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区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小儿咳嗽及诊治

胡,细辛,法夏,姜。
• 寒邪易于化热,出现风寒夹热证-杏苏散 加大青叶、黄芩(荆芥,苏叶,半夏,陈 皮,桔梗,枳壳,茯苓 )
风寒咳嗽,声重涕清
证治分类
• 风热咳嗽 • 主证:咳嗽不爽,痰黄粘稠,咽红疼痛,舌质红
•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 方药:清燥救肺汤
证治分类
• 痰热咳嗽
• 主证:以咳痰多,色黄粘稠,难以咯出, 舌苔腻,脉滑数。热重者发热口渴,烦躁 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痰重者喉间 痰鸣。
• 治法 清肺化痰止咳。
• 方药 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前胡, 冬花,栀子,黄芩,鱼腥草,桔梗,浙贝, 橘红,麦冬,甘草。
小儿咳嗽及诊治
概述
• 定义: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咳嗽症状为 主症的肺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称之 气管炎、支气管炎。有声无痰谓之咳,无声 有痰谓之嗽。
概述
发病情况: • ⑴ 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
二季发病率高。 • ⑵ 年龄:小儿皆可发病,以婴幼儿为多见。
小儿的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 • (3)分类: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 (4)预后转归:一般预后良好,部分反复日
“嗽者,由风寒伤于肺也。肺主气,候皮毛,而俞在于背。 小儿解脱,风寒伤皮毛,故因从肺俞入伤肺,肺感微寒, 即嗽也。” • ⑸《幼幼集成·咳嗽证治》将咳与嗽进行了区分,指出: “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 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
病因病机
外感
风寒 皮毛口鼻 肺 风寒咳嗽
• ⑶再次辨寒热,咳嗽痰白清稀,咽不红,舌质淡 红,苔薄白或白腻,多属寒证;咳嗽痰黄粘稠, 咽红,舌质红,苔黄腻,或见苔少,多属热证。
小儿止咳全攻略

简介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本文分享的是一些止咳偏方、小儿咳嗽的按摩法以及小儿咳嗽的平时保养法前言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就不同。
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
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
风寒咳嗽1.生姜+红糖+大蒜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2.蒸大蒜水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
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
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3.烤橘子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
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孩子吃温热的橘瓣。
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
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
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孩子都愿意吃。
4.麻油姜末炒鸡蛋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打入1个鸡蛋炒匀。
孩子风寒咳嗽及体虚咳嗽时,每晚让孩子在临睡前趁热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2岁宝宝咳嗽晚上发烧怎么回事

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
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
引起发烧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小儿腹泻、脑膜炎等。
宝宝是不会无缘无故就咳嗽的,一般都是由受凉或感冒发热引起,如果2岁宝宝咳嗽又发烧,那首先是退热,爸妈应该立刻做一些发烧的应急处理,尤其高热的宝宝。
然后父母要先观察宝宝的咳嗽症状,看有无并发症以及全身症状,再决定是否立刻就医。
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就不同。
发烧的应急处理:1、少穿衣服,给宝宝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宝宝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
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宝宝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帮宝宝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①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②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③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宝宝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④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
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在宝宝发烧时父母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如何区别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在这里教家长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宝宝的舌苔。
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说明宝宝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如果宝宝的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宝宝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家长应注意给宝宝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
咳嗽中医病机分析

