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湾草悟道景观设计

浅谈台湾草悟道景观设计
浅谈台湾草悟道景观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d15433121.html,

浅谈台湾草悟道景观设计

作者:丁源滑维杰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6年第03期

【摘要】本文概述了台中市草悟道景观设计理念,阐述了草悟道景观的特色:可提供人车分流,和谐共存的道路空间;可提供多元性的街道活动以增进都市居民社区意识和地域感之场所;可提供舒适而吸引人的逛街购物路径和安全的学习环境;可提供合乎人性的生活空间,使都市居民享受回归自然的都市生活和弥补都市绿地面积分布不足;可有效串联都市开放空间,建立都市纹理及特质之开放空间;配合绿园道系统,设计师规划设计了自行车道系统。以期望对大陆地区城市绿道景观的建设与发展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台湾;绿道;景观;开放空间

绿道的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William H.Whyte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在内地,“绿道”一词最早见于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

从1895年开始台中市就将城市的公共绿地面积列为可持续发展指标之一,到现在城市绿道系统已经成为台中市道路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最著名的“草悟道”是近年台湾绿道建设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使台中市拥有全台湾最适宜步行的绿色园道系统,也使台中市成为无碳城市更向前迈进一步。草悟道已经成为了世界城市绿道的优秀案例,其设计方法和理念,值得我们绿道建设者思考和借鉴。

一、草悟道简介

草悟道是台中市科博馆到国立美术馆之间的绿道,长达3.6公里,为全台中绿道最长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其中连接了80年代之后台中重大的文化建设,配合市民广场和公园绿地,创造了文化园道的意象。台中市民会自豪的说:“巴黎有香榭丽舍大道,东京有表参道,纽约曼哈顿区有中央公园,而台中有美丽的草悟道”。

2007年,台中市举办“台中翡翠项链经国园道改善计划”的设计竞赛,AECOM公司凭借“草悟道”的设计方案在2009年一举中标,于2010年中和环艺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合作进行草悟道的深化设计工作。整个项目的一期斥资新台币2.4亿元,并在2012年春季正式完工。新的

草悟道以充满律动与韵律之绿园道为步行空间,沿路串联起台中多项特色景点,包括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市民广场、勤美诚品绿园道、艺文空间、国立台湾美术馆、美食街等。草悟道上有人工的景观池,林荫搭配着水池,人们散步随性、自由,逛累了就直接坐在路面休息,或者

