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自动上料机构

合集下载

【分享】机械设计禁忌1000例,值得反复阅读!

【分享】机械设计禁忌1000例,值得反复阅读!

【分享】机械设计禁忌1000例,值得反复阅读!展开全文每一个设计都列举出对的和错的设计。

一目了然。

看过后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本书在以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实例,做设计的时候可以拿来参考,设计禁忌考自己总结太慢,有这样的大全是最好了,可以快速的掌握这些设计技巧,少交学费!书上的好多例子是自己不曾注意的,对今后的设计很有帮助。

、目录如下,具体内容可关注机电设计与创新回复关键词:机械设计禁忌即可获得下载链接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1.避免受力点与支持点距离太远2.避免悬臂结构或减小悬臂长度3.勿忽略工作载荷可以产生的有利作用4.受振动载荷的零件避免用摩擦传力5.避免机构中的不平衡力6.避免只考虑单一的传力途径7.不应忽略在工作时零件变形对于受力分布的影响8.避免铸铁件受大的拉伸应力9.避免细杆受弯曲应力10.受冲击载荷零件避免刚度过大11.受变应力零件避免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划痕12.受变应力零件表面应避免有残余拉应力13.受变载荷零件应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14.避免影响强度的局部结构相距太近15.避免预变形与工作负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同16.钢丝绳的滑轮与卷筒直径不能太小17.避免钢丝绳弯曲次数太多,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弯曲18.起重时钢丝绳与卷筒联接处要留有余量19.可以不传力的中间零件应尽量避免受力20.尽量避免安装时轴线不对中产生的附加力21.尽量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力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1.避免相同材料配成滑动摩擦副2.避免白合金耐磨层厚度太大3.避免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能而提高对整个零件的要求4.避免大零件局部磨损而导致整个零件报废5.用白合金作轴承衬时,应注意轴瓦材料的选择和轴瓦结构设计6.润滑剂供应充分,布满工作面7.润滑油箱不能太小8.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剂9.滑动轴承的油沟尺寸、位置、形状应合理10.滚动轴承中加入润滑脂量不宜过多11.对于零件的易磨损表面增加一定的磨损裕量12.注意零件磨损后的调整13.同一接触面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压力差应该小14.采用防尘装置防止磨粒磨损15.避免形成阶梯磨损16.滑动轴承不能用接触式油封17.对易磨损部分应予以保护18.对易磨损件可以采用自动补偿磨损的结构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1.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结构方案2.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互相叠加3.避免加工误差与磨损量互相叠加4.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5.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6.要求运动精度的减速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比应该取最大值7.测量用螺旋的螺母扣数不宜太少8.必须严格限制螺旋轴承的轴向窜动9.避免轴承精度的不合理搭配10.避免轴承径向振摆的不合理配置11.避免紧定螺钉影响滚动导轨的精度12.当推杆与导路之间间隙太大时,宜采用正弦机构,不宜采用正切机构13.正弦机构精度比正切机构高考虑人机学的结构设计问题1.合理选定操作姿势2.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与人体尺寸比例应采用合理数值3.合理安置调整环节以加强设备的适用性4.机械的操纵、控制与显示装置应安排在操作者面前最合理的位置5.显示装置采用合理的形式”6.仪表盘上的刻字应清楚易读7.旋钮大小、形状要合理8.按键应便于操作9.操作手柄所需的力和手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10.手柄形状便于操作与发力11.合理设计坐椅的尺寸和形状12.合理设计坐椅的材料和弹性13.不得在工作环境有过大的噪声14.操作场地光照度不得太低考虑发热、腐蚀、噪声等问题的结构设计1.避免采用低效率的机械结构2.润滑油箱尺寸应足够大3.分流系统的返回流体要经过冷却4.避免高压容器、管道等在烈日下曝晒5.零件暴露在高温下的部分忌用橡胶,聚乙烯塑料等制造6.精密机械的箱体零件内部不宜安排油箱,以免产生热变形7.对较长的机械零部件,要考虑因温度变化产生尺寸变化时,能自由变形8.淬硬材料工作温度不能过高9.