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用纺织材料及功能性整理进展
2023年汽车内饰面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汽车内饰面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汽车内饰面料行业市场概述随着汽车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需求和要求不断提升。
汽车内饰成为汽车行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汽车内饰面料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汽车内饰面料是指汽车车内的椅套、天顶布、地毯、门板内衬等部位的面料覆盖材料。
目前,国内得到广泛应用的汽车内饰面料主要是吸湿排汗性、绒毛、绒毛合成物和聚酯纤维面料等。
二、汽车内饰面料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市场规模的扩大相对于汽车市场整体,汽车内饰面料市场在市场规模上的占比还是相对较小。
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已经有了较大的增长。
在国内,汽车内饰面料企业较为分散,但市场井喷,市场形态也逐步变成了供需两旺、品牌留存并行的状况。
2、汽车内饰面料高端化的趋势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日益追求,汽车内饰面料高端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现代汽车所大量采用的高档车型中,豪华纺织品获得了广泛认可,这也进一步加速了汽车内饰面料高端化的步伐。
3、环保汽车内饰材料的市场需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普及的今天,人们对于汽车内饰材料的环保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以聚酯纤维为例,由于其抗压性和柔韧性优秀,以及价格相对较为亲民,正在成为汽车内饰面料市场的新宠。
三、当前汽车内饰面料行业的问题与挑战1、技术瓶颈从材料的过程中,以普通织物、针织物、不织布材料等为主,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多元化的对汽车内饰面料高质量要求。
2、供应链的不稳定目前,国内汽车内饰面料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均价较低,流动性偏强,导致供应链不够稳定,难以保证品质和供应能力的稳定。
3、竞争格局的加剧市场的竞争格局开始变得日益激烈,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的汽车内饰面料企业将面对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
四、汽车内饰面料行业应对策略1、持续技术投入汽车内饰面料行业应当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提高汽车内饰面料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水平,推动汽车内饰面料行业技术进步。
汽车内饰织物耐晒整理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成 为 消费者 选 购汽 车的 一项 指标 ; 在许 多车 展 中 , 分 1 1 材 料及仪 器 部
t o s e e h d w —t p m t o . Ke r s ii hn y wo d :f s ig;uta il ta s r e ;c lrf s n s o s n i h ;a t mo i a r n l vo e b o b r oo a t e s t u l t u o r g bl f bi e c;p le t r ie oy s e b r f
维普资讯
汽车内饰织物耐晒整理削的勰备及其应用
印 染(1 o1) 20 N .5 18
汽车内饰织物耐晒整理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隋世 军 , 永珠 崔
( 大连工业大学 纺织轻 工学院 , 宁 大连 163 ) 辽 10 4 摘 要 : 采用 苯并三唑类 紫外 线吸收剂 、 去离子水和液 体分散 剂进行 砂磨 , 制备 耐 晒整理 剂 , 并对 聚酯织 物 进 行耐晒整理 。通过正交试验 , 分析 了整 理剂浓 度 、 处理 温度 和处理 时间等 三个 主要 因素 对整 理效 果 的影 响, 确定的一步法工 艺为 : 整理剂 浓度 2 5 (w"、 度 10o 时间 5 i; .% ol 温 ) 3 C、 0m n 二步法最佳 工艺为 : 整理 剂浓度
2 ( w ) 温 度 10 o 时 间 3 i。 % ol、 " 0 C、 0 rn a
关键词 :整理 ;紫外 线吸收剂 ;耐 日晒色牢度 ;汽车用织物 ;聚对苯二 甲酸 乙二酯纤维 中图分 类号 : S9 .9 T 1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 00— 0 7 20 )5— 0 7— 4 10 4 1 (0 8 1 0 0 0
