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七管超外差收音机设计

我的七管超外差收音机设计
我的七管超外差收音机设计

通信电子课程设计论文

七管超外差收音机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收音机里包括了选频滤波电路,振荡电路,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变频电路,检波器,功率放大等很多电路.由天线接收的信号经输入回路选频后与本机产生的正弦波振荡信号(其频率总比输入回路选出的信号的频率高465kHz),共同送入变频级进行混频,产生一个固定的差频信号,即465kHz。465kHz中频信号经过几级中频选频放大电路的放大后,加至检波级进行检波。解调出的音频信号经前置低放级电压放大、功率放大级放大后推动喇叭发出声音。

关键词:变频;放大;检波;超外差

Abstract: 7 transistors superheterodyne radio includes the radio frequency-selective filter circuit, oscillation circuit, high-frequency small signal amplification circuit, inverter circuit, detector, power amplifier, and many other circuits. From the antenna to receive the signal through the input circuit with the machine after the selected frequency sine wave generated by oscillations signal (its frequency is better than the signal input circuit selected high frequency 465kHz), co-conversion stages and into the mixer, resulting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fixed-frequency signal, ie 465kHz. 465kHz IF signal through several stages of IF amplification of frequency-sele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after the charge to detection level for detection. Demodulated audio signal through the pre-level low-level voltage amplification, power amplification stage amplified speakers to promote their voices heard. Keywords:conversion;amplification;detector;superheterodyne

0 引言

天空中有很多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需要一个选择性电路,把所需的信号(电台)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收音机的用途。

晶体管收音机分为直接放大式和超外差式两大类。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电路简单,一般只用1-4只晶体管和一些基本元件,易于安装调试,成本低,但它的灵敏度低,选择性不太好。和直接放大式相比较,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而工作稳定,选择性好而失真度小等优点,在广播、电视、通讯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1 工作原理

超外差,就是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因为,它是比高频信号低,比低频信号又高的超音频信号,所以这种接收方式叫超外差式。超外差式收音机是把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它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

1.1结构框图

结构框图如图1:

图1 七管超外差收音机结构框图

1.2 电路图

七管超外差收音机电路,主要由输入回路、变频级、中放级、检波级、低放级、功率输出级和AGC电路组成。电路图如图2:

图2 七管超外差收音机电路图

1.3 输入回路

从磁性天线感应的调幅信号送入C1a、C2和L1组成的输入回路进行调谐,选出所需接收的电台信号,通过互感耦合送入变频管T1的基极。

1.4 变频级

变频级是由一只晶体管T1同时起本振和混频作用的自激式变频电路。本振回路由L2、C7、C5、C1b组成,它是互感耦合共基调射式的LC振荡电路。L2抽头是为了减小晶体管的输入阻抗对振荡回路的影响。本振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4从T1的射极注入,它与输入回路耦合到T1管基极的高频调幅信号在T1管中混频,由集电极调谐回路(中周)选出二者的差频即465kHz的中频信号,然后再将中频信号送入中放电路去放大。

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兼顾变频和振荡性能,静态工作电流一般取0.3~0.4mA。为了保证在电源电压降低时,本机振荡仍能稳定工作,变频级基极偏置电路采用了相应的稳压措施,即利用两只硅二极管D1、D2进行稳压(1.4V左右)。

1.5 中放级

由于中频信号的频率固定不变而且比高频略低(我国规定调幅收音机的中频为465kH Z),所以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中放级由T2、T3组成两级单调谐中频选频放大电路。各中频变压器均调谐于465kHz的中频频率上,以提高整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减小失真。第一级中放(T2)加有自动增益控制,以使强、弱台信号得以均衡,维持输出稳定。中放管采用了硅管,其温度稳定性较好,所以采用了固定偏置电路。T2管因加有自动增益控制,静态电流不宜过大,一般取0.2~0.6mA;T3管主要要提高增益,以提供检波级所必须的功率,故静态电流取得较大些在0.5~0.8mA范围。为了有效地抑制强信号中放级还加了二极管D3作为强信号阻尼二次AGC控制。

1.6 检波级

经中频放大级放大了的中频信号,由中频变压器送至检波二极管D4进行检波。检波后的残余中频及高次谐波由C14C13和R8组成的RCπ型滤波电路予以滤除。音频信号由C15耦合到低放级去放大。电位器R w是音量调节电位器兼作电源开关。检波后的直流成分经R4、C8组成的退耦电路送到T2的基极作为AGC 控制之用。

1.7 低放级与功率输出级

T4为低频放大级,接成固定偏置电路,工作电流一般取0.5~1mA范围。

功放输出级为典型的OTL电路,由T5、T6和T7等组成。其中T5为激励级,T6、T7为互补推挽输出级。R15、R16为激励级T5的偏置电阻;R18使T6、T7两管基极保持固定的电位差,改变R18可改变输出级的静态工作点。输出级工作电流一般取1.5~5mA范围。C16为交流负反馈电容,C19为输出电容,C12、R14、C20为电源去耦电路的电容、电阻。另外,输出级T6、T7的中点电位(3v)可由R16来调节。

