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测量方案模板

房建测量方案模板
房建测量方案模板

房建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房建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部署 (4) 3.1施测程序 (4)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4) 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 4.1施测原则 (4) 4.2准备工作 (5) 4.3控制点保护措施 (6) 4.4测量的基本要求 (8) 5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8 5.1工程定位 (8) 5.2平面控制网测设 (9)

5.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0) 6基础测量 (12) 6.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12) 6.2士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13) 7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15) 7.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5) 7.2激光经纬仪选型 (16) 7.3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16) 7.4标高竖向传递 (18) 8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19) 8.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19) 8.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19) 8.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20) 8.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20) 9质量保证措施 (20) 10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22)

1编制依据 1.1由湖北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1.2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1.3 GB50300-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独山县毋敛大道环东路。包含望月楼、黑神庙、状元桥。

3施工部署 3.1施测程序 准备工作测量作业 自检报验 合格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1施测原则 4.1.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

房建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房建工程测 量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4) 3施工部署 (4) 3.1施测程序 (4)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5) 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5) 4.1施测原则 (5) 4.2准备工作 (6) 4.4测量的基本要求 (8) 5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9) 5.1工程定位 (9) 5.2平面控制网测设 (9) 5.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1) 6基础测量 (13) 6.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13) 6.2±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14) 7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15)

7.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5) 7.2激光经纬仪选型 (16) 7.3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17) 7.4标高竖向传递 (18) 8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19) 8.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19) 8.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20) 8.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20) 8.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20) 9质量保证措施 (21) 10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22) 1编制依据 1.1由湖北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1.2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和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1.3 GB50300-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独山县毋敛大道环东路。包含望月楼、黑神庙、状元桥。 3施工部署 3.1施测程序 准备工作测量作业 自检报验 合格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给定的坐标

房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通用)

测量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平面布局为近似椭圆形,南北长250m,东西宽180m,南北两侧各设一处扇形训练馆,中间为圆形的比赛馆,其屋盖跨度为122m。结构形式: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围护为异形钢结构(弧形),屋顶为索穹结构。 建筑层数:比赛厅为单层,配套用房共六层,局部地下一层;层高:地下一层为5.1m;首层为6.0m,局部为5.7m;二层为5.7m;三层为3.6m,二、三层之间部分连通;四层为5.65m;五层为4.5m;六层为2.7m;训练馆净高10m,局部设有夹层,层高3.9m。 本工程±0.000为121.300m。 2.测量工作准备 (1)、测量仪器配备 仪器选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放线的精度要求,配备如下主要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配备表表2.1 (2)技术准备: ①、办理交接桩手续,熟悉测绘院的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了解红线坐标、水准点高程,进行必要的测量计算。 ②、了解建筑物现状平面主轴线测量控制网及各点坐标,并校核计算。 ③、实测校核红线坐标桩、导线坐标桩、实测校核水准点,实测校核结果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实批准后报监理。所有桩点进行封闭保护。

④、仔细审图,复核建筑物定位条件、轴线、标高的各种相对关系、曲线要素等几何尺寸是否清楚、正确,从源头上防止测量错误的发生。 ⑤、计算各待放部位特征点的坐标,把图纸中的设计要素数字化,转化为现场放样坐标。曲线计算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和曲线模板施工工艺确定曲线放样点的间距、密度,然后根据曲线要素写出数学模型,编程计算曲线点坐标,用AUTOCAD 模拟进行检查。曲面计算先根据图纸中曲面要素,写出曲面方程,然后先后对X、Y、Z各投影面分别取值,计算出各曲面点坐标。或者,直接在CAD曲面模型上量取各投影面的坐标。 ⑥、编制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案。 3.测量放线方案 (1)、测量放线原则: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边长方向控制短边短方向。 各类控制网以首级精度控制为依据,采用极坐标为主、直角坐标为辅的测量方法,控制网中包含重要点位和重要轴线;且和主要轴线保持平行关系;要保证每施工流水段中至少有四条两两相交的控制线。高程控制点布设以保证方便施测为原则。 (2)、建筑物平面定位: 由于本工程是一座群体建筑,工程的定位由建设单位委托规划院、测绘院统一定位,以保证各建筑物及各建筑物间的相对位置准确。测绘院根据建筑物的座标,将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点(主要五个圆心00、O1、O2、O3、O4)引测至设计位置,我方对测绘院给的定位点进行引测、保护等。(见附图一)(3)控制桩点的测设与保护 平面主轴线控制网桩点长久稳定是控制网精度的保证,控制点位在使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沉降位移现象,使用期间每月进行一次校测,平差后解算出每个点位数据修正值作为桩点坐标值。 (4)平面轴线、墙体线控制:采用全轴线测量控制 ①、投测: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层间平面轴线定位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向待测面投测控制点,采用全轴线控制。为保证测设的精度要求,在两个控制桩上进行,并与其他的轴线控制点进行校核。每个待测面至少要投测3