避免高压阀放气导致的湿气凝结10.热膨胀大的箱体可以在中心支持11.用螺栓联接的凸缘作为管道的联接,当一面受日光照射时由于两面温度及伸长不同,产生弯曲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12.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结构应避免有狭缝13.容器内的液体应能排除干净14.注意避免轴与轮毂的接触面产生机械化学磨损(微动磨损)15.避免易腐蚀的螺钉结构16.钢管与铜管联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可安排一段管定期更换17.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结构18.注意避免热交换器管道的冲击微动磨损19.减少或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以减小噪声20.高速转子必须进行平衡21.受冲击零件质量不应太小22.为吸收振动,零件应该有较强的阻尼性铸造结构设计1.分型面力求简单2.铸件表面避免内凹3.表面凸台尽量集中4.大型铸件外表面不应有小的凸出部分5.改进妨碍起模的结构6.避免较大又较薄的水平面7.避免采用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形状8.防止合型偏差对外观造成不利影响9.采用易于脱芯的结构10.分型面要尽量少11.铸件壁厚力求均匀12.用加强肋使壁厚均匀13.考虑凝固顺序设计铸件壁厚14.内壁厚应小于外壁厚15.铸件壁厚应逐渐过渡16.两壁相交时夹角不宜太小17.铸件内腔应使造芯方便18.不用或少用型芯撑19.尽量不用型芯20.铸件的孔边应有凸台21.铸件结构应有利于清除芯砂22.型芯设计应有助于提高铸件质量23.铸件的孔尽可能穿通24.合理布置加强肋25.保证铸件自由收缩,避免产生缺陷26.注意肋的受力27.肋的设置要考虑结构稳定性28.去掉不必要的圆角29.化大为小,化繁为简30.注意铸件合理传力和支持锻造和冲压件结构设计1.自由锻零件应避免锥形和楔形2.相贯形体力求简化3.避免用肋板4.自由锻件不应设计复杂的凸台5.自由锻造的叉形零件内部不应有凸台6.模锻件的分模面尺寸应当是零件的最大尺寸,且分模面应为平面7.模锻件形状应对称8.模锻件应有适当的圆角半径9.模锻件应适于脱模10.模锻件形状应尽量简单11.冲压件的外形应尽可能对称12.零件的局部宽度不宜太窄13.凸台和孔的深度和形状应有一定要求14.冲压件设计应考虑节料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15.冲压件外形应避免大的平面16.弯曲件在弯曲处要避免起皱17.注意设计斜度18.防止孔变形19.简化展开图20.注意支撑不应太薄21.薄板弯曲件在弯曲处要有切口22.压肋能提高刚度但有方向性23.拉延件外形力求简单24.拉延件的凸边应均匀25.利用切口工艺可以简化结构26.冲压件标注尺寸应考虑冲模磨损27.标注冲压件尺寸要考虑冲压过程焊接零件毛坯的结构1.合理设计外形2.减少边角料3.采用套料剪裁4.断面转折处不应布置焊缝5.焊件不能不顾自己特点,简单模仿铸件6.截面形状应有利于减少变形和应力集中7.正确选择焊缝位置8.不要让焊接影响区相距太近9.注意焊缝受力10.焊缝的加强肋布置要合理11.减小焊缝的受力12.减小热变形13.合理利用型材,简化焊接工艺14.焊缝应避开加工表面15.考虑气体扩散16.可以用冲压件代替加工件17.采用板料弯曲件以减少焊缝机械加工件结构设计1.注意减小毛坯尺寸2.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不应平齐3.减小加工面的长度4.不同加工精度表面要分开5.将形状复杂的零件改为组合件以便于加工6.避免不必要的精度要求7.刀具容易进入或退出加工面8.避免加工封闭式空间9.避免刀具不能接近工件10.不能采用与刀具形状不适合的零件结构形状11.要考虑到铸造误差的影响12.避免多个零件组合加工13.复杂加工表面要设计在外表面而不要设计在内表面上14.避免复杂形状零件倒角15.必须避免非圆形零件的止口配合16.避免不必要的补充加工17.避免无法夹持的零件结构18.避免无测量基面的零件结构19.避免加工中的冲击和振动20.避免在斜面上钻孔21.通孔的底部不要产生局部未钻通22.减少加工同一零件所用刀具数23.避免加工中的多次固定24.注意使零件有一次加工多个零件的可能性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件结构设计1.避免零件各部分壁厚悬殊2.要求高硬度的零件(整体淬火处理)尺寸不能太大3.应避免尖角和突然的尺寸改变4.避免采用不对称的结构5.避免开口形零件淬火6.避免淬火零件结构太复杂7.避免零件刚度过低,产生淬火变形8.采用局部淬火以减少变形9.避免孔距零件边缘太近10.高频淬火齿轮块两齿轮间应有一定距离11.电镀钢零件表面不可太粗糙12.电镀的相互配合零件在机械加工时应考虑镀层厚度13.注意电镀零件反光不适于某些工作条件考虑装配和维修的机械结构设计1.拆卸一个零件时避免必须拆下其他零件2.避免同时装入两个配合面3.要为拆装零件留有必要的操作空间4.避免因错误安装而不能正常工作5.采用特殊结构避免错误安装6.采用对称结构简化装配工艺7.柔性套安装时要有引导部分8.难以看到的相配零件,要有引导部分9.为了便于用机械手安装,采用卡扣或内部锁定结构10.紧固件头部应具有平滑直边,以便拾取11.零件安装部位应该有必要的倒角12.自动上料机构供料的零件,应避免缠绕搭接13.简化装配运动方式14.对一个机械应合理划分部件15.尽量减少现场装配工作量16.尽量采用标准件17.零件在损坏后应易于拆下回收材料螺纹联接结构设计1.