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外来入侵物种 一、外来入侵物种

合集下载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奇怪现象的剖析,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的兴趣,知道什么叫外来物种,懂得外来物种与外来有害物种的区别。

2、初步了解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初步感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自然,增强学生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意识,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一套;2、故事《谁是水中恶魔》3、假高粱、毒麦、福寿螺、西红柿、马铃薯等外来入侵物种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话题一:从吃龙虾说起1.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丰盛的大餐,想知道吗?那么就根据老师的做法,大家来猜猜看是到什么大餐,它呀,是这样做的,是用盱眙的十三香调料,先在锅里放入适量的菜油烧热,再加上十三香调料,放入蒜瓣、姜、葱等爆炒,然后放入小龙虾煮五分钟左右,猜出来了吗?这样一盆色香味俱全的十三香小龙虾就出锅了!(课件出示:龙虾图)2.谈感受吃过龙虾吗?感觉怎样?3、我国原来并没有龙虾这个物种。

你们知道龙虾是从哪里来的吗?4、简介龙虾的来历:课件出示:龙虾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后引入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我国又从日本引进,我们把这种从国外引进的物种叫做外来物种。

【板书:外来物种】5、龙虾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组织学生讨论,全班汇报。

(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端上了餐桌,成了人们离不开的美味;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如果学生讲不出,教师可做适当的引导。

)6、了解龙虾的危害。

是的,龙虾味道鲜美,很多人都爱吃,在江苏省盱眙县等地方每年还要隆重举行龙虾节,龙虾成为了地方的一种特色小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知道吗?如果你在我国的湖南吃了小龙虾,那可是为维护洞庭湖地区的生态系统做了巨大贡献呢!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课件出示:小龙虾已经成了洞庭湖地区最大的灾害性外来物种。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外来物种入侵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它是指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对原有生态平衡造成影响,甚至危害到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

初中生物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索生物世界的重要途径,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认识也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从初中生物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问题。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和影响外来物种入侵是指非本土物种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另一个生态环境,并在当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与原有生态系统竞争或优势,进而影响当地生态平衡的现象。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损失、公共卫生问题等。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根源和传播途径外来物种入侵的根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自然界的物种迁移;二是人为的引入。

物种迁移是指一些生物因气候、环境等因素从其自然分布区域迁移到新的地区。

人为引入则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如贸易、旅游、科学研究等,将非本土物种引入新的生态环境。

外来物种入侵的传播途径包括自然传播、无意引入、有意引入等。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探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探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根源和传播途径的介绍,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安全意识。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网络等途径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教材和资料,如生物教材中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内容、新闻报道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外来物种入侵的实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一现象。

其次,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外来物种入侵的案例,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避免外来物种入侵的方法,如加强检疫、限制引入等措施。

再次,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案例分析。

第二章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

第二章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

本章学习要求:【导入】在介绍了生物入侵和生态平衡的定义后,想必大家对生物入侵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一定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来自异域的生物能够在异国的土地上海如此横行霸道,它们进行生物入侵的途径是什么?生物入侵的种类都包含哪些?那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些途径和种类。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学习时数:建议本章学习时长为30分钟课节安排:第一节生物入侵的途径第二节生物入侵的种类第一节生物入侵的途径生物入侵途径是指外来入侵物种在本地扩散的途径,包括如下途径如随交通工具传播,随风、虫和鸟等媒介传播,自我扩散,人为携带,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

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有的能勉强生存;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生物入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有意引进包括用于养殖、种植、花卉、观赏、饲料等目的的引进,用于生物防治、绿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目的的引进。

这些都是为了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为我国发展谋福利。

水葫芦的引进就是为了弥补我国前期饲料缺乏,水葫芦在引进的初期确实大大弥补了饲料缺乏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危害性,没有对水葫芦的种植面积进行控制,引发了一场灾难。

水葫芦现在遍布我国各个地区。

我国以旅游业著称的滇池也由于受到水葫芦的迫害,水葫芦几乎遍布了滇池的水域,影响了滇池的美丽风景,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滇池的水生物种数目也迅速下降。

而水葫芦带来的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损失很大。

不仅如此,国家每年还要投资对水葫芦进行打捞和治理,成为困扰人类的顽疾。

生物引种在国际上和我国也有成功的案例,广东省引进的角蚜小蜂,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面积达60万公顷。

建议建立角蚜小蜂的监控机制,防止数目过度繁殖,以免发生像其他引种事件带来的后果,相信监控得当,角蚜小蜂会更好的为我们造福。

外来物种入侵初中教案

外来物种入侵初中教案

外来物种入侵初中教案教案标题:外来物种入侵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和影响。

2. 掌握一些常见的外来物种入侵案例。

3. 理解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吗?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有什么影响?b. 提供简单定义:外来物种入侵是指被人类意外或故意引入到一个地方的物种,它们可能对原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2. 学习案例(20分钟)a.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外来物种入侵案例进行研究,如外来植物入侵、外来动物入侵等。

b.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选择的案例,包括外来物种的名称、引入途径、入侵过程以及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c.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案例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影响分析(15分钟)a. 分组讨论:学生重新分组,讨论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b.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影响,并讨论如何应对与预防外来物种入侵。

c.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展示,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4. 环境保护行动(15分钟)a.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集体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责任和作用。

b. 行动计划:每个小组制定一个小型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针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c.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并得到其他同学的反馈和建议。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a.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b. 学生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感悟和收获进行自我评价。

三、教学资源:1. 外来物种入侵案例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纸张、笔等。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报告1.引言外来生物入侵是指一种物种被引入了其原生地外的地区,并且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的现象。

