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技师与职称对接研究

合集下载

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一览表

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一览表

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一览表【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一览表】一、前言在当今社会,职业资格和职称是评价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为您带来一份详实的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一览表,并从浅入深地探讨这一内容。

二、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1. 职业资格和职称的含义和区别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职业资格和职称的含义和区别。

职业资格是国家对个人在特定领域职业能力的认定,包括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等;而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在特定领域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和业绩的认定,包括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等。

两者都是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身份标识和能力证明,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职业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

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杭州市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可申请相应的职称评定。

持有XX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申请评定中级XX职称;持有XX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申请评定高级XX职称,依此类推。

这种对应关系,使得职业资格和职称的认定更加规范和科学,也更有利于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3.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的意义了解了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后,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这种对应关系的意义。

这种对应关系将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和实际工作水平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更好地反映了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这种对应关系提高了职业资格和职称的含金量和含量,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更加有保障和可持续;这种对应关系也有利于激励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为社会和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是一种很好的管理和评价制度。

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研究

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研究

二、 国外职 业教 育与 职 业 资格 证 书 制 度衔 接成 功
经验
得 职 业院校 培养 的学生 不能满 足企 业对 高技能人 才 的
需求 。
英 国以职业标 准 为导 向的 国家职业 资格 证书制 度
的主要 特点 有 :第 一 , 国政 府实 施 N Q和 实施 G - “ 英 V N V 打通 了普通 高等 教育 与职业 高 等教 育 之 间 的界 限 Q, 与障碍 , 把职业 技术教育 提 升到 与传统 正规 大学 教育
要 : 章 分 析 了 我 国 职业 教 育 证 书 体 系 , 文 总结 了 英 、 、 三 国 职 业 教 育 与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制 度 衔 接 成 功 经 德 澳
验 。在 此 基 础 上 , 国 家 职 业 标 准 、 业 教 育课 程体 系 建 设 、 业 教 育 和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考 评 方 式 等 方 面 , 出 了 职 在 职 职 提 业 教 育 与 职 业 资格 证 书制 度 衔 接 的 建 议 。 关 键 词 : 业 教 育 ; 业 资 格 证 书 制 度 ; 接 职 职 衔
继 续 教 育 研 究
48
j X a uy nj i Uj oy a i i u
20 0 9年第 7期
职 业 教 育 与职 业 资格 证 书制 度 衔 接 研 究
金 宏义

王 莉 红
( 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法律 与经 济 贸 易 系 , 北 石 家 庄 0 0 9 ) 河 河 50 1
证书 的渠道 。学 历证 书教育 和职业 资格 证书培 训相互
《 教育 部等七 部 门关 于进 一 步加 强 职 业教 育 工 作 的若 干意见 》 布 以来 , 业 院 校 为 了达 到 上 级 的要 颁 职 求 和相关 文件 精 神 , 至 以“ 益 ” 驱 动 , 求 或 强 甚 利 为 要

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

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
第 2 卷 第 6期 6 21 0 0年 3月
甘肃科 技
Ga s c e c n c n l g n u S in e a d Te h oo y
2 6 Ma . r
^ 6 h 2 l OO
对 职 业 资格证 书制度 有 关 问题 的思 考
田发 真
( 兰州 电力学校 , 甘肃 兰州 7 07 ) 30 3
也是 草 草 了事 。劳动力 市场还 没有对就业者提 出严
以初级工、 中级工、 高级工、 技师、 高级技师划分等级
的方法 , 不完全适合管理、 服务、 艺术等职业 , 也不适 应职业资格认证 向高新技术领域和高层次发展 。另
外 , 才类别上 , 在人 没有 针 对 高职 教育 的资格 证。
1 2 资格证 书认证 管理 比较 混乱 .
评 价和鉴定 , 格 者 授予 相 应 的 国家 职业 资 格证 对合
书, 为劳动者从事 相关 工作 提 供水 平参 考 或 准入 理
目前 , 国职业 资 格 的认证 的 主管 部门 主要 分 我 为三类 , 一是人 事部 门 , 二是 劳 动 部 门, 是行业 协 三
由。我 国 自 19 93年开始试 行职业 资格证 书制度 , 近 几年 , 每年 都有 10 00多万 人 参加 职业 技 能鉴 定 , 取 得相应 的职业 资格证 书 。职业资格 证书作 为劳动者
职业能力水平 的鉴 定 书 和市 场就 业 的通 行 证 , 逐步 得 到 了用人单位 和 劳 动者 的 认 可 , 于 规 范劳 动力 对 市场 , 提高劳动者 素质 具 有重 要 作用 。然 而 在 实际
与社会保障部 、 人事部、 教育部都发证, 没有统一标 准, 且相互往往都不承认。就象职称计算机合格证, 行业 的合 格证在社 会上得 不到认可 , 新考试 , 得重 造 成重复取证。又如电力行业的资格证书, 电监会、 电 力行业 协会都 有相应 的证书 , 有些工种 互不认 可 , 但 各省之 间也互不 认 可 , 成 重 复取证 和 资 源浪 费 现 造

