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组安装施工工艺

蓄电池组安装施工工艺
蓄电池组安装施工工艺

蓄电池组安装施工工艺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压为24V及以上,容量2.1.1凡使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和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

2.1.2安装的设备及器材应有铭牌,注明厂家,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并应有合格证件及技术文件。

2.1.3设备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

2.1.4配制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用硫酸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蓄电池用硫酸》,并有产品合格证。

2.1.5配制钢镍碱性蓄电池电解液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三级化学纯度的氢氧化钾(KOH),其技术条件见表2-36。

2.1.6蓄电池用蒸馏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铅酸蓄电池用水》)的规定。

2.1.7蓄电池台架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1.8绝缘子、绝缘垫无碎裂和缺损;型钢无明显锈蚀。

2.1.9其他材料:防锈漆、耐酸漆,电力复合脂、镀锌螺丝、塑料带、沥青漆、酒精、铅板均应有合格证。

氢氧化钾技术条件表2-36

指标名称化学纯

氢氧化钾(KOH)(%)≥80

碳酸盐(以K2CO3计)(%)≤3

氯化物(Cl)(%)≤0.025

硫酸盐(SO4)(%)≤0.01

氮化合物(N)(%)≤0.001

磷酸盐(PO4)(%)≤0.01

硅酸盐(SiO3)(%)≤0.1

钠(Na)(%)≤2

钙(Ca)(%)≤0.02

铁(Fe)(%)≤0.002

重金属(以Ag计)(%)≤0.003

澄清度试验合格

2.2主要机具:

配液池、台钻、砂轮、电锤、榔头、板锉、圆锉、手锯、扳手、水平尺、线坠、钢板

尺、钢卷尺、木锤、铜带榔弯器、油刷子、手电筒、电焊机、气焊工具、排风扇、摇表、万用表、直流电压表、比重计、温度计、陶瓷缸、漏斗、玻璃棒、量杯、吸液器、眼镜、耐酸碱服、胶皮手套、胶皮围裙、胶皮靴、口罩。

2.3作业条件:

2.3.1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齐全。

2.3.2土建工程全部施工完毕,门窗齐全。

2.3.3蓄电池室耐酸地面做完,墙、门、窗、通风道内外金属结构均应刷完耐酸漆。

2.3.4放置蓄电池台墩均已施工完毕。

2.3.6蓄电池室上、下水道接通。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设备点件检查→母线、电缆及台架安装→蓄电池组安装→配液及充放电→碱性蓄电池配液及充放电→送电、验收

3.2设备点件检查:

3.2.1设备拆箱点件检查应由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

3.2.2根据装箱单或供货清单的规格、品种、数量进行清点。

3.2.3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3.2.4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附件是否齐全,部件是否损坏。

3.2.5铅酸蓄电池应检查以下内容:

3.2.5.1蓄电池槽应无裂纹、损伤,槽盖板应密封良好。

3.2.5.2蓄电池的正、负端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防酸栓、催化栓等配件应齐全无损伤;滤气帽的通气性能良好。

3.2.5.3透明的蓄电池槽,应检查极板无严重受潮和变形;槽内部位应齐全无损伤。

3.2.6镉镍碱性蓄电池应检查以下内容:

3.2.6.1蓄电池外壳应无裂纹、损伤、漏液等现象。

3.2.6.2极性正确,壳内部件齐全无损伤;有气孔塞通气性能良好。

3.2.6.3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无锈蚀。

3.2.6.4带电解液的蓄电池,其液面高度应在两液面线之间;防漏栓塞应无松动、脱落。

3.3母线、电缆及台架安装。

3.3.1蓄电池室内的母线支架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支吊架以及绝缘子铁脚均应刷耐酸漆。

3.3.2蓄电池引出电缆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3.3.2.1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

3.3.2.2引出线应用塑料色带标明正、负极性。正极为赭色,负极为兰色。

3.3.2.3孔洞及保护管处应用耐酸、碱材料密封。

3.3.3蓄电室内裸母线安装除应符合有关规范外,尚应采取防腐蚀措施。连接处应涂电力复合脂。

3.3.4台架的安装:

3.3.

4.1台架、基架数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3.

4.2台架安装前应刷耐酸漆或焦油沥青;

3.3.

4.3电压高于48伏的蓄电池架,应用绝缘子或绝缘垫与地面绝缘;

3.4蓄电池组安装:

3.4.1蓄电池安装应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3.4.2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蓄电池应高度一致,排列整齐。

3.4.3有抗震要求时,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并牢固可靠。

3.4.4温度计、液面线应放在易于检查一侧。

3.5配液与充放电:

3.5.1配液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3.5.1.1硫酸应是蓄电池专用硫酸,并应有制造厂产品合格证;

3.5.1.2蒸馏水应符合标准要求;

3.5.1.3蓄电油槽内应清理干净;

3.5.1.4做好充电电源的准备工作,确保电源可靠供电;

3.5.1.5准备好配液用具、测试设备及劳保用品。

3.5.2调配电解液:

3.5.2.1配液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技术资料规定及注意事项进行,以防误操作;

3.5.2.2在调配电解渡时,将蒸馏水放到已准备好的配液容器中,然后将浓硫酸缓慢的倒入蒸馏水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以便混合均匀,迅速散热;

3.5.2.3严禁将蒸馏水往硫酸内倒,以防发生剧热爆炸。

3.5.3电解液调配好的密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技术规定,见表2-37、表2-38。

铅酸蓄电池用材质及电解液标准表2-37

指标名称浓硫酸使用中电解液蒸馏水

硫酸(H2SO4) 含量(%)≥92 40~15

灼烧残渣含量(%)≤0.05≤0.02≤0.01

锰(Mn)牶?(%) ≤0.0001 ≤0.00004 ≤0.00001

铁(Fe) 含量(%)≤0.012≤0.004≤0.0004

砷(As) 含量(%)≤0.0001 ≤0.00003

氯(Cl) 含量(%)≤0.001≤0.0007 ≤0.0005

氮氧化物(以N计) 含量(%)≤0.001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 含量(%)≤0.002≤0.0008 ≤0.0002

