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指南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指南

附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指南二〇一五年六月为指导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实施方案编制可参照本《指南》。

一、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一)总体要求规划编制应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环发〔2014〕12号,以下简称《指标》)为导向,优化乡镇空间布局、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文化制度,推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

(二)基本原则——明确定位,做好衔接。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升级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细胞工程。

规划指标要与《指标》衔接。

——简便易行,注重实效。

简化规划编制程序,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达性。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

规划编制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乡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以创建目标为导向,明确规划重点任务。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依据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尊重农村乡土文化,尽可能保留乡村的自然风貌。

二、规划编制工作程序(一)确定任务乡镇人民政府可委托相关单位,或组织自身技术力量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具体编制要求。

(二)调研与资料收集规划编制单位应收集编制规划所必需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背景或现状资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以及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行业发展规划。

(三)规划编制按照规划编制提纲(附后)所列内容编制规划。

(四)规划审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市或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规划审查。

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报批稿。

(五)规划报批和实施规划报批稿报乡镇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报规划审查单位备案。

三、规划内容与要求(一)总则说明规划的任务由来、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时限等。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指引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产业,生态文明呼唤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旅游存在时代必然性、市场可行性及工作紧迫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各地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协调进步,引导和规范我国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与服务,促进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审定相关标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为依据,对一定区域内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规划,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本指引提出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基本要求。

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开展旅游的各类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及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系统的区域。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基本内容。

一、概念解释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生态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以独特的自然生态、自然景观和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为依托,以促进旅游者对自然、生态的理解与学习为重要内容,提高对生态环境与社区发展的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区域。

生态旅游区分类:根据资源类型,结合旅游活动,将生态旅游区分为七种类型:一是山地型.是指以山地环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科考、登山、探险、攀岩、观光、漂流、滑雪等活动。

二是森林型.是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大面积竹林(竹海)等区域。

这类区域适于开展科考、野营、度假、温泉、疗养、科普、徒步等活动。

三是草原型。

是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草甸类型。

浅谈弓长岭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浅谈弓长岭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2. 万 人 。 6
2 弓长岭 区生态 区建设面 临的主要 问题
生 态 示 范 区的 评 价 指 标 是 衡 量 城 市生 态 规 划 、 设 、 理 成 效 的 主 要 依 据 , 照 建 管 对 国 家 环 保 部 下 发 的 《 态 市 建 设 指 标 体 生 系 》 结 合 弓 长 岭 区 本 地 的 生 态 环 境 现状 , , 各 产业 发 展 状 况 等 对 弓长 岭 区的 生 态 区建 设 水平 进 行 分析 。 2 0 年 为 环 境 基准 年 , 以 07 本 区 在 创 建 国 家 生 态 市 的 34 具 体 指 标 项 中 , l 项达 标 , 如 : 林 覆 盖 率 ( 区) 有 1 例 森 山 、 空 气环 境 质 量 、 镇 污水 集 中处 理 率 等 。 3 城 2 项 不达 标 , 例如 :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 学 需 农 化 氧 量 排 放 强 度 、 格 尔 系数 。 未达 标 的 2 恩 在 3 项 指 标 中 , 中4 指 标 距 离 目标 值 差 距 甚 其 项 大。 长 期 以 来 , 长 岭 区 经 济 发 展 的 支 柱 弓 产 业 是第 二 产 业 , 是从 总体 上 看 , 产资 但 矿 源 整 体 上 对 经 济社 会 快 速 发 展 的 支撑 能 力 下降 , 弓长 岭 区 以 矿 产 开 采 为 主 的 区 域 目 前 已经 面 临 矿 产 资 源 枯 竭 , 备 发 展 资 源 后 不 足 的境 地 。 经济 增 长 的 同 时 , 且 区域 的生 态 环 境 质 量 破 坏 严 重 。 放 型的 经 济 发 展 粗 方 式 导 致 环 境 欠 账 较 多 , 些 长 期 积 累 的 一 资 源 环 境 问 题 尚未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 的 相 有 关指 标 距 离 生 态 市 建设 标 准 还 有 一 定 的 差 距, 内多数为小规模 、 技含量 不高、 区 科 附 加 值 低 的 小 企 业 。 境 保 护 投 资 占GD 环 P的 比 重 小 , 在 规 划 期 内达 到 相 关 标 准 比较 要 困难 。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各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进步,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通知》(国发[2001]9号)要求,制定本标准。

第一部分总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定义1.1.1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1.1.2 生态旅游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结合的旅游活动。

1.1.3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指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计委联合批准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并具明确地域界限的特定区域。