对顶螺母高度不同时,不要装反2.防松的方法要确实可靠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3.受弯矩的螺杆结构,应尽量减小螺纹受力4.避免螺杆受弯曲应力5.用螺纹件定位6.螺钉应布置在被联接件刚度最大的部位7.避免在拧紧螺母(或螺钉)时,被联接件产生过大的变形8.法兰螺栓不要布置在正下面9.侧盖的螺栓间距,应考虑密封性能10.不要使螺孔穿通,以防止泄漏11.螺纹孔不应穿通两个焊接件12.对深的螺孔,应在零件上设计相应的凸台13.高速旋转体的紧固螺栓的头部不要伸出14.螺孔要避免相交15.避免螺栓穿过有温差变化的腔室16.靠近基础混凝土端部不宜布置地脚螺栓17.受剪螺栓钉杆应有较大的接触长度18.考虑螺母拧紧时有足够的扳手空间19.法兰结构的螺栓直径、间距及联接处厚度要选择适当20.要保证螺栓的安装与拆卸的空间21.紧定螺钉只能加在不承受载荷的方向上22.铝制垫片不宜在电器设备中使用23.表面有镀层的螺钉,镀前加工尺寸应留镀层裕量24.螺孔的孔边要倒角25.螺杆顶端螺纹有碰伤的危险时,应有圆柱端以保护螺纹26.用多个沉头螺钉固定时,各埋头不可能都贴紧定位销、联接销结构设计1.两定位销之间距离应尽可能远2.对称结构的零件,定位销不宜布置在对称的位置3.两个定位销不宜布置在两个零件上4.相配零件的销钉孔要同时加工5.淬火零件的销钉孔也应配作6.定位销要垂直于接合面7.必须保证销钉容易拔出8.在过盈配合面上不宜装定位销9.对不易观察的销钉装配要采用适当措施10.安装定位销不应使零件拆卸困难11.用销钉传力时要避免产生不平衡力粘接件结构设计1.两圆柱对接时应加套管或内部加附加连接柱2.改进粘接接头结构,减少粘接面受力3.对剥离力较大部分采用增强措施4.粘接结构与铸、焊件有不同特点5.粘接用于修复时不能简单地粘合,要加大粘接面积6.修复重型零件除粘接外,应加波形键7.修复产生裂纹的零件除胶粘外,还应采取其他措施键与花键结构设计1.底部圆角半径应该够大2.平键两侧应该有较紧密的配合3.当一个轴上零件用两个平键时,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4.采用两个斜键时要相距90度~120度5.用两个半圆键时,应在轴向同一母线上6.轴上用平键分别固定两个零件时,键槽应在同一母线上7.键槽不要开在零件的薄弱部位8.键槽长度不宜开到轴的阶梯部位9.钩头斜键不宜用于高速10.一面开键槽的长轴容易弯曲11.平键加紧定螺钉引起轴上零件偏心12.锥形轴用平键尽可能平行于轴线13.有几个零件串在轴上时,不宜分别用键联接14.花键轴端部强度应予以特别注意15.注意轮毅的刚度分布,不要使扭矩只由部分花键传递过盈配合结构设计1.相配零件必须容易装入2.过盈配合件应该有明确的定位结构3.避免同时压入两个配合面4.对过盈配合件应考虑拆卸方便5.避免同一配合尺寸装入多个过盈配合件6.注意工作温度对过盈配合的影响7.注意离心力对过盈配合的影响8.要考虑两零件用过盈配合装配后,其他尺寸的变化9.锥面配合不能用轴肩定位10.锥面配合的锥度不宜过小11.在铸铁件中嵌装的小轴容易松动12.不锈钢套因温度影响会使过盈配合松脱13.过盈配合的轴与轮毂,配合面要有一定长度14.过盈配合与键综合运用时,应先装键入槽15.不要令二个同一直径的孔作过盈配合16.避免过盈配合的套上有不对称的切口挠性传动结构设计1.带传动应注意加大小轮包角2.两轴处于上下位置的带轮应使带的垂度利于加大包角3.小带轮直径不宜过小4.带传动速度不宜太低或太高5.带轮中心距不能太小6.带传动中心距要可以调整7.带要容易更换8.带过宽时带轮不宜悬臂安装9.靠自重张紧的带传动,当自重不够时要加辅助装置10.注意两轴平行度和带轮中心位置11.平带传动小带轮应作成微凸12.带轮工作表面应光洁13.半交叉平带传动不能反转14.高速带轮表面应开槽15.同步带传动的安装要求比普通平带高16.同步带轮应该考虑安装挡圈17.增大带齿顶部和轮齿顶部的圆角半径18.同步带外径宜采用正偏差19.链传动应紧边在上20.两链轮上下布置时,小链轮应在上面21.不能用一个链条带动一条水平线上多个链轮22.注意挠性传动拉力变动对轴承负荷的影响23.链条用少量的油润滑为好24.链传动的中心距应该能调整25.链条卡簧的方向要与链条运行方向适应26.带与链传动应加罩27.绳轮直径不得任意减小28.应避免钢绳反复弯曲29.设计者必须严格规定钢绳的报废标准30.钢绳必须定期润滑31.卷筒表面应该有绳槽齿轮传动结构设计1.齿轮布置应考虑有利于轴和轴承受力2.人字齿轮的两方向齿结合点(A)应先进入啮合3.齿轮直径较小时应作成齿轮轴4.齿轮根圆直径可以小于轴直径5.小齿轮宽度要大于大齿轮宽度6.齿轮块要考虑加工齿轮时刀具切出的距离7.齿轮与轴的联接要减少装配时的加工8.注意保证沿齿宽齿轮刚度一致9.利用齿轮的不均匀变形补偿轴的变形10.剖分式大齿轮应在无轮辐处分开11.轮齿表面硬化层不应间断12.锥齿轮轴必须双向固定13.大小锥齿轮轴都应能作轴向调整14.组合锥齿轮结构中螺栓要不受拉力蜗杆传动结构设计1.蜗杆自锁不可靠2.冷却用风扇宜装在蜗杆上3.蜗杆减速器外面散热片的方向与冷却方法有关4.蜗杆受发热影响比蜗轮严重5.蜗杆位置与转速有关6.蜗杆刚度不仅决定于工作时受力7.蜗杆传动受力复杂影响精密机械精度8.蜗杆传动的作用力影响转动灵活性减速器和变速器结构设计1.传动装置应力求组成一个组件2.一级传动的传动比不可太大或太小3.传递大功率宜采用分流传动4.尽量避免采用立式减速器5.注意减速箱内外压力平衡6.箱面不宜用垫片7.立式箱体应防止剖分面漏油8.箱中应有足够的油并及时更换9.行星齿轮减速箱应有均载装置10.变速箱移动齿轮要有空档位置11.变速箱齿轮要圆齿12.摩擦轮和摩擦无级变速器应避免几何滑动13.主动摩擦轮用软材料14.圆锥摩擦轮传动,压紧弹簧应装在小圆锥摩擦轮上15.设计应设法增加传力途径,并把压紧力化作内力16.