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One汽车声学包的分析

合集下载

汽车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

汽车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

汽车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制造行业的生产制造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汽车消声器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汽车的使用质量,还能够为提升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应该对汽车消声器的声学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明确其结构优化措施。

基于此,本文则通过分析相关测试数据,探究其结构优化策略。

关键词:汽车消声器;声学性能;结构优化引言: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交通噪声对于整个环境的噪声影响相对较大,并且对于人体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对交通噪声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

利用汽车消声器,不仅能够降低汽车的噪声,还能够改善整体的生活环境。

同时汽车消声器的经济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在安装的过程中较为便捷,所以应该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要对其使用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进而保证汽车消声器的应用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为改善我国城市环境以及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汽车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分析目前要想明确汽车消声器的结构优化措施,要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对某品牌的汽车消声器进行相应的分析,发现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对其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才能够满足噪声的排放标准,因此应该利用数学模型的方式,对声学性能进行相应的仿真模拟,进而对其使用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进行声学性能仿真模拟分析之前,首先要进行声学网格的划分,其仿真模拟模型中主要含有穿孔结构,所以需要使用声学网格的划分,对其穿孔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使用了六面体网格划分的方式,进而可以使其整体的计算速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不断减少网格的数目,还能够使穿孔部分进行全面的细化,进而能够获得更多准确的数据以及质量相对较高的六面体网格。

在进行声学仿真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其网格单元数量进行全面的控制,一般同一个声波波长内需要包含六个网格单元,进而满足其计算的数据需求。

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度,需要对上限频率进行全面的控制,并且要明确边界条件的设置过程。

整车声学包开发流程与控制-长城孙飞

整车声学包开发流程与控制-长城孙飞

整车BSR试验室 Vehicle BSR test lab
LMS数据采集系统 LMS date acquisition system
传递路径测试分析系统 Transfer path test & analysis system
声品质测试分析系统 Sound quality test & analysis system
技术手段
控制文件
标杆车试验分析
总布置预防方案
标杆车仿真分析
声学包 开发
目标值制定分解
结构设计对标
数据库建设
标杆车试验分析
车内噪声测试 激励源噪声测试 整车声声传函测试
系统隔声量测试 整车密封性测试 整车气密性测试
材料隔声量测试 材料吸声系数测试 白车身气密性测试
标杆车仿真分析
SEA模型创建
模型有效性验证
2、标杆车及设计车主要激励源已知; 3、结合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利用仿真 模型对目标值进行修正。
整车目标值
车内声压响 应
主要系统隔 声量(前围、 地板、顶棚、 车门)
整车声声传 函
整车气密性
隔吸音部件 隔声量
隔吸音部件 吸声系数
关键部位气 密性插入损

预防方案
输出《整车总布置预防方案》
GWM‐PPT V2012.2
整车半消声试验室 Vehicle Semi- anechoic lab
零部件全消声试验室 Components Full- anechoic lab
混响试验室 Reverberation lab
模态试验室 Modal lab
GWM‐PPT V2012.2
声品质分析试验室 Sound quality Lab

纯电动汽车声学包装件开发策略研究

纯电动汽车声学包装件开发策略研究

10.16638/ki.1671-7988.2022.001.002纯电动汽车声学包装件开发策略研究吕和平1,高峰2,3,幸向玲1(1.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401120;2.重庆三峡学院,重庆404120;3.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1120)摘要: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轻量化成为有效降低油耗,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但是汽车轻量化跟NVH性能存在一定的冲突。

文章通过实验验证方法,对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动力总成噪声频率成分进行对比分析。

针对相关差异特点制定相应验证方案,通过实车验证,确定方案有效性。

在车内噪声无明显恶化的情况下,实现降低成本,减轻重量的目标。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声学包装件;轻量化中图分类号:U46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988(2022)01-06-04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coustic Packagingfor Pure Electric VehiclesLV Heping1, GAO Feng2,3, XING Xiangling1( 1.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401120;2.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120;3.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12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requirements, automobile lightweigh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effectively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and improve automobile fuel economy. However, there is a certain conflict between vehicle lightweight and NVH performance. This paper use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method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noise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the powertrain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s and traditional fuel vehicles. Develop corresponding verification schemes based on relevant dif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actual vehicle verific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gram is determined. In the case of no significant deterio- ration of the noise in the car, the goal of reducing costs and reducing weight is achieved.Keywords: Pure electric vehicles; Sound package; LightweightCLC NO.: U469.72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2)01-06-04前言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乘用车声学包设计开发与优化技术研究

乘用车声学包设计开发与优化技术研究

乘用车声学包设计开发与优化技术研究作者:吴昕楠于宗洋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23期[摘要]国家汽车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乘用车声学包设计技术的飞跃。