体验式景观展示区设计浅析

体验式景观展示区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8-07-25T16:38:08.77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1月上作者:朱良艳 [导读] 好的景观展示区能为客户提供好的体验场所,增加客户对项目的良好印象,从而提升项目的竞争力。 ——以银泰·深田河别墅项目为例 朱良艳 摘要:景观展示区是住宅项目营销的重要载体,随着市场的发展,开发商越来越重视对景观展示区的设计。好的景观展示区能为客户提供好的体验场所,增加客户对项目的良好印象,从而提升项目的竞争力。 关键词:体验式;景观展示区;宣传;展示 1.引言 展示区和样板间作为塑造地产项目形象的首要场所,是体验式营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客户通过展示区和样板间的参观,能对项目进行初步的认知,提前感受和体验未来的生活场景。好的展示区能作为重要的营销工具,感染客户,增强客户对项目的认同度和良好心理感受,增强购买欲望。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展示区作为销售楼盘的第一现场,地位日渐提升。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如今的售楼处设计在注重建筑单体及室内效果设计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展示区景观的营造。 2.景观展示区概述 2.1景观展示区的作用 景观展示区的作用主要包括宣传和展示两方面。相比未完工的工地,好的景观展示区能为项目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使其驻足停留,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能为现场的客户更为快捷的传达项目的形象、风格、材料等各种信息,营造良好的景观体验,提升项目的竞争力。 2.2景观展示区的发展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住宅体验式景观展示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景观展示区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图纸模型阶段。最开始的住房销售,仅在售楼处提供图纸和模型,供客户简单了解项目建成后的效果。②样板房阶段。设置样板房,以简单的参观通道将实景样板房进行连接,以供客户感受户型格局,体验户内空间。③展示区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客户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图纸模型和室内空间无法满足客户的体验需求,以展现样板房、售楼部及其周围全部环境的展示区逐渐诞生,旨在以真实环境向客户全面展示室内外效果。体验式景观展示区则是受到营销思潮发展的影响,将体验式营销活动和展示区进行充分有效的结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营销平台。 3景观展示区的体验类型 根据于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的在《体验经济》一书中的论述,人的参与程度与环境相关性的不同,体验可分为审美、娱乐、教育和避世四种。 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即审美主体在具体的活动中被具有特色的客体对象所吸引,进而进行欣赏或沉醉,内心为之震撼的现象。当我们看到街道旁的建筑、树木时,我们的大脑都开始接受信息,本能地进行审美的思考和评价。赏心悦目的景观能使人心情舒畅,杂乱糟糕的景观则会影响人的兴趣,降低人的兴致。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得客户对居住的室外环境和游玩的景观环境提出了更高的审美体验要求。 娱乐体验:娱乐有助于驱除消极心态和负面情绪,通过娱乐项目中的兴奋和刺激体验,能排解压力,放松身心。在展示区景观设计中借助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支撑,提高园景的趣味性,让娱乐体验发展为多人群、多方位、多角度和多选择。使得客户不再单纯的观赏景观,而是参与其中,在舒活筋骨的同时放松内心,收获喜悦和满足。 教育体验:不断学习、储备知识和充实头脑,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每个人生活中无法逃避的部分。知识的获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意识、刻意的学习,另一种是不经意间的获得。客户游览展示区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和不经意的体验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避世体验:即人与情景的对话,避世体验追寻两种心理感受,一是对自我的追求,二是对城市喧嚣与烦躁的避让。景观展示区通过营造主题空间,情景转换,使客户可以暂时忘掉现实生活,释放情绪,获得完全不同的体验,从而更主动参与和融入景观,成为展示区景观的一部分。 4.银泰·深田河别墅项目体验式景观展示区设计分析 银泰·深田河别墅项目位于陵水县,深田河附近,主要建筑为别墅,景观展示区用地约为1.6公顷左右。 4.1设计原则 4.1.1融入文化元素 在体验式展示景观设计中融入陵水当地的文化主题,即将文化元素和符号以艺术化的形式呈现,使客户体味历史文化韵味的同时,也能加深对景观文化的理解。对陵水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和研究,将文化中能引起体验者共鸣的要素进行提炼和整合,将文化符号与景观场所结合形成具有记忆点和归属感的景观空间,作为卖点,吸引更多客户前来参观和体验。 4.1.2 突出视觉主题 在体验式景观展示区的景观设计中,突出视觉主题,让客户在游览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景观主题的变化。也可以不断提升创意,借助数字化媒体和新媒体创造更多的体验和活动,如通过小尺度的影像短片播放,快速引起客户的关注,以视觉化的形式感知项目。 4.1.3 延续情景氛围 对原有场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将小品巧妙地放置在展示区的各个位置,形成多个趣味点,结合主题和植物、铺装等景观要素,营造多

