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青少年铅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分析

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分析引言: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对于提高选手的运动表现以及减少运动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铅球是一项强调力量的运动项目,因此,力量训练在铅球运动员的训练方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在中学阶段最大程度地提高选手的力量水平。
一、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现状1.提高爆发力:铅球运动要求选手在短时间内发力爆发,因此,力量训练可以帮助选手提高爆发力,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2.减少运动伤害:力量训练可以增强选手的韧带、肌腱和肌肉的稳定性,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3.提高运动技术:力量训练可以提高选手的核心稳定性和平衡能力,有助于选手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运动技术。
1.训练内容不够系统:目前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内容通常只包括一些基础的力量训练,而缺乏系统性的训练计划。
2.训练强度不够高:由于对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强度普遍较低。
3.训练方法单一:目前大多数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都只注重传统的训练方法,如举重、深蹲等,缺乏创新和综合性的训练方法。
二、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现状1.力量训练对运动表现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在铅球运动中的发力能力和爆发力。
2.力量训练对运动伤害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适当的力量训练可以减少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的运动伤害风险。
3.力量训练对运动技术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和平衡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运动技术。
三、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优化建议鉴于目前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1.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针对中学男子铅球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包括力量训练的内容、强度和频率等,以确保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根据不同训练阶段调整训练强度: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和运动员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对淄博市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思考

对淄博市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思考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摘要近几年,淄博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竞技体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竞技体育的产业化和社会化,中小学课余训练成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正逐步退化,学校体育训练现状令人担忧。
本文对淄博市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现状进行研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淄博市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一、淄博市中小学课余体育的现状(一)课余运动队及管理现状在被调查的20所中小学中,其中中学有13所,小学有7所。
有课余训练队的学校有15所,占总数的75%,其中中学有10所,占总数的76.9%,小学只有3所42.8%。
由此可见,淄博市的中学较为注重课余体育训练,小学则不太重视课余体育训练。
根据调查,制定完善的运动训练计划并总结的学校有7所,占35%,建立运动员档案的有2所,占10%,高水平训练点有2个,省传统项目中学有1所。
可见,学校对课余运动队还是不够重视,缺乏管理。
(二)训练经费及场地情况调查表明,满足训练需要包括400米环形跑道、4个以上篮球场的学校有7所,占35%;基本满足训练需要包括200以上的环形跑道,2个以上篮球场的有11所学校,占55%,而不能满足训练需求的包括有200米以下或为建成的环形跑道,2个以下篮球场的有2所学校,占10%。
因此,总体上说场地基本能够满足课余体育训练的需要,但是不能够提供完善的场地与器材设施。
(三)求升学率,课余训练得不到保证一年一度的两个假期,会使课余体育训练的过程随之改变,教练员和负责训练教师的变化,也会使训练过程随之产生间断。
其他课程的学课迫使课余体育训练间断性地进行。
因此,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必须要考虑自身以后的发展和就业,尤其目前实行市场经济,体育产业刚刚形成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状况下,更是如此,基于其他课程和学习的压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过程间断性是在所难免的。
对淄博市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思考

对淄博市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思考作者:孙德萌张承玉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2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摘要近几年,淄博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竞技体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竞技体育的产业化和社会化,中小学课余训练成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正逐步退化,学校体育训练现状令人担忧。
本文对淄博市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现状进行研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淄博市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一、淄博市中小学课余体育的现状(一)课余运动队及管理现状在被调查的20所中小学中,其中中学有13所,小学有7所。
有课余训练队的学校有15所,占总数的75%,其中中学有10所,占总数的76.9%,小学只有3所42.8%。
由此可见,淄博市的中学较为注重课余体育训练,小学则不太重视课余体育训练。
根据调查,制定完善的运动训练计划并总结的学校有7所,占35%,建立运动员档案的有2所,占10%,高水平训练点有2个,省传统项目中学有1所。
可见,学校对课余运动队还是不够重视,缺乏管理。
(二)训练经费及场地情况调查表明,满足训练需要包括400米环形跑道、4个以上篮球场的学校有7所,占35%;基本满足训练需要包括200以上的环形跑道,2个以上篮球场的有11所学校,占55%,而不能满足训练需求的包括有200米以下或为建成的环形跑道,2个以下篮球场的有2所学校,占10%。
因此,总体上说场地基本能够满足课余体育训练的需要,但是不能够提供完善的场地与器材设施。
(三)求升学率,课余训练得不到保证一年一度的两个假期,会使课余体育训练的过程随之改变,教练员和负责训练教师的变化,也会使训练过程随之产生间断。
其他课程的学课迫使课余体育训练间断性地进行。
因此,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必须要考虑自身以后的发展和就业,尤其目前实行市场经济,体育产业刚刚形成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状况下,更是如此,基于其他课程和学习的压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过程间断性是在所难免的。
