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钙化与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关系
非肿块型乳腺癌的CR钼靶诊断分析

10
∥的痫 例 钙 化 址 诊断乳 腺癌 的唯
,
m1 t l : 扒 依
’
-
'
一
。
般认
。
似 I I I 丁 … ”块 犁 乳 腺 翱 任 X 线 i :缺 乏 媳 J 删矧 仆
t
例
度 增 高 结 构 紊 乩 边 缘 模 糊 的 小 片 状 l;影 其 『 2 例 伴 柑 皮 肤 』 j {1
例
1
.
:
珊厚及脂肪层混 浊
舱 食厅法 高分"}
,
l
。
例什 彳乳 头 内陷 『
见劁
1 7
。
;(
4 )
腺 体 密度 普遍 增 高
2
使月 荚 H 金 怀乳腺摄 影 机进 行摄 影 配 以 j
C R 钼 靶
:
中 图 分 类 号 :R
9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l 6 7 2 3 4 5 7 ( 2 ()0 8 ) 0 2
12 6 0 2
-
乳 腺癌 足 妇 女常 见 的恶 悱 帅 棚 近 年来 随着影 像 设 荷 的 不
.
什 州
。
,
1P
成像版进仃十描处州 1
、
¨印 后传人
.
P A CS
维普资讯
非肿 块 型 乳 腺 癌 的 C R 钼 靶诊 断分 析
安 向红
[
’
,
张伟
!
摘要]
目 的 分 析 非 肿 块 型 乳 腺 癌 的 ( It 钼 靶 征 象 提 高 对 ( R 钼 靶 非 肿 块 型 乳 腺 癌 的 诊 断 水 平
超声弹性成像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程红【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24【总页数】3页(P4054-4056)【关键词】乳腺癌; 非肿块型病变; 弹性成像【作者】程红【作者单位】扬州友好医院功能科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1]。
超声因其方便、价廉、无辐射及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乳腺筛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对于肿块型乳腺病变的检出及诊断准确率高,但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非肿块型病变,该类病变声像图异常,但没有空间占位现象,而ACR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超声部分并没有给出“非肿块型”定义,因此这部分乳腺癌疾病的良恶性鉴别成为超声工作中的难点。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可以相对地评估组织软硬程度的诊断技术。
本文通过对30例患者的38个非肿块型病变进行弹性成像,探讨其对非肿块型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行乳腺超声检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最终符合以下入选标准的有30例患者,共计38个非肿块型病变。
入选标准:(1)常规超声检查在两个垂直切面上均显示无空间占位效应病变区,该病变区缺乏明确的形态与边界,与对侧乳腺相同区域超声声像明显不同;(2)进行病变区二维灰阶、彩色血流、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留存图像及相关文字信息;(3)均经手术或穿刺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及保留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1.2 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 LOGIQ F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线阵探头,频率8~13MHz,配有实时弹性成像技术。
1.3 方法患者均取仰卧位,双手上举,乳腺扫查方法以放射状、叠瓦式扫查为主的多切面扫查法。
对病变区灰阶声像进行范围、回声及内部有无微钙化等描述并留存图像,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储病变区血流最丰富的超声切面声像图,病变区内的血流情况采用Adler血流分级法[2]评定,0级:病变区无血流信号;Ⅰ级:病变区可见1~2处细点状血流信号;Ⅱ级:病变区内见2~3根细小血管或1条内径大于1~2mm血流信号;Ⅲ级:病变区见大于4根以上小血管或血管交织呈网状。
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常规影像及影像组学诊断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10), 16394-16400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3.13102294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常规影像及影像组学诊断进展邱琳,组木热提·吐尔洪,冷晓玲*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诊断科,新疆乌鲁木齐收稿日期:2023年9月19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3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9日摘要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患有乳腺癌的患者未必呈现明显的肿块或结节,而是呈现非肿块型病变,具有弥散分布、不明确的轮廓以及模糊的占位表现,极易造成漏诊、误诊。
目前,此病变的主要诊断方式包括超声、乳腺钼靶X线检查及磁共振成像等。
影像组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
本文旨在对乳腺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常规影像及影像组学诊断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超声检查,X线钼靶,磁共振成像,非肿块型乳腺癌,影像组学Advances in Conventional Imaging andRadiomics Diagnosis of Non-Mass BreastCancerLin Qiu, Zumureti·Tuerhong, Xiaoling Leng*Department of Ultrasonography,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Received: Sep. 19th, 2023; accepted: Oct. 13th, 2023; published: Oct. 19th, 2023AbstractIn clinical work, many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ay not present obvious lumps or nodules, but rather non-massive lesions with diffuse distribution, unclear contours, and ambiguous occupying manifestations, 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Currently, the main *通讯作者。
钼靶X线在无肿块型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钙 化被认为 是乳腺癌 的重要x 线 征象 之一 。一般 认为微小 钙化超 过5 枚/ c m 2 即可定义为 成簇 ,应怀疑乳腺 癌。 目前大 多数学者认 为 ,