浅论居住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

浅论居住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 浅论居住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 1 居住小区设计的研究分析 现在许多的居住小区在设计中都遵行了一个设计流程——规划、建筑、景观。在最后才开始建设甚至规划景观,这种和整体规划和建筑脱节的设计流程使许多的小区的景观设计和主体建筑脱节,缺少统一感,出现很多问题。有许多的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都趋向西方园林形式靠拢,许多小区打着“法国小镇”、“荷兰小镇”等旗号采用大量的模纹花坛、欧式花架及方尖碑等元素。如果一味追求高品位,洋文化,而忽视居民的文化底蕴,忽视当地的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单纯照搬最终不会得到居民的认同;许多的开发商和设计者没有空间绿化的意识,出现绿化面积不达标,绿化率缩水的情况,为了满足绿地率要求, 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 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 要么用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 要么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其商业目的,同时选用的树种也不符合实际的小区的情况;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 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总之,。居住小区景观缺少与人的交流,不仅包括人与景观的交流还包括人与人的交流,一个人性化的居住小区景观必须要考虑景观中的交流的部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理念的更新,人们追求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现代小区环境空间设计应遵循“可观、可行、可用”的原则。如有的小区水景做得很漂亮很壮观,但是水声比较大,居民白天在家睡觉会受到干扰,夏天在外面散步蚊虫也比较多,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时应多考虑细节问题,把水声比较不妨设计一些浅水池、旱喷泉,这样夏季可满足儿童戏水的需求,冬季又可改为冰场或广场。另外现在的社区很少有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活动设施和物业服务,这一点不够人性化、小区普遍缺乏无障碍设计;应创造一系列空间来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包括体育运动、散步、骑车、练操、静坐、阅读、休息、交谈、赏鸟、私人会面、公众聚会等,但建筑师不应简单地将这些空间罗列,而要真正地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用心体会,才能设计出真正的、适宜的、富有人情味的环境空间,让居民在公共环境空间内体味无微不至的关怀。 2 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的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的设计哲学。人性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当然在人性化的设计中也是有层次的,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考虑社会的人、群体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和社会整体的结合。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的方向,以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在城市设计中,拥有无可挑剔的建筑外形和无可挑剔的组合的形式,并不意味着城市设计就一定优秀。评判设计的优劣,首先要看人们是否自愿愉快的在设计师所提供的空间中的活动、生活,因此,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人的行为等因素,从而得出真正进行人性化的设计。 人性化的设计包括行为活动的物理空间、需求以及思维活动的心理层次需求。 物理层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尺度宜人的空间: 2)适度围合或开敞的空间: 3)宜人的物理空间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热环境等: 4)安全、方便的活动设施: 5)考虑不同情况的人群需要,设计无障碍设施、儿童游乐场、注意动静分区等等。 人心理层次需求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

