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必背知识点(整理版)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必背知识点(整理版)
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必背知识点(整理版)

五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单元知识要点必背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高耸入云的(山脉),雄伟壮丽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各种地形齐全,为我国(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2、中国地形国上标有不同的颜色。西南部(粉红色)地区,海拔大约是(2000~3000米);中部和北部的(土黄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2000米);东部(绿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米以下)。

3、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山地相比,我国的平原较少,只占全国总面积的()。我国人口多,山地多,平原少,耕地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4、( 1991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7、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8、我国云南南部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西双版纳),是个美丽的(热带植物王国),还有(药材之乡)的美称,药用植物有(500多种),还是我国第二大(橡胶生产基地),也是闻名全国的(普洱茶)故乡。

9、(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天高地寒)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这里(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10、(糌粑)是藏族人民喜欢的主食。

11、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被称为我国的(森林宝库)。

12、保护动植物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畔的女大学生(徐秀娟),毕业后立志回家养鹤,后来,为了救一只陷在泥潭里的(小丹顶鹤),她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人们把她奉为(丹顶鹤的保护天使)。

13、丹顶鹤属于我国( 一级保护动物 )。

14、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15、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它凝聚着中华民族许多代人的(聪明才智)。

16、现在很多牧区都建立了(定居点),有(商店)、

(学校)和(医疗站),老人和孩子得到了很大的照顾。

17、(船)除了做运输工具外,也是会走的房子。

18、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是北京的一大特色,连外国游客到了北京都想游览(四合院),叫做(胡同游)。四合院的房子很独特,(房房相连),(院院相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

19、在我国各地,至今还保存着许多著名的老房子,如山西的乔家大院。这些房子的价值和意义是:(①可以研究当时的民间建筑,对建筑学是个活教材;②可以研究当时的民风民俗,了解社会风俗的变化;

③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0、我国秦岭以北黄河中下游的(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被称作(黄土高原)。

21、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直立不易坍塌)的特点,挖(窑)居住,窑洞既(省工省料),又(冬暖夏凉)。

22、(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23、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直立不易坍塌的特点,挖窑洞居住,既省工省料,又冬暖夏凉,窑洞“冬暖夏凉”的原因是:(①它有一个厚厚的用土覆盖的“屋顶”,可以保温也能隔热,犹如空调;

②窑洞里气温变化总是落后于外界气温变化,而且温差变化不大)。

2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工具的发展突飞猛进,北方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很少水运;南方不仅有(铁路和公路),(船)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长江下游河网密布,以船代步,独具“水乡”特色。

25、我国南方地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交错),(船)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作用可大了。

26、船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 聪明才智 ),我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曾一度领先。

27、我国城市自行车总数高达( 7400 )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

28、中国历来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

29、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米饭)。

30、云南的风味食品(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说我们在品尝美味佳肴时不要忘了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是说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很多人辛苦劳动换来的,我们要爱惜。

32、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缫丝、织锦)的本领。

33、(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

34、人们奉(黄道婆)为(纺织业)的祖师。

35、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出土的古代丝绸,工艺精湛,一件单衣重量不足(一两),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难得的珍品。现在,丝绸仍是我国出口换汇的主要产品。

36、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因为(地形、气候)的不同,(服饰)的差异也很大。

37、绚丽多彩的(服饰),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现。

38、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穿(蓝色、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人们穿(灰色、蓝色的制服,学生穿草绿色军便衣);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彻底改变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情况,人们的服装更加丰富多彩了。

39、在我们身边,有人天热了,进出公共场所只穿短裤、拖鞋,不穿上衣,这种行为不文明。每个人自觉的文明行为,是文明国家的必要条件,我们小学生的着装也应做到:(出入公共场所不能衣冠不整,

不能穿拖鞋,不能袒胸露背)。

40、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地域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对于讲方言的同学,我们不能歧视,要帮助他们(正确发音、讲普通话)。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提倡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41、赛龙舟在(端午节)举行,风筝节每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山东潍坊)举行,本地端午节风俗:(插艾蒿、吃粽子、赛龙舟)。

42、方言代表着不同地域的(语言文化),但也带来了交流上的不方便,在(保留乡音)的同时,还要重视推广(普通话)。

二、判断题

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不是我国的森林宝地。(×)

2、我们每个同学要有爱心,不论对他人还是对动物。(√)

3、牦牛、骆驼、雪橇、船、火车、飞机、汽车、自行车等,它们都是交通工具。(√)