针刺起绒非织造布汽车内饰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针刺起绒非织造布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冷纯廷韩连顺吉林省纺织技术开发中心长春工业大学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针刺起绒非织造布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展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针刺起绒非织造布;汽车工业;现状;前景前言汽车工业如今已成为我国的重点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它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汽车工业的腾飞拉动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高速发展,为此,给我们非织造布行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促进了非织造布行业的快速发展,使非织造布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为满足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非织造布产品的技术性能和产品风格都在逐步的改进和完善。
如今的汽车内饰材料不断向高档化、舒适性、环保型、经济型方向发展。
这就对非织造布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我们原来的普通型针刺非织造布汽车内饰材料,必须要在技术性能和产品风格上加以改进和提高,以适应汽车设计和人们需求新潮流的需要。
所以,近几年来,针刺起绒非织造布汽车内饰材料应运而生,产品市场份额逐渐扩大,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针刺起绒非织造布汽车内饰材料的结构性能及特点针刺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技术,应该说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
它被称作第一代传统的非织造布工艺技术。
如今已发展得非常成熟,但是很多方面还有待于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例如针刺机的植针密度、针刺频率、动程、有效工作幅宽、刺针形状和质量、机器运转的平稳性和能耗、产品的机械性能和均匀性、产品的表观风格和质量档次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针刺非织造布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针刺非织造布是经过有形机械刺针的上下运动,对经过梳理并按不同纤维取向铺叠而成的纤维网进行针刺,使纤维自身相互缠结,已达到纤维网固结的作用。
通过针刺工艺方法生产的非织造布,形成了多层立体网状结构,三维孔隙分布均匀,机械强度大,耐磨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表观效应,产品质地紧密柔软不脱绒,表面丰满,立体感强,吸音减震,防寒保暖透气性好,所以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汽车内饰材料。
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

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车内舒适度的不断追求,汽车内饰面料作为汽车内部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迭代更新中。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为汽车内饰面料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提升了汽车内饰的品质和舒适度。
本文将从新材料和新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它们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
1.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如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这些材料具有耐磨损、耐腐蚀、易染色等优点,使得汽车内饰面料更加耐用和美观。
高分子材料还可以通过特殊的处理工艺,赋予面料防水、防污、抗菌等功能,提升了汽车内饰面料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2. 生物基材料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物基材料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生物基材料如竹纤维、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等,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生态环保的特点,符合当代人们对汽车环保和健康的需求。
生物基材料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汽车内饰注入了更多的绿色元素。
3. 智能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材料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比如具有发光、变色、自修复等功能的智能材料,可以为汽车内饰注入更多的科技感和未来感。
