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 Femto ECL 化学发光底物说明书

West Femto ECL 化学发光底物说明书
West Femto ECL 化学发光底物说明书

West Femto ECL化学发光底物说明书

货号:PE0030

规格:2*12.5ml/2*25ml

保存:保存:室温运输,收到后在4℃避光下储存试剂

产品说明:

West Femto最高灵敏度底物是用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增强型化学发光底物,有以下特点:

?灵敏—使用适当的一抗和二抗时,可在硝化纤维膜或PVDF膜上检测丰度为飞克级的蛋白条带

?定量—所得信号的可定量检测范围跨越两个数量级。

?明亮信号—通过胶片或成像系统进行曝光,易于捕获图像。

?长信号持续时间—优化条件下,可检测的光信号输出长达8小时。

?稳定试剂—试剂盒组分能够在4°C条件下稳定放置一年,在室温下可稳定放置6个月。

?价格经济—配方经过优化,可适用于浓度极低的抗体检测。

?1ng至0.2μg/mL一抗(以1μg/mL储存液稀释1:5,000至1:100,000倍)

?2ng至10ng/mL二抗(以1μg/mL储存液稀释1:100,000至1:500,000倍)

当West Femto底物与优化的抗体浓度和封闭缓冲液配合使用时,可检测到常规ECL底物无法检测的低丰度靶标蛋白。

重要提示:

1、为获得最佳效果,必须优化该系统的全部组分,包括样品量、一抗和二抗浓度以及膜和封闭试剂的类型。

2、使用该产品比使用沉淀比色HRP底物检测所需的抗体浓度低。为优化抗体浓度,请进行一次系统的点印迹分析。

3、没有一种封闭试剂对所有系统而言都是最佳的,所以为每一个免疫印迹检测系统找到最合适的封闭缓冲液非常必需。封闭试剂有可能与抗体产生交叉反应,导致出现非特异性信号。封闭缓冲液同时也会影响系统的灵敏性。当从一种底物转换为另一种底物时,有时会出现信号衰减或背景增加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封闭缓冲液不适合新的检测系统。

4、使用亲和素/生物素检测系统时,避免使用牛奶作为封闭试剂,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定量的内源性生物素,会导致高背景信号。

5、保证洗涤缓冲液、封闭缓冲液、抗体溶液和底物工作液的使用体积,以确保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印迹膜完全被液体覆盖,避免膜变干。增大封闭缓冲液及洗涤缓冲液的使用量可以降低非特异性的信号。

6、为获得最佳效果,在孵育步骤请使用摇床。

7、将Tween20(终浓度0.05-0.1%)加入封闭缓冲液和稀释的抗体溶液,以降低非特异信号。使用高品质的产品,如去污剂。它保存在安瓿中,过氧化物和其他杂质含量很低。

8、不要使用叠氮钠作为缓冲液的防腐剂。叠氮钠是HRP的抑制物。

9、避免手与膜直接接触,实验过程应戴手套或使用干净的镊子。

10、所有设备必须清洁且不沾染外来物质。金属器械(如剪刀)不得具有可见的锈迹。锈迹可能导致斑点形成和高背景。

11、底物工作液在室温下可稳定8小时。日光或任何其他强光下可能损害底物,为获得最佳结果,将底物工作液保存在琥珀色瓶中,并避免长期暴漏在任何强光下,短时间暴漏于实验室常规照明不会损害该工作液。

操作概述:

注:优化抗原和抗体的浓度。必须使用建议的抗体稀释度,以保证阳性结果。有关建议的稀释度范围请参考其他所需材料。

1)将一抗浓度稀释到1ng至0.2μg/mL(以1μg/mL储存液稀释1:5,000至1:100,000倍)

2)将二抗浓度稀释到2ng至10ng/mL(以1μg/mL储存液稀释1:100,000至1:500,000倍)