对青少年铅球项目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通过对青少年铅球项目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为改进和完 善该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青少年铅球运动的 可持续发展。
研究目的与任务
目的
通过对青少年铅球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找出存在 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任务
本研究旨在分析青少年铅球项目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规律,为制定有针对性 的训练计划和管理方案提供参考,同时为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提 高提供理论支持。
推广科学训练方法
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方式,推广科学训练方法,提高教练员和 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效率。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1
青少年铅球项目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存在一些 问题,如技术粗糙、体能不足、心理压力大等 。
2
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青少年铅球项目存在训 练体系不完善、教练员素质参差不齐、比赛机 会少等问题。
02
青少年铅球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青少年铅球项目普及程度
1 2
普及程度低
相较于其他热门体育项目,铅球项目的普及程 度较低,青少年参与度不高。
宣传不足
媒体和学校对铅球项目的宣传和推广不足,导 致公众认知度低。
3
场地设施限制
需求。
青少年铅球项目训练体系
加强青少年铅球项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教练团队
通过专业培训、国际交流等方式,培养具有先进理念、 丰富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教练团队,提高青少年铅球 项目的训练水平和效果。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建立科学、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 青少年铅球运动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 。
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
完善青少年铅球项目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系
铅球组竞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摘要“铅球”是田径运动中特别倚重技术动作要领和日常专业科学训练的器械项目,从技术角度简单概括为一个应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型项目。
经过多年来国内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专家的调查实践,根据中国青年铅球队员尤其是女子队员的身体特征和技术特点,总结出了一套在训练中,坚持以速度训练为核心,发挥中国选手速度快、技术精的长处,弥补身体条件与绝对力量不足的短处的独特技术风格。
通过此种训练方法,在国家队成立两年后,我国青年女子铅球运动成绩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我国田径运动在国际大赛中夺牌争金的优势项目,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八一田径队铅球队,作为国家队的主要核心和中坚人才输送力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然而,在经历了1988-1996年的辉煌成绩后,我国青年铅球成绩却进入了低谷阶段,队员流失、后续力量缺乏、训练制度不完善等负面因素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以八一田径队铅球队的三位核心女队员为研究对象,抛弃以往的技术或训练等单一角度,尽可能地从技术培养、训练制度、训练内容、身体素质、教练员队伍等运动员培养现状的综合角度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八一田径队铅球队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八一队;铅球;成绩竞训现状;分析Abstract"Shot" is a device project relying on technical movements in the track and field sports essentials and daily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training, from a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summarized as one should take the strength as the foundation, speed and power projects to speed as cor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over the years the domestic players, coaches and experts,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China women shot players, summed up a set of training, adhere to the speed training as the core, China players play fast, technology refined strengths, unique technical style make up the body condition and the absolute lack of strength weaknesses. Through this kind of training method, in the national team was established two years later, the women's shot put movement achievements China has made a major breakthrough, become China's athletic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the gold medal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ject, to achieve the "out of the strategic target of Asia, to the world". Bayi track and field team, as the national team's main core and backbone personnel transport powe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However, after 1988-1996 years of brilliant achievements, shot put results in China has entered a low stage, members lost, subsequent lack, training system and other negative factors gradually exposed, Taken three core members of Bayi tea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bandon the past technology or training a single angle, angle of culture as much as possible from the technical training, training system, training content, physical quality, coaches, athletes make objectiv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yi track and field team.Key words:Bayi Team; Shot; Performance Status; Analysis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目录 (Ⅲ)引言 (1)1、选题依据及意义 (2)1.1选题依据 (2)1.2选题意义 (2)1.3文献综述 (3)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2.1研究对象 (4)2.2研究方法 (5)2.2.1文献资料法 (5)2.2.2访谈法 (5)2.2.3数据统计法 (5)3、结果与分析 (6)3.1八一队铅球项目发展现状 (6)3.1.1八一队铅球运动员现状分析 (6)3.1.2八一队铅球教练员现状分析 (10)3.1.3八一队铅球场馆设置 (11)3.1.4八一队田径管理制度 (11)3.2八一队铅球组的队伍特色 (12)3.2.1八一队铅球运动员招生特色 (12)3.2.2八一队铅球运动员转业方向 (13)3.2.3八一队铅球运动员科研力度投入与支持的优势 (14)3.3关于八一队铅球组存在的问题 (14)3.3.1八一队铅球运动员年龄结构偏低心理素质不成熟 (14)3.3.2八一队铅球运动组教练员配比不均衡 (15)3.3.3八一队铅球运动员缺乏综合文化能力 (16)3.4关于八一队铅球组竞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7)3.4.1对运动员增强心理素质训练与赛前心理干预 (17)3.4.2健全的运动营养与体质恢复方法 (17)3.4.3重视师生比例数量,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18)3.4.4加强先进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综合能力 (19)4、结论与建议 (20)4.1结论 (20)4.2建议 (20)参考文献 (22)引言自 1896 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至今,铅球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已有一个多世纪了。