色度测定(ml) ≤2.0

透明度(mm) ≥50 透明无色无色透明

电阻率(25℃) (Ω穋m)≥10×104

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 (%)≤0.0005 ≤0.0003

铵(NH4) 含量(%)≤0.005 ≤0.0008

铜(Cu) 含量(%)≤0.002

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 (%)≤0.005

二氧化硫(SO2) 含量(%)≤0.007

碱性蓄电池用电解液标准表2-38

项目新电解液使用极限值

外观无色透明,无悬浮物

密度1.19~1.25 (3.5.4注入蓄电池的电解液,其温度不直高于3.5.5固定型开口式蓄电池隔板在注入电解液前24h内插入,注入电解液应高出极板上部10~3.5.6蓄电池充电要在电解液注入3~5h(一

般不直超过12h)、液温低于3.5.7防酸隔爆式铅蓄电池的防酸隔爆栓在注酸完后装好,防止充电时酸气大量外泄。

3.5.8蓄电池在充电时要严格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

3.5.9蓄电池充电符合下列条件可认为已充足:(l)在正、负极板上发生强烈气泡;(2)电解液的比重增加到产品说明规定值,一般为1.20~1.2.1(温度为+3.5.10充电结束后,电解液的比重、液面高度需调整时,调后再进行半小时的充电。

3.5.11蓄电池的放电应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不应过放。

3.5.12蓄电池具有以下特征时说明放电已完成:

3.5.12.1电池电压降至1.8V;

3.5.12.2极板的颜色,正极板为褐色,负极板发黑;

3.5.12.3电解液的比重,一般降至1.17~l.15。

3.5.13温度在25℃时,放电容量应达到额定容量的85%以上;当温度不在25℃时,其容量可按公式换算

3.5.15充放电全过程,按规定时间作好电压、电流、比重、温度记录及绘制充放电特性曲线图。

3.6蓄电池施工注意事项:

3.6.1蓄电池室通风必须良好;

3.6.2蓄电池室严禁烟火;

3.6.3极板焊接时,必须由有经验的焊工进行,电工配合;

3.6.4蓄电池配液应由有施工经验的电工操作,并设专人监护;

3.6.5配液时蓄电池室应备5%的碳酸钠溶液和清水以防意外;

3.6.6严格禁止把蒸馏水向硫酸内倾倒;

3.6.7配注电解液时,操作人员必须配戴专用保护用品(防护眼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胶皮靴、口罩),确保操作安全;

3.6.8蓄电池充放电严格按技术资料进行,以防过充、过放损坏极板,影响使用寿命。

3.7碱性蓄电池充放电及注意事项:

3.7.1碱性蓄电池配液及充放电要按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

3.7.2电解液的注入:

3.7.2.1清洗电池,擦去油污;

3.7.2.2注入电解液需用玻璃漏斗或盗漏斗;注入后2小时进行电压测量,如测不出可等8~10h,再测一次,还测不出电压或电压过低,说明电池已坏,需更换电池;

3.7.2.3电解液注入后2小时还要检查液面高度,液面必须高出极板10~3.7.2.4在电解液中注入少量的火油或凡士林油,使其漂浮在液面上,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与电解液接触。

3.7.3充、放电:

3.7.3.1碱性蓄电池的充、放电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3.7.3.2如果没有注明,充、放电电流可按以下方法计算:电池的额定容量除以4(或乘以25%),即额定容量为3.7.3.3钢镍蓄电池充电先用正常充电电流充6h,1/2正常充电电流继续允6h,接着用8h 放电率放电4h,如此循环,充、放电要进行三次;

3.7.3.4对铁镍蓄电池用正常充电电流充12h,再用8h率放电,当两极电压降至1.1V时,再用12h率(1/3正常充电电流)充电一次。

3.7.4注意事项:

3.7.

4.1配制碱性电解液的容器应用铁、钢、陶瓷或珐琅制成;

3.7.

4.2严禁使用配制过酸性电解液的容器;

3.7.

4.4配制好的电解液必须密封,不能与空气接触,以防产生碳酸盐。

3.8蓄电池送电及验收

3.8.1蓄电池送电:

蓄电池二次充电后,经过对蓄电池电压、电解液比重、温度检查正常后交建设单位使用。

3.8.2验收:

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文件:

3.8.2.1产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

3.8.2.2蓄电池安装、充、放电记录;

3.8.2.3材质化验报告。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首次充、放电的各项指标均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条件及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充、放电记录。

4.1.2蓄电池组母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4.1.2.1110V的蓄电池组不小于0.1MΩ;

4.1.2.2220V的蓄电池组不小于0.2MΩ。

检验方法: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4.2基本项目:

4.2.1蓄电池台架应符合以下规定:

4.2.1.1木台架干燥、光滑、无活疖和劈裂;台架尺寸正确,防酸处理完整;

4.2.1.2木台架子直整齐,水泥台架耐酸衬砌平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4.2.2电池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4.2.2.1稳固垫平、排列整齐、标志正确、清晰齐全、绝缘子绝缘垫板等无碎裂和缺损;

4.2.2.2容器内无严重沉淀或其它杂物,容器本体无渗漏,表面清洁,容器内的有关表计清晰可见,电解液液位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3蓄电池母线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4.2.3.1母线及支持件和支架平整,固定牢靠,母线平直,弯曲处弯度均匀一致,母线穿墙接线板,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4.2.3.2母线熔焊焊接,焊缝无裂纹、气孔等缺陷,蜡焊焊接焊缝饱满光滑;

4.2.3.3母线色标准确均匀,母线布置合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成品保护

5.1蓄电池室的门应加锁,未经施工及有关人员的许可非安装人员不准入内。

5.2蓄电池室自充电至交工期内需设专人值班。

5.4凡需在蓄电池室内施工时,必须采取保护和防尘措施,以防碰撞损伤设备。

5.5蓄电池室通风良好,室内应无强烈气味,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0~30℃。室内严禁用火及吸烟。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蓄电池施工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表2-9。

常产生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表2-39

序号常产生的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1支架焊接后,焊渣清理不净对施工人员提出质量要求,焊后认真检查

2金属支架漏刷防锈漆和耐酸漆加强对施工人员工作责任心的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3蓄电池孔洞、过管不做耐酸材料密封责任分工明确,避免互相推诿

4母线弯曲不一致施工应采用专用机具

应派责任心强的工人施工,在焊正式的极板前,先进行一次试焊材料使用不按要求施工,与蓄电池连接用材料不用耐酸材料施工前对材料应进行认真的检查,材质、数量要准确齐全

加强检查,认真记录,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蓄电池充放电工作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设备材料进货检验记录。

7.2设备材料产品化验单及合格证。

7.3充放电记录。

7.4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5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操作规程

