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评选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学生在学术科研等方面全面发展,特设立“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并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是化学学院对积极完成中级课程及相关实验的化学学院本科生专门设立的奖项。

第二章申请条件

第三条评选对象:品学兼优的化学学院全日制本科学生。

第四条申请“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道德品质优良;

2.自觉遵守法律,遵守大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

3.尊敬师长,学习刻苦,积极进取;

4. 前7个学期已修满至少133 学分;在化学学院开设的中级课程中,选修并通过

中级理论课程至少3门,中级实验课程至少2门,且中级课程成绩均在良以上。第三章评审

第五条“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按年度申请和评审,每年10月开始接受申请并评审。

第六条申请人按要求填写并提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申请表》。

第七条“本科生学术荣誉奖(honors students)”的评审过程由化学学院教学主管领导、学生工作主管领导及本科教务、年级主任、班主任共同参与,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评选一等奖5-10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10-15名,奖金5000元,三等奖10-15

名,奖金3000元。

第八条评审结束之后,评审名单在全院范围内公示一周。

第九条在获得荣誉奖资格后,若出现任何不及格课程,资格取消。

第十条在毕业时公布表彰决定,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评选办法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负责解释。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原理考试题目

说明:仅供参考!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考试专用纸 《普通化学》___级期终考试 姓名:学号:院系:班级: 考试时间:2007年1月9日14:00-16:00 命题教师:王颖霞

一、简要回答并填写(可能多选): 1.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1) 吸热反应都无法自发进行(2) ?Gθ < 0反应能自发进行 (3) 吸热熵增型反应高温有利(4) ?G < 0反应能自发进行 2.下列变化中熵增的过程有: (1) 一定量的气体所受压强增大(2) NaCl溶于水 (3) 水结成冰(4) 氧气变为臭氧 (5) 某一定物质受热温度升高(6) 晶体中产生缺陷 3.根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 Na和Ca是很好的还原剂,可以 还原其他金属氯化物 (3) Cu与氯气反应时,温度越高,越 有利于CuCl的生成 (4) 温度高于500K, 金属Al总是可以 还原ZnCl2 (5) 温度在600-1600K区间,Zn既可 以还原CuCl2, 也可以还原CuCl 4.(在括号给出判断)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性越强();所以,所形成的化学键的强度也越大() 5. 在下列卤化物中,键的共价性最强的是,最弱的是 1) 氟化锂2) 氟化钠3) 氯化锂4) 氯化铍 6. 下列物质中,分子间存在取向力的是 (1) BF3 (2) PF3(3) SiF4(4) PF5 (5) SF6(6) SF4 7.第81号元素是, 其核外价层电子排布为, 它位于第周期第族, 该元素的离子在水中较稳定的氧化态为,原因是 8. 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9. Fe(H2O)63+显淡紫色,说明它吸收颜色的光,相应的跃迁类型是 10. HBrO4与HBrO3相比,酸性更强的是;HBr与HI相比,酸性更强的是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北大版(第4章+思考题)

4.1 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K 不稳1=7.8×10-3 K 不稳2=1.4×10-3 K 不稳3=3.3×10-4 K 不稳4=7.4×10-5 (1)计算各级稳定常数K 1~K 4和各级累积常数β1~β4; (2)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 3)2+4的浓度为Cu(NH 3)2+ 3的10倍,问溶液中[NH 3]是多少? (3)若铜氨络合物溶液中c (NH 3)=1.0×10-2mol 〃L -1,c (Cu 2+)=1.0×10-4 mol 〃L -1(忽略Cu 2+ ,NH 3的副反应), 计算Cu 2+ 与各级铜氨络合物的浓度。此时溶液中Cu(Ⅱ)的主要存在型体是什么? 答案: (1)K 不1 K 不2 K 不3 K 不4 7.8×10-3 1.4×10-3 3.3×10-3 7.4×10-5 14 1 K K = 不 23 1 K K = 不 32 1 K K = 不 41 1K K = 不 1.4×104 3.0×103 7.1×102 1.3×102 11K β= 212K K β= 3213K K K β= 43214K K K K β= 1.4×104 4.2×107 3.0×1010 3.9×1012 (2) ()[]()[] []10NH NH Cu NH Cu 3 4 23 3243==++ K []12 4 3 L mol 10 7.710NH --??==K (3) ()()14123L mol 100.1Cu L mol 100.1NH ----??=??=c c ()() []4 4 333 322 31302][NH ]NH [NH ]NH [1Cu Cu ]Cu [βββ βc x c ++++= ?=+ 12810674424 109.3100.1100.3100.1102.4100.1104.1100.11100.1???+???+???+???+?= -----194 4L mol 104.110 3.7100.1---??=??= ()[]()[]174 4 13 1 23 L mol 109.110 0.110 3.7 NH Cu NH Cu ---+ ??=???=?=βx c ()[]()[]1644 22 32 223L mol 108.5100.1103.7NH Cu NH Cu ---+??=???=?=βx c ()[]()[]1544 33 33 23 3L mol 101.4100.1103.7NH Cu NH Cu ---+??=???=?=βx c ()[]()[]1544 44 34 24 3L mol 103.5100.1103.7NH Cu NH Cu ---+ ??=???=?=βx c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邱学绍)

