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PU皮革纤维有限公司年产各种PU合成革800万米环评报告表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聚氨酯)

开题报告(聚氨酯)
(2)聚氨酯合成革物料衡算
采用给定的设计参数计算所需各个工段的聚氨酯、DMF、MEK等相关原料的质量及体积。
(3)反应釜等相关设备的计算
包括对聚合釜的体积、高度、直径、搅拌器的功率计算、管径的各种数据及泵的扬程计算、烘箱长度等。
(4)环境问题处理
针对相关的三废问题如相关的溶剂DMF处理。
四、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研究介绍
目前对聚氨酯合成革的研究主要为PU合成革生产工艺研究,水性PU合成革的性能研究,改性PU合成革的性能研究,PU合成革表面性能的研究,PU合成革湿透性能的研究,PU合成革防老化性能的研究等。
其论文有《湿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湿法聚氨酯合成革》,叶龚兰、姜祥、朱玉芳、夏华的《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刘玉磊、孟家光的《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在纺织中的应用》,郭云飞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合成革涂层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姚和平、王义峰、徐晓庆、黄万里、李道鹏的《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合成革压花性能的研究》,蒋培清、储才元的《聚氨酯合成革的老化与防老化》,徐凡、李哲的《防水透湿PU合成革的研制》,郝文涛、王小明、朱德强、唐涛、惠坚强、姚和平的《环糊精在透湿型聚氨酯合成革中的应用》等。
因此未来会加强对PU合成革相关化学用品和原料以及PU合成革的改性的研究,从而使其达到市场需要的各种使用性能要求。环保、高效是PU合成革发展的方向,清洁生产和技术创新是PU合成革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3.发展简述
PU合成革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很有发展潜力。我国PU合成革的未来生产发展趋势如下:
(1)实行原料本土化
[17]黄玲玲.聚氨酯研究概况[R].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报告,2004.1-4
[18]师洪俊、毛炳叔、范继宽、等.合成树脂及塑料技术大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399-460。

福建大联新型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革、PU-PVC复合革及

福建大联新型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革、PU-PVC复合革及

福建大联新型材料发展有限公司PU革、PU-PVC复合革及无纺布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及主要建设内容福建大联新型材料发展有限公司PU革、PU-PVC复合革及无纺布生产项目主体工程的包括6条湿法合成革生产线、5条干法合成革生产线、3条PU-PVC复合革生产线、2条无纺布生产线,并配套建设配料系统和后处理装置;辅助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罐区、DMF回收系统等;公用工程包括1台500万大卡、1台800万大卡、2台1000万大卡导热油炉,循环水系统和空压配电装置;环保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事故池、DMF废气回收处理系统、导热油炉烟气处理系统、固体废物贮存间等。

项目生产能力为:6条湿法PU革生产线年产3000万米贝斯、5条干法PU革生产线年产3000万米合成革、3条PU-PVC复合革生产线年产1800万米复合革、2条无纺布生产线年产无纺布600万米。

2 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2.1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由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可知,目前该区域SO2、TSP、NO2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DMF符合评价标准要求,TVOC符合《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水环境质量现状均溪、洪坑溪的pH、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SS、总磷、总氮、二甲基甲酰胺、甲苯共9项因子的监测浓度均小于Ⅲ类标准限值,超标率为0。

说明均溪、洪坑溪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能够达到现有环境功能要求,具有一定的环境剩余容量。

本项目区域地下水各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⑶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厂址区域环境噪声值均能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3类区标准要求。

2.2主要环境问题根据PU合成革生产线的工艺特点和产排污分析,该项目的主要污染特征是:⑴生产废水产生量少,浓度高,变化幅度大,废水成分比较复杂等;⑵PU革生产过程有机废气排放种类多、数量大。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200万平方米染色木皮、100万平方米科技木皮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200万平方米染色木皮、100万平方米科技木皮项目环评报告