这些智能材料还可以实现与汽车系统的智能互联,如实现与车载系统的数据交互、与智能手机的连接等,为汽车内饰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功能性。
1.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面料的防水、防污、抗菌等功能。
通过将纳米材料应用于面料表面,可以形成一层微观的防护膜,使得汽车内饰面料具有更好的性能。
采用纳米技术处理的座椅面料可以实现防水防污,不易沾染污渍,容易清洁。
这为汽车内饰的维护和清洁带来了便利。
2. 3D打印技术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面料的个性化定制和复杂结构的制造,为汽车内饰注入更多的设计创意和个性化元素。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出复杂、立体的汽车内饰件,为汽车内饰增添更多的美感和科技感。
汽车色彩面料工艺

汽车色彩面料工艺汽车色彩面料工艺是指在汽车内饰中使用的面料制作工艺,它对于汽车的外观和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汽车色彩面料工艺的发展和改进,使得汽车内饰的设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本文将从汽车色彩面料的种类、制作工艺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汽车色彩面料的种类多种多样。
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真皮面料、人造革面料和织物面料等。
真皮面料是指使用动物皮革制作的面料,具有天然的纹理和舒适的触感,是高档汽车内饰的首选材料。
人造革面料是通过化学合成或加工方法制作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防污性能。
织物面料是指使用纺织技术制作的面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纤维材料,如棉、涤纶、尼龙等,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汽车色彩面料的制作工艺也很重要。
制作高品质的汽车色彩面料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面料选择、裁剪、缝制、染色和整理等。
面料选择是指根据汽车内饰设计的要求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面料材料。
裁剪是将面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确保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形状准确无误。
缝制是将不同部件进行缝合,通过精细的缝线和缝制工艺,保证面料的牢固性和美观性。
染色是为了实现所需的颜色效果,可以通过浸染、喷涂、印花等方式进行。
最后,整理是指对制作好的面料进行整理和加工,以增加其光泽度和质感。
汽车色彩面料工艺在汽车内饰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为汽车内饰增添色彩和个性。
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可以打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使汽车内饰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
其次,汽车色彩面料工艺也可以提升乘坐舒适度。
优质的面料材料和精细的制作工艺可以提供舒适的触感和良好的透气性,为乘客创造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
此外,汽车色彩面料工艺还可以起到防尘、防污、耐磨等功能,延长汽车内饰的使用寿命。
汽车色彩面料工艺在汽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面料材料和精细的制作工艺,可以实现汽车内饰的个性化和舒适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需求不断提高,汽车色彩面料工艺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汽车用纺织品:工学和美学的融合——汽车用纺织品的发展特点及要求

与设 计等。
体的 外观 和 其他 内饰 相协调 , 同时还 必 须符 合使 用的特 殊
要求 : 与人触 感 良好、 柔软 、 不粗糙 , 有良好 的吸湿性 , 具 能
由于车用装 饰织 物 固定在车 内, 随 着整 个汽 车 的寿 伴
命, 不大可能 用洗 衣机 来 清洗 , 只能 用刷 子刷 、 气吸 或气吹
散发 人体热 量 , 使乘 客感 觉舒适 。 另外, 汽车座 椅面料 还需
具有一定的强度、 弹性, 以及耐磨、 防滑、 防污、 阻燃和抗静
电等性能 。
据 统计, 目前全 球主要 的汽 车消费地 区 ~ 欧 洲和 日
以及清洁剂喷洒等方法来清洁, 因此 , 使得它的颜色基本上
以暗色调 为主 。
当下, 地位 日益突出。 其
22年, 0 0 这一 数据 将增至 3 g 汽车用 纺织 品包 括轮 胎、 5 。 k
安 全 带、 安全 气 囊 、 顶棚 、 地毯 、 座椅面 料、 行李厢 内衬、 背