第一章 命题逻辑 习题1.11.解 ⑴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 ⑵x 取值不确定,所以不是命题。 ⑶问句,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 ⑷惊叹句,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 ⑸是命题,真值由具体情况确定。 ⑹是命题,真值由具体情况确定。 ⑺是真命题。 ⑻是悖论,所以不是命题。 ⑼是假命题。 2.解 ⑴是复合命题。设p :他们明天去百货公司;q :他们后天去百货公司。命题符号化为q p ∨。 ⑵是疑问句,所以不是命题。 ⑶是悖论,所以不是命题。 ⑷是原子命题。 ⑸是复合命题。设p :王海在学习;q :李春在学习。命题符号化为p ∧q 。 ⑹是复合命题。设p :你努力学习;q :你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p →q 。 ⑺不是命题。 ⑻不是命题 ⑼。是复合命题。设p :王海是女孩子。命题符号化为:?p 。 3.解 ⑴如果李春迟到了,那么他错过考试。 ⑵要么李春迟到了,要么李春错过了考试,要么李春通过了考试。 ⑶李春错过考试当且仅当他迟到了。 ⑷如果李春迟到了并且错过了考试,那么他没有通过考试。 4.解 ⑴?p →(q ∨r )。⑵p →q 。⑶q →p 。⑷q → p 。 习题1.2 1.解 ⑴是1层公式。 ⑵不是公式。 ⑶一层: p ∨q ,?p 二层:?p ?q 所以,)()(q p q p ??→∨是3层公式。 ⑷不是公式。 ⑸(p →q )∧?(?q ?( q →?r ))是5层公式,这是因为 一层:p →q ,?q ,?r 二层:q →?r 三层:?q ?( q →?r ) 四层:?(?q ?( q →?r )) 2.解 ⑴A =(p ∨q )∧q 是2层公式。真值表如表2-1所示: 表2-1 ⑵p q p q A →→∧= )(是3层公式。真值表如表2-2所示:

北京大学百年化学经典

《北京大学百年化学经典》 https://www.360docs.net/doc/ac7042282.html,/libservice/index.php 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创立一百周年之际,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北京大学百年化学经典》系列丛书。 ◆百年来,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始终站在中国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前列,肩负着培养化学人 才的重任。这套丛书选编北大化学前辈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部著作进行再版。 ◆这些著作堪称经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大学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教学与科研相 长、理论与实验并重、基础与应用共举的学术传统,也反映出前辈们潜心学术、一丝不苟和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 ◆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可以领略到北大化学前辈对于化学这一基础学科基本原理的系统归 纳、分析梳理和深刻理解。 ——摘自《北京大学百年化学经典》序(传承与创造)高松,中国科学院院士

化学热力学导论 作者:傅鹰 内容简介: 此书阐述经典热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除了阐述热力学三个基本定律外,还讨论了理想和真实气体的化学平衡,理想和非理想溶液,及表面热力学。 本书特色: ●作者傅鹰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对发展表面化学基础理论和培养化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书为傅鹰教授在北京大学的化学热力学讲义,公式推导详尽,各章附有习题,书中内容 反映了作者的学术观点及教学经验。 ●本书语言精彩、举例生动活泼,堪称经典。 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作者:唐有祺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一般物理化学工作者的基础和需要阐述了统计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介绍了统计力学在物理化学领域中的各项应用。全书分为十四章。从介绍玻耳兹曼分布定律的第一章到沟通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的第五章以及交待系综原理的第十章是全书中阐述统计力学原理和方法的部分。而其余八章分别介绍统计力学在平衡常数、速度常数、绝对熵、简并气体、不完全气体、稠密气体、晶体和正规溶体等方面的应用。为了帮助和引导读者学习,还附了三百多个习题。 本书可以作为需要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较多的化学工作者和其他科学工作者学习统计力学的入门书。 本书特色: ●作者唐有祺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直从事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研究,为我国晶体结构 和结构化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奠基和发展工作。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 无机化学 答案P02A作业4-2

1、用H3PO4(pKa1= 2.16,pKa2= 7.21,pKa3= 12.32)和NaOH所配成的pH = 7.35的缓冲溶液中,抗碱成分是()(4 分)A.H3PO4 B.H2PO4- C.HPO42- D.PO43- 我的答案:B 得分:4分 2、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 分)

A.越负,反应速率越大 B.越负,反应速率越大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3、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主要原因是()(4 分)A.电解质离子强烈的水化作用使大分子去水化 B.蛋白质所带的电荷发生了变化