3)将两种底物组份按1:1比例混合,制备底物工作液。

注:暴漏于日光或任何其他强光可能损害工作液,为获得最佳结果,将此工作液保存在琥珀色瓶中,并避免长期暴漏于任何强光。短时间暴漏于实验室常规照明不会损害该工作液。

4)将印迹膜在West Femto ECL底物工作液中孵育5分钟。

5)吸出多余试剂。用清洁的塑料膜盖住该印迹膜。

6)使印迹膜在X光胶片上曝光。

蛋白印迹法详细操作步骤

1)将印记膜从蛋白转印设备中取出,加入合适的封闭液在温室下孵育20-60分钟,同时振荡。以封闭膜上非特异性蛋白结合位点。

请注意:使用在前文建议的抗体稀释度是非常重要的。

2)将膜从封闭液中取出,与一抗工作液在温室孵育1小时,同时振荡;或在28℃孵育过夜,不振荡。

3)将足量的洗涤缓冲液加至膜上,保证缓冲液将膜完全覆盖。振荡孵育≥5分钟,更换洗涤缓冲液并重复该步骤4-6次。增加洗涤缓冲液体积,洗涤次数和洗涤时间有助于降低背景信号。

注:孵育前,膜在洗涤缓冲液中的短暂淋洗会提高洗涤效率。

请注意:使用在前文建议的HRP标记二抗稀释度是非常重要的。

4)将HRP标记的二抗工作液与膜在温室孵育1小时,同时振荡。

5)重复步骤3,以除去未结合的HRP标记二抗。

注:膜与HRP标记二抗孵育后必须进行彻底洗涤。

6)将A溶液与B液等比例混合,制备成工作液。每cm2膜使用0.01~0.1ml工作液。工作液可以在温室下稳定8小时。

注:暴漏雨日光或任何其他强光下可能损害工作液,为获得嘴角结果,将此工作液保存在琥珀色瓶中,并避免长期暴漏雨任何强光。实验室的常见照明不会损害工作液。

7)将印记膜在工作液中孵育5分钟。

8)从工作液中取出印记膜,并置于一个塑料片或清洁的塑料纸(膜)中,用一张吸水纸吸除多余的液体,并从印记和塑料纸之间小心地压出气泡。

9)将包在塑料纸(膜)中的印记膜置于胶片暗盒中,蛋白质面朝上,除适用于胶片曝光的灯(如红色安全灯)之外,关闭所有的灯。

注意:胶片必须在曝光期间保持干燥,为获得最佳效果,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将多余的底物从膜和塑料纸上完全去除。

*在整个胶片处理期间,使用手套。

*切莫将印记膜置于已显影的胶片上,因为胶片上的化学物质会减弱信号。

10)将X光胶片置于膜的上面。建议第一次曝光60秒。之后可调整曝光时间以达到最佳结果。化学发光反应在底物孵育后的前5-30分钟期间是最强烈的。这一反应可以持续几个小时,但强度会随时间下降,如有底物孵育后较长时间后曝光,曝光时间可能需要延长以获得较强信号。如果使用磷光存储成像设备(如Bio-Rad的分子成像仪系统)或CCD照相机可能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

注意:胶片与膜之间的任何移动可能在胶片上造成人为的非特异信号。

11)使用合适的显影剂和定影剂对胶片进行显影。如果信号太强,则缩短曝光时间或将印记膜进行剥离并降低抗体浓度重新检测。

化学发光试剂

化学发光试剂 标题:鲁米诺/3-氨基苯二甲酰肼/发光氨CAS521-31-3内容: NH NH O O NH 2 鲁米诺 【英文名】3-Aminophthalhydrazide 【中文名】鲁米诺/3-氨基苯二甲酰肼/发光氨【CAS#】521-31-3【分子量】177.16【分子式】C8H7N3O2 【存储条件】室温,避光防潮 【化学性质】易溶于碱液,能溶于稀酸,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醇。中性或淡酸性溶液暴露在紫外光中时显强烈的亮蓝色荧光。 【用途】化学发光试剂,常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如金属阳离子和血液检测。 【发光率检测】最适荧光波长为425nm (在60mMK2S2O8,100mK2CO3,PH11.5溶液中检测化学发光率)。