用电安全提示:所有用电设备开启使用前,应检查其有无漏电或接触不良现象,以保证用电安全! 1. 目的 规范扣式锂离子电池制作程序,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并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CR2032扣式电池的组装。 3. 操作步骤 材料处理 A)研磨 将10g左右样品在玛瑙研钵均匀研磨30min。 B)过筛 将上述研磨材料过325目筛网,同时测试样品SEM和粒度。 制备负极片 A)制浆 按照浆料制作的流程,准确称取去离子水、SBR、CMC、导电剂和负极等物料进行混合,高速搅拌2h,确认烧杯壁没有物料飞溅,保证浆料比例正确。

B)涂布 将上述浆料采用150的挂板细度计。 C)烘烤 将极片放入真空烘箱,90°烘烤24h。 D)辊压 将极片放入辊压机,进行辊压。 准备扣式电池壳 用酒精擦拭CR2032扣式电池壳、集电器、支撑片(弹簧片),然后置于烘箱中采用60℃烘1h。 冲片 将正极片或负极片置于烘箱中干燥,一般采用120℃,干燥24h。然后取出用模具把电极片冲成一定直径的小圆片。 冲片时模具下压要快,且注意机械伤害。 称量 称片。挑选工序中制得的小圆片进行称量。称量天平精度为十万分之一。要尽量采用没有毛刺、褶皱、缺角等问题的小圆片,极片偏差最好为±。 在天平称量读数时天平门必须关闭,以免空气流动影响读数,读

数时同时注意实验台不能震动,不能把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物体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称量时必须精确。 二次干燥 在一定温度下干燥极片(60℃烘1h),主要是除去冲片和称量时在空气中操作所吸收的水分。 裁剪隔膜 隔膜应该可以恰好装入电池壳,要求整体平整、形如满月、边缘圆滑,恰好可以和电池壳的内壁紧密贴合。 采用电脑绘制大小的圆圈,打印出来,将隔膜按照此圆进行裁剪。采用60℃烘烤24h。 手套箱内组装电池 表手套箱组装电池的必备物品 注:容量较大的手套箱可事先这些存储电池部件,更清洁

蓄电池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 1 概述 2 编制依据 3 施工内容 4 施工条件 5 施工程序和方法 6 工艺和质量要求 7 技术记录要求 8 安全预防措施 9 环境控制措施 10 主要机械和工器具 11 人员资质的要求 12 危险点辨识及环境保护

1 概述 1.1 三门峡灵220kV观音堂变电站工程蓄电池采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蓄电池采用全密 封防泄漏设计,电池充电时所产生的氧气几乎被完全吸收,因此电池使用期间无酸雾和气 体逸出,无需填酸补水,不污染环境。同时,该结构电池也有放电率非常小、接线端子或 外壳不会出现电解液渗漏现象等。 1.2 220V 蓄电池分两组,每组由103只2V 300Ah蓄电池组成;48V 蓄电池分两组,每 组由24只2V 300Ah蓄电池组成。 1.3 配套直流装置采用深圳奥特迅电气生产的整流屏及直流屏。 2 编制依据 2.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5161.17-2002; 2.3 新乡华源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相关图纸; 2.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 5009.1-2002; 2.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6 蓄电池厂家用户手册 3 施工内容 直流用2V-300Ah型蓄电池2组,每组103只,及相应的蓄电池支架安装;通信用2V- 300Ah型蓄电池2组,每组24只,及相应的蓄电池支架安装。 4 施工条件 4.1 蓄电池安装前,建筑工程及其辅助设施应按设计要求全部竣工,并验收合格。蓄电池室内清理干净,应有正常防爆照明装置,其照明器具的布置便于维护,通风设施良好。 4.2 蓄电池安装前,所有电火焊工程项目结束。 5 施工程序和方法 5.1 施工程序流程: 施工准备 蓄电池及支充电 架开箱检查 5.2 施工准备

通信机房蓄电池组替换项目实施方案

通信机房蓄电池组替换项目实施方案 广东通建叶健 一、电池替换操作步骤: 第一步:测量熔丝和电池组电压,确定要拆电池组; 第二步:在电源柜拔掉对应电池组熔丝; 第三步:测量电池组电压是否下降,如有下降则为要拆电池组; 第四步:从电池组中间断开任两块电池连接线; 第五步:拆除电池组正负极铜排上的电源线; 第六步:拆除电池组; 第七步:确定新电池组安装位置(特别是铜排到电池线的距离要预留够); 第八步:安装电池组底座/电池架; 第九步:正确摆放电池组(注意两块电池之间的正负极对应); 第十步:按图纸连接电池组,留中间两块电池线先不连; 第^一步:拧紧电池极柱螺丝,检查电池连接线序和螺丝拧紧情况(本操作施工人员检查一次,现场负责人检查一次,保证检查两次以上);第十二步:将电池组正负极接到铜排上,连接电源线; 第十三步:将电池组中间两块电池线连接好; 第十四步:测量电池组电压; 第十五步:安装好熔丝,测量系统电压;

二、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 1、机房承重:联通汇聚机房租赁的基本都是二层或二层以上楼房, 这些楼房严格意义上作为通信机房不符合通信建造标准承重标准(普通民房承重约400KG/平方),电池组容易压塌楼房,造成重大事故。预防措施: a.电池组跟着承重梁的走向摆放。 b.电池组安装槽钢底座支架,分摊承重。 c.禁止电池码放。 d.非操作施工人员不要集中站在电池组周围。 2、搬运: 人工搬运:核心、汇聚机房电池基本都是400A H以上,单只电池重量从120~800斤不等,在搬运中极容易碰伤/砸伤人员。 预防措施: a.使用电池厂家配备的专业搬运工具; b.人员配备足够,用力要均匀,保持电池平衡; c.吊车搬运必须一个吊车司机配备一个指挥; d.吊车工作臂下及工作旋转范围内不得站人。 3、接线:电池接线包括电池电源线接线和电池组之间的接线,电池安装 事故多数是由接线引起的,接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电池组的安全。 预防措施: 电池组加电之前要确认以下问题两遍以上(责任人施工人员、施工队长和现场项目经理):

蓄电池监测管理系统

蓄电池监测管理系统 一、概述 大量的统计表明,所谓的“蓄电池问题”绝大多数并不是整个蓄电池组的问题,而只是其中个别蓄电池性能劣化或连接处接触不良等原因形成的。如果能在线实时地监测到整个蓄电池组中每一块蓄电池的运行状态和性能以及连接情况,并在发现异常时告知管理部门及时处理,将会从根本上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数年前开始流行并沿用至今的蓄电池巡检装置,对蓄电池运行状态(主要是端电压)的监测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监测对于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其原因是:即便是性能很差或连接不良的蓄电池在浮充状态时,端电压的变化并不明显,而等到蓄电池放电时发现异常,往往为时已晚。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公司和专家,通过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发现通过测试蓄电池的内阻(或电导)可以较好的对应蓄电池的性能。

