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负荷特性指数

合集下载

第三章 负荷计算

第三章  负荷计算

第三章 负荷计算答 案3-1 什么叫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可分别从上面得到哪些参数?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负荷曲线是指用于表达负荷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曲线 P=f (t )或Q=f (t )。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纵坐标表示功率值,横坐标表示时间值。

日负荷曲线是以一昼夜24h 为时间范围绘制的负荷曲线。

通过日负荷曲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日电能耗量Wd (kw ·h ):表示一天中所消耗的电能,即日负荷曲线所包含的面积:Wd=240dt t P )(式中 P ——目负荷曲线上的瞬时功率,单位为kw ;t ——时间单位为h 。

(2)最大功率Pmax (kw ):表示负荷曲线上功率最大的一点的功率值。

(3)平均功率Pav (kw ):表示日负荷曲线上日电能耗量与时间(24h )的比值,即: Pav=24Wd (4)有功负荷系数a 为:a=Pmax Pav 通常 a =0.7~0.75。

(5)无功负荷系数β为:β=maxQ Q av 通常β=0.76~0.82。

年负荷曲线的绘制年负荷曲线有两种。

(1)运行年负荷曲线,即根据每天最大负荷变动情况,按一年12个月365天逐天绘制, 绘制方法与日负荷曲线相同。

(2)电力负荷全年持续曲线,它的绘制方法是不分日月的时间界限,而是以全年8760h 为直角坐标系的横轴,以负荷为纵轴技大小依次排列绘成。

通过年负荷曲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年电能耗量Wa (kw ·h ):表示年负荷曲线所包含的面积:Wd=⎰8760dt t P )((2)最大负荷Pmax (kw ):表示年负荷曲线上出现的最大的负荷值。

也即典型日负荷曲线上的最大负荷。

(3)年平均负荷Pav (kw ):即全年消耗电能与全年时间8760h 的比值:Pav=Wa /8760(4)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 (h ):若用户以年最大负荷Pmax 持续运行Tmax 小时即可消耗掉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则Tmax 称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2011-10-27 11:11:24)转载▼分类:电力知识标签:杂谈电力负荷计算7.2.1基本概念(1)额定功率( P n):电气设备的额定功率是其铭牌标称功率,是设备在额定条件(额定电压和适当的绝缘材料等)下的允许输出功率,设备在此功率下长期运行时温升不会超出规定的允许值。

(2)设备容量(P e):设备容量也称设备功率、安装容量或安装功率,它与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在数值上可能相等,有可能不等。

设备安装功率是指设备在统一的标准工作制下的功率,当铭牌上标注的暂载率与标准暂载率不相等时,需要把铭牌标称的额定功率换算成标准暂载率条件下的功率。

(3)电气设备的工作制与暂载率:电气设备的工作制分为连续、短时和断续三种。

①连续工作制:又称连续运行工作制或长期工作制。

是指电气设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运行,能够达到稳定的温升,但设备的任何部分的温度和温升均不超过允许值②短时工作制:即短时运行工作制,是指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短而停歇时间长,且在工作时间内的发热量不足以达到稳定的温升,而在停歇时间内能够冷却到环境温度。

③断续工作制:即反复短时工作制,是指电气设备以断续方式反复周期性的进行工作,工作时间(t g)与停歇时间(t r)交替重复进行。

短时断续周期性工作的电气设备的特性用暂载率表征。

④暂载率:暂载率用以表征断续工作制电气设备的工作特性,暂载率定义为ε= =国家标准规定一个工作周期(t g+t r)为10min。

起重专用电动机的标准暂载率有15%、25%、40%、60%四种;电焊设备的标准暂载率有50%、65%、75%、100%四种。

7.2.2负荷计算的内容和意义负荷计算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础,一般需要计算设备容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计算电流,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季节性负荷、消防负荷、尖峰负荷电流等。

(1)计算负荷:也称计算容量或最大需要负荷,它是个假定的等效的持续性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的不一定恒稳的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

电力系统中的负荷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负荷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负荷预测模型对比分析随着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电力系统的复杂化,准确地预测负荷需求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电调度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负荷预测模型。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负荷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找出最适合电力系统中负荷预测的模型。

1. 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负荷预测模型之一。

它假设负荷与时间是线性相关的,并且通过历史负荷数据来拟合线性函数,从而预测未来的负荷需求。

然而,线性回归模型无法捕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预测不准确。

2. 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另一种常用的负荷预测模型。

它利用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特性来预测未来的负荷需求。

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包括ARIMA模型、SARIMA模型和ARCH/GARCH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考虑负荷的季节性、趋势性和周期性等特征,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比线性回归模型更准确。