浅谈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进步,“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成为当下的主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高度关注,因此,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本文对无障碍设计中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对如何做好无障碍设计进行了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景观发展趋势无障碍设计老人儿童残障人士 一、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 芬兰的建筑师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文化上追求什么。无障碍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全社会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体现在心理方面能够满足于安全感,领域感,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参与感;通过分析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要求设计应具有可达性,参与性,主题性以及生态性等,由此充分满足了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心里以及生理需求。 下面我就无障碍设计浅谈一下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的可能性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无障碍设计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理论,更不影响景观的总体设计布局及设计思路。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人员是否有无障碍设计的意识,以及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对景观细部构造的处理是否人性化。因此,只要我们在景观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地考虑重视并最终实施到我们所设计的方案中,无需花费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做到景观的无障碍设计。 2景观空间中无障碍设计的目标 无障碍是指在景观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老年人儿童及残障人士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变化,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差异,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我们正常人可以使用的设施,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或造成麻烦。因此,作为景观设计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要以轮椅使用者和视觉残疾者为基准,积极创造适宜的园林空间,以提高他们在园林环境中的自立能力。 3无障碍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易识别性是指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老年人和儿童对感知危险的能力较差,即使感觉到了危险,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

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或启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作为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区景观,自然也随着房地产业的崛起,重视与日俱增,各个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层出不穷。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居住区景观实践经验,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居住区景观的建设缺乏整体考虑居住区景观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即包括与小区建筑、市政道路、周边环境的协调,也包括景观内部在功能、形式上的布局和划分的协调。许多设计方案没有整体考虑上述各方而因素和考虑不周全,往往进行跟风设计,没有自己的整体思维。将中式庭院、欧式风格顺手牵来,牵强附会的弄个诗词附庸风雅,不问整体风格是否协调。不仅达不到想象中的效果,也会贻笑人方,给实际生活带到诸多不便。缺乏整体性还有一个表现,是不考虑小区内景观的均等性。作为一个居住区,在景观上要尽量做到住户景观的均等性,不能厚此薄彼。对商品房不仅有利于房屋的销售,也有利十后期景观的利用率,减少小区后续管理矛盾。 2.景观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栖身区景观设计涉及广泛,综合性强,在知识体系、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实践经验等方而仍有待提高,综合型复合型高端人才缺少。在进行整体建筑方案设计时,缺少对建筑、景观的统一考虑。景观仅作为建筑的绿地率来进行控制,导致景观设计单位介入项目相对建筑设计单位要迟。而此时,基本轮廓已定。在各种强制性规范性规定的约束下,景观设计对整体空间、功

能划分已缺乏自主性,只能通过后期对综合管线进行部分优化调整来提升。缺乏专业性人才还表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而窄、单一,例如,部分园艺专业出身的人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他们在设计中就是把一些素材做简单的拼凑,制图水平差,而且效果不佳,更不用谈艺术之美了。而学习美术专业的人呢,进入景观设计时,他们的设计则重平而轻立体,缺乏生态化的设计,只重外表而不重功能。学习建筑的人,虽说他们也不同程度学了些风景园林规划知识,对植物了解少,就更谈不上植物生态多样性的搭配了。 3.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忽视居民区的景观设计应该具有地方特色,气候、地形的不同,生态系统自然也不同。一些居民区在规划中也提出了“生态”的口号,事实上却没有落实到实处。很多居民区景观设计中,有些景观设计师一味追求新、奇、特,却忽略了绿色生态和舒适度,未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效。比如一些北方的居区中的热带风格设计,种很多种热带植物,如椰子树、棕搁树等,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后期肯定会为之承担巨人的养护费。甚至一些时候,开发商为了提高效果,不愿冒风险,有些设计师为了提升效率,干脆直接复制其他楼盘。这样的“千篇一律”,便有了不同的城市有了一些雷同的居民区。很多设计者只是照搬其他地方建设成功的居民区中的景观设计,并没有结合本地的情况,对当地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显然不够,一味地追求一些表而功夫,使得景观设计没有了自己的特点,从而使景观设计缺少了地方的特色。 4.不合理的应用植物 (1)种植植物没有考虑植物自身的特性,盲目的栽培一些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植物,造成生长环境的不适应、植物不良的生长发育乃至死亡,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当地的特色植物来选择与配置。也可适当地选一些适应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的其他地方的植物,用来提高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现代大学及我所设计的校园实例进行阐述。 首先提出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应是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应是便于信息交流、促进交往、激励学习的环境,也应是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相协调及空间功能相呼应的环境;然后以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结论,最后使大家认识到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只有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底蕴以及时代感,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宜人,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人文校园明晰结构构成要素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the campus example which the union modern university and I designs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First proposed that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hould be teaching space extending with develops, should be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he promotion contact, the drive study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is coordinated the environment which with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y and the spatial function echoes; Then visits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raws the conclusion, finally makes everybody to realize only then manifests the school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cultural inside story as well as the modernity, can create exquisitely in the hand down a tradition foundation pleasant, can dri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uplifting work, study and rest environment. Keywords: University-campus, Humanities-campus, Defined structure, Integrant part