TLKS-BTS-I / BATT TEST SERVER分布式蓄电池性能在线监测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在蓄电池监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实时性、准确性、抗干扰性、现场安装便捷性等各方面都有突出的特点,有很高的性价比。 二、原理示意图 采用蓄电池性能监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暂态直流小电流电量比较法。使暂态小电流流过已知电阻 R0和被测蓄电池内阻 R 内,同步测量暂态小电流在这两种电阻上的消耗电量,这两个电量值各自与其负载电阻 R0和 R 内的阻值成正比,通过这些量值的比例关系即可求得被测电池的内阻(或电导)。 将检测到的值数字化,通过GPRS/CDMA等的数据通道,实时上传到监测中心,中心收到数据后,加以分析,给出服务的建议。

(图1)系统原理示意图三、主要功能 1.能监测蓄电池浮充电压; 2.能监测蓄电池放电电压; 3.能探测蓄电池温度; 4.能给出蓄电池的电压曲线;

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指导书资料

受控 Q/JD 受控编号:D / 21 版本号:A 版0号 嘉兴电力局企业标准 Q/JD403067—2003 2003-06-25发布2003-07-01实施 嘉兴电力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职责和权限 (1) 3.1工作负责人职责 (1) 3.2工作班成员职责 (1) 4 人员技能和劳动组织 (1) 5 工作程序 (1) 5.1工作准备 (1) 5.1.1指定工作负责人 (1) 5.1.2了解设备情况 (2) 5.1.3准备工具和测量设备。 (2) 5.2履行开工手续 (2) 5.2.1危险源、危险点预控 (2) 5.2.2环境因素预控 (2) 5.2.3交代安全措施 (2) 5.3作业流程图 (2) 6 作业内容及要求 (3) 6.1静态放电 (3) 6.2注意事项 (4) 7 记录 (4) 8 修订记录 (4) 附录A (5)

前言 根据ISO 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第7.5.1条和OHSAS 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第4.4.6条、ISO 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中第4.4.6条的要求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旨在指导嘉兴电力局蓄电池充放电作业的工作程序,确保蓄电池充放电操作正确和试验结果准确。 本标准的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嘉兴电力局贯标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修试工区 本标准的管理归口单位:生技处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章寿松、沈一辛 本标准的主要审核人:言伟、韩中杰 本标准的批准人:朱维政

直流屏蓄电池更换方案培训课件

变电站蓄电池组更换、安 装方案

变电站 蓄电池组更换、安装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1前言 1变电站属变电运行工区管辖,是1电网中的一座重要的变电站。原直流系统蓄电池组是采用哈尔滨光宇蓄电池厂2001年12月生产的型号为GFM-200Z的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2008年1电网直流系统蓄电池组核对性充放电试验时候已经发现该站蓄电池组容量已达不到规程要求。经申请后,由新疆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招标选型订购的,长沙日丰电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FM-200的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并委托变电检修工区负责更换安装,现特申请对该站进行直流系统更换的方案给予批准。 2改造内容 2.1对原有得18只蓄电池先进行100%核对性放电试验,依据试验数据对18只蓄电池进行标注,以备后用,包括组装蓄电池22于条试验引线的连接工作在内此段时间预计在12小时左右。 2.2对18只蓄电池进行充电,此段时间预计在18小时左右。 2.3将原有蓄电池组与充电机解裂后拆除原有18节蓄电池,包括分解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及22于条试验引线的拆除工作在内此段时间预计在3小时左右。 2.4安装18只新蓄电池、连接好连接线、输出引线等并与充电机并机,此段时间预计在4小时左右。 2.5新电池组装好后对新蓄电池组进行一次冲击试验,以验

证蓄电池之间连接线、输出引线等连接是否可靠、牢固及蓄电池内部汇流排是否焊接可靠,运输中是否存在开裂损坏等缺陷问题,包括再次组装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及22于条试验引线的连接工作在内此段时间预计在4小时左右。 2.6新电池安装好后对新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此段时间无法估测,具体时间依据新蓄电池性能决定,但不会少于5小时。 2.7对新蓄电池组进行在线试验及离线试验(内阻测试),检测期不均衡度及实际内阻值,此段时间预计在2小时左右。 2.8在线试验及离线试验后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此段时间无法估测,具体时间依据新蓄电池性能决定,但不会少于5小时。 2.9对新蓄电池组进行100%全容量核对性放电试验以验证新蓄电池实际容量,此段时间预计在10小时。 2.10全容量核对性放电试验后再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并采集充电数据,此段时间预计在18小时左右。 2.11在所有试验完结后再次分解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及22于条试验引线的拆除,此段时间预计在1小时左右。 3改造停电范围 全站合闸电源停电。10kV断路器在所用变不停电情况下可以电动合闸,在所用变停电情况下可以进行一次合闸(弹簧储能机构蓄能原理);35kV断路器不能电动合闸。

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信息工程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研究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队) 专业 学号 申请学位级别 指导教师单位 指导教师姓名 技术职务 二○11年五月

信息工程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地方学生) 课题名称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研究 学生姓名xxx 所在院、系(队)xxx 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 学号2007530110 申请学位级别xx 指导教师单位xx 指导教师姓名xx 技术职务xx 二○33 年五月

摘要 电动汽车是以动力电池作为能源的环保型汽车,动力电池的寿命是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动力蓄电池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别,即使同一批次的电池,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即容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直表现在电池的端电压上。在充电过程中,容量小的电池电压上升比较快,即当其它电池尚未充满时,容量小的电池已经充满,继续充电将会造成容量小的电池处于过充电状态。这种差异的直接后果容量小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经常处于过充状态,在放电过程中处于过放状态,致使寿命明显缩短,从而导致整组蓄电池寿命降低。 本文中采用串并联转换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在充电过程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联接方式是并联联接的,当检测到某个单体电池充满电时,就把该单体电池从电池组中撤出来;在放电过程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联接方式是串联的,当检测到某个单体电池的电量不足时,就把该单体电池从电池组中撤出来。实现这种串并联转换的电路即使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电池串并联转换寿命充放电管理