咳嗽中医病机分析咳嗽[概念]咳嗽或称咳,《素问.咳论》专门论述咳嗽,并且提出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说法。
或称咳嗽,则往往与上气并称,如《素问.五脏生成篇》称'咳嗽上气',《金匮要略》一书中,有时'咳嗽上气'连称,有时'痰饮咳嗽'连称。
《金匮要略》、《汉代武威医简》又称'咳逆'、'咳逆上气'。
可见汉代之前咳、咳嗽、咳逆同羲,并且咳嗽与上气(喘)、痰饮二者关系尤为密切,故往往连称。
《诸病源候论》将咳嗽、上气、痰饮三者明确区分开来,各立专节论述,其中'咳嗽病诸侯.凡十五论'指出'咳嗽者,肺感于寒,微者则成咳嗽也。
'若感于温热之邪者,另立'时气咳嗽候'、'温病咳嗽候'讨论。
若为内伤所致者,则有'虚劳咳嗽候'。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谓:'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
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
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
'临床咳、嗽、咳嗽三者实无区分之必要,可统称之为咳嗽。
咳嗽为肺部痰患的临床表现,若痰饮咳嗽则多为肺脾二脏病证,若咳嗽上气则多为肺肾二脏病证(上气与痰饮可参见气喘、咳痰倏的论述)。
[鉴别]常见证候风寒束表咳嗽:症见咳嗽,鼻塞流清涕,喉痒声重,痰稀色自,头痛发热,恶寒或恶风,骨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风热袭肺咳嗽:症见咳嗽不爽,痰黄或黄白而稠。
口干,咽痛,头痛,鼻塞,身热恶风有汗,或微恶风寒,舌苔薄黄,脉浮数。
燥邪伤肺咳嗽:症见咳嗽,痰少黏稠难出,或痰中带血丝,或干咳无痰,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咽喉痒痛,形寒身热,舌尖红、苔黄,脉浮数或细数。
暑湿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而稠。
胸闷、身热,汗多不解,头胀,口渴不多饮,心烦面赤,溲短而黄,舌苔薄黄质红,脉濡数。
辨证论治内伤咳嗽

辨证论治
外感咳嗽 —— 风热犯肺
症状: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喉燥咽痛, 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 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舌苔薄 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 疏风清热 宣肺化痰。 方药: 桑菊饮加减。
辨证论治
外感咳嗽 —— 风燥伤肺
症状: 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 燥,无痰或痰少,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 丝,口干,鼻塞、头痛微寒、身热,舌苔薄 白或薄黄,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 桑杏汤加减。
谢 谢
咳嗽 喘证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咳 嗽
概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 要证候 有声无痰为咳 有痰无声为嗽 痰声并见 咳嗽并称
历史沿革
《内经》“五气所病……肺为 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诸病源候论· 咳嗽候》有十咳 之称,五脏咳、风咳、寒咳、 久咳、胆咳、厥阴咳。 《景岳全书· 咳嗽》“咳嗽之要, 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二日外 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辨证论治
实喘——气郁伤肺
症状:情志刺激而诱发、呼吸短促,咽中不 适、气憋、胸闷胸痛,失眠、心悸、苔 薄、脉弦。 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方药:五磨饮子。
辨证论治
虚喘 —— 肺虚
症状: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声低弱,痰吐 稀薄,自汗畏风,烦热口干,面潮红, 舌质淡红或舌红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治疗原则
• 外感咳嗽:多实证,应祛邪利肺 按病邪性质分寒、热、燥论治 •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 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 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
辨证论治
外感咳嗽 —— 风寒袭肺
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 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 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治疗冬季咳嗽的10个小偏方

