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湿地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湿地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湿地保护目标:湿地保护法规定了湿地保护的目标,主要包括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可持续利用等。
2. 湿地划定和管制:湿地保护法规定了湿地的划定标准和程序,以及湿地利用和开发的管理制度。
未经批准,不得在湿地范围内进行填海、围垦、开垦等破坏性活动。
3. 湿地生态修复:湿地保护法规定了湿地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强调采取生态修复措施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4. 湿地保护责任:湿地保护法规定了湿地保护责任的主体和内容,明确了各级政府、湿地经营者等的保护义务和责任。
5. 湿地保护资金:湿地保护法规定了湿地保护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和恢复。
6. 湿地保护监督和执法:湿地保护法规定了湿地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制度,加强对湿地保护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总之,湿地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是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 -。
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对策1. 引言1.1 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对策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不仅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也扮演着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
湿地可以帮助净化环境、防止洪灾、保持土壤水分和调节气候。
保护湿地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
湿地的保护对于气候调节和水资源保障也至关重要。
湿地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水分,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并净化水质。
它们同时还可以在气候变化时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
湿地资源保护对于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至关重要。
湿地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为农业、渔业、旅游等产业提供支持。
保护湿地资源不仅可以保障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
加强湿地资源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共同致力于湿地资源保护的工作中。
只有充分认识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采取有力对策,才能更好实现永续发展目标。
湿地资源保护是当今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环境。
2. 正文2.1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海湾等多种形式,这些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适合各种植物和动物生存繁衍。
在湿地中,我们可以发现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它们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生态链条,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湿地不仅为许多物种提供了家园,还对全球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湿地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
湿地还能够防止洪灾和干旱的发生,保障水资源供应。
在这些方面,湿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污染,许多湿地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大量湿地面积在缩减,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我们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保护湿地的措施(五篇)

保护湿地的措施1 法律手段法律是最有力最强制的措施,湿地治理也应做到有法可依,为了防止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湿地立法刻不容缓,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如民事、刑事等等来进行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保护方面立法步伐。
2 行政手段制定有关行政部门的湿地保护政策,在湿地生态管理中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湿地监控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已有的湿地进行长年的追踪测定和调控,并且强制执行湿地保护政策,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 湿地污染要防治、治理统筹兼顾湿地管理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湿地污染主要来自工农业的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要严格加强对城市排污场所的管理。
严禁在湿地附近进行大型农业生产、建设重污染工业园,已建的工业基地要强行迁走。
对已经污染的湿地,通过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对退化或者消失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或者重建,逐步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最终达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
严格做到治理和防治统筹兼顾。
4 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开发先进的湿地污染治理技术,做到高效治理,低成本治理。
贯彻执行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运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来解决湿地结构可持续性、功能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5 宣传教育方面实施湿地保护教育,普及湿地知识,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让更多群众参加到湿地保护中来。
我国的湿地保护措施虽然很全面,但是一些细小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不然还是会影响到湿地的安全的。
我国湿地破坏主要是在持续大量开垦和不合理开发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水环境恶化,盲目排干湿地、过度取水调水、排污等,导致湿地功能退化甚至丧失。
掠夺性开发利用湿地野生生物资源,引起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加速。
要想彻底的做到湿地不受破坏是难上加难的。
我们只有提高了人们的素质,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湿地对我的的生活我们的栖息地是多么的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湿地的破坏,要开发出新资源来替代湿地里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生态湿地保护措施

生态湿地保护措施
嘿,咱来说说生态湿地保护这档子事儿啊!你想想,那生态湿地不就像是地球的大宝贝嘛!那可是好多动植物的快乐家园呢!要是不好好保护,那不就可惜啦!
咱们平常可得多留意一些小细节。
比如说,别乱丢垃圾呀!你想想,要是湿地里到处都是垃圾,那些小动物们咋活呀,那不就跟你家里乱七八糟没法待一个样嘛!所以呀,咱得养成好习惯,垃圾该扔哪儿扔哪儿。
还有啊,用水的时候也得省着点。
别跟那水龙头坏了似的,哗哗流个不停。
水可是湿地的生命之源呀!要是都被咱浪费了,湿地不就干巴巴的啦。
就好比你自己,没水喝的时候得多难受呀!
