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dna连接与转化.ppt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方法
▪ DNA分子的体外连接
▪ 1.在无菌Eppendorf管中加入以下溶液:
▪ a. 0.1μg质粒载体,2倍分子的外源DNA。
▪ b. 加无菌水至7.5μl,于45℃加温5分钟使重新退火的粘端解链, 将 混合物冷却到0℃。
▪ c. 加入:
▪ 10×T4DNA连接酶buffer 1μl
▪ T4DNA连接酶
高连接效率。
2.DNA的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
▪ 一.实验目的及背景 ▪ 体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所构建的含目的基因的重组
质粒,选用转化和筛选技术, 可获得含重组的阳性 克隆。在此阳性克隆中,DNA可在生物体系中大 量扩增,繁殖, 保存以及表达目的基因的产物,这 是PCR体外扩增DNA所不能替代的。配合DN A重组技术,所获得的,不同目的需要的阳性菌株 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医药生产和生物发酵等领域。
▪ 而当有外源基因插入到多克隆原点,从而造成插入失活,而 使lacZ基因不表达而形成白色菌斑。 通过颜色不同而区分重 组子和非重组子。
二、实验试剂
▪ LB培养基 ▪ 质粒DNA(含Amp抗生基因),受体菌 ▪ CaCl2 0.1M ▪ Amp
制备感受态细胞
▪ 现在制备感受态细胞通常用CaCl2处理,在低温中 与外来DNA分子相混合.
▪ DNA分子转化分以下几步: ▪ 1.吸附--双链DNA分子吸附于受体菌表面; ▪ 2.转入--双链DNA分子解链。一条链进入受
体菌,另一条降解; ▪ 3. 自稳--外源质粒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成
双链; ▪ 4.表达一供体基因随同复制子同时复制,分裂,
5.连接反应的检测
▪ 连接反应成功与否,最后的检测要通过下一 步实验,转化宿主菌, 阳性克隆的筛选来确 定。
▪ 我们下面的实验从粘性末端为例操作。
▪ 二、实验试剂 ▪ 1.纯化后的酶切质粒载体和目的基因。 ▪ 2.10×T4DNA连接酶buffer ▪ 200mM Tris-HCl(pH7.6) ▪ 50mM MgCl2 ▪ 50mM 二硫苄糖醇 ▪ 500μl/ml BSA ▪ 3.T4DNA连接酶 ▪ 4.5mM ATP
T4DNA连接酶作用机制
▪ T4连接酶作用分三步: ▪ 1.T4DNA连接酶与辅助因子ATP形
成酶-AMP复合物。 ▪ 2. 酶-AMP复合物结合到具有5’-磷
酸基和3’-羟基切口的DNA上,使DN A腺苷化。 ▪ 3.产生一个新的磷酸二酯键,把缺口封起 来.
2.连接反应的温度
▪ DNA连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 ▪ 但在此温度下, 粘性末端的氢键结合很不稳
转录翻译。
2.重组子的筛选
▪ 这和受体菌:质粒DNA的选择相关, 原则 上要注意:
▪ 1.受体菌必须是限制与修饰系统缺陷的菌 株;
▪ 2. 根据质粒基因型和受体菌基因型互补原 则而定。
▪ 重组子的筛选方法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1.抗生素筛选法
▪ 菌株为某种抗生缺陷型, 而质粒上带有 该抗性基因(如氨苄青霉素, 卡拉霉素等) 这样只有转化子才能在含该抗生素的培养基 上长出。
定,折衷方法是12℃过夜。
3. DNA的平未端和粘性末端
▪ 由于内切酶产生的DNA末端有平未端和粘性 末端,因而连接反应中就有平未端连接和粘 性末端连接。 二者连接效率不同。
▪ 粘性末端效率高,因而在底物浓度,酶浓度 选择上是有差异的,
4.碱性磷酸酶处理质粒载体
▪ 为了提高连接效率,一般采取提高DNA的 浓度,增加重组子比例。这样就会出现DN A自生连接问题, 为此通常选择对质粒载体 用碱性磷酸酶处理,除去其5’末端的磷酸 基,防止环化, 通过接反应后形成的缺口可 在转化细胞后得以修复。见下图。
0.1Weiss
▪ 5mM ATP
1μl
▪ 2.盖上管盖,充分混匀,台式离心扣上离心5秒。
▪ 3.12℃下过夜连接反应。
▪ 4.反应结束后于-20℃保存。
四.结果与分析
▪ 电泳检查连接结果 ▪ 1.如何判断连接效果的成功性?
问题与讨论:
▪ 1.简述T4DNA连接酶作用机理。 ▪ 2.简述一个完整外源DNA的克隆过程。 ▪ 3.连接反应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及如何提
实验十二 DNA的连接与转化
1.DNA分子的体外连接 2.DNA的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
一.实验目的及背景
▪ 当我们已经获得目的基因片段,选择好适当 的克隆(或表达,转化)质粒载体, 并确定 重组方案后,下面要进行的就是DNA片段 之间的体外连接,从而获得重组子。
▪ 此重组子可转入相应的宿主菌中用于对目的 基因的扩增以及目的基因表达(如现代基因 工程药物的生产),还可用于序列分析和转 基因等重要生物技术的研究中。
1、DNA分子的体外连接
▪ DNA分子的体外连接就是在一定条件下, 由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双链DNA片段组 邻的5’端磷酸与3’端羟基之间形成磷酸 酸脂键的生物化学过程, DNA分子的连接 是在酶切反应获得同种酶互补序列基础上进 行的。
连接反应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 1.DNA连接酶 ▪ 常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种: (1)来自大肠杆菌的DNA连接酶 (2)来自噬菌体的T4DNA连接酶。 ▪ 二者的作用机理类似。
▪ 本实验利用抗生筛选转化子。
ຫໍສະໝຸດ Baidu
2互补法
▪ 现在使用的许多载体(如PUC系列)有含有一个大肠杆菌 DNA的短区段,其中含有β-半乳糖苷酸基因(lacZ)的 调控序列和头146个氨基酸偏码区。这个偏码区中插入一 个多克隆位点。
▪ 受体菌则含编码β-半乳糖苷酶C端aa的序列。当外源基 因插入时,二者溶为一体后,有β-半乳糖苷酶表达, 在生 色底物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培养基中形成兰色菌落。
本实验由二个方面组成:
▪ 1. 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 ▪ 质粒转化不同细菌有不同的转化效率,转化
效率的高低与实验的成败直接相关, 通常转 化效率可达105-107转化子/μg DNA。 ▪ 获得高转化效率的关键是感受态体菌的制备。
▪ 所谓感受态, 就是细菌吸收转化因子的生理 状态。
▪ 关于感受态的本质与存在,说法很多, 目前 主要有两种假说: 1.局部原生质体化假说 --感受态细胞的表面形成一种能接受DN A的酶位点, 使DNA分子能进入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