浅谈生态性景观设计方法

浅谈生态性景观设计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环境利用与改造的强度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带来对水体、大气、土壤、生物等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导致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灾害等频频发生,自然、人为灾害愈演愈烈,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持续下降,给环境及生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不得不反思自身的发展模式,探索科学的发展观。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的实现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城市的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采取相应的生态策略削减生态赤字,达到生态平衡。通过城市生态资源的综合评价,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构建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确保城市基本的生态安全。并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 生态设计一词来源于如何对自然的物质与功能进行合理的利用、循环并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社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需要。生态设计的概念产生之前,一般的表述为环境保护、环境修复、环境净化等。 生态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建筑师对房屋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的重新认识与控制利用途径;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以及农业生产者对于种植养殖对象的合理空间、时间结构的设计利用等,都属于生态设计的范畴。由于生态设计的多样性及方法同环境紧密结合联系在一起,国际上生态设计和国内关于生态设计及生态规划的相关原理,都结合了环境学、生态学及工程学的一些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演化。目前就有关的生态设计实践中及设计系统所应用的实例,阐述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 一、尊重自然、整体优先的设计原则 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小地对原始自然环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潘静霞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较为明显的问题,并以江苏省句容市“都市晴园”与“香江丽景”小区为例,论述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和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式,结合现代居住区的整体情况,指出了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发展趋势 居住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是家庭的物质载体,也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物质消费,它可以满足人们生存、发展乃至多层次享受的需求。居住区的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单纯的只为居住者提供居住的空间和场所,还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居住者的社会和心理需求,从这个意义而言,居住区也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一个精神意义上的家。由此,居住区景观作为人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居住区景观的现状 居住区是人类居住环境最直接的空间,营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是当今居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居住区环境从设计理念到营造手段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1 缺少人文关怀 当前,居住区的环境建设主要停留在绿化量的控制上,对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等方面的缺乏细致研究,对人们健康、娱乐、体育、文化等设施和活动场地及游憩项目研究不够,仅仅重视空间形式和规模,没有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缺少人情味。具体表现在较多从环境的空间及形态组织上追求变化,出现了过于强调形式的潮流,缺少亲切、贴近的情感投入,缺少人文关怀。 1.2 缺少个性特色 任何地方,在长期生态力量的综合作用下,都会形成本土的、鲜明的特征,成为其独特的视觉资源和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中,应强调对其周边环境和原有地形地貌的尊重。在现代的居住景观设计中,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诸如填埋自然水体或挖掉山体的现象。对地域特色、周边环境等没有得以继承和发展,使得居住区环境缺乏个性特色。 1.3 缺少细节处理 当前居住区环境建设出现了从早期极端不重视景观到目前过度重视景观的现象:过于强调景观化和追求视觉效果的潮流;过度强调平面构图,忽视立体空间效果;过度运用硬质景观,忽视软质景观(植物)在造园中的功能;偏重塑造大尺度、豪华的人工观赏空间,追求气派和宣传效果,而缺乏小尺度空间、邻里交往空间和景观的细节处理。 2 居住区景观整体营造 2.1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商业户外公共空间体验式景观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d15433121.html, 商业户外公共空间体验式景观研究 作者:吴琪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第06期 摘要:商业户外公共空间体验式景观的设计目的在于丰富、提高体验者的体验感,创造有利于促进人际交流的公共互动平台,改善社会问题。为了带动周边的经济效益,可在体验式景观设计中融入新兴科技,使景观空间能够不断与时俱进。 关键词:商业空间;户外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体验式景观;五感体验;经济效益 本文以商业户外公共空间体验式景观为研究对象。体验性景观设计,就是在满足人基本生理需求的基础上,丰富其精神及情感的共鸣[1],即在商业区、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中,以 体验者对空间环境与景观设计的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进行设计且具有互动性、参与性的户外公共景观空间。 随着各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商业综合体、商业购物中心出现。为了更高效地吸引消费者,并为之创造一个更人性化、更有趣的消费休闲空间,同时提供一个在人们闲暇之余可以进行交流互动的场所,体验式景观设计成为国内外商业户外公共景观空间的发展趋势。 商业户外公共空间体验式景观的设计目的首先在于更好地丰富、提高体验者的景观体验感受,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公共空间互动平台,营造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会问题;其次,为了让商业户外公共空间体验式景观基于时代的角度带动周边经济效益,要思考如何在设计中融入新兴信息技術和科技手段,从而让景观空间有一定的增长空间,能够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此外,商业户外公共空间体验式景观是一个实时变化发展的空间场所,在进行景观空间设计规划时应考虑到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以具有前瞻性的思维来设计。 一、商业户外公共空间的体验式景观设计手法和特征 (一)参与性与互动性 对体验者而言,商业户外公共空间中的有趣装置能吸引眼球,诱使人产生参与其中的兴趣,促进人与场地的良好互动。以纽约市百老汇大街步行广场互动装置“脉冲”为例,体验者乘坐时会触发装置内的声光设施,装置会发亮并放出音乐。外观上看,这是组体量庞大的跷跷板互动装置,它将聚碳酸酯物作为外观材质,近乎透明的质感降低了体积感与重量,显得轻巧灵活。黑色地垫是出于对体验者的安全考虑而铺设的,起减震缓冲的保护作用。带有科技感的简约设计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感受,能快速吸引各年龄层人群参与互动。装置空闲时,跷跷板会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浅谈 摘要:高校特色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校园的人文气息、历史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校园号观规划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在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基础上,对国内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校园综合性的特点,给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提供和谐、自然、优质的高校校园环境,促进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快速发展,是每一个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师所要思考的问题。从1999年国家制订并实施了高等教育扩招战略,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这无疑对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高校急于扩大学校的土地规模和校舍建设规模,而工程建设施工时间紧,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2010年,高校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开展成为育人工程、爱校工程、文化工程,校园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变成了城市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水域、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教学环境的和谐统一,还要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大学生的精神情操现代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应重视园和谐统一,重视可持续发展,将校园景观营造成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带动整个城市景观面貌的发展。 1、当今高校景观设计的背景及问题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现状分析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大幅增加,许多大学都面临改、扩建甚至新建校区的问题。在我国大学新建和改扩建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是校园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1对生态的问题忽视。近年来国内高校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同时,设计、施工中对自然环境不够重视,导致了一定程度上对校园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 1. 2缺乏人性化设计。除了学习、运动、休息等基本的校园生活外,学生还要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在规划校园环境时,要尽力创造能满足师生自由交流的建筑内外活动空间,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问的交流。 1. 3 欠缺文化元素。 高校的文化内涵是学校特色的体现,是校园景观多样化的标志,而千篇一律的施工手段导致校园景观中人工元素占据绝对优势,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得就不到恰当的体现。 2、校园景观设计的评析 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但如果校园景观设计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就不足以成为优秀的校园规划设计。要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就要创造一个又深层次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并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和谐校园。 2. 1校园景观设计的功能性

