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湾大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海湾大桥
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
特大跨海大桥。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兰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
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
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大桥起自青岛主
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36.48公里,投资额近100亿,
历时4年完工。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大桥简介
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黑龙江路杨家群入口处,跨越胶州湾
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路线全长新建里程28.047 公里
(二期工程12公里)。其中海上段长度25.171 公里,青岛侧接线 749
米、黄岛侧接线 827米、红岛连接线长 1.3 公里。工程概算投资 90.4
亿元。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
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
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
2010年12月22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2011 年6月30号下午14
点正式通车。
青岛海湾大桥项目计划总投资为90.82亿,项目实施采用特许经营方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项目自有资金31亿元,资本金
比例35%,全部由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出资。
青岛海湾大桥项目由山东高速投资经营,与胶州湾高速捆绑经营。该
项目是中国目前国有独资单一企业投资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是中国北方冰冻海区域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加上引桥和连接线,
总体规模为世界第一大桥。
青岛海湾大桥项目经营期25年,经营期满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将全
部转移给青岛市政府。项目经营期内,预计海湾大桥的汽车交通量:
2010年为30849辆/日、2015年为45136辆/日、2020年为58888辆/
日、2029年为77795辆/日。投资回收期15年(自特许经营年算起)。
建设历史
工程总投资:95.3亿元
工程期限:1993年至2011年
1993年,青岛市政府首次组织海上通道方案专家论证会,形成”南隧北
桥、先桥后隧”的结论。
2003年9月30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市交通委关于青黄高架路
有关情况的汇报,并同意按规划路线方案启动国家重点公路青岛-红
石崖辅线青黄高架路-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项目;
2004年2月27日至29日,山东省发改委在青主持召开了”国家重点公
路青岛-红石崖辅线青黄高架路段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
2004年10月26日,根据国家要求,青岛市正式将青岛海湾大桥(北
桥位)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申请核准。
2005年3月3日,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
主任办公会讨论。
2005年3月7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投资[2005]327号批文核准。
2006年12月26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07年2月21日,成功浇筑第一根钻孔灌注桩。
2009年10月3日,青岛海湾大桥第一高塔——大沽河航
道桥主塔顺利封顶。
2009年11月27日,青岛市规划局对海湾大桥市区接线工程的规划方
案进行社会公示。
2009年11月底,青岛海湾大桥累计完成钻孔灌注桩5110根,承台1103
个,墩身1691个,预制箱梁431片,现浇箱梁311孔,安装箱梁376
片。
2009年12月10日,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主体建设完工。此
时,海湾大桥的上部结构已经完成了67%,下部结构完成了98% 。
2009年12月27日,青岛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工程启动仪式在胶州湾
产业新区举行。
2010年3月13日,大沽河航道桥青岛侧钢箱梁全部安装完成。
2011年6月28日,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通过了相关部门的交工验收。
2011年6月30日上午10点,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2013年8月23日,公交集团巴士公司开通行经胶州湾大桥的”高新快
线”直达公交,自河马石到高新区,只设37个坐席而无站席。
重要影响
海湾大桥建成后将给省内济南青岛两大城市间的交通带来更为密切便
捷的联系。以前,车辆沿济青高速南线至黄岛后须绕行胶州湾高速才
能到达青岛。由于济青南线的北端起点与建设中的海湾大桥相连,大
桥建成后车辆沿济青南线、海湾大桥就可一路直通青岛。大桥还将进
一步促进青岛与半岛城市群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对发挥青岛在山东省
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促进胶东半
岛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青岛来说,海湾大桥还是该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
要交通枢纽。大桥建成后,大大缓解青岛胶州湾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
进一步完善青岛市东西跨海交通联系,扩大青岛市城市骨架,缩小青
岛、红岛、黄岛的时空距离,加强主城区与两翼副城区的联系,塑造
拥抱胶州湾的大青岛城市框架,为青岛城市的深度发展拓展出崭新的
空间。
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长约70公里,而大桥项目的建设将青、红、黄三岛
便捷地联系在一起,使青岛至黄岛陆路距离缩短近30公里。如果以每
小时80公里的时速计算,走大桥将比走高速路节省20分钟!大桥双
向6车道,设计行驶时速为80公里。
对于市民关注的大桥抗风、抗雾性能设计,有关专家表示,抗风性能
优良,是按抵抗百年不遇的大风而进行设计的;而海雾干扰则无法避
免,要和高速公路”看齐”,雾大时还是要实行全线封闭。另据气象统计
资料推算,大桥每年禁止通行的时间折合为20-30天左右,遇大风、
暴雨、浓雾等限制通行时间约在80天左右。
交通
青岛和黄岛之间,胶州湾海底隧道和胶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之前一
直靠轮渡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相连。轮渡受运输能力、气候条件制约
较大,每天仅能有千余辆客货车通行;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设计标准
为2.5万标准车/日,但通车以来交通量逐年猛增,目前标准路段交通
量最高峰已达46万辆!项目建设将青、红、黄三岛便捷地联系在一起,
除使青岛至黄岛陆路距离缩短30公里,缓解交通压力外;同时在红岛
建设的桥体部分,还可兼顾红岛的交通。
大桥在老城区李村河口沿东西方向,以城市快速干道的形式连接了两
条主通道:重庆路和308国道,将城市由内向外的交通流量直接引入
快速通道,减少了城区内各方向胶州湾高速公路几个出入口汇集和疏
散的交通流量,有效地降低了老城区对外交往部分的交通拥堵,改善
了城区交通状况。
青岛海湾大桥建成后,能够有效地增加前湾港、黄岛油港和薛家岛港
的业务量,使青岛老港、油港、前湾港连为一个整体,加强三港间的
协作,更好地发挥港口的整体效益,尤其是解决了青岛港陆路集疏运
能力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港口整体效益。
产业
产业布局情况看,以老市区为中心的东海岸地区空间范围狭小,城市
空间向东部已几乎没有拓展的余地。伴随港口西移的经济中心西移已
势在必行。青岛海湾大桥的建设将”青—红—黄”三岛有机
地联系在一起,极大促进了我市”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城市
发展战略的实施。
旅游
在琅琊台风景区的网站里,早已把”海湾大桥建成后,”30分钟到市区”
的招牌挂了起来。据了解,周边像琅琊台这样等着海湾大桥带来”实惠”
的风景区不在少数。项目的建成,既有利于释放东部旅游及第三产业
的发展空间,也能将老城区连片的海滨度假区和黄岛区的薛家岛省级
旅游度假区连为一体,大大推进青岛市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一个青岛
旅游的”包围圈”。
便民
在”青青岛”网上社区,网友们对青岛海湾大桥一直热议不减。其中一位
资深网友留言,”黄岛开发区和青岛城区被胶州湾分隔,可谓”青黄不接”,
因此建设跨海大桥,成为青岛多年来一直挥之不去的情结。天堑变通
途,已经时不我待。”
出口货物报关地在对岸的黄岛,而多数贸易公司都在青岛市区。企业
在通关时完税,则只能让报关行代理缴纳。显然已经给他们的业务操
作及资金融通带来不便。一名私营企业主表示,”盼大桥,已经要望眼
欲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