新版体育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019体育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新版体育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新版论文题目:xx青少年铅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课题的目的意义:中国在世界竞技体育中的地位以不可动摇,在经过的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洗礼,我国的竞技体育更加的拥有着朝气,一批批新的奥运健儿诞生,始终拥有着新鲜血液的补充,但是在某些项目上我们还是很弱,尤其是在世界田径比赛中我们的运动员往往只是个过客,在赛场上很难看到我国健儿的身影,大部分的决赛名额都被别国占去。
尤其是在田赛中的投掷类项目里还是靠老将占着一席之地,没有找到年轻队员的身影,再过几年没有新鲜血液的我国,难道要放弃投掷类项目了吗?以淄博市为例,对淄博市青少年铅球运动员选拔、训练、制度等进行多方面研究。
找出我国体育教育和对体育运动员培训的不足之处,经过收集数据,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和实地的考查,研究其相应的发展对策,可以在淄博市青少年铅球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我国青少年铅球的培养迫在眉睫。
冉强辉认为青少年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比赛的比例不高;“应试教育”制度下造成的青少年“学习压力大”仍然是制约其参加体育活动的最大因素。
而同时我认为青少年体育发展中不只是因为学校体育制约,同时也有社区体育场所的不足和体育文化推广不到位,最主要的因素在于青少年家长的不理解,使之对青少年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培养受到很大的阻碍。
对我国的铅球发展吕雪松, 肖宇翔, 陈丽娟松指出我女子国铅球发展应注重铅球技术研究,加强教练员选拨和培养的力度,抓好早期对运动员的选材和运用新的训练方式。
在进行以上的观点时,我认为也要对女子铅球的训练方式和女运动员的心理进行特别对待,同时铅球的大众宣传让大众了解铅球这一项目。
我在研究青少年铅球的将研究方向为:(1)研究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选材。
尹继林,吕雪松、陈丽娟,认为铅球运动员应是选拔身材高大、健壮的青少年运动员。
我认为更加要高度重视遗传潜力、身体条件和一般身体素质,要发掘有潜力的青少年。
山东省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山东省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竞技体育作为重要的国家体育项目之一,其发展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尤其是在当前中国体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各地也纷纷提出加强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推动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作为中国的东部省份之一,山东省在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上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资源优势。
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山东省共有147个全民健身中心、1200多个社区健身站点、80余个省级体育场馆,体育设施完备,全民体育意识普及程度较高。
同时,山东省还是全国著名的篮球、排球、举重等竞技体育强省,拥有较为雄厚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和比赛经验。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山东省在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例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逐渐扩大,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跨界化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与其他文化产业和地方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成为了山东省竞技体育事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此外,山东省在国内某些竞技体育项目上的表现与其他省份相比略有不足,如羽毛球、乒乓球等,这对山东省竞技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也造成了阻碍。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山东省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推动山东省竞技体育事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山东省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最终制定出可行性强、实用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 山东省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竞技体育项目类型、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和比赛表现等方面,对山东省竞技体育项目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详尽的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的亮点和问题。
2. 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体育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地理分布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研究性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铅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性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铅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体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而铅球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既考验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技能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的目的。
然而在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和教师主导,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激发。