4、我国南方温暖多雨,多河流多湖泊,因此水上交通工具发达(√)

5、我国是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自行车总数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

6、北方人喜欢面食南方人喜欢米饭,是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北方

干旱产麦,南方多雨产稻。北方的面点上百种,南方的美其名味佳肴数不胜数。(√)

7、丝稠质地柔软、光滑,凉爽透气,对保护皮肤十分有利(√)

8、丝稠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深受人们喜爱(√)

9、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山地相比,我国的平原较少,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0%(×)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1、我们的生活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我们穿的棉制品服饰是(农业)提供的,我们吃的食品是(农产品),生活中(农业)无处不在。

2、(泥土)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3、我国的土壤:其中东北地区属于(黑土地),它十分肥沃;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基本上是(黄土地),适合种植温带植物,南方主要是(红土地),适宜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

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

5、没有了(土地),人类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存条件)。

6、我国虽然土地广阔,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7、(土地资源)的多少时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多变

少,也可以由少变多。

8、人们常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形容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生活习惯),(特点)的不同。

9、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的粮食是(青稞),(牦牛)、(藏山羊)、(藏绵羊)是这里的特产。

10、农业生产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1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和(农产品)都十分丰富,这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

12、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如小麦比较适宜在(北方种植),而南方(稻米)比较多。

1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

14、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水乡,是(稻米)的故乡,也是(茶叶)的故乡,这里盛产(水稻)(油菜)等农作物。

15、农业生产不仅具有(地区性),还有(季节性)。

16、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有一定的时间,叫做(农时),我国人民子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二十四节气)。

17、(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在( 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他们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活动)。

18、我国是农业大国,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19、农业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蝗灾)、(雹灾)、(水灾)和(风灾和沙灾)。

20、俗话说(干旱起蝗灾)。(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必须及时治蝗。

21、有经验的农民知道(雹打一条线),对付自然灾害要提早预防。

22、(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

2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流失的土壤(50多亿)吨。

24、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

25、20多年来,全国义务植树人数达(82.2亿),植树398.4亿株,人工林的保存面积达7亿亩,居世界(第一位)。

对自然的改造利用要(适时适度),过度(开采)会导致不良后果。

26、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养育着(人类),

孕育了(文明)。

27、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饮茶)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28、我国素有(“大豆王国”)之称。大豆在我国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

29、(无土栽培技术)是美国一位农学家1929年发明的。它不仅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而且使(植物鲜嫩翠绿)。

3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动物的家园,破坏了的(环境)是动物的坟墓。

31、黄海休渔期始于(7月1日),时间为( 2个半月);东海休渔期始于(6月15日),时间为(3个月);南海休渔期始于( 6月1日),时间为( 2个月);休渔是为了充分保护()。

32、(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过渡的开始,世界文明古国的起源都始于(农业)。

33、(杂交水稻技术)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它的发明者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4、(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动力,(科技下乡)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了致富的希望。

二、判断题。

1我们的生活与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农业无处不在。如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都离不开农业。(对)

2泥土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对)

3我国土地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4不同的地区,根据土壤,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地制宜”。(对)

5小麦有秋小麦和冬小麦之分。(×)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对)

7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谷是指:玉米、大豆、高梁、小麦、水稻。(对)8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有一定的时间,叫做农时。(对)

9“生物灭蝗”是治蝗灾的一种重要方法。(对)

1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动物的家园,破坏了的环境是动物的坟墓。(对)11休渔是为了充分保护海洋资源。(对)

12古镰、石刀、曲辕犁、筒车、收割机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13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对)

14无论是农业工具,还是耕作方式,从历史到现在的变迁中,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历程(对)

15温室技术,大棚种植让我们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对)

三、选择题。

1.东北地区俗称( C )。A 黄土地 B 红土地 C 黑土地

2.丘陵的红土地是( A )土壤。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3.青藏高原被称为( A )。A 世界屋脊 B 中国屋脊 C 世界脊梁

4.云南是“药材之乡”和( C )。A 玉米之乡 B 鱼米之乡

C 橡胶园地

5.小麦分为( A )和( D )。A 春小麦 B 夏小麦

C 秋小麦

D 冬小麦

6.冬小麦主要分布在( B )。A 甘肃、新疆、西藏 B 华北、黄淮、长江流域

7.黑龙江省原来是有名的( B ),经过几代人的开垦种植,现在已成为( C )了。

A 北大苍

B 北大荒C北大仓

8.过去,在北方商店里的水果非常( A )。A 少 B 多C不一定

9.杂交水稻的发明,被誉为( B )。A 第一次绿色革命 B第

二次绿色革命 C第三次绿色革命

10.为了表彰( A )作出的突出贡献,2001年2月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袁隆平 B 牛顿 C 达尔文