2 焊接

2.1 焊接操作方法

手工焊接是采用手工操作的传统焊接方法,根据焊接前接点不同手工焊接

有绕焊,钩焊,搭焊,插焊等不同方式。手工焊接的五个工序

(1)准备阶段,将烙铁头和焊锡丝同时移向焊接点。

(2)加热焊接部位,把烙铁头放在焊接部位上进行加热。

(3)放上焊锡丝,被焊部位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立即将手中的焊锡丝放到焊

接部位,熔化焊锡丝。

(4)移开焊锡丝,当焊锡丝熔化到一定量后,迅速撤离焊锡丝。

(5)移开电烙铁,当焊料扩散到一定范围后,移开电烙铁。

2.2焊接工艺要求

(1)在焊接之前要仔细的查看个元件的个数,以及用万能表测试个元件性能是否为良好的。

(2)要清楚的识别元件种类和作用。

(3)在焊接时要注意电烙铁的角度,要使电烙铁、焊锡丝与电路板三位一体,要注意焊锡丝的用量,如果多了可能会影响其它元件的焊接也不美观,少了也许会焊不牢固。

(4)在撤离电烙铁的同时要保证电路板不要晃动以免产生虚焊,在之后的调试过程中不容易找出错误的所在。

(5)在焊接三极管的时候要注意分清它的集电极、基础极和发射极。

(6)在总体的焊接中要服从后级向前级安装,先小后大的原则。

3 调试

新装的收音机,必须进行整机调试才能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其调整内容有:基本调试, 中周调整, 中频频率调整, 统调。

3.1收音机的基本调试

按直观检查的方法对整机进行外观如:焊接质量、电池夹弹簧、频率刻度指示、旋钮等检查。结构调整主要是检查印制电路板各部件的固定是否牢靠,有无松动,各接插件间接触是否良好,机械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电路电流进行测量。将电位器开关关掉,装上电池用万用表的50mV档来测量,表笔跨接在电位器开关的两端(黑色表笔接电池负极,红色表笔接开关的另一端)若电流指示小于10mV,则说明可以通电,将电位器开关打开(音量旋至最小即测量静态电流)用万用表分别依次测量D,C,B,A四个电流缺口,若被测量电流的数字在规定的参考值的左右即可用电烙铁将四个缺口依次连通,再把

音量开到最大,调双连拨盘即可收到电台。在安装电路板的时候注意把喇叭及电池引线埋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并且不要影响调谐拨盘的旋转和避开螺丝桩子,电路板挪位后再上螺丝固定。当测量不在规定的电流值的范围则要仔细检查三极管的极性有没有装错,中周是不是装错位置以及虚焊等,若测量哪一级电流不正常则说明那一级电流有问题。

3.2 中周(中频变压器)调整

由于和中周变压器并联的电容器的容量总存在误差,机内的布线也存在着不同的分布电容,这些都会引起中周变压器的失谐,所以要进行调整。把高频信号发生器调到465kHz上,双连电容逆时针旋到头,然后调T4(黑色)、T3(白色)两个中周,反复调几次,达到收音机喇叭声音最响为止。

3.3 中频频率调整(刻度调整)

收音机中波段频率范围一般规定在535~1605kHz。它是通过双连电容从容量最大到容量最小来实现这种连续调谐的,调整时装上一个刻度盘,使双连可变电容全部旋进和旋出指针分别在刻度盘530—1630千周的线上,旋动双连可变电容器使指针对准640千周刻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无感起子旋动振荡线圈的磁芯收听640千周电台广播,声音适中旋动双连可变器电容使指针对准1500千周刻度附近。调整振荡回路微调电容c3接听1500千周附近电台广播,如此高端、低端反复调整几次。

3.4 统调(输入回路的电感、电容)

为使本机振荡频率与输入回路频率的差值恒定在465KHZ。统调就是通过调试收音机的输入回路、本机振荡频率、中放回路的中频频率校正,从而达到在接收的频率范围内机子具有良好的频率跟踪特性。所谓跟踪是指在接收的频率范围内,当接收任一频率的电台时,本机振荡频率与要接收的频率通过混频电路后都应该输出标准的中频频率信号,在超外差AM(调幅)波段中,中频频率为465KHZ。

4 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535-1605khz;

中频频率:465khz

灵敏度:≤1.5mv/m(26dbs/n)

选择性:≥20db±9khz

工作电压:3v(2节5号电池)

静态电流:无讯号时≤20ma

输出功率:≥180mw(10%失真度)

5 结束语

收音机是无线电广播系统的接收设备.通过此次设计,能够分析各部分原理,组成元件的作用,知道其是如何工作的,加深了对高频电子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而且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2006.12

[2]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3]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

[4]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石宗义.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Protel 99SE.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6

