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

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教学设计:

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

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

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不能。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

物质的化学性质;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举例:除了课本上的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回答:如过滤时水能够从滤纸中渗过,

补充实验:20毫升的稀硫酸置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20mL的稀硝酸钡,慢慢将硝酸钡溶液滴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乳白色固体”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增多。

说明:生成物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察觉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后小颗粒群聚而沉淀。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步骤: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

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

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

现象:溶液A逐渐变红

原因: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假设实验3: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性

回答: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验一开始,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提问:氨水中的氨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酚酞的微粒也在不断的运动。我想问: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色你又能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并不是酚酞扩散这个实验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我们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如果是酚酞扩散的话,它也会使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但实验事实可以证明,并没有变色,所以假设是错误的。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各种微粒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容易扩散,有的不容易甚至很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物质容易挥发,有些物质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挥发,不易溶解。

提问:我们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

总结:

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

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举例:那些现象又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

讨论:如闻到花香,湿衣服晒干,氯化氢与氨气生烟实验。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阅读实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说明: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

2.构成水的微粒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

阅读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1.50mL水+50mL水2.50mL酒精+50mL酒精3.50mL水+50mL酒精

结果:等于100mL 等于100mL 小于100mL

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间隙相同;不同种微粒间隙不同

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

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

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

提问:有水能够运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

解释: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主要有物质是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微粒间的空隙就越大。当微粒间的空隙小到一定程度时,成为固体,大到一定程度时,成为液体,微粒间的空隙继续增大,就会成为气体。

提问:我们在一量筒中,现放一定量的水,然后再放入两块冰糖,观察液面情况。待全部溶解后,再观察液面,试解释。

回答:未溶解时,冰糖固体的体积占据了水的一部分体积,使液面上升;当冰糖全部溶解后,构成冰糖的微粒就被分散到构成水的微粒的间隙中,使总体积减小,所以液面就下降了。举例:还有那些事例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隙

注意:与海绵结构中间隙相区别

提问:在压缩空气的时候,发现体积被压得越小,所需的力要越大,空气不能被压缩到体积为零,为什么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空气中的确存在微粒。微粒之间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包括斥力和吸引力。

讲述: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固体和液体的微粒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这就是因为一切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例题解析

1.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

答:夏天气温高,地面上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快,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很多,使空气变得很潮湿;冬天气温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慢,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较少,空气显得干燥。

2.装开水的保温瓶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

答:保温瓶该有时会跳起来的原因之一是,瓶内开水没有装满,瓶内留有空气,受热后微粒空隙增大,或者到开水时,有冷空气进入瓶中,盖上瓶盖,空气受热,气体微粒空隙增大,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增大,使瓶盖跳起来。

3.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答案:B。宏观上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为什么温度降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就增大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比较流行的是“假晶体”的存在。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分子原子

1.复习知识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

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 【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设疑】你能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在讨论α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讨论】大多数α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设计意图:

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4.引导探究

【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阅读】原子核的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内部构成的直观形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

5.知识拓展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

三、离子

6.指导学习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着画出Na和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请讨论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问题】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呈电中性?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况下、又是如何转变成离子的。

【讲解】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讲解】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问题】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

教学意图:

知道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认识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学习目标】

1.认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会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4.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元素和元素符号

[引入]补铁、补钙广告中的“铁”、“钙”指的是什么什么是元素

阅读教材P73内容,要求熟记表3-4所列元素符号。

过渡:你知道现在已知的元素有多少种吗把课本翻到149页元素周期表,该表共有多少种元素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什么位置,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什么位置它们的名称各有什么特征

过渡:组成物质的元素总共只有一百多种,而知道构成我们大千世界的物质的种类却有几千万种,元素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比如:氧元素不仅可以组成氧气(O2),还可以组成臭氧(O3),一种元素就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了,那不同种元素相互组合的情况可想而知。[疑1]既然都是氧原子,为什么再称之为氧元素

[疑2]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难道同一种原子之间还有区别吗

[答疑]氧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8,由于核内中子数不同,就可以有几种氧原子。其他的大多数原子也是这样。如果忽略这种差别,就可以把所有的氧原子归为一类,因为它们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我们把这一类氧原子称之为氧元素。[思考]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呢

[问题1]有一则饮品广告称:“本品纯属天然制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问题2]“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mg/L):硒:0.0130,锶:0.596,锌:0.00162,钠:18.4,钙:4.36。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原子