德清七彩木皮有限公司年产 200 万平方米染色木皮、100 万平方米科技木皮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 200 万平方米染色木皮、100 万平方米科技木皮项目
建设单位
德清七彩木皮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姬敏
联系人
沈坤松
通讯地址
德清县钟管镇拓新路 7 号
联系电话
13738212838 传真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稿)
项目名称
年产 200 万平方米染色木皮、 100 万平方米科技木皮项目
建设单位 德 清 七 彩 木 皮 有 限 公 司
编制单位 杭 州 环 保 科 技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编制日期:2017 年 6 月 原国家环保总局制
目录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2.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 12 3.环境质量状况.............................................................................................................. 20 4.评价适用标准.............................................................................................................. 23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31 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43 7.环境影响分析.............................................................................................................. 43 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54 9.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56 10.结论与建议................................................................................................................ 58

(制革)PU皮革纤维有限公司年产各种PU合成革800万米环评报告表

(制革)PU皮革纤维有限公司年产各种PU合成革800万米环评报告表

一、项目基本情况二、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概述1. 自然环境概况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详见附图1。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20.4℃,年均降水量1095.4mm,年均风速3.9m/s,全年主导风向为NE,占21%;静风频率为10%。

项目废水通过工业区排污管道排入海湾面积13.13 km2,湾口宽度仅0.8 km,南北长9 km,呈北南向延伸的狭长半封闭型小海湾。

2. 社会环境概况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鞋业、食品业、纸业、物流业、伞业等几大产业集群。

3.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现状⑴.水环境:依据《97-1997)第二类水质标准。

⑵.大气环境:根据《修编》,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⑶.声环境:项目位于工业区内,项目所处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3类区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的III类标准。

项目所处区域环境噪声现状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3类区标准。

4. 主要环境目标区域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要求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

区域环境噪声应符合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区标准。

厂界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I类标准。

三、主要环境问题与敏感目标该项目主要从事PU合成革的生产。

通过工艺分析,结合周围环境特征,确定该项目主要环境问题为:⑴项目废水排放对纳污水域的污染影响。

⑵项目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⑶项目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⑷项目运营过程产生的固废以及职工的生活垃圾,若处理不当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年产2600万米水性环保型合成革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年产2600万米水性环保型合成革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1.项目背景和目的本报告书是针对年产2600万米水性环保型合成革建设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估。

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该生产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2.项目描述年产2600万米水性环保型合成革建设项目将选址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

该项目将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使用环保型原料和水性涂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项目建设期预计为XX个月,建设完成后,每年可生产合成革2600万米。

3.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报告书采用了综合分析、模拟模型计算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通过搜集现有的环境数据,分析目标项目周边的环境条件,并考虑到项目施工和正常运营期间的环境变化,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估。

4.环境影响评估结果(1)大气污染: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但该项目将采取封闭和排放控制的措施,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正常运营期间,将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设施,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水环境污染: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废水,但该项目将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并严格按照国家废水排放标准进行处理、排放。

正常运营期间,将实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3)固体废弃物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将产生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但该项目将建立有效的废弃物分类处理系统,实施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土壤和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4)噪声和振动: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一定的施工噪声和振动,但将通过采取隔离、降噪和振动控制措施,减轻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正常运营期间,将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合理控制噪声和振动。

5.环境保护措施为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本报告书提出了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建立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处理系统,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排放。

(2)加强废弃物分类处理,实施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避免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污染。

6万吨年聚氨酯预聚体项目【环评报告表+环评报告书】

6万吨年聚氨酯预聚体项目【环评报告表+环评报告书】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6万吨/年聚氨酯预聚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3月目录前言 (1)1变更前项目情况 (2)1.1变更前项目工艺流程图 (2)1.2变更前项目物料平衡图 (3)1.3变更前项目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 (5)1.4污染防治措施 (5)1.5污染物排放总量 (6)1.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2变更项目评价标准 (8)2.1环境质量标准 (8)2.2污染物排放标准 (9)3变更项目评价等级和评价重点 (11)3.1大气 (11)3.2地表水 (12)3.3地下水 (12)3.4噪声 (12)3.5风险 (13)3.6评价重点 (13)3.7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13)4变更情况 (14)4.1变更由来及依据 (14)4.2项目变更概况 (14)5变更项目工程分析 (18)5.1工程分析 (18)5.2与变更前对比污染物变化量的核算 (34)6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35)6.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评述 (35)6.2水污染防治措施及评述 (35)6.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评述 (41)6.4结论 (42)7清洁生产分析 (44)8环境风险分析 (46)8.1物质危险性分析 (46)8.2风险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 (47)8.3源项分析 (48)8.4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计划 (49)9总量控制 (54)10环境影响分析 (55)10.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5)10.2水环境影响分析 (62)10.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62)10.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63)11变更后项目三同时验收一栏表 (64)12变更后项目监测计划 (65)13项目变更情况总结 (66)13.1变更前后公辅工程情况 (66)13.2变更前后清洁生产情况 (66)13.3变更前后环境影响情况 (66)13.4总量情况 (67)结论 (67)附件:附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2、与光大水务(淄博)有限公司三分厂签订的污水处理协议书,2010.10;附件3、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出具的项目备案证明及备案延期证明;附件4、山东一诺威聚氨酯有限公司《60000吨/年聚氨酯预聚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淄环审【2010】56号)。