成簇样微小钙化只有超过2 0 枚/ m2 ,大小不等,密度不均,细沙型、 混合型、蠕虫型等才可诊断为恶性病变【 4 - 6 ] 。本组中有2 O 例无肿块型 乳腺癌都伴有钙化,可见钼靶x 线的微小钙化对发现早期乳腺癌,特
肪间的界面扭曲、紊乱。x 线常表现为腺体及小梁结构紊乱,走行改
变 ,呈针样 、星芒状 。确认此征象 的前提是无 肿块 】 。本组结构 扭曲
1 1 例 ,占病例 数2 7 . 5 %。 3 3 致密影 是指病灶 区域 的密度高于周 围正常腺体 ,边界欠清 ;或者在腺体
靶片均由1 名专门从事影像诊断的医师和1 名专门从事乳腺诊断的副主
9 . 5 )岁;其中临床触及肿块者2 8 例,未触及肿块者1 2 例。部分患者伴
有乳腺 疼痛。乳头溢液4 例, 腋 窝肿物3 例 ,呈现皮 下酒窝征3 例。 1 . 2仪器与方法 常规全部 采用美  ̄G E ¥ L 腺钼 靶机 ,检 查体位 常规采用双 侧C C 位
( 头 尾位 ) ,ML O( 内外斜位 ) ,必要 时局部 点压放大 。所 有C R 钼
乳腺癌 是临床常 见妇科肿瘤 ,其 可严重危及 患者 身心健康及 生命 安全 ,而且 近年来其发病率 呈逐渐上升趋 势 ,已成为妇女最 常见的恶 性肿瘤之一” 。长期临床研究表 明 ] ,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是降低 乳腺癌患者病 死率 、提 高其生存质量 的关键。因此 ,探寻 一种能够有
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谭艳娟;包凌云【摘要】乳腺癌是危害全球妇女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瘤体形态可分为肿块型及非肿块型,其中非肿块型主要见于早期乳腺癌,乳腺影像学检查在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钼靶X线摄影、MRI、CT及PET/CT等乳腺影像技术)的影像表现进行概述.【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6(027)004【总页数】3页(P288-290)【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检查;放射摄影术;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作者】谭艳娟;包凌云【作者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浙江杭州 310006;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浙江杭州 3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445.1;R814.41;R445.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随着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多学科治疗观念的建立,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由80年代早期的70%左右提高至2011年的85%[1],这种进步主要归功于乳腺癌早期影像诊断,尤其是不具备典型图像的非肿块型乳腺癌(即在两个不同的扫查方向上不具备空间占位效应)的诊断,现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进行概述。
乳腺癌从超声声像图表现的角度可以大致分为肿块型和非肿块型,对于肿块型乳腺癌,具有典型的肿块或结节图像,诊断并不困难,临床工作中,很多乳腺癌并不表现为肿块或结节,而呈现为无明确边界的非肿块型病变[2]。
非肿块型乳腺恶性病变因其缺乏典型肿块超声特征,常易导致误诊或漏诊。
随着超声仪器设备的发展,图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乳腺内很多非肿块型病变可以检测出来。
非肿块型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点:低回声区,微钙化,结构扭曲[3-6]。
低回声区可分导管样低回声区和非导管样低回声区,导管样低回声区呈导管样走形、分布,说明病灶在导管内生长,可以是单支,也可以是多支,文献报道导管样低回声区是乳腺穿刺活检的一个适应证[7],当然此类声像图并不代表都是恶性病灶,尤其是单支时更不能除外良性病灶可能。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特点及参数比较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特点及参数比较
吴延华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22(35)12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及相关参数。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患者纳为观察对象,以免疫组化法进行分型,再比较不同亚型患者的二维超声特点及三维超声参数。
结果:56.36%乳腺癌为Luminal A型,HER-2过表达型占比11.82%。
各亚型超声征象中边界、边缘情况、后方回声、微钙化、血流情况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块大小、纵横比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HER-2过表达型的MG值高于其余三组亚型,Luminal B型乳腺癌VFI及R值最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分型的乳腺癌超声征象及三维超声参数有一定的差异性,结合临床后可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
【总页数】3页(P2103-2105)
【作者】吴延华
【作者单位】漳州正兴医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不同病理分型乳腺癌的三维超声VOCAL参数比较
2.不同分子分型的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分析
3.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比较
4.不同分子分型原发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X线、超声表现:140例23~35岁患者
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超声影像学、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钙化在乳腺疾病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微钙化在乳腺疾病超声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测微钙化对于乳腺疾病诊断的影响作用。
方法:2021年5月至12月,本院就诊乳腺疾病者90例,就诊后使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开展检查,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钙化情况检测结果,不同检测方式比对可见差异(P<0.05),病灶数据汇总,彩色多普勒超声数据偏高(P<0.05),乳腺恶性病变检出率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偏高(P<0.05),病理结果作为疾病诊断金标准,疾病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略高于二维超声(P<0.05),统计影像特征,不同检测方式所呈现影像特征有明显不同。
结论:以超声方式对患乳腺疾病患者实施微钙化检查,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效果具有优势,能够对其乳腺有无恶性病变做到有效检出,以促进患者疾病确诊,作用良好。