鲁米诺/发光氨/Luminol因其结构简单、易合成、水溶性好,以及发光量子效率高等特点,鲁米诺是最常用的液相化学发光试剂之一.自从1928年Albrecht首次报道了鲁米诺与氧化剂在碱性溶液中的化学发光反应以来,人们对该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就一直十分活跃,使得该化学发光体系被应用于许多领域之中. 标题:异鲁米诺/4-氨基邻苯二甲酰肼CAS3682-14-2 内容:

O H2N NH NH 异鲁米诺 【英文名】4-Aminophthalhydrazide 【中文名】4-氨基邻苯二甲酰肼/6-氨基-2,3-二氢-1,4-酞嗪二酮 【CAS#】3682-14-2 【分子量】177.16 【分子式】C8H7N3O2 【存储条件】室温,避光防潮 【外观】类白色粉末 【用途】化学发光试剂,常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如金属阳离子和血液检测。 【产品优势】纯度:≥98%(HPLC),水溶性好,工艺稳定,批间差异小。

化学发光试剂吖啶酯

化学发光试剂吖啶酯 概述: 吖啶酯是一类可用作化学发光标记物的化学物质,在碱性H2O2溶液中,吖啶酯的分子受到过氧化氢离子进攻时,吖啶环上的取代基能与吖啶环上的C-9和H2O2(过氧化氢)形成不稳定的二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可迅速分解为CO2和电子激发态的N-甲基吖啶酮,当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则这类取代吖啶化合物可做为化学发光标记物。 一、发光机理: 根据取代基的不同,常用作化学发光标记物的吖啶取代物分为两类:吖啶酯和吖啶磺酰胺。它们的结构中都有共同的吖啶环。它们的发光机理相同:在碱性H2O2溶液中,分子受到过氧化氢离子进攻时,生成不稳定的二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分解为CO2和电子激发态的N-甲基吖啶酮,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最大发射波长为430nm的光子。 二、用途: 化学发光试剂,吖啶酯类、1,2-二氧杂环丁烷类及过氧草酸酯类等化学发光体系,化学发光法与高效液相色谱、传感器技术以及流动注射技术等其他技术的联用,因具有分析速度快、设备简单、灵敏度高及线性范围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学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环境检测等领域。 三、特点: 1、发光反应中在形成电子激发态中间体之前,联结于吖啶环上的不发光的取代基部分从

吖啶环上脱离开来,即未发光部分与发光部分分离,因而其发光效率基本不受取代基结构的影响。 2、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类化合物化学发光不需要催化剂,在有H2O2的稀碱性溶液中即能发光。因此应用于化学发光检测具有许多优越性。 四、优点: 1、背景发光低,信噪比高; 2、发光反应干扰因素少; 3、光释放快速集中、发光效率高、发光强度大; 4、易于与蛋白质联结且联结后光子产率不减少; 5、标记物稳定(在2-8℃下可保存数月之久)。 6、这类化合物的发光为闪光型,加入发光启动试剂后0.4s左右发射光强度达到最大,半衰期为0.9s左右。 因此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是一类非常有效、非常好的化学发光标记物。 五、应用 吖啶类化学发光体系因无需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重现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化合物、生物及药物分析等领域。在各个领域应用方面吖啶酯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有着极大的帮助,根据双抗体夹心法实验原理,利用吖啶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一结合生物素一亲和素磁颗粒分离技术,建立一种定量测定血清中癌胚抗原含量的检测方法。由于应用了吖啶酯发光免疫技术,使得医学上测定血清中癌胚抗原含量更加快速简便,使得癌胚抗原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医学上又迈进了一大步。接受吖啶酯化学发

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精)

