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电能表的读数及使用(含答案、全国通用)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电能表的读数及使用(含答案、全国通用)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电能表的读数及使用(含答案、全国通用)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电能表的读数及使用(含答案、全国通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 小刚家电能表如图所示,他让家中一个用电器单独工作了2分钟,发现电能表的转盘刚好转过5圈.小刚家正在使

用的可能是下列用电器中的()

A. 空调

B. 台灯

C. 手机充电器

D. 台式计算机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变成其它形式的能

B. 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电流所做的功就越

多 C. 家庭里有两个不同的用电器,用电时间长的电流所做的功一定较多 D. 电

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器

3. 小明家的电能表月初的数字是,月末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若按0.5元/k W?h的标准收费,他

家本月应缴纳电费元.若此电能表的转盘在l0min内转过400r,则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总功率

为W.()

A. 420元,1200W

B. 42元,1000W

C. 4.2元,1200W

D. 42元 1200W

4. 小龙家上月初电能表示数为,电能表的部分参数及上月末的示数如图所示,表盘

上“32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200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小龙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320kW?h

B. 小龙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可超过2200W

C. 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越多,电能表所在电路接入的用电器总功率越大

D. 断开其它用电器,只让阻值是100Ω的电热棒单独工作3min,指示灯闪烁64次,此时小龙家的实际电压是200V

5. 如图所示的电能表表盘上,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 电能表的读数为4805kW?h

B. 电能表转盘转过3000转,电能表消耗电能

1kW?h C.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总功率不得超过4400W D.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总

功率不得超过2200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

6. 某家庭电能表如图所示,若该家庭单独让空调工作,测得2min内电能表转盘转了120转,则空调的电功率是______W。

7. 电能表是测量______的仪表.小红同学家中电能表月初和月底的读数如图所

示,则这个月家里用了______度电.小红同学为了测一只正在工作的电饭锅的

实际电功率,她关闭了家中其它所有电器,此时她家标有“3000r/kW?h”字样的

电能表每分钟转过30圈,则这只电饭锅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为______W.

8. 小明家有额定功率均为40W的电风扇和白炽灯,它

们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______产生热量多.小明家有还有一个“220V1500W”的电热水器,

将其单独连接在电路中,发现如图所示的电能表上的铝盘121s内转了125转,他家的实际电

压为______V.(电热水器内电阻丝的阻值不变)

9. 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标着“3000imp/(kW?h)、220V 5A”等信息.他用这个电能表来测量某用电器的功率,他把家中的其他用电器都与电源断开,仅让这个用电器工作,6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了60次.该用电器功率是______W.10. 小悦家的电能表上标有“600revs/(kW?h)”的字样,她把家中其它用电器都与电源断开,仅让电水壶单独工作,观察到1min内电能表的表盘转过18圈,则该电水壶的电功率为______kW.

11. 如图是某家庭用的电能表及某月月初、月末的两次读数,若按0.5元/kw?h计算,他家本月应缴纳电费______元,他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______W;若电能表在10min内转了300转,则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______kw?h.

12. 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所示,此时示数为______KW?h,他家使用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______W.当只有电吹风

机工作时,电能表的转盘在3min内转15转,则电吹风的功率是______W.

13. 如图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kWh;在某段时间内转盘转过1000转,表示此段时间内消耗了

______J的电能.

14. 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标有600r/(kW?h)的字样,这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

600转.如果他家只有一件用电器正在工作,该转盘在6min内转了60转.这个用电器在这段时间内

消耗的电能是______J,这个用电器的功率是______W,这个用电器可能是______(填一件家用电器名称).

15. 教室里日光灯与电风扇间是以______方式接入电路(选填“串联”或“并联”),它们所连电路的电压是______伏,维修保养它们时要注意用电安全;测量它们消耗电能的仪表是______.

16. 小林家5月底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6月底电能表示数为100.0kW?h,那么6月份他家消耗了______kW?h的电能,

在某段时间内,转盘转过了400转,表示此段时间内他家用了______度电.

17. 如图所示,小王家的电能表表盘上标有“600r/(kW?h)”字样,小王家同时工作的用

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______W;他将家里的电视机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30min,

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60转,则电视机的实际电功率为______W.

18. (1)在家庭电路中,用测电笔辨别输电线时,能使氖管发光的是______

线;为确保安全用电,电饭锅、电冰箱等使用三孔插座,其中一个插孔能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______连接起来;熔丝被熔断的一个原因是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而另一个原因是电路发生了______.

(2)如图所示电能表,表盘上标有“600revs/(kW?h)”的字样,将此电能表接入家庭电路中,关闭其它用电器,让空调机单独工作6min,电能表的转盘转过60转,则该空调机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______kW?h,功率是______W.

