特净)三大类。

棉料适宜书法;净皮宜书宜画,适宜花鸟、人物及小写意;特种净皮适宜泼墨山水、大写意。

2、按规格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
六、丈八、二丈、三丈三等。

3、按帘纹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等。

4、按厚薄可分棉连、单宣、重单、夹连、二层、三层等。

5、按加工与功能可分为生宣和熟宣。

生宣指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宣纸原纸;熟宣指经过染色、洒金、洒银、印花、涂蜡、砑光、施矾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宣纸,又称加工宣。

四、宣纸与书画纸的区别
宣纸与书画纸外观上较相似,加之众多书画纸生产经营者以书画纸假冒宣纸进行宣传和销售,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宣纸与书画纸。

现简要介绍宣纸与书画纸的区别:
(一)原料方面:
【宣纸】以安徽省泾县及其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主要原料,是两种纤维的混合。

因地域性原因原料短缺,目前全国正宗宣纸产量约800吨左右,其中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星牌”宣纸年产量约600多吨。

【书画纸】绝大部分是单一原料。

原料品种较多,主要有龙须草、毛竹、桑树皮、构树皮、楮树皮、桠树皮等。

龙须草书画纸:主要产自安徽省泾县、广西都安县和四川洪雅县。

毛竹书画纸:主要有四川夹江纸、福建连史纸和江西毛边纸。

桑树皮书画纸:主要产自浙江温州和河北省迁安县。

云南腾冲书画纸主要用构树皮,浙江龙游书画纸主要用山桠皮及龙须草、稻草。

手工书画纸产量约2万吨。

目前,四川、安徽等地新上了一批机器书画纸,产量较大。

(二)制作工艺方面:
【宣纸】对水质等自然环境要求较高,工艺要求严格,青檀皮和沙田稻草需反复浸泡、清洗、蒸煮、摊晒,以日晒雨淋方式进行自然漂白,然后分别制作成皮料浆和草料浆,根据品种要求按不同比例混合配浆,经捞纸、晒纸、剪纸等工序成纸。

从原料制作到成纸需经100多道传统手工工序,历时3年左右。

【书画纸】对水质、工艺等要求不高,大多采购商品化纸浆,再经简单化浆后即可抄制生产,生产周期只有几天。

(三)使用效果方面:
【宣纸】润墨性好,用水墨创作时,墨迹扩散的周边匀称,着墨的渗透力和吸附力强,墨色浓淡分明,浓墨鲜而不亮,淡墨淡而不灰,能存墨、托墨,层次清晰,立体感丰富,有“墨分五色”之说,被誉为“墨韵万变”。

因纸张纤维强度好,浓墨重彩时纸张不透不破。

【书画纸】着墨后晕散不均匀,水墨难控制,润墨性差。

因纤维强度较差,用笔重时纸张易透易破。

(四)外观方面:
【宣纸】拿起纸张,对着光亮透视,宣纸纸面上密布丝状云朵,俗称“皮花”,这是檀皮纤维的特有体现。

细看还能发现稻草纤维的筋丝,纸张白度柔和。

【书画纸】大多平板一块,无“皮花”,纸张过于洁白。

近年来泾县部分书画纸也掺有少量檀皮,有云朵现象,但没有草纤维的筋丝。

(五)保存与耐久性方面:
【宣纸】因其原料与自然漂白加工原材料的制作方法,宣纸保存性和耐久性好。

据实验室检验,宣纸在各种纸张中耐久性最好,寿命可达1050年以上。

安徽省博物馆完好存放的北宋张即之抄经册和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明唐伯虎《墨梅图》均为宣纸纸本。

因此,宣纸有“千年寿纸”之美誉。

宣纸的保存条件要求不太高。

但不能强光照射,尤其不能日光暴晒。

保存地点也不能太潮湿。

宣纸的陈纸效果更好。

因宣纸制成后与空气进一步氧化,润墨性会越来越好。

长江以南三年以上、长江以北五年以上的宣纸使用较好。

年份越长效果越好。

但在北方冬季使用效果较差,宜加湿以保持纸张的适度水分。

宣纸的耐折性也较好。

【书画纸】保存性较差,耐折性较差。

尤其是部分书画纸为增强润墨性,掺进碳酸钙(石粉),几年后就会发生自然风化。

书画纸折叠、把玩几次后就易折断。

(六)价格方面:
因原料及制作工艺等方面原因,宣纸制造成本当前在每刀1000元左右(以普通净皮四尺单宣为例,各种品种成本不一样,大厂与小厂成本也不一样)。

书画纸的成本大约在100元/刀(100张)左右,泾县少数掺檀皮的书画纸成本可达150元/刀(100张)。

机器书画纸成本约40元/刀。

因此,市场销售价格在1000元/刀以下的,基本上可以断定不是宣纸。

当然也有部分不良商家将书画纸冒充宣纸牟取暴利。

有时1000元以上买的纸也不一定是宣纸。

五、宣纸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泾县现有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许可的正规宣纸生产企业17家,年产宣纸约800吨左右,其中红星牌宣纸600多吨。

说起宣纸,不得不说书画纸。

宣纸与书画纸从外形看非专业人士和专业画家很难辨别。

很多书画纸厂家将书画纸冒充宣纸销售。

全国手工书画纸产量约3万吨左右,其中泾县书画纸产量约1万吨。

而近年,机器书画纸在浙江、四川、安徽等地兴起,产量数以十万吨计。

【全国】宣纸产量800吨,手工书画纸产量3万吨。

【泾县】宣纸产量800吨,手工书画纸产量约1万吨。

因此,在宣纸之乡泾县也很难买到正宗的宣纸。

购买宣纸不能因为“正宗宣纸”、“原产地”、“非遗产品”、“安徽宣纸”、“泾县宣纸”等标签所误导,必须认真辨别纸的真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