Abstract Electric automobile is environment-friendly as it is operated by power battery, the life of which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automobile. One aspect i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power battery, differences in workmanship lead to differences in battery capacity even the same batch will be no exception. The differences are manifest in the terminal voltage straightly. During charging, the small capacity batter y’s voltage rise quicker, that is, it need less time to reach full than the others. Stop timely, or it will be over-charging. The immediat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ces are that small capacity storage batteries are always over-charging in the charging process while over-discharging in the opposite process, which shorten lifespan evidently and of course life of the full group of storage battery will be influenced. In this article series-parallel connection transformation is u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During charging, each single battery is connected in parallel and if one of them is detected having been charged fully, it will be took out of the battery pack. In the discharging process, single batteries are in series connection and once some battery lacks power, it will be took out.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ries parallel connection. Key word: Battery series-parallel connection transformation life spa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anagement

蓄电池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采用动力负荷和控制负荷合并供电的220V直流系统,主厂房机组直流采用许继电源有限公司提供的非凡2SLA-1105的1100Hh阀控式密封铅锌蓄电池。每台机组共一组蓄电池,每组蓄电池104只。电气综合楼升压站直流采用许继电源有限公司提供的非凡2SLA-220的200Hh阀控式密封铅锌蓄电池,共一组,蓄电池104只。主厂房机组及电气综合楼升压站的蓄电池采用双层电池架布置,每组蓄电池一个电池安装架。 二、编制依据 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施工图纸 2、《华电顺德能源站项目电气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5161.17-2002。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12 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14 6、《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33号 7、相关图纸及厂家使用说明书。 三、施工准备

四、主要施工方案 1、蓄电池室已移交电仪,通风照明已投用,地面清洁。 2、蓄电池支架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3、蓄电池开箱检查合格后运输。 4、蓄电池安装间距、高度一直,极性符合要求。 6、蓄电池安装后及时使用塑料布封盖。 五、施工工艺流程 蓄电池安装的主要施工步骤: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安全技术交底→领料→设备及材料运输→安装前的检查→组装蓄电池支架→确定基准面、标注支架安装位置→支架固定→支架卫生清理→支架安装验收→蓄电池就位→蓄电池位置调整→蓄电池连接线安装→蓄电池巡检装置安装及接线→蓄电池卫生清理→安装验收第一部分蓄电池安装

蓄电池安装和接地作业指导书

一.总则 1.为保证蓄电池组的工程安装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蓄电池组的安全运行,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作为统一的施工作业技术准则。 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压为24V及以上,容量为30A·h及以上的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组和容量为10A·h及以上的镉镍碱性蓄电池组安装。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指导书主要介绍免维护蓄电池施工工艺。 二.工艺流程 1.开箱检查 设备到达现场后,应在规定期限内作验收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包装及密封良好。

b.开箱检查清点数量,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齐全,元年无损坏及漏液情况。 c.产品的技术文件齐全。 d.电池如长期放置,需拧紧密闭气塞,清理干净,在极柱上涂抹防腐脂。 2.施工准备 2.1将蓄电池室打扫干净,做到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2.2设备支架安装 按照图纸设计尺寸,将厂家所电池支架安装到蓄电池室,找平找正,固定牢固。如有支架掉漆现象则在电池安装前进行补漆。 2.3半蓄电池逐个用干布擦试干净,搬运到蓄电池室内。在搬运摆放过程中,严禁将蓄电池倒置或重叠,严禁是电池正、负极短路。 3.蓄电池安装 3.1蓄电池组安装 3.1.1蓄电池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外观检查: a.蓄电池槽应无裂纹、损伤、槽盖应密封良好。 b.蓄电池的正、负端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防酸栓、催化栓等部件应齐全无损伤;滤气帽的勇气性能良好。 c.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 3.1.2清除蓄电池表面污垢时,应采用酒精擦拭。 3.1.3蓄电池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蓄电池放置的平台,基架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b.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蓄电池应高度一致,排列整齐。 c.连接条及抽头的接线应正确,接头连接部分应涂以电力复合脂,螺栓应紧固。 d.有抗需要求时,其抗震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并牢固可靠。 3.1.4蓄电池的引出电缆的敷设除应满足《电缆线路施工及二次接线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电缆的引出线应用塑料带标明正、负极的极性,红色为正,兰色为负。 b.电缆穿出蓄电池室的孔洞及保护管的管口处,应用耐酸材料密封。 3.1.5每个蓄电池应在其台座或壳的外表用耐酸材料标明编号。 3.2蓄电池组充放电 3.2.1准备工作 a.检查设计图纸中有关蓄电池部分的电缆是否全部敷设,二次接线是否完成并通过试验合格。 b.检查直流屏是否安装调试完成,充、放电回路是否试验合格。 c.由生产厂家调试人员配合完成蓄电池控制模块的安装,调试工作。 d.检查电流是否可靠运行,并在交底内容中注标充电期间严禁断电。 e.检查蓄电池室内不得有明火。 3.2.2蓄电池初充电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恒流充电时,其最大电流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的最大允许值。 b.采用恒压充电法充电时,其充电的起始电流不得超过允许最大电流

机房蓄电池安装施工工艺

机房蓄电池安装施工工艺 要求 ※不间断电源:注意核对设备标称容量、型号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试验记录。 ※各类导线电缆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并有产品合格证。 ※电池组应注意保存期限。 ※其他辅材应符合要求。 施工机具 场内搬运工具如手动液压叉车、三脚架、倒链(1t)手电钻、电锤、电缆接头压接钳、水平尺、磁性线锤、数字式万用表、绝缘摇表(500V)。 作业条件 ※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齐全。 ※屋顶、楼板施工完毕,无渗漏。 ※机房室内地面完成,门窗齐全。 ※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 ※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或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施工的装饰工作

应全部结束。 ※系统的预埋管线、盒、箱均已敷设和安装完毕。 ※大型机柜的基础槽钢设置完成,所处位置正确,具有利于设备散热及维修保养的工作间距。 ※由接地装置引来的接地干线敷设到位。 ※回路管线、电缆桥架或线槽敷设到位。 技术准备 ※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齐全。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设备清点、检查→机柜引入引出管线、机柜基础槽钢、接地干线修整→主回路线缆及控制电缆敷设→设备就位及固定→柜内设备安装接线→电池组就位及接线→系统通电前测试检查→系统整体调试及验收 设备开箱检查: (1)安装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检查记录。