治疗冬季咳嗽的10个小偏方对症止咳,先分清类型不要一听见孩子的咳嗽声就是消炎药、上医院,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
怎样辨别咳嗽的类型?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和痰液。
1、风寒咳嗽——舌苔白,痰稀、白黏,并伴有鼻塞流涕。
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2、风热咳嗽——舌苔黄或红,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
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3、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和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
内伤咳嗽的孩子舌苔几乎是白苔,胃口较差、没有食欲。
这时父母首先要调理宝宝的脾胃,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
四两拨千斤 10个小偏方轻松止咳一、风寒咳嗽1、蒸大蒜水: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一粒冰糖,半碗水,加盖隔水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
晾温热后让宝宝喝水,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2、烤橘子:将橘子在小火上烤至橘皮发黑,晾温热后让宝宝吃桔肉,一次2~3瓣,一天2~3次。
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
3、麻油姜末炒鸡蛋:将一小勺麻油放入锅内,油热后入姜末,再打一个鸡蛋炒匀。
晚上睡前趁热吃,坚持吃上几天,效果明显。
4、香菜黄豆汤:黄豆10克加水煮15分钟,再加入香菜30克煮15分钟,去渣加少许盐,每天给宝宝分几次服用。
二、风热咳嗽1、川贝冰糖蒸梨:把梨横断切开,去核放入2~3粒冰糖,5~6粒碾碎的川贝,把梨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分两次食用。
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2、白萝卜水: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锅内,加大半碗水,烧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稍凉后饮用。
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两岁以内宝宝效果更好。
3、马蹄水:3~4 颗马蹄去皮切成薄片,加一碗水煮5分钟左右。
感冒特征:外感病症,起病较急,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

感冒特征:外感病症,起病较急,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发热、全身不适为主症,病以卫表症状最突出。
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体温高达39…40度,全身酸痛,退热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肺系症状。
时行感冒以时行病毒为主因,发病不限季节,有广泛的传染流行疫情,起病急骤,病情较重,全身症状显著,且可以传变,入里化热,合并它病。
痢疾: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病。
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相同点两者多发于夏秋季节,,病位在胃肠,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症状都有大便次数增多。
痢疾:大便次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明显,便而不爽、难下。
痢疾病位在肠。
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泻而不爽,甚者滑脱不禁,而无赤白脓血便,无里急后重。
泄泻病位在脾胃。
两者可互相转化,先滞后利者易治,先利后滞者难治。
痢疾的治疗原则: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治疗痢疾之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疫毒痢与休息痢的特点:疫毒痢:起病急骤,高热,呕吐,继而大便频频,以至失禁,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著,甚者四肢厥冷,神志昏蒙,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或微细。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休息痢:初痢、暴痢后长期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倦怠怯冷,常遇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大便有赤白粘冻,舌淡苔腻,脉濡或虚数(连理汤)咳嗽辩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
分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咳嗽气急,痰稀色白,鼻塞清涕、头痛、肢体酸,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或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麻、荆、杏、菀、白前、百部、陈皮、梗)风热犯肺:咳声频剧,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黄,伴黄涕,口渴,头痛恶寒发热表证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儿童咳嗽治疗偏方