该区域同时也是全国生态示范区的类型或组成部分之一。

1.2 总体目标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为依据,对一定区域内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规划,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1.3 法律依据与引用标准1.2.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业法》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

1.3.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要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016 湖北咸宁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总体规划

2016 湖北咸宁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总体规划

8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Dazhou Lak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Area,Xianning,Hubei
方案概览
生态目标
“三位一体”水治理工程实施典范 国家“海绵城市”示范亮点
景观目标
打造公共开放的亲水空间 城市生态景观绿核
分期开发实施
湖北咸宁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总体规划
4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Dazhou Lak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Area,Xianning,Hubei
方案概览
“四方联动”,指向明确,实现大洲湖生态示范区项目发展的大突破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全球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湖北省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市
中国温泉之城
咸宁
Xianning
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
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 城市
全国水生态文明试 点市
湖北咸宁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总体规划
3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Dazhou Lak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Area,Xianning,Hubei
形象定位
香城水韵 云梦遗泽
香城水韵 湿地天堂 乐悦大洲 绿动香城 越风楚韵 水墨大洲 越风楚韵 水泽大洲
湖北咸宁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总体规划
7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Dazhou Lak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Area,Xianning,Hubei

生态城市理念下的淄博新区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

生态城市理念下的淄博新区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
e n v i r o n me n t p l a n n i n g .
I 狮 ■ 删
E ol c o g i al c c i t y , E ol c gi o al c p a ad r i g m d i s t d c t , Z i b o n e w d i s t d c t
然复合生态理论为指导的相对完整的城 市建设理论与
方法体 系,诸多城市进行了相关 的理论实践,着 力构
建生态城市。例如,2 0 0 7年 1 1 月,天津 中新 生态城 成立;2 0 0 7 年 8月, 深圳光明新区成立;2 0 0 8 年9 月, 唐 山曹妃甸生态城建设开工;2 0 1 2 年1 1 月1 9日国家 住房和城 乡建设 部对 2 6个生态城项 目进行 了综合评
a n d“ p a r a d i g m g r e en c i t y ' ’ wi t h g o o d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 Z i b o n e w d i s t d c t g r e e n e c o l o g i al c p a r a d i g m a r e a ar c r i e s i mp o r t a n t
究, 并取 得 了丰 富 的实 践经 验 。淄 博市 是 “ 国家 园林城 市 …
及社 会 经济 基础 。淄博 新 区绿 色 生态 示范 区 作为 淄博 新 区 的核 心地 块,承 担 了重 要 的生 态功 能 。因 此,规 划 在 明确 了生 态城 市 指导 方 针 的基 础 上,根 据 生 态城 市对 环境 、资源 、交 通和 空 间等 方 面 的要 求,分 别 进行 了整 体 空 间规 划、绿 色 交通 规 划 、绿色 建筑 规 划 、生 态能 源利 用规 划和城 市 生态环 境规 划等 , 力图打 造环 境优 美 、绿 色生 态 的生态示 范 区,推 动淄 博新 区的发 展 。

示范区淇河西岸发展规划

示范区淇河西岸发展规划

示范区淇河西岸发展规划
淇河生态区规划范围东至大白线,西到天然太极图景区,南到淇县礼河寨,北至淇滨区冷泉村,包括淇滨区金山办事处庞村、下庞村、蔡庄、许沟村、山后村、冷泉村,淇滨区上峪乡后沟村、鹿厂村、南山村,金山工业集聚区杨小屯村、后小屯村、扈堂村,淇县庙口镇王洞村、马圪垱村等行政村,规划范围约37平方公里。

淇河生态区是以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为主,融合会议、休闲、文化、服务、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区,是以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文化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聚区。

目标为努力将淇河生态区打造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将淇河湿地打造成国家级湿地公园。

将淇河生态区规划建设成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生态会议休闲度假基地之一,中原经济协作区重要的休闲养生度假目的地及中高档会议、会晤服务区,鹤壁市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鹤壁城镇建设区新老区有机结合带,全国易学论坛基地,全国经济循环论坛基地。

淇河生态湿地保护区:大致范围为许沟泉至淇滨水厂取水口下游约1公里处的淇河两岸。

该区域努力恢复淇河两岸生态植被,保护淇河水质,并在下庞村南部增加淇河湿地涵养区。

该区域可适当发展旅游观光业,通过对淇河两岸植被、淇河湿地、水生动植物、水禽等的保护和恢复,展现淇河优美的自然风光。

该区域是淇河生态区的灵魂所在。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编制指南(讨论稿)二〇一五年元月目录一、规划编制总体要求1(一)总体思路1(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1(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二、规划编制工作程序2(一)确定任务2(三)规划大纲2(四)规划编制2(五)规划审查2(六)规划报批和实施3三、规划内容与要求3(一)总则3(二)创建现状与问题5(三)规划目标与指标5(四)重点任务6(五)重点项目10(六)效益分析10(七)保障措施11(八)规划附图12附录:13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是统筹推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的一项基本条件。