咱也别去乱采乱挖那些湿地里的植物。
它们在那儿长得好好的,你非得去把人家拔了,这多不地道呀!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呀,说不定还是一些珍稀品种呢!你就忍心把人家的家给毁了?
咱平常出去游玩的时候,别老去那些湿地保护区瞎捣乱。
别觉着好玩就去践踏草坪啥的,那可不行!就像你不会让人在你脸上乱踩一样,湿地也需要咱们的尊重呀!
保护生态湿地,可不只是政府或者那些专家的事儿,咱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呀!要是大家都不当回事儿,那这地球的大宝贝可就真的要遭殃啦!咱得像保护自己的宝贝一样去保护它。
你想想,要是以后咱们的孩子看不到那些美丽的湿地景色,听不到鸟儿的叫声,那多遗憾呀!所以呀,现在咱们就得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别小瞧了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做好一点,那加起来可就不得了啦!就像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咱们的努力也能让生态湿地变得越来越好。
让我们一起守护这片神奇的土地吧,让那些小动物们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让湿地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呀!。
保护湿地建议书

保护湿地建议书湿地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和过度开发,全球湿地面临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以下保护湿地的建议:1. 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保护湿地的基础。
政府应加强对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湿地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并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破坏湿地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开展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举办湿地保护知识讲座、展览和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行动。
3. 加强湿地监测和科学研究加强湿地的监测和科学研究,掌握湿地的动态变化和生态环境状况,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建立湿地监测网络,定期对湿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湿地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 建立湿地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建立湿地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划定湿地的保护范围,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
在湿地保护区内,可以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增加湿地的经济价值,同时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5. 推动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是保护湿地的关键。
可以通过开展湿地农业、湿地渔业等可持续利用项目,提高湿地的经济效益,减少对湿地的破坏。
同时,要加强湿地的生态修复,恢复湿地的自然功能,提高湿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6. 加强国际合作,保护跨境湿地湿地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制定湿地保护计划和行动方案,共享湿地保护经验和技术,共同保护跨境湿地。
总结:保护湿地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宣传教育,加强监测和科学研究,建立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推动可持续利用,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
湿地保护与管理

湿地保护与管理
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湿地保护与管理这档子事儿。
你说湿地像啥?就好比是大自然的肾脏呀!它能过滤净化好多东西呢。
咱平时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肾吧,那对于大自然的“肾”,咱能不上心吗?
湿地可神奇啦!那是鸟儿的乐园,各种水鸟在那嬉戏玩耍,要是没有了湿地,它们得多伤心啊。
就好像咱没了自己喜欢的游乐场一样。
还有那些小鱼小虾小螃蟹啥的,湿地就是它们的家呀。
可现实中呢,有些人就不懂得珍惜。
乱砍滥伐啦,随意排污啦,把好好的湿地给弄得乱七八糟。
咱能眼睁睁看着吗?当然不能啊!