11.( B )种植让我们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A 无土栽培 B 温室技术、大棚种植 C 施肥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继(农业)以后,(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工业社会)。

2、远古社会,人类没有衣服,冬天(披兽衣)来保暖。

3、(用动物的毛编制成柔软的织物),这就是最初的纺织品。

4、织布需要的纺织纤维分成两种:一种是(天然纤维),如(羊毛、棉花、蚕丝)等,另一种是(化学纤维),是用(木材)、(煤)和(石油)等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制造出来的,如(尼龙,晴伦,人造毛皮)等。

5、人们在商店里买的衣服都是由(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厂)的工作就是把各种衣料加工成(各式服装),然后(运到商店出售),人们就可以选购自己喜欢的服装了。

6、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品工业),(生产食品)的原料主要是由(农民)提供的,这些原料经过(食品工人)的加工,制成各种

各样的食品。

7、住房所用的各种材料,都是(工业产品)。

8、现代化的(交通)让我们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

9、从1989年到2001年,中国工业以三倍于世界工业的发展速度,实现了(世界迈一步,中国迈三步)的跨越式发展。

10、从(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的发展看出,我国的工业发展进程突飞猛进。

11.中国的(印刷术)传遍了世界,也影响了世界,( 印刷术 )被称为(文明之母)。

12.公元105元,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来写字。

13.公元1041年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破坏电力设施是犯罪和为。(√)

2、工业没有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

3、造纸术被称为“文明之母”。(×)

4、印刷品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传播知识和传递信息都离不开它(√)

5、商周时也把文字刻铸在青铜器上,叫“金文”。(√)

6、公元865年,中国人已经用木刻版印书了。(×)

7、丝织品发明以后,人们把字写在帛绢上,这就叫“帛书”。(√)

8、印刷品与光盘的优势一样大。(×)

9、从事电力工业的人们也有节假日。(×)

10、解放前,我国的工业很薄弱。(√)

三、选择题。

1、解放前,许多日用品前面都加个( A )字。

A 洋 B美 C西

2、古代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上,叫(B)

A金文 B简策 C帛书

3、北宋毕昇发明了(A)

A活字印刷术 B火药 C造纸术

4、衣服属于(C)

A食品工业 B运输工业 C纺织工业

5、20世纪(B)年代,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的时代。

A 70

B 90

C 80

6、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的发展都是从(C)

A1948年—2002年 B 1947年—2003年 C 1949年—2002年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8.小数的分类 (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 (2)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 4.33 …… 3.1415926 ……(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9. 循环节: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 10.简易方程: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 1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12.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梳理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 2、篱:篱笆。 3、疏疏:稀疏。 4、径:小路。 5、深:深远。 6、阴:树荫。 7、急走:奔跑。 8、寻:找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长出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第一二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1、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2、蛱蝶:蝴蝶。 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简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1、清平乐(yuè):词牌名。 2、村居:题目茅檐:茅屋的屋檐。 3、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4、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5、翁媪(ǎo):老翁、老妇。 6、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7、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8、亡(wú)赖:顽皮、淘气。亡,通“无”。 9、卧:趴。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芙蓉楼:今江苏省镇江北,下临长江。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4、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5、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6、平明:天刚亮。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7、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8、孤:独自,孤单一人。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 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常用数量关系等式 1、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价量: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数据运算:加数+加数=和 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一减数=差 被减数一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常用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1 第一部分:《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4、理解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九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九十五。 5、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计算结果要求是最简分数。 6、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乘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乘数;乘数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乘数;乘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乘数;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7、教材中一单元重点题目:P3试一试第1题,练一练第1题。P7折一折画图表示乘法算式,看到图能写出乘法算式。P10、11全部练习题。 第二部分:《分数除法》 1、倒数。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0没有倒数,是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4、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6、三单元重点题目:P25:会用图表示除法算式,看到图能写出除法算式。P27的画一画:会用线段图表示除法算式。P30的第3、4题。P31、32所有题目。P34、35所有题目。 第三部分《长方体》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知识讲解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一个祖先——非洲的南方古猿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1、进化过程: 1)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猿人”。 2)在距今约25万年前后——早期智人; 3)在距今5万年前后——与现代人接近的晚期智人。 A.亚洲——中国的山顶洞人。 B.非洲——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 C.欧洲——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4)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2、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氏族。 3、发展阶段: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 4、主要特征: A.母系氏族:由于群婚,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统以母系计算。氏族 的首领多由年长的妇女担任。 B.父系氏族:一夫一妻家庭出现,血统以父系计算,氏族首领改由男子 担任。 5、氏族的瓦解: 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 一个黑暗时代——教会的统治 1. 教会统治的确立——丕平献土: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取的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献给教皇,形成了罗马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2. 教会的统治的表现: (1)政治上: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 (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的农民,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