无级变速器的机械特性应与工作机和原动机相匹配17.带无级变速器的带轮工作锥面的母线不是直线传动系统结构设计1.避免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不确定现象2.注意机构的死点3.避免导轨受侧推力4.限位开关应设置在连杆机构中行程较大的构件上5.注意传动角不得过小6.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的摆杆不宜太短7.正确安排偏置从动件盘形凸轮移动从动件的导轨位置8.平面连杆机构的平衡9.设计间歇运动机构应考虑运动系数10.利用瞬停节分析锁紧装置的可靠性11.选择齿轮传动类型,首先考虑用圆柱齿轮12.机械要求反转时,一般可考虑电动机反转13.必须考虑原动机的起动性能14.起重机的起重机构中不得采用摩擦传动15.对于要求慢速移动的机构,螺旋优于齿条16.采用大传动比的标准减速箱代替散装的传动装置17.用减速电动机代替原动机和传动装置18.采用轴装式减速器联轴器离合器结构设计1.合理选择联轴器类型2.联轴器的平衡3.有滑动摩擦的联轴器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4.高速旋转的联轴器不能有突出在外的突起物5.使用有凸肩和凹槽对中的联轴器,要考虑轴的拆装6.轴的两端传动件要求同步转动时,不宜使用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7.中间轴无轴承支承时,两端不要采用十字滑块联轴器8.单万向联轴器不能实现两轴间的同步转动9.不要利用齿轮联轴器的外套做制动轮10.注意齿轮联轴器的润滑11.关于尼龙绳联轴器的注意事项12.关于剪切销式安全离合器的注意事项13.分离迅速的场合不要采用油润滑的摩擦盘式离合器14.在高温工作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多盘式摩擦离合器15.离合器操纵环应安装在与从动轴相联的半离合器上轴结构设计1.尽量减小轴的截面突变处的应力集中2.要减小轴在过盈配合处的应力集中3.要注意轴上键槽引起的应力集中的影响4.要减小过盈配合零件装拆的困难5.装配起点不要成尖角,两配合表面起点不要同时装配6.轴上零件的定位要采用轴肩或轴环7.盲孔中装入过盈配合轴应考虑排出空气8.合理布置轴上零件和改进结构以减小轴的受力9.采用载荷分流以提高轴的强度和刚度10.采用中央等距离驱动防止两端扭转变形差11.改善轴的表面品质,提高轴的疲劳强度12.轴上多键槽位置的设置要合理13.空心轴的键槽下部壁厚不要太薄14.轴上键槽要加工方便15.在轴上钻细长孔很困难16.在旋转轴上切制螺纹要有利于紧固螺母的防松17.确保止动垫圈在轴上的正确安装18.保证轴与安装零件的压紧或预留间隙的尺寸差19.要避免弹性卡圈承受轴向力20.空心轴节省材料21.不要使轴的工作频率与其固有频率相一致或接近22.高速轴的挠性联轴器要尽量靠近轴承23.避免轴的支承反力为零24.不宜在大轴的轴端直接联接小轴25.轴颈表面要求有足够硬度滑动轴承结构设计1.要使润滑油能顺利地进入摩擦表面2.润滑油应从非承载区引入轴承3.不要使全环油槽开在轴承中部4.剖分轴瓦的接缝处宜开油沟5.要使油环给油充分可靠6.加油孔不要被堵塞7.不要形成润滑油的不流动区8.防止出现切断油膜的锐边或棱角9.发生阶梯磨损10.不要使轴瓦的止推端面为线接触11.止推轴承与轴颈不宜全部接触12.重载大型机械的高速旋转轴的起动需要高压顶轴系统的轴承13.承受重载荷或温升较高的轴承不要把轴承座和轴瓦接触表面中间挖空14.不要发生轴瓦或衬套等不能装拆的情况15.要减少中间轮和悬臂轴的支承轴承产生的边缘压力16.在轴承座孔不同心或在受载后轴线发生挠曲变形条件下要选择自动调心滑动轴承17.轴瓦和轴承座不允许有相对移动18.要使双金属轴承中两种金属贴附牢靠19.确保合理的运转间隙20.保证轴工作时热膨胀所需要的间隙21.考虑磨损后的间隙调整22.在高速轻载条件下使用的圆柱形轴瓦要防止失稳23.高速轻载条件下的轴承要选用抗振性好的轴承24.含油轴承不宜用于高速或连续旋转的用途25.滑动轴承不宜和密封圈组合26.在轴承盖或上半箱体提升过程中不要使轴瓦脱落滚动轴承轴系结构设计1.考虑轴承拆卸的设计2.轴承内圈圆角半径和轴肩圆角半径3.一对角接触轴承的组合4.角接触轴承同向串联组合5.角接触轴承不应与非调整间隙轴承成对组合6.轴承组合要有利于载荷均匀分担7.保证由于温度变化时轴的膨胀或收缩的需要8.考虑内外圈的温度变化和热膨胀时圆锥滚子轴承的组合9.要求轴向定位精度高的轴宜使用可调轴向间隙的轴承10.游轮、中间轮不宜用一个滚动轴承支承11.在两机座孔不同心或在受载后轴线发生挠曲变形条件下使用的轴上要选择具有调心性能的轴承12.设计等径轴的多支点轴承时要考虑中间轴承安装的困难13.不适用于高速旋转的滚动轴承14.要求支承刚性高的轴宜使用刚性高的轴承15.滚动轴承不宜和滑动轴承联合使用16.用脂润滑的滚子轴承和防尘、密封轴承容易发热17.避免填入过量的润滑脂,不要形成润滑脂流动尽头18.用脂润滑的角接触轴承安装在立轴上时,要防止发生脂从下部脱离轴承19.用脂润滑时要避免油、脂混合20.油润滑时应注意的问题21.轴承箱体形状和刚性的影响22.轴承座受力方向宜指向支承底面23.机座上安装轴承的各孔应力求简化膛孔24.对于内外圈不可分离的轴承在机座孔中的装拆应方便25.不宜采用轴向紧固的方法来防止轴承配合表面的蠕动密封装置结构设计1.静密封垫片之间不能装导线2.静联接表面应该有一定的粗糙度3.高压容器密封的接触面宽度应该小4.用刃口密封时应加垫片5.O形密封圈用于高压密封时,要有保护圈6.避免O形密封圈边缘凸出被剪断7.当与密封接触的轴中心位置经常变化时,不宜采用接触式密封8.正确使用皮圈密封9.不宜靠螺纹旋转压盖来压紧密封的填料10.填料较多时,填料孔深处压紧不够11.要防止填料发。

