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SWOT分析

合集下载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3机遇 分 析
11 . 丰富多样的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海南中部 民族地区是海南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主要原 生地 ,森林 覆盖率高达 6 %以上 。 5 区内有丰富的天然资源 , 有保存完整的热带原始 森林 , 热带生物 资源也极 为丰富。有奇 峰 、 溪流 、 瀑布 、 温泉 、 田园风光 等。国家级的七仙岭温泉森林公园 、 黎母 山国家森岭公 园、 五指 山 自 然 保护 区等都是高级别的 自 然生态旅游资源。 1 . 2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由于本区位 于海南岛中部 , 黎苗族 同胞长期居住于本土, 有丰富的 少数民族文化 , 其中列入非物质保护遗产的就有多项 , 如钻木取火 、 黎 族织锦艺术 、 树皮 被 、 黎族传统器乐等 , 此外 , 还有纹 脸 、 粮仓 、 船形屋 等, 这些都是中华 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 是独特 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l - 位 优势 3区 海南国际旅游 岛建设的发展 目标是成为 中国的三个国际化入 口之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 亚洲 的东南部 , 地处西太平洋环型地带 之上 , E本至新加坡的中段, 居 t 对外经济交往十分便捷 , 海上邻 国众多。 以海南 的区 域 优 势而 言 , 着航 权 开放 力 度 的加 大 , 全 可 以 成 为 外 国 随 完 游客的进入中心 , 也可 以成为国内另一个 以旅游为 中心的 中国旅游集 散中心 , 中国旅游市场格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中部 民族地区 在 又是有效连接海南北部与南部 、 东部与西部地 区的关键连接点 , 是各地 旅 游 通 道上 关 键 的一 环 。 2劣 势 分 析 21 .旅游产品组合结构不合理 , 缺乏精品景区 从旅游产品组合结构看 ,中部民族地 区各市县 的旅游线路设计与 旅游产品的有机组合还存在较为严重的缺 陷 。首先 , 旅游产品在各市 县的发展不平衡 , 各种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的配备 比例失调 , 布局不合 理, 产品单一 。 其次 , 景点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观光型产品 , 尚未形成功能 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 游客参与体验性强 的旅游产 品很少 。 再次是人造 景区多 , 有品味 、 有品牌影响力的休 闲度假旅游景区少[ 3 1 。 22 游 形 象模 糊 , 乏 区 域联 合 -旅 缺 海南中部 民族地区各市县至今仍未突破地区界限联合起来 ,缺乏 全局观念 、 大旅游意识 , 缺乏对旅 游资源 、 旅游市场状况等方面进行认 真细致的凋研分析 , 尤其缺乏定量分析 , 没有借助旅 游线路把各地最具 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及一些专项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如民俗文化旅游 走 的仍是一条粗放型 、 浅层次的开发之路 , 旅游资源的利用仍停 留于表 面化 , 乏本土独 特文化底蕴 和差异性 , 缺 开发重点不突 出, 民俗旅游产 品雷 同, 如五指 山“ 民族文化村” 失去了独一无二的地位 。 23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不够完善 - 中部民族地 区一些生态旅游 资源 丰富 的地区可进人性差 ,区域性 交通设施水平低 。 公共设施 、 交通运输、 邮电通讯 、 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 建设滞后 , 目前本 区基础设 施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 颈 。另 方面 , 旅游接待设施也不完善 , 各县市 的旅游宾馆档次和服务水平不

海南省旅游扶贫策略SWOT分析

海南省旅游扶贫策略SWOT分析

海南省旅游扶贫策略SWOT分析作者:暂无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1期谢镕键海南省旅游扶贫策略的swot分析,建立海南旅游扶贫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的要素研究基础上。

“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旅游交通的便捷性”构成了内部优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基础薄弱与旅游软环境有待改善”构成了内部劣势;“政策优势明显与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较好”构成了外部机会;“外来人口造成破坏与自然灾害”构成了外部威胁。

一、海南省旅游扶贫SO策略(一)S1O1策略组合海南旅游资源丰富,且政策优势明显,应该尽可能考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与政策优势的结合,通过独特的规划设计,将贫困地区打造为有特色的优质旅游区,持续增加当地百姓的旅游收入。