衬、 板、 护 过滤 材 料和 篷 盖 布 等 , 对其 要 求 主要 集 中在 安 全、 功能 、 环保及 美观等性 能上 。 汽 车 内饰是 营 造汽 车 内部空 间环境 的 重要部 分。 概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车内装饰织物不是一个最终产品,
必须 与汽 车的总 体设 计风 格和 色 彩相 吻 合, 因此它 所面 对 的不仅是消 费者, 且还是 汽车设计 师和 汽车 生产厂商 , 而 因
此不 能 采取 闭 门造车 的方 法 , 是要 与汽 车 生产 公司相互 而
协 作和沟 通。
湿 性 能 以 满 足 人体 舒 适 性需 求 。
加工性能 在面料设计 上要充分考虑织物 的成型 自由度 、柔软度,强
2024年功能性面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功能性面料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功能性面料是指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能的纺织材料,它们可以为用户提供舒适性、保护性和其他特定的功能。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关注增加,功能性面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本文将对功能性面料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概述功能性面料市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市场,其中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创新技术的推动是市场增长的两个主要驱动力。
功能性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运动用品等领域。
市场分析表明,功能性面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市场动态1. 健康和舒适性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舒适性的关注度增加,功能性面料市场得到了巨大的推动。
人们更加关注他们穿着的衣物对皮肤的影响,对防护性能和抗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功能性面料的湿度调节、透气性和抗静电等性能,也使得它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2. 创新技术的推动创新技术是功能性面料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功能性面料的性能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
例如,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面料具有了更好的耐磨性和抗污性能。
此外,新的生产技术也使得面料的柔软性和强度得到了提高。
3. 应用领域的扩大功能性面料市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服装和家居用品领域,功能性面料现在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用品、汽车内饰和体育用品。
这些应用领域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功能性面料市场的增长。
市场竞争状况功能性面料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主要的参与者。
这些参与者通常是纺织品制造商、品牌公司和研发机构。
市场上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创新和性能的改进上。
因此,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是参与者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另外,市场中的价格竞争也比较激烈。
功能性面料市场上存在多种不同价位的产品,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
价格竞争对市场参与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市场前景功能性面料市场的发展前景乐观。
汽车内饰常用表皮材料

汽车内饰常用表皮材料
1、真皮
真皮是内饰表皮材料中最贵的一种,主要由牛皮、羊皮、猪皮等动物
皮革制成,有着较好的手感、质地有弹性,使用寿命长,但价格昂贵,而
且易受潮,容易得到污染,而且清洁起来费时费力。
2、人造仿真皮
人造仿真皮以纤维材料为主,具有柔软、舒适的触感,耐用性强,抗
拉伸性能好,不受潮湿、污染的影响,售价比真皮便宜得多,是最常用的
内饰表皮材料。
3、棉毛麂皮
棉毛麂皮是由毛皮和棉毛面料混合制成,具有柔软舒适的质感,耐磨、耐洗、抗拉伸性能好。
4、尼龙面料
尼龙面料是以尼龙为原料加工成的面料,具有较高的耐磨耐水性能,
还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抗拉伸性能超强,但皮革质感一般。
5、超细纤维
超细纤维是以超高纤维为原料,具有柔软舒适的质感,耐磨、耐洗、
抗拉伸性能好,易清洁,抗潮湿性能良好,抗菌性能好,但质感不够饱满。
6、耐火织物
耐火织物多以棉或棉混纺织物为主,具有耐火、耐冷、耐洗、耐腐蚀的优点,同时兼容羊毛、皮革、纺织物等多种材料的特性,可以抗拉伸、耐磨。
