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手术后无转移用吃靶向药吗
黑色素瘤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ChineseJournalofNewDrugs2015,24(3)281中国新药杂志2015年第24卷第3期
[作者简介]申付文,男,硕士,主要从事药品注册工作。联系电话:(0512)62956991,E-mail:fshen@neupharma.com。[通讯作者]钱向平,男,博士,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研发。联系电话:(0512)62956991,E-mail:sqian1@neupharma.com。
·综述·黑色素瘤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申付文1,叶立1,刘敬阁1,朱永亮1,陶敏2,钱向平1,3(1苏州润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215123;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苏州215008;3苏州大学药学院,苏州215123)
[摘要]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种恶性的黑色素细胞肿瘤。我国黑色素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而中
晚期黑色素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当前黑色素瘤靶向药物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MAPK/ER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如BRAF抑制剂和MEK抑制剂)。[关键词]黑色素瘤;MAPK/ERK信号通路;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佯谬抑制剂;小分子靶向治疗
[中图分类号]R9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3734(2015)03-0281-07
Progressinsmall-moleculetargetedtherapyforthetreatmentofmelanomaSHENFu-wen1,YELi1,LIUJing-ge1,ZHUYong-liang1,TAOMin2,QIANXiang-ping1,3(1SuzhouNeuPharmaCo.,Ltd.,Suzhou215123,China;2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Onc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008,China;3CollegeofPharmaceuticalScience,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123,China)
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进展齐忠慧;斯璐【摘要】恶性黑色素瘤病死率高、预后差,但随着基础免疫学和肿瘤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针对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过程所进行的免疫治疗正进入一个新时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获得可观改善.目前免疫治疗主要围绕PD-1单克隆抗体、CTLA-4单克隆抗体、免疫联合治疗展开.Pembrolizumab、Nivolumab、Ipilimumab单用、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以及Talimogene laherparepvec均已被证明是有效和安全的,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该文概述了目前免疫治疗药物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其前景及挑战.【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9(038)008【总页数】7页(P997-1003)【关键词】恶性黑色素;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联合治疗【作者】齐忠慧;斯璐【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恶性程度极高,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20万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达2万例[1]。
早期黑色素瘤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较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术后5年OS为24%~29%,ⅢC、Ⅳ期患者5年OS仅10%~19%。
传统化疗单药总体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均小于20%,BRAF抑制剂的ORR虽达50%,但存在爆发性耐药问题。
白细胞介素2、肿瘤疫苗、过继T细胞疗法因为不良反应重或疗效欠佳未得以推广[2-3]。
相比之下,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首的免疫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OS,降低死亡及复发风险,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黑色素瘤临床案例的具体分析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斯璐写在课前的话黑色素瘤发生于中老年人较多,男比女多发。
好发下肢足部,其次是躯干、头颈部和上肢。
症状主要为迅速长大的黑色素结节。
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
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诸器官。
本文针对黑色素瘤临床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黑色素瘤临床案例一(一)病史1 、中年男性,36 岁,皮肤癌家族史;2 、左上臂渐出现一个肉色的小结节;3 、在洗澡后出现破溃不愈;4 、行切除活检;5 、诊断为黑色素瘤,厚度0.45mm。
(二)该患者有哪些危险因素1 、年龄;2 、皮肤癌家庭史。
(三)手术切缘其手术切缘是1.0 cm。