19. 某同学家的电能表上标有“800r/kW?h”,它的含义是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小铝盘转过______r,若月初显示0123.6,月末显示为0173.6,同学家在这一个月内消耗的电能为______kW?h,合______J,若每kW?h电价为0.5元,则应交电费______元.

20. 晓彤和小雪利用家中标有“3000r/kWh”的电能表测量电水壶烧水的电功率,当家中只有电水壶工作时,晓彤发现电能表转动225转恰好用了180s的时间,则该电水壶的电功率为______W;小雪想到的另一种方案是:先确定烧水时间t,再数出电能表在这段时间内转动的圈数,也可以测量电水壶的电功率.你认为______的方案更好.

21. 晓彤家某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月末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晓彤家本月消耗的电能是______kWh;按30

天计算,晓彤家该月的平均功率是______W.

22. 如图所示是某用户家的电能表,根据电能表上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用户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

能超过______W;单独将“220V 500W”的电饭煲接入电路,正常工作20min,消耗电能______J,电能表的转盘转过______转.

23. 小聪家新买了一个标有“220V120W”字样的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______W.若图为他家安装的电能表,他想用电能表测一下这个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他的做法是让其它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只让该用电器工作;若测得转盘在6min内转了30圈,则所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为______W.

24. 小明学习了电能表的知识后,回到家里观察电能表的示数是,过一段时间后,小明家电能表的示

数如图所示,则小明家这段时间消耗的电能是______kW?h;若小明只让家中一个用电器工作,观察到1min电能表的

转盘转了30转,则该用电器的功率是______kW.

25. 小明家电能表上个月底表盘数字是,这个月底表盘数字如图所示,

可知他家本月用电______度,他只让某电水壶工作,发现在10分钟内该电能表转盘转过了600转,则该电水壶消耗的电能为______J.

26. 张老师出差时恰逢抄表日,家中电能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出差返回时发现家中有一盏20W的台灯亮着,检查其它电器在出差时均切断电源,再查看电能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这盏灯消耗的电能为______kW?h;张老师出差的时间为______h.

27. 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的连接方式一定是______ 联的;它们所消耗的电能可以用______ 表来测量.

28. 学习了电能的知识后,小燕观察了家中的电能表的规格如图所示,本月初抄表数如图所示,若本月应交电费66元,

且电价为0.5元/度,则本月末抄表的示数为______kW?h;她家本月消耗的这些电能可供一盏“220V40W”字样的白炽

灯连续工作______h.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29. (1)某家庭电能表如图1所示,若该家庭单独让空高台工作,测得1min内电能表转盘赚了60转,则空调消耗的电能为______kW?h,空调的电功率是______W.

(2)如图2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A,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V.

(3)用图3所示的装置做“研究电流相同时,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的实验.(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闭合开关前,

A、B两U形管内液面相平)

①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这里采用了______的探究方法.

②通过对比观察,______(选填“甲”、“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______,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30. 某同学家的电子式电能表上个月月初、月末的表盘如图所示,表盘上“1600imp/kW?h”,表示

每用电1kW?h指示灯闪烁1600次,根据表盘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家上个月共用电______kW?h,按电费0.64元/kW?h计算,该同学家应交电费______

元;

(2)该同学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______W;

(3)若只让一个标有“220V484W”的电热器工作3min,观察到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32次,则该

同学家的实际电压是______V(社电热器的电阻不变).

31. 如图甲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

______kw?h.将如图乙所示电水壶的3条按线按照安全用电的原则对应连接到插头上.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0分)

32.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场选购了“亚米牌”全自动豆浆机,回到家,他马上阅读了使用说明书,了解了豆浆机的主要结构(如图甲)、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观察了豆浆机铭牌(如图丙),电路原理图可等效成图乙.下表是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工作

2016届高中物理实验读数练习全面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 读数练习专题(1) ——游标卡尺 1、结构 2、读数方法 第一步:看游标尺总刻度确定精确定度(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精确度见上表) 第二步:读出游标尺和主尺对齐的刻度...........数. (n ); 第三步:读出对齐处主尺读数(Xmm )和游标尺读数(n ×0.9或0.95或0.98mm)。 0.9或0.95或 [读数经验之谈] (1)看清游标的精确度; (2)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计算出来的“0”也不能舍去。 读数练习【练习1】读出下列游标卡尺测量的读数; ⑴ ⑵ ⑶ 【练习2】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 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3 4 cm 678 20 cm 0 12345 6 0123456789 cm