保护湿地,就得从咱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去湿地游玩的时候,别乱丢垃圾。
你想想,要是你家里被人扔得乱七八糟,你舒服吗?湿地也一样啊!看到有人破坏湿地,咱也得勇敢地站出来制止,别怕得罪人,这是为了咱大家好呀。
管理湿地也很重要呢。
得有专门的人去守护它们,定期巡查,看看有没有啥问题。
就像咱家里也得有人打扫卫生、看看有没有啥东西坏了要修一样。
还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湿地的重要性,让大家都养成保护湿地的好习惯。
咱中国人向来都讲究个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湿地就是咱和大自然友好的见证呀。
要是咱把湿地都给毁了,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所以啊,大家都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守护好这些美丽的湿地,让它们一直为我们服务,为大自然增添光彩。
别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那可就晚啦!保护湿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大自然的承诺,难道不是吗?。
湿地保护的策略与经验分享

湿地保护的策略与经验分享湿地是地球上非常宝贵的资源,不仅为众多物种提供栖息地,还在调节气候、净化水源、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湿地逐渐受到威胁,生态系统也遭受到破坏。
为了保护湿地,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和经验,以确保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湿地保护策略,并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
1.制定湿地保护法律和政策有效的湿地保护需要依靠法律和政策的支持,这可以确保湿地的合理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各国应该制定相关法规,规范湿地的使用和开发,并严惩非法破坏湿地行为。
2.加强湿地监测和科学研究湿地的保护需要基于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决策。
加强湿地的监测工作,了解湿地的变化趋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支持。
3.强化公众教育和意识培养公众的参与和意识是湿地保护的关键。
通过开展科普教育、组织观鸟活动、举办生态讲座等方式,增强公众对湿地的认知和关注,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湿地的保护是全球性的任务,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分享湿地保护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共同应对全球湿地面临的挑战。
5.激励湿地保护的经济价值湿地保护不仅是一种环境责任,也是一种经济投资。
湿地可以为旅游、农业、水资源管理等行业带来经济效益,各国可以通过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湿地保护,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上述策略中,制定湿地保护法律和政策是最基础和关键的一步,它能够为湿地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确保湿地的可持续管理。
湿地的科学监测和研究为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培养则能够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关注和参与度。
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应对湿地保护的挑战,而通过激励湿地保护的经济价值,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湿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各国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加强监测与研究、推动公众教育、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激励湿地保护的经济价值等策略来保护湿地资源。
湿地保护与修复方案

湿地保护与修复方案
以下是 9 条关于湿地保护与修复方案的内容:
1. 咱可得明白,湿地就像地球的肾脏呀!你看那鄱阳湖,多重要啊!咱要好好保护湿地。
比如说,不乱扔垃圾在湿地上,这不难吧?人人都能做到呀!
2. 你想想,湿地是不是好多动物的家呀!就像我们的家一样重要呢!那对于那些破坏湿地的行为,我们能坐视不管吗?肯定不行啊!我们要赶紧行动起来,阻止他们!
3. 湿地的修复,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呀!好比盖房子,得一块砖一块砖地垒。
我们可以多种些适合湿地生长的植物,这多有意思呀!
4. 保护湿地,就像是守护我们的宝贝一样!你不保护它,它会受伤的呀!像西溪湿地那么美的地方,我们怎么能让它变差呢?
5. 哎呀呀,湿地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可大了去了!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空调呀!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保护这个“大空调”吗?别让它坏了呀!
6. 湿地要是没了,那得多糟糕呀!就好比我们失去了最喜欢的玩具一样。
所以赶紧一起努力,去保护和修复湿地吧,还等什么呢?
7. 你知道吗,湿地可是很多候鸟的天堂呢!我们怎么能忍心破坏它们的天堂呀?就从自己做起,从不随意破坏湿地下手呀!
8. 湿地保护可不能只喊口号呀!得实实在在去做事才行。
比如组织去清理湿地的垃圾,这多有意义啊,不是吗?
9. 湿地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呀!我们得好好爱护它。
大家都行动起来,保护和修复湿地,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我就觉得,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肯定能做好这件事的!