(2)按照设备清单、设计图纸、核对设备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附件、备件齐全;产品合格证件、技术资料、说明书齐全。 (3)拆开UPS及电池包装,目检UPS、电池内部及外部是否存在运输损坏、受潮、擦碰及变形等。如有损坏立即通知承运商。 (4)UPS及电池不允许长期暴露在室外,且需要确保UPS机房环境符合设备技术要求,特别是环境温度和通风条件以及粉尘情况必须符合设备厂商要求。必要时需要做好设备的防护措施。 机柜引入引出导线、机柜基础槽钢、接地干线修整:(1)根据有关图纸及设备安装说明检查机柜引入引出管线、机柜基础槽钢、接地干线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基础槽钢与机柜固定螺栓孔的位置是否正确、基础槽钢水平度及不平度是否符合要求; (3)基础型钢是否接地,能够确保运行中人身和设备安全,基础型钢应有可靠接地。 (4)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整。 主回路线缆及控制电缆敷设。 UPS设备安装及固定: 设备安装:按设计图纸布置将UPS放于基础型钢上,并找设备

蓄电池安装标准

2—15 蓄电池安装工艺标准(215—1998)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压为24V及以上,容量30A·h以上的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组和容量为 10A·h及以上的镉镍碱性蓄电池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凡使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和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 2.1.2 安装的设备及器材应有铭牌,注明厂家,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并应有合格 证件及技术文件。 2.1.3 设备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 2.1.4 配制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用硫酸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蓄电池用硫酸》,并有 产品合格证。 2.1.5 配制钢镍碱性蓄电池电解液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三级化学纯度的氢 氧化钾 (KOH),其技术条件见表2-36。 氢氧化钾技术条件表2-36 指标名称化学纯 氢氧化钾(KOH)(%) ≥80 碳酸盐(以K2CO3计)(%) ≤3 氯化物(Cl)(%) ≤0.025 硫酸盐(SO4)(%) ≤0.01 氮化合物(N)(%) ≤0.001 磷酸盐(PO4)(%) ≤0.01 硅酸盐(SiO3)(%) ≤0.1 钠(Na)(%) ≤2 钙(Ca)(%) ≤0.02 铁(Fe)(%) ≤0.002 重金属(以Ag计)(%) ≤0.003 澄清度试验合格 2.1.6 蓄电池用蒸馏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铅酸蓄电池用水》)的规定。 2.1.7 蓄电池台架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1.8 绝缘子、绝缘垫无碎裂和缺损;型钢无明显锈蚀。 第2页 @ 筑龙网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 《2 —1 5 蓄电池安装工艺标准》资料编号:G Y 2 1 5 - 1 9 9 8 @ 2.1.9 其他材料:防锈漆、耐酸漆,电力复合脂、镀锌螺丝、塑料带、沥青漆、酒精、 铅板均应有合格证。 2.2 主要机具: 配液池、台钻、砂轮、电锤、榔头、板锉、圆锉、手锯、扳手、水平尺、线坠、

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

第二章 02 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

一、动力电池主要性能指标 1.电压 (1)端电压。 (2)标称电压。 (3)开路电压。 (4)工作电压。 (5)充电终止电压。 (6)放电终止电压。

一、动力电池主要性能指标 2.容量 (1)额定容量。 (2)n小时率容量。 (3)理论容量。 (4)实际容量。 (5)荷电状态。 3.内阻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所受到的阻力,一般是蓄电池中电解质、正负极群、隔板等电阻的总和。电池内阻越大,电池自身消耗掉的能量越多,电池的使用效率越低。

一、动力电池主要性能指标 4.能量 (1)总能量。 (2)理论能量。 (3)实际能量。 (4)比能量。 (5)能量密度。 (6)充电能量。 5.功率 (1)比功率 (2)功率密度

一、动力电池主要性能指标 6.输出效率 (1)容量效率。 (2)能量效率。 7.自放电率 自放电率是指电池在存放期间容量的下降率,即电池无负荷时自身放电使容量损失的速度,它表示蓄电池搁置后容量变化的特性。 8.放电倍率 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常用“放电倍率”表示,即电池的放电倍率用放电时间表示或者说以一定的放电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所需的小时数来表示,由此可见,放电时间越短,即放电倍率越高,则放电电流越大。

9.使用寿命 一、动力电池主要性能指标 电池类型质量能量密度 (W·h/kg)质量功率密度 (W/kg) 能量效率 (%) 循环寿命 (次) 铅酸电池35~50150~40080500~1000镍镉电池30~50100~150751000~2000镍氢电池60~80200~400701000~1500锂离子电池100~200200~350>901500~3000

直流屏更换蓄电池方案

电源室配电室蓄电池更换方案 配电室直流系统所用蓄电池,由于运行时间过长,蓄电池老化,已不能对直流负载进行正常的电源供给,为了保证配电室设备的正常工作,消除因直流供给不正常造成的断路器拒动、继电保护装置失电等重大安全隐患,故对直流系统蓄电池进行整改更换,方案如下: 一、工作任务。 拆除配电室直流系统蓄电池2组,,更换为免维护新型蓄电池。 二、工作安排。 1.切断蓄电池充电开关,用充电机对直流负荷直接进 行供电。 2.旧畜电池拆除。 3.新蓄电池就位。 4.新蓄电池充放电。 5.新蓄电池投入系统运行,恢复正常运行方式。 三、施工准备工作。 1.开工前班组技术员根据工作任务,分析现场工作环 境和条件,熟悉图纸资料。工作负责人明确作业项目,确定 作业人员,并组织作业人员学习作业指导书。 2.工作负责人根据作业项目,准备试验用仪器、仪表、 工具,所用仪器仪表,检查并落实检修所需材料、工器具、

劳动防护用品等是否齐全合格。 3.工作负责人根据作业项目,核定工作时间和要求。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到工作现场实地检查电缆、蓄电池安装位置,设备情况。 4.开工前,将电缆,蓄电池及工器具运至施工地点。 四、工作中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1.工作中的危险点: (1)现场使用工具不当,易造成低压触电、直流接地。 (2)现场使用低压电器设备,容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3)拆动二次线,易发生直流接地。 (4)电池连接不牢固,造成电池发热。 (5)极性接错。 2.危险点的控制措施: (1)使用绝缘工具,并带绝缘手套,防止直流系统接地和短路。 (2)电动工具外壳必须接地。 (3)拆动二次线及时包扎绝缘并作好标记。 (4)应按检修工艺进行连接,防止错接和漏接。 (5)接入前验证极性。 五、施工阶段。