高考物理实验 读数练习专题(2)——螺旋测微器 读数公式:测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读数×0.01mm [经验之谈]: (1)看半刻度是否漏出,固定刻度上的刻度值是以mm 为单位; (2)可动刻度要估读,小数点后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右图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 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 加,得测量值。右图中的读数应该是6.702mm 。 测量值=6.5+20.3×0.01mm =6.703mm (6.702mm ~6.704mm 均正确) 例1、 ⑴ ⑵ 练习1、 e f g h i 读数 mm 读数 mm 读数 mm

练习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______mm 。 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分别为_______ mm 练习4、 (1)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2)现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的 (填图中的A 或B )测脚,测定某圆筒的内径,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 高考试题回顾 1.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 ,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 l = d = 示数 ______

【精品】高三物理高中各种仪器的读数(游标尺、千分尺、电表)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一、刻度尺 常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lmm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刻度线紧贴被测物,眼睛正对刻度线读数,以避免视差。 2.为防止因端头磨损而产生误差,常选择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测量的长度等于被测物体的两个端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之差。 3. 毫米以下的数值要估读一位,估读最小刻度值的1/10。 4. 测量精度要求高时,要进行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可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或一张白纸的厚度。 二、游标卡尺 1、 10分度游标卡尺的原理 0510 01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9mm ,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1mm,当左右测脚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只有游标的第10条刻度线与主尺的9mm 刻度线重合,其余的刻度线都不重合。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在主尺的1mm 刻度左边0.1mm 处,游标的第二条刻度线在主尺的2mm 刻度左边0.2mm 处,等等。 游标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重 合,就是零点几毫米。 2、 20分度游标卡尺的原理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尺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19mm ,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05mm,当左右测脚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只有游标的第20条刻度线与主尺 的19mm 刻度线重合,其余的刻度线 都不重合。游标的第一条刻度线在主尺的1mm 刻度左边0.05mm 处, 游标的第二条刻度线在主尺的2mm 刻度左边0.1mm 处,等等。 游标的第n 条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重合,就是0.05×n 毫米。 3、 另一种10分度游标卡尺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19 mm ,因此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1 mm,当左右测脚合在一起,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 0 5 10 0 1 0 10 20 0 1 2 3 0 5 10 0 1 2 3

(完整版)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综合计算题》

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 第1讲力学计算 题型之一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 1.(2017·威海)夏鸥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发现该物体要浸没在煤油中保存.于是他将体积为1×10-3 m3、重为6 N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并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g取10 N/kg)求: (1)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2017·咸宁)底面积为100 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 cm3、重为3 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 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 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ρ水=1.0×103kg/m3,g取10 N/kg,求: (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甲乙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2017·天水 ) 如图甲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放在底部水平的容器中,物块的质量为0.2 kg ,物块的底面积为50 cm 2,物块与容器底部用一根质量、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绳相连,当往容器中缓慢注水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停止注水,此时,物块上表面距水面10 cm ,绳子竖直拉直,物块水平静止,绳子的拉力为2 N .已知ρ水=1.0×103 kg /m 3,g 取10 N /kg .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的密度. 甲 乙 (3)注水过程中,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到图乙所示位置时,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范围. 4.(2017·贵港)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 2,装有20 cm 深的水,容器的质量为0.02 kg ,厚度忽略不计.A 、B 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B 物块的体积是A 物块体积的1 8.当把A 、B 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乙所示,现剪断细线,A 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60 Pa ,物块A 有1 4 体积露出水面.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 /m 3,g 取10 N /kg .求: (1)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细线被剪断前后水面的高度差. 甲 乙 (3)A 、B 两物块的密度.

(完整版)高中物理关于电表读数方法的探讨

关于电表读数方法的探讨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76003)程丰兵 关键词:有效数字估读思想方法二分法五分法十分法普适性 指针刻度式电表的读数是个比较混乱和模糊的问题,许多老师和学生都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读数方法而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无论从老师的教还是从学生的学两个角度中在任何一个,都有必要给该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首先介绍常见教辅资料上所给的读数方法。一种是二分法估读。图1所示为0-0.6A 量程的电流表刻度示意图,精确度为0.02A,二分法就是针对这种“2”类型精确度读数问题提出的,所谓二分就是把刻度上每1最小等分再2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对应于图1就是0.01A),用该法读出的指针在a、b、c三处的读数分别为0.20A、0.29A、0.42A。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三个读数:0.29A中的9是估读出来的,因为指针“正好”指在两条刻度线的正中间;为了保持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同,所以a处估读一个0,而c处则不能估读。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指针靠近哪条线就读哪条线(包括估读时自行“认定”的中间线),没有其它的位置,这就是所谓“二分法”的思想,显然,这种有时估读有时不估读且精确度不够高的二分法是欠科学的,也不利于学生接收。另一种是五分法估读。图2所示为0-15V量程的电压表刻度示意图,精确度为0.5V。这种情况就是把刻度的每一最小等分再5等分,所以指针在a、b、c三处的读数分别为5.0V、7.2或7.3V、10.5V。 图2 这里除了和“二分法”存在同样的问题外,位置b的读数很难令人信服。比如指针客观