(二)S1O2策略组合海南旅游资源丰富,且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较好,应该设法扩大海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扩大旅游规模,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

(三)S2O1策略组合海南旅游交通便捷,且政策优势明显,应该在交通领域出台更多有利于贫困地区的政策,例如增加公交车的运行等。

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进程中,增加收入,有充足的资金改善家乡面貌。

(四)S2O2策略组合海南旅游交通便捷,且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较好,应该尽量将旅游资源区在交通线路上连成一片,让拥有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有机会迎来更多游客。

二、海南省旅游扶贫ST策略(一)S1T1策略组合海南旅游资源丰富,但外来人口容易造成破坏,应该对到贫困地区旅游的外地游客进行引导和规范化管理,以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冒犯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二)S1T2策略组合海南旅游资源丰富,但面临一些自然灾害的威胁,应该对拥有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加强防灾教育,有能力在自然灾害来临之前对旅游资源和家园进行妥善保护。

(三)S2T1策略组合海南旅游交通便捷,但外来人口容易造成破坏,应该对以自驾游方式到贫困地区旅游的游客进行必要的标语提示,让他们尊重当地风俗和重视环境保护。

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特区的影响分析

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特区的影响分析

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特区的影响分析摘要:文章分析了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特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并针对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产生的不良影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影响;分析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233-020 引言经过多年的特区经济建设实践,海南确定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产业发展的战略。

国际旅游岛建设旨在以旅游业开放为先导,逐步实现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最终实现特区整体经济的腾飞的战略目标。

旅游开放无疑会给海南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海南的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但是,旅游开放势必也会给海南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带来不良的影响。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遏制由于旅游开放带来的不良影响。

使海南特区国际旅游岛建设有力促进特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 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特区的影响分析海南特区国际旅游岛建设意味着海南将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随着开放程度的加大,其对海南各个方面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强。

概括起来,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特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国际旅游岛建设势必有力地推动海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国际旅游岛建设有利于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有力推动农业人口的转移,极大地推动了海南城市化进程。

其次,就业机会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收入分配上的不平衡。

提高当地整体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而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减少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改善对外交流的环境和条件。

而旅游业的开放改变了海南特区旅游的客源结构,文化的交流在旅游活动中得以加强。

由于旅游活动而促成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当地原有的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融合了外来文化。

海南旅游立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海南旅游立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王启珊 , 黎 治潭
( 1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 政史教研室; 2 . 海 口经济学院 美术学院 , 海南 海 口, 5 7 1 1 2 7 )

要: 通过 S WO T分析发现海南旅游立法存在诸多优势和劣势 , 同时面临时代机遇和
挑战 , 完善海南旅游立法 的对策包括但不限于 : 实施旅游立法“ 精细化” 工程 ; 用足用好海南经 济特区立法权 ; 对新形势下旅游立法作 出回应及借鉴先进立法经验和配套制度。
为海 南 迎 来 新 一 轮 发 展 时 机 。为 贯 彻 实 施 建 设
先行性、 试验性 、 创制性 、 变通 性。相对 于内地省
份仅有 的一般地方职权立法 , 海南还享有特 区授 权立法 。相对于深圳等经济特区 , 海南授权立法 的适用范围更广 。
海南 国际旅游 岛国家战略 , 2 0 1 0年 以来 , 省人 大
2 0 1 3年第 4期 总第 5 3期
海南广播 电视大学 学报
J o u m ̄ o f Hmn a n Ra d i o& T V Umv e  ̄i t y
2 0 1 3 N o . 4
G e n e r a l S e i f 8 l No . 5 3
海南旅 游立 法的 S WO T分析 及对 策研 究
础, 以旅游专 门法规 为主体, 以旅游 相关 法规为 补充的海南旅游立法体系。早在 1 9 9 5 年, 海南省 就率先出台全国第一部旅游管理地方法规《 旅游
作为省一级立法主体和全 国最 大经济特 区, 海南拥有双重立法权 , 即职权立法权和特区授权 立法权 。1 9 8 8年 4月 ,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
特区旅行社 管理规定》 《 海南经济特 区导游人 员