浅谈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

浅谈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8-12-31T11:54:59.28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作者:王丹 [导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居住区建设的大量增长,环境景观设计已跟不上住区建设的步伐。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安全、舒适、健康、生态的居住环境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对策建议 一、研究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的意义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居住区建设的大量增长,环境景观设计已跟不上住区建设的步伐,人们的居住需求从满足于居住面积的大小转向追求生态型、舒适型的居住环境。小区景观建设是改善小区环境,提高小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和保证,它不仅为小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起到美化小区、陶冶身心的作用。 二、目前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空间和功能的多样性。 过于看重形式,着重研究住宅环境的风格、形式以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忽略建筑本身的功能。只为追求有力的视觉刺激,看重形式美,忘了营建舒适有亲和力的活动空间,没能从功能方面考虑其空间的合理开放及隐蔽,出现过于单调、空旷的小空间。没有达到居民环境规划,同时适应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兴趣的人开展活动的需要。 2、不注重环境与风格的协调。 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应尊重周边环境状况和地域文化背景,考虑住宅区类住户的工作性质。但近年来,由于向国外学习,草坪风、欧陆风、各色西方风的住宅涌入国内,与国内某些地域特征并不符合。诚然,适当地引进国外住宅景观特点,在本国特色基础上融入国外特色,能很好地满足居民审美需求,丰富住宅区形态。但当它成为一种“风气”和“盲从的时尚”时已走入误区。 3、没有体现环境景观的生态效率。 自草坪风盛起,住宅区的绿化大多是疏林草地,完全忽略了乔木、灌木等改善生态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造成居住环境绿化区单一的绿化结构和低下的生态效率,另外也造成了昂贵的草坪保养费。 4、没有有效地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论。 树种选择单一,风格形式极易过时,缺乏持续性;有的选择种植速生树种,影响树木的群落发展;过度追求珍稀树种和花卉,劳民伤财又没考虑到当地环境。 5、缺乏人性化设计。 设计者没有充分调查居民意愿,没有与居民进行良性沟通,很多安全性、舒适性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如:预防水灾、火灾等灾害;设置无障碍设施、盲道、绿色通道;消除噪音等。设计不贴近人群,缺乏亲和力。 三、居住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原则 1、体现地方特色。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居住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2、因地制宜原则。一是对现有地形条件的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减少投资,降低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上,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3、生态性原则。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在保护好原有的土地、河流、植被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自然改造。 4、整体协调性原则。景观设计注重整体效果,从整体上确认景观的特点,构造住宅区整体形象,并通过设计主题展现出住宅建设的灵魂。同时还要求协调有序,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创造有序空间,另外,人与建筑也应协调,从而达到极致舒适自然的美。 5、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小区居住活动的主体,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做到人性化,就是一切要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人的尺度,人的活动为出发点,追求一种优雅、放松、生态、安全并有强烈归属感的景观风貌。 四、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对策建议 1、提升植物种植绿化的多样性。 绿化在小区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小区的空气质量,还能引导自然风。减少沙尘,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绿色植物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打破了建筑的单调造型,软化了直线型的空间形式,营造出多层次、立体的生态空间。 植物种类的选择应多选用地方树种,既具有地方特色和亲和力,而且容易成活,易养护,可以最快的实现景观效果,形成植物生态群落。多选用乔木类植物,落叶型与常绿型相结合种植,夏季有树荫遮挡烈日,冬季落叶后又不影响日照,并且落叶树有明显的季相变化也是景观中的一道风景。植物搭配要有层次、有厚度、有色彩,使不同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的立体植物群落。但应同时避免丛壮密林、封闭阴暗的死角等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2、加强小区道路的景观设计。 小区的道路是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起到组织交通、引导游览、划分空间的作用,同时还是人们进入小区的第一印象。道路设计应该根据场地条件,顺应地形而布置,以迂回的设计增加空间的层次感。一个好的道路设计除了能满足功能的需求外,它本身就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重要的视觉走廊。 调查表明,小区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是休息散步,而且居民多喜欢在小区绿化较好的道路上散步,而不是仅限于小区的小游园。因

浅谈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

浅谈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 摘要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景观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景观设计之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位置的地段特点进行有效的景观设计,使之既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景观要求。 关键词 住宅小区 景观设计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加快了城市发展,另一方面也渐渐成为形成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随着住宅消费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小区的规划还是住宅楼的内外观设计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一、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构思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它应该是一个栖息地的概念,是讲究人和人、人和自然关系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景观作品。景观设计师们在处理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时不光是在建筑物外部空间中构筑一种开放性小区居民生活活动的户外环境,更应明确实现人、建筑、城市以及一切人的活动与生活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1.尊重自然。住宅小区作为城市景观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景观设计之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位置的地段特点进行有效的景观设计,使之既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景观要求。契合城市人文精神风貌又能融合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的特色。 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形”就是最早的对自然和人为环境关系的一种认知。“道法自然”也同样是先人们对我们今天进行景观设计时提出的一种善意的告诫。设计师在通过对住宅区的实地勘测和考察,分析

和探讨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从空间、环境、功能的有机结合出发,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小区居住空间景观。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推动城市住宅景观的生态美、意象美。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因时因地,景观可因季节、气候、天气、昼夜、小区原有地形条件等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在设计构思时分析和处理好地形地貌、树木花草、建筑色调、灯光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2.尊重人。以人为本,创造居民能参与其间的景观环境,形成流动交融的景观体系。一个小区除了住宅建筑之外,不只是“景观”那么简单。住宅建筑以外的户外空间是居民的生活空间,它担负着很多功能,如:儿童游戏,居民散步、晨练、健身,邻里交往,改善住宅小气候等。因而景观设计师必须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为出发点,关注人的身心健康、人的参与性,而不应该只强调形式美。所以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二、住宅小区生态环境景观系统 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创造一个能与整个城市景观相协调,追求自然真趣,赋予居民一种清新宜人、地灵人杰的心理感受,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景观感受,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时要立足于合理地建立四大系统,即绿化生态系统、景观形象系统、户外休闲系统和交通组织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优美型环境系统。 1.绿化生态系统。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剧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日趋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景观设计师更应充分认识到: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人居环境必须在城市发展和城市