C.由于电解质的加入,使大分子溶液处于等电点 D.蛋白质上基团的解离情况发生了变化我的答案:A 得分:4分 4、已知某蛋白的pI = 5.6,欲使该蛋白移向正极,则电泳液的pH应()(4 分)A.<5.6 B.=5.6 C.>5.6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C 得分:4分 5、聚沉As2S3负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4 分) A.Ca(NO3)2 B.K2SO4 C.Na3PO4 D.AlCl3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6、溶胶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而不聚沉,主要原因是()(4 分) A.溶胶的分散相粒子很小 B.溶胶的分散相粒子很大,扩散速度慢C.溶胶的胶粒呈均匀分布,是均相系统D.胶粒带电,相互排斥;胶粒带有水化膜保护,阻止彼此碰撞时聚结沉淀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7、溶胶的丁铎尔(Tyndall)现象的本质是胶粒对光的()(4 分) A.透射作用

2020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化学类)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要求,加强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的有效衔接,特制定培养方案如下。 本方案含有化学类I和化学类II(地球化学)两套培养方案,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承担培养工作。 化学类I 一、基本情况 1. 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始于京师大学堂1910年成立的格致科化学门,1919年更名化学系,1994年改为现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称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始终以探索未知、传承文明和推动人类进步为使命,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才为己任,针对化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同时面向国家需求拓展应用研究。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学科齐全。设有无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其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5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北大化学学科现已跻身国际顶尖化学教育与研究机构之列,在全球高校化学院(系)的相关学科评估与排名中位列15名左右。在教育部2002年启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以来,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在2004 年,2009 年,2012 年化学学科评估中连续三次蝉联第一。2017 年全国第四轮评估中,北京大学化学学科被评为A+。 作为中心学科,化学关注物质的合成、结构、性质与应用,同时也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等学科深度融合和交叉。因此,化学学院设立了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生物学四个本科专业方向。 化学专业:化学学院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毕业后可在化学及相关学科(如生物、医药、材料、环境等)开展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重点研究材料与化学相关问题,毕业后可在无机材料、有机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化学理论和化学工程学之间的纽带,也包含化学相关新材料的研制和新技术的开发,毕业后可从事化学理论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工作。 化学生物学专业:2009 年设立的本科专业,国内高校中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化学院之一。与传统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有显著区别,注重认识生命的动态(瞬态)化学性质和运动规律,注重化学物质特别是外源性化学物质(如药物)对生命运动的影响和调控,注重新的化学方法和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毕业后可在生命及化学各相关领域工作。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北大版(第3章)

3.1 从手册中查出下列各酸的酸度常数p K a ,分别计算它们的K a 及与其相应的共轭碱的K b 值。 34224+43+ 3.2 (1)计算pH=5.0时,H 3PO 4的摩尔分数3210。(2)假定H 3PO 4各种形式总浓度是0.050 mol 〃L -1 , 问此时H 3PO 4、H 2PO 4-、HPO 42-、PO 43-的浓度各为多少? 答案:(1)123 112122 a a a 03 2 a a a a a a [H ][H ][H ]K K K x K K K K K K +++ = +++ 10 69.2137.1416.1200.1531.1221.716.2100.31010101010--------?=+++= 3 16 .1200 .15337.1416.1216.1223 16 .1237 .141104.110 10 )994.0(0.1)1010(10102.610 10 ---------?===+= ?==x x x (2)c =0.050mol 〃L -1 1 53431 24 2141241 11034L mol 102.7]PO H [L mol )0497.0(050.0]PO H [L mol 101.3]HPO [L mol 105.1]PO [---- ------??=?=?=?=??=?=??=?=x c x c x c x c 3.3 某溶液中含有HAc 、NaAc 和Na 2C 2O 4,其浓度分别为0.80、0.29和1.0×10-4 mol 〃L -1 。计算此溶液 中C 2O 42-的平衡浓度。 答案:溶液的酸度由HAc-Ac -所决定 ()() 4.76 4.32a HAc 0.80 [H ]10100.29 Ac c K c +---= = ?= 22 a 224 0a 4 4.2951 4.32 4.29 [C O ][H ]1.01010 5.210mol L 1010cK cx K -+------== +??==??+ 写出下列物质水溶液的质子条件: (1)NH 3;(2)NH 4Cl ;(3)Na 2CO 3;(4)KH 2PO 4;(5)NaAc+H 3BO 3。 答案:(1)NH 3 [NH 4+]+[H +]=[OH -] (2)NH 4Cl [H +]=[NH 3]+[OH -] (3)Na 2CO 3 [H +]+[HCO -3]+2[H 2CO 3]=[OH -]