上就是在两条刻度线的正中间,读数就应该是7.25V ,这种方法只能“逼着”读者读出自己都觉得不准确的数值7.2或7.3V 。 有没有更科学准确简洁且更具普适性的读数方法呢?我们知道螺旋测微器是比较精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其读数的毫米千分位是用最贴近生活的十分法估读的。如0.653mm 的估读值0.003mm 就是用估读数十分之三(0.3)乘以最小分度(精确度)0.01mm 即01.03.0?mm=0.003mm 得到的。比如学生最常用的毫米刻度尺,也是用十分法估读,比如 6.6mm 的估读值0.6mm 就是用估读数十分之六(0.6)乘以精确度1mm 即16.0?mm=0.6mm 得到的。这种一致的思想方法同样可以运用的电表的读数当中,即无论那种情况都用最自然最常用的十分法估读,用估读数乘以精确度作为估读值即可。读数时一般可先由一般位置的读数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如图1中的b 位置读数为(02.05.028.0?+)A=0.290A ,自然地位置c 处的读数为0.420mm ,位置a 处的读数为0.200A 。同样的图2先读一般位置b 的读数为(5.05.07?+)V=7.25V ,自然地位置c 处的读数为10.50V ,位置a 处的读数为5.00V 。 可见这种十分法估读有以下几个优点:1.既可以避免有时估读有时不估读的问题,又可以免去“非2即3或非1即0”等人为造成的读数不准确的尴尬;2.具有普适性,和其它仪器的读数一脉相承,体现了思想方法的内在统一,避免了二分法和五分法的机械性;3.和最简单的毫米刻度尺读数方法一致,最贴近生活,学生最容易掌握。基于这几点,笔者认为“十分法估读”应该作为指针刻度式电表读数的最为科学的方法。

高中物理读数练习

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1) ——游标卡尺 1、结构 2、 读 数 方 法 第 一 步: 看 游 第二步:读出游标尺和 ....主尺对齐的刻度 .......数.(n ); 第三步:读出对齐处主尺读数(Xmm)和游标尺读数(n×或或0.98mm)。 第四步:按读数公式读出测量值。 读数公式:测量值(L)=主尺读数(X)-游标尺读数(n×或或0.98mm) 【练习1】读出下列游标卡尺测量的读数; ⑴ ⑶ 【练习2】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 mm。 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10分度(0.1mm) 卡尺分类 主尺最小刻度 (mm)游标刻度总长 (mm) 精确度(mm) 10分度190.1 20分度1190.05 50分度1490.02

13读数:_____________ 14读数:_____________ 50分度(0.02mm) 15读数:_____________——螺旋测微器例1、读出下列螺旋测微器测量的读数。⑴⑵ 读数举例 读数练习 练习1、 1

e f g h i 练习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______mm。 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分别为_______ mm 练习4、 (1)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金属丝 的直径为 mm. (2)现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的(填图中的A或B)测脚,测定某 圆筒的内径,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高考试题回顾 (2009年宁夏卷)22.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用螺旋测 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l= cm, d= mm

2018中考物理专题力学计算专题

专题九力学计算专题 1.(2017·北京中考)如图是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A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使重 900 N 的建筑材料A在5 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1 m,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移动了2 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为500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拉力F的功率P。 2.(2017·扬州中考)“暴走”是一种快速的徒步运动方式。观察分析人走路情形,可以将人的脚视为一根杠杆,如图所示,行走时人的脚掌前端是支点,人体受到的重力是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力是动力。已知某人的质量为80 kg,g

=10 N/kg。 运动方式散步快走慢跑快跑 消耗能量E/J315 1 1 260 1 764 (1)请画出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F的力臂l1。 (2)根据图片,估算小腿肌肉产生的拉力。 (3)人向前走一步的过程中,重心升高约4 cm,人克服自身重力约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4)通过查阅资料:人以不同方式徒步运动半小时,消耗人体内的能量如表所示。请你从能量角度分析“暴走”能健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大庆中考)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着物体A,A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m2,对地面的压强为3 000 Pa,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4%(不计绳重和摩擦,g=10 N/kg)。求: (1)物体A的质量m A和动滑轮的质量m。 (2)用此滑轮组使物体A以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在5 s的时间内,人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电表读数规则(勿动)教学文案

电表读数规则(勿动)