房屋建筑测量方案

房屋建筑测量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图纸。 《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位于上南路,建筑占地面积9810m2,总建筑面积79480m2,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地下建筑面积36400M2,地上43080M2。建筑物檐高,室内外高差150mm,±相当于绝对标高。基础为桩承台—阀板基础,开挖深度,基础底板厚650。建筑外轴线尺寸为米×米。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基础施工(即±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

房建测量方案正文

1. 工程概况 1.1建筑及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重庆东海大石坝片区旧城改造拆迁安置项目A区1#~ 5#楼工程,是一个集停车库、住宅、商铺为一体的小区综合性建筑。其中1#、2#、3#楼为错、跃层式33/1层高层住宅,4#楼为16/1层办公大楼及公寓,5#楼为地下单层车库及商业用房。三幢住宅楼均设负一层商业用房,以上均为标准住宅;4#楼1?2F商业用房,3?6F办公室,7?16F公寓。建筑面积94998.17m2;层高住宅楼负1层层高6.3m?4.7m,标准层层高住宅楼 3.0m (H+3.0m ,办公楼3.3m、5.5m,车库层高 4.7m;建筑总高度:-6.3m 至 109.8m。外墙住宅楼贴面砖,办公大楼幕墙,局部涂料。 本工程建筑类别为一类,按六度抗震设防,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框架三级(车库四级)抗震。耐久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H级。基础米用人工挖孔桩、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主体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框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 工程建筑占地面积9885 〃,施工用地面积约17300 m2, ± 0.00=275.30m。 1.2施工重难点 本工程由于工期紧、在场地未平整完毕前提供控制坐标点、内部造型轴网复杂,轴线施测工作要求高度严谨。住宅楼多为错层、跃层,需加强控制点引测并做好保护,办公室及公寓大楼外型全弧形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方法。本工程面积大,建筑幢号多,且施工步调不一致,交叉作业,控制点保护工作宜做好。 1.3工程轴线及高程控制依据 1.3.1轴线控制依据

本工程由于各栋楼开工时间不一,业主先期提供出A2#楼的控制坐标点(A2#楼的8个角点),为防止控制点在平整场地时遭到破坏,在对A2#娄控 制坐标点进行闭合无误后,在就近的公路上,选择通视的三点K01、K02、K03 建立外控点,每个点用水泥钉钉入,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以后各幢楼轴线控制点测设依据。 基准点坐标表1 1.3.2高程控制依据:依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DM01点高程:H= n),将其引测入施工场地外的公路上,位置(DM02H=27 2.30m)作为本工程 高程控制点,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建筑物基础的高程控制点。塔吊安装完成后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塔吊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以后主体结构上升时的依据。在负一层筒体施工后,把标高引测到电梯井内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复核塔吊上标高控制点的依据。高程抄测所使用的仪器为S3水平仪,其精度为3mm各定位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作好保护工作。 2. 测量组织及仪器配置2.1测量组织机构与管理: 由于本工程平面形式较为复杂,体量较大,属高层建筑。工程轴线、标 高的平面控制竖向投递测设质量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轴线和标高的控制质量,项目决定成立工程测量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平面及高程施测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测量小组组织机构图如下:

房建测量方案

工程测量(结构) 施 工 方 案 XX工程项目经理部 年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一)、施工合同 (二)、施工图纸 (三)、规范、规程 二、工程概况 (一)、总体概况 (二)、设计标准 三、施工准备 四、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五、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二)、测设方法 六、± 0.00 以下施工测量 (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二)、平面放样测量 (三)、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 (四)、± 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七、± 0.00 以上施工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二)、高程的传递

