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边机设计说明书
夹具设计说明书

序言工艺学是以研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和夹具设计为主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CA6140车床法兰盘加工工艺规程及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设计,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零件作用的分析和工艺分析,通过零件分析可以了解零件的基本情况,而工艺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加工表面和加工要求。
根据零件图提出的加工要求,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第二步,进行基面的选择,确定加工过程中的粗基准和精基准。
根据选好的基准,制订工艺路线,通常制订两种以上的工艺路线,通过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再选择可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的一种工序。
第三步,根据已经选定的工序路线,确定每一步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并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
对于粗加工,还要校核机床功率。
孔的夹具。
先提出设计问题,再选择定位基准,然后最后,设计钻49开始切削力、夹紧力的计算和定位误差的分析。
然后把设计的过程整理为图纸。
通过以上的概述,整个设计基本完成。
课程设计是我们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目录序言 (1)目录 (2)一、零件的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二、工艺规程设计 (4)2.1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4)2.2基准的选择 (4)2.3制定工艺路线 (4)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三、夹具设计 (25)3.1定位方案的设计 (25)3.2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26)3.3导向元件设计 (26)3.4夹紧装置的设计 (27)3.5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7)四.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28)设计小结 (29)参考文献 (30)一、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法兰盘, 主要是用来安装在机床上,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机床实现进给运动,零件上精度要求较高的两个平面用以装配,4个孔是用于连接其他机构或零件的。
JDSoft SurfMill7.0五轴加工说明书

-1-
第一章 多轴加工概述
1.1 多轴加工特点
在过去模具加工很少使用五轴加工,问题在于多轴机床的价格昂贵及人员培训与技术上的 困难,大家皆敬而远之。近年来因模具交期紧迫及价格压缩,五轴机床标准化产量,价格逐年下 降,使五轴加工渐渐的受到模具业重视,多轴机床将是继高速加工机后另一个有效的加工工具。 五轴加工与三轴加工比较,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减少工件非加工时间,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五轴加工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仅需经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和多次装夹 相比,它可极大地提高加工和生产能力,显著缩短产品加工周期及加工成本,并且提高了加工精 度。 2.刀具可以摆到更好的位置来加工曲面 五轴加工完成一些三轴加工无法完成的加工,比如有负角的曲面零件加工,刀具可以摆到 更好的位置来加工曲面,如图 1-1 所示。
-3-
第一章 多轴加工概述
1.2.2 多轴数控加工的分类
根据多轴机床运动轴配置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多轴数控加工分为以下几种: 1)四轴联动加工:指在四轴机床(最常见的机床运动轴配置是 X、Y、Z、A 四轴)上进行四 根运动轴同时联合运动的一种加工形式。 2)3+1 轴加工:也称四轴定位加工。它是指在四轴机床上,实现三根直线轴联动加工,而 旋转轴间歇运动的一种加工形式。 3)五轴联动加工:也叫连续五轴加工。它是指在五轴机床上进行五根运动轴同时联合运动 的切削加工形式。 4)五轴定轴加工:也称五轴定位加工,可分为 3+2 和 4+1 轴加工。3+2 轴加工是指在五轴 机床上进行 XYZ 三轴联合加工,两个旋转轴固定在某角度的加工。3+2 轴加工是五轴加工中最常 用的加工方式,能完成大部分侧面结构的工件加工;4+1 轴加工是指在五轴机床上实现三个直线 轴和一个旋转轴联合运动,另一旋转轴作间歇运动的一种加工形式。
HNC-21世纪星数控装置连接说明书

版权所有 © 2000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II -1
II 概述
华中数控
小线段连续加工功能 特别适合于复杂模具零件加工 加工断点保存/恢复功能 为用户安全 方便使用提供保证 反向间隙和单 双向螺距误差补偿功能 有效提高加工精度 巨量程序加工能力 使配置硬盘可直接加工高达 2GB 的 G 代码程序 内置以太网 RS232 接口 易于实现机床联网
注 本手册中重要的部分 也常用黑体字表示
版权所有 © 2000 武汉华中数控系统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III-1
IV 目录
华中数控
目录
第一章 使用前注意事项 ....................................... 1-1 1.1 安全告示 ........................................... 1-1 1.2 开箱检查 ........................................... 1-7 1.3 部件结构 ........................................... 1-8 1.4 安装形式 ........................................... 1-8 1.5 环境要求 .......................................... 1-10
II -2
II 概述
手持使能按钮 紧急停止按钮 指示灯
华中数控
3 I/O 分线端子板
通过电缆与数控单元的光电隔离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联结 方便用 户在控制电柜中联线 调试和维护
20 位开关量输入或输出 每位开关量均带指示灯 集成 NPN PNP 两种接口 35mm U 型卡轨安装
光学磨边机说明书

光学磨边机说明书篇一:光学零件加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光学零件加工实训报告平凸透镜的加工及检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光电子技术班级:光电14303班实训人:曹锦指导教师:陈书剑王世霞颜昌俊XX年10月28日摘要此次实训的项目是光学零件的加工,主要是球面零件的加工,此外还有平行平板机棱镜的加工。