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部分概述 化学发光 (ChemiLuminescence ,简称为 CL) 分析法是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中的一类,它主要是依据化学检测体系中待测物浓度与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呈线性定量关系的原理,利用仪器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检测,而确定待测物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化学发光与其它发光分析的本质区别是体系产生发光 ( 光辐射 ) 所吸收的能量来源不同。体系产生化学发光,必须具有一个产生可检信号的光辐射反应和一个可一次提供导致发光现象足够能量的单独反应步骤的化学反应。化学发光体系用化学式表示为: 依据供能反应的特点,可将化学发光分析法分为: 1 )普通化学发光分析法 ( 供能反应为一般化学反 应 ) ; 2 )生物化学发光分析法 ( 供能反应为生物化学反应;简称 BCL) ; 3 )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法 ( 供能反应为电化学反应,简称 ECL) 等。根据测定方法该法又可分为: 1 )直接测定 CL 分析法; 2 )偶合反应 CL 分析法 ( 通过反应的偶合,测定体系中某一组份; 3) 时间分辨 CL 分析法 ( 即利用多组份对同一化学发光反应影响的时间差实现多组份测定 ) ; 4 )固相、气相、掖相 CL 。分析法; 5 )酵联免疫 CL 分析法等。 化学发光的系统一般可以表示为:

在整个的检测系统中其关键的部分为 PMT ,其直接影响到仪器的检测性能,其最高检测极限为 10 - 22 mol/L 。不同型号的仪器其检测技术不一样,但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待测组份与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呈线性定量关系,而化学发光强度随体系反应进行的速度增强或衰弱。记录仪记录峰形,以峰高定量,也可以峰面积定量。因化学发光多为闪烁式发光 (1—2s 左右 ) ,故进样与记录时差短,分析速度快。 第二部分、化学发光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其原理 化学发光是某种物质分子吸收化学能而产生的光辐射。任何一个化学发光反应都包括两个关键步骤,即化学激发和发光。因此,一个化学反应要成为发光反应,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能量( 170 ~ 300KJ / mol ),第二,这些化学能必须能被某种物质分子吸收而产生电子激发态,并且有足够的荧光量子产率。到目前为止,所研究的化学发光反应大多为氧化还原反应,且多为液相化学发光反应。 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效率是指发光剂在反应中的发光分于数与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之比。对于一般化学发光反应,值约为 10 - 6 ,较典型的发光剂,如鲁米诺,发光效率可达 0 . 01 ,发光效率大于 0 。 01 的发光反应极少见。现将几种发光效率较高的常用的发光剂及其发光机理归纳如下。 1. 鲁米诺及其衍生物 鲁米诺的衍生物主要有异鲁米诺、 4—氨基已基—N 一乙基异鲁诺及 AHEI 和 ABEI 等。鲁米诺在碱性条件下可被一些氧化剂氧化,发生化学发光反应,辐射出最大发射波长为 425nm 的化学发光。 在通常情况下鲁米诺与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当缓慢,但当有某些催化剂存在时反应非常迅速。最常用催化剂是金属离子,在很大浓度范围内,金属离子浓度与发光强度成正比,从而可进行某些金属离子的化学发光分析,利用这一反应可以分析那些含有金属离子的有机化合物,达到很高的灵敏度。其次是利用有机化合物对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测定对化学发光反应具有猝灭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其三是通过偶合反应间接测定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其四是将鲁米诺的衍生物如异鲁米诺 (ABEI) 标记到羧酸和氨类化合物上,经过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或液相色谱 (LC) 分离后,再在碱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铁氰化钾反应进行化学发光检测。也可以采用其它分离方法,如将新合成的化学发光试剂异硫氰酸异鲁米诺标记到酵母 RNA 后,通过离心和透析分离,然后进行化学发光检测。此外应用的还有 N 2(B2 羧基丙酰基 ) 异鲁米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化学发光技术

第一章化学发光技术 一、免疫学检测发展阶段 免疫学检测主要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由于其可以利用同位素、酶、化学发光物质等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和显示,因此常被用于检测蛋白质、激素等微量物质。我国免疫学的检测基本历经了以下几个过程,如图1.1所示。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90年代时间 图1.1免疫学检测发展阶段 尽管免疫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我国临床免疫诊断现状来看,无论是临床应用方面,还是产业化角度,都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亟待改进。下表1.1就此做一比较: 表1.1 中国免疫诊断现状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是大势所趋;而取代进口,发展我国的化学发光检测事业,