北京大学化学系课程要求级

化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课程设置 总学分:147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104.5学分) 化学生物学专业(118.5学分) 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4831410 计算概论B 3 3 秋季 04831420 数据结构与算法B 3 3 春季 60730020 军事理论 2 2 秋季 ———— 大学英语系列课程— 8 ———— 政治系列课程— 12 ———— 体育系列课程— 4 全院必修课程:69.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030201 高等数学(B)(一) 6 5 秋季 01030202 高等数学(B)(二) 6 5 春季 00431132 普通物理( I ) 4 4 春季 00431133 普通物理( II ) 4 4 秋季 00431215 普通物理实验 4 2 秋季 01034310 普通化学 4 4 秋季 01034321 普通化学实验 5 2.5 秋季 01030200 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 1 1 秋季 01031100 今日化学 1 1 秋季 01034350 定量分析 2 2 春季 01034360 定量分析实验 4 2 春季 01034371 有机化学(一) 3 3 春季 01034373 有机化学(二) 2 2 秋季 ⅠⅡ)7 3.5 春、秋季01035002 有机化学实验(+

01035140 无机化学 4 4 秋季 01034390 仪器分析 2 2 春季 01034400 仪器分析实验 4 2 春季 01030120 结构化学 5 4 春季 01032860 无机化学实验 4 2 春季 01034460 高分子化学 2 2 春季 01034930 物理化学 4 4 秋季 01035020 物理化学实验7 3.5 秋季 01034450 化工基础 2 2 秋季 01034480 化工实验 2 1 春季 01035040 综合化学实验 4 2 秋季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3 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034500 生命化学基础 3 3 春季 材料化学专业必修课程:3 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034490 材料化学 3 3 春季 应用化学专业必修课程:3 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034660 化工制图 1 1 春季 01034990 化学开发基础 2 2 春季 化学生物学专业必修课程:17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139380 普通生物学A 3 3 春季 01132020 遗传学 5 5 春季 01130210 遗传学实验 2 1 春季 01130150 细胞生物学 3 3 秋季

北京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辅导试题及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辅导试题及答案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并完成下列反应 答:+ + 2I-= 2Fe2+ + I2 -+ 3SO32-+H2O = 2MnO2 + 3SO42-+ 2OH— + + Zn = Cu+ Zn2+ -+3S2-+14H+ =2Cr3++3S +7 H2O -+ 5SO32-+ 6H+= 2Mn2+ + 5SO42-+3 H2O — + SO32-+ 2OH—= 2MnO42—+ SO42-+ H2O 简答题 1. 一种钠盐A,在A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刺激性气体B。A的水溶液在酸性中能使KMnO4溶液腿色,得到无色溶液C。若在A的水溶液中通入Cl2得溶液D,在D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E,若在E中加入NH3水,震荡后得到无色溶液F。指出A、B、C、D、E、F各为何物。 答:A、Na2SO3B、SO2C、Mn2+ D、Cl- E、AgCl F、[Ag(NH)2]+ 2.根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指出下列配离子中,中心离子和配体的配位情况(即画出中心离子杂化后价电子排布、指出杂化轨道类型及空间构型)。 (1)[FeF6]3-μ= . (2)[Fe(CN)6]3-μ= . 答:(1)Fe3+ 3d53d轨道有5个单电子sp3d2杂化八面体 (2)Fe3+ 3d53d轨道有1个单电子d2sp3杂化八面体 3.有四种试剂:Na2SO4、Na2SO3、Na2S2O3、Na2S,它们的标签已脱落,请设计只加一种试剂的简便方法鉴别它们,并写出有关配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答:加稀HCl (略) 4.根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确定下列配离子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说明理由。 (1) [Fe(H2O)6]3-(Fe3+3d 5)μ= . (2) [Mn(CN)6] 4-(Mn2+3d 5)μ= . 答:(1)μ= 则n=5 Fe3+ 3d53d轨道有5个单电子sp3d2杂化八面体 (2)μ= 则n=1 Fe3+ 3d53d轨道有1个单电子d2sp3杂化八面体 5.现有一种含结晶水的淡绿色晶体A,将其配成溶液,若加入BaCl2溶液,则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若加入NaOH溶液,则生成白色胶状沉淀C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沉淀D,再加入盐酸,此红棕色沉淀又溶解,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显深红色溶液E。指出A、B、C、D、E各为何物。 答:A、Na2SO3B、SO2C、Mn2+ D、Cl- E、AgCl F、[Ag(NH)2]+

北京大学中级无机化学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II) 第一章 1.4.解: (1)H 2O 2 2C (2)S 2O 32 3v C (3)N 2O (N N O 方式) v C ∞ (4)Hg 2Cl 2 h D ∞ (5)H 2C=C=CH 2 2d D (6)UOF 4 C 5v (7)BF 4 d T (8)SClF 5 4v C (9)反-Pt(NH 3)2Cl 2 2h D (10)PtCl 3(C 2H 4) 2v C 1.B(CH 3)3和BCl 3相比,哪一个的Lewis 酸性强,为什么? 一般来说,CH 3为推电子基团,Cl 为吸电子基团,因此的Lewis 酸性强。 (BCl 3易水解;B(CH 3)3不溶于水,在空气中易燃) 2.BH 3和BF 3都可和(CH 3)2NPF 2生成加合物,在一种加合物中,B 原子和N 相连,另一种则和P 相连,绘出两种结构式,并说明形成两种结构的原因。 P F F H 3C CH 3 N P F F H 3C CH 3 N B B H 3F 3 (该题可参考史启桢等翻译的"无机化学",作者Shriver 等,由高教社出版, 其中关于热力学酸度参数的部分,p.190-191; 或者该书的英文原版第5章的相关内容) 3. 无水AlCl 3可作为傅-克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 而吸水后则失效, 原因何在? 配位饱和(6配位),失去Lewis 酸性 4. 吸水后失效 的AlCl 3有什么方法可以脱水? 因为Al 3+是典型的硬酸,与氧的亲合力很强,因此实验室不能在HCl ,NH 4Cl ,SOCl 2等气氛下加热脱水。(只能加强热生成 Al 2O 3后,用高温下用加C 和Cl 2用还原氯化法制备,这就不是脱水方法了)。 第二章