这种入侵现象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威胁,还对农业、林业、渔业和公共卫生等领域造成了巨大经济和环境损失。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的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提供科学依据和措施,有效防范和应对这一问题。

2.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分类及特征根据调查研究,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可以分为植物物种和动物物种两大类。

其中,包括了一些著名的入侵植物物种,如紫茉莉、水蓑衣、澳洲落叶松等,以及一些入侵动物物种,如杜父鱼、黑松鸡等。

这些物种具有快速繁殖和适应能力强,能够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占据并扩张生存空间。

同时,它们还常常通过损害本土物种的竞争能力或病毒传播等方式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影响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对中国的生态系统和经济有着严重的影响。

首先,它们对本土物种的生态位造成了威胁,存在竞争和摧毁的可能。

其次,入侵物种带来的病毒、寄生虫等疾病会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此外,外来生物入侵还会对农林牧渔等经济产业产生不利影响。

以农业为例,入侵植物物种会抢夺本土作物的生长空间,降低本土农作物产量。

4.防控与应对策略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外来生物入侵,有必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边境检疫,阻隔入侵物种的传入。

其次,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早发现和评估潜在入侵物种的风险。

再次,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外来生物入侵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入侵物种的认知水平,并开展相关的生态修复和控制工作。

5.结论外来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生态系统和经济产业带来了巨大威胁。

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其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够为中国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的应对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方向。

第二章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

第二章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

本章学习要求:【导入】在介绍了生物入侵和生态平衡的定义后,想必大家对生物入侵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一定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来自异域的生物能够在异国的土地上海如此横行霸道,它们进行生物入侵的途径是什么?生物入侵的种类都包含哪些?那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些途径和种类。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学习时数:建议本章学习时长为30分钟课节安排:第一节生物入侵的途径第二节生物入侵的种类第一节生物入侵的途径生物入侵途径是指外来入侵物种在本地扩散的途径,包括如下途径如随交通工具传播,随风、虫和鸟等媒介传播,自我扩散,人为携带,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

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有的能勉强生存;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生物入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有意引进包括用于养殖、种植、花卉、观赏、饲料等目的的引进,用于生物防治、绿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目的的引进。

这些都是为了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为我国发展谋福利。

水葫芦的引进就是为了弥补我国前期饲料缺乏,水葫芦在引进的初期确实大大弥补了饲料缺乏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危害性,没有对水葫芦的种植面积进行控制,引发了一场灾难。

水葫芦现在遍布我国各个地区。

我国以旅游业著称的滇池也由于受到水葫芦的迫害,水葫芦几乎遍布了滇池的水域,影响了滇池的美丽风景,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滇池的水生物种数目也迅速下降。

而水葫芦带来的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损失很大。

不仅如此,国家每年还要投资对水葫芦进行打捞和治理,成为困扰人类的顽疾。

生物引种在国际上和我国也有成功的案例,广东省引进的角蚜小蜂,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面积达60万公顷。

建议建立角蚜小蜂的监控机制,防止数目过度繁殖,以免发生像其他引种事件带来的后果,相信监控得当,角蚜小蜂会更好的为我们造福。

第7章 生物安全与外来生物入侵

第7章 生物安全与外来生物入侵

“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条例”和“全国外 来入侵生物防治规划”起草工作。
相关法律(18部)
•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八条规定:必须对 那些威胁生态系统、栖息地或物种的外来 物种进行预防引入、控制或根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二 十五条规定: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应当 进行科学论证,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 危害。
1. 天然的生物——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其中 由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的安全问题,是 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 2. 转基因生物——转基因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3.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滥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 以及社会、经济都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广义的生物安全所受到 的外来威胁
• 我国最初从英美引进
大米草,目的是为了保护沿海滩涂。也发挥了一定作 用,功不可没。但近年来它在沿海地区疯狂扩张,覆 盖面积越来越大,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 危害:疯长的大米草与沿海滩涂本地植物竞争生长空
间,致使大片红树林消亡。大米草还破坏了近海生物
的栖息环境,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引
• 实验室生物危害;
• 生物医学的生物危害。主要是人和动 植物的各种致病有害生物;
• 生物技术应用的生物危害;
• 外来生物入侵。
我国生物安全的状况
存在问题: 1. 生物安全意识薄弱; 2. 法规体系不健全; 3. 基础研究薄弱; 4. 跟踪监测和监督报告制度还没有建立。
加强生物安全的措施
1. 制定国家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和生物安全 政策; 2. 加强生物安全技术研究; 3. 完善和协调生物安全监控体系; 4. 对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安全知识的科学普 及和交流工作,增强公众的生物安全意识。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一、背景介绍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由于人为活动而将原本不属于某个地区的物种引入到该地区,这些物种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危害。

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经济损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危害1. 生态环境危害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原有物种减少或灭绝,影响生态平衡。

例如,外来植物会抢占当地植被资源,造成当地植被减少;外来动物会捕食当地动植物,甚至破坏栖息地。

2. 经济危害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造成严重损失。

例如,外来有害昆虫可能会攻击农作物,导致农业收成减少;外来水生动植物可能会影响渔业资源。

3. 社会危害外来物种入侵还可能引发公共安全问题。

例如,某些有害昆虫可能会危害人类健康,某些外来动物可能会攻击人类。

三、防治措施1.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对可能存在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测。

2. 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科学研究,掌握其生态特征和适应能力等信息,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制定防治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外来物种入侵,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例如,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防治。

4. 严格检疫管理加强对进出口货物、旅客和邮件等的检疫管理,避免将携带有害生物的货物或者人员引入到本地区。

5. 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教育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

四、结语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以防治。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科学研究、制定防治策略、严格检疫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遏制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