观点结论:湿地保护与修复至关重要,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为保护湿地、维护生态平衡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是从水体到陆地的自然过渡地带,是地表经常和季节 性积水、生长和栖息喜湿生物的地段,主要包括沼泽地、河 湖滩地、泥炭地、海滨滩涂、内陆盐沼和其他沼泽化土地。 多水(积水或过湿)的环境、独特的土壤和适水的生物是 湿地的主要特征。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地球三大生 态系统,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其他 系统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 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Cairns,1997)。湿地被誉为 “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美化 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其服务 价值居于首位。
2.1. 调节气候
一方面,湿地的热容量大,异热性差,使湿地地区的气 温变幅小;另一方面,湿地积水面积大,特殊地热学性质使 湿地源源不断地为大气提供充沛的水分,增加大气湿度,调 节降水。例如,三江平原沼泽,一个生长季总蒸发量达86亿 吨水,其日平均相对湿度比开垦后地耕地到7~13%。
(2)湿地水污染日益加重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 加,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愈演愈烈,同时,湿地水污 染日益加重,湿地实际上已成为工农业、生活废水、废渣 的承泄区。全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如鄱阳湖每年有 104×108吨工业废水排入湖区;被称为“高原明珠”的滇 池,其水体已因污染变得恶臭难闻;素有“鱼米之乡”的 太湖,也已出现严重富营养化。沿海城市每年向海洋排入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80×108吨以上,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 生。湿地水资源的减少及水环境的污染,严重危及湿地生 物的生存环境,将使湿地丧失其生态系统的功能。
稳定地下水位。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地下水位由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大城 市的地下水位降得更为明显,而湿地水源充足,可源源不 断地补给地下水。
2.5. 净化水体
湿地生态系统处理污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湿地的理化、 生物作用的综合效应,包括了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络合 反应、硝化、反硝化、营养元素的生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过 程。健康湿地生态系统对BOD5、TSS(Total Suspended Solids 总悬浮固体)和TN的平均去除率效率可达77.1%、82.5%和 85.9%。 2.6. 保持水土 湿地地势低平,湿地中的植物和有机残体又有阻滞水流, 从而降低流速,减少流水携沙能力,使泥沙沉积,或者减弱 流水侵蚀作用。
(3)泥沙淤积日益严重 根据水利部门全国实测河流泥沙资料分析,平均每年约有 12亿吨泥沙量瘀积在外流区下游平原河道、湖泊和水库中,或 被引入灌区以及分洪区内。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量达15亿吨之 多。长江近50年的年平均输沙量约5.2亿吨,在七大江河的输 沙量中,长江流域仅次于黄河流域,列第二位。海河也是多泥 沙的河流,多年来平均输沙量多达1.6亿吨。 湖南洞庭湖, 1951-1987年间,瘀积在湖内的总沙量高达35.23亿立方米, 每年入湖沙量约1.3亿立方米,出湖沙量仅0.34亿立方米,湖盆 年瘀积量近1亿立方米;1949-1987年,纯粹因瘀积损失的容 积为47亿立方米,整个水面面积由原来的43万公顷 萎缩到现 在的24万公顷。江西鄱阳湖在1956-1985年间,湖盆瘀积总量 27.89亿立方米,年均湖盆瘀积量0.93亿立方米。1956-1994年 间因瘀积损失总容积3.63亿立方米。
(5)人工湿地。 中国的稻田广布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稻 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90%。近年来北方稻区不断发展,稻 田面积有所扩大。全国现有大中型水库2903座,蓄水总量1805 亿立方米。另外,人工湿地还包括渠道、塘堰、精养鱼池等
5. 我国湿地资源问题 (1)天然湿地面积锐减 目前,我国湿地资源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天然湿地 面积锐减。据统计,近几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海 滨滩涂湿地面积约200×104hm2以上,相当于沿海湿地面积的 50%。湖泊面积的萎缩和数量的减少更为突出,号称“千湖之 省”的湖北,目前只剩下326个湖泊,面积由原来的 83.3×104hm2减少至现在的23.6×104hm2,水面减少71.6%。 红树林面积在50年代为4×104hm2,目前锐减到仅有 1.7×104hm2。西部玛纳斯湖、罗布泊、居延海已变成盐碱荒 漠!由于湿地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受损,一些珍稀物种因 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和灭绝。
2.7. 物质生产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特殊的水、光、热等条件,其初级生产 力高,能量积累快。据报道,每年每平方米湿地平均生产9克 蛋白质,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有的湿地植物生产量比小 麦的平均生产量高8倍。湿地是地球上最富有生产力的生态系 统之一。 2.8. 生物多样性
湿地物种十分丰富。我国的湿地植物有2760种,其中湿 地高等植物约156科、437属、1380多种;动物有1500种左右 (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和微生物),其中水禽大约 250种,鱼类约1040种,其中淡水鱼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 水鱼类总数的80%以上。
中国湿地的保护现状
推行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资 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要求。湿地水环境保护是维持湿地功能的 重要保证,对于湿地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 约国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开展了泥沼方面的研究工作,但 是真正将湿地作为一类具有共同属性的生态系统加以管理和 研究,则始于1992年中国政府加入《拉姆萨公约》以后。 由于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自然保护区建设 到1999年底,已建立各种类型湿地自然保护区260处,保 护面积约1600万公顷。