正是临床检验界着手发展的方向。由此,我公司自1998年立项至今,致利于化学发光检测方案设计,自行开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化学发光底物,与国外知名检测仪器生产商联合开发了化学发光全自动、半自动检测仪,并自行设计开发了化学发光管理软件,而今形成了仪器、试剂、软件全面配套,为我国的临床检验界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概述】 本世纪70年代中期Arakawe首次报道用发光信号进行酶免疫分析,利用发光的化学反应分析超微量物质,特别是用于临床免疫分析中检验超微量活性物质。目前,这一技术已从实验室的稀有技术过渡到临床医学的常规检测手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是将化学发光或生物发光体系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新型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其检测原理与放射免疫(RIA)和酶免疫(EIA)相似,不同这处是以发光物质代替放射性核素或酶作为标记物,并藉助其自身的发光强度直接进行测定。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既具有放射免疫的高灵敏度,又具有酶联免疫的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易于标准化操作。且测试中不使用有害的试剂,试剂保持期长,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研究和临床实验诊断工作,成为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原理】 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包含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其基本原理同酶联免疫技术(ELISA),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法、间接法等反应模式,如图1.2,1.3,1.4所示。 如图1.2双抗体夹心法反应原理示意图

免疫印迹的化学发光底物原理

免疫印迹的化学发光底物原理 当底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时候,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化学发光。鲁米诺(luminol)是最常用的化学发光试剂之一,被过氧化物氧化后它会产生一种激发态的产物——aminophthalate。这种产物衰变至低能态的同时释放出光子。专利添加物可以提高鲁米诺反应的发光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灵敏度。 化学发光底物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其具有其他检测方法不具备的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化学发光成为大多数蛋白实验室首选的检测方法。使用化学发光可以通过多次曝光获得最好的成像结果。还可以将检测试剂完全去除,再对其他目的蛋白进行检测并成像,或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具有很宽的线性响应范围,从而可以检测并定量很宽浓度范围的蛋白质。最重要的是,化学发光在所有的检测方法中具有最高的灵敏度。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和G-Biosciences公司的femtoLUCENT? PLUS (货号 # 786-003),可以检测的下限为飞克级,而这得益于这种底物 中的增强剂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强发光强度并提高灵敏度。 化学发光底物与其他底物不同之处在于只有在酶和底物发生反应的时候才会产生瞬时 的可被检测的光。这与那些可产生稳定有颜色产物的底物不同;些有颜色的沉淀在酶-底物反应结束之后仍然存在于膜上。在化学发光免疫印迹中,底物是反应限制试剂。一旦其耗尽,光就会逐渐变弱并消失。实验中一定要使用适当稀释浓度的抗体,这样才会在几小时内产生稳定的光信号输出,从而维持蛋白检测的一致性和灵敏度。当抗体没被足够稀释时,永远不会获得稳定的光信号输出。系统中太多的酶会快速氧化底物并终止信号。 化学发光,鲁米诺在HRP和双氧水存在的条件下会被氧化形成激发态的产物(3-aminophthalate)。3-aminophthalate在衰变至基态的过程中会发出波长为425nm的光。 femtoLUCENT? PLUS 化学发光的优点 灵敏性?强信号,低背景 ?只需很少的抗原和抗体 快速?印迹上快速的底物处理 ?信号在几秒钟之内产生 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不同,存放期很长 ?4oC储存 硬拷贝结果?用X光胶片捕获结果 ?结果不会随时间而褪色,不用担心膜的破裂 ?永久保存 胶片结果?信号随曝光时间增强而增强 ?可选择在不同时间曝光