(3)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3.教会统治的影响 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一兴一衰——西欧城市的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西欧城市的兴起 (1)时间:11世纪 (2)形成过程: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3) 琅城起义:琅城起义是城市争取自治权,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 (4)代表城市: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 (5) 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2、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原因: (1)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吸收先进文明的成果。 (2)皇帝查士丁尼频频用兵,民穷财尽。 (3)内忧外患,领土被蚕食,国家四分五裂。 2.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古老帝国。 两个文明发源地: 1、大河文明----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亚非文明都与大河有关,埃及---尼罗河、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恒河和印度河、中国----长江与黄河。 (2)原因:这些大河流域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使这些地区最早出现农业,进而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名师梳理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 篱:篱笆。疏疏:稀疏。 径:小路。深:深远。 阴:树荫。 急走:奔跑。寻:找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长出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一二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1.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2. 蛱蝶:蝴蝶。 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简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 注释: 清平乐(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ǎo):老翁、老妇。

五年级数学必背的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必背的知识点 统计知识点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分数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和整数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类似。 2、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3、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方法: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例如:6/12 4、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

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 公倍数作公分母。 5、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1)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 (2)化成小数后再比较。 (3)先通分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 (4)十字相乘法。 球的反弹实验球的反弹高度实验的结论:(1)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这说明 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2)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 性是不一样的。 找规律知识点 1、单向平移求不同的和的个数规律:方格的总个数每次框出的个数+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 2、双向平移:如果平移的方向既有横又有纵我们只要分别探究出两个方向上各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和单向平移的规律一样)相乘的积是多少一共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一共有多少种贴 法=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 3、中间的数框出的个数=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注意:有些数字的和是不能框出来的(1)是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2)是虽然框出的每个

小学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概念公式汇总 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部编人教版教材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汇编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知识梳理 一、封建时代的西欧 1.背景:公元1世纪,基督教兴起,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为之后西欧出现教权至上的社会秩序奠定基础。 2.政治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克洛维建立起法兰克王国,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将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亲兵和官吏,获得了罗马教会和部下等的支持。克洛维时期,法兰克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2)封建等级制度——封君与封臣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特进行了改革。改变过去无偿赏赐土地的做法,要求得到土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特点: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契约性。 (3)查理曼帝国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四处征伐,使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又被称为“查理曼帝国”。查理当政时期,继续鼓励基督教发展,征收“什一税”,教会势力越来越大。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 814年,查理曼去世,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国家的雏形。 3.经济——西欧庄园 (1)庄园经济 庄园经济盛行于9——13世纪,是乡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居民为领主的佃户,庄园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2)庄园法庭——庄园是独立的政治单位的表现 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4.城市兴起 (1)自由、自治的城市 背景:10世纪起,西欧经济开始恢复,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开始重新兴起。 自由、自治斗争:由于城市兴起于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城市发展受到封建领主的限制(任意征税等),城市居民开始采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自由与特权。 (2)市民阶层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逐渐成为早期的资本家。 5.大学的兴起 城市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12世纪,大学兴起,大学课程包含文法、逻辑、修辞、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的基础课程,还包含法学、医学和神学的专业课程。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二、拜占庭帝国 1.《查士丁尼法典》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与《法典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共同构成《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基础,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 9世纪以后,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进攻 11世纪,十字军东征 1453 封建时代的欧洲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超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知识点超全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1、《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着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上个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 2、《万年牢》作者是新凤霞;《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管桦;《生命生命》的作者是杏林子;《花儿的勇气》是着名作家冯骥才写的。 3、海伦·凯勒是一位盲人作家,她的作品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有众神之王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等,关于他们的传说很多,如:金羊毛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 5、我国古代也有许多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6、《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着名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又叫《天方夜谭》,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着名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三个苹果的故事》都出自这本书。 二、课文理解及原文填空。 1、《桂林山水》一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 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泰山——峰峦雄伟香山——红叶似火 作者用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样的山指奇、秀、险的山,这样的水指静、清、绿的水。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3、《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4、做人要做万年牢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5、《尊严》一课使我明白:做人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6、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小学数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基本性质 ※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单位要相同)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一.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总价=单价×数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圆形的周长=直径×(半径×2×)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形面积=半径×半径× 扇形面积=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即: 正方体面积=棱长×棱长×6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有12条棱:4条长,4条宽,4条高,六个面; 正方本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有六个面,每个面都相等。 长立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体体积=半径2××高 圆锥体体积=半径2××高× 当赚钱时 卖价=成本×(1+赚率) 求赚了多少=成本×赚率 成本=卖价÷(1+赚率) 赚率=[(卖价-成本)÷成本]×100% 当赔钱时 卖价=成本×(1-赔率) 求赔了多少=成本×赔率