二、手术切缘肿瘤厚度临床推荐切除边缘原位0.5cm≤ 1.0mm 1.0cm (1 类)1.01 -2mm 1 -2cm (1 类)2.01 -4mm 2.0cm (1 类)>4mm 2.0cm根据2010 版的NCCN 指南:如果肿瘤厚度是原位、简单的,只需切除 5 毫米。
如果病灶厚度≤ 1 毫米,分级是T1 ,推荐的切除边缘是1 公分。
此患者的病灶是0.45 毫米,他的切除边缘应是1 公分。
如果此病人病灶超过4 毫米,NCCN 专家也推荐最多切到 2 公分。
所以并不推荐做给病人带来痛苦的截肢手术。
目前黑色素瘤的最大扩切边缘是2 -3 公分。
针对一些特殊部位如脸部或耳朵黑色素瘤,实际做不到 2 公分,专家们认为只要能够达到病灶切缘阴性就可以,尽量保留功能。
或者有美容医生参与。
在尽量切除病灶同时又保留美观目的。
该患者行病灶扩大切除。
病理示:病灶残留无色素型黑色素瘤,残留厚度0.35mm ,切缘宽1cm ,无肿瘤浸润。
(一)下一步建议下一步治疗建议是无须进一步手术干预。
根据NCCN 指南,只有病灶厚度超过1 毫米或有溃疡,才推荐做前哨淋巴结活检。
(二)术后2周,患者出现左腋窝肿物,质硬,如何处理?1 、细针穿刺活检;2 、肿物切除活检。
肿瘤三药方案

肿瘤三药方案概述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肿瘤的三药方案,该方案结合了化学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疗法,旨在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1.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传统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遏制肿瘤的发展。
常用的化学药物包括阿霞呱琥酮、顺铂和长春新碱等。
1.1 阿霞呱琥酮阿霞呱琥酮是一种广谱抗癌药物,可干扰肿瘤细胞DNA的复制和修复过程,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
该药物常用于治疗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
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等,但一般可以通过对症治疗来缓解。
1.2 顺铂顺铂是一种铂类药物,可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过程,阻碍肿瘤的生长。
顺铂广泛应用于治疗卵巢癌、胃癌等肿瘤。
常见的副作用有肾毒性和神经毒性,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神经系统反应。
1.3 长春新碱长春新碱是一种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可以阻止DNA的超螺旋结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该药物常用于治疗淋巴瘤、结肠癌等肿瘤。
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需严密监测患者的血象和消化系统症状。
2. 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
该方法通过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所需的信号通路,达到治疗效果。
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厄洛替尼、三磷酸黄嘌呤和奥诺特龙等。
2.1 厄洛替尼厄洛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可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该药物常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
常见的副作用有皮疹、腹泻等,需要注意对症治疗。
2.2 三磷酸黄嘌呤三磷酸黄嘌呤是一种多种酶抑制剂,可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抑制肿瘤的增殖。
该药物常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结肠癌等。
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免疫抑制等,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象和免疫功能。
2.3 奥诺特龙奥诺特龙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和转移。
该药物常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
谨防黑色素瘤,盲目点痣要不得

防癌治癌电影《非诚勿扰2》中,孙红雷饰演的香山,因为脚上一个“黑痣”恶化成不治之症——黑色素瘤,最终选择放弃治疗,并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在自己的人生告别会上,他劝告亲友:“长了黑痣赶紧点,千万别以为那代表着好运和性感”。
他说的正确吗?黑痣和黑色素瘤有什么联系?是不是有黑痣就一定要点?黑色素瘤的真面目黑色素瘤起源于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正常情况下是均匀分布的,如果过度分裂增殖聚集成团,就成为黑色素痣;当这种分裂增殖失去控制时,就演变成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起初通常为棕色或蓝黑色小点,呈浸润性生长,生长迅速,质韧无毛,大小不等,可伴有破溃。
一般患者在发病初期都可发现病变处的皮肤出现黑色素沉着或色素痣,且逐渐增多、颜色加深,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局部皮肤的硬度增强、皮肤瘙痒、疼痛,且可伴有溃烂和出血症状。
此时,就应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去医院检查。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致人死亡。
盲目点痣要不得“长了黑痣赶紧点”,从医学上来说是不对的。
因为现在“点痣”无非是激光、冷冻,这对真正的黑色素瘤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操作。
黑色素瘤早期还在表皮层,未进入真皮层,这一类操作很可能“刺激”黑色素瘤从早期转变成中期,也就是将黑色素瘤带入真皮层,就有可能发生转移扩散。
国际上,对于早期黑色素瘤推荐完整切除,病理确诊后再进行扩大切除和辅助治疗。
如果确实是“痣”,可以点。
可拿不准,千万不要乱点,找医生好好看看再说。
黑色素瘤的高危信号对于生长在手掌、脚掌、生殖器、头部、颈部的痣,因频繁摩擦或长期阳光暴晒,有可能会演变成黑色素瘤。
我们要经常观察是否有变化,如出现:①短期内迅速增大;②颜色发生明显改变;③边缘变得不规则,或出现卫星状小黑痣,或数个痣融合,表面凸凹不平;④因无意的触碰发生溃破,总不愈合;⑤痣附近的淋巴结发生肿大。
以上都是早期黑色素瘤的高危信号,不能大意,更不能搔抓、刮切等。
