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22

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22

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22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的趋势。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肺癌病患的症状,但其副作用较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系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肺癌中医诊疗方案,以帮助患者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诊断根据中医理论,肺癌是由于体内的痰热郁滞、气血不畅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中医的诊断方式较西医更加注重综合分析患者的整体症状和体质,以及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

下面是常用的中医诊断方法:1.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情况,辅助判断肺癌的发展程度和体质情况。

2.闻诊:通过闻取患者身上的气味,判断体内是否有湿热痰浊等问题。

3.问诊:与患者进行详细交流,了解发病的过程、症状、疼痛情况等,综合判断病情。

4.切诊: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进行触诊,判断气滞血瘀、津亏燥热等证候。

综合以上诊断方法,可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分期和体质,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肺癌的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中药外治等,下面分别介绍各种治疗方法: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肺癌的核心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增强患者的免疫力,缓解治疗的副作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等具有益气固表、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川贝母、葶苈子、苦杏仁等具有化痰止咳、止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咳嗽、咯血等症状。

中药的用法通常是煎煮服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方剂,每日分次服用。

中药治疗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患者需要耐心坚持。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肺癌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患者体内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起到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癌病临床路径A方案(原发性肝癌终末期(保守治疗))

癌病临床路径A方案(原发性肝癌终末期(保守治疗))

癌病临床路径A方案(原发性肝癌终末期(保守治疗))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癌(TCD编码:BNA001)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但处于终末期,并除外放疗、化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后的内科保守治疗。

(ICD10:C22.0)二、诊断依据(一)中医诊断与证候分类标准:本病种中医诊断参照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进行诊断。

第一诊断为肝癌(TCD 编码:BNA001)诊断依据:不明原因的右胁不适或疼痛,原有肝病症状加重伴全身不适、胃纳减退、乏力、体重减轻等均纳入检査范围。

右胁部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而拒按,表面有节结隆起,为有诊断价值的体征,但已属中晚期。

证候分类(1)肝气郁结证:症舌脉::右胁部胀痛,右胁下肿块,胸闷不适,山善太息,纳呆食少,时有腹泻,时有腹泻,月经不调,舌苔薄腻,脉弦。

(2)气滞血瘀证症舌脉:右胁疼痛较剧,如锥如刺,入夜更甚,甚至痛引肩背部,右胁下结块较大,质硬拒按,或同时见左胁下肿块,面色萎黄而暗,倦怠乏力,肮腹胀满,甚至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食欲不振,大便澹结不调,月经不调,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3)湿热聚毒证症舌脉:右胁疼痛,甚至痛引肩背,右胁部结块,身黄目黄,口干口苦,心烦易怒,食少厌油,腹胀满,便干浬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4)肝阴亏虚证症舌脉:胁肋疼痛,胁下结块,质硬拒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目眩,纳差食少,腹胀大,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二)西医诊断:参考《内科学(第8版)》(人民出版社)【诊断依据】满足下列三项中的任一项,即可诊断肝癌1、具有两种典型影像学(US、增强CT、MRI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病灶>2cmo2、一项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病灶>2cm,或AFP>400ng/mlo3、肝脏活检阳性【临床表现】(一)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顿痛,是因癌肿生长过快、肝包膜被牵拉所致。

【VIP专享】肺癌中医临床路径

【VIP专享】肺癌中医临床路径

肺癌中医临床路径一、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内科癌病之肺癌(TCD编码:BNA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恶性肿瘤(ICD-10编码:C34.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痰色白质粘或痰中带血,胸闷隐痛,发热;晚期出现气急喘促,胸背剧痛,声音嘶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头、颈、胸部静脉怒张)、胸腔积液、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脑、骨、肝等多处转移,并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

2)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摄片、CT、MRI、PET-CT等检查对肺癌诊断价值很大。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找到恶性细胞。

4)可疑肿大淋巴结、皮下可疑结节穿刺或活检找到转移性恶性细胞。

5)痰液细胞学检查或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

6)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CEA、CYFRA21-1、CA199、CA50等,可作肺癌辅助性诊断,检测病情有无发展的随访指标。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见附件)。

肺癌临床常见证候:1)肺脾气虚型:咳嗽痰多,胸闷气短,腹胀纳少,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大便溏薄。

舌淡胖有齿印,舌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

2)阴虚内热型: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或泡沫痰,或痰中带血,口干,气急,胸痛,低热,盗汗,心烦失眠。

舌红或暗红,少苔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3)气阴两虚型:咳嗽少痰,咳声低弱,痰中带血或咯血,神疲乏力或气短,面色苍白,自汗,盗汗,口干咽燥。

舌淡红或舌红有齿印,舌苔薄,脉细弱。

4)阴阳两虚型:咳嗽气急,动则喘促,胸闷,腰酸耳鸣,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或心烦盗汗,夜间尿频。

舌质红或暗红,舌苔薄白,脉沉细。

5)气滞血瘀型:咳痰不畅,痰血暗红夹有血块,胸胁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颈部及胸壁青筋显露,唇甲紫暗,舌暗红或青紫,有瘀点、瘀斑,苔薄黄,脉细弦或涩。