【关键词】微钙化;乳腺疾病;超声;诊断;价值乳腺疾病在女性群体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腺体疾病,临床常见乳腺疾病大体可分为炎症性疾病、肿瘤疾病,其中,以乳腺癌对女性乳腺健康及其生命威胁性较大,作为恶性病变,一旦发生乳腺癌,乳腺腺体组织、周边淋巴组织均将受累,导致患者出现病症反应的同时,患者机体状态也将受到影响[1]。
为使乳腺疾病能够极早确诊,采取影像检测,查验患者乳腺病变情况,有助于疾病检出,于检测过程中探查乳腺有无微钙化灶,经查验,可对尚处早期病变乳腺癌做到鉴别,因此,采用超声技术对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微钙化检查,对乳腺恶性病变检出能够产生促进作用[2-3]。
现今临床中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均在乳腺疾病微钙化检测中检出乳腺微钙化,但二者在检测过程中,其技术特点不同,微钙化检出率、疾病诊断作用及应用价值等均具有一定差异[4]。
基于此,选择2021年5月至12月在本院就诊乳腺疾病患者90例,对超声检测探查微钙化在乳腺疾病诊断中作用、应用价值等做研究,分析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于乳腺疾病患者微钙化检测作用,现报告如下。
35例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超声分析

l y c o mb i n i n g wi t h c l i n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c a r e f u l l y o b s e r v i n g t h e p e r f o ma r n c e o f g r a y — s c a l e u l t r a s o u n d a n d e o l o l -f l o w
r a c y o f d i a g n o s i s .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c a s e s wi t h n o n— ma s s — l i k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w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1 l t h e l e s i o n s we r e c o n f i r me d b y p a t h o l o g y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o r p u n c t u r e b i o p s y . Re s u l t s I n 3 5 n o n — ma s s - l i k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c a s ・ e s ,1 2 l e s i o n s a p p e a r e d a s h y p o e c h o i c a r e a ,7 l e s i o n s a p p e a r e d a s t h i c k e n e d o r d i l a t e d d u c t ,6 l e s i o n s a p p e a r e d a s s c a t t e r e d o r c l u s t e r e d mi c r o c a l c i ic f a t i o n s ,8 l e s i o n s a p p e a r e d a s d i s o r d e r l y l o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i n c l u d i n g u n c l e a r b o r d e r , 2 c a s e s o c c u l t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Co n c l u s i o n Co r r e c t d i a g n o s i s o f n o n - ma s s — l i k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s h o u l d b e o b t a i n e d b y c l o s 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微钙化与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关系作者:周玉荣, 耿进朝作者单位:民航总医院,100123刊名:当代医学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MEDICINE年,卷(期):2011,17(1)1.何子元.火树尧.徐开野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附40例报告) 2001(1)2.何子元.火树尧.徐开野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附40例报告)[期刊论文]-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01)3.杨光.张祥宏.赵俊京.刘秀健.李智岗.王小玲.严霞.张志刚乳腺癌钼靶X线微钙化与癌细胞ER、PR表达关系的研究 2006(5)4.杨光.张祥宏.赵俊京乳腺癌钼靶X线微钙化与癌细胞ER,PR表达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05)5.刘佩芳乳腺影像诊断必读 20076.刘佩芳乳腺影像诊断必读 20077.Ikeda D M.Andersson I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atypital mamographic appearance 1989(3)8.Ikeda D M.Andersson I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atypital mamographic appearance 1989(03)9.戴文海.徐军红.尹本德成簇样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2006(9)10.戴文海.徐军红尹本德成簇样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期刊论文]-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09)11.马捷.左敏.孙国平.王晓玫.徐坚民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C-erbB-2癌基因相关性 2006(3)12.马捷.左敏.孙国平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C-erbB-2癌基因相关性[期刊论文]-放射学实践 2006(03)13.Cooke T.Reeves nnigan A The value of the human ep 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as a prognostic marker 2001(1)14.Cooke T.Reeves nnigan A The value of the human ep 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as a prognostic marker 2001(01)15.Kaptain s.Tan LK Chen BHER-2/neu and breast cancer 2001(03)16.Kaptain s.Tan LK Chen BHER-2/neu and breast cancer 2001(3)17.Evans A J.Pinder S E.Ellis I O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ammographic features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and c-erbB-2 oncogene expression.Nottingham Breast Team[外文期刊] 1994(08)18.Evans A J.Pinder S E.Ellis I O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ammographic features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and c-erbB-2 oncogene expression.Nottingham Breast Team 1994(8)19.