小区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小区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摘要:以某住宅小区设计方案为案例,分析总结了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理念和方法要点。 关键词:小区环境;设计理念;景观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突出主题景观

为形成小区特色,体现本方案独特的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注重对景观主题的选择和设计,做到主题明确,周边环境大方简洁,使园区内达到“浓装淡抹总相宜”的景观效果。 2、交往空间 针对居住空间日趋私密性、传统的邻里交往与关心日益减少的现状,在户外环境设计中考虑在创造景观效果的同时,具备邻里交往功能,如户外广场、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健身道等,形成小区的交往、活动空间,吸引住户走出家门,在户外享受阳光、绿化和空气。 3、平面处理 为增加园区竖向变化,在局部位置堆坡做“微地形”处理,创造出富有情趣的园林环境。 4、建筑与景观相互包容。 将建筑视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草坡、 绿树、花蔟、硬质铺装和建筑天际线构成一组完 整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围绕着建筑,使环 境和建筑之间封闭与开放、紧凑与松散、流动与 固定、平面与垂直关系趋向和和谐。

5、环境系统整体和谐。 不同科目的绿色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以其独特 的姿态出现在小区每个角落,园区与道路有机穿 插,石材、广场砖、植草砖、卵石等各种不同面 层材质有机结合;水景以其多变的形态穿插其中; 而那些散落在园区内具有幽默和赋予你回忆情感 的灯饰、小品、雕塑起到了点缀和传达人情的作 用,人行其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 6、注重区域自然条件的利用与挖掘。 境景观,最大限度地创造出人与自然沟通的绿色 空间,既有大片水面为主的水空间,也有小桥流 水的“绿岛空间”、还有“森林空间”或是户外 活动空间。 二.设计理念: 1、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用现代的手法加以表现; 2、将西方造园理念导入现代环境设计中。 三.景观设计要点: 1、以南北中轴线作为景观主轴线,贯穿全局。 2、通过一系列的绿荫广场、林荫步道、景观小品、硬质铺装,形成户外社交空间,从功能上满足各年龄段居民的生活、休闲需要。 3、各景区的植物景观应各具特色,表现不同的景观效果,主干道以一种大乔木作为贯通连接。 4、材质、色彩、风格在各组团的景观间既有差异性又有相关性。 5、在强调景观主轴线的同时,还考虑了幢间绿化、河岸绿带与广场空间的相互渗透。