球面零件的加工主要为粗磨下料、精磨抛光、镀膜,粗磨下料的工艺较为传统,但对手法也有一定的要求。
再就是精磨抛光,此部分主要看的是加工者的手法,手法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定心以及镜片的好坏。
最后就是镀膜,镀膜的作用有很多,我们的实训中的镀膜主要是为了起到一种保护镜片的作用。
棱镜及平行平板的加工同样是对手法的考验。
本次实训中小组中的成员基本能够完成自己的镜片加工,其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在于球面镜的精磨抛光、粗磨下料部分。
粗磨下料部分主要在开球面环节,精磨抛光则主要是细磨手法不对等。
此类问题在后来的定心磨边的环节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本报告的主要目标是:简述透镜的加工过程,分析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此类问题的改进方法。
对比得出传统和现代加工的不同特点了解光学零件的镀膜过程、熟悉镀膜机的使用及其各项性能。
回顾整个实训过程中存在的操作方面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加深对整个零件加工环节的了解,加深自己对各个环节的印象。
关键词:球面零件加工环节加工手法主要内容1.1概述光学玻璃的加工分为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我们的实训中主要是传统加工方法。
主要的加工零件为平凸透镜,它的主要操作流程是;粗磨下料、精磨抛光、定心磨边、镀膜等。
这次实训的内容还包括平行平板棱镜的加工,检验等。
1.2加工的特点传统加工的特点是加工出来的零件的精度高,质量好,因为它所使用的主要是手工为主,因此对操作人员的手法的要求很严格。
此类加工适用于少量、高精度的加工需求。
1.3加工生产流程1.4粗磨下料1、切割:选取材料并把毛坯玻璃放入玻璃切割机(1-1图)里面。
2、去除直角:把切割好的毛坯玻璃按尺寸在简易切割机上切割,再把切割好的矩形的四个直角用简易切割机把四个直角切掉。
拨叉831008详细说明书

一、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拨叉的用途CA6140车床的拨叉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φ20mm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0mm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2、拨叉的技术要求该拨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
为实现换挡、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高。
为保证拨叉换挡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的垂直度要求为0.07mm。
综上所述,该拨叉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订的较合理,符合该零件在机床中的功用。
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1. 以φ20mm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0mm 的孔,以及其上下端面,上端面与孔有位置要求,孔壁上有一个装配时钻铰的锥孔,一个M6的螺纹孔。
这三个都没有高的位置度要求。
2. 以φ50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50mm 的孔,以及其上下两个端面。
这两组表面有一定的位置度要求,即φ50 mm的孔上下两个端面与φ20mm 的孔有垂直度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4、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依设计题目知:Q=10000台/年;m=1件/台;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a%和废品率b%分别取3%和0.5%。
代入公式(1-1)得N=10000台/年*1件/台*(1+3%)*(1+0.5%)=10350.5件/年拨叉重量为1kg,由表1-3知,拨叉属轻型零件;由表1-4知,该拨叉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二、确定毛坯1选择毛坯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益民主编)零件材料为HT200,采用铸造。
左支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左支座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班级:机设11008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编制工艺规程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1.3零件的毛坯尺寸 (5)二、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5)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5)2.2 加工方法的选择 (6)2.3拟定工艺路线 (5)2.4工艺方案分析 (7)2.5最终工艺路线 (7)3.1机床的选择 (8)3.2夹具选择 (8)3.3量具 (8)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8)五、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10)工序一:粗铣孔Φ80H9大端端面 (10)工序二:粗镗Φ80H9内孔 (12)工序三:精铣Φ80H9大端端面 (13)工序四:精镗Φ80H9内孔 (14)用高速钢锪孔:4xΦ20mm,Φ25H7,Φ38mm (16)铰孔,Φ24.75mm铰至Φ25mm,Φ37.5mm铰至Φ38mm。
(18)宽度为5mm的横纵两个铣槽 (18)六、夹具设计 (18)3.1 确定设计方案 (18)3.2 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19)3.3定位精度分析 (19)3.4 操作说明 (19)七、参考文献 (20)一、编制工艺规程1.1零件的作用左支座的作用是将穿过支座中心孔的轴或者杆,通过侧面的耳孔中安装螺栓进行夹紧,使轴杆固定。
松开螺栓后轴杆可转动或者滑动。
具体方法是:用螺钉通过4XΦ13mm的孔连接于机架上,底板4XΦ10mm的大孔是固定支座的沉头螺钉孔,2XΦ10mm的孔是定位销孔,M10-7H为放松螺钉孔,固定侧耳螺栓。
该零件纵横两方向上的5mm的糟使Φ80mm的孔有一定的弹性。
利用一端带Φ20mm(穿过Φ21mm的孔)的孔和另一端Φ25H7配合的杆件进行旋紧,使装在Φ80H9的芯轴能定位并夹紧。
1.2.零件的工艺分析左支座共有两组加工表面,它们互相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别叙述如下:(1) 以Φ80H9内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CA6140拨叉说明书

修改后的加工工艺路线见表§3-1。
序号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简要说明
铸造
时效
涂底漆
10
粗铣φ25H7孔两端面
φ25H7孔端面
先加工基准面
20
精铣φ25H7孔两端面
经上所述,按入体原则确定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精铰φ25(+0.021/0)mm;粗铰φ24.94(+0.052/0)mm;扩孔φ24.8(+0.084/0)mm;钻孔φ23(+0.21/0)mm。