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分析方案

课程名称:通信电路设计 设计题目: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 (方向>: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班:2007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8年12月20日 兰州商学院 绪论 电磁振荡在周围的空气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厂和磁场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就形成了电磁波。发射电磁波要有一定的振荡频率和震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尽量分散到可能大的空间,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能力就越大,在实际应用中常把开放电路的下端跟地连接。跟地连接的导线叫做地线。线圈上部接到比较高的导线上,这条导线叫做天线。天线和地线形成了一个敞开的电容器,电磁波就是由这样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 在通信系统中,信源输出的是由原始信息直接变换成的的电信号,即消息信号。这种信号一般具有从零开始的较宽的谱,而且在低频带分布较大的能量,称为基带信

号,不宜直接在信道中传播。将消息信号对频率较高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才能使信息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适合信道的频率范围内进行传播。在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恢复出原来的信号。 1系统原理。 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幅度

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报告

1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从而克服了上述矛盾。 振荡器产生一个始终比接收信号高一个中频频率的振荡信号,在混频器内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将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相减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即中频,这就是"外差"。

超外差式收音机设计

物理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超外差式收音机设计专业:09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指导老师: 成绩: ( 2012-5-20 )

目录 第1章摘要 (2) 1.1 设计目的 (2) 1.2 设计内容 (2) 1.3 设计器材 (2) 第2章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 (2) 2.1 工作原理 (3) 2.2 电路组成 (4) 2.3 各级电路作用 (5) 第3章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安装过程 (8) 3.1 实验准备 (8) 3.2 焊接注意事项及步骤 (10) 第4章收音机调试 (10) 4.1 调试过程 (10) 4.2 故障分析 (14) 第5章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5)

第一章摘要 收音机,又名无线电、广播等,由机械器件、电子器件、磁铁等构造而成,用电能将电波信号转换并能收听广播电台发射音频信号的一种机器。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种类非常多。从体积大小上可基本分为袖珍型、便携式、台式收音机。从波段上基本分为调频与中波二波段收音机、短波与调频二波段收音机、短波与中波二波段收音机、3-4多波段收音机(调频|中波|1-2短波)、5- 14多波段收音机(调频|中波|3-12个短波)、全波段。目前市场上单波段、二波段收音机较少,融调频、中波与短波为一体的多波段收音机为多。从功能上可以基本分为传统机械指针式收音机、非存储模拟调谐数显收音机、能存储电台频率的PLL合成数字调谐收音机、DSP电子数调机。 1.1设计目的 1.熟悉电阻、电容、电感线圈、中周、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耳机插座、喇叭等电子元件。 2.在散件的组装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 3.掌握电子安装工艺了解测量和调试技术。 4. 熟练焊接的基本技巧 5. 熟悉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6. 掌握收音机的调试方法,能安装、调试出成品收音机 1.2 设计内容 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熟悉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2、元件检测方法描述。 3、安装、调试、故障检测及排除的简单过程。 4、学会对简单的电路板焊接以及实际操作动手。 5、掌握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1.3 设计器材 1. 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2. 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 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 两节5号电池。 第二章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

组装收音机钟控定时电路-通信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优秀]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①组装收音机 ②钟控定时电路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开设学期: 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课设报告 一、收音机部分 1.收音机原理 HX108-2型7管半导体收音机频率范围:525~1605KHZ;输出功率:100米W(最大);扬声器:φ57米米,8Ω;电源:5号电池二节.由图知,整机中含7只三极管,因此称为7管收音机.其中,三极管V1为变频管,V2、V3为中放管,V4为检波管,V5为低频前置放大管,V6、V7为低频功放管. 天线回路选出所需电台信号,经变压器B1耦合到变频管V1基极.与此同时,由变频管V1、振荡线圈B2、双联同轴可变电容C1B等元器件组成的共基调射型变压器反馈式本机振荡器,其本振信号经电容C3注入到变频管V1发射极.电台信号与本振信号在变频管V1中进行混频,混频后,V1管集电极电流中将含有一系列组合频率分量,其中包含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465KHZ)分量,经过中周B3(内含谐振电容),选出所需中频(465KHZ)分量,并耦合到中放管V2基极.图中电阻R3是用来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的,二极管VD3是用以限制混频后中频信号振幅(即二次AGC). 中放由V2、V3等元器件组成的两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通过两级中放将混频后所获得的中频信号放大后,送入下一级检波器.检波器由三极管V4(相当于二极管)等元件组成的大信号包络检波器.检波器将放大的中频调幅信号还原为所需音频信号,经耦合电容C10送入后级低频放大器进行放大.检波过程中,除产生所需音频信号之外,还产生反映输入信号强弱的直流分量,由检波电容之一C7两端取出后,经R8、C4组成的低通滤波器滤波后,作为AGC电压加到中放管V2基极,实现反向AGC.即当输入信号增强时,AGC电压降低,中放管V2的基极偏置电压降低,工作电流IE将减小,中放增益随之降低,从而使得检波器输出的电平能够维持在一定的范围.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及原理图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及原理图

无线电广播传输过程 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8m/s,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 中波的频率(高频载波频率)规定为525—1605kHz(千周)。 短波的频率范围为3500—18000kHz。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 图3-2为调幅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