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本院)

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本院)

(一)合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恶性肿瘤(ICD-10编码: C34.901)。

行肺癌切除术后不愿放化疗者或者不能放化疗者,行肺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者,肺癌晚期未行手术且不愿放化疗者。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证候诊断诊断标准:参照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的《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并结合我院特色进行修改,肺癌临床常见证候:(1)热盛阴虚型(2)气阴两虚型(3)脾虚痰浊型(4)气血瘀滞型(5)阴阳具虚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的《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并结合我院特色进行修改。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恶性肿瘤 (ICD-10编码: C34.901) 。

2、患者符合合用对象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肺癌肺恶性肿瘤疾病(ICD-10编码:C34.901) 的患者。

2、患者符合合用对象并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采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心电图(4)肿瘤标志物(5)胸片或者肺 CT(6)腹部 B 超或者腹部CT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血型、配血、超声心动图、 PET-CT 等。

(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热盛阴虚型主症:发热呛咳,无痰或者少痰,咯吐欠爽,为泡沫粘痰或者痰黄而稠,痰中带血,气急胸痛,口干,心烦,大便干结,舌苔薄黄,舌质红降,脉象细数。

肺癌推荐中医治疗方案

肺癌推荐中医治疗方案

摘要: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中医学在肺癌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理,可辅助西医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针对肺癌推荐一套中医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的中医治疗建议。

一、中医对肺癌的认识中医学认为,肺癌的发生与肺脏功能失调、正气不足、邪气侵袭有关。

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若肺气虚弱,易受邪气侵袭,导致痰湿、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积聚,进而引发肺癌。

中医治疗肺癌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二、肺癌中医治疗方案1. 辨证分型(1)肺气虚弱型:咳嗽无力,痰少而白,气短乏力,自汗,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痰湿内阻型:咳嗽痰多,色白质稠,胸闷气短,食少纳呆,身重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滑。

(3)瘀血阻络型: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如刺,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4)热毒炽盛型:咳嗽痰黄稠,口干口苦,发热,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2. 中医治疗方案(1)肺气虚弱型治法: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沙参、麦冬、五味子、杏仁、橘红。

(2)痰湿内阻型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加减。

药物组成:半夏、茯苓、陈皮、炙甘草、苍术、白术、薏苡仁、杏仁、瓜蒌皮。

(3)瘀血阻络型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枳壳、柴胡、桔梗、甘草。

(4)热毒炽盛型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结。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药物组成: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黄、赤芍、丹皮、黄连、黄芩、栀子、金银花、连翘、甘草。

3. 中医外治法(1)针灸治疗:选取肺俞、太渊、膻中、丰隆等穴位,运用补泻手法,以调和气血,缓解症状。

(2)推拿按摩:采用手法按摩背部、胸部等部位,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3)穴位贴敷:选取肺俞、膻中、大椎等穴位,贴敷中药膏,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肺癌临床路径

肺癌临床路径

肺癌化疗临床路径一、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癌(ICD-10:C34/D02.2)+行化学抗肿瘤治疗(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市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1. 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 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 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 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 通过手术情况判断是早期市癌还是进展期市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市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1. 局部切除术或结肠区段切除手术:早期市癌。

2. 根治手术(市癌根治术):进展期市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未根治的市癌患者。

3. 姑息手术(市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条件不允许,但合并梗阻、出血的市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C34/D02.2肺癌疾病编码。

2. 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化疗前评估)2 天。

1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血脂、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结肠镜和/或钡剂灌肠造影、腹盆腔CT;(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

国医谈肺癌的治疗方案

国医谈肺癌的治疗方案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优化。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国医理念,探讨肺癌的治疗方案。

一、中医对肺癌的认识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与肺脏功能失调、气机不畅、痰湿内生、血瘀等有关。

中医治疗肺癌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通过调整人体内外环境,恢复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

二、肺癌的治疗方案1. 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根据肺癌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将其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肺阴虚证:表现为咳嗽、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

治疗以滋阴润肺为主,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2)痰湿阻肺证: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纳呆、肢体沉重等。

治疗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为主,可选用二陈汤加减。

3)肺热壅盛证:表现为咳嗽、痰黄稠、口干、发热、烦躁等。

治疗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为主,可选用银翘散加减。

4)气滞血瘀证:表现为咳嗽、咯血、胸闷、胸痛、面色晦暗等。

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2)中成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选用以下中成药:1)养阴清肺膏:适用于肺阴虚证。

2)二陈丸:适用于痰湿阻肺证。

3)银翘解毒片:适用于肺热壅盛证。

4)血府逐瘀胶囊: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2. 西医治疗(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案。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全肺切除等。

(2)化疗:化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单独使用或与手术、放疗等联合应用。

化疗药物包括铂类、烷化剂、抗代谢药等。

(3)放疗:放疗适用于手术无法切除的肺癌,或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放疗可分为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两种方式。