任何刺激均可促进肿瘤的播散,一定要及时到有经验的专科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c-kit 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现状与展望

834·综 述·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中国癌症杂志》2020年第30卷第10期 CHINA ONCOLOGY 2020 Vol.30 No.10通信作者:程 玺 E-mail: 136********@ 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female genital tract malignant melanoma , PFGMM )是一种罕见的且预后较差的疾病,其年发病率为1.6/105~1.8/105[1-2],占恶性黑色素瘤的1%~2%[3],占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18%[4-5]。
该疾病76.7%起源于外阴,5.0%~20.0%起源于阴道,较少起源于宫颈[6],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目前报道的不足100例[7-9]。
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相比,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预后较差,外阴恶性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为30%~58%[6,9],阴道恶性黑色素瘤为10%~27%[6,9-11],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约为10%[12]。
由于该疾病较为罕见,目前尚无推荐的治疗方案。
早期患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可考虑化疗,但疗效欠佳[12],新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方案值得探索。
前期研究表明,包括PFGMM 在内的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机制显著不同,前者c -kit 基因改变较多,而后者主要发生BRAF 基因V600E 区域突变[6]。
c -kit 基因突变或扩增可c-kit 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现状与展望周宏宇,陈丽华,李浩然,程 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摘要] 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female genital tract malignant melanoma ,PFGMM )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差的黏膜恶性黑色素瘤。
早期PFGMM 以手术治疗为主,而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治疗较困难,目前以化疗为主,但疗效不佳,新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案值得探索。
肿瘤的药物治疗方案

肿瘤的药物治疗方案肿瘤药物治疗方案是针对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
它通过应用药物来干预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生存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减轻症状或治愈肿瘤的目的。
随着药物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药物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创新和更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药物治疗方案的几个关键方面,包括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过程和不良反应的管理等。
一、肿瘤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肿瘤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和维持治疗效果。
首先,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是肿瘤药物治疗的关键。
对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的肿瘤要选择不同的药物组合或顺序使用不同的药物。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其次,个体化治疗是肿瘤药物治疗的重要原则。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耐受性和反应能力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个体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这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测试等方式来确定。
再次,肿瘤治疗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不同治疗手段的组合可以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最后,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也是肿瘤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肿瘤治疗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持续接受药物治疗,以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二、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肿瘤药物一般可分为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三大类。
化疗药物是最常用的肿瘤药物,它通过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来达到治疗目的。
化疗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机制发挥作用:干扰细胞分裂和DNA合成;干扰细胞的代谢和能量供应;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