北京大学2017秋课件作业【离散数学】及答案

2017秋课件作业 第一部分集合论 第一章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1-1设集合A={{2,3,4},5,1},下面命题为真是(选择题)[A] A.1∈A;B.2∈A;C.3∈A;D.{3,2,1}?A。 1-2A,B,C为任意集合,则他们的共同子集是(选择题)[D] A.C;B.A;C.B;D.?。 1-3设S={N,Z,Q,R},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是非题) (1)N?Q,Q∈S,则N?S,[错](2)-1∈Z,Z∈S,则-1∈S。[错] 1-4设集合B={4,3}∩?,C={4,3}∩{?},D={3,4,?},E={x│x∈R并且x2-7x+12=0},F={4,?,3,3},试问:集合B与那个集合之间可用等号表示(选择题)[A] A.C; B.D; C.E; D. F. 1-5用列元法表示下列集合:A={x│x∈N且3-x〈3}(选择题)[D] A.N; B.Z; C.Q; D.Z+ 1-6为何说集合的确定具有任意性?(简答题) 答:按研究的问题来确定集合的元素。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当然是随意的呗。之所以,集合的定义(就是集合成分的确定)当然带有任意性哪。 第二章二元关系 2-1设A={1,2,3},A上的关系R={〈1,2〉,〈2,1〉}∪IA, 试求:(综合题) (1)domR=?;(2)ranR=?;(3)R的性质。 (4)商集A/R=?(5)A的划分∏=?(6)合成运算(R。R)=? 答:R={<1,2>,<1,3>,<2,3>,<1,1>,<2,2>,<3,3>}; (1)DomR={R中所有有序对的x}={3,2,1}; (2)RanR={R中所有有序对的y}={2,1,3}; (3)R的性质:自反,反对称,传递性质.这时,R不是等价关系。 (4)商集A/R={{1,2,3},{2,3},{3}}。由于R不是等价关系,所以,等价类之间出现交集。这是不允许的。请看下面的划分问题。 (5)A的划分∏={{1,2,3},{2,3},{3}};也由于R不是等价关系,造成划分的荒谬结果:出现交集。试问:让“3”即参加第一组,又参加第二组,她该如何分配呢!!! 所以,关系R必须是等价关系。至于作业中,此两题应说:因为R不是等价关系,此题无解。 2-2设R是正整数集合上的关系,由方程x+3y=12决定,即 R={〈x,y〉│x,y∈Z+且x+3y=12}, 试给出dom(R。R)。(选择题)[B] A.3; B.{3}; C.〈3,3〉; D.{〈3,3〉}。

北京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5

北京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1.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K 不稳1=7.8?10-3 K 不稳2=1.4?10-3 K 不稳3=3.3?10-4 K 不稳4=7.4?10-5 (1) 计算各级稳定常数K1-K4和各积累常数β1-β4; (2) 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 3)42+的浓度为Cu(NH 3)32+的10倍,问溶液中[NH 3]是多少? (3) 若铜氨络合物溶液的C NH3=1.010-2M ,C Cu2+=1.0?10-4M,(忽略Cu 2+,NH 3的副反应)。计算Cu 2+与各级铜氨络合物的浓度。此时溶液中以那种形体为最主要? 解:(1) 稳定常数 K 1=45-4 101.4104.711 ??==不稳K K 2=34-3 103.0103.311 ??==不稳K K 3=23-2 107.1101.411 ??==不稳K K 4=== 不稳3-1107.811 ?K 1.3?102 各级累积常数 β1=K 1=1.4?104 β2=K 1K 2=1.4?3.0?107=4.2?107 β3=K 1K 2K 3=1.4?3.0?7.1?109=3.0?1010 β4=K 1K 2K 3K 4=1.4?3.0?7.1?1.3?1011=3.9?1012 (2) β3=332233]][[])([NH Cu NH Cu ++,β4=432243]][[])([NH Cu NH Cu +-