继电器磁路铆接设备上料方式优化改进

继电器磁路铆接设备上料方式优化改进

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翼3(上)继电器磁路铆接设备上料方式优化改进陈海原(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21)摘要:继电器磁路铆接设备改进优化,优化线圈上料方式,采用线圈自动上料代替人工作业,实现磁路铆接全自动运行,节省人工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关键词:继电器;磁路铆接;线圈自动上料;改进优化中图分类号:TM581文献标识码:B DOI :10.16621/ki.issn1001-0599.2019.03.660引言继电器生产过程中,磁路由线圈、轭铁、铁芯装配一起后,采用铆接工艺将三者铆接固定,如图1所示。

磁路铆接是继电器装配的重要工序,铆接应保证零件的位置精度和结合强度。

铆接过程中轭铁、铁芯表面无裂纹、镀层脱落等缺陷;线圈表面无变形、毛屑等缺陷。

1问题继电器铆接设备主要完成磁路铆接工序。

由于轭铁、铁芯结构规则、外形尺寸便于区别,采用振动料斗上料代替人工上料,将不规则排列、杂乱无章的轭铁、铁芯,按铆接装配要求,分别通过送料轨道和分离机构,规则有序地排列输送至工位,实现自动上料。

目前的生产设备,线圈由绕线设备加工完成后,放入线圈周转盘(图2)中。

由于线圈功能的特殊性、形状且表面质量要求高等因素,不允许断线等缺陷,无法使用振动料斗上料。

继电器线圈上料由人工作业将单个线圈从线圈周转盘中依次取出放至输送皮带,由输送皮带传送至装配工位进行装配、铆接,无法做到全自动运行。

2改进措施由于线圈已整齐放置于线圈周转盘,可以采用线圈自动上料装置自动将线圈从周转盘取出并放入铆接设备线圈输送皮带,取消人工线圈上料,实现全自动运行。

2.1线圈自动上料装置线圈自动上料装置由周转盘放置机构和线圈上料机构组成。

周转盘放置机构分为满料周转盘放置工位、线圈上料工位、空周转盘放置工位。

线圈上料机构主要是将线圈送入铆接设备输送皮带,完成线圈从周转盘上料至铆接设备的功能。

2.2线圈自动上料装置结构设计周转盘放置机构各工位之间采用电机结合光电传感器控制输送皮带输送,当光电传感器感应到满料周转盘到达线圈上料图1磁路装配能由于安装在发动机输出轴上的螺旋桨叶片、桨榖及相关配件动平衡存在问题引起的。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习题库(含答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习题库(含答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习题库(含答案) 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结构型传感器的结构比起物性型传感器的结构相对简单。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在标准配置中,I/O电源由内部电源给定,约1.5A的DC24V的内部电源可供输入/输出控制使用。使用中若超出1.5A电流时,应使用24V的外部电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以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依靠密封容器的体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依靠液压油内部的压力传递动力。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液体的压力损失包括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机器人的自由度数等于关节数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精密诊断技术需使用精密的仪器来支撑,近年来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备诊断系统和人工智能与诊断专家系统不属于精密诊断技术范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接收器一般安装在MPS工作站的铝合金板的右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电容C是由电容器的电压大小决定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9.电磁流量计可以测量所有液体的流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0.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上下料工作站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工件或夹具抓取手爪、周边设备及系统控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差动螺旋传动可以产生极小的位移。因此,可以方便的实现微量调节。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2.喷涂机器人一般采用电力驱动,具有动作速度快、防爆性能好等特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3.ABB机器人RobotStudio ,在 smart 组件中,lLinearMove是移动一个对象到指定位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4.完成某一特定作业时具有多余自由度的机器人称为冗余自由度机器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5.ABB机器人RobotStudio 中,关节依赖性指的是 Joint 的动作依赖于 LeadJoint ,当 LeadJoint 动作时, Joint 到控制也发生关节位置变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6.谐波减速机的名称来源是因为刚轮齿圈上任一点的径向位移呈近似于余弦波形的变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7.一个刚体在空间运动具有3个自由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8.ABB 机器人DSQC651标准板,主要包括的接口为数字量输出接口、模拟量输出接口、数字量输入接口、DeviceNet接口。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9.结构型传感器的原理比起物性型传感器的原理相对清晰。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对于ABB机器人,若断电后机器人关节轴发生了移动,需要对机械原点的位置进行计数器的更新操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1.2:1是缩小比例。(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2.共点直线群的Hough变换是一条正弦曲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3.交互系统实现机器人与外部环境中的设备相互联系和协调的系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4.角接触球轴承,随着接触角的增大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变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5.