最新最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知识点汇总(精华)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基本知识点】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就是说整数被分成了三类:负数、0、正数。0 是负数和正数的分界线,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相对应的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友情提醒】 在看温度计上的温度时,一定要看清楚每一小格是多少度,有时一小格表示 2 度,有时一小格表示 1 度。 【经典例题】 下面4 个数中,最接近0 的是( ) 。 A.-1.5 B.-2 C.+3 D.1.6 ☆☆☆最接近0 的数不是挑其中最大的数,而是看哪个数在数轴上和“0”最接近,应该选“A”。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基本知识点】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S=ah。这里的“底×高”是指 对应的“底”和“高”。因为平行四边形有两种不同长度的高,分别 对应两条不同长度的底,所以,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对应关系。例 如:如图所示,底BC(或AD)与高AF是对应的, CD(或AB)与高CE 底 是对应的。而底BC(或AD)与高CE、底CD(或AB)与高AF是根本没 有 关系的。

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 2 倍,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注意:这里一定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或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都不一定能 拼成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只能保证面积相等,而面积相等又有无数种情形。另外,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也 就是说如果将AB看作底,那 么BC就是高; 如果将BC看作底,那么 AB就是 高。 3.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 ×高÷2。其实,我们只要知道梯形 的两底的和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要分别知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数 据才可以求面积。例如:用50 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一块菜 地( 如图所示) ,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们将50-15=35( 米) ,“35 米”便是两底之和。 【友情提醒】 1. 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时要特别注意除以2。反过来,在知道面积和底( 高) ,要求高( 底) 时,因为我们还没有学方程,更要注意 先将面积乘2,再除以底( 高) ,求出高( 底) 。例如:梯形的面积是20,两底之和是8,求高。可以这样计算,20×2÷8=5。也可以这样写: 8×高÷2=20,即8÷2×高=20 4×高=20 高=5,或者依次倒退还原也能得到结果:8×高÷2=20 8×高=40