海南三亚市发展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海南三亚市发展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海南三亚市发展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海南三亚市作为我国的热门旅游城市,其旅游业一直是市场上较为活跃的一环。

而在近年来,随着体育旅游的兴起,三亚市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体育旅游这一新兴领域。

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拉动旅游消费,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三亚市在发展体育旅游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下面将通过SWOT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三亚市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1. 自然环境优势:三亚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美的海滩、清澈的海水、温暖的气候,这些都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三亚市可以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举办海滨沙滩排球赛、海上帆船赛等各类体育赛事,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

2. 旅游业基础雄厚: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三亚市旅游产业的基础雄厚,拥有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经验。

在发展体育旅游的过程中,这些都将成为三亚市发展体育旅游的有力支撑。

3.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倡导全民健身运动,体育旅游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政策的引导下,三亚市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发展体育旅游产品,推动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

二、劣势1. 体育设施不足:目前,三亚市在体育设施方面相对薄弱,缺乏大型专业体育场馆和运动场地,这对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将是一个制约因素。

2. 体育旅游产品单一:目前,三亚市的体育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海滨沙滩运动和海上水上运动,较缺乏多样化和创新性。

这对于吸引更多体育爱好者和游客具有一定的限制。

3. 旅游消费水平低:相比于国际一些热门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国内游客的体育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对于三亚市发展高端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三、机会1. 体育赛事带动效应: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够吸引国内外的体育爱好者和游客,增加旅游消费,提升城市知名度。

而三亚市作为国际旅游岛市,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通过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来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

2. 多元化体育旅游产品:除了海滨沙滩运动和海上水上运动外,三亚市还可以拓展高尔夫、滑雪等不同类型的体育旅游产品,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旅游选择。

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选择及对策

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选择及对策

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选择及对策韩斌【摘要】通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SWOT分析定量化,发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处在S-O(优势-机会)组合区,其战略属性为开拓、创新型.据此提出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3R”战略对策,即重构公共管理、重塑企业行为和重建社会参与.【期刊名称】《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9)003【总页数】7页(P18-24)【关键词】国际旅游岛;海南;SWOT;层次分析法【作者】韩斌【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学界、业界掀起了关于国际旅游岛研究的新一轮热潮,但对于如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的定性分析和单一领域的政策探讨,本文在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首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研究,通过计算海南国际旅游岛各因素的强度、权重和影响力度值,构建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战略四边形和战略类型与强度分布图,推导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方向选择。

在此战略方向的指引下,笔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3R”对策体系,即重构公共管理、重塑企业行为和重建社会参与。

1.旅游自然资源丰富(S1) 海南与美国夏威夷处在同一纬度,海岸线1 528公里,森林覆盖率51.5%,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3~25℃),阳光、海水、沙滩、绿化、空气堪称世界一流,具有发展世界级的海滨度假旅游和体育运动项目(如高尔夫、冲浪、潜水、滑水等)的优越条件。

此外,海南还有独具特色的山峰森林、热带雨林、温泉、田园风光、海岛等旅游资源,依托它们开发的度假产品,与海滨旅游产品优势互补,将构成具有独特优势的海南休闲度假产品体系。

2.旅游人文资源独特(S2) 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

海南区位优势对大学生创业环境影响的SWOT分析——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背景

海南区位优势对大学生创业环境影响的SWOT分析——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背景
放 码 头 已正式对 外开 放 。L Z
众多 国家优 惠政 策在 推进 海南 发展 旅游经 济 ,
跻 身世界 一流 的海 岛休 闲度假 旅游 目的地 的同时 , 也 为 大 学 生 创业 提 供 了 良好 的宏 观 经 济 环 境 和 发