线性运动过程中轨迹可控,工具姿态不会改变,因此方便操作员的直观操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6.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灭弧装置及辅助部件组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7.OUT指令是驱动线圈的指令,可以驱动各种继电器。(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8.ABB机器人RobotStudio 中,如果生成的目标点图标带有黄色感叹号,是因为轴配置参数未进行设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9.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在其基圆以外的部分必然都是渐开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0.ABB机器人RobotStudio 中,在机械装置当中,一对关节的子关节发生位置姿态变化时其父关节不会发生份置姿态的变化,一对关节的父关节发生位置姿态变化时其子关节也会发生相同的位置姿态变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1.示教盒属于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2.S7 Graph中程序修改后,必须每次都下载对应的背景数据块。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3.ABB机器人六个关节轴都有一个机械原点的位置。在以下哪些情况下,需要对机械原点的位置进行转数计数器更新操作: 1)、更换伺服电机转数计数器电池后。 2)、当转数计数器发生故障,修复后。 3)、转数计数器与测量板之间断开过以后。 4)、断电后,机器人关节轴发生了位移。 5)、当系统报警提示“10036 转数计数器未更新”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4.暂停指令能够使PLC从RUN?到STOP,但不能立即终止主程序的执行。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5.无论简单或复杂的机器人动作,都需要先设计流程图,再进行编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6.电机无自转:控制电压降到零时,伺服电动机能立即自行停转。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7.FANUC机器人型号中RobotM-900iA150P其中150表示机器人的负荷载重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8.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它所消耗的电功率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9.为了改变直流电机的旋转方向,可以将电机的电枢和励磁电源的方向同时改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0.梅花联轴器具有抗油和电气绝缘的特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1.工业机器人特点是:可编程、拟人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2.视应用要求和物理限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安装摄像头。一般情况下可以说将摄像头安装在固定结构上会更为有效,除非要求由机器人携带摄像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3.专用输入输出信号的功能是机器人系统预先定义好的,当外部操作设备作为系统来控制机器人及相关设备时,要使用专用输入输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4.O型密封圈在没有外部损伤和切口时,可再使用一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5.电源接通单元根据来自电源接通顺序基板的伺服电源控制信号的状态,打开或关闭伺服电源接触器,供给伺服单元电源,电源接通单元经过线路滤波器对控制电源供给电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6.同等条件下比较,单片式液压缸的速度是双片式液压缸的两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7.为了适应工业机器人自动上下料。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一定改造包括门的自动开关、工件的自动夹紧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8.不管机器人处于何种状态,只要触发复位信号,可复位机器人程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9.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时,模式旋钮打到示教模式后,外部设备发出的启动信号仍有效。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0.机器人传感器只是感知机器人内部的状况和状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1.V形滚珠导轨的优点是接触应力较小,刚性较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2.螺旋机构是用来将直 线运动转变成为螺旋运动的机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3.PLC不能为外部传感器提供24V直流电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4.气动系统的组成包括: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5.PLC 的存储器分为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其中系统存储器为 ROM 或 E2PROM 结构,而用户存储器主要为 RAM 结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6.PLC的输出端口接有感性元件时,对交流电路,应串联阻容电路,以抑制电路断开时产生的电弧对PLC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7.MPI是指多点接口通信协议,通过它可组成一个小型PLC网络,实现PLC之间的少量数据交换它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和软件就可网络化,其站点连接数量最多为64个。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8.消声器的作用是消除压缩气体高速通过气动元件排到大气时产生的刺耳噪声污染。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9.在s7-300中模拟量输入模块6ES7 7KF02-OAB0,实际使用时必须根据实际测量参数调整量程模块A/B/C/D的位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0.一般市场上较多应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机器人的结构和机器人的用途来分类。