年产2600万米水性环保型合成革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年产2600万米水性环保型合成革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主要考察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Water-bas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nthetic Leatherimpact Assessment ReportI. IntroductionThi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is for a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water-bas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nthetic leather with an annual production of 26 million meters in China. By conducting this assessment, we can identify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ject,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acts, and developappropriate mitigation measures to minimize any potential negative effects.II. Site SelectionIII.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project, we shall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in the design of production processes to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pollutants. And we shall also equip the production line with advanced pollution control facilities, including dust collectors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In addition, we will formulate strict requirements onthe sludge produc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allsludge generated from the project's operations shall be properly disposed of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IV.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In order to reduce the noise and vibration generated by the project, we will conduct noise and vibr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al phases. We will also provide noise and vibration insulation materials to reduce the emission of noise and vibration from the project.V. Energy ConservationIn order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project, we will use energy-saving equipme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project, and adopt advanced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provide workers with training 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VI. SummaryThi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is prepar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water-bas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nthetic leather project with an annual production of 26million meters. Through this assessment, we have selected a suitable sit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and have identifie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We believe that the project will not cause any significant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皮革环境影响报告书

皮革环境影响报告书
(1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公安部,1998.1.4颁布,1998.7.1执行;
(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
(15)《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文);
(16)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地面水
芦埠港、申港河段以及芦埠港和申港河入江口之间长江段(图9—1)
噪声
建设项目厂界(图11—1)
总量控制
企业内部平衡,不足部分在江阴市内平衡
1.7.
1.7.1.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丙酮、甲醛、氨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最高允许浓度限值,具体见表1—5。
(9)《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第38号令);
(10)《关于印发〈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控[97]122号);
(11)苏政复(95)93号文《关于对江苏省地面水环境功能类别划分的批复》;
(12)《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1994第49号令);
时段
污染源
污染因子
排放高度m
浓度限值mg/Nm3
排放速率限值kg/h
标准来源
建设项目
锅炉烟气*
SO2
60
900
GWPG3—1999
NOx

烟尘
200
SO2
2100
GB13223—1996
NOx
烟尘
2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基本情况二、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概述1. 自然环境概况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详见附图1。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20.4℃,年均降水量1095.4mm,年均风速3.9m/s,全年主导风向为NE,占21%;静风频率为10%。

项目废水通过工业区排污管道排入海湾面积13.13 km2,湾口宽度仅0.8 km,南北长9 km,呈北南向延伸的狭长半封闭型小海湾。

2. 社会环境概况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鞋业、食品业、纸业、物流业、伞业等几大产业集群。

3.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现状⑴.水环境:依据《97-1997)第二类水质标准。

⑵.大气环境:根据《修编》,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⑶.声环境:项目位于工业区内,项目所处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3类区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的III类标准。

项目所处区域环境噪声现状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3类区标准。

4. 主要环境目标区域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要求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

区域环境噪声应符合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区标准。

厂界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I类标准。

三、主要环境问题与敏感目标该项目主要从事PU合成革的生产。

通过工艺分析,结合周围环境特征,确定该项目主要环境问题为:⑴项目废水排放对纳污水域的污染影响。

⑵项目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⑶项目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⑷项目运营过程产生的固废以及职工的生活垃圾,若处理不当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项目临近厂界周围无重要环境敏感目标。