国际旅 游 岛创 业环 境 的优势 (te gh ) S rnt s
种 重要途 径得 到 了高度 重视 。19 9 9年 1 国 务院 月
为 国家 战略 以来 ,购物 退免税 、2 6国免签 入境 、游 艇 旅 游 管 理 等 国家 赋 予 海 南 国 际旅 游 岛建 设 的各
项优 惠政 策相 继落 地 ,政策 效应 明显 。 作 为特 殊 的财 税政 策 ,针 对境 外旅 客 的购 物 离 境 退 税 和 针 对 国 内旅 客 的 离 岛免税 购物 政 策 分 别 于 2 1 年 1月 1日和 4月 2 01 O日启动 。该项 政策 拉
优势。
策 ” 即实行 以 “ , 免签 证 、零 关税 、放 航 权 ”为主 要特 点 的旅 游 开放政 策 。…自国际旅 游 岛建 设上 升
[ 收藕 日期] 2 1 .5 1 ; [ 0 20 —1 修回 日期] 2 1 —6 1 0 2 0 —6
[ 基金 项 目] 海南 省教育 科学 “ 二五 ”规划 2 1 年度立 项课 题 “ 托海 南区位 优势 加 强经管类 大 学生创 业 教育的 实践 研究 ”( J150 十 01 依 Q I2 3 ) [ 者简介] 高 园 (9 7) 作 17.,女 ,湖 北武 汉人 ,海 南师 范大学 经济 与管 理学 院副教 授 ,主要研 究 方 向:公 共政策 分析 ,公共 人 力资源 开 发.
[ 摘要] 面对激 烈的市场竞争 ,创 业已经成 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海南 以其独特的区位优 势在推行 国 际旅游岛战略以来 为大学生创业打造 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创业 空间。理性分析海南区位优 势对 大学生创 业环 境的 影响 ,将有助于政府和 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正确的引导。 [ 关键词] S O W T分析法:国际旅游 岛;创业环境

三亚滨海旅游国际化发展SWOT分析

三亚滨海旅游国际化发展SWOT分析
2 0 年三 亚 旅 游 国际 化发 展 指 数 为 3 . ,基 本 判 断 三 亚旅 游 08 06 4
海旅游 目的地 占有 “ 地利 ” 的优势 , 已经形成 了传 统的竞争优
势; 海南三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 国内市场来 从
看 , 岛 、 连 、 皇 岛 等地 的 滨 海旅 游业 发展 迅 速 , 名 度 较 青 大 秦 知
因 为 三 亚并 非 枢 纽性 城 市 , 目前 , 南 三 亚 的 国际 交通 条件 已 海 经 严 重 制 约 了旅 游 国 际 化进 程 。
22 内部 资 源 分析 .
无论从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来看 , 还是优越的热带滨海旅 游资源来看 ,三亚都可 以与老牌 的滨海旅游度假区如夏威夷、
国际旅游运营商进行专业促销, 并邀请这些国际旅游运营商前 往三亚考察、 踩线 , 与国际旅游运营商建立 了良好 的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 , 海南三亚举办各种 国际性赛事吸引世界的 目光 。
21 三 亚 滨 海 旅游 国际 化 的 威胁 .2 .
颁布《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在 ,
的结 构 , 年 1 月 , O 0 9 2 国务 院
人员 , 提升 了三亚旅游从业人员 的整体素质。
() 3 积极的国际营销策略, 提高 了三亚的国际知名度 。 近几
年, 海南三 亚一方 面积极参加 各种 国际旅游 展销会 , 直接面 向
近 年 来 , 亚 国际 旅 游 市 场 发 展 较 快 , 与世 界 著 名 滨 海 三 但
划, 海南省将在2 1年 , 0 8 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旅游 目的地相比差距仍很 大。选取2 个指标 以坎昆 、 6 帕塔亚 、 檀香山和巴塞罗那 四城市为参照系 , 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得 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角52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SWOT分析

文/钟小东 赵影

摘要 旅游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国际旅游更能带来外汇收入,提高海南形象与国际知名度。因此,建设国际旅游岛既具有经济效益也具有社会效益。本文以海南省为例,对其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关键词 海南 国际旅游岛 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该分析法是企业、组织或政府机构等管理部门应用于对决策及发展战略的竞争分析,是一种将比较优势与劣势以及比较机会与威胁相结合的分析模型。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是加快旅游业国际化进程的又一次跨越。本文综合海南的旅游环境,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