高考电表读数规则 一、高考国卷电表读数试题标答研究 1.存在问题 最小分度为“2”、“5”两种情况电表读数和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一是大部分老师及其复习资料按照大学物理中介绍的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进行读数,考虑中学实验一般用的是2.5级电表,对“2”和“5”分度的电流、电压表,分别提出“二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的估读要求。(如果最小分度为“5”的如50,5,0.5,0.05等。如果最小分度为“2”的如20,2,0.2,0.02等)。 “凡是最小分度是“1”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数字是不可靠数字);凡是最小分度不是“1”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能再往下估读”。这样,记录的结果往往出现:遇到最小分度为“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2”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不一致;二是小部分老师认为现行高中教材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读数规则,只能依据初中物理介绍的“十分之一估读法”,结果往往出现:遇到最小分度为“2”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一致,遇到最小分度为“5”的情况时,做出的结果与高考标答不一致。还有欧姆档读数记录规范问题。 2. 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答“潜规则”探究 比对人教版教材选修3—1 P68第1题答案和多年高考试题,发现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答和教材答案标准具有一致性,在多年高考国卷命题中这种读法保持稳定性。 国卷“潜规则”依据理由可能是: ①基于人教版教材讲述。教材没有介绍电表准确度等级规则,也不因此提高要求增加学生负担,再说所读电表未必都是2.5级电表;

②不考虑电表结构原因误差,假定电表机件都是理想的,读数误差主要出在人眼对刻度的分辨能力上; ③中学实验电表最小刻度宽度约1mm ,一般人眼的分辨能力为0.1 mm ,即最多可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 ④“估读”只能是“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如果最小分度为“2”(20,2,0.2,0.02,…),等分份数10以内的只有2、4、5、10五种可能(2/2=1,2/4=0.5,2/5=0.4,2/10=0.2;但2/3=0.333…2/8=0.25不是一位有效数字),一般估读应在下一位比较准,故取“十分之一估读法”。 如果最小分度为“5”(50,5,0.5,0.05,…),等分份数10以内的只有5、10两种可能(5/5=1,5/10=0.2,但5/2=2.5,5/4=1.25,5/8=0.625),由于1mm 内标值5本身已较大,估读值取在同一位已是合适的估读,再细到十分之一就没意义了,故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 ⑤尽管欧姆表测电阻本身粗略,但仅从读数角度看,“最后一位有效数字”表示“估读” 、“近似”意义应是一样的,毋容置疑,不能随意改变。 3.总结高考国卷电表读数标准 对最小分度为“1” 、“2”的采用“十分之一估读法”,估计数字出现在下一位; 对最小分度为“5”的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 估计数字出现在同一位。 这样读数记录=刻度完整部分+估计等分数×125???最小分度“”或“”的十分之一最小分度“”的五分之一 ,后部分乘积为0时不能丢,象游标卡、千分尺读数一样要补齐。 显然,高中阶段,这种办法适合学生理解接受,不额外增加负担,上了大学再进一步学习更科学严谨的估读规则,现实中不失为一种为大学准备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办法。

高中物理实验读数专题85252

高考物理实验读数专题 一、螺旋测微器 例题:读出下列数据 (1) (2) mm mm mm mm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 mm 。 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二、游标卡尺 例题:(1)现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的 (填图中的A 或B )测脚,测定某圆筒的内径,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 (2)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所示,则读数分别为_______ mm 读数 mm 读数 mm 读数 mm 图乙

三、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1、图(甲)是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 ,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____mm .图(乙)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筒内径时的示数,此 读数应为 mm 解:102.35 ; 5.545(5.544、5.546均可得分) 2、写出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①游标卡尺的读数 mm ; 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mm 。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______mm 。 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分别为_______ mm (乙) (甲) 10 0 11 12 10 20 cm

答:1.193mm 11.50mm 4、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 cm 。 5、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是 mm 答: 29.35 6、(1)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2)现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的 (填图中的A 或B )测脚,测定某圆筒的内径,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 答:(10分)(1)1.555mm (4分)(2)A (2分) 11.14mm (4分) 7、一同学用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深度时,游标卡尺上的游标尺和主尺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根金属管的深度是 cm ;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零件的厚度时螺旋测微器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零件的厚度为 cm . 答:1.055; 0.8464(答案在0.8462~0.8467之间均可) 8、(1)读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5.45 ___cm . (2)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 6.725 ___mm . 5 6 (1) (2) 图 乙