八、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 九、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一)、人员组织 (二)、设备配置 十、质量控制 (一)、质量过程控制(二)、质量保证体系 十一、安全文明施工

XX工程测量(结构)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施工合同 北京 XX 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京合同第XXX 号,签定日期为X 年 X 月 X 日。 (二)、施工图纸 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XX 年 XX 月提供的设计图纸(结构、建筑),设计号为。 (三)、规范、规程 1、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 93) 2、规程 (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 (2)《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 (3)《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 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测量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 的施工测量任务。 二、工程概况 (一)、总体概况 XX工程位于北京市 XX 区 XX 大街 XX 号,东临 XX 南街、南临 XX 中心三号路、西临XX 中心中轴路、北临 XX 门外大街。是集金融、商业、办公、餐饮为一体的综合 性、智能化大型公用建筑。 该工程占地 16338m2,总建筑面积为 136034 m2,其中:地上 94000 m2,地下 42034 m2,地下四层为车库,每层层高 3.6m;地上 23 层,其中标准层层高为 3.6m。建筑总高为109.8m。

房建测量方案模板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施工准备 (4) 三、施工方案 (1) 3.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 3.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2) 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2) 3.3楼层轴线、标高测量偏差控制 (3) 3.4建筑物垂直度偏差控制 (13) 3.5建筑物沉降观测 (15) 3.6施工测量复测 (16) 3.7 测量施工注意事项 (18) 四、基坑监测方案 (18) 4.1 监测目的和内容 (18) 4.2 测点(孔)布置 (19) 4.3 监测点(孔)的埋设及监测方法 (19) 4.4 观测频率 (21) 4.5 基坑应急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监测成果提交 (21) 五、施工测量管理 (21) 5.1 测量管理组织机构 (5) 5.2 对分包单位测量的协调配合 (22) 六、质量保证措施 (23) 七、施工测量安全管理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西写字楼位于********核心区内,北侧为****大道,西侧为*****路,东和南侧为******路,东南侧为****路和***路,与东南角的****路相接,地理位置优越。本工程西写字楼靠近用地西南角布置,三层商业裙房布置在塔楼西侧,北侧紧连购物中心,南侧留有写字楼和商业裙房的上落客区,西侧留有商业广场。本工程为超高层办公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地面粗糙度C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三层(另含一个夹层),地上三十五层。±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88m,入口标高为绝对标高100.00m,标高同购物中心二层。根据项目特点、建筑性质及建筑功能等,可把项目按竖向高度分为三个部分:一~四层为办公大堂及裙房商业;五~三十五层为塔楼办公区。 西写字楼裙楼单层建筑面积9711㎡,标准层单层建筑面积1872㎡左右,裙楼东西向长边为129.5m,南北向长边为116.3m,东南弧线边长为85m,不设置永久性结构缝,为了确保超长混凝土结构的顺利施工,有效控制裂缝,纵向设置两条、横向设置一条800mm宽的后浇带(见图1-1),结构单边长度控制在 55m 以内。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8。 结构型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场地整平标高±0.000为高程88m,屋面高度为188.888m。 结构设计要求: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 3)建筑抗震设防重要性类别:丙类; 4)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6度; 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地上部分:核心筒为二级,框架为二级; 地下室:地下一层同上部,地下二至三层三级; 6)设计使用年限:50年; 7)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三道设防。 施工范围图 2、本工程施工测量重点与关键技术见表1-1。

房屋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测量办法

精心整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 3.1 3.2 3.323、30 3.4 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0.5m 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3.5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3.6、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7、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4.1? 用。 4.2? 多次砼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0m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4.5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4.6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它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50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4.7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50标高线,要求制校核。 4.8 五. 5.1 60 90 为1 5.2.1 标高。 5.3地上结构施工(-10.3以上) 结构施工中每层框架柱及梁板砼施工完毕,应检测建筑四大角偏差并记录,并弹出竖向轴线;填充墙体砌筑后也应测量外墙垂直偏差记录及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直通线。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基础施工(即±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