2.11. 科研和教育 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由于其多样性和对人类生存发展 的价值而备受人们的重视。目前湿地生态学是生态学中的研 究热点之一,相关学科的科研投入逐年增长,许多地区成为 环境教育和野外科研实践的基地。
3. 世界及中国湿地的概况 根据《拉姆萨公约》中湿地的定义,全世界湿地面积约为 2.6×106km2,占陆域总面积的1.4%。
(4)河口滨海湿地。
中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海域沿岸约有 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 滨海湿地以杭州湾为界,分成杭州湾以北和杭州湾以南的两个部分。杭 州湾以北的滨海湿地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基岩质海滩外,多为 沙质和淤泥质型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黄河三角洲和辽 河三角洲是环渤海的重要滨海湿地区域,其中辽河三角洲有集中分布的世界 第二大苇田--盘锦苇田,面积约7万公顷。环渤海滨海湿地总面积约600万 公顷。江苏滨海湿地主要由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的一部分构成,仅海滩 面积就达55万公顷,主要有盐城地区湿地、南通地区湿地和连云港地区湿地。 杭州湾以南的滨海湿地以基岩质海滩为主。其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 口-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在海湾、河口的 淤泥质海滩上分布有红树林,如海南至福建北部沿海滩涂及台湾岛西海岸地 区。热带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西沙和南沙群岛及台湾、海南沿海,其北缘可达 北回归线附近。
中国湿地具有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 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6594万 公顷(其中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 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 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 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 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从寒 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 布。为许多水禽和水生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 (1)沼泽湿地。 中国的沼泽约119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 原、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 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
(5)有效湿地面积的丧失,造成海岸侵蚀的加剧和盐水入侵。
湿地资源保护的战略意义
从生态系统来说,湿地具有调节洪水、降低洪峰、补充 地下含水层、改善水环境、改善水质等作用,对保护我国生 态环境安全、维护我国水资源安全有重要意义。我国自上个 世纪末以来,开始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但目前主要是以建立 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境以及珍稀动植物 为主,尚未对湿地的核心--水环境进行关注。水是湿地的必须 条件与资源,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因素。水生植物依赖 水,水生动物离不开水,水鸟又靠从水中获得食物,湿地物 种多样性是以水为条件存在的。水环境决定了湿地的生存及 其功能,加强对湿地水环境的保护和规划是保护和利用湿地 资源的关键所在,对全国重点湿地水环境进行研究,对保护 我国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9. 生物栖息地 湿地生态环境复杂,适于各类生物的生存、繁衍。在我国 湿地生活的鸟类占全国鸟类总数1/3左右。国家一级保护的珍 稀鸟类约有一半在湿地生活。湿地还是许多名贵鱼类、贝类 的产区,以及重要造纸原料芦苇及其它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生 长区,如辽河三角洲和博斯腾湖地区就是世界著名的芦苇产 地。 2.10. 休闲旅游 湿地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景观,为人类提供理想的旅游休 闲场所。例如,冬季,洞庭湖栖息着2万多只各种水禽, 其中不少是国际级或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对象,它们每天吸 引成千上万的游客。
(2)湖泊湿地。 中国的湖泊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并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 据统计,全国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个,总面积约 90864平方公里。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和资源利用、生态治理的 区域特点,中国湖泊划分为东部平原地区、蒙新高原地区、 云贵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和东北平原与山区等五个自然 区域。 (3)河流湿地。 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 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因受地形、气候 影响,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 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其中, 外流河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流域总面积的65.2%,其中注入太平 洋的外流河流域面积占全国流域总面积的58.2%。在内陆河区 内有大片的无流区,不产流的面积共约160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