高中物理电表读数问题释疑

释疑电表读数问题 关于电表的读数一直是长期困扰着师生的问题,教学中如何抉择是一个大难题,因为课本和同步“教参”中从未有过确切的说明,教师只能以高考这个指挥棒为依据!1990年全国高考卷和2008年全国高考宁夏卷,都是按十分之一读法给出的答案;而2006年重庆卷和2009年全国高考安徽卷却按五分之一读法给出的答案。现整理如下,并给出个人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按五分之一读法的高考题 1、2009年安徽卷第21. 题。 Ⅰ. 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a 和b 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原答案:I .23.0mA ,0.57 V ,320Ω. 电压表原读法是按五分之一读法:0.5+0.05?1+0.05?2/5=0.57V; 若按十分之一读法:0.5+0.05?1+0.05?4/10=0.570V; 选直流电压表,用2.5V 量程时,最小刻度是0.05V/格(250当2.5V ),可估读到0.005V; 而电流表的读法却是按十分之一读的,同一道考题两种读法! 2、2010年新课标省份第23题(3)问。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 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 _. 原答案:(3)115 mA ,5.00V ,(115 mA 是按五分之一读法) 分析方法与上题相同,也是同一道考题两种读法!(黑龙江省评卷中两种读法都给分) 3、2006年重庆卷第22题(1)。

(1)用已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位置的多用电表测某电阻阻值,根据题22图1所示的表盘,被测电阻阻值为 Ω。若将该表选择旋钮置于1 mA 挡测电流,表盘仍如题22图1所示,则被测电 流为 mA 。 原答案: 220 Ω 0.40 mA 电流表原读法是:0.4+0.02?0+0.02?0/2=0.40mA; 若按十分之一读法:0.4+0.02?0+0.02?0/10=0.400mA; 选直流电流表,用1mA 量程时,最小刻度是0.02mA/格(把数字10当1mA ), 可估读到0.002 mA; 二、按十分之一读法的高考题 1、2010年大纲全国1卷23题(4)问。 (4)若测量时,1A 未调到满 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 示,从图中读出1A 的示数1I = ,2A 的示数2I = ; 原答案:3.00mA; 0.660mA . 显然对表A 2的读数是按十分之一读法。在当年的考题中就有用不同的读法!(如新课标省份) 2、2008年宁夏卷第22. 题。 I.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Ω。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 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 (3)如果是用直流5 V 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 原答案:Ⅰ(1)60;(2)7.18; (3)3.59。 电流表是按十分之一读法:6+0.2?5+0.2?9/10=7.18mA; 选直流电流表,用10mA 量程时,最小刻度是0.2mA/格(数 字10当10mA ),可估读到0.02 mA; 3、1990年全国卷第24题。 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按实验要求选用的电压表的最小分度为0.1伏,电流表的最小分度为0.02安.某同学纪录的各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在这五组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不符合要求的是第 组,数据有差错的是第 组。 原答案:(1;3 ); ( 4 )。 从表中最下一排数字可见,显然安培表量程是0—0.6A, 最小刻度是0.02A/格,可估读到0.002V ,(安培表的读数除第一组外,其它数据读法都是按十分之一读法)。

2018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复习------超级全面

2017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复习 专题一:常用估算量 1. 电流:计算器100卩A 灯0.2A 电冰箱1A 空调5A 2. 电功率:计算器0.5mW 电灯60W 电冰箱100W 空调1000W 洗衣机500W 电热水器1000W 3. 质量:硬币6g 中学生50Kg 鸡蛋50g 4. 密度:人1 X 10 3 k g / m 3空气1.29 kg/m3冰0.9 X 10 3kg/m3p 金属> p 水> p 油 5. 体积:教室180 m 3人0.05 m 3 6.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7.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 8.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5m/s 小汽车40m/s 9.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卩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教室长10m宽6m高3m 10. 力:2个鸡蛋的重力1N 练习:1 ?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B. A.—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 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C. 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 D. 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2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一瓶500ml的饮料的质量约为0.5kg 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mg C .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mm D. 6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18dm 专题二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G ——重力 N m -----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 3、合力公式: F = F i + F 2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合力计算 ] F = F i - F 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合力计算 ] 1、速度公式: 物理量 单位 P ――速度 m/s km/h 单位换算: Is ――路程 m km 2 3 1 m==10dm=10 cm=10 mm t - ——时间 s h 公式变形:求路程 s vt 求时间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总汇 一、电表、电表的改装 1.灵敏电流表G (1)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g:电流表线圈的电阻,大约几十欧到几百欧。 ②满偏电流Ig: ③满偏电压Ug:电流表通过Ig 时两端的电压,大约零点几伏。 (2)三个参数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Ug=IgRg 注意:电表就是电阻。 2.电压表 (1)电压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 R 分去多余的电压U-Ug ,电阻R (2)电压表的内阻:Rv=Rg+R 3.电流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 程为I 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 分去多余的电流I-Ig ,电阻R 叫分流电阻。 (2)电流表的内阻:R A =Rg ×R/(R+Rg) 4. 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 ①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②如图1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R ,使电流表的 指针达到满偏电流,此时指针所指表盘上满刻度处对应两表 笔间电阻为零。这时有: ③当两表笔间接入电阻Rx 时,电流表的电流为: () g g g g g g U U U I R R U U R R Ug -==-= 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解得:R g g ()g g g g g g g U I R I I R I R R I I ==-=-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得: 解得:I-I g g E I R R r = ++x g x E I R R r R =+++