一、优势(一)经济特区2000年以来,国家为扶持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率先赋予海南航权开放、落地签证或免签证等特殊优惠政策,使海南旅游产业逐步走上旅游投资国际化、客源市场国际化、旅游企业管理国际化的发展轨道。9年来,海南国际空运航线从无到有,目前已开辟国际航线44条,俄罗斯、韩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开通了往返三亚、海口机场的航班,执飞海南国际航班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25家。目前,海口、三亚纳入了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的停靠站点,美国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马来西亚丽星等世界三大邮轮公司,都已开辟了途经海南的定期航线。2009年,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调研报告》建议中央给予海南省以下政策支持:更加开放海洋旅游政策,有序开展西沙旅游,进一步开放国际邮轮航线,允许以度假为目的的境外私人游艇停泊海南,并简化入境手续;利用更加灵活的融资政策,允许海南以公开募集的方式发行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旅游公益彩票,为推进海南旅游业发展筹措资金;利用更加开放的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实行更加灵活的旅游及相关产业项目审批政策;允许在不违背土地使用规划、不占用现有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发展高尔夫产业;利用中外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审批权和文物进口审核权,加大文化开放力度;允许开展外汇兑换公司试点工作,设立小额外币自由兑换窗口,办理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允许外资独资设立医疗康复机构,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康复保健体系;加快发展国际会展业和建设与旅游相关的各类国际学校。海南省将充分发挥特区体制、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接轨的行业体制机制,加快海南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推动投资主体国际化、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接待设施国际化、旅游服务管理国际化,完善旅游国际化的配套接待体系。(二)旅游资源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VIEWPOINT53 海南的优势是由其独特的生态资源所决定的。在岛上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大洲的生态元素:原始丛林、山川、绿野、沿海的椰林、沙滩以及岛屿至今完好保存。独特的生态元素孕育着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海南拥有绿色文化、蓝色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贬官文化、逍遥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黎苗文化。同时,在呀诺达雨林文化挖掘、整理过程中,对依生于雨林的养生文化、生肖文化、药膳文化等进行系统地整理。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热带海岸带景现。在海南岛长达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米,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当今国际旅游者喜爱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5个要素海南环岛沿岸均兼而有之。在东海岸线上,还有特殊的热带海涂森林景观--红树林和热带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观--珊瑚礁,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已在海口市东寨港和文昌市清澜港等地建立了4个红树林保护区。2、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l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五指山、东山岭、七指岭、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等,均是登山旅游、探险旅游和避暑胜地。3、珍禽异兽。海南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市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屯昌县养鹿场等,旅游者可以去保护区观赏。4、水体资源。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和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松涛、南扶、长茅、石碌等水库湖光秀丽。兴隆、南平、蓝洋、七仙岭等温泉矿化度低、温度高、水量大、水质佳,大多属于治疗性温泉,且所在区域景色宜人,适于发展融观光、疗养、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5、火山、溶洞。海南岛最为典型的死火山口是位于海口市石山的双岭,因其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喀斯特溶洞千姿百态,著名的有三亚的落笔洞、保亭的千龙洞、儋州的观音洞、昌江的皇帝洞等。6、古迹名胜。主要有五公词、东坡书院、琼台书院、丘浚墓、海瑞墓、汉马伏波井以及崖州古城、韦氏伺堂、文昌阁等等。革命纪念地有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嘉积镇红色娘子军纪念塑像、白沙起义纪念馆、宋庆龄故居

及陈列馆等。7、民族风情。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独特而多彩。海南是我国唯一的黎族聚居区。黎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具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8、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海南岛上种植大量的热带作物,极大地丰富了自然景现。游人上岛既可欣赏热带田园风光,增长见识,又可品尝热带水果,一饱口福。