为指导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实施方案可参照本《指南》。

一、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导向,以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发展特色优势生态产业、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文化制度体系为抓手,大力推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乡镇“生产发展美、生态环境美、生活富裕美、乡风人文美”。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简便易行,注重实效。

简化规划编制程序,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达性。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

规划编制要与其他规划相衔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

以问题、目标为导向,明确规划重点任务。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规划编制依据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尊重农村乡土文化和自然风貌,尽可能保留乡村原有的文化传承、自然风貌。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关于规划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问题。

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关于规划定位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河南省民权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第1章 民权基本概况 1.1 自然条件 民权县地处豫东平原黄河故道,介于东经114°49′— 115°27′,北纬34°32′—34°52′之间。县城东西长57.8公里,南北宽36.9公里,东与曹县、商丘县毗邻,南与宁陵县、睢县接壤,西与杞县、兰考相连,北与兰考及曹县交界,民太(康)、民荷(泽)公路贯穿南北,310国道,陇海铁路横贯东西,高速公路即将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全县辖19个乡镇,512个行政村,3441个村民组,总人口82.8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万人,人口密度678人/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1.33万亩,人均耕地1.22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9.33万亩。境内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5条,主要有黄河故道、杨河、通惠渠、大沙河、古宋河等。另有林七、吴屯两个水库,淡水资源丰富,引黄用水方便。全县矿化度81.8%,适宜灌溉。民权县属暖温带气候,光热丰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水少,夏季炎热降雨频,春季干旱风沙多,秋季 2

凉爽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C无霜期213天。全县年平均降水量679mm。据史志记载,从明洪武年(1384),境内黄水泛滥改造34次,形成了双塔、野岗、睢州坝、老流通、黄河故道两侧的五大沙系,30多万亩沙碱荒地。境内地势平坦,上层深厚,地形由西北向东南缓倾,东南部海拔60米,平均海拔65米。地表径流少,地下水丰富,具有开采潜力,引黄用水方便。 1.2 社会经济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民权县的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3858万元,人均1874元。工农业总产值达23109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7223万元。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单一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正逐步被打破,一、二、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32712吨。全县平均化肥使用量12.5万吨,农药使用量750吨,农膜使用量200吨,年供电6000千瓦,有长途通讯线路480条,电话装机8028部,并开通了移动电话,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直接通话;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发展到32万亩;农药机械总动力达35.08万千瓦;拥有机动车辆17001辆;建设各类专业市场25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186万元;城 3

区日供水2000吨,1996年全县各类学校发展到444所,受教育人数达132306人,科技兴县取得长足发展。 1.3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评价 1.3.1土地资源广阔,但地力不足 全县土地面积1221.69平方公里,耕地101.33万亩,占总面积的55.3%,人均耕地1.22亩,林地8万亩,园地25万亩,水域10万亩,居民住宅及工矿用地40万亩。据土壤普查,土壤种类有六个类别:淤土、两合土、小两合土、砂土、盐碱化土和潮湿土。民权土地贫瘠的原因除土壤质地轻、潜在肥力低、有机肥分解快、积存少,还缺少必要的养地措施:一是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二是缺少科学的轮作制度,不利于土壤休养,易造成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引起作物病虫害。 1.3.2 生态系统结构不健全,形成可再生资源的浪费, 民权县农业生态结构简单,各业之间相互结合不紧密,协调不够。种植业每年产生的秸秆仅有25%的过腹换田,其余的作燃料或少量直接还田,不仅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质量。 1.3.3水资源有限,水质有恶化趋势 全县水资源总量2.351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6645亿立 4