四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近义词 柔弱――软弱静谧――安静蕴含――包含期待――期望欺凌――欺侮摇曳――摇晃威武――威严凶猛――凶狠倘若――假若掂量――衡量 径直――直接 攀谈――交谈 高傲――骄傲 郑重――慎重 非但――不但 慈爱――勇敢 辛苦――辛劳 古怪――奇怪 欺侮――欺负 宏伟――雄伟 葱郁――葱茏 镇静――镇定 遣责――责备 跨越――跨过 重要――紧要 关切――关爱 坚强――坚定 顽强――坚强 惊愕――惊讶 萌生――产生 依然――仍然 探望――看望 珍贵――宝贵 珍惜――爱惜 诧异――惊奇 沉思――思考 惬意――舒服充足――充分改正――纠正 陌生――生疏 依赖――依靠 根据――依据 提议――建议 改正――纠正 引人注意――惹人注目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生气勃勃――生机勃勃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筋疲力尽――精疲力竭◆反义词 轻快――沉重苍白――红润凋零――绽放悦耳――难听进攻――防卫回顾――展望动摇――坚定增强――减弱老实――狡猾 紧张――放松 寂静――吵闹 慎重――草率 粗糙――精致 光滑――粗糙 简朴――奢华 干燥――潮湿 柔弱――坚强 静谧――喧闹 谦虚――骄傲 善良――凶恶 坚强――软弱 羡慕――嫉妒 清澈――浑浊 蜿蜒――笔直 偶然――必然 责备――表扬 邻近――遥远 奢侈――节约 陡峭――平整 遣责――表扬 迟钝――敏捷 索取――奉献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从容不迫――惊惶失措慢条斯理――急不可待二、词语类型篇 ⑴ABB:①白花花②亮晶晶③胖乎乎④乐呵呵⑤水汪汪? ⑵AABB:高高兴 来来往往明明白白 ⑶ABAB:收拾收拾讨论讨论研究研究 ⑷AABC:心心相印 彬彬有礼井井有条 ⑸ABCC:得意扬扬喜气洋洋可怜巴巴 ⑹ABAC: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三不四若有若无 三、成语特点篇 1、含反义词的成语 :远近闻名积少成多黑白相间 2、含近义词的成语 :东奔西走狂风暴雨千言万语 3、三字俗语 : 红眼病、摔跟斗、笑面虎、碰钉子、顺风耳、千里眼 4、表示性格特点的成语 :平易近人活泼可爱虚心好学精明能干 5、描写神态表情的成语:神采奕奕垂头丧气满面春光眉开眼笑 6、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日 7、描写四季特点的成语: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考前复习)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2016.6 一.不为0的量 1.分式 A B 中,分母B ≠0; 2.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 3.一次函数y =kx +b (k ≠0) 4.反比例函数k y x =(k ≠0) 5.二次函数y = ax 2+bx +c =0(a ≠0) 二.非负数 1.│a │≥0 2. ≥0(a ≥0) 3. a 2n ≥0(n 为自然数) 三.绝对值:(0)(0)a a a a a ≥?=?-?< 四.重要概念 1.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如果x 2=a (a ≥0),则称x 为a 的平方根,记作:x=,其中x 的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如果x 3=a (a ≥0),则称x 为a 的立方根,记作: 2. 负指数:1 p p a a -= (a ≠0) 3. 零指数:a 0=1(a ≠0) 4. 科学计数法:a ×10 n (n 为整数,1≤a <10) 5.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 五.重要公式 (一)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m n m n a a a +?= ( a ≠0,m,n 都是整数) 2.幂的乘方法则:()m n mn a a = (m,n 都是整数) 3.积的乘方法则:()n n n ab a b =(n 为整数)。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m n m n a a a -÷= (a ≠0,m 、n 都是整数),且m >n ). (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及其逆用 2.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及其逆用 (三)二次根式的运算 ) 0,00,0)a b a b =≥≥=≥> (四)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当△=b 2-4ac ≥0时,x ;x 1+x 2= -b a ;x 1x 2=c a (五)二次函数 抛物线的三种表达形式: 一般式:y = ax 2+bx +c =0(a ≠0) 顶点式:2()y a x h k =-+ 交点式:12()()y a x x x x =-- 其中2b h a =-,244ac b k a -=,12x x 、为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且此两交点间距离为 12x x a -= 。 (六)统计 1.平均数:121 ()n x x x x n = ++… 2.加权平均数:11221 ()k k x x f x f x f n =++…,其中12k f f f n +++=L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概念知识点梳理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概念知识点梳理 基本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C周长π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n 9 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四年级语文必背知识点

v1.0可编辑可修改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近义词 柔弱一一-软弱掂量—衡量欺侮-—欺负顽强一- —坚强 静谧——-安静径直一—直接宏伟- -—雄伟惊愕—惊讶 蕴含一一-包含攀谈一交谈葱郁葱茏明生产生 期待一一-期望高傲骄傲镇静镇定依然—仍然 欺凌-欺侮郑重一—慎重遣责责备探望—看望 摇曳-摇晃非但一—不但跨越- 跨过珍贵一- —宝贵 威武-威严慈爱—勇敢重要- -—紧要珍惜一- —爱惜 凶猛一一-凶狠辛苦一—辛劳关切- -—关爱诧异一- 惊奇 倘若一一-假若古怪—奇怪坚强- -—坚定沉思一- —思考 惬意-舒服 改正一?—纠正依赖- 依靠提议一-建议充足「充分 陌生一?—生疏根据- 依据改正一纠正引人注意惹人注目举世无双一- 独一无二目不暇接一应接不暇 生气勃勃J 生机勃勃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左顾右盼一一东张西望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筋疲力尽一精疲力竭 ?反义词 轻快一- -沉重老实狡猾柔弱- -一坚强偶然必然 苍白-红润紧张一放松静谧- -一喧闹责备表扬 凋零一—-绽放寂静—吵闹谦虚骄傲邻近一—遥远 悦耳一- -难听慎重一—草率善良- -一凶恶奢侈—节约 进攻-防卫粗糙一精致坚强- -一软弱陡峭—平整 回顾一一-展望光滑—粗糙羡慕-一嫉妒遣责表扬 动摇-坚定简朴奢华清澈- 浑浊迟钝一敏捷 增强一 -减弱干燥一—潮湿蜿蜒- 笔直索取奉献一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从容不迫- -惊惶失措慢条斯理急不可待