] )([]][[]][[])([2333 3243224334++++=NH Cu NH Cu NH Cu NH Cu ββ =][1])([])([3233243NH NH Cu NH Cu ? ++ [NH 3]=4 3233243])([])([ββ?++NH Cu NH Cu =10?1210 10 9.3100.3?? =0.077(ml/l) (3) Φ0=4 3433323231][][][][11NH NH NH NH ββββ++++ =812610472410 9.3100.3102.4104.111----?+?+?+?+ =4 43109.3100.3102.41?+?+? = 4103.71? =1.4?10-5 Φ1=4 343332323131][][][][1][NH NH NH NH NH βββββ++++ = 3104.74102.1 =1.910-3 Φ2=43433323231232] [][][][1][NH NH NH NH NH βββββ++++ =43 10 3.7102.4?? =0.058 Φ3=434333232313 33] [][][][1][NH NH NH NH NH βββββ++++

北京大学定量研究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北京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作者:————————————————————————————————日期: 2

北京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1.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K 不稳1=7.8?10-3 K 不稳2=1.4?10-3 K 不稳3=3.3?10-4 K 不稳4=7.4?10-5 (1) 计算各级稳定常数K1-K4和各积累常数β1-β4; (2) 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 3)42+的浓度为Cu(NH 3)32+的10倍,问溶液中[NH 3]是多少? (3) 若铜氨络合物溶液的C NH3=1.010-2M ,C Cu2+=1.0?10-4M,(忽略Cu 2+,NH 3的副反应)。计算Cu 2+与各级铜氨络合物的浓度。此时溶液中以那种形体为最主要? 解:(1) 稳定常数 K 1=45-4 101.4104.711 ??==不稳K K 2=34-3 103.0103.311 ??==不稳K K 3=23-2 107.1101.411 ??==不稳K K 4=== 不稳3-1107.811 ?K 1.3?102 各级累积常数 β1=K 1=1.4?104 β2=K 1K 2=1.4?3.0?107=4.2?107 β3=K 1K 2K 3=1.4?3.0?7.1?109=3.0?1010 β4=K 1K 2K 3K 4=1.4?3.0?7.1?1.3?1011=3.9?1012 (2) β3=332233]][[])([NH Cu NH Cu ++,β4=432243]][[])([NH Cu NH Cu +- ]][[])([3 22++NH Cu NH Cu β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B”教学大纲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B”教学大纲 2008年9月 课程号:01034880 开课学期:秋季 学分:4 基本目的:学习和掌握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的基本状态与原子和分子结构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这些基本知识解决在化合物分析与合成方面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 绪论(约1学时) 第一章气体、液体、溶液(约4学时) 一、理想气体定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导出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二、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1. 气体的分压定律 2. 分压定律的应用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条件 三、气液转化与平衡,液体的蒸汽压 四、溶液 1.溶液的浓度 2.溶解度 3*.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4*.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与导电性 5*.胶体溶液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约4学时) 一、化学热力学的常用术语 二、热化学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2. 焓和焓变的性质 3. 反应焓变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1. 熵与熵变的性质 2. 熵变、熵增加原理 3. Gibbs自由能与Gibbs自由能变 (1) ΔG是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2) ΔG的性质和计算 (3) Gibbs-Helmholtz方程的应用 第三章化学反应的限度(约3学时) 一、化学平衡的特征 二、平衡常数 1.经验平衡常数(K) 2.标准平衡常数(Kθ),ΔGθ= -2.30RTlgKθ

K 与K的区别与联系 3.多重平衡 4.平衡常数的应用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浓度的影响 2.压力的影响 3.温度的影响 四、热力学在气-液平衡中的应用 补充:化学反应速率*(约2学时) 一、反应速率的意义 二、浓度与反应速率 三、反应级数 四、温度与反应速率?活化能 五、反应机理 六、催化 第四章酸碱电离平衡(约5学时) 一、酸碱质子理论 1. Br?nsted-Lowry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的概念 2. 酸碱强弱,K a、K b及其相互关系 二、各类酸碱平衡,平衡常数K及溶液pH的计算 1.溶剂的自偶电离平衡 2.一元弱酸(碱)、多元弱酸(碱)的电离平衡 3.酸碱中和反应平衡 三、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及应用 1.同离子效应及其计算 2.酸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缓冲溶液的组成、选择、配制及pH的计算 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约4学时) 一、溶度积(K sp) 1. 溶度积的概念 2. 如何求得溶度积,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二、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同离子效应和沉淀的完全度 2.沉淀的溶解,酸溶效应 3.沉淀的转化 三、分步沉淀 1. 分步沉淀的可能性 2. 分步沉淀的控制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约5学时)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共轭关系 2. 氧化数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北大版思考题