然而,时间序列模型需要较长的历史数据,对数据的要求较高,且参数调整较为繁琐,不适用于非平稳序列的负荷预测。

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以模拟人脑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模型。

它通过学习历史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来建立负荷预测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捕捉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负荷数据。

然而,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调整较为困难,在训练过程中容易过拟合,且计算量较大。

4. 支持向量机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模型,可以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

在负荷预测中,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寻找一个最优的超平面来分割样本数据,从而预测未来的负荷需求。

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处理高维数据,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然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训练复杂度较高,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效果可能不佳。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负荷预测模型,可以发现每种模型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线性回归模型适用于简单的线性关系,时间序列模型适用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趋势性的数据,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适用于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支持向量机模型适用于高维数据和复杂的分类问题。

配电网规划中电力负荷预测的关键问题分析

配电网规划中电力负荷预测的关键问题分析

配电网规划中电力负荷预测的关键问题分析摘要:在中国社会,用电设备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对城市配电系统的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对电力系统进行了预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系统必须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提升自身性能,以更好地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电力系统进行负荷预测是电网运行和总体规划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换句话说,相关工作人员要依据相应的科技手段,对电力负荷进行精确的预测,并依据预测的结果,对电力负荷的变化规律和因素进行更好地研究,提高配电系统规划的科学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负荷预测,然后对当前电力负荷预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引言:在配电网规划阶段,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将其与电网的历史数据相结合,对目前所拥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量、电力负荷、用电情况等进行预测。

提高负荷预算准确性是电网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供电质量、促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对特定地区进行电力负荷预测时,由于其使用习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受天气、节假日、市场交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进行精确的预测。

1.概述1.1电力负荷预测的概述负荷预测是电网调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关系到电网的整体规划与运营。

电力负荷预测的基本思想是,对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定电力系统的负荷发展态势,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做出预测,其主要内容是电力系统的全部有功功率、各节点的有功和无功负载。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论的电网负荷预测方法。

所以,建设一条好的线路,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建设的效率,通过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错误的研究和引导,使得预报人员的工作检验时间大幅缩短。

首先,本项目拟采用对电网全局进行分析的方法,实现对实际用电负荷的预测,从而有效地解决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预测精度。

电力工程概论 (5)

电力工程概论 (5)

结语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和电力市场化的新态势,电力规划面 临新的 观念、新的思维和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经济、技 术、环境、 文化等多学科对电力规划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电力系统规 划建模及实施 打下坚实而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 )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电量平衡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起约束 条件的作用。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 电源出力分析,进行项 目所在地区、 供电区域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计算 ,并 对平衡结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 电力工程的布局和规模。通过负荷预测确定各 水平年的系统最大负荷, 结合各类电源的出力分析,得出电力电量盈亏,从而 确定电力系统所需 的发电、变电设备容量。该容量应满足负荷需求的工作容量 加上系统需 要的备用容量。此外,在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时,还需考虑分区间的 电力 电量交换 ,并根据情况增减设备容量。
(二 )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

电源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 内容。对拟建工程周边电网的电源规 划进行统计 ,并分析电源的出力情 况,是论证单项电力工程建设必要性的 重要依据。电力电源分为统调电 源和地方电源,其中统调电源是指归电网 调度统一调度的各类大型发电 厂;地方电源则包括各类小水电站,以及企 业 自备发电机组。每种电源 在不同的水文期的出力各不相同,同时新建电 源机组会出现在规划期间 逐年投产的情况,因此,需对电源出力情况进行 详细的分析统计 ,以利 于下一步工作开展。
(五)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潮流计算 ,稳定计算,短路电 流计算和无功补偿计算。

第一,潮流计算 主要是对电力网络中的功率和电压的分布进行计算,通过潮流 计算可确 定系统运行方式,检查各元件是否满足运行要求,并为系统继电保护 和 稳定计算提供依据和初值。潮流计算作为电力系统设计中最基本的计算 , 是 比较电力工程各接人系统方案最直观的方法。通过潮流计算得出的电 网各节点 电压、各网络元件电力损耗、以及电力潮流的分布情况,可直 接用于分析各接 人系统方案的可靠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第二,稳定计 算是指根据要求,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故障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和分 析,从 而确定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主要特征和稳定水平。稳定计算多是基于潮 流计算结果的基础之上,在单项工程设计中常用到的稳定计算包括电力 系统暂 态稳定计算、电压稳定计算、以及频率稳定计算等。通过进行各 种稳定计算, 可校验各接人系统方案的运行参数能否满足稳定运行的要 求,在必要的情况下 提出安稳策略和保障措施。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呈现出愈发增长的趋势。