靶向药物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类新型肿瘤药物。
与化疗药物不同,靶向药物只对特定的肿瘤细胞靶点进行作用,从而达到更精确的治疗效果。
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或受体,干扰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转移和血管生成等。
开口箭皂苷抗黑色素瘤侵袭与转移作用研究

开口箭皂苷抗黑色素瘤侵袭与转移作用研究袁华兵;林平发;陶晓军【摘要】目的研究开口箭皂苷对B16-BL6黑色素瘤肺转移和体外肿瘤细胞穿透人工基底膜的影响.方法小鼠爪下制备黑色素瘤模型,注射不同剂量开口箭皂苷溶液,3周后称量患肢质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5周后测定小鼠肺、脾、胸腺组织表面肿瘤节结数,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侵袭基底膜的影响.结果开口箭皂苷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长,高剂量(45 mg·kg-1)开口箭皂苷可明显减少小鼠肺转移结节数、总转移结节数和转移率(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中,开口箭皂苷可显著抑制侵袭细胞数(P<0.05),抑制率21.46%.结论开口箭皂苷可能通过抑制黑色素瘤生长、转移及降低基底膜侵袭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032)008【总页数】3页(P1018-1020)【关键词】开口箭皂苷;黑色素瘤;抗肿瘤药【作者】袁华兵;林平发;陶晓军【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天门,4317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系,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系,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R965开口箭系百合科Liliaceae铃兰族开口箭属植物,主治劳热咳嗽、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1-2],含有甾体皂苷和甾体皂苷元,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辐射、抑制肿瘤生长、抗炎、降血糖等广泛生物活性,近年来受到关注[3-4]。
研究证实,开口箭同属植物皂苷成分有细胞毒活性[5],但关于开口箭的抗肿瘤转移和侵袭研究笔者尚未见报道。
黑色素瘤是常见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又称恶性黑瘤,大多原发于皮肤,也可起源于眼、鼻腔等处,早期可发生转移,转移部位多见于肺、脑[6]。
预防黑色素瘤的早期转移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向。
小鼠黑色素瘤自发性转移模型是将高转移能力的B16-BL6细胞种植于动物局部,瘤体增殖生长后,侵袭周围正常组织和血管,进入血循环,到达远处部位发生肿瘤转移[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素瘤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对于患者来说,一定要及时对症治疗。
目前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手术是常用的方法,能够直接切除病灶主体,快速控制病情,但手术治疗有较大的局限性,治疗不彻底,因此不少患者即使手术成功,未见转移也被要求服用靶向药,而患者对此感到不解,那黑色素瘤手术后转移用吃靶向药吗?
对于黑色素瘤的治疗,手术是患者首先考虑的方法,虽然短期疗效快,能够直接切除肿块,但手术只是局部治疗,只能切除局部可见的肿块,对于血液和淋巴液里的癌细胞无能为力,术后往往有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一旦复发意味着病情加重,治疗也会变得非常棘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因此一定要重视术后巩固治疗。
黑色素瘤患者术后服用靶向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杀残存的癌细胞,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并延长患者生命。
但患者服用靶向药极易产生耐药性,一般在几个月后就没有治疗效果了,而且患者在服药前一定要做基金检测,基因突变显示阳性才能用药,如果是阴性则没有效果。
黑色素瘤患者手术切除后,如果体质尚可,也可进行放化疗,但要及时配合中医,不仅能增强放化疗的效果,还能改善其毒副作用,有效延长患者生命。
对于不能服用靶向药,或者无法耐受放化疗副作用的患者,可以单独把中医用于术后巩固治疗中。
中医治疗将抗癌与调理并重,一方面能清除术后残存的癌细胞,稳定病情,一方面能使患者术后受损的
机体得到尽快的修复,促进伤口的愈合,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患者能够抵抗癌肿的发展,从而达到降低复发转移几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的。
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选择了位于河南省会郑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该院多年来接诊各类肿瘤患者,其中多数都是已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
以医院三联平衡理念指导用药,在辩证与辨病的基础上,通过扶正、疏通、祛毒,有效改善广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时,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也逐渐恢复平衡,从而使得用药患者获得较长的生存期,较高的生存质量,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黑色素瘤手术后转移用吃靶向药吗?通过以上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手术治疗黑色素瘤并不彻底,术后往往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需要及时辅助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而靶向药也不适合每个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建议患者及时配合中医药的调理,以改善预后,延长生命。
提示:癌症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
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