动力电芯配组标准

动力电芯配组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文件编号:NW-SOP-PE-188 工作规范 页码:1 of 2 版次:A0 文件名称:作业指导书-动力电池配组标准 修订状态 版本修订记录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A0首次发行

目的 规范和指导进行动力电池配组。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动力电池和外购的动力电池。 定义 配组:指电池需要2个或以上数量电池的并联或者串联; 自耗电:指单个电池在老化储存前后的电压相差的数值; 自耗电差:指两个电池或多个电池在同一条件下测试的自耗电之间的数值差; 电压差:指两个电池或多个电池在同一条件下测试的电压之间的数值差; 容量差:指两个电池或多个电池在同一条件下测试的容量之间的数值差; 内阻差:指两个电池或多个电池在同一条件下测试的内阻之间的数值差; 平台容量:指电芯充满电后放电到规定电压所释放出的容量。锰电芯、三元电芯放电到,铁电芯放电到。(例:锰/三元电芯充满电后进行放电,记录时放电容量和时放电容 量,时的容量即平台容量,时的容量是电芯的整体容量。); 平台容量比:平台容量/整体容量*100%; 平台容量比差:指两个电池或多个电池在同一条件下测试的平台容量比之间的数值差。 配组方法和要求 充/放电流要求:容量≤10AH,充/放电流1C;容量>10AH,充/放电流10A。 配组前容量测试:以恒流恒压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直到电流降至0.02C时结束充电,然后放电至电池所要求终止电压,记录每个电池的平台容量和整体容量。 配组前充电要求:配组前对电池进行充电,标称电压为体系的电池充电到,标称电压为体系的电池充电到,然后恒压充电直到电流降至0.02C时结束充电。

变电站工程蓄电池安装作业指导书

变电站工程蓄电池安装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辽宁天昊电力有限公司 年月日 1 辽

目录 1 目的 (1) 2 范围 (1) 3引用文件 (1) 4工程概况 (2) 5标准化作业流程图 (3) 6施工前准备 (5) 准备工作安排 (5) 作业人员要求 (5) 人员分工及应具备的条件 (6) 6.3.1组织分工及职责 (6) 6.3.2作业分工 (7) 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准备 (8) 材料及备品备件准备 (9) 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 (10) 变电站蓄电池安装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 (10) 环境因素分析及环境控制措施 (12) 变电站蓄电池安装工程作业环境因素分析及环境控制措施表 (12) 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2) 文明施工要求 (13) 作业进度计划 (14) 7 标准化作业 (14) 作业项目工序流程图 (14) 开工条件 (15) 施工电源的使用 (16) 施工内容及工艺标准 (17) 8 作业竣工 (19) 蓄电池安装示意图 (20) 蓄电池连接示意图 (21) 2 辽

1 目的 确定本作业项目各项质量技术、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确定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指导施工作业,确保本项目符合达标投产、优质工 程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 变电站蓄电池安装工程。 3引用文件 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DL/T 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DL 3)《变电所管理规范(试行)》辽电生(2004)101号 4)《防止电力生产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技[2005] 5)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设计院 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08]288号 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05]225号 8)《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

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蓄电池在线监控方案研究

目录 一、目的和意义 (3) 二、蓄电池传统的测试法及缺陷 (3) 2.1 蓄电池维护现状 (3) 2.2 传统蓄电池检测维护手段存在的缺陷 (4) 2.3 研发课题引出 (4) 二、蓄电池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5) 三、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7) 四、课题研究内容 (7) 五、预期目标和成果形式 (8)

一、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行业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在发电企业、供电系统中,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发电机组正常启动的有力保证,也是通信网的安全运行的保证。平时蓄电池处于浮充电备用状态,由交流市电经整流设备变换成直流向负荷供电,而在交流电失电或其它事故状态下,蓄电池是负荷的唯一能源供给者,一旦出现问题,供电系统将面临瘫痪,造成设备停运及其它重大运行事故。 随着铅酸蓄电池技术的发展,原有的固定式隔酸防爆型铅酸电池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全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俗称“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虽然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有众多的优点(如:大电流特性好、自放电小、性能稳定、无冒酸、干净安全),然而,近几年来的使用情况表明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并没有实现 真正的免维护,由于受其质量、性能或使用不当(缺乏正确的维护)等原因,造成电池早期失效现象常有发生,有些只用了 2 至3 年就失效了,远远短于预期寿命, 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运行。由于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特殊的阀控式密封结构,使得我们无法准确掌握蓄电池的健康状况,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免维护”的这一优点,成为电池运行管理中的缺点和难点。原来采用的固定式隔酸防爆型铅酸电池运行维护方法(如看极板有无弯曲、腐蚀、脱落,测量硫酸密度,看液面高度,添加电解液等),已不适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所以在提高电池性能,减少维护工作量的同时,如何快捷有效地检测出早期失效电池并预测蓄电池性能变化趋势已成为电池运行管理的新课题,尤其对无人值守站更显重要。为了使通信网的安全运行以及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有必要对阀控式蓄电池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活化维护,确保公司直流系统正常运行。

知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作业指导书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作业指导书 编制: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会签: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针对非三包责任范围内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给出了操作流程和作业规范,如:严重交通事故、浸水、火灾、塌方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报废的动力电池,因用户自身原因或第三方原因造成报废的动力电池,以及超过使用年限或里程报废的动力电池;对属于三包责任范围内的动力电池,应按照正常三包索赔流程返回对应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二、注意事项: 1、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作业时必须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需准备防高压电工手套以及防电池电解液酸碱性两种手套)、绝缘胶鞋、绝缘胶垫和防护眼镜等,其耐压等级必须大于需要测量的最高电压,必须使用绝缘工具。 工位必须铺设绝缘地胶作业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 2、使用前必须检查绝缘手套和工具是否有破损、破洞或裂纹等,应完好无损,确保安全; 3、使用前必须检查绝缘手套、绝缘工具、绝缘胶鞋等防护用品,不能带水进行操作,保证 内外表面洁净、干燥,确保安全; 4、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作业,禁止一切带有侥幸心理的危险操作,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三、操作步骤: 1、记录车辆VIN码、车辆型号、购车日期、车主信息等,记录废旧动力电池的型号、制造商、电压、标称容量、尺寸及重量等信息 2、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作业前,点火钥匙或启动按钮必须处于OFF档,并关闭电源主开关(无电源主开关车型,若为智能启动钥匙系统,应使智能启动钥匙不在车辆感应范围内,并且车辆处于非充电状态)。 注意:关闭启动按钮仅切断了分线盒的高压负极电源,并不能切断分线盒的高压正极电源,回收作业开始前务必首先检测是否存在漏电以及总负继电器是否有效断开 3、整车下电至OFF档,5分钟后开始作业 4、举升车辆至适合拆卸的高度,拆除底护板固定螺栓, 拆除底护板 5、拔出正负极高压线及信号线航空插头 (先将锁止卡扣取出然后逆时针旋转解锁) 如果因外力挤压变形导致无法取出,可使用切线钳剪切。 6、将动力高压线及信号线与电池盒分离,将液压举升小车举升至合适高度,顶住动力电池盒,以防止在拆卸过程中跌落