[过渡]有了元素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采用一种标准将纯净物划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阅读教材P74后回答: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将纯净物划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的标准是什么

[活动探究]P75表3-5

二、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物质含的元素不同,在不同的物质中元素是如何分布的呢

阅读图P75 3-21、22、23,分析在地壳、海水、人体中元素分布,太阳中呢

[活动与探究]查阅资料,了解在地核中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三、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对健康的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称为生命必需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功能往往不能由别的元素来替代。

[思考]1、元素不足和过量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2、膳食标准

3、10种最好的食品、10种最差的食品

[交流讨论]从化学角度怎样衡量食品的质量

[活动探究]

请从家中找几种食品,从包装袋上了解该食品中主要含有哪些元素。想想看,如果让你来给这些物质分类,你怎么分类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能依据物质组成、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

2.能依据物质组成、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内容要点:

1.通常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2.可以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通常写在左边,负价元素通常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呈负价;在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确定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原子的数目。

4.简单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

5.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两种元素中间用“化”字连接,如氧化铜(CuO)。

6.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与化学式的写法刚好相反,如氯化钠(NaCl)。

7.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先读出,如五氧化二磷(P2O5)。

8.含有复杂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如氢氧化钠(NaOH)、碳酸钙(CaCO3)、硫酸钠(Na2SO4)等。

教学内容:

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formular),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

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如aR b c

a表示有a个这样的微粒

b 表示一个微粒中有b个原子或原子团

c 表示一个该离子中带有c个正(负)电荷

如:3H2SO4Ca2+表示钙离子,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注意:同元素符号的意义相似,在化学式前有数字后,就不能表示宏观含义,只能表示微观含义

二、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1、各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出来的,一种纯净物只能由一个化学式来表示,不能主观臆造。

2、化合价。大量的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数目中都是一个固定的比值,体现这种关系的

数值就是化合价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与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密切相关的。

3、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1)金属单质、固体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金属单质:Fe(铁)、Na(钠);固体非金属:S(硫)、P(磷)等;稀有气体:He(氦)、Ne(氖)等(2)氧气等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添上下标,表示一个分子含有多少个该原子。如:O2(氧气)、O3(臭氧),Cl2(氯气)

4、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根据化合价来写化学式

(1)一般是正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2)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呈负价;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呈-2价,氢元素一般呈+1价。

(3)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

注意:(1)标注某元素的化合价时,务必要写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标电性,后标数目,如CuO

+2表示在氧化铜中铜元素呈+2价

(2)某些元素具有可变价态,它们表示在与其他元素化合形成化合物时,会出现多种可能。

特别:Fe 在命名时,+3价就是铁,而在+2价时要被称为亚铁

补充:初中一般常见的原子团及化合价

识记:课本P80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三、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命名

根据元素的名称,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ZnO读作“氧化锌”,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但要注意,H2O就是“水”,不能读成“氧化氢”,NH3就是“氨气”。

2、含有OH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

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Cu(OH)2读作“氢氧化铜”

3、含有其他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一般根据原子团和另一元素的名称从右到左的顺序读作“某酸某”。

如:CaCO3读作“碳酸钙”,Cu(NO3)2读作“硝酸铜”

但注意,H2CO3就读作“碳酸”,H2SO4就读作“硫酸”等。

4、某些比较复杂物质的命名

如:Cu2(OH)2CO3读作“碱式碳酸铜”,H2O2读作“过氧化氢”等

四、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1)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将化学式中所有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和,即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如:

Ca(OH)2

答:Mr[Ca(OH)2]=Ar(Ca)+2(Ar(O)+Ar(H))=40+2(16+1)=74

(2)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

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如:Fe2O3中,铁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就是2:3,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

但注意某些物质的化学式中,同种元素并不写在一起的,这时要注意原子个数。

如:NH4NO3中,氮、氢、氧原子个数比应该为2:4:3

Cu2(OH)2CO3中,铜、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2:5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就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积之间的比值

如:氯酸钾(KClO3)中,m(K):m(Cl):m(O)=39:35.5:16×3=78:71:

96

硝酸铵(NH4NO3)中,m(N):m(H):m(O)=14×2:1×4:16×3=7::1:12

(4)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如:求60gMgSO4中含有氧的质量

m(O)=m(MgSO4)×ω(O)=60g×53.3%=32g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2019年4月20日 (考试总分:3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 1、(4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化学原理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为原料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制品在空气中具有强抗腐蚀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固体不能用来干燥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排放的酸性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在常温下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氢氧化钠”的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1)若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甲→_____(填玩家编号)。 (2)写出(1)出牌顺序中氢氧化钠与下一位玩家的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B玩家的牌与上一位玩家的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 (3)如果本局只有最末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他们的出牌顺序可能为:甲→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4分)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学重难点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确的表象。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结论。 讲解本节内容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

危害以及防治办法。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强调]:水是一种纯净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或多或少带有杂质,是混合物。通常我们化学中所说的水或蒸馏水都是指纯净的水。在前面我们学化学式时,我们就已经知道水的化学式是h2o。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https://www.360docs.net/doc/ad2085878.html,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书]:二.水的组成 [实验]:演示实验3 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 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二)验证实验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化学肥料 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作用和优缺点; 3、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2.通过同学间的团结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能成功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初步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重点和难点 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①仪器:试管、试管架、药匙、研钵、烧杯。 ②几种常见化肥样品(碳酸氢铵、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和熟石灰。 ④电子白板、导学案、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各自搜集常见化肥的样品,预习本节课内容。 创设情境 投影:播放养分充足的植物生长图片。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明学习主题,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什么是化学肥料? 2、农作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是、、。 3、常见的化学肥料有哪些类型?、、、。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加以点拨。 想一想:植物缺乏这些营养元素会出现哪些病症呢?展示植物缺乏营养元素时的图片资料。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缺乏氮、磷、钾中的哪一种元素吗? 【活动一】结合课本80-81页内容小组之间交流展示自己带来的化肥,说一说所带的化肥叫什么,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化肥,它对植物起什么作用?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复合肥有哪些?完成下表: 1、氮、磷、钾肥的种类、作用及缺乏症状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年级初三学科化学版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编稿老师杨洪响一校黄楠二校林卉审核王慧姝 课标扫描考点展示常考题型分值能叙述常见酸碱指示剂 及其变色情况 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选择题、实验题1~5分知道盐酸、硫酸的一些物 理性质;能用实验说明浓酸浓 碱的腐蚀性;掌握酸的化学性 质 常见酸及酸的性质 选择题、填空简 答题、实验探究 题、计算题 2~6分 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等碱的物理性质;掌握碱的化 学性质,并能写出相关的化学 方程式 常见碱及碱的性质;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的变质;生石灰的变质 选择题、填空简 答题、实验探究 题、计算题 2~6分 了解溶液的导电性及酸、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选择题、填空题1~2分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酸的性质;碱的性质。 难点:关于酸、碱化学性质的探究。 酸 盐酸、硫酸的物理 性质和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 物理性质和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碱 一、酸碱指示剂