2.工序70(粗铣M22X1.5螺纹孔端面)
查表2.63,得粗加工余量Z为4mm。已知螺纹孔顶面的总余量ZN总为4mm。故精加工余量为0mm。
φ25H7孔端面和φ25H7孔内表面
70
粗铣M22X1.5螺纹孔端面
φ25H7孔左端面、内表面和φ60H12孔内表面
80
粗铣、半精铣槽所在的端面
φ25H7孔端面和φ25H7孔内表面
90
粗铣、半精铣16H11的槽
φ25H7孔端面和φ25H7孔内表面
100
精铣槽所在的端面
φ25H7孔端面和φ25H7孔内表面
精铣φ60H12孔两底面
φ25H7孔端面和φ25H7孔内表面
提高工艺基准精度
160
钻20.5垂直于φ25H7通孔
φ25H7孔端面和φ25H7孔内表面
工序分散,平衡节拍
170
攻M22×1.5螺纹
φ25H7孔端面和φ25H7孔内表面
次要表面在后面加工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 夹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拔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大批生产)设计者XXX指导教师XXX前言通过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公差与配合》、《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和金工实习使我们对机械设计制造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这次机床工艺及夹具设计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复习、巩固和应用。
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手段。
不仅为大四的毕业设计做准备,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这次设计中,我们主要设计C6140拨叉的夹具。
在设计中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并且得到老师的指导由于能力有限在设计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6140拨叉(见附图1)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其换挡作用。
通过拨叉的拨动使车床滑移齿轮与不同的齿轮啮合从而达到要求的主轴转速。
宽度为30mm的面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在拨叉工作工程中,和如果拨叉和槽的配合尺寸精度不高或者它们之间的空隙很大时。
滑移齿轮就达不到很高的定位精度,这样滑移齿轮就不能很好的与其他齿轮进行正确有效的啮合。
从而影响整个传动系统的工作。
所以拨叉宽度为30mm的面和槽之间要达到很高的配合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1、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A端面和轴线与A端面相垂直的花键底孔2、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六个方齿花键孔,及Φ25mm花键底孔两端的2×75°倒角。
对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一组表面,再用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此次所设计的拨叉材料为HT200,根据材料成型工艺可知用金属型铸造。
该零件能够承受较大载荷和冲击载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因为生产纲领为大批量生产。
因为零件形状简单故毛坯形状需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又因内孔很小,可不铸出。
毛坯零件图见附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题 目 铣边机设计
作 者: 陈 明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指导教师: 吴朝阳
完成日期: 2010年5月31日 原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 日 期: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1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卡 课题名称 铣边机设计 出题人 吴朝阳
课题表述(简述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完成课题的条件、成果形式等) 铣边机广泛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行业、造船、电力、石油、化工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对各类低碳钢板、不锈钢板及铝板在焊接前的坡口加工、斜边、直边、U型坡口能一次铣削成型,与刨边机相比,具有价格低、能耗低、工效高、光洁度高、操作及维修方便等优点。
本课题来自于生产实践,用于U型槽轴焊接坡口的加工,设计出符合工厂要求的专用的铣边机。可以通过对组合铣床的改装来完成设计。 成果形式: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
课题来源 生产实际 课题类别 设计型 该课题对学生的要求
1、 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课基础知识; 2、 学生具有一定的结构设计基础; 3、 学生具有较好的绘图能力; 4、 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学院意见 同意立题( ) 不同意立题( ) 教学院长签名: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注:1、此表一式三份,学院、教研室、学生档案各一份。 2、课题来源是指:1.科研,2.社会生产实际,3. 其他。 3、课题类别是指:1.毕业论文,2.毕业设计。 4、教研室意见:在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后,就该课题的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及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等内容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5、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可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 2
南 通 大 学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 铣边机设计
学生姓名 陈 明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 级 机062 学 号 0610012048 起讫日期2010年3月8日~2010年6月20日 指导教师 吴朝阳 职称 讲师 发任务书日期 2010 年 3 月 8 日 3