(4)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靶向药物针对肺癌细胞中的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ALK等,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5)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肺癌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导语: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一直备受关注。

中医临床路径是指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治疗路径,以达到疾病治愈或缓解的目的。

中医诊疗方案则是指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在诊断患者病症的基础上,确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简述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的定义、特点及重要性入手,然后深入探讨其具体应用和局限性,并提出本人对此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中医临床路径与中医诊疗方案的定义和特点1. 中医临床路径的定义和特点:中医临床路径是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出一系列治疗方案和治疗路径,以达到疾病治愈或缓解的目的。

临床路径的制定包括病情评估、治疗计划、治疗进程中的监测以及疾病预后评估等环节。

中医临床路径的特点主要包括个体化、综合性和继承性。

个体化是指中医临床路径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制定,注重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

综合性是指中医临床路径将中医药综合运用,包括针灸、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

继承性是指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基于中医理论和经验的传承,注重传统医学的研究和应用。

2. 中医诊疗方案的定义和特点:中医诊疗方案是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在诊断患者病症的基础上,确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疗方案的定义包括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两个方面。

诊断方法是指中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具体的病名病因。

治疗方法是指中医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等。

中医诊疗方案的特点主要包括个体化、综合性和经验性。

个体化是指中医诊疗方案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制定,把握每个患者的差异和需求。

综合性是指中医诊疗方案综合应用中医药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经验性是指中医诊疗方案基于中医医生的丰富经验和中医理论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细胞学诊断 痰液、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抽吸、冲洗等细胞学标本,镜下所见符合肺癌细 胞学标准者,诊断可以确立。须注意除外上呼吸道甚至食管癌肿。
□普食
□中药内服
□中药注射剂
□中医药特色治疗(可选)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口 中药泡洗
□针灸 临时医嘱□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心电图
长期医嘱
□停用长期遗嘱 临时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访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陪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
□定时巡视病房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
肿瘤标志物
胸、腹部影像学检查
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
□其他检杳
长期医嘱
□肿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内服
长期医嘱
□肿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内服(辨证施治)
□中药注射剂 临时医嘱
□血常规
□心电图
□中医药特色治疗(可选)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中药泡洗
□针灸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
□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附件:
肺癌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 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
1病理学诊断
无明显可确认之肺外原发癌灶, 必须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 方能确立病理学 诊断:1、肺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者;2、行开胸探查、肺针穿刺或经纤 维支气管镜检采得肺或支气管活检组织标本,经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支气管肺癌 者;3、颈和腋下淋巴结、胸壁、胸膜或皮下结节等转移灶活检,组织学表现符 合原发支气管肺癌, 且肺或支气管壁内疑有肺癌存在, 临床上又能排除其它器官 原发癌者;4、经尸检发现肺有癌灶,组织学诊断符合原发支气管肺癌者。
5.推拿治疗: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6.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泡洗、耳针等。7.内科基础治疗
8.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1.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缓解。2.病情稳定。
3.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住院费用增加。
2.合并有脏器转移者,退出本路径。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肺癌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
诊断为肺癌(肺恶性肿瘤)
(TCD:BNAOOO内科癌病,
ICD10:C34.901)
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
岁职业: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日
出院时间:
年 月

标准住院日W
(4)标准住院日为w28天。
(5)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肺癌(TCD编码:BNAOOO)和肺恶性肿瘤 疾病(ICD-10编码:C34.901)的患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 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6)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
□指导陪护工作
□定时巡视病房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陪护工作
□定时巡视病房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15-27天(第2周期)
住院第28天
主要诊疗工作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7)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蛋白电泳。
(3)心电图
(4)肿瘤标志物
(5)胸、腹部影像学检查
(6)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 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等。
(8)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2)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 袪湿散结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在以上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增加解毒散结的相关治疗。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3.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4.中药外敷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调整中药处方1〜2次
□疗效、预后与出院评估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复查(血常规、 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确定患 者是否可以出院
□住院医师元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复查时
间、门诊随诊、下一周期治疗时间
重 占 八、、 医 嘱
长期医嘱
□肿瘤科常规护理
□—〜三级护理
□根据辅助检查结 果,确定治疗方 案及日期
□向患者及家属交 代治疗期间注意 事项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调整中药处方1〜2次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 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
重 占 八、、 医 嘱
长期医嘱
□肿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治疗
临时医嘱
□入院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血糖、血脂、蛋白电泳。 心电图
28天
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 月曰F〒天厂
年 月曰
「第1天)
住院第3~14天(第1周期)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书写病历
□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 意事项
□住院医师完成病 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确 定中医药综合治 疗方案(参照肺 癌中医诊疗方 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 案?(见附件)。
肺癌临床常见证候:
肺脾气虚证
肺阴虚证
气滞血瘀证
痰热阻肺证
气阴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 案?(见附件)。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癌。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肺癌中医临床路径
一、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内科癌病之肺癌(TCD编码:BNA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恶性肿瘤(ICD-10编码:C34.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 《中国常见恶性 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