【摘要】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风寒咳嗽偏方风热咳嗽偏方内伤咳嗽偏方小儿咳嗽的按摩小儿咳嗽注意"养"小儿咳嗽食疗偏方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就不同。
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
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具体方法如下:风寒咳嗽1.生姜+红糖+大蒜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2.蒸大蒜水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
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
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3.烤橘子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
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孩子吃温热的橘瓣。
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
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
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孩子都愿意吃。
4.麻油姜末炒鸡蛋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打入1个鸡蛋炒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要区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就不同。
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
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具体方法如下:
风寒咳嗽
1.生姜+红糖+大蒜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2.蒸大蒜水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
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
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3.烤橘子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
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孩子吃温热的橘瓣。
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
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
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孩子都愿意吃。
4.麻油姜末炒鸡蛋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打入1个鸡蛋炒匀。
孩子风寒咳嗽及体虚咳嗽时,每晚让孩子在临睡前趁热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5.梨+花椒+冰糖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0颗花椒,2 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
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花椒的味道,家长可自己选择。
以上是治疗风寒咳嗽的食疗方,家长在运用这些方法治病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性寒凉的食物不能让孩子吃:绿豆、螃蟹、蚌肉、田螺、蜗牛、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海带、紫菜、生萝卜、茄子、芦蒿、藕、冬瓜、丝瓜、地瓜等。
风热咳嗽
1.梨+冰糖+川贝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 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
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因为现在的宝宝普遍贪凉,热了就吹空调,一年四季都在吃寒凉的水果,所以现在患风热咳嗽的宝宝明显减少。
2.煮萝卜水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
等水稍凉后再给宝宝喝,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2岁以内的宝宝收到的效果更好。
3.还可以给宝宝吃下列食物:①柿子:性大寒,能清热、化痰、止咳。
但宝宝一次只能吃一只,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
②西瓜:性寒,能治一切热症。
宝宝在夏天如患了风热咳嗽,可给他多吃西瓜。
③枇杷:性凉,能润肺化痰止咳。
适宜热性咳嗽吐黄脓痰的宝宝吃。
④荸荠:性寒,荸荠水能化痰、清热。
取2~3只荸荠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在火上烧5分钟即可。
此方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效果好。
其它有吃冬瓜煨汤、炒丝瓜、炒藕片、炒苦瓜等,同样起到消内热、祛火、止咳的作用。
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禁止食用,如羊肉、狗肉、乌骨鸡、鱼、虾、枣、桂圆肉、荔枝、核桃仁、辣椒、樱桃、蚕蛹。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指长期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
或是因感冒发烧引起的咳嗽,虽然感冒发烧的症状已消失,但咳嗽却一直好不了。
反复咳嗽的宝宝由于使用消炎药和止咳药较多,胃口较差、没有食欲,舌苔几乎是白苔。
因此父母首先要调理宝宝的脾胃,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
具体食疗法如下:
1.风寒咳嗽的食疗方都适合内伤咳嗽的宝宝服用。
2.山药粥把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食品粉碎机内,再加半碗水,将山药加工成稀糊状。
然后倒入锅中,放火上烧,同时要不停地搅动,烧开即可。
宝宝最好在空腹时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药粥可以分2~3 次喂宝宝。
山药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此方最适合婴幼儿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的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煎煮的时间不宜过久,否则其中所含的淀
粉酶就会分解,丧失滋补功效。
3.红枣+白果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
取红枣3粒、白果3粒放入小锅中,加上大半碗水,中火烧10 分钟即可。
每晚临睡前给宝宝服用。
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并有固肾的作用,所以对一些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
需要注意的是,红枣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掌握好,只限于 3粒,量多了会导致宝宝上火、气滞。
4.核桃+芝麻+红枣+蜂蜜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把它们碾碎后放入大碗中搅拌均匀,再放入1饭勺蜂蜜、3饭勺水(由于蜂蜜难搅拌均匀,所以可先将蜂蜜和水在火上加热)。
把大碗加盖,放入大锅中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40 分钟即可。
每天早晚给宝宝吃一勺。
此方最适合儿童服用,不但能治小儿久咳、支气管炎、哮喘,而且对小儿的便秘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此方如果长期食用的话,能增强宝宝的体质。
1、健脾和胃的薏米,也称薏苡仁,超市里均有售,它具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的作用,很适宜煮成粥或米饭食用,特别是可以把薏米磨碎,制成又滑又烂的米糊,并加入牛奶同煮,健脾益气的同时,还增加的营养,而且口味更好,妈妈们可以试试哦。
2、山药,作为健脾益气,兼顾补肾作用的良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食用,其实健脾作用最好的烹制方法是蒸,后少量定时食用,因其性味滋腻,过时可碍脾胃运化功能,所以切记多食。
3、苹果有健脾益胃的作用,但是很多家长因为觉得苹果过于寒凉,而不敢给宝宝吃,这里告诉您,可以把苹果蒸后,捣成泥糊,再加入蜂蜜,效果加倍!
淮山:淮山能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具有高营养、低热量的特点,特别适合半岁以上的宝宝食用。
●茯苓:能健脾胃的一种名贵真菌,脾虚、免疫力差的人群宜多食。
此外,其养颜功效能让宝宝的肌肤更加红润细腻。
●红枣:能养脾胃,益气血。
味甜,口感好,多食能增强食欲,让宝宝胃口大开。
●薏仁: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消化不良。
/zhikemifang/
这是一个咳嗽的网址,你自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