第5章 习题答案 5.1 K 3Fe(CN)6在强酸溶液中能定量地氧化I -为I 2,因此可用它为基准物标定Na 2S 2O 3溶液。试计算2 mol ?L -1 HCl 溶液中Fe(CN)63-/Fe(CN)64-电对的条件电位。 [已知3-4- 66(Fe(CN)/Fe(CN))0.36V ?θ=,H 3Fe(CN)6是强酸,H 4Fe(CN)6的 K a3=10-2.2,K a4=10-4.2。计算中忽略离子强度影响。以下计算相同。] 答案: 已知:H 3Fe(CN)6是强酸 H 4Fe(CN)6的K a3=10-2.2,K a4=10-4.2 β1=104.2,β2=10 6.4 4-62 12Fe(CN)(H)1[H ][H ]αββ++=++ 0.74.62.4101041021=?+?+= 3-6Fe(CN)(H)1α= 4-63-6334666463-Fe (CN)(H) 346 664-6Fe(CN)(H)[Fe(CN)] (Fe(CN)/Fe(CN))0.059lg [Fe(CN)] (Fe(CN)) (Fe(CN)/Fe(CN))0.059lg 0.059lg (Fe(CN)) c c ??α?α- θ--- θ--=+=++ 4-63-6Fe(CN)(H) 3-4- 66Fe(CN)(H)7.0(Fe(CN)/Fe(CN))0.059lg 0.360.059lg100.77(V) α??αθθ'=+=+= 5.2 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 ?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计算此条件下Ag +/Ag 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加以说明。 答案: +sp +-(Ag /Ag)0.059lg[Ag ] (AgCl) (Ag /Ag)0.059lg [Cl ] K ???θθ+θ=+=+ +sp 9.50(Ag /Ag)0.059lg (AgCl) 0.800.059lg100.24(V)K ??'θθ-=+=+=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第一次测验2010

12010年《普通化学》第一次测验试题(卷) 10月20日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简答:选择、判断或给出答案(可能多选;本题答案写在试卷上): 1.实际气体对理想气体方程产生偏差的原因是: ( ) A 、分子有能量 B 、分子有体积 C 、分子间发生相互作用 D 、分子有体积且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2.0o C, 测定1mol 氢气的体积(V)随压力(p)变化,发现 pV~p 近似为直线且斜率为正。直线斜率为正,这是因为: ( ) A 、氢气可以当作理想气体 B 、氢气分子有一定体积、相互作用较强 C 、氢气分子有一定体积、相互作用较弱 D 、氢气分子容易扩散 3.在相同温度下,对于摩尔质量不同的气体分子,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相同的均方根速率 B 、有相同的扩散速率 C 、有相同的平均动能 D 、有相同的最可几速率 4.丙烷的临界点是370 K 和4.2 MPa ,在298 K 时的饱和蒸气压为1.1 MPa ,回答: A 、在298 K 时,气液共存的丙烷储罐的压力为: ( ) B 、在298 K 时和0.10 MPa 下,丙烷的状态是: ( ) C 、在298 K 和4.1MPa, 丙烷的状态是: ( ) D 、380 K 和10 MPa, 丙烷的状态是: ( ) 5.抽真空可以使容器中的水在室温下沸腾,这是由于 ( ) A 、水的蒸汽压增大 B 、水的蒸发热减小 C 、水的温度升高 D 、压力降低使水的沸点降低 6. 一定温度下液体沸腾变为气体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增加的有: ( ) A 、熵 B 、蒸汽压 C 、蒸发焓 D 、Gibbs 自由能 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n )在恒温T 下向真空扩散,由状态I (p 1,V 1)变为状态II (p 2,V 2) ,其中V 2>V 1, 此过程中热、功效应及体系相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为:(若不等于0, 用已知量的函数表示) A 、 ΔU B 、 ΔH C 、 Q D 、 W E 、 ΔS F 、 ΔG 8.测得一种萘的苯溶液的沸点升高0.531 o C ,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已知苯的 K f = 5.07 K kg -1 mol -1, K b = 2.64 K kg -1 mol -1 ) 9. 下列反应的熵变如何?(用=0,>0,或<0表示) A 、NaCl 从水中析出晶体 ΔS B 、 碘升华 ΔS C 、H 2和O 2反应生成水 ΔS D 、 H 2和O 2等温等压混合 ΔS 10. 每摩尔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 ) A 、RT 21 B 、RT 2 3 C 、kT 23 D 、kT 21 11.下列关于平衡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压力增大体系向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 B 、若反应Δ H > 0,升温时平衡总是正向移动; C 、在达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反应物的某一种,平衡总是正向移动; D 、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时,K Θ总是保持不变。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 无机化学 答案P02A作业4-1

单选题 1、已知MnO2(s)=MnO(s) + ?O2(g)的=akJ?mol-1;Mn(s) + MnO2(s) = 2MnO(s)的=b kJ?mol-1,则MnO2(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kJ?mol-1 (4 分) A.2a – b B.b – 2a C.a – 2b D.a – b 我的答案:B 得分:4分 2、HA起始浓度为c,达解离平衡HA?H+ + A?时的解离度为α,则HA的Ka为()(4 分)A. B. C. D.