JM6065精密矫平机

JM6065精密矫平机

JM6065/19数控精密矫平机简介一、用途与特性:我公司经过二十余年对金属材料精密矫平机械的研发,对金属板料的精密矫平设备已经进入了系列化设计制造进程。

主要型号有JM120/19(薄料系列)、JM3020/21(普料系列)、JM3535/21(高强料系列)、JM6065/19(厚宽料系列)等。

JM6065/19数控精密矫平机的主要功能是对金属板料制品,带卷料的弯曲.扭曲变形进行精密矫平、矫正。

主要是针对冲压件、五金机电、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品特性而设计的,主要设计原理是利用力学“包辛格”原理,工件经过多重压辊的弯曲变形伸展,最终形成一个精密平整表面。

机床机构设计先进,在JM3535型基础上有效提升了机床的刚度和传递功率,提高了传动调控机构的机械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从而使之工件矫平能力得到扩展,尤其对厚料且材质为高强度的合结钢(中硬热处理)的工件矫平达到理想效果,该机床运用了数控控制技术,机床所有调控参数,安全报警界定都实现了自动控制,操控人员经简单技术培训就可操控本机。

JM6065/19具有以下特性:1、适用性广该机床能矫平厚度1.0-16mm,宽度小于650mm,长度大于100mm的碳结钢、有色合金等板材制品及带卷料。

对于高速冲压冲前带卷料校平也是理想的匹配设备。

同时,对减少工件加工余量和消除板料应力,避免产生拉深裂痕也是一种较理想的工艺装备。

典型工件如:圆锯片、手工锯、锁具面板、冰刀、刀剪器具、木工刀具、工业刀片、链条板、汽车制动片(钢背)、离合器片、缝纫机针板、工量刃具(游标卡尺)、钣金件等。

2、矫平精度高调控尺寸精度0.01mm,工件能获得平整、光滑的表面,平面度达0.03-0.10mm。

3、操作简易、工效高该机采用数控技术,调试方便,一旦调整好矫平参量,被矫工件能以 2.5-8m/min 线速自动通过矫平机,能连续不断地运行,无需其它操作技能.4、能耗低、安全可靠性高该机总功率小于8kw;无环境污染;噪声低;诸如压动力过载、调量超标、行程超标检测等安全保护设置齐全。

精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精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4FL3 Ebh3
f (L, b, h, E)
片簧变形的绝对误差为
d f dL f db f dh f dE
L b h E
写成增量形式,略去高阶无穷小,
f L f b f h f E
L b h E
因所有的原始误差都是随机变量,故实际误差可 用下式估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 (
L)2 ( f
b)2 ( f
制,甚至加以消除。
2) 偶然误差(随机误差)。
这种误差是由于许多互不相关的因素引起的,其大
小和方向不能事先预测,因而只能部分地控制和减小,
因而无法消除。
1 2 ... n
n
i
i 1
n
2 1
2 1
...
2 n
2 i
i 1
2、零件的特性误差估算
1)绝对误差估算 例如片簧的弹性变形
m
强度是指零件外载荷作用的能力。强度不足时,零
件将发生断裂或产生塑性变形(永久性变形),使零件
丧失工作能力而失效。
第二节 零件与机构的误差估算和精度
一、零件的误差
1、加工误差:是指零件的实际尺寸或几何形状与理想 值之间的差异。例如片簧的 L、b、h、E
2、特性误差:是指零件的实际特性与理想特性之间的 差异。例如,片簧的挠度误差为特性误差。
h)2 ( f
E )2
L
b
h
E
2)相对误差估算(衡量零件的工作性能)
零件的绝对误差与其最大的工作范围的比值。
例如,片簧挠度误差,可用绝对误差与其最大挠度的
比值来表示。即 3、机构的特性误差 max
从动件位置是主动件位置、机构各运动学尺寸的

自动机与自动线总结

自动机与自动线总结

第二章自动机械的结构组成与工作流程T 、1.按自动机械的用途分类:①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②自动化装配设备③自动化检测设备④自动化包装设备J、 2.自动机械的结构组成:①工件的自动输送及自动上下料机构②辅助机构(定位、夹紧、分隔、换向等)③执行机构④驱动及传动系统⑤传感器与控制系统J﹑3.自动机械的典型工作流程:①输送与自动上料②分隔与换向③定位与夹紧④工序操作⑤卸料第三章皮带输送线结构原理与设计应用T、 1.皮带输送与皮带传动的区别:皮带传动是指动力的传动环节,皮带输送是一种物料输送机构,皮带输送包含了皮带传动。