7、汗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内饰用纺织材料及功能性整理进展 发布时间:2009-12-28 9:28:45 来源:印染在线
汽车工业是产业用纺织品的最大用户。与皮革材料相比,纺织材料以其透气、环保、成本低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和生产商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每辆汽车耗用纺织品材料平均为42m2(50平方码),用于内装饰(座席、车顶篷、侧面板、地毯、行李厢等)、增强材料、里衬、垫底织物、轮胎、皮带、气囊、消声器和隔热器材等。
汽车用纺织品主要有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纤维复合材料。因针织物具有柔软、舒适、弹性好、延伸性大、透气性好、电脑提花潜力大以及可以进行三维成形编织等特点,近些年来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1、汽车内饰用纺织材料的选择 1.1纤维原料的选择 车用纤维主要以合成纤维为主。其中涤纶纤维耐磨性好,抗撕裂强度高,耐霉变,抗紫外线能力较优,容易清、冼,回弹性和抗折皱性好,价格也比较便宜,占车用纺织装饰织物市场的90%以上,但其吸湿性较低,舒适性较差;腈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能力,手感柔软,但它的耐磨性并不好,适于做汽车的顶棚和有蓬汽车的车蓬;锦纶纤维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可应用在汽车座椅中;丙纶纤维在强度和密度上优于涤纶纤维,价格便宜,容易回用,但其只能使用原液染色或纺前染色纱,耐磨性、吸湿性差。 用于汽车内装饰纺织材料中的天然纤维主要是羊毛及其混纺纱,它可以满足耐光牢度、耐磨性等性能要求,吸湿性好,具有更好的热湿舒适性和更好的抗静电能力,但由于毛织物的价格较高,一般只用于高档车。
1.2汽车内饰织物结构设计 普通单层机织物由于缺乏豪华感,不太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其用量逐渐下降。机织提花绒织物尺寸稳定性好、质地厚实、立绒感强,但价格较贵。
针织物因其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而广泛应用在汽车坐椅、地毯、车顶内饰、门饰、窗帘、安全带、背衬、篷盖布、安全气囊等针织物有纬编、经编和衬垫织物等。由于它们的组织结构不同,弹性也不同,可针对各种部件性能的要求来选择使用。针织绒类织物因其手感柔软、高雅华贵,并且纵横向延伸性好,用作坐椅套时不仅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是中高档汽车内饰面料的优选材料,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2、汽车内饰用纺织材料的性能要求 汽车内饰用纺织材料除了具备传统纺织品要求的舒适美观、经济耐用性能外,还在防污、阻燃、抗静电、易清洁、耐日晒等安全环保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染色牢度性能 内饰面料的色彩(图案)都是通过染色、印花等工艺完成的。对汽车座椅用织物的染色牢度要求包括耐日晒色牢度、耐水浸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由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倾斜度很大,使汽车座椅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座椅用纺织品应具有良好的耐日晒色牢度性能。因驾乘人员长期与座椅相接触面积大,有可能受到汗渍侵蚀,也有可能被水淋浸的可能。所以,良好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以及耐水浸牢度应成为汽车座椅用织物的基本要求。
2.2防污性能 车用装饰织物固定在车内,往往伴随着整个汽车的寿命。汽车座椅套不像服装一样经常洗涤,所以车内织物的抗污性能倍受到人们的关注。含氟织物整理剂显示出一般烃类或硅酮类防水剂所不具备的优越性,成为当今防水防油剂的主流。并且多功能化已成为该类整理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是经含氟整理剂处理后的织物不仅有防水防油性,而且具有防污、去污、防静电、耐干洗、耐水洗等其他多种特性。
由于含氟整理剂价格要比一般的织物整理剂昂贵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发展。将含氟整理剂和其他类型的整理剂混合使用,并产生持久的耐洗性,不仅可提高产品的性能,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2.3抗静电性能 汽车内装饰织物的静电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静电会使乘坐者(特别是穿着化纤服装时)感到不适,离开座位时产生摩擦放电现象,司机静电打手易引发二次事故。其次,静电荷在纤维表面聚集容易吸附灰尘,给车内的清洁和保养造成很大麻烦。另外,车内可能存在汽油蒸汽或由于吸烟产生的烟气,在静电作用下容易引起火灾。同时,静电还会降低车内电子元件的灵敏度。 对汽车内饰用合成纤维织物进行抗静电整理,比起从聚合开始的化学改性和从纺丝开始的共混等抗静电的方法,更具机动灵活性。且加工流程短。工业化投资少,见效快。