我的答案:A 得分:4分 3、某可逆反应,当温度由T1升高至T2时,标准平衡常数>,则该反应的等 压反应热()(4 分)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判断 我的答案:A 得分:4分 4、某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36%,当加入催化剂,而反应条件不变时,其平衡转化率为()(4 分) A.大于36% B.等于36% C.小于36%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B 得分:4分

5、反应A(s) + B2+(aq) ?A2+(aq) + B(s)在温度T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 1.0。若B2+和A2+的浓度分别为0.50mol?L-1和0.10mol?L-1,则反应()(4 分) A.正向自发进行 B.处于平衡态 C.逆向自发进行 D.无法判断方向 我的答案:A 得分:4分 6、反应aA(g) + bB(g) ?dD(g) + eE(g)达平衡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此可知,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4 分) A.a + b=d + e B.(a + b)>(d + e) C.(a + b)<(d + e) D.a>b,d>e 我的答案:B 得分:4分 7、在某温度下,已知反应?N2(g) + 3?2H2(g) ?NH3(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a,该反应若写成2NH3(g) ?N2(g) + 3H2(g),则在相同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4 分) A.a/2 B.2a

无机化学试验课大纲-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无机化学实验课大纲 2004年修订 目的和要求 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与主干基础课“中级无机化学”配套讲授,通过本实验课教学使学生以全新的视角对现代无机化学有一个比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学习、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各种实验技术、手段以及完整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讲义和相关文献,对实验题目涉及的相关理论主题和研究领域做比较充分的了解。并通过预习对实验内容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注意是理解而不仅仅是了解。因为预习不仅仅是看讲义、抄讲义。预习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实验者对实验原理、内容和过程有比较充分的理解;能够有组织、有条理、有针对性的地完成实验,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有所准备。所以无机实验的预习报告不要求抄实验讲义,而是要求学生对讲义提出的预习思考题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比较正确的理解。任课教师应在实验前审阅学生的预习报告,然后组织学生就预习和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 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比较深入的,超出讲义要求的研究,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要求学生以规范的格式做原始记录,整理分析数据,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讨论,并按规范书写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有关的手册、文献资料及信息网络查阅相关的公式和常数。 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规范的操作,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 要求学生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卫生、节约药品,培养良好的科研道德。 学时:60 实验评分:预习20%,实验30%,报告40%,卫生5%,纪律5%。 实验讲义:自编 主要参考书: 1.项斯芬、姚光庆,“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Zvi Szafran, Ronald M.Pike,Mon M.Singh,“Microscale Inorganic Chemistry-a comprehensive laboratory experience”New York : J. Wiley, c1991. 3.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4.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教学组,“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版 5.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编关烨第, 李翠娟, 葛树丰修订,“有机化学实验”,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版 对实验大纲的说明: 1.强化学生对无机化学领域的深入了解。 同学们一进入实验室,最先接触的就是普通化学实验和部分元素性质实验,如果没有后续

北京大学离散数学教材 2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2学习目的 本章主要涉及命题演算中两个重要内容之一:等值演算。首先理解命题公式等值的含义,掌握构造真值表和不构造真值表两种方法证明等值式,熟练应用于命题公式的化简和范式表示 基本内容 z命题公式等值关系及其证明 z联结词的全功能集 z命题公式的范式表示

等值关系 基本概念 等值的两种定义: z如果两个逻辑形式对其中的命题变项的任何取值,都具有相同的值,则称它们是相等的。 z A、B等值是指等价式A?B为重言式,记为A?B。 可直接构造真值表证明两个命题形式的等值。 等值演算 根据已知的等值式,可以推演出另外许多的等值 式,这种推演过程称为等值演算。 这些已知等值式通常是经过证明了的常用等值式, 其中许多是布尔代数或逻辑代数的主要组成部分, 称为等值关系模式: (1) 双重否定律: A ???A (2) 等幂律:(2a) A ? A∧A (2b) A ? A∨A (3) 交换律:(3a) A∧B ? B∧A

(3b) A∨B ? B∨A (3c) A∨B ? B∨A (3d) A?B ? B?A (4) 结合律:(4a) (A∧B)∧C ? A∧(B∧C) (4b) (A∨B)∨C ? A∨(B∨C) (4c) (A∨B) ∨C ? A∨ (B∨C) (4d) (A?B) ?C ? A? (B?C) (5) 分配律:(5a) A∨(B∧C) ? (A∨B)∧(A∨C) (5b) A∧(B∨C) ? (A∧B)∨(A∧C) (5c) A∧(B∨C) ? (A∧B) ∨ (A∧C) (6) 德?摩根律:(6a) ?(A∧B) ??B∨?A (6b) ?(A∨B)??B∧?A (7) 吸收律:(7a) A∨(A∧B)?A (7b) A∧(A∨B)?A (7c) A∨(?A∧B)?A∨B (7d) A∧(?A∨B)?A∧B (7e) (A∧B) ∨ (?A∧C) ∨ (B∧C) ? (A∧B) ∨ (?A∧C) (8) 零律:(8a) A∨1 ? 1 (8b) A∧0 ? 0 (9) 同一律:(9a) A∨0 ? A (9b) A∨0 ? A (10)排中律:A∨?A ? 1 (11)矛盾式:A∧?A ? 0 (12)蕴涵等值式:A→B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