当Rx 改变时,Ix 随着改变,将电流表表盘上Ix 处表上对应的Rx 值,就构成了欧姆表。 ④中值电阻:欧姆表的内阻即为中值电阻R 中=R 内=R+Rg+r 因Ix 与Rx 不是线性关系,欧姆表表盘刻度不均匀。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1.限流接法 如图2所示。 用电器Rx 的电压调节范围: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EI 限流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 只在小范围内变化,且待测电阻Rx 与R 接近时。 ②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接法的要求时。 ③两种方法都满足时优先选用限流接法。 2.分压接法 如图3所示 ①Rx 电压调节范围0≤Ux ≤E 。 ②开关闭合前,P 应在a 端。 分压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要求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时。 ②待测电阻Rx 远大于R ,且要求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 ③采用限流接法时,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Rx 的额定值或电表量程时。 三、电阻的测量 1.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2)电流表外接法,如图4所示。 误差分析: 产生误差的原因:电压表V 分流。适用于测小阻值电阻,即Rx 远小于Rv 时。 (0)x ERx U E r Rx R ≤≤ =+ R V V X V A V X A V U R R U R R I R R I I =<+-测真==

2018中考物理专题——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2018中考物理专题——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 (二)测滑动磨擦力 [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三)探究浮力大小 [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

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估读方法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测量时要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读数。而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为: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相应读到哪一位,在中学阶段一般可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具体如下: 一、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 如量程为3 V和3 A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1 V和0.1 A,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N(N可能为0、1、2、3、4、5、6、7、8、9)。 二、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采用半格估读法(即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 如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02 A, 如果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02、0.004、0.006、0.008、0.01、0.012、0.014、0.016、0.018,误差有半数与最小分度同位,所以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即可(不足最小分度半格的略去,等于或超过最小分度半格的要按半格读出),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安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尾数只可能为0、1、2、3、4、5、6、7、8、9。 如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其最小分度为0.5 V, 如果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估读值为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误差有绝大部分与最小分度同位,所以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将最小分度5等分仍不足半等分的略去,等于或超过半等分的算一个等分)。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伏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尾数可能为0、1、2、3、4、5、6、7、8、9。

2018年中考物理 光路图专题练习题

光路图 1.(l)图1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答案】如下图所示 2.作出下列图3中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答案】 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已知半球形玻璃的球心为O,请画出这束光线在半球形玻璃左侧平面发生的折射、反射光路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4. 完成下列图7中各透镜的光路 【答案】 5.如图SA是由水底射灯射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SA的折射光线和被平面镜反射处的光线. 【答案】如下图所示

6.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O处,恰能使光线AO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B点,请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7.如图8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8.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凸透镜后射在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答案】

9.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像A′B′,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确定该 透镜焦点F. 【答案】如下图所示 10.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图: (1)做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根据图中的两条光线找到光源的位置.并画光路图标出人的影子的长度.; 【答案】 11.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在图上标明三条光线的名称)

【答案】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如下图所示 13.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1)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2)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3)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____________cm。 【答案】(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器材的读数要求

高中物理实验器材的读数要求 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测量时要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读数。而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为: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相应读到哪一位,在中学阶段一般可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具体如下: 一、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 如量程为3 V和3 A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 0.1 V和0.1 A,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 二、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采用半格估读法(即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 分度值是2个单位(1/5=0.2)的有:0~0.6A的电流表(分度值0.02A),测量结果只能准确2个单位,在最小分度值的同数位而比其小的“0、1”要估读,即不准确数字出现在分度值的同一数位上,亦即测量结果的未位与最小分度同位,只能采用二分之一估读法,估读数字只有0、1,比如分度值为0.02A的电流表,读数0.05A就是由准确数字0.04和估读数字0.01组成的。 分度值是5个单位(1/2=0.5)的如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其最小分度为0.5 V, 测量结果只能准确到5个单位,在分度值的同数位而比其小的“1、2、3、4、”要估读,即不准确数字出现在分度值的同一数位上,亦即测量结果的未位与最小分度同位,只能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估读数字为0、1、2、3、4。例测定额定电压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用实验室用的“0~3V,0~15V”电压表是不能准确地测量出额定电压3.8V的,因为0~15V电压表分度值是0.5V。读数3.8V只能包含精确数字3.5加上估读数字0.3组成。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高中物理电表问题总汇 一、 电表、电表的改装 1.灵敏电流表G (1)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g:电流表线圈的电阻,大约几十欧到几百欧。 ②满偏电流Ig:指针批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大约几十微安到几毫安。 ③满偏电压Ug:电流表通过Ig 时两端的电压,大约零点几伏。 (2)三个参数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可知Ug=IgRg 注意:电表就是电阻。 2.电压表 (1)电压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R 分 去多余的电压U-Ug ,电阻R 叫分压电阻。 (2)电压表的内阻:Rv=Rg+R 3.电流表的改装 电流表G 的电压量程Ug=IgRg ,当改装成量 程为I 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 分去多余的电流I-Ig ,电阻R 叫分流电阻。 (2)电流表的内阻:R A =Rg ×R/(R+Rg) 4.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 G R I U g U g G R g I g U-Ug R I- U G R I R G + - R E r