方米,地下水1.686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325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235.15立方米。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就目前而言,构成对地表水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的排放,故地表水污染区分布在县城附近。据调查,城区工业污水排放量日达133.6吨,仅葡萄酒厂日排放废水58.95吨。而我县其它地表水如林七、吴屯水库及引黄干渠的水质良好,尚未发生污染现象。 1.3.4生物资源丰富,但病虫害时有爆发 民权县农作物品种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等20多种;瓜菜有西瓜、黄瓜、白菜等40多种。主要用材林有泡桐、刺槐、速生杨、毛白杨等。主要经济林有苹果、葡萄、梨等。家畜主要有马、牛、猪、山羊、绵羊、鸡、兔等。鱼类主要有鲤、鲫、鲢等。农作物害虫的天敌主要有草铃虫、七星瓢虫、蜘蛛、青蛙等。 民权县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之一,但近年来,个别地方乱砍滥伐、盗伐林木的现象不断发生,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造成兽类、鸟类、鱼类、益虫数量日益减少,虫害时常爆发。 1.3.5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污染日趋严重 5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三废”污染日趋严重。(1)全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10万吨,部分企业工艺落后,管理不善,缺乏应有的治理措施,使水污染日趋加剧。(2)全县工业废气排放总量48000万标立方米。近年来转快发展的旅馆、饭店、浴池等饮食服务业网点多、范围大、沿街设摊,大多不烧型煤,燃烧不充分,油气烟尘任其排放,加剧了大气污染。城区交通量大,扬尘多,使本已污染的大气环境雪上加霜。(3)噪声扰民日趋严重,由于缺乏必要的行政措施和管理手段,个别企业昼夜超标排放噪声,木器加工、建筑建材、粮食粉碎、歌舞厅等经营者不限时作业,加上交通噪声等因素,影响了居民工作和休息。(4)固体废弃物污染应引起重视。全县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量4.5万吨。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部分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任其堆放田间、路边、水旁、池塘的现象随处可见,不仅影响了市容环境,而且随着雨水的浸淋,污染土壤、水体,影响人民身心健康。 1.4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4.1生态建设初见成效 民权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的持续发展是全县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投入 6

的增加和“一优双高”农业开发,民权县的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化,成为全县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76元,旱涝保收田面积发展到64.2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0.4%。全县建制镇大气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河水保持二级标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连年开展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活动,先后在双塔、野岗、睢州坝、老流通、黄河故道两侧的五大荒系营造防护林带和林网15万亩,成为省五大防护林带之一。其中最大的申甘林带长达19公里,形成了一条绿色的防护屏障。目前全县林木已达3650多万株,立木蓄积量90万立方米。民权县既是省造林绿化重点县,又是省泡桐、毛白杨生产基地县,也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1.4.2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治理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其中环保补助资金6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发电厂水循环利用工程、废气治理工程和民权葡萄酒厂的“废气治理工程”及数家锅炉消烟除尘等污染治理项目,关闭造纸厂3家,限产治理企业3家,使我县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年处理工业废水能力36 万吨,废气55000万标立方米,减少废水排放量10余万吨,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实现了经 7

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5生态经济区域划分及其评价 根据自然和社会条件、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将民权县划分为七个生态经济区。 1.5.1申甘防护林带生态经济区 该区位于民权县北部,东西长19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4.5万亩。该林带多是上紧、下密、中空结构的透风乔灌混交林。乔灌木隔行混交或中间乔木、两侧灌木,这种结构形式,防风固沙效果好,便于农田耕作和畜牧养殖。 1.5.2经济林生态经济区 该区包括310国道林果带,民荷公路林果带,民太公路林果带,这里土壤主要类别有砂土、盐碱化土和潮湿土,适宜发展苹果、葡萄、梨、杂果等,面积达30万亩,其中栽植苹果25万亩,葡萄0.5万亩,梨2.5万亩,杂果2万亩,果品总量占全县果品总量的65%,品种优良率达75%。 1.5.3粮油生态经济区 包括城关镇、花园乡、褚庙、尹店、双塔、程庄、王庄寨、林七、野岗乡52个村。北区砂、淤土为主,适合发展以小麦、玉米间作大豆为主的粮食作物,以花生、芝麻为主的经济作物,以 8

山羊、生猪、家禽为主的畜牧业。 1.5.4粮棉菜生态经济区 包括城关、龙塘、花园、人和、程庄、孙六、李堂、伯党、胡集、北关等乡镇的大部分村庄。本区土壤以沙土、两合土为主,这里是小麦、玉米、棉花和畜禽的适生地,适宜发展工副业生产。 1.5.5旅游渔业生态经济区 包括林七水库、吴屯水库等黄河故道流经地。这里水域广,背河洼地面积大,水稻千亩成方,莲藕万亩连片,空气清新,景色怡人,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等。 1.5.6城镇贸工农一体化生态经济区 该区包括城关镇、龙塘镇、北关镇等19个乡镇所在地。乡镇骨干企业和七所八站共有非农业人口6万余人,已发展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肉类储运等10多个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区。 1.5.7 畜禽养殖生态经济区 该区主要分布在城关镇、王庄寨乡、孙六乡、野岗乡、褚庙乡、胡集乡、顺河乡,林七等乡镇部分村庄,到2007年,预计全县生猪、牛、羊、禽常年存栏分别达到60万头、12万头、150万头和700万只。 第2章 目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