v1.0可编辑可修改二、词语类型篇 ⑴ABB①白花花②亮晶晶③胖乎乎④乐呵呵⑤水汪汪 ⑵AABB高高兴来来往往明明白白 ⑶ABAB 收拾收拾讨论讨论研究研究 ⑷AABC心心相印彬彬有礼井井有条 ⑸ABCC得意扬扬喜气洋洋可怜巴巴 ⑹ABAC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三不四若有若无 三、成语特点篇 1、含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积少成多黑白相间 2、含近义词的成语:东奔西走狂风暴雨十言万语 3、三字俗语:红眼病、摔跟斗、笑面虎、碰钉子、顺风耳、千里眼 4、表示性格特点的成语:平易近人活泼可爱虚心好学精明能干 5、描写神态表情的成语:神采奕奕垂头丧气满面春光眉开眼笑 6、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日 7、描写四季特点的成语: 春: 春暖花开春色满园花香鸟语花红柳绿白花盛开 夏: 骄阳似火暑气逼人烈日当空绿树成阴烈日炎炎 秋: 秋风送爽秋咼气爽秋色宜人春种秋收一叶知秋 冬: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白雪皑皑鹅毛大雪 6、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凤舞如虎添翼调虎离山骑虎难下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若木鸡 四、多音字照猫画虎胆小如鼠

初中数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数学必背知识点(几何部分) 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小学英语五年级知识点汇总

小学英语五年级知识点汇总 在过去的时间里,两个动作中,发生在前的那个动作要用过去完成时。 结构:had+过去分词 After she had finished her homework, she went shopping. They had sold the car before I asked the price. The train had left before I arrived at the station. After/before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放在句首要在句子后面加逗号,如果放在主句后则不用加。 1. 变疑问句将助动词移到句首. Had 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 2. 变否定句在助动词后面加not. She hadn 't finished her homework. 3. 肯定回答及否定回答. Yes, she had. No, she hadn 't. 4. 特殊疑问句:What had she done? 构成:主语+助动词have, has+ 过去分词 用法:1)表示过去发生的和现在有某种联系的动作,常和just, usually, already, since 等时间副词连用 I have just had lunch. (饱了,不用再吃了) He has had a cup of tea.(不渴了,不用再喝) They have already had their holiday. (不能再度假了) The boy has already read the book. (已经知道书的内容了,不用再看了) 2)询问别人是否做过某事一般用现在完成时:

世界古代史-中考复习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 1、大河文明——亚非文明 ⑴古埃及(前3500年):①发源地:尼罗河 ②文明成就:金字塔 ⑵古巴比伦(前3500年以后):①发源地:两河流域 ②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⑶古印度(前2500年):①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②文明成就: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古中国(前2070年):①发源地:黄河长江 ②文明成就:分封制 形成原因: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海洋文明——西方文明 希腊: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政治最高峰。 罗马: 中古亚欧文明 日本:大化改新 亚洲 阿拉伯半岛统一 时间:7世纪,孝德天皇开始大化改新。 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意义:由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制度 穆罕默德在麦加创办伊斯兰教。 622年,默罕默德带领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 622 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 最强大:法兰克王国 查理·马特改革 时间:8世纪 意义: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特点: ①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②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西欧城市的兴起 举例:法国琅城 意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 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拜占延帝国 灭亡原因:①6世纪,四处征讨,内忧外患。 ②13世纪,西方军队东征,帝国被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 灭亡标志:15世纪,君士坦丁堡被攻占。 罗马共和国 (前 509 年) 布匿战争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帝国的建立 屋大维(前27年) 2世纪时最强盛,地中 海成为它的内湖。 395年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西欧奴隶 社会终结。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