酸性碱性中性紫色石蕊试液红色蓝色紫色 无色酚酞试液无色红色无色 【注意】①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变色的实质是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碱变色。 ②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这里不要忽视中性溶液。 随堂练习 绪言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酚酞溶液画漫画,然后再喷洒某种液体X,滤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图象,则X可能是() A.稀盐酸B.蒸馏水C.石灰水D.食盐水 思路导航:酚酞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而遇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都不变色,可以据此结合题中所给物质的酸碱性来解答即可。A、稀盐酸呈酸性,所以不能使酚酞变红,故A错误; B、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B错误; C、石灰水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故C正确; D、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D错误。 答案:C 二、酸及酸的化学性质 盐酸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无色、黏稠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 用途金属表面的除锈,制造药物,人体的 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金属表面的除锈,重要的化工原料 【注意】 浓盐酸在空气中挥发形成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 【说明】 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因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导致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少;浓硫 酸放置在空气中因吸收水蒸气而导致质量增加,但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2. 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浓硫酸 脱水性:按水的组成夺取纸张、木柴、衣服、皮肤里的氢、氧元素,具有腐蚀性。 3. 浓硫酸的稀释: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及验纯的方法。 (2)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知道单质、化合物的区别及氧化物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的观察,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2、对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设备、水电解器、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锌粒、固——液常温型反应装置、小木条、火柴、烧杯、污物杯、塑料瓶、试管、酒精灯、气球、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如何爱护水资源、学会了如何将水进行净化,那么你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吗?今天我们再次走进水的世界,一起来探究水的组成。 【教师】请大家阅读下今天的学习目标,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 【板书】课题3 水的组成 【教师】大家明确了今天的学习任务了吗? 【学生】明确了。 【教师】好,既然确定了目标,就让我们扬帆启发吧! 环节一: 【过渡】在探究水的组成之前我们先研究下氢气。氢气都有哪些性质呢? 怎么检验氢气的纯度?每组的实验台上都有一组仪器药品,请同学们们动手操 作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 仪器和药品:氢气球、充满氢气的塑料瓶、烧杯、水。 学生观察塑料瓶中的氢气,记录氢气的颜色气味。 学生观察氢气球,发现氢气球向上漂浮,记录氢气的密度, 学生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集满氢气的塑料瓶,震荡。 【学生展示】各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教师评价】大家都很厉害,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了氢气的性质,有同学 通过阅读课本还得知了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点燃之前应该注意什么呢? 【学生】检验纯度。 【教师】对,那怎么检验氢气的纯度呢?请同学们依据课本图4-23检验试验台上的氢气的纯度。 【学生实验】 仪器和药品:一支盛满纯净氢气的试管、一支盛有不纯的氢气、酒精灯、 火柴、污物杯。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检验氢气的纯度。 【总结】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说明氢气较纯。 【过渡】我们已经检验了氢气的纯度,氢气燃烧有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 观看实验视频。观看同时注意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展示】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总结】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过渡】无色液滴是什么物质?这个实验有没有新物质产生?是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同桌两人讨论问题,得出答案。并展示自己的结论。 【过渡】我们发现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水,水分解又能产生什么物质呢?接下来我们进行环节二的探究。 环节二:探究水的组成 【板书】探究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电解水实验(大约2分钟,这段时间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观察总结】两电极附近都有气泡产生,玻璃管内负极产生的气体多,正极产生的气体少,体积比大约是2:1。 【教师总结】现象:两电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负极产生的气体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以及答案

初三化学水的组成以及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雪花溶化成水 B . 水蒸发成水蒸气 C.水凝结成冰D.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氢原子B.氢元素和氧元素 C.水分子D.氢分子、氧原子 3.能准确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水不能燃烧 B . 在101千帕下,水在4℃时密度最大 C.水的沸点是100℃D.水电解可得到两种气体 4.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A.氢气、氧气组成 B.一个氢分子,一个氧原子构成 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氧元素B.水在常温下为液态 C.水能分解放出氧气D.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 6.常温下,碘与镁化合时速率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且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此时水的作用是() A.反应物B.氧化剂 C.催化剂D.还原剂 二、填空题(30分) 7.在通常状况下,纯净的水是,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沸点为,在,水的密度最大为. 8.电解水时正极上汇集的气体能,证明是;负极上汇集的气体能,证明是,其体积比为,质量比为.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或,这个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同时也验证了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9.从原子、分子的观点来分析,水电解的实质是 . 三、简答题(10分) 10.冬天露在地上的自来水管要用保温材料裹住,请运用水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素质优化训练】 1.在有些关于水的广告中说:“某某水,有点甜.”试问:如果是纯净的水,广告中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此性质对水中生物的生存非常重要.如果固态水(冰)的密度比液态水大,水中生物将会是什么命运呢 3.有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一杯是雨水,一杯是纯水,请用实验方法证明,哪一杯是雨水. 4.24.5克KClO3含有的氧元素与多少克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质量相等.