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实习图3-2中B处),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实习图3-2中D处)。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本机工作原理简述。电路图见实习图3-3所示C1、B1组成天线输入回路。VT1、B2、B1、C组成变频级。VT1为变频管。初级线圈与C构成变频级负载。C1、B2组成本机振荡电路,C6为振荡耦合电路,VT2、VT3组成中频放大电路,2AP9为检波电路,R9为音量电位器(带电源开关),C16为高频耦合电容。 VT4、VT5为前置低频放大级、VT6、VT7组成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R16、C21、C17为电源波波电路。R1、R2、R3、R4、R5、R6、R7、R12、R10、R11、R13、R17、R18为各级的直流偏置电阻。 超外差收音机 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 ①整机电路分析,熟悉元件在印刷板上安装位置。 ②元器件焊接、安装(安装时应检查元器件的好坏)。 ③检查电路,将安装好的收音机和电路原理图对照检查下列内容。 a.检查各级晶体管的型号,安装位置和管脚是否正确。 b.检查各级中周的安装顺序,初次级的引出线是否正确。 c.检查电解电容的引线正、负接法是否正确。 d.分段绕制的磁性天线线圈的初次级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e.用指针式万用表R×100档测量整机电阻,用红表笔接电源负极线,黑表笔接电源正极引线,测得整机电阻值应大于500欧。 以上检查无误后,方能接通4.5伏电源。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新装的收音机。必须通过调整才能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其调整内容有:调整各级晶体管的工作点,调整中频频率,调整覆盖(即对刻度)统调(调整频率跟踪即灵敏度)。 下面对调整内容及方法分别加以叙述:

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装配报告书

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装配设计报告书 学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电子工程系 班级:2011911班 学号:2011911007 姓名:付开勇

一、调幅调频收音机安装前的介绍 本次装配采用3V低压硅管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接受频率范围为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 1.装配器材及调试工具 ①、电烙铁、焊锡丝 ②、螺丝刀、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 ③、万用表 ④、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装配套件 ⑤、五号电池两节 2. 元件说明 ①中频变压器(以下简称中周)四只为一套,其接线图见印制板图。T2为振荡线圈的中周型号为920(红色)、T3为第一级中放用的中周921(黄色)、T4为第二级中放的中周922(白色)、T5为中频耦合中周923(绿色)。中周外壳除期屏蔽作用外,还起导线的作用,所以中周外壳必须可靠地接地。 ② T6为输入变压器,线圈骨架上有凸点标记为初级,印制板上也有圆点作为标记,器接线图在印制板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安装时不要装反(还可以配合万用表测量进行分辨)。 ③三极管 VT6、VT7为9013属于中功率三极管放大倍数大约为180。VT5为9014为低频功放管,放大倍数约等于250,VT1、VT2、VT3、VT4为9018用于高频功放,放大倍数约为120。 ④电路原理图中所标称的元件参数为参考值,如与实际给出的元件参数有出入需自己灵活掌握。所有元件详细情况见元件清单。 3. 元件清单 序号名称型号 规格 位号数量序 号 名称型号 规格 位号数量 1 三极管9018 VT1、 VT2 1支19 电解电容100μ F C9、C1、 C12 3支 2 三极管9018 VT3、 VT4 2支20 瓷片电容103 C2 1支 3 三极管901 4 VT 5 1支21 瓷片电容223 C4、C5、 C1 3支4 三极管9013H VT6、2支22 双联电容CBM-2 C 1支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题目: 系(院):学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外 差式调幅收音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引言 (1) 2 设计目的及要求…………………………………………………………………………1 3 超 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1) 3.1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原理 (1) 3.2 输入回路设计 (2) 3.3 本振回路设计 (3) 3.4 混频电路设计 (4) 3.5 中频放大电路设计 (5) 3.6 检波电路设计 (6) 3.7 前置低频电压放大电路设计 (7) 3.7 功放电路设计 (8) 3.8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总电路 (9) 4 心得体会…………………………………………………………………………………11 参 考文献 (11)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 1 引言 这学期开了一门课,《高频电子线路》,通过这门课我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知识有了 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电子技术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我学会查寻资料、比较方案;学会了一点通信电路的计算,也能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低频信号有效的发射出去需要经过高频信号调制,利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对信号进 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 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这次课程设计我选用了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 2 设计目的及要求 (1)目的: ①基本掌握调幅接收机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②巩固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③提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 ①学会将接收的普通调幅信号转化为固定的中频信号(465kHz )。 ②能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 ③能把中频信号转化为原来的低频调制信号。 3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3.1 电路的工作原理 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过程为: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将所要收听的电台 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我国 为465KHz ),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我们 在收音机内制造—个振荡电波(通常称为本机振荡) ,使它和外来高频调幅信号同时送到 一个晶体管内混合,这种工作叫混频。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导致混频的结果就会 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就是外差作用。任何电台的频率,由于都变成了中频,放大起 来就能得到相同的放大量。调谐回路的输出,进入混频级的是高频调制信号,即载波与其 携带的音频信号。混频器输出的携音频包络的中频信号由中频放大电路进行一级、两级甚 至三级中频放大,从而使得到达二极管检波器的中频信号振幅足够大。二极管将中频信号 振幅的包络检波出来,这个包络就是我们需要的音频信号。音频信号最后交给低放级放大 到我们需要的电平强度,然后推动扬声器发出足够的音量。 超外差式收音机主要由输入电路、混频电路、中放电路、检波电路、前置低频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和喇叭或耳机组成。 图1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原理框图