P/T、 2.从动轮与主动轮的最大区别:从动轮的轴与轮之间是通过轴承链接,因而轴与轮之间是可以相对自由转动的;主动轮的轴与轮是通过键联结成一体的,不可以自由转动。

T、 3.皮带输送线的3种运行方式:①等速输送②间歇输送③变速输送T/J、 4.主动轮与皮带内侧之间的摩擦力取决的因素:①皮带的拉力②主动轮与皮带之间的包角③主动轮与皮带内侧表面之间的相对摩擦系数M、 5.包角:主动轮表面与皮带内侧的接触段圆弧所在区域对应的圆心角。

J、 6.皮带输送线张紧轮合理位置及张紧调节方向有何要求:①张紧轮在加大皮带张紧的同时还应能增大皮带的包角②张紧轮的调节方向尽可能设计为对皮带长度影响最大的方向③张紧轮通常设计在皮带的松边一侧J、 7.提高皮带输送线负载能力的有效途径:①增大主动轮输出侧皮带张紧力②增大主动轮与皮带内侧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③增大皮带与主动轮之间的包角④增大皮带宽度M、8.皮带打滑现象:皮带与主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牵引皮带及皮带上的负载,使皮带不能前进或不能与主动轮同步运行的现象。

J、 9.出现打滑现象的原因:①皮带的初始张紧力不够②主动轮与皮带之间的包角太小③主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系数太小T、10.因为安装误差引起的跑偏:①输送皮带接头不平直②机架歪斜T、11.皮带输送线皮带跑偏现象的纠正:①调整托辊②调整辊轮位置第四章链条输送线设计原理与应用T、1.链条输送线的类型:①倍速链输送线②平顶链输送线③悬挂链输送线M、 2.倍速链输送线:所谓倍速输送链就是在输送线上,链条的移动速度保持不变,但链条上方被输送的工装板及工件的速度大于链条速度的一种滚子输送链条。

剪板机结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剪板机结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摘要该设计的对称传动剪板机,其冲剪力为10吨,滑块的行程为22mm,每分钟剪切30次。

由电动机提供动力,经过一级带传动和一级齿轮传动减速。

设计中采用的执行机构为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这一机构将剪板机传动系统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实现对板料的剪切。

曲柄滑块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维修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

本设计中,通过对平面曲柄滑块机构的数学建模,用Turbor C编程,输入曲柄滑块机构的机构参数和运功参数,实现对整个机构运动过程的仿真。

关键词:Turbor C 运动仿真曲柄滑块剪板机全套CAD图纸,联系 6ABSTRACTThe design of symmetric transmission shears, shear-to 10 tons, the itinerary for the slider 22 mm per 30 minutes shear. Powered by the motor through a belt drive and a slowdown Gear. Design of the implementation agencies right mind crank slider, This will shears transmission rotation slider into the reciprocating linear mot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 of sheet metal shear. Crank slider is simple in structure, easy processing, easy to maintain and repair, economic and practical advantages in machinery, equipment widely used. The design, right through the plane crank slider mathematical modeling, Turbor C programming, input slider crank agencies that such remarks parameters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whole movement of the simulation process.Key words: Turbor C Motion simulation Crank and slide block Cutting machine第1章绪论1.1剪板机分类剪板机的分类:机械剪板机、数控剪板机、液压剪板机、数控摆式剪板机、数控前送料摆式剪板机、液压摆式剪板机、超厚液压摆式剪板机、液压闸式剪板机、深喉口剪板机、脚踏剪板机、精密剪板机。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pptx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知识点梳理汇总.pptx

(8)成本 (9)
(11)造型与色彩
2、总体设计 3、结
5、机床整机综合评价6、定
型设计
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理论
机床的运动学原理
金属切削机床工作原理是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由刀具切除工件加工表面多余的金属材料,形成工 件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并达到其精度要求。
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与机床运动
(I)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
(2)强度、刚度和抗振性方面的要求
(3)加工稳定性方面的要求
(4)耐用性方面的要求
(5)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
第三节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
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
1、加工装备(机床或工作母机)
2、工艺装备
3、储运装备 4、辅助装备
加工装备包括:金属加工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锻压机床、冲压机床、注塑机、焊接设备、铸造设备等。
金属切削机床可按如下特征进行分类:
1、按机床的加工原理分为:车床、钻床、钺床、纹加工机床、铳床、刨(插)床、拉床、切断机床和其它机床 等。
2、按机床的使用范围分为:
通用机床:通用的金属切削机床可加工多种尺寸和形状的工件的
多种加工面 专用机床:用于特定工件的特定表面、特定尺寸和特定工序加工的机床 专门化机床:用于对形状相似尺寸不同的工件的特定表面,按特定的工序进行加工 3、机床按其通用特征可分为高精度精密、自动、半自动、数控、仿形、自动换刀、轻型、万能和简式机床等 第四节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类型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可分为创新设计、变型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等三大类 第五节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方法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典型步骤 (一)产品规划阶段 (二)方案设计阶段 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第一节概述 机床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柔性 (3)与 (4)刚度 (6)噪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