二、劣势旅游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中关联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产业。海南建省办特区21年来,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通过确立和实施“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海南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努力把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但是,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劣势。(一)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直接效益尚未凸现海南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逐年递增,但收入总量并不大,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旅游产业仍属数量型而非效益型,旅游经营是粗放型而非质量型。同时,地区发展也不平衡,旅游企业和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海口、三亚等市县,西部、中部地区旅游开发缓慢,对当地经济的乘数效应较小,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相当多的旅游企业经济基础薄弱、负债重、流动资金缺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差。(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海南旅行社业一直处于“弱小散”状态,旅行社中个人内部承包“部中部”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旅行社设立的准入门槛相对降低,经营许可形同虚设。部分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混乱,“黑社”、“黑车”、“黑导”、“黑店”等现象屡禁不止。旅行社资本的扩大和资产的增值,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另外,由于旅行社内部管理松散,人员变动较多,从业人员为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关心较少,对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开拓缺乏动力。短期经营行为严重影响旅行社的信誉和进一步的发展,而由此形成的恶性削价竞争是导致当前旅游市场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源。(三)旅游产品的无序开发海南省的旅游总体规划,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的配套实施细则,在旅游产品研发方面存在对客源市场的具体定位较模糊,对市场供需视角54 变化的反应不及时等问题。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不断出现,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市场的恶性竞争。一些景点的开发建设缺乏远期发展规划,经营者不是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提供优质服务来吸引客源,参与市场竞争,而是靠提供高额回扣的竞争来争夺客源。这种不规范的竞争方式,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中的负外部性,严重制约了海南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完善。(四)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仍有待加大海南作为一个新兴的、远离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对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以开展“海南旅游宣传促销年”活动为契机,省旅游局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如在国内,赴苏州参加中国国内旅交会;赴昆明参加中国国际旅交会。在国外,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越南参加当地旅游展、旅游节;赴德国、日本大阪、韩国首尔参加国际交易会、旅游展;两次组团赴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与此同时,借助香港的窗口和桥梁作用,推出“香港商务购物+海南度假”的“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在促使外国客人经香港转道海南的同时,积极推动香港游客的转型和接待数量的增长。但由于对旅游促销对象缺乏详尽了解,对国内外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促销宣传活动相对较少,宣传促销手段和办法还比较单一,旅游形象宣传与产品经营常常脱节。一些旅游热点地区没有充分发挥当地主要旅游产品的辐射作用,在旅游产品包装策划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客源共享度低。(五)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海南旅游产业结构和产品不尽合理,观光产品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各类专项旅游项目建设较为成熟,但缺乏特色,娱乐产品开发不足。如海南拥有黎苗风情特色文化,却没有一个上规模、上档次、深度挖掘和真实展现黎苗风情文化的旅游项目。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仍然存在管理松散、经营粗放、规模较小、科技含量偏低、产品单一、行业的服务管理脱离国际标准,竞争能力较弱,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六)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于世界知名国际型旅游城市有较大差距,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一方面缺乏相应的国际知识,不了解各国文化背景、习俗差异,难以针对游客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服务技能和服务态度不到位,难以体现国际化水准。近些年,海南从外面引进了大量人才,带来的新观念、新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改造和提升海南原有服务业的水平。(七)旅游危机管理机制有待建立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旅游业应当吸取滨海旅游城市受到危机事件影响或遭受危机事件损害的教训,针对海南滨海旅游危机具有的突发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建立旅游危机防范和管理机制,尽量消除旅游危机的潜在发生源。2007年春节发生在三亚天涯海角景区的游客被打事件,引来了社会各界公众的广泛关注,而景区也由此陷入了严重的公关危机,景区的形象和声誉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可见,旅游危机防范和管理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机遇(一)宏观旅游环境 今年两会期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政协报告中提到了“国际旅游岛”,张维庆委员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会发言,在代表、委员中均引起广泛反响和高度认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参加海南团审议时明确指出:“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特区体制,这就决定了海南具备成为国际旅游岛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我赞成和支持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别的地方没法比,也没这个条件”,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明确表态:“国家旅游局完全支持海南创建国际旅游岛,并期待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能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探索路子”,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广东省、海南省主要领导人在交通部举行会谈,形成争取尽早申报立项,全面启动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的共识。文昌火箭发射中心计划在3月底正式开工。另外,近些年,国际上兴起休闲度假游的热潮,环境和气候因素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海南优越的自然环境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欧洲、韩国等地的外国旅客,很多国际性的旅游管理集团开始进驻海南,再加上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提高了海南的国际知名度,海南旅游业获得了大发展。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在稳步扩大,进一步成为国际旅游热点。海南将从整个宏观环境中受益,促进其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二)海南赛事会展海南的赛事和会展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名牌效应日益显现,赛事旅游和会展旅游更富活力,将成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一大推力。据统计,2008年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共有来自国内外25支队伍140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对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品牌有着积极的意义;海南省展会收入达到2310万元,比2007年增长53.2%;海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