马捷.左敏.孙国平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基因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3)20.马捷.左敏.孙国平.臧达.王晓玫.徐坚民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基因的关系 2005(3)21.NURKO J.EDWARDSM J Image-guided breast surgery 2005(2)22.NURKO J.EDWARDSM J Image-guided breast surgery[外文期刊] 2005(02)23.FINERE WHITWORTH pwLow-risk palpable breast masses removed using a vacuum-assisted hand-held device 2003(04)24.FINERE WHITWORTH pwLow-risk palpable breast masses removed using a vacuum-assisted hand-held device 2003(4)25.SAKORAFASGH.FARLEYD R Op timalmanagement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外文期刊] 2003(04)26.SAKORAFASGH.FARLEYD R Op timalmanagement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2003(4)27.CHUNK VELANOVICHVPatient-perceived cosmesis and satisfaction after breast biopsy:comparison of stereotactic incisional,excisional,and wire -localized biopsy techniques 2002(5)28.CHUNK VELANOVICHVPatient-perceived cosmesis and satisfaction after breast biopsy:comparison of stereotactic incisional,excisional,and wire -localized biopsy techniques 2002(05)29.DERSHAWDD.MORR IS E A.L IBERMAN L Nondiagnostic stereotactic core breast biopsy:results of re-biopsy 1996(03)30.DERSHAWDD.MORR IS E A.L IBERMAN L Nondiagnostic stereotactic core breast biopsy:results of re-biopsy 1996(3)31.DIAZLK.WILEYEL VENTALAAre malignant cells displaced by large-gauge needle core biopsy of the breast 1999(5)32.DIAZLK.WILEYEL VENTALAAre malignant cells displaced by large-gauge needle core biopsy of the breast 1999(05)33.KNIGHTR.HORIUCH I K.PARKERSH Risk of needle-track seeding after diagnostic.image-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 in breast cancer 2002(03)34.KNIGHTR.HORIUCH I K.PARKERSH Risk of needle-track seeding after diagnostic.image-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 in breast cancer 2002(3)35.Peacock C.Given-Wilson RM.Duffy SW Mammographic Casting-type Calcification Associated wit h Small Screen-detected Invasive Breast Cancers:Is This a Reliable Prognostic Indicator 2004(02)36.Peacock C.Given-Wilson RM.Duffy SW Mammographic Casting-type Calcification Associated wit h Small Screen-detected Invasive Breast Cancers:Is This a Reliable Prognostic Indicator 2004(2)37.James JJ.Evans AJ.Pinder SE Is the Presence of Mammo graphic Comedo Calcification Really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Small screen2detected Invasive Breast Cancers[外文期刊] 2003(01)38.James JJ.Evans AJ.Pinder SE Is the Presence of Mammo graphic Comedo Calcification Really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Small screen2detected Invasive Breast Cancers 2003(1)1.顾雅佳磁共振弥散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作用[会议论文]-20062.龚良庚.程流泉乳腺非肿块性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会议论文]-20103.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期刊论文]-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3)4.安向红.张伟非肿块型乳腺癌的CR钼靶诊断分析[期刊论文]-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2)5.李金平.刘奇伦.吴立刚.LI Jin-ping.LIU Qi-lun.WU li-gang不同年龄段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期刊论文]-宁夏医学杂志2007,29(7)6.史叶锋.刘怡文非肿块型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分析[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4)7.龚良庚.程流泉.GONG Lianggeng.CHENG Liuquan乳腺非肿块性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8)8.顾雅佳乳腺MRI检查非肿块样强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会议论文]-20089.曾晓英磁共振DWI及STIR成像对FFDM表现为非肿块样乳腺病变的应用探讨[学位论文]2010本文链接:/Periodical_ddyx20110101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