研究乘用车声学包设计开发与优化技术,有助于更好地提升设计水平,从而保证整体效果。

文章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声学包开发流程,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标杆车解析等多个方面就某车型声学包的开发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乘用车声学包;设计开发;优化;技术中图分类号:TB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3-0358-011 前言随着乘用车声学包应用条件的不断变化,对其设计开发与优化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并取得理想效果。

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 概述一般乘用车声学包是指具有降低内部声压尤其是空气声声压的声学部件的组合。

对一般乘用车而言,声学封包主要包括发动机室内吸声件、乘员室内吸声或隔声件、后行李箱吸声和隔声件、各种声学密封件等。

车辆的声学包是对车内声学特征产生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声学包,不仅能降低车内噪声水平,而且可以调节车内的声品质,以满足客户的心理期待。

对于实现整车级声学目标而言,声学包装的定义、设计和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在很多情况下,声学包装的开发都是在实际样车和声学包部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进行的,但真正更有价值的方法是如何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具备开发声学包部件的能力,即通过使用分析工具根据整车级目标定义对声学包部件的要求和需要达到的指标。

统计能量分析作为处理中高频声学分析的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乘用车声学包的开发设计和优化过程中。

3 声学包开发流程3.1 标杆车解析包括标杆车不同工况下车内声响应的测试、各工况下车外声载荷分布测量、声学包分布特征解析、各种声学部件的材料和物理属性的测定、车身不同位置金属材料属性和厚度确认、基于标杆车的整车开发目标定义。

电动汽车关键声学包轻量化研究

电动汽车关键声学包轻量化研究

0引言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提高,各大车企均主要发展电动车的开发,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

但电动汽车由电池供电,因此其在续航上显然不如传统汽车。

为了提升当下电动汽车的续航与安全性,对汽车进行轻量化,减少汽车自重产生的电耗成为了提升电动汽车续航的关键所在。

而轻量化的前提是在保证电动汽车声学部件的性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减重,本文所使用的仿真与试验结合的方式对于减轻电动汽车声学包的重量效果较好,期待能够在其他新能源汽车研究上得到应用。

前围内隔音垫是汽车声学包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吸隔音性能影响着整车的声学性能[2]。

本文采用SE A方法分析前围内隔音垫轻量化,在不降低声学性能的前提下,满足电动车N V H要求的情况,对前围内隔音垫的材料进行选择,以达到降重降本的目的。

本文基于某车型的整车V TS对声学内饰件进行目标分解,获得吸隔音目标曲线,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对前围内隔音垫的减重要求和前围内隔音垫隔声性能,对其进行轻量化分析。

结合理论、仿真分析、试验验证前围内隔音垫的结构、材料对前围系统隔声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到减重同时性能达标的前围内隔音垫方案,并通过前围系统隔声量试验测试验证分析结果。

此结论可为前围系统设计及整车声学包设计优化提供指导与参考。

1声学目标分解本文以某款电动车型为例,基于整车主要声源水平及车内V TS指标进行分解,科学的制定整车声学包性能目标,再依据获得的整车A TF性能向下逐级分解到部件级及材料级声学指标。

部件级目标向材料级目标的分解中,综合考虑了内饰覆盖率与厚度分布的影响,并将其作为目标设定的一部分,目标分解思路如图1。

2基于整车V T S获得声学目标标排查优化过程主要分成四个小阶段,在明确整车V TS指标前提下,首先,选取同类噪声源(电机、轮胎),并进行噪声水平区间分析;其次,分析不同工况下主要噪声源的贡献比例(不同频带),作为后续分析中载荷定义的依据;再次,在上基础上选取代表性工况(较恶劣);最后,通过不同工况下声源-目标的传递特性综合得出整车A TF/N R目标。

商用车驾驶室声学包材料的分析与优化

商用车驾驶室声学包材料的分析与优化

10.16638/ki.1671-7988.2021.09.038商用车驾驶室声学包材料的分析与优化韩雪,高晓阳,张雷(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陕西西安7102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商用车驾驶舱的噪声品质和舒适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吸音材料是提升内饰隔音降噪效果的常用手段。