收音机设计报告

青岛农业大学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 学生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13级01班 学生姓名(学号)张伟超(20133724) 指导教师李爱涛 完成时间2015年11月21日 实习(设计)地点理信学院硬件实验室 2015年 11月21日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1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课程设计要求: 1.通过动手实践,深化学习所学知识,了解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2. 独立完成收音机的焊接,安装,以及调试,做出一个完整的收音机。 3.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和学习心得。 二、设计工具材料 (1)材料 电阻、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三极管、中频变压器(中周)、磁棒线圈、调谐盘、耳机插座、变压器、发光二极管和喇叭 元件清单:

(2)设计工具 万用表、电烙铁、电池、焊锡、松香等 三、分析与设计 ①电阻: 电阻值计算方法: 在实物电阻中,第一二种颜色所对应的数字代表电阻值的前两位数字,最后一种颜色所对应的数字代表电阻值中从第三位开始数,“0”的个数。

②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 在安装电解电容时要求电容的管脚长度要适中,要正确判断管脚的正,负极,否则不能完成实现收音功能。并且电解电容要紧贴电路板立式安装焊接,太高就会影响后盖的安装。 瓷片电容和电解电容一样,要求其管脚的长度要合适。在焊接瓷片电容时不必考虑它的正负极性。 ③三极管: 本次课程设计组装的收音机中有两种三极管。V5,V6为9013属于中功率三极管,V4为9014属于高频小功率三极管,在安装时,一定注意要将元件安在正确的位置,否则装出来的效果不好。同时,要求电容和三极管管脚的长度要适中,不要剪的太短,也不要留的太长,使它们不要超过中周的高度。 ④中频变压器(中周): 中频变压器(简称中周)三只为一套,T2为振荡线圈的中周型号为LF10-1(红色),T3为第一级中放用的中周型号为TF10-1(白色),T4为第二级中放的中周型号为TF10-1(黑色)。这三只中周在出厂前均已调在规定的频率上,装好后只需微调甚至不调,不要乱调。中周外壳除起屏蔽作用外,还起导线的作用,所以中周外壳必须接地。 ⑤磁棒线圈: 磁棒线圈的四根引线头可以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镀上锡,四个线头的接在对应的印制板的焊盘上,即a,b,c,d点,焊接前要仔细辨别b、c引脚,切不可弄反。 ⑥调谐盘: 由于调谐用的双连拨盘安装时离电路板很近,所以在它的圆周内的高出部分的元件引脚在焊接前先用剪刀剪去,以免安装或调谐时有障碍,影响拨盘调谐的元件有T2和T4的引脚以及接地焊片,双连的三个引出脚,电位器的开关脚和一个引脚。 ⑦耳机插座: 先将插座的靠尾部下面的一个焊片往下从根部弯曲90度插在电路板上,然后再用剪下来的一个引脚的一端插在靠尾部上端的孔内,另一端插在电路板对应的J孔内,焊接时的速度一定要快以免烫坏插座的塑料部分,影响电路的导通。 ⑧变压器: T5为输入变压器,线圈骨架上有突点标记的为初级,印制版上也有圆点作为标记,安装时不要装反(还可以配合万用表测量进行分辨)。 ⑨发光二极管和喇叭: 发光二极管主要用来进行收音机开关的指示,当开关打开时发光二极管亮,反之则不亮。它的接法弯曲成型,然后直接插到电路板上焊接即可,安装时要注意二极管的正负极。把喇叭放好后,如果挪动,可用电烙铁将其周围的三个塑料桩靠近喇叭的边缘烫下去把喇叭压紧,以免其松动不稳。 除了上面列出的元器件外,还有电位器、电路板、导线、螺丝等等元器件。