(完整版)初三化学化学肥料知识点+练习题【精】

化学肥料 知识点一化学肥料 分类:氮肥(如NH4NO3)、磷肥[如Ca3(PO4) 2]、钾肥(如KCl)、复合肥 1.化肥利:调高农作物产量 弊:使土壤酸化等 2.常见的肥料、主要作用及性质 2. (1)铵态氮肥的检验 将样品与碱研磨或共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2)铵态氮肥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因此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用,以防肥效降低。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施用后应立即盖土或灌溉,防止暴晒 C.硝酸铵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易爆炸,故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性增强,使土壤板结硬化,故不易长期大量施用 练习一:化学肥料 1.(2015上海)属于氮肥的是() A.K2CO3 B.Na2SO4 C.NH4HCO3 D. Ca( H2PO4)2 2.(2015 重庆)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B. Ca( H2PO4)2 C.( NH4)2HPO4 D.KNO3 3.(2015湖南郴州)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B.KNO3 C. KCl D.Ca( H2PO4)2 4.(2015湖北襄阳)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硫酸铵[ (NH4)2SO4]属于复合肥 C.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D.生活中的垃圾应分类回收 5.(2015 江苏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和提小电子 B.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离子 C.通常把pH<7 的降水称为酸雨 D.氯化铵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施用 6.(2014甘肃兰州,4,1分)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含量。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 CO( NH2 )2 B.Ca3( PO4)2 C.NH4H2PO4 D.K2SO4 7.(2014 湖南郴州)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早能力,施用磷肥 B.为了健康,大量服用维生素 C.用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D.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8.(2012,北京)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检测题及解析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检测题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如下方案不合理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B.加入硝酸银溶液C.加入氢氧化钾溶液D.加入稀盐酸 2.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乙>丙>甲B.甲>乙>丙 C.丙>乙>甲D.乙>甲>丙 4.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5.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7.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新人教版初三化学 总复习教案

初三化学总复习提纲(新人教)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肥料》优秀教学设计

化学肥料 单元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链接课件:丰收的庄稼、蔬菜图片。]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链接课件:缺乏氮肥的植物图片。或动画:缺肥的结果、化学肥料]目的:了解氮肥的作用。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初中化学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 工制成的肥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三化学肥料 知识点和例题解析,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常见化肥的种 类和作用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 和熟记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 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 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 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 以下几点: 1.对于常见化肥的种类来说,可以联系着物质的元素组成 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或磷元素、或钾元素),来理解和识记.并且,要注意如果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才是复合肥(它属于纯净物). 2.对于常见化肥的作用,可以采用“氮浓绿,余两抗”这 样的口诀来识记.其中,“氮浓绿”是指氮肥能使植物生长 茂盛、叶色浓绿;“余两抗”是指余下的磷肥和钾肥两种化 肥的作用为“两抗 [ 磷肥是抗寒和抗旱(不过,它还有促进早熟、籽粒增多和籽粒饱满的作用),而钾肥是抗病虫害和抗 倒伏 ] ”.

3.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即铵盐的化学性质),是指它能够与 碱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了肥效),所以在使用它时,一定要 注意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4.对于复合肥的判断,要注意两点:( 1)它是纯净物,( 2)它的元素组成中必须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 两种或两种以上.(马上点标题下蓝字 '初中化学 '关注可获取 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化肥的简易鉴别其中,最常用的氮肥 的区分方法如图所示: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 肥的简易鉴别,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 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对化肥(或物质)进行鉴别时,一般是先物理方法上 着想,然后再考虑化学方法. 2.对于氮肥的区分来说,一般都是根据铵态氮肥的特性(或铵根离子的检验、铵态氮肥的检验、铵盐的化学性质)来进 行.所谓铵态氮肥的特性,是指它能够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 (易挥发,有刺激性的气味,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例 1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 ,它属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D.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 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Na2SO4,BaC 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 l2,HCl C.NaOH,Na2SO4,FeC l3,BaC l2D.NaCl,AgNO3,NaNO3,HCl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CO2B.2H2O2H2↑+O2↑ 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 4.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A.O2B.NH3C.CO2D.SO2 5.“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6.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 A.5.4g B.5.68g C.6.5g D.7.09g 7.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水的组成教案+新人教版

水的组成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重点 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 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34 ,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一、学情分析: 所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镇,极少数来自农村,对化肥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只知道提高农作物产量要施用化肥,对化肥名称、施用方法、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都不了解。刚学完酸碱盐的知识,来不及消化,又要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少的化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通过观察和探究常见的化肥,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肥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简单鉴别;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思路: 引入新课(民以食为天)→化肥的定义→常见化肥介绍(氮、磷、钾、复合肥)→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善待自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生互动)→布置作业(社会调查)六、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1、提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常用化肥的种类和有关肥料的民间谚语。 2、教师搜集某些农作物的亩产量和相关图片。

备注:①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部分选自《化学课程标准》 ②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肥料 农家肥[投影]1、什么是农家肥? 一、肥料2、什么是化肥? 化肥3、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二、化学肥料 1、氮肥[投影]1、氮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2、植物缺乏氮元素的症状; 3、常见的氮肥有哪些; 4、少数植物有固氮的能力。 2、磷肥[投影]1、磷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2、植物缺乏磷元素的症状;