四、工程分析1. 项目由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皮革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弥补天然皮革的不足,国外在很早就开发出了天然皮革的替代品,如硝化纤维皮革、聚氯乙烯革、尼龙革、聚氨酯合成革等。

我国合成革工业是建国以后新兴的工业,于五十年代末起步发展,成为中国塑料工业中发展较早的行业之一。

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合成革产业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随着国内外高科技的发展与先进工艺技术、设备的采用,行业管理、技术水平、产品档次都有了质的飞跃,合成革行业与中国的塑料加工同步,迈入了世界强国之列。

今天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合成革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进出口国,企业的总量、资产总量、产销量,每年均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发展。

在PU合成革发展蓬蓬勃勃的同时,超细纤维合成革于90年代初也在我国问世,该产品纤维原料的超细甚至极细化,三维网络结构的无纺布加工技术提供了赶超天然皮革的条件。

结合PU具备的开孔结构和PU 湿法含浸技术、复合加工技术,充分发挥超细纤维大的比表面和吸水性能,使超细纤维合成革具有束状超细胶原纤维的天然皮革所固有的吸湿性。

从而实现了从内部的微观结构到外观质感及物理性能以及穿着舒适性等方面,都可与高档天然皮革相媲美。

同时其耐化学品性能、质量均一性。

大生产加工适应性、防水、防霉变性,色彩多样性,时尚感方面均优于天然皮革。

聚氨酯(PU)合成革是塑料人造革行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产品,它质轻,耐磨,耐热性,坚韧性,耐寒性好,拉伸强度高,涂层后具有连续的气孔,从而使它的透气性,透湿性大为提高。

PU合成革具有天然皮革的花纹与光泽,色彩丰富,表面强度高,不容易损伤,产品应用于制鞋业、箱包业、体育行业、服装业、汽车制造业、装饰业以及军工、航天等,特别是面对厦门福州等地区其生产技术销售都有着较好的条件。

2. 项目概况*****皮革纤维有限公司皮革项目为外资企业,由“****有限公司”投资3388万港币位于****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56890㎡,厂区占地面积为45144m2,建筑面积为16000 m2,职工人数预计为220人,年平均工作日约300天,可形成年产各种中高档PU合成革约800万米。

项目主要产品构成情况见下表。

3.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详见下表,项目能源消耗量详见第一页的“项目基本情况”。

表2 项目原辅材料详表及物料平衡表有关材料的主要成分及性状见下表:4. 主要生产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详见下表。

表4 主要生产设备5. 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PU合成革的制造工艺包括湿法及干法工艺,其湿法工艺又分为单涂法生产工艺、含浸法生产工艺、含浸涂刮法等工艺。

以下PU浆料为聚氨酯树脂浆料与各种色料、纤维素、碳酸钙、其它助剂的混合物。

(1)、PU合成革湿法工艺单涂工艺:PU浆料 PU浆料清洗水导热油边角料↓↓↓↓↑→废气↑放基布→预含浸→预凝固→熨平→涂布→凝固→水洗→烘干→收卷→成品↓含DMF废水→回收处理→回用水↓→尾气回收DMF 含浸涂刮工艺:PU浆料 PU浆料 PU浆料清洗水导热油边角料↓↓↓↓↓↑→废气↑放布→预含浸→预凝固→熨平→含浸→涂布→凝固→水洗→烘干→收卷→成品↓含DMF废水→回收处理→回用水↓→尾气回收DMF 含浸工艺:PU浆料 PU浆料清洗水导热油边角料↓↓↓↓↑→废气↑放基布→预含浸→预凝固→熨平→含浸→凝固→水洗→烘干→收卷→成品↓含DMF废水→回收处理→回用水↓→尾气回收DMF (2)、PU合成革干法工艺PU浆料导热油 PU浆料导热油 PU浆料导热油↓↓↑→废气↓↓↑→废气↓↓↑→废气放离型纸→涂面层→烘干→涂中间层→烘干→涂粘合层→烘干→→贴合→烘干→分离→革→切边→PU合成革↑↓↑→废气↓↓基布导热油纸边角料工艺说明:浆料溶剂为:DMF,含量约65~70%,溶剂沸点为153℃,难挥发,(水溶液15~20%)排放后回收,回收大于98.5%(以DMF计)。

