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0;:4">柳问来源: 广州日报张涛著看点:这是一本深入阐述柳传志管理思想的作品。作者分别从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出发,讲述了柳传志的管理思想。另外,作者还精选了大量柳传志未曝光的内部演讲实录。如何解决“1+1<2”的问题(1)“1+1<2”的问题是指有了一个班子,会比一把手" />

书吧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吧: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

:3.75:0;

:4">

:3.75:0;

:4">柳问来源: 广州日报张涛著

看点:

这是一本深入阐述柳传志管理思想的作品。作者分别从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出发,讲述了柳传志的管理思想。另外,作者还精选了大量柳传志未曝光的内部演讲实录。

如何解决“1+1<2”的问题(1)

“1+1<2”的问题是指有了一个班子,会比一把手一人管理强,但是班子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充分,领导者就无法实现合力管理,产生等于2或远大于2的效益。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现“1+1>2”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通过激励手段,激发和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质激励,比如通过股权激励,让班子成员参与二次分配,从物质角度

产生主人翁的感觉;一种是精神激励。其中,最难做的不是物质激励,而是精神激励。精神激励能够反映出物质激励的很多不足,真正激发班子成员内心的奉献精神和积极性。

那么,到底如何实现精神激励呢?柳传志认为,一把手在建设班子时,只要能够对主要班子成员做到两点,就可以有效地解决精神激励的问题。

首先,要保证班子成员拥有责任权利相统一的舞台。具体而言,就是要明确班子中每一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内容与企业大局、绩效的关系。柳传志所强调的精神激励,主要是指一把手要使每个班子成员明白公司的整体格局、整体战略,以及这个大的战略布局内在的形成逻辑,进而清晰界定自己在这个大的战略布局中所起的作用。这一点其实解决的是班子成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在这样的格局里,班子成员要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以及为了兑现这一责任所要拥有的管理资源、履行职责的边界条件以及自身的业绩实现状况与绩效的关系,如做好了会怎样、做不好会怎样,这个结果和奖惩标准是怎样挂钩的。

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些,每一个班子成员的感觉就会不同,就会拥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拥有自己的舞台,是对有能力的企业管理者产生最大的精神激励:既能看到事业成就,又能看到付出之后的回报。

在实际的运行中,很多企业确实存在着班子成员的职责

划分不清晰、所负的责任与权利和收益不成比例的问题。这样就容易导致班子成员之间的猜疑与隔阂,为后期的矛盾埋下伏笔。

在对这一点进行理解时,需要特别注意班子成员一定不能闭门造车,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参与并了解企业整体战略格局的制定过程,进而界定自身职责。在联想,每年开战略研讨会都有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过程。之所以如此重视战略的反复宣贯,与柳传志强调的这一要素密切相关。

如何解决“1+1<2”的问题(2)

其次,这个舞台一定是由公开的企业相关规则明确的,不是第一把手随意给予的。一把手在建班子时,应该让班子主要成员共同参与制定职责划分、权力授予、奖惩规则等。如果在定规则的时候,主要班子成员都参与并签字认可,班子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就出来了,聪明才智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反之,如果对班子成员、主要员工的奖惩是管理者个人行为,就会让员工产生被施舍的感受,难以培养骨干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柳传志曾经多次在演讲中谈到一个案例:原香港联想合伙人吕谭平先生在分配认股权给员工的时候,经常在私下告诉员工给他多少股。尽管分配的数量不少,但是这些香港员工拿了认股权却没有把自己当主人,完全觉得是从老板兜里

拿的,是一种“恩赐”,这就难以实现对员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因此,柳传志特别强调,企业对于奖惩标准应该有一套规则,班子成员要共同来参与制定这件事情。如果这个规则已经有了,而且定规则的时候,每个骨干都予以签字认可,最终效果就会完全不同。

所以,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现象:总裁、一把手很能干,他自己拍板定下来重要事项该怎么做。他部署完毕,员工就去执行,最终的效果也不错,但当总裁不拍板、来不及拍板或者不能拍板的时候,员工就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依照公司一贯的决策方式,既要求员工积极主动地去参与管理、承担责任,又要随时按照总裁、一把手随意性的决策去执行,这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是很难做到的。

实事求是地讲,在民营经济和创业企业中,类似这样的现象还是很多的。老板、总裁用指令性的方式工作,企业初期的发展速度往往很快,但一旦一把手遇到实际问题,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或者出现错误决策时,整个企业倒掉的速度也非常快。

如果能做到柳传志讲的两点,企业里总裁、第一把手跟班子成员、各部门总经理之间的关系,就会从靠大发动机去带动齿轮转变为大发动机和小发动机的关系。小发动机和齿轮的区别是什么呢?小发动机自己能产生动力,而齿轮则是完全被动地依靠发动机来带动的。富有活力的企业,员工一

定不是螺丝钉,不是被动的齿轮,而是一个“发动机”,能跟最高管理层同步。当然,如果小发动机不能和大发动机同步,就还不如齿轮。

其实,在形成大发动机和小发动机的关系之后,执行力不仅会得到巨大提高,执行效果更好,当企业遭遇挑战时,纠偏能力也会比较强。因为小发动机能够发挥骨干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遇到风险时能够主动采取防范和规避措施,提出自己的建议以纠正偏差,这也是企业防范风险的重要方式。班子有不同意见,

该如何决策?

班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就企业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讨和决策。既然提倡班子成员把话都摆到桌面上谈,能够就一些重要问题开诚布公地表达意见,那么观点的冲突和意见的不统一是经常存在的现象。当班子成员意见不统一,尤其是正方和反方的比例接近时,如何形成统一的意见就成为一个经常遇到但较难处理的问题了。比如说,对于一个问题,班子里7个人中4个人有一致的意见,而另外3个人持有不同的意见。这时,如果只凭借一把手的意见来强行统一,倒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久而久之,班子集体决策的作用和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就会有所丧失。

有的管理者认为,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靠投票来解决。但在企业运行实践中,一些问题,特别是关键问题,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