2.4阻燃性能 汽车内饰材料必须要有很好的延烧性能和阻燃性能,万一汽车着火后乘客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离开。车用纺织材料中各种合成纤维的组成和化学结构各不相同,它们的热性能和燃烧性也不一样,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对各种合成纤维都适用的理想阻燃整理剂。
聚酯纤维为熔融热收缩性纤维,接触火焰形成熔滴而滴落,纤维本身不易燃烧,但聚酯织物制品因各种化学试剂的处理,妨碍了熔融时的熔滴效应,使其变得易燃。
用于聚酯纤维的阻燃剂,主要为磷和溴的化合物。聚丙烯纤维属于易燃性纤维,燃烧时不易炭化,全部分解成可燃性气体,气体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促进燃烧迅速进行。因此聚丙烯纤维的阻燃主要是应用含卤素的阻燃剂与阻燃助剂的协同效应抑制气体的燃烧反应。
聚酰胺纤维在受热分解时,其N-c和CH2-C0键均断裂,添加含氮化合物作阻燃剂有助于聚酰胺的阻燃。
2.5耐光和抗紫外线性能 汽车内饰纺织材料因长期紫外线辐射、热和湿汽的作用会引起降解。在纤维中,腈纶纤维的抗紫外线性能要优于其他纤维,但其耐磨性不及涤纶和锦纶,实际应用不多。而涤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抗紫外线性能也不错,所以使用较多。对内饰织物进行适当的抗紫外线整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减少纤维材料的降解
2.6雾淞现象 雾淞是由内装饰材料尤其是各种以液态、膏状、粉末状以及固态为原料的汽车装饰材料以及安装这些材料所用的各种粘合剂中的易挥发成分会蒸发出来,这些物质和汽化出的物质在玻璃板上形成冷凝现象,特别是在车窗及挡风玻璃上,影响司机视线,也很难去除,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织物在纱线染色、织造和整理过程中所用的化学试剂积累会产生的雾淞现象。绒类织物正面的纤维表面积大,雾淞现象会更严重。由挥发性的物质引起的霉淞现象影响到汽车内的空气质量,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3、汽车内饰材料功能性整理 对染色(或印花后)的织物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可使车用内饰材料具有防污、抗静电、阻燃等性能,符合汽车用纺织品设计性能上的要求。
3.1 防污整理 涤纶纤维本身是疏水性纤维,表面能较低,通过整理可以赋予针织物优良的拒水拒油拒污性能。如用日本大金公司的TG一435、TG一5601有机氟产品,可获得较好的防污、易去污效果。一般工艺(轧烘焙工艺):配制工作液(有机氟整理剂20~40 g/L)→调节pH值→室温二浸二轧(浸渍1 min,带液率70%-80%)→预烘(80~100℃,2~3 min)→焙烘(150-170℃,1-2 min)。 为了提高织物的耐水洗性和特殊的功能,在配方中还往往加入聚氨酯交联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或抗静电整理剂等添加剂。
3.2阻燃整理 纺织品阻燃整理工艺的实施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浸轧焙烘法 该方法是阻燃整理工艺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工艺。工艺流程为: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浸轧液一般由阻燃剂、催化剂、树脂、润湿剂和柔软剂等组成,配制成水溶液或乳液进行整理。
(2)浸渍-烘燥法 该方法又称吸尽法。将织物放在阻燃液中浸渍一定时间,再干燥、焙烘,在高温或膨化剂作用下阻燃剂渗入纤维内。整理过程基本上与分散染料上染过程相似。阻燃剂的化学结构、整理时涤纶纤维膨化程度及焙烘固着温度对阻燃剂的固着率和持久性有明显的影响。这类阻燃剂通常为卤代磷酸酯、环状磷酸酯等。有时这种阻燃整理法可与染色工序同浴一步进行。
(3)涂布法 涂布法是一种阻燃剂混入树脂内,靠树脂的粘合作用将阻燃剂固着在织物上的一种整理方法。例如,由三氧化二锑、聚磷酸铵与十溴二苯醚复配组成的非水溶性阻燃剂和聚丙烯酸酯或聚氨酯、聚乙烯基乙醚、丁苯橡胶等类粘合剂一起分散在水中,然后用涂布或浸轧→干燥→热定形工艺固着。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使染料渗色、摩擦牢度降低、耐光牢度恶化等,通常仅用于汽车内部一些涤纶装饰织物的阻燃整理。
(4)喷雾法 凡是不能用普通设备整理的厚型产品,都是在最后一道工序用手工喷雾法进行阻燃整理。对于表面膨松、有花纹、簇绒或绒头起毛的织物,即不适于浸轧烘燥的织物,一般可采用连续喷雾法。
3.3防静电、阻燃、防污复合兼容加工技术 防静电、阻燃及防污通常情况下是相互矛盾的,因为常用的防污剂、防静电都是可燃性材料,它们与阻燃剂共用时,不仅相当于织物上阻燃剂用量的减少,而且防静电剂、防水防油污剂多附着手纤维表面,致使织物的阻燃性下降和织物表面的续燃性加大。显然,采用复配或复合兼容加工技术,满足汽车用纺织品多功能、缩短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将含有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细粉)的有机导电纤维作为经纱等间距的织入织物而成防静电坯布,再经前处理和染色,最后用阻燃剂和防水防油污剂对织物进行整理,可获得具有防静电、阻燃、防水防油污功能的织物。日本东丽公司在“特开平8—260351阻燃聚酯纤维的制法及其安全网”中提出,在聚酯纤维表面同时附着磷系阻燃剂的聚合物、防老化剂、防污剂、抗菌剂、防虫剂、防静电剂、拒水剂、柔软剂、染料和聚胺脂树脂,以获得具有优良耐久性的阻燃拒水的多功能的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