《关于在部分职业领域建立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政策解读

《关于在部分职业领域建立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政策解读

《关于在部分职业领域建立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政策解读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衔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了《关于在部分职业领域建立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为便于更准确理解《通知》,现将有关政策进行解读。

一、《通知》制定的背景依据《通知》主要依据中央《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自治区《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等国家和自治区的部署性、规范性文件,同时,也依据了部分职业领域职业资格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二、出台《通知》的目标任务《通知》是为了落实中央深化职称制度提出的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统筹研究规划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框架的总体部署而制定,旨在通过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衔接,避免交叉设置,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成本,使相同领域具有同等专业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得到认同,促进职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发展。

三、《通知》的主要内容(一)建立准入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取得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执业药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验船师、注册计量师、注册测绘师、注册消防工程师、护士执业资格、医师资格等12项准入类职业资格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根据我区实际,结合行业队伍发展需要,取得执业兽医、注册会计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建造师等12项准入类职业资格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二)建立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取得出版、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通信、机动车检测维修、社会工作者、银行业、资产评估、房地产经纪、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咨询(投资)、土地登记代理、税务、会计、审计、统计、经济、卫生、翻译等19项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物流工程与管理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教育研究2021年 第9期第43卷总第327期doi :10.3969/j. issn. 1674 -4993.2021.09.044职业教育1 + 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收稿日期】2021 -03 - 26*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课题编号:GH - 19420) 【作者简介】李乐东(1983—),男,山西大同人,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讲师,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幽流管理,物流教学。

——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李乐东(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0)【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 +X 证书”)制度。

基于职教育1 +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政策背景,探索和分析物流管理1 +X 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证书制度与本专业相融合提出解决建议,从而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物 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1 +X 证书制度;物流管理;试点工作;实践【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4993(2021 )09 - 0178 - 03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he Pilot Work of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inVocational Education------Taking Logistics Management M 或o r of Sha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 Le - dong(Sha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aiyuan 030000,China)[Abstract]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mplementation Plan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u academic certificate+ some vocational skills certificates w ( referred to as T + X certificate" ) system. Based on the policy background of the pilotwork of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implementation of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kills and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 and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 ]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 logistics management ; pilot work ; pratice1职业教育1 + 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1.1政策出台2019年1月,国家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文件中强调职业教育应把高质量职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要面向高职学生和社会成员开展各类专业的职业培训。

单位职称证书管理制度

单位职称证书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职称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员工,包括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旨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考核,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岗位竞争力。

二、职称定义第四条专业技术职称:指遵照国家或行业现行法定程序,通过评审、考试、认定以及考评结合等方式,对员工在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进行评定,并授予相应等级称号。

第五条职业资格证书: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员工的职业能力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三、职称分类第六条专业技术职称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第七条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四个等级。

四、职称评定与考核第八条员工参加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考核,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在本单位工作满一定年限,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参加相关培训,通过考核。

第九条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考核程序:(一)员工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二)所在部门审核并上报人力资源部门;(三)人力资源部门组织评审和考核;(四)评审和考核合格者,由人力资源部门颁发相应证书。

五、证书管理第十条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实行统一管理,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员工获得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后,应妥善保管,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或转让。

第十二条员工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遗失或损坏,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报告,并按规定补办。

六、奖励与惩罚第十三条对在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对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或转让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一经查实,将予以严肃处理,并取消其相关待遇。

七、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20.12.28•【文号】人社部发〔2020〕96号•【施行日期】2020.1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人社部发〔2020〕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各中央企业人事部门:为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总结工程技术领域试点工作基础上,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探索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技能相促进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活力,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1.坚持突出重点。

适应技术技能人才融合发展趋势,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创新技术技能导向的评价机制,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促进两类人才融合发展。

2.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人才职业发展中“独木桥”、“天花板”问题,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搭建两类人才成长立交桥。