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的组装及调试

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高频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的组装及调试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级 *** **** 指导教师**讲师 摘要本文结合在组装收音机过程中所用到的分立器件,分析了各自的作用。在完成组装过程中具体分析了超外差收音机从接收到混频,选频,中放,低放,检波等各个环节的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后期调试主要解决对中频的调整问题,从而加深对此类无线电通信的认识。 关键词六管收音机;工作原理;调试 收音机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无线接收装置,其工作原理涉及无线通信最基本的几个环节,因此它的原理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代表性。而超外差收音机,作为实用的产品,克服了直放收音机在应用中的缺点,成了无线接收机的典范。以下以六管朝外差收音机做出具体分析。 1 元器件说明 ①磁性天线,它的作用是接收电磁波。磁性天线由一个铁氧体磁棒和线围绕组组成,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很强。另外线圈绕组内能够感应出比较高的高频电压,所以磁性天线兼有放大高频传号的作用。此外,磁性天线还有较强的方向性,能够提高收音机的抗干扰能力。 ②中频变压器(俗称中周),是超外差式晶体管收音机中特有的一种具有固定谐振回路的变压器,其谐振回路在一定范围内可微调,以使接入电路后能达到稳定的谐振频率(465kHz)。它的微调借助于磁心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来完成。本试验中有红,白,黑三只。(红色)中周型号为LF10T2做振荡线圈使用、(白色)T3中周做第一级中放使用、(黑色)中周T4做二级中放使用,它们的位置不能随意调换。 ③ T5为输入变压器,它主要用于音频放大电路中,它需要有很宽的工作频率范围以保证信号的失真最小。它还要通过阻抗匹配使信号源与负载的阻抗相匹配,以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因此安装时不能装反。 ④三极管起放大作用,9018适合于高频功放,放大倍数约为120; 9013属于中功率三极管放大倍数大约为180;9014为低频功放,放大倍数约等于250。 ⑤各种型号的电容和电阻,喇叭,导线等。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引言 (1) 2 设计目的及要求 (1) 3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1) 3.1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原理 (1) 3.2 输入回路设计 (2) 3.3 本振回路设计 (3) 3.4 混频电路设计 (4) 3.5 中频放大电路设计 (5) 3.6 检波电路设计 (6) 3.7 前置低频电压放大电路设计 (7) 3.7 功放电路设计 (8) 3.8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总电路 (9) 4 心得体会 (11) 参考文献 (11)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 1 引言 这学期开了一门课,《高频电子线路》,通过这门课我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电子技术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我学会查寻资料、比较方案;学会了一点通信电路的计算,也能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低频信号有效的发射出去需要经过高频信号调制,利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这次课程设计我选用了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 2设计目的及要求 (1)目的: ①基本掌握调幅接收机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②巩固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③提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 ①学会将接收的普通调幅信号转化为固定的中频信号(465kHz)。 ②能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 ③能把中频信号转化为原来的低频调制信号。 3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3.1电路的工作原理 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过程为: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将所要收听的电台在调谐电路里调好以后,经过电路本身的作用,就变成另外一个预先确定好的频率(我国为465KHz),然后再进行放大和检波。这个固定的频率,是由差频的作用产生的。我们在收音机内制造—个振荡电波(通常称为本机振荡),使它和外来高频调幅信号同时送到一个晶体管内混合,这种工作叫混频。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导致混频的结果就会

收音机设计专业寒假实习报告范文

收音机设计专业寒假实习报告范文 一、引言:有时侯我们自以为简单的事情,当做起来时才知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任何一件事要做好都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要了解一项工种,掌握焊接和电子工艺的操作技术,光靠看书本和讲解是不行的。所谓实习就是要我们自己实际的去练习,去操作。要真正的把从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到实际操作、实践中去。还有就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操作,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讲解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可自己耍小聪明。 二、调幅中波收音机的电路方框图,电路图,信号的流程如下: 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天线收到电磁波信号,经过调谐器选频后,选出要接收的电台信号。同时,在收音机中,有一个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跟接收频率差不多的本振信号,它跟接收信号混频,产生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信号。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选频放大,然后再检波,就得到了原来的音频信号。音频信号通过功率放大之后,就可送至扬声器发声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

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三、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所需的基本工具:电烙铁(焊枪)、烙铁架、松香、万用表、镊子、尖嘴钳、偏口钳、螺丝刀。 焊接工艺要求: 1、在焊接之前要仔细的查看个元件的个数,以及用万能表测试个元件性能是否为良好的。2、要清楚的识别元件种类和作用。3、在焊接时要注意电烙铁的角度,要使电烙铁、焊锡丝与电路板三位一体,要注意焊锡丝的用量,如果多了可能会影响其它元件的焊接也不美观,少了也许会焊不牢固。4、在撤离电烙铁的同时要保证电路板不要晃动以免产生虚焊,在之后的调试过程中不容易找出错误的所在。5、在焊接三极管的时候要注意分清它的集电极、基础极和发射极。6、在总体的焊接中要服从后级向前级安装,先小后大的原则。 焊接工艺实训的体会:在电焊的收音机的时候,学会电焊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下面简单介绍以下焊接的体会,焊接最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的温度和时间,焊接时要使电烙铁的

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超外差收音机文献 本文由yekangan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超外差收音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谭国飞指导老师:杨金伟 摘要: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超外差收音机的发展背景,然后讨论超外差收音机的研究现状,最后大致的展望其发展趋势以及超外差收音机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关键词:超外差,收音机 1. 课题背景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自1920 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高。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

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1947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从此以后,开始了收音机的晶体管时代。并且逐步结束了以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为代表的收音机的初级阶段。1956 年,西德西门子公司研制成了超高频晶体管,为调频晶体管收音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959 年,日本索尼公司生产了第一代调频晶体管收音机。1961 年,美国研制了集成电路。随后,1966 年,日本利用这一技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集成电路收音机,开始了收音机工业的又一场技术革命,从此收音机向着小型化、系列化、集成化、低功耗、多功能的方向发展。[4] 直接放大式收音机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一个高频放大器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频率。如果能想办法使高频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保持不变,那么许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超外差收音机就是根据这个指导思想设计的。下面主要说明一下超外差收音机的一些特点: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结构: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是有频率变换(变频)过程,采用固定调谐的中频放大器。一般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变频级、中频放大级、 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检波级、低频前置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其中变频级包括混频器和本机振荡器两个部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调幅信号,经过调谐回路和选择,送入变频级的混频器。本机振荡电路则总是跟踪着接收的信号,产生高一个固