电力负荷预测在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准确的负荷预测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优化发电计划和资源配置,降低电力供需之间的差距。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一、电力负荷预测的背景与意义1.1 电力系统中电力负荷的特点和需求电力负荷是指用户和设备在一定时期内对电力系统的电能需求。

电力负荷的变化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产生差异,同时也受到天气、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电力负荷的变化规律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需平衡至关重要。

1.2 电力负荷预测的意义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有助于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和规划。

首先,它能够帮助电力公司预测用户需求,合理安排发电设备运行,以避免供应过剩或不足。

其次,它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指导新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建设。

二、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2.1 时间序列方法时间序列方法是一种基于负荷历史数据进行预测的方法。

它假设未来的负荷变化与过去的负荷变化有关,并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来预测未来的负荷。

常用的时间序列方法有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季节性分解法等。

2.2 回归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建立负荷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来进行负荷预测的方法。

它将负荷作为因变量,而时间、气温、经济因素等作为自变量,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来确定各个因素对负荷的影响程度和趋势。

2.3 人工智能方法人工智能方法在电力负荷预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等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学习,构建复杂的非线性模型,增强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电力负荷预测研究的挑战和发展方向3.1 模型精度和稳定性负荷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是研究的重点和挑战。

负荷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气温、天气、经济等,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如何准确刻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是一个难点。

工业企业负荷特性研究报告

工业企业负荷特性研究报告

工业企业负荷特性研究报告1. 引言工业企业负荷特性研究是对工业企业电力负荷的变化规律、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了解工业企业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对工业企业负荷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帮助电力系统管理者和工业企业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工业企业负荷特性的变化。

2. 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对工业企业负荷特性进行研究:2.1 数据采集通过在多个工业企业设置并联的电力负荷监测系统,采集实时的电力负荷数据。

同时,还采集了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行数据、气象数据等其他相关数据,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2.2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数据经过清洗和处理后,使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工业企业负荷的变化规律、负荷曲线的形态特点以及负荷的季节性、周期性等特性。

2.3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工业企业负荷特性的因素。

主要考虑生产产能、生产计划、产品需求、气温、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3. 工业企业负荷特性分析3.1 负荷变化规律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工业企业负荷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周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

在一天内,负荷呈现“早高峰”、“晚高峰”的特点;在一周内,负荷呈现“工作日高、休息日低”的变化趋势;在一年内,负荷呈现出明显的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性变化。

3.2 负荷特点分析负荷曲线的形态特点是工业企业负荷特性的重要表征。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负荷曲线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形态:波浪型、拐点型、平稳型等。

不同形态的负荷曲线反映了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和电力消耗情况。

3.3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一些主要影响工业企业负荷特性的因素。

其中,生产产能、生产计划和产品需求是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如气温、季节等因素对负荷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4.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工业企业的负荷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工业企业负荷呈现出明显的日、周和季节变化规律;•工业企业负荷曲线的形态特点主要有波浪型、拐点型和平稳型等;•工业企业负荷特性受生产产能、生产计划、产品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完整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第3章常规发电机和负荷模型

完整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第3章常规发电机和负荷模型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常规发电机和 负荷模型
1
第三章 常规发电机组和负荷模型
01
概述
02
发电机和负荷的静态模型
03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04 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
05 原动机及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06
负荷的数学模型1Fra bibliotek第一节
概述
3
2
第一节
概述
电力系统是由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和水轮发电机组)、电力负荷和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主要 包括变压器、交流或直流输电线路)及各类电力电子设备所组成的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动力学系统。任何电力系统的 分析计算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的元件模型及电网的数学模型。无论电网如何复杂,原则上都可以作出相应的系统等值 电路。有关输电线路、变压器、并(串)联电容器等静止元件的静态等值模型及电网的数学模型在许多本科教材中 都有讲述。本章重点介绍用于稳定性分析的发电机组和负荷的动态模型。
?
VN2 XG % cos?
100PN
6
第二节
发电机和负荷的静态模型
发电机的电抗和电动势
求得发电机电抗后,可求得电动势为
E?G ? V?G ? jI?G XG
E?G 为发电机电动势,kV
I?G 为发电机定子电流 kA
V?G 为发电机机端电压 kV 求得发电机电抗、电动势后,可做出以电压源或电流源表示的发电机等值电路。
综合负荷的功率一般要随系统的运行参数(主要是电压和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反映这种变化规
律的曲线或数学表达式称为负荷特性。负荷特性包括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反映电压和频率 急剧变化时负荷功率随时间的变化。静态特性则代表稳态下负荷功率与电压和频率的关系。当频率维 持额定值不变时,负荷功率与电压的关系称为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当负荷端电压维持恒定不变时, 负荷功率与频率的关系称为负荷的频率静态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