课题的内容和要求(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 随着机床向高精、高速、高效、数控及多功能方向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机床,但在加工特定产品的时候仍然需要设计者针对这一产品的加工工艺来进行设计、制造。根据工厂生产的需要,在进行U型槽轴焊接坡口的加工时,需要一台专用的组合铣床,既能够保证生产加工的要求,又不能超过市场上通用的组合机床的价格,而且要能保证加工的效率和操作的简便和安全性能。为此需要对组合机床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改进、设计。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铣边机的结构设计,其中包括: 1) 研究组合机床的主要组成部件; 2) 设计满足生产需求的专用铣边机。 设计要求: 1.1设计名称及数量: 1.1.1设备名称:铣边机。 1.1.2数量:1台。 1.1.3主要用途:用于U型槽轴焊接坡口的加工。 1.2 工艺条件和技术要求 1.2.1产品数量2.11产品形状及尺寸要求详见附图 1.3.1电力:交流380/220V、50Hz. 1.3.2压缩空气:压力0.4-0.5Mpa. 1.3.3环境温度:0度-60度 1.4设备设计、制造原则和执行标准 1.4.1.1设备设计、制造原则 1.4.1.2保证加工精度和粗糙度要求。 1.4.1.3一次装夹完成加工部位的加工。 1.4.1.4可以使用自制刀具,但应考虑刀具的制造成本和互换性。 1.4.1.5工件的定位、夹紧形式不限,但要考虑工件装夹和工人操作的便利,以及切屑可能对装夹的影响,保证切削和切削精度的实现。 1.4.1.6完善的切屑收集装置,避免切屑的飞溅。 4
1.4.1.7设备可在标准卧室组合铣床的基础上,本着实用、可靠、经济、适当通用、操作方便的原则,改进、设计、制造。 1.4.2执行标准国家及行业颁有关铣床、液压机、组合机床的相关标准。 1.5 设备要求 1.5.1.1主机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的变形。 1.5.12主机台面高度应方便操作工人的操作和观察。 1.6加工时间:一次装夹完成全部加工,单件加工时间为5-8分钟(含工作装夹时间) 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以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对机床结构了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面向工程实践的需要,进行铣边机的设计,解决工程实践难题的能力。 课题研究目标:根据组合机床的结构原理和实际生产的需要,对机床进行结构改进、设计。 关键问题:
1)结构设计; 2)部件选择。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工厂的实践学习,了解并掌握组合机床的结构原理、铣边机的优点和设计要点,进行先期的理论学习。采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在深入了解铣边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方法论证;绘制二维图,撰写相关论文。
基 础 条 件 1、 具有丰富的技术资料; 2、 学生具有学习和掌握设计方法的能力; 3、 知道教师具有长期从事机床设计、CAD的研究,能在知道的过程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铣边机原理的分析和指导,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 4、 实验室具有组合机床和计算机等相关设备。 5
参 考 文 献 [1] (美)Hindhede,Zimmerman,Hopkins,et al.Machine Design Fundamentals—A Pratical Approach,John Wiley&Sons,1983 [2]Nikravesh Computer-Aided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 Prentice Hall 1988 [3]Zhu Y,Zhang S and Rnong Y.Experimental Study on Fixturing Stiffness of T-slot Based Modular Fixture.Transaction of NAMRI/SME.Volume XXI,1993 [4] (美)Paul Kenneth Wright著.21世纪制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Doughty S. Mechanics of Machine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88 [6]Jensen P. W.Classical and Modern Mechanisms for Engineers and Inventors.NewYork:Marcel Dekker Inc. ,1991 [7]沈阳工业大学等编. 组合机床设计.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5.9 [8]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编. 组合机床设计参考图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5 [9]谢家瀛主编. 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94.2 [10]丛凤廷,迟建山主编. 组合机床设计.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94.10 [11]吕宏, 王慧主编. 机械设计.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2]李思益 [等] 编著. 现代设计方法.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13]张功学, 侯东生主编. 材料力学.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14]海心, 赵华主编. 机电传动控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5]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编. 机械传动. 郑州: 机械电子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1977 [16]卜炎主编. 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04 [17]阮忠唐主编. 机械摩擦无级变速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18]朱孝录,鄂中凯主编. 齿轮承载能力分析. 1992 [19]严济宽编著. 机械振动隔离技术.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20]王金华编. 铸件结构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21]高敏编著. 机械产品艺术造型基础.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2]周泽华编. 金属切削原理(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3]王贵成编. 机械制造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4]秦宝荣编. 机床夹具设计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 [25]王启义编. 金属切削机床.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