《售后服务管理流程作业指导书》

售后服务(保期外)管理流程 一、目的 规范售后服务工作流程,通过提升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故障问题的解决质量,加强客户与企业的联系,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依赖感和信任感。通过流程规范售后服务标准,使售后服务常态化,使售后服务变成企业的赢利点。 二、适用范围 质保期外的收费服务。 三、职责分工 1、客服部:客服部是企业售后服务的责任主体,售后服务包括主动服务和被动服务两种类型。客服部制定客户售后回访标准(频次标准、内容标准、话术标准)和售后服务价格,制定电话排查问题的故障排查问题树,培训内部客服人员。定期对客户进行拜访(电话、短信、面访),做好客户拜访的记录工作,对客户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响应,通过专业的服务提升公司品牌在客户心目中的价值,达到二次营销、老客户带新客户的目的。接受客户方的投诉电话、故障电话等,做好故障定位,故障解决方案及售后服务报价,委派合适的售后服务人员。 2、营销部:协助客服部做好客户售后服务工作。当售后服务需要与客户进行价格深度洽谈,客服人员无法通过电话方式进行处理时可转销售人员协助处理,销售人员在与客户进行售后服务价格洽谈时应尽可能遵循售后服务报价体系,如出现报价负偏差超过10%的情况应由总经理审批。 3、工艺设备部/电气部:在售后服务环节扮演售后服务技术人员角色,接受客服部售后服务委派,前往客户处进行故障与问题的排除,对整个售后服务全过程

进行记录,服务结束后应由客户方签字,将所有文字性资料、图片资料、数据资料等带回公司交客服部存档。 4、财务部:负责与售后服务相关的成本、费用的核算、审批等工作。 四、流程节点、节点性质说明

五、流程附表单 《售后服务台账》 《售后服务材料费用清单》《售后服务单》

碾压作业指导书

页次: 1 of4 图1(上轧辊刮刀,拧紧可刮辊上粘料)图2(刷粉毛刷及切边刀) 图3 墙壁上的气压开关阀,电源开关 图4(碾压启动,收卷启动,切边启动按钮)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万好万家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电极车 间碾压工序邢台纳科诺尔LDHY600-N60碾压机 二、产前准备: 工具及辅料: 数显千分尺、铝皮胶带、美工刀片、酒精、无尘纸等 5S工作: 1、穿戴好防静电连体服、防尘口罩和橡胶手套或白色棉手 套; 2、碾压机的碾压辊和导向辊的清洁:使用无尘纸蘸酒精擦 拭,直至白纸上无黑色粉尘; 刮刀清洁:旋开刮刀开关,更换干净的无尘纸;如图1 毛刷清洁:使用工业吸尘器对着毛刷每处吸2~4秒,直 至抖动毛刷白纸上无粉尘;如图2 卷筒清洁:用无尘纸蘸酒精擦拭污物使卷筒洁净平整; 牵引带清洁:牵引时用酒精擦拭,使无粉尘。 3、温度20~28℃,湿度≤40%。 开机确认: 1、检查设备运行记录、点检表,确认设备可正常作业,打 开气压,接通电源;如图3 面,按复位 收卷启 动 如 1、切换到工作界键使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按下 碾压启动、图4 碾压作业指导书 图示作业内容 穿接引带 上 卷 试压 正式碾压 报告上级主管 转入分切

页次: 3 of4 1、按下对中,调整纠偏,将准备好的引带置于放卷气涨轴 中心位置,用气压枪充气固定好气涨轴(如图7),按示 意图将引带穿过各导向辊(如下示意图); 图5(张力和纠偏开关)图6(前后压带杆及其开关) 图7 气涨轴充气操作图8 碾压速度调节旋扭2、收卷端准备好气涨轴及收卷纸筒,充气固定,用铝皮胶 带将牵引带粘贴好; 3、打开前后张力和纠偏开关,旋开碾压调速(如图8),待 放卷结束,碾压调速至0,取下放卷轴并将牵引带收至接带操作台压杆处,按下压杆(如图6),待接极片; 4、用运箔叉车,从氮气箱中取出待碾压极片,确认极片批 次、型号、规格无误,上至放卷气涨轴,(如图9)闭合后方可放卷,极片与纠偏传感器侧的引带对齐,用双面胶和铝皮胶带将箔和牵引带接好,并充气固定; 试压: 1、调节碾压机气压(按照对应工艺文件设置),在给定气压条件下调节碾压机辊缝(设定数值然后按启动,辊缝随之增大或减小,如图10、11)使碾压厚度达到工艺要求; 图9 运箔叉车(托板托住极片),向内闭合卡住气涨轴图10 气压调节阀 图11(辊缝调整界面,设定后按启动) 首件检验要求:要求横向极差小于6u,不合格停机上报工艺,用数显千分尺测量极片两边边缘10~20mm的厚度,共取5个点进行厚度检验,确认都在标准内;自检合格,交由品质专检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2、设定张力值,按下张力复位按钮(即确认参数); (正极放卷张力约13~15.5NM,收卷张力约9~9.5NM; 负极放卷张力约13~15.5NM,收卷张力约8.0~9.0NM) 3、按下下辊上升按钮; 4、旋开碾压调速,开始碾压。 A、正极极片 1、调节好切边边刀之间的宽度,压好毛刷,开启除尘; 2、将极片穿过放卷过辊,至切刀前; 3、按通操作台单动按钮,启动切刀单动启动; 4、将极片撕开小口,慢慢将极片送入切刀边,降下切刀, 极片通过刷粉毛刷进入碾压机上下轧辊辊缝间; 5、极片首件试压时,关闭单动,调节气压,调节辊缝, 下辊顶起; 6、打开张力和纠偏,旋开碾压调速,慢速碾压一片,自 检两侧厚度(千分尺),达到工艺要求后经由品质检 碾压作业指导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