化学发光试剂鲁米诺

化学发光试剂鲁米诺 简介: 鲁米诺(Luminol),又名发光氨。一种在犯罪现场检测肉眼无法观察到的血液,可以显现出极微量的血迹形态(潜血反应)。化学名称为5-氨基-苯二甲酰肼。常温下是一种蓝色晶体或者苍黄色粉末,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7N3O2。同时,鲁米诺是一种强酸,对眼睛、皮肤、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由于血红蛋白含有铁,而铁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让过氧化氢变成水和单氧,单氧再氧化鲁米诺让它发光。所以鲁米诺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生物工程、化学示踪等领域。法医学上,鲁米诺反应可以鉴别经过擦洗,时间很久以前的血痕。生物学上则使用鲁米诺来检测细胞中的铜、铁及氰化物的存在。NH NH O NH 2鲁米诺 【英文名】3-Aminophthalhydrazide 【中文名】鲁米诺/3-氨基苯二甲酰肼/发光氨 【CAS#】521-31-3 【分子量】177.16 【分子式】C8H7N3O2 【外观】浅黄色粉末

【形状】浅蓝粉末 【含量】≥98%(HPLC) 【熔点】>300°C(lit.) 【沸点】309.07°C(rough estimate) 【存储条件】室温,避光防潮 【类别】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中毒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灭火剂】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雾状水 【化学性质】易溶于碱液,能溶于稀酸,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醇。中性或淡酸性溶液暴露在紫外光中时显强烈的亮蓝色荧光。 【用途】化学发光试剂,常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如金属阳离子和血液检测。作化学分析试剂、指示剂。化学发光分析检测试剂(如测定金属阳离子或血)。用于化学发光分析,如:金属阳离子、血液及糖皮质激素。发光测试:化学发光试剂及指示剂,常用于化学发光分析,如金属阳离子、血液免疫等等。 【发光率检测】最适荧光波长为425nm(在60mMK2S2O8,100mK2CO3,PH11.5溶液中检测化学发光率)。

实验室常用化学发光底物

什么是化学发光底物? 当底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时候,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化学发光。鲁米诺(luminol)是最常用的化学发光试剂之一,被过氧化物氧化后它会产生一种激发态的产物——aminophthalate。这种产物衰变至低能态的同时释放出光子。专利添加物可以提高鲁米诺反应的发光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灵敏度。 化学发光底物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其具有其他检测方法不具备的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化学发光成为大多数蛋白实验室首选的检测方法。使用化学发光可以通过多次曝光获得最好的成像结果。还可以将检测试剂完全去除,再对其他目的蛋白进行检测并成像,或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具有很宽的线性响应范围,从而可以检测并定量很宽浓度范围的蛋白质。最重要的是,化学发光在所有的检测方法中具有最高的灵敏度。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和G‐Biosciences公司的femtoLUCENT? PLUS (货号 # 786-003),可以检测的下限为飞克级,而这得益于这种底物中的增强剂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强发光强度并提高灵敏度。 化学发光底物与其他底物不同之处在于只有在酶和底物发生反应的时候才会产生瞬时的可被检测的光。这与那些可产生稳定有颜色产物的底物不同;些有颜色的沉淀在酶-底物反应结束之后仍然存在于膜上。在化学发光免疫印迹中,底物是反应限制试剂。一旦其耗尽,光就会逐渐变弱并消失。实验中一定要使用适当稀释浓度的抗体,这样才会在几小时内产生稳定的光信号输出,从而维持蛋白检测的一致性和灵敏度。当抗体没被足够稀释时,永远不会获得稳定的光信号输出。系统中太多的酶会快速氧化底物并终止信号。 化学发光,鲁米诺在HRP和双氧水存在的条件下会被氧化形成激发态的产物(3-aminophthalate)。3-aminophthalate 在衰变至基态的过程中会发出波长为425nm的光。 femtoLUCENT? PLUS 化学发光的优点 灵敏性?强信号,低背景 ?只需很少的抗原和抗体 快速?印迹上快速的底物处理 ?信号在几秒钟之内产生 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不同,存放期很长 ?4oC储存 硬拷贝结果?用X光胶片捕获结果 ?结果不会随时间而褪色,不用担心膜的破裂 ?永久保存 胶片结果?信号随曝光时间增强而增强 ?可选择在不同时间曝光 ?可优化显色的方法 印迹可重新检测?非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可从膜上洗掉 ?可重复进行免疫检测 宽线性范围?可检测很宽范围的蛋白浓度 可定量?可用反射型显象密度计或成像设备 (例如CCD相机)扫描X光胶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