七管超外差调幅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 ——七管超外差调幅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第一章绪论 电学的发展起始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在以发明者伏特命名的伏特电池出现后,开始有了直流电路。不就,就出现了低频交流电路。它利用法拉第感应定律所制造的发动机与变压器,可以更有效地产生和传输交流电能。以后经过斯坦因麦兹爱迪生西门子和特斯拉等科学家的卓越工作,电力的产生与输配电工程发展十分迅速,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及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电能来传送信息,就成为人们追求的另一目标。 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以及战争的结果,世界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空间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对无线电通信的需求,频谱的使用和为其划分频率已是必然趋势,无线电波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使用中必须有某些规划。各国使用前必须进行协调才能避免相互干扰。飞机和船舶可以到处在世界范围航行,无线电台要能在世界范围工作,遇险和标准时间和信号频率也需全球范围的协调和保护。 频率划分是与管理和核准使用分不开的,国际和国内都是一样的。 频率的使用和设备有密切关系,事先对设备操作进行规划,确保设备和操作的电磁兼容,设备和使用的国际标准化,以及无线电操作的国际保护,使生产和操作者可以在实际使用很早以前做出计划和实验成为可能,并能知道可用的频率。国际划分(统一世界使用)将促进无线电设备的生产和标准化。

1.1. 设计要求 1、分析调幅、调频接收系统工作原理。 2、安装调试及测量结果。 3、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如改善系统性能。 1.2设计目的 1、掌握调幅、调频收音机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调幅、调频接收系统的调试过程及故障排除。 3、培养学生掌握电路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设计任务 1、根据收音机的原理图与提供的原件,将收音机组装好。 2、对收音机电路进行检查,看有没有漏锡情况。 3、进行调节频率、幅度,使收音机能在调频与调幅过程中都能够收到更多的电台。 4、进行书写论文。

调频收音机设计仿真报告

一、绪论 调频收音机(FM Radio)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老式的晶体管收音机到今天的网络收音机,说明通过广播享受生活一直是人们喜欢的生活方式。听收音机和看电视一样,可以增长很多知识,而且像有声小说这样的读物在电视里是听不到的,并且现在广播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曲艺、歌曲、体育、文艺、评论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因为它有如下优点: 1.由于变频后为固定的中频,频率比较低,容易获得比较大的放大量,因此收音机的灵敏度可以做得很高。 2. 由于外来高频信号都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中频,这样就容易解决不同电台信号放大不均匀的问题。 3. 由于采用"差频"作用,外来信号必须和振荡信号相差为预定的中频才能进入电路,而且选频回路、中频放大谐振回路又是一个良好的滤波器,其他干扰信号就被抑制了,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但是超外差式电路也有不足之处,会出现镜频干扰和中频干扰,这二个干扰是超外差式收音机所特有的干扰。这在设计电路和调试时应该设法减少这些影响。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个调频收音机,使收音机的调频部分实现88MHz ~ 108MHz调频广播接收;并且完成电路设计,相关参数计算;完成各模块仿真,并提供仿真报告;完成印刷电路板设计、制作及安装调试。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高频放大、本振电路、混频、中频放大、鉴频及低频放大电路”的电路单元,其整机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噪声小等优点;且外围电路元件较少,适合自己动手焊接装配,以达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设计方案 1. 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收音机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成为收音机的工作频率,在整个接收的范围内满足主要的性能指标,工作频率必须和发射机的频率相对应。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z,因为调频广播发射机的频率一般为88-108MHz。中频频率为465kHz。 (2)灵敏度:收音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一般用输入电压来表示。可以接受的信号越小,灵敏度就越高。一般生活中调频收音机的灵敏度为5-30uV。 (3)选择性:收音机从各种干扰信号中选出所需要的信号或衰减不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大于50dB。 (4)通频带:收音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通频带。调频收音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收音机的负载输出最大不失真功率称为不失真功率。输出功率应该不小于100mW。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图及电路仿真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及电路仿真 一、实习目的: 1、掌握收音机的原理与组成 2、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 3、掌握焊接技术 4、学会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二、原理 1、最简收音机原理 图1中LC谐振回路是收音机输入回路,改变电容C使谐振回路固有频率与无线电发射频率相同,从而引起电磁共振,谐振回路两端电压V AB最大,将该电波接收下来。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由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1构成的检波电路,将调幅信号包络解调下来,得到调制前的音频信号,再将音频信号进行低频放大,送到喇叭,就完全还原成可闻的声波信号。 图1 最简单的收音机组成框图 这就是最简AM收音机(也称高放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它简单,但可行性、可使用性太差,不适合日常使用。由于高放式收音机中高频放大器只能适应较窄频率范围的放大,要想在整个中波频段525kHZ—1605kHZ获得一致放大是很困难的。因此用超外差接收方式来代替高放式收音机。 2、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 所谓超外差式,就是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一固定的中频载波(如:调幅中频国际上统一为465KHz或455KHz)调制波。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如图2所示。