房建测量工作

房建工程测量放线质量监理措施 1、开挖前测量放线的依据: 必须有甲方提供的设计院绘制的平面布置图及经规划局批准的规划许可证。测绘院提供的钉桩坐标成果通知书。 以上资料必须齐全、无误后,施工方和监理方才能进行放线和验线工作。 2、施工方必须上报给监理的资料: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及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测量放线人员及验线员的岗位证书。 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测量仪器设备的检验合格证(注意证件有效期)。 3、监理验线及临时BM点的高程复测: ⑴ 上述第1、2条的资料齐全后,监理才能进行验线。 ⑵ 具体验线前先检查施工方的建筑物放线是否符合国土局的规 划及测绘院提供的定桩坐标成果通知单中所给的数据,尤其注意不能侵越红线以内的规定建筑线。 ⑶ 上述工作无误后开始验具体线。验线用经纬仪测角度、打直线 用钢尺拉距离。为了防止出现差错,最好用拉对角线的方法复测验线结果。 ⑷ 开挖时地面所放点线将被挖掉,为此必须设控制点。施工方应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所确定的控制方案,将控制桩钉在地面上,并需将该控制桩线返到地面或墙体上(开挖后应保证该点坚固不

受到破坏,并能通过该控制点返到槽底)。该控制桩线的作用是在施工中控制建筑物的位置及垂直度的关键桩线。 ⑸ 场内应设临时BM点,该点的位置应达到通视良好的条件。 ⑹ 以上控制桩及临时BM点的位置均应反映到工程定位测试记录表中。 ⑺ 所有控制桩和临地BM点均应坚固,不应受到人为破坏,并应设置明显标志。 ⑻ 以上均符合要求后监理才能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上签字认可。 4、基坑验线应注意的问题: ⑴ 待垫层、防水层做完后,施工单位方可开始放线。该线要比开挖前放线详细的多,除外轮廓线之外,内墙、底板梁、柱、后浇带、电梯井等部位均应放出。该线在检验时一定要细致,否则会造成错位和漏插筋的问题。 ⑵ 监理检查无误后,应通知施工方将梁、柱、墙等部位用油漆做好明显标志,该方法有利于施工方的施工和检查,亦有利于监理工作。 ⑶ 检测及桩位保护: 当控制网或主轴线测定后,应立即对桩位采取保护措施。路面上可使用射钉枪(上刻十字线或中心点),在一般土地上应浇筑200mm×200mm×1000mm的桩,桩顶面覆以200mm×200×3mm钢板,钢板面上刻十字线或钻1mm小空镶铜丝作为标志,此外,还应将

测量房建工程监理细则

测量工程监理细则 本细则仅适用于房建中一般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测量工程以及工业厂房中土建部分的测量工程。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放样、标高复核、建筑物总高测量、建筑物的垂直度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 一、测量前准备 1.测量前应对拟采用的测量仪器(水准仪、红外线测量仪等)进行校正和定期精度认定,以减少仪器的测量误差。 2.校核测量配套工具,如标尺刻线、丈量长度所用圈尺的精度。 3.准备好不同测量内容所用的测量记录表。 4.检查判明测量用的原始点是否已破坏。 5.测量前应确定测量方案,由于测量方案关系到测量精度,因此,测量方案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其次,测量人员应有职责分工。 二、工程测量 1.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⑴建筑物定位测量前,应由建设项目法人提供规划测量位测量并确认的建筑物角标的坐标,(包括书面通知和

现场坐标移交)角标一般为三点以上,其中两点作为定位测量用,其余点作为校核用。

内墙或内排柱的轴线定位。框架结构中的外排柱在通线进行定位后,还应对单柱上下层的轴线进行复核。 ⑶当墙体为框架剪力墙或柱时,在模板安装前,还应根据已放样的轴线,弹出模板安装时的内边线,作为立模定位的依据。 ⑷砌体组砌时,外围护墙应边砌边吊线校核。柱或剪力墙的模板上口引中线与标准轴线校核。梁板则根据柱、墙上口校核过的中线进行轴线校核。 ⑸阳台或出墙构件,除应从轴线外引进行定位外,还应吊垂线与低一层的阳台或出墙构件对齐。 3.建筑物标高复核 ⑴在建设项目法人提供规划部门测量确认的角标时,应同时提供永久性高程点,当永久性高程点距建筑物较远时,应引至建筑物四周不受影响的地方做半永久性高程点或在建筑物四周做高程桩,再把永久高程引至高程桩。高程桩应设井围护,桩身置于残积土以下,桩身为上小下大方柱或圆柱并埋设①16圆钢,高程桩应设在不易扰动的地方,半永久性高程应定期校核。 ⑵根据永久性咼程或半永久性咼程,测量基底标咼,在基底做标高木桩控制垫层厚度,在地梁模板上弹梁面标高线以控制地梁标高,在底层墙体上或框架柱上测出建筑物单体