①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②如图1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R ,使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电流,此时指针所指表盘上满刻度处对应两表笔间电阻为零。这时有: ③当两表笔间接入电阻Rx 时,电流表的电流为: 当Rx 改变时,Ix 随着改变,将电流表表盘上Ix 处表上对应的Rx 值,就构成了欧姆 表。 ④中值电阻:欧姆表的内阻即为中值电阻R 中=R 内= R+Rg+r 因Ix 与Rx 不是线性关系,欧姆表表盘刻度不均匀。 1.限流接法 如图2所示。 用电器Rx 的电压调节范围: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EI 限流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 只在小范围内变化,且待测电阻Rx 与R 接近时。 ②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 足分压接法的要求时。 ③两种方法都满足时优先选用限流接法。 2.分压接法 如图3所示 G + - R E r 红表笔 黑表笔 Rx (0)x ERx U E r Rx R ≤≤=+R P a R S E 图2 S a R E P 图

重力(含解析)-中考物理真题专题分类汇编2018年

专题11 重力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18?扬州)下列有关人体物理量估测正确的是() A.成人的体重约50N 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10m/s C.人体安全电压220V D.中学生正常上楼的功率约120W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成年人的体重比中学生大一些,在650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5m左右,中学生上一层楼的时间在15s 左右,爬楼功率在P===≈120W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2.(2018?威海)下列实验不能在太空舱中失重环境下进行的是() A.测量平均速度 B.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C.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 D.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在太空舱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进行,分析各选项所述项目然后答题。 【解答】解: A、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与重力无关。所以在太空舱中可以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液体因为受重力,所以在竖直方向存在压强。所以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液体压强计探究

液体压强特点。故B符合题意; C、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所以在太空舱中仍然能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所以在太空舱中能够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18?自贡)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我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 B.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我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3kg ×10N/kg=3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一个标准大气压为 1.013×105Pa,能够托起水柱的高度在 h==≈10m。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 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4.(2018?嘉兴)科学实验中,重力有时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影响。下列实验中的做法不是为了减小或避免重力影响的是() A.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12【12个专题汇总,含解析】

专题1 走进物理世界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8?钦州)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A.1.6m B.7.5dm C.18cm D.70um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为18cm。 故选:C。 2.(2018?黄石)下列物理学家中,早在19世纪20年代,对电流跟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研究的科学家是() A.欧姆 B.法拉第C.伽利略D.焦尔 【分析】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电阻的单位。 【解答】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 故选:A。 3.(2018?杭州)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 B.用弹簧秤测出测出某物体的重力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D.用 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 PH 【分析】在物理学中,要想进行比较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故每个物理量都有各自的单位。

【解答】解: A、用天平可以测出某物体的质量,通过物体质量与砝码的比较得出测量值,故A正确; B、用弹簧秤测出测出某物体的重力,通过物体的重力与弹簧的伸长的比较得出测量值,故B正确;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时,通过血液的位置变化得出结论,是观察法,故C错误; D、用 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值,通过对比得出测量值,故D正确。 故选:C。 4.(2018?攀枝花)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B.攀枝花市夏季平均气温约为50℃ C.一瓶500mL的矿泉水质量为5kg D.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m/s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攀枝花市夏季高温炎热,最高气温可能超过35℃,但平均气温要低于35℃.故B不符合实际; C、一瓶500mL=500cm3的矿泉水的质量在m=ρV=1.0g/cm3×500cm3=500g=0.5kg左右。故C 不符合实际; D、复兴号高铁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50km/h。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5.(2018?济宁)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正确的是() A.米粒 B.柳絮 C.细菌 D.原子 【分析】首先对PM2.5的直径作出估测,然后根据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了解作出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