论文针对商用车驾驶室内衬,研究内衬背面分别粘附双组份吸音棉和PET棉的吸音效果,得出在不同频率下,双组份吸音棉和PET棉的优势区不尽相同。

为后续内饰声学包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吸音材料;双组份吸音棉;PET棉中图分类号:U4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1)09-130-02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coustic Envelop Material for Commercial Vehicle CabHan Xue, Gao Xiaoyang, Zhang Lei(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Shaanxi Heavy-duty Automobile Co., Ltd., Shaanxi Xi'an 710200)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 demand more and more on the noise quality and comfort of commercial vehicle cockpit. Sound absorbing material is a common means to improve the sound insul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effect of interior decoration. For the lining of commercial vehicle cab, the sound-absorbing effect of adhesion of two-component sound-absorbing cotton and PET cotton on the back of liner was stud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ominant areas of two-component sound-absorbing cotton and PET cotton are different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which provides the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design of interior acoustic package.Keywords: Acoustic material; Two-component sound-absorbing cotton; PET cottonCLC NO.: U463.8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1)09-130-02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整车NVH声学包装件解析

整车NVH声学包装件解析
rechen 版权所有
3.声学材料示意
9 背门及后备厢内饰件
注释: 背门该内饰件以及后备厢内类似内饰件虽然有一定的吸声作用,但主要起装饰作 用,后备厢内饰同背门,此处略;
rechen 版权所有
1.侧围四周空腔及处理建议 ——噪声传递路线分析:
胎噪
排气噪声 线 路 一
轮鼓包内侧
侧围及地板侧边梁 搭接且有漏水孔
rechen 版权所有
1.声学材料概述
声学材料主要作用:隔声、吸声; 隔声材料:EPDM、EVA等; 吸声材料:玻璃棉、玻璃纤维、PET棉毡、PU泡沫等; 声学材料选择: 1.发动机NVH性能不同,需选择不同声学材料,如NVH性能好的发 动机在防火墙车内侧仅采用吸声材料即可,而对于NVH性能较差 者,需选用隔声材料+吸声材料组合,当然成本也较高; 2.影响声学材料性能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材料组分,另一个是 材料的密度,需根据自己车的定位选择合适的材料及参数; 3.声学材料需很好的成形以保证与车身表面很好的贴合,因为吸 声材料和隔声材料混合使用时就像弹簧质子系统,不仅可以阻 隔吸收噪音,而且可以很好的衰减所贴合表面振动从而更好的 抑制噪音;
声学材料需很好的成形以保证与车身表面很好的贴合因为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混合使用时就像弹簧质子系统不仅可以阻隔吸收噪音而且可以很好的衰减所贴合表面振动从而更好的抑制噪音
整车NVH声学包装件解析
rechen 版权所有
声学包装定义
声学包装是在从噪声源(动力总成、进排气、轮胎 噪声等)到乘客厢的传播途径中合理使用一定手段,使 得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得到有效阻隔的一种方法。它包括 隔声、吸声。 隔声:1.结构上隔; 2.隔声材料:如车内前壁板上铺设的EPDM等大密 度材质; 吸声: 要依靠吸声材料;如车内前壁板、地板等位置铺 设的棉毡、B柱下空腔内的海绵等;

汽车前围声学包中频插入损失仿真计算

汽车前围声学包中频插入损失仿真计算

汽车前围声学包中频插入损失仿真计算姜东明;丁渭平;苏瑞强;杨明亮;马逸飞;朱鹏【摘要】基于混合FE-SEA法,对汽车前围声学包成型件中频插入损失进行仿真计算.根据厚度分布云图将声学包成型件按三种不同的方式(粗划分、中划分、细划分)进行区域划分;结合试验与仿真方法获取与声学包声学性能相关的材料物理参数(孔隙率、流阻、弯曲度、黏性特征长度、热力特征长度等);根据声学包成型件的三种区域划分方式建立三种前围声学包的混合FE-SEA模型,并通过对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确定最优划分方式以及此方式的混合模型在中频的有效频率区间.结果表明,此混合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在200 Hz~630 Hz频段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期刊名称】《噪声与振动控制》【年(卷),期】2018(038)004【总页数】6页(P106-110,202)【关键词】振动与波;混合FE-SEA法;汽车前围;声学包;物理参数;插入损失【作者】姜东明;丁渭平;苏瑞强;杨明亮;马逸飞;朱鹏【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 610031;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武汉 430056;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都 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533+.2汽车前围将发动机舱和驾驶室分隔开,在处于驾驶室这一侧的前围钣金上附加声学包可以大幅提升前围总成的隔声能力,能有效降低由发动机舱传递到车内的噪声。

传统的声学包开发需要经过反复设计、制造、试验等过程,面临着低效率、高成本等问题。

因此,通过仿真技术对声学包进行隔声性能分析已成为开发声学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些国内外学者对汽车前围声学包进行了相关研究。

葛峰、Bertolini、Zhang基于SEA法对前围声学包的隔声性能进行了研究,以轻量化为目的对前围声学包进行了优化,但他们并未对多种声学包成型件区域划分方法进行分析[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