初三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初三化学化学肥料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2化学肥料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题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化学肥料的种类很多,所涉及的知识也很复杂,本课题只是简单地对化肥的作用和影响作一概要介绍。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在课题的引言部分扼要说明化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并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化肥的增产作用提供理论和事实例证,同时展现化学的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业生产中的另一重要化工产品农药的使用。从而全面而真实地将人类在化肥、农药使用上所面临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仅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化肥的简易鉴别,教材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前者利用氮、磷、钾肥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它们的不同,并归纳、总结出区分它们的方法。学生从中不仅能了解三种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资料中提供的氮肥的简易鉴别,实际上是一种简易的化学分析,其中涉及了一些学生尚未学过的铵盐的化学性质(以小注形式作出解释),这些并不影响实际操作,还可供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阅读和使用。 教学建议如下: 1.教材中化肥的知识很有限,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化肥和农业发展的一些趋势,树立一些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如化肥发展的概况和趋势等;也可以结合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发动学生收集资料,丰富教学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盐 1、酸:阳离子只含氢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 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一般说酸时写名称不写化学式。 2、碱:阴离子只含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3、盐:由金属(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食盐)[ NaCl]、硫酸铜(CuSO4)、 碳酸钙(CaCO3)等。 4、能够导电的物质:酸、碱、盐的水溶液,金属,石墨等。(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酸、碱、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二、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是指与酸性或碱性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顔色的物质。 2、常见的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酸酞溶液;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 酸不变色。 三、生活中常见的酸 1、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 ⑴、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 ⑵、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后瓶口有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的 盐酸小液滴。盛放浓盐酸的试剂敞口放置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⑶、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③、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 2、硫酸(H2SO4):汽车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盐酸。 ⑴、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酸味。 ⑵、浓硫酸:①、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将盛放浓硫酸的容器敞口放置其溶液质量会 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②、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能夺取纸张、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⑶、稀释浓硫酸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原 因是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会使水沸腾,硫酸溶液向四周飞溅伤人。⑷、用途: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有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 等。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不可干燥氨气)。 3、酸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⑵、与活泼金属反应: 通式: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3H2↑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通式: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稀盐酸除锈)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实验准备】 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点评】 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水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悉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想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点评:教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候,航运、旅游…… 【点评】 教师先从具体的事例——新疆葡萄入手,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然后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两种存在形式,当然,“结合水”只给学生作了简单的交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探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全解

第二讲常见的酸碱盐 【知无巨细】 知识点一:常见的酸 1.盐酸 一、盐酸 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常用的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38%,密度为1.19克/厘米3 2.纯净的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FeCl3(Fe3+)等杂质而常呈黄色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在瓶口有白雾生成,故浓盐酸敞口放置,溶质质量 将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实验室制CO2不用浓盐酸——因为会使制取到的CO2不纯,混有HCl气体。 4.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再滴稀硝酸——用此法检验Cl-/ HCl的存在。 HCl + AgNO3 == AgCl↓+HNO3现象: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滴加稀硝酸的目的,是为了排除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 Na2C03 + 2AgNO3 == Ag2C03↓+ 2NaN03 Ag2C03 + 2HN03 == AgN03 + H20 + C02↑ 5.盐酸的化学性质 1)盐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__ 无色酚酞:________________ 2)盐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构成的化合物。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实验室制CO2原理 Na2CO3 + 2HCl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灭火原理 3)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除锈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铁锈(红褐色固体物质)逐渐消失(溶解),溶液变成黄色 CuO + 2HCl == 黑色固体物质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4)盐酸能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可以制氢气 Fe + 2HCl == FeCl2 + H2↑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Zn + 2HCl == 例1.能证明某澄清溶液是盐酸的实验是( ) A.加热、有氯化氢气体产生 B.滴加AgNO3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 C.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 D.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解析:检验盐酸先证明其为酸性物质,使用酸碱指示剂,其次用银离子检验氯离子,如果产生的白色沉淀在稀硝酸中不溶解,就说明含有氯离子,即该物质为盐酸。选D 例2.一包质量为6克的铁粉,可能含有下列某种杂质,当它和足量盐酸反应后,生成氢气0.2克,金属无剩余,则铁粉中含有的杂质为() A.Cu B.Zn C.Al D.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