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技术引论(复习题带术语题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对象技术引论》复习题

一、概念与术语

1. 对象:(1)从现实世界:问题的概念和抽象的或具有明确边界和意义的事物

(2)从数据世界:一组数据以施加在这组数据上的一组操作

(3)从系统观点: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它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一个对象是由一组属性和对整个属性进行操作的一组服务构成的。(P19)2.持久对象:生存期可以超越程序的执行时间而长期存在的对象。(P24)

2.主动对象(3种解释):(1)一个能够启动消息传递的对象。(2)一个能为其他对象提供服务的对象,能被拷贝成代理,并且需要并发控制。(3)其方法(操作)由自身状态的改变而激活。(P25)

3.被动对象:其内部的操作需要通过外部消息驱动才能执行的对象。(P25)

4. 类:一组具有相同性质(属性和操作)的对象的抽象。(P20)

5. 主动类:主动类的对象至少拥有一个进程或线程,因此它能够自主执行(P65)

6. 接口:描述一个类或构件的一个服务的操作集(P64)

7. 用况:用况是对业务过程所包含的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将产生一个对特定的参与者有价值且可观察的结果。(P42)

8. 协作:协作定义了一个交互,它是由一组共同工作以提供某协作行为的角色和其他元素构成的一个群体,这些协作行为大于所有元素的各自行为的综合(P64)

9. 构件:构件是系统中物理的、可替代的部件,它遵循且提供一组接口的实现。(P65)

10. 节点:节点也是物理的,是在系统运行时存在的物理元素,它表示了一种可计算的资源,通常至少有一些记忆能力和处理能力。(P65)

11. 一般类和12. 特殊类:如果类A具有类B的全部属性和服务(操作),而且具有自己特有的某些属性和服务,则类A叫做类B的特殊类,B叫做A的一般类。(P22)

13. 关联(关系):事物(类)之间的一种结构关系,或者说是对象之间连接的抽象,用来描述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P67)

14. 关联类:关联类是一种具有关联特性和类特性的建模元素,可以将其看出是具有类特性的关联,或者具有管理特征的类(P116)

15. 依赖(关系):依赖是两个事物之间的一种语义关系,其中的一个事物的改变会影响另一个事物,反之未必(P106)

16. 泛化(关系):泛化是一种“特殊/一般”关系,即特殊事物和一般事物之间的关系。(P108)

17. 实现(关系):类元之间的语义关系(P16)(看不懂~~ - -!)

18. 链和链属性:对象之间的关联或相互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类的对象的实例之间的实际的或概念上的联系,称为链。链属性:??(P110)

19. 聚合:聚合用来表示事物时间的“整体/部分”关系,“整体”事物是一个较大的事物,它是由多个”部分“事物组成的。(P113-114)

20. 问题域:是指特定应用系统的应用领域,即在现实世界中由该系统进行处理的业务范围。(P47)

21. 系统责任:指系统应该具备的职能。(P47)

22. 消息:消息定义为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P23和P127)

23. 交互:交互是发生在对象之间后对象内部的消息传递行为(P66)

24. 事件:一个触发行为成为一个事件,换句话说,所谓事件是指特定时刻内发生的动作。(P139)

25. 事件流:??没找到~

26. 状态:指在对象的生命期中的一个条件或状况(通过属性值体现),在此期间,对象将满足某些条件、执行某些活动或等待某些事件。(p141)

27. 状态机:状态机描述了一个对象或一个交互在生命期内响应事件所经历的状态序列,即描述其状态变迁。(P66)

28.封装:封装是对拥有结构和行为的一个对象的元素进行划分的过程,封装完成抽象的契约接口和对象实施的分离(P28)

29. 继承:特殊类拥有一般类的全部属性和服务(操作),称为特殊类对一般类的继承(P29)

30 多态:在一般类中定义的属性被特殊类继承之后,可以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同理,一般类中定义的操作,可以在特殊类中具有不同的实现方法。(P31)

31. 抽象:抽象即指通过思考进行分离的行为。另一种解释:表示某事物的本质特征(P27)

32. 角色:当一个类位于关联的某一端时,该类(的某些实例)就在这个关系中扮演了特定的角色。(这个算??)(P111)

33. 限定词(修饰关联):限定词是关联的一个特定的属性,它的值划分了一个关联与一个对象相关的对象集。(p116)

34. UML的规则(命名、范围、可见性等):P70-P71太多了~不想打~

35. UML的公共机制(详述、修饰、扩展机制(构造型、标记值、约束))P72-74

二、思考题

1.为什么应用对象技术可以改变软件制造(生产)方式?

2.试述建模的重要性,为什么建模可以降低系统实现的复杂度。

3. 为什么面向对象方法能较好地管理复杂性并增强伸缩性。

4.何谓“软件复用”,为什么说面向对象技术对“软件复用”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支持?

5. “用况驱动的、迭代式的、增量”的开发方法的要点、优点、时间盒。

6. UML的三大建模元素(事物、关系、图)、各种结构事物的定义和用途。

7.“计划和细化”阶段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活动。

8.“构造阶段”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活动。

9.面向对象有哪些要素?为什么说“封装”是其最重要的要素?

10.何谓链属性,试述链属性不应置入关联两端的某一对象类中作为其属性的理由,请举例说明之。

11.系统分析阶段如何识别类和排除虚假类?(分别简述语法分析法和现实分析法的要点)。12.系统分析阶段如何识别关联和排除虚假关联?(分别简述语法分析法和现实分析法的要点)。

13.简述描述类的基本特征(名称、属性等)并举例说明之。

14.软件维护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为什么说每一次维护可能又是一个较小的应用开发过程?15.为什么“继承”可以简化对问题的认识?

16. 面向对象系统中通常存在着持久对象、主动对象、和被动对象等三种对象,给出这三种对象的定义,并举例说明之。

17.解释“多态性”的基本含义,为什么“多态性”的实际应用必须建立在类的一般化层次结构上?

18.列举引起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面向对象方法如何应对需求的不断变化?

19.何谓“多态性”,试举例说明“多态性”的应用。

20. 简述软件维护的主要工作,并说明其重要性。

三、设计部分

1. 根据给定的领域和场景写出问题陈述、建立用况模型,针对指定的用况,写出事件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