导热油锅炉是一种以有机载热体(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的新型热动力设备,其核心部件为有机载热体锅炉。

由于有机载热体具有热稳定性能好、传热性能佳、低蒸汽压、以及无毒无味、对设备无腐蚀等许多优点,有机载热体加热系统在工业应用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导热油加热系统工艺流程简图见下图:(4)、主要污染源说明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PU革湿法生产线产生的含DMF废水,地面冲洗水与生活污水。

含DMF废水送往DMF回收车间经处理得到高纯度DMF 成品,由蒸馏塔排出冷凝水,其DMF含量降至200PPm以下,可送回生产线重复使用,或送循环水系统作为补充水用,该部分废水无排放。

废气:主要来源于PU合成革烘干线与锅炉排出的废气及DMF回收装置产生的尾气。

PU合成革法生产线烘干段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少量DMF。

DMF回收装置产生的尾气含有少量DMF废气。

锅炉烟气主要含有烟尘和二氧化硫,锅炉烟气经45m高烟囱排放,烟囱上口直径1.5m。

噪声主要为各机械设备运行是产生的噪声。

固体废物主要为裁切的边角合成革料、职工生活垃圾。

五、施工期环境影响项目厂房尚未建成,生产设备未到位。

因此,本评价对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进行简单分析。

1. 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①施工噪声:建筑施工设备(如推土机、打桩机、水泥搅拌机等)的噪声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②建筑废物:基建过程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若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③扬尘:基建中的建筑材料(砂土、石等)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将产生扬尘,对周围环境和景观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④尾气:施工车辆排放的尾气。

主要大气污染物NOx、CO等。

⑤废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搅拌、养护等过量用水,若防范不当也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⑥地表开挖水土流流失:地表开挖雨水冲刷引起的水土流失。

虽然这些不利影响是短暂的和不可避免的,但仍要采取防范措施,使项目施工期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①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等有关规定,施工场地周围搭建临时围墙,并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施工。

②施工中的固体废物应及时清理并运走,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③尽量避免在雨季开挖土方,节约建筑用水,防止溢流,要搭盖堆料工棚等,减少雨水冲刷。

④施工的各类机动车辆应保持车况良好,减少废气排放量。

⑤运输道路、施工区应定时洒水,进出施工车辆也应冲洗,抑制粉尘飞扬,减少粉尘污染,改善工人施工环境。

⑥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施工机械设备。

⑦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及时收集、定点堆放,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处理。

⑧施工场地应根据“闹静分开”、“合理布局”的设计原则,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上述环保措施,根据相关环保规定及建筑施工条例,将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六、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 水环境1.1. 主要水污染源及执行排放标准本工程PU革湿法生产线排出的废水,主要含DMF及甲苯。

本项目所排废水含DMF浓度为20%,排出量约6 t/h,该部分废水送往DMF回收车间,DMF回收处理能力为10t/h,回收率大于98.5%(以DMF计),经处理得到高纯度DMF成品。

由蒸馏塔排出冷凝水.其DMF含量降至200PPm 以下,可送回生产线重复使用,或送循环水系统作为补充水用,该部分废水无排放。

因此项目主要废水污染源为职工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排入不同类别海域的污水执行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项目污水排放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排放标准,即COD Cr:100mg/L、BOD5:20mg/L、SS:70mg/L、氨氮:15mg/L、石油类5mg/L。

1.2. 水污染源强分析项目所产生的DMF废水回收循环利用,所排放的主要为生活废水,生活废水主要含有有机物、动植物油和悬浮物。

项目职工220人,根据GB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职工生活污水排放定额取120L/d〃人,日排放量为26.4t/d,按人均年工作日300天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920t/a,典型生活污水水质情况大体为COD Cr:500mg/L、BOD5:250mg/L、SS:200mg/L、氨氮:40mg/L、石油类:20mg/L。

此外,地面冲洗水平均产生量约为0.6t/d,年排放量为180t。

项目总污水排放量(包括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约为27t/d(8100 t/a),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处理后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为COD Cr:100mg/L、BOD5:20mg/L、SS:70mg/L、氨氮:15mg/L、石油类:5 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