房屋建筑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图纸。 1.2《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 1.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位于上南路,建筑占地面积9810m2,总建筑面积79480m2,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地下建筑面积36400M2,地上43080M2。建筑物檐高23.45m,室内外高差150m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0m。基础为桩承台—阀板基础,开挖深度-11.60m,基础底板厚650。建筑外轴线尺寸为243.6米×79.200米。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3.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3.4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H 4.900)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0.5m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3.5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3.6、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7、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

房建测量提交资料文档

施工测量放线资料 施工单位应将施工测量方案、红线桩的校核结果、水准点的引测结果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附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报项目监理部。编制时应注意其编制要求。 一、施工测量放线资料的编制要求 1、对测量放线控制成果及保护措施的检查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按下列要求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测量放线控制成果及保 护措施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 测量成果报验申请表予以签认: (1)检查承包单位专职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2)复核控制桩的校核成果、控制桩的保护措施以及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 2、施工测量放线报验 (1)开工前的交桩复测及承包单位建立的控制网、水准系统的测量。 (2)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测量放线。 3、开工前的审查程序 开工前的交桩复测及承包单位建立的控制网、水准点系统测量的审查 程序如下。 (1)根据专业监理师的指令,承包单位应填写施工测量方案报审表,采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将施工测量方案报送项目 监理机构审查确认。 (2)承包单位按批准的“施工测量方案”,对建设单位交给施工的 红线桩、水准点进行校核复测,并在施工场地设置平面坐标控 制网(或控制导线)及高程控制网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 申请表,并附上相应的放线依据资料及测量放线成果(工程定 位测量及复测记录),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3)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单位专职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 量设备检定证书、测量成果及现场查验桩、线的准确性及桩点、 桩位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符合规定时,予以签认,并在其工程 定位测量及复测记录签字盖章,完成交桩过程。 (4)当承包单位对交桩的桩位通过复测提出质疑时,应通过建设单 位邀请政府规定的规划勘察部门,复核红线桩及水准点测量的 成果,最终完成交桩过程,并通过工程洽商方式予以确认。 4、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测量放线审查程序 (1)承包单位在测量放线完毕,应进行自检,合格后填写竣工测量 放线报验申请表,并附上放线的依据材料及放线成果表,报送 项目监理机构。 (2)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测量放线报验申请表及附件进行审核,并应实地检验放线进度是否符合规范及标准要求,经审核查验, 签认施工测量放线报验申请表,并在其基槽及各层放线测量及 复测记录签字盖章。 二、施工测量放线报验申请表 填表说明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3.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3.4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H 4.900)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0.5m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3.5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3.6、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7、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4.1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4.2 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4.3 ±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4.4 ±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

房建工程屋面工程施工方案(终版)[优秀工程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屋面工程施工 (4) 1、施工部署 (4) 2、施工准备 (4) 3、施工要点 (5) 4、施工方法 (5) 四、质量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11) 五、成品保护措施 (12) 六、安全保证措施 (13) 七、细部做法及附图 (13)

屋面工程施工方案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GBJ302-88) (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地点: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29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为917.60平方米,地上5层,地下无层,为多层建筑.建筑总高度 19.80米,首层高5.10米,二层3.60米.本工程± 0.000标高等应对标高为76.590米,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03米.耐火等级为一级,屋 面防水等级为Ⅰ级. 建筑结构类型:框剪结构,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3级,抗振设防裂度为7度 .基础为独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3.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3.4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H 4.900)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0.5m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3.5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3.6、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7、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4.1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4.2 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4.3 ±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4.4 ±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0.000以上结构采用横向多次砼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