基于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基于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7-10-13T14:45:58.3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作者:张金明 [导读] 以乡村农业景观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乡村体验式旅游模式,是当前旅游业研究的重点之一。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茂名 525000 摘要:以茂名的民俗文化为依托,结合下水尾村的环境资源,探讨马贵下水尾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阐述了乡村规划设计的总体构思、设计原则,解析了村落的规划布局和景观设计,以期为茂名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解析,体验式旅游 以乡村农业景观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乡村体验式旅游模式,是当前旅游业研究的重点之一。体验式旅游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旅游方式,它更多的是强调旅游者对于体验地的历史、人文、自然风貌等的一种体验活动,是一种对于当地活动的一种参与性。[1] 发展乡村景观体验式旅游,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重大意义。本文以茂名马贵下水尾村为例,浅谈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1.下水尾村概况 下水尾村是茂名“摸天小镇”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个示范点。乡村有梯田、溪流、竹林、高山草原,形成一个美丽的垂直生态山水景观,是休闲、观光、养生、娱乐的理想场所。在政府的牵引下,村民与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乡村资源,发展生态产业,发展体验产业,在下水尾村打造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模式。前期调研发现,村落有美丽的风景,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风景优美,缺乏旅游路线与功能分区。下水尾村具有层层叠叠的梯田、万亩宽敞的高山草甸、生机勃勃的溪流石头景观,游览景观空间丰富,但缺乏旅游路线与景观设计。 (2)公共设施相对满后。村落的公共基础设施欠缺,缺少必要的旅游接待站、公共卫生间、休闲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居住区缺乏排污设施、环卫设施,以及道路设施等。 (3)建筑立面风格不统一,缺乏庭院景观设计。建筑立面材质、色彩与高度不统一,门前小院随便堆放杂物,缺乏广场与庭院的景观设计。 2.规划设计理念 2.1总体构思 以下水尾的民俗文化为依托,以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下水尾村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展示村落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等需求,将下水尾村规划为“一水五区,三桥十景”的总体布局,打造具有田园诗意,生机蓬勃的体验式旅游乡村模式。 2.2规划设计原则 (1)保护式开发的原则 遵循保护式开发的原则,尊重自然环境为重点,保护乡村梯田,保证农田的基本耕作,减少人为干预“自然”效果,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注重地域性与整体性原则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注重乡土的地域性特征,强调景观的独特性、环境生态的持续性、乡土文化的延续性。利用梯田、溪流、建筑等景观内容,使各区域元素协调并形成整体风貌。 (3)强调景观设计的教化原则 美好的田园景观既要能够让人观赏、体验、休闲、学习,达到科普及教育乡村知识的目的。 3.设计解析 3.1总体规划布局 下水尾村定位为构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田园牧歌休闲旅游区。规划设计中体现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设计游客可参与性的农事体验活动。因此,通过区域功能调整,景观节点布置,环境水系疏理,将下水尾村规划为“一水五区,三桥十景”的总体布局(图1)。 3.2景观设计解析 (1)一水:寻溪步道(图2)。寻溪步道包括亲水栈道、步石、凉庭、竹桥,乡土植物、景石等景观元素。寻溪步道旁边设置石头、木材、竹子等的亲水栈道,供游客行走或戏水。在宽而浅的水面设置步石(又称跳墩子),增添富有情趣的跨水小景,在较窄的水面设计竹桥,增加游人行走体验。同时利用溪流景石设计,通过不同落差营造欢快的小溪、平静的水面、丁冬作响的瀑布等水景,形成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2)五区:主要是水尾初心区、冥想空间区、竹林小苑区、油花菜海区、业态体验区,这五个区根据功能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景观。水尾初心区: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在山顶梯田的形状像“心”而得名。在后期改造中,通过高山的自然引水,打造自然优美的梯田式跌水景观。 冥想空间区:在村落的中心区域,由梯田形成地势较高的山顶空间,能俯视整个村落的景观。此区域将设计半开敞式的公共建筑,用于聚会、民俗表演。建筑外围设计景观长廊,用于俯视乡村景观。 竹林小苑区:位于美丽的竹林片区,设计将建筑与竹林结合,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竹林小院民宿。每间民宿都设计庭院与景观阳台,从民宿景观阳台可以望见整个美丽的梯田油花菜海和水尾初心景观。 油花菜海区:主要在梯田区域,在梯田里种植油花菜,设计田埂体验小径,田间景观小品(如风车、稻草人等),服务设施(卫生间、小卖部等),以满足游客需要。 业态体验区:主要在居民居住区,通过住宅建筑的改造,统一建筑立面与风格,营造乡土气息的建筑景观;居民住宅根据特色的业态

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彭海龙1,2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0092 2、上海世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120 摘要:近年来,居住区的建设发展迅速,带动了景观规划设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但由于景观规划行业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准则,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总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影响了景观在居住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笔者从事居住区景观规划管理近十年,现将这些问题罗列出来,以供同行参考。 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镇新建住宅竣工面积将约达120亿平方米,年均近8亿平方米;据统计,2008年1-8月,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面积2494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而全国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651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随着购置面积的减少,房屋开发面积有继续减少的趋势;预计2009年房地产投资将有可能出现大幅下滑,预计到2010年前后,中国房地产将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 环境景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居环境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而且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居住区的房地产开发出现了以“景观”、“环保”、“生态”、“文化”、“休闲”、“智能”、“绿色健康”等为主题的人居景观设计理念。也就是说,住区的开发设计已经开始向更多地关注景观和文化,倡导住区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展。 当前中国人居景观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如建筑强调个性的突出与张扬,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与公众参与四者间缺乏协调与统一、传统建筑景观保护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关统计显示,未来10年我国城镇将增加住宅需求36.68亿平方米。其中相当部分是用来满足康居需求的改善型消费。这就预示着今后我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将会出现一个居住区建设的高潮。景观规划设计将大有作为。 当前,居住区的景观规划也受到各方的重视,开发商希望居住区的景观能给住宅的销售带来卖点,购房者希望自己所选购的物业在今后的使用中能有较好的景观环境,景观设计则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市民的认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竞争力。但是,目前景观行业内严重缺乏相关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景观设计师只能在现有的城市景观规划和公园及公共绿地的规划中谨慎的套用相关设计理论和规范,以至于一些小区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已经是大公园,大绿地的模式,不能满足居住区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空间的效果,以及居住区特定的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规划设计中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和一些地方性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只是在大的方向上做了一些引导,没有专著或学术在居住区景观上进行相应的研究,人居景观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如建筑强调个性的突出与张扬,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与公众参与四者间缺乏协调与统一、传统建筑景观保护不够等诸多问题。另外,在景观设计细节上还存在诸多的不协调,严重束缚了景观规划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地位。 笔者从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管理近十年,期间也参与过不少大型居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