在超外差的设计中,本振频率高于输入频率。用同轴双联可变电容器,使输入回路电容C1-A和本振回路电容C1-B同步变化,从而使频率差值始终保持近似一致,其差值即为中频465KHZ,即:如接收信号频率是600kHz,则本振频率是1055kHz;若接收信号频率是1000kHz,则本振频率是1465kHz;若接收信号频率是1500kHz,则本振频率是1965kHz; 图2 超外差收音机组成框图 由于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 与C不成线性变化,因此必须有补偿电容对其特性进行修正,以获得在收听范围内f与C近似成线性变化,保证f本振-f信号=f 中频为一固定中频信号。超外差方式使接收的调制信号变为统一的中频调制信号,在作高频放大时,就可以得到稳定且倍数较高的放大,从而大大提高收音机的品质。 3、电路的工作原理(HX108-2七管半导体收音机) 图3 收音机原理图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xx 学号:xx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去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 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型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受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 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 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 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 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 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 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 中波/短波/调频 90年代 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 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电磁波频率、周期与波长 在气温是15摄氏度的时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是340米/秒,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周期是三个表达一个电磁波内在性质的重要单位: (1)频率(f ) 指的是电磁波在一秒钟内电磁波振动方向改变的次数; (2)波长(λ) 则是电磁波的另一个表达单位,指的是电磁波每个周期的相对距离,它可以通过电磁波的传输速度除以频率算出。低频率的电磁波有着较长的波长,较高频率的电磁波有着较短的波长。 (3)周期(T ) 与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为T f /λ=。 四、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1、特点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

关于收音机设计实习报告范文

关于收音机设计实习报告范文 一、引言:有时侯我们自以为简单的事情,当做起来时才知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 简单。但是当你做完这件事情后,你会发现这件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任何一件 事要做好都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要了解一项工种,掌握 焊接和电子工艺的操作技术,光靠看书本和讲解是不行的。所谓实习就是要我们自己实际 的去练习,去操作。要真正的把从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到实际操作、实践中去。还有就是不 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操作,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讲解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不可自己耍小聪明。 二、调幅中波收音机的电路方框图,电路图,信号的流程如下: 由于某种原因,其电路图没有上传,敬请谅解!!! 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天线收到电磁波信号,经过调谐器选频后,选出要接收的电台信号。同时,在收音机中,有一个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跟接收频率差不多的本振信号,它跟接收信号混频,产 生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信号。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选频放大,然后再检波,就得到了 原来的音频信号。音频信号通过功率放大之后,就可送至扬声器发声了。天线接收到的高 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 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 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再经 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三、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所需的基本工具:电烙铁(焊枪)、烙铁架、松香、万用表、镊子、尖嘴钳、偏口钳、螺丝刀。 焊接工艺要求: 1、在焊接之前要仔细的查看个元件的个数,以及用万能表测试个元件性能是否为良 好的。 2、要清楚的识别元件种类和作用。 3、在焊接时要注意电烙铁的角度,要使电烙铁、焊锡丝与电路板三位一体,要注意 焊锡丝的用量,如果多了可能会影响其它元件的焊接也不美观,少了也许会焊不牢固。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超 外 差 调 幅 收 音 机 学号:2009040301 姓名:常永辉 专业班级:电子093

目录 1 前言 (1) 2电路原理 (1) 3调幅半导体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2) 3.1调幅的过程 (2) 3.2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 4各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分析 (3) 4.1输入回路 (4) 4.2变频级回路 (4) 4.3中频放大及检波回路 (6) 4.4低放级回路 (7) 4.5功率放大回路 (8) 5 收音机的调试 (8) 5.1调整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8) 5.1.1.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的选取 (8)

5.1.2.静态工作点调整前的检查 (9) 5.1.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 (9) 5.2中频频率调整 (9) 5.3接收频率范围的调整 (10)

1前言 本学期学习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此外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电子系统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个中软件应用到电子设计,使电路的设计,调整和改进更加高效便捷。 低频信号有效的发射出去需要经过高频信号调制,利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这次课程设计我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2电路原理 图2.1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基本原理方框图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基本原理:空间有许许多多电台发送的电磁波,它们都有自己的固定频率,收音机通过天线和由电感线圈和可变电容器组成的谐振电路(称调谐电路)来选择性的接收所需高频信号。由调谐电路选择出的所需要的电台信号是已调幅的高频信号,并且十分微弱,需要先经过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再经过变频器(混频器和本振)将高频信号变为频率为465KHz的中频信号,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核心部分,由于它是调制信号,喇叭无法将这种信号直接还原成声音,因此,必须从高频信号中把音频信号分离出来,这个分离过程称为解调,或检波。在收音机中,检波是由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或三极管来完成。调幅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还原出音频信号,再经过低频功放然后送往喇叭,喇叭将音频信号还原为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