3.坚持科学评价。

进一步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倾向,强化技术技能贡献,突出工作业绩,保持两类人才评价标准大体平衡,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让各类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部分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部分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部分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9.08.16•【字号】鲁人社办发〔2019〕14号•【施行日期】2019.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部分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大企业:为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办发〔2018〕1号)精神,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衔接,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成本,鼓励创业创新,现就我省在部分职业领域建立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通知如下:一、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关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符合相应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的,可视同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见附件),并可作为依据申报高一级职称、参加岗位竞聘等。

二、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目录应根据国家目录及相关政策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三、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职称、参加岗位竞聘时,符合相应条件的,可直接依据相应职业资格申报;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无需另发或补发职称证书。

四、各设区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指导用人单位和相关职称评审委员会做好职称与职业资格对应工作,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9年8月16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技师
与职称对接研究
[摘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

本文基于实践中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技师与职职称对接研究的体会,对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提出“双证制”改革的可行性措施,力求使职称与技师衔接的系统性工程得到落实和推广。

[关键词]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称双证制
从劳动者对全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来看,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每提高一级,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10%――20%。

因此职业资格证书制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专业技能人进行就业准入和劳动预备的资格认证制度。

在我国,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社会上可供就业的技能型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高级技能劳动者比例显著偏低。

供需矛盾的凸显与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按照符合市场经济用人机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加强职称与技师资质的平等性。

一、“双证制”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事具体工作的实际水平与动手能力。

例如: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而言,如果在校期间获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不仅能够实现学生个体“毕业即就业”的顺利过渡,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的
目标,同时还能缩减人力资源培养周期,节约社会资源,有效提高社会生产力。

而在我国现行的职业培训教育培养中,由于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缺乏融通,以及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侧重点上的差异,目前职称制度而言还不能完全适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主要表现为:1、专业设置少2、职业标准不相吻合,3、不同等级的职业标准缺乏对应关系,4、不能涵盖国家多元化职业标准的要求,5、职业能力标准不相适应。

总体上呈现出职称制度要求过强、技师制度弱的特点。

同时教学内容,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试方面或重复或分离。

二、实施“双证制”对接教育的基本思路
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塑造高等的技术型、应用型和成长型人才;人才培养定位则体现在为地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培养直接在一线工作的会计人员。

只有那些技能熟练、资质合格,才能在就业中迅速脱颖而出,实现“零距离”快速上岗。

为达到这一目标和体现这一定位,职业资格改革。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强调职业技能,大力推进实践培训教学,在课程建设中实现双证标准的融通”。

以企业岗位特点为基本依据,结合现代企业制度,使培训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具有先进性。

阶段性目标:以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为目标,以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突出实践培训教学,坚持“教、学、做”三合一的基本原则。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彻底改变理论培训教学与
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职业资格证书技师与职称考试紧密衔接。

三、实施“双证制”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体系。

明确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标准,通过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编制符合“岗”、“证”一体化的教学大纲,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职业定位明确、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全面、岗位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以应用为主旨开展教学内容改革,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和鉴定的核心内容也是技能操作。

实践性教学是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实现高级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和手段,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思路指引下,通过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植入实践教学,以实训课程、顶岗实习、企业观摩、行业专家指导、订单培养等多个途径实现二者之间的“接轨”。

用性、操作性、标准性和及时性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而组织课堂教学。

(三)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模块教学。

模块教学是改革中的实践重点。

模块化教学能够将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目标设定和任务分解,按流程组织开展实施。

例如在实验班的校级公开课中,前期准备即按照既定目标----“销售过程业务模拟”进行,教师组织了前期的角色分工和目标定位,由同学
们结合已有的专业知识主动搜集相关资料;综合练习阶段,不断修正同学们的认知误区、技能操作盲点,使得销售业务流程中的一个个专业知识点以生动直观的方式逐步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有效达到了实践教学成果转化的目的。

通过模块教学,学生们的职业道德感增强、学习兴趣有了较大提升。

(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注重专业化的导师效应。

指导教师是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关键条件。

指导教师应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中高级技术等级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的双师型,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既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又能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全面素质教育。

在实践中,我们引进和聘请行业知名、行业技术能手到职业院校任教;挑选品学兼优、具丰富实践经验的历届毕业生担任实践指导师,到用人单位会计部门挂职,负责实践期间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在节假日期间,委派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专业教师深入实践单位,就实习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

(四)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营造职业氛围。

实验(实训)室是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基础条件。

该基地应具有能进行多种职业技能训练的硬件设备,有一定的先进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