因此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探究的角色中,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研究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效果,为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2. 比较研究性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研究性教学和体育教育进行相关综述;2. 实验研究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3. 质性研究法,采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反馈,探讨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铅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四、预期结果通过实验研究,预期得出以下结果:1.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铅球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2. 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方面表现出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表现;3.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经验,探究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和可持续性。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讨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铅球教学中的应用,对于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提升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体育运动技能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013.05.05------2013.05.23
根据指导教师对初稿提出的修改建议,修订、完善论文,完成论文第二稿。
完成论文第二稿
4
2013.05.24------2013.05.31
根据指导教师对二稿提出的修改建议,修订、完善论文,按规定格式完成论文第三稿。
完成论文第三稿
5
2013.06.01-----2013.06.10
在教师指导下撰写论文答辩提纲;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撰写论文答辩提纲
6
2013.06.11------2013.06.20
论文答辩,汇总材料。
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20年月日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1、需要我们学过的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田径、体育心里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我比较了解的体育行业的专业知识和运动训练的实践的经验。
2、需要利用学校图书馆,对网络已有的文献理论知识搜集的电子资料,以及对有关体育的资料收集等进行整理、加工、分析、总结出适合自己观点的理论。
3、遇有难点疑惑,向指导老师请教以解决,或与同学进行讨论分析。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科类)
论文题目
淄博市青少年铅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袁顺平
学号
0911232026
专业
运动训练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中国在世界竞技体育中的地位以不可动摇,在经过的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洗礼,我国的竞技体育更加的拥有着朝气,一批批新的奥运健儿诞生,始终拥有着新鲜血液的补充,但是在某些项目上我们还是很弱,尤其是在世界田径比赛中我们的运动员往往只是个过客,在赛场上很难看到我国健儿的身影,大部分的决赛名额都被别国占去。尤其是在田赛中的投掷类项目里还是靠老将占着一席之地,没有找到年轻队员的身影,再过几年没有新鲜血液的我国,难道要放弃投掷类项目了吗?以淄博市为例,对淄博市青少年铅球运动员选拔、训练、制度等进行多方面研究。找出我国体育教育和对体育运动员培训的不足之处,经过收集数据,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和实地的考查,研究其相应的发展对策,可以在淄博市青少年铅球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意义。
4、对淄博本地的学校及体育培训单位进行调研。
五、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1
2013.03.04------2013.04.12
确定论文题目,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确定题目,撰写开题报告
2
2013.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3------2013.05.04
针对研究课题进行社会调查或实验设计,充实资料,整理数据,完成论文初稿。
二、文献综述:
我国青少年铅球的培养迫在眉睫。冉强辉认为青少年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比赛的比例不高;“应试教育”制度下造成的青少年“学习压力大”仍然是制约其参加体育活动的最大因素。而同时我认为青少年体育发展中不只是因为学校体育制约,同时也有社区体育场所的不足和体育文化推广不到位,最主要的因素在于青少年家长的不理解,使之对青少年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培养受到很大的阻碍。对我国的铅球发展吕雪松, 肖宇翔, 陈丽娟松指出我女子国铅球发展应注重铅球技术研究,加强教练员选拨和培养的力度,抓好早期对运动员的选材和运用新的训练方式。在进行以上的观点时,我认为也要对女子铅球的训练方式和女运动员的心理进行特别对待,同时铅球的大众宣传让大众了解铅球这一项目。我在研究青少年铅球的将研究方向为:(1)研究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选材。尹继林,吕雪松、陈丽娟,认为铅球运动员应是选拔身材高大、健壮的青少年运动员。我认为更加要高度重视遗传潜力、身体条件和一般身体素质,要发掘有潜力的青少年。(2)研究训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训练。研究相关的理论如宋德海的《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与刘明的《铅球运动员专项速度力量的最佳练习重量》都是研究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的,表明出力量对于铅球运动员的重要性。(3)研究青少年使用的铅球技术,我国大部份使用的背式滑步与旋转式,但是那一种适合青少年使用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马谦的《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实证研究》指出研究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作用。而吴晓阳认为球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影响着铅球成绩。以上看出研究铅球技术是提高其青少年成绩的重点。(4)对青少年的心理研究,在对青少年训练中要注重其心理素质的培养,张桂林《、梁海雄.、董德龙都认为在现代田径比赛中,运动员之间心理素质往往对比赛起着决定性作用。
综上,青少年铅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一,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选材方式及特征。第二,对青少年的铅球运动员的训练方式的研究。第三,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应如何运用过度铅球技术。第四,淄博市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通过对淄博体育的了解,介绍淄博体育的发展现状,其中主要介绍田径的发展进度和对青少年动的选拔、培养、训练技术等方法进行思考,从而更好的分析我国体育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对淄博青少年铅球的发展,铅球技术进行总结,提出明确、适应时代的体育训练理念,在创新思想上面做到更好的效果。最后,围绕铅球等方面提出问题,以我国运动的体质、技术、训练与世界优秀的体育运动员的体质、技术、训练做比较,找出优缺点,把优点发扬改进,缺点规避,通过学习他们先进的铅球技术来创新适合我们自己的铅球技术。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和收集关于体育田径方面的文献,以及关于铅球的材料。
2.参与观察法:通过听课的方式对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进行现场听讲,观察运动员的铅球训练方式和训练强度等。
3.调查访问法:调查该地田赛项目开展状况,对教练员与运动员做访问掌握研究的第一 手资料。
预期目标:完成一篇学士学位论文
四、所需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