房建测量方案正文

1. 工程概况 1.1 建筑及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重庆东海大石坝片区旧城改造拆迁安置项目A区1#~5#楼工程,是一个集停车库、住宅、商铺为一体的小区综合性建筑。其中1#、2#、3#楼为错、跃层式33/1层高层住宅,4#楼为16/1层办公大楼及公寓,5#楼为地下单层车库及商业用房。三幢住宅楼均设负一层商业用房,以上均为标准住宅;4#楼1~2F商业用房,3~6F办公室,7~16F公寓。建筑面积94998.17m2;层高住宅楼负1层层高6.3m~4.7m,标准层层高住宅楼3.0m (H+3.0m),办公楼3.3m、5.5m,车库层高4.7m;建筑总高度:- 6.3m至109.8m 。外墙住宅楼贴面砖,办公大楼幕墙,局部涂料。 本工程建筑类别为一类,按六度抗震设防,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框架三级(车库四级)抗震。耐久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主体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框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 工程建筑占地面积9885㎡,施工用地面积约17300㎡,±0.00=275.30m。 1.2施工重难点 本工程由于工期紧、在场地未平整完毕前提供控制坐标点、内部造型轴网复杂,轴线施测工作要求高度严谨。住宅楼多为错层、跃层,需加强控制点引测并做好保护,办公室及公寓大楼外型全弧形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方法。本工程面积大,建筑幢号多,且施工步调不一致,交叉作业,控制点保护工作宜做好。 1.3 工程轴线及高程控制依据 1.3.1轴线控制依据 本工程由于各栋楼开工时间不一,业主先期提供出A2#楼的控制坐标点(A2#楼的8个角点),为防止控制点在平整场地时遭到破坏,在对A2#楼控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新).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新).

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工程 结 构 实 体 检 测 方 案 编制单位:重庆业典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_邹易___审批人:__敖剑锋____编制日期: 2015年7月8日

结构实体方案审批表 编号:001 工程名称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工程合同造价2103.210万元工程地点万东镇六井村技术管理类别 方案主要内容: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 2015年7月8日 监理部审核意见 同意按此方案实施 场监理:(签字) 2015年07月8日 建设单位审核意见 同意按此方案实施 甲方代表:(签字) 2015年7月8日

实体检测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工程 致:重庆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经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主体分部 工程实体检测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2015年7月8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同意按此方案实施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2015年7月8日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同意按此方案实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2015年7月8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 各部位混凝土设计标号 1 1.2....................... 楼板设计厚度 1 1.3..................... 钢筋保护层厚度 2 2.编制说明及依据 (2) 2.1........................... 编制说明 2 2.2........................... 编制依据 2 3.结构实体检测 (3) 3.1................. 混凝土同条件试块: 3 3.2.........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4 3.3.............................. 板厚 6 3.4.............................. 回弹 6 3.5.外观实测实量

房建项目测量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1.2施测标准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总体概况 (1) 2.2设计概况 (1) 第三章施工准备 (2) 3.1现场勘察 (2) 3.2测量组织机构 (2) 3.3测量设备调配 (3) 3.4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 (4) 第四章测量控制系统建立 (5) 4.1Ⅰ级场区控制网 (5) 4.2Ⅱ级建筑物控制网 (5) 第五章土方施工测量 (7) 5.1平面控制测量 (7) 5.2高程控制测量 (8) 5.3基槽验收 (8) 第六章结构施工测量 (9) 6.1±0.000以下控制测量 (9) 6.2±0.000以上控制测量 (10) 第七章测量技术资料编制及管理 (14) 7.1资料执行规范 (14) 7.2资料汇编要求 (15) 第八章质量控制 (16) 8.1质量过程控制 (16) 8.2季节性施工测量应采取的措施 (17) 8.3质量过程控制流程 (17) 8.4成品保护措施及仪器保养制度 (19) 9、第九章测量安全保证措施 (20)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1.1.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1.1.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1.2施测标准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确定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遵循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 仪器选择要适当、使用要精细。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 2.2设计概况 2.2.1工程简介 1区 主要建筑物有综合楼、交警楼、员工宿舍1#-2#共两栋、普通仓库、危险品库、维修车间、附属用房、门房、收费大棚及球场等设施。建筑物楼高 1~4 层,场地结构面标高约为 23.27至24.07m。建筑物采用框架结构,综合楼为条形基础,员工宿舍楼为伐板基础,交警楼及其他为独立基础。 综合楼2层,高度7.95米,基础深度为1.76米,建筑面积1748.8平方米;交警楼2层,高度7.35米,基础深度为1.26米,建设面积487.52平方米;普通仓库1层,高度5.58米,基础深度为2.26米,建筑面积262.26平方米;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