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多种媒体资源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方法。
它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利与弊,下面将分别进行探讨。
多媒体教学的利在于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呈现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和书本上的文字,但这种方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借助各种视觉和听觉刺激,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来呈现知识,使听觉和视觉得到充分的刺激,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灵活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讲,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
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在教学视频中加入一些解题或思考的环节,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多媒体教学还能够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
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
多媒体教学需要使用电子设备和网络,这对学校和学生来说可能会增加一定的经济负担。
使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如果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不熟悉或不善于运用,可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
一味依赖多媒体教学也可能导致学生对文字和纸质教材的依赖性减弱,从而影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记忆和理解能力。
多媒体教学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且需要注意教学平衡,避免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其他教学方式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在多媒体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浅谈多媒体教学之利弊

忙着操作 , 多时候就无暇顾及到与学 生交流。 很 这样的话 , 老师既不 能 掌 握学 生 的理 解程 度 也 不 能 照顾 到学 生 感 受 , 个课 堂 很 容 易 变 整 成一个满堂灌的教学。 22 助长 了教 师惰性思 想 许 多教 师用 了多媒体就 不愿 写教 _ 案, 不愿去探讨课文 , 去摸 索教学规律。这样就没有 自己的创 新思 维, 没有 自己的教学观点 了, 从而也就助长了教 师的惰性思想。这样 是不利于教学的 , 是不能有所突破 , 不能在教学研 究上取得什么成 绩 的, 这会削弱了教学功能和特点。 23要扬长避短 , . 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 不要流于形式 在课堂上, 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 , 只是 为了赶时髦 , 摆花架子 , 一味地 追求其形式 , 抛弃了它的优势方面 , 反而顾此失彼。现在有许多教师 甚至是领导都认为一堂好课尤其是公开课 必须有多媒体。于是有的 教师为了上一堂分开课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 了做课件上,并为了表 现艺 术 美感 , 课件 中 使 用 了大量 的音 乐 , 有 老 师在 学生 思 考 问题 在 更 时还配以背景音乐, 把课堂当影院进行影视欣赏 了。 加上现在网络便 利, 许多教师在网上就可以找到很多的教学课件 , 结果干脆连备课也 省略, 上课之前只是看一下这些下载的课件 , 考虑好课堂上怎么去展 示这些课件。 这样一来 , 一旦遇到意外, 多媒体出了故障的话 , 岂不 那 糟糕? 由于这些教师课前没有想到这种意外 , 因此没有去想一想不用 多媒体该怎么上, 结果碰上意外事故的话 , 再离开 多媒体去讲课 , 那 这 堂课 的 教学 程 序就 乱 了 , 学 的 效果 肯定 是 不会 好 的。 教
述一下作者 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 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 优点 缺陷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利与弊

3朗读 的面窄。不管是检查性 的 朗读还 是讲析 、 . 答 问之余 的所谓感情 朗读 ,教 师往往 盯住几 个尖子 , 读 来读去 ,就 是那 四五个学 生 ,大部 分学生 都是规 规 矩矩坐着当 听众 。这 种多数 学生得 不到 朗读 练习 的现状 ,怎能 提高 朗读 教学 的质量 又怎能落 实语 文
教 育 中最 基 本 的 “ 读 ” 呢 ? 会
由此 可见 .培 养语 文能力 应 当在 听说读 写 四个 方面 下功 夫 。但是 在平时 的教学 中 ,存在着 偏重写 的训
蠢■
.
彩
谭
稚
浅谈 在 化学 教学 中 用计算 机 多媒体 的利 与弊
◇ 河 北 玉 田一 中 徐 岩
嗽
【 摘
了剖析 。
要】以计算机 多媒体 和 网络技术 为核 心的现代教 育技 术 目前 已渗透 到各个教 学领 域 ,以计 算机 多媒
体课件 为主的计 算机 多媒体技 术得到 前所未有的开发 和利用。本 文从 实际教 学的 角度对计 算机 多媒 体教 学进行 【 关键词】计算机 计算机 多媒体 链接 F A H 课件 LS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的 目的 ,是 指 导 学 生 正 确 理 解 和
去读 ,这样 的朗读容 易导致学 生做事 心不在 焉 、缺
乏 目的性 。
运用 祖 国的语 言文字 ,使 学生具 有初步 的听说读 写 的能力 .同时在听说读 写的训 练中 ,进 行思 想品德
的 教 育 ,发 展 学 生 的 智 力 ,培 养 良 好 的学 习 习 惯 。
接一 些相关视频 、图片 ,或制作 一些模 拟动 画以加
深理解 。
到课 堂上 。这样 不但扩 大 了学生 的知识 面 ,也提 高
浅谈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关键 词 : 有机化学; 多媒体教学
Di c s i n o h s u so f t e Adv nt g n s dv nt g ft p i a i n a a e a d Di a a a e o he Ap lc to
sr c in ,e r c st pp st fe t fa a tg n s d a t g .To i r v d c to a u l y,ta h r h u d tu t s mb a e wo o o ie e cs o dv n a e a d dia v n a e o mp o e e u a in lq a i t e c e s s o l c mb n h wo e u aina y fmu t o i e te t d c to lwa s o li—me i n r d to a e c i g a d l an e c t e . da a d ta iin lta h n n e r a h o h r Ke r :Or a i y wo ds g n c Che sr mity;mut li—me i e c n d a t a hi g
o uli—M e a Te c n n O r a i e ity fM t — di a hi g i g n c Ch m sr
L h n —y ,S N a /Z e g i U Xio—qa g in
( col f h mir adC e i l n ier g hn zo nvri , i guC a gh u2 14 C ia Sh o o e s y n h m c g ei ,C aghu U i sy J n s h nzo , hn ) C t aE n n e t a 1 36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利与弊

美 中进行文化 的陶冶 , 真正 回到 “ 文” 神状 态。而多媒体 辅助 人 精
教 学 将 声 、 、 融 于 一 休 , 成 立 体 的 效 果 , 易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图 文 形 容
思想走下 去 , 教师 的全部心思都在 如何操 作多媒 体上 , 本就无 根
暇顾 及 学 生 的反 应 , 师 已然 成 为 了呆 板 的 机 械 的操 作 员 。这 样 教
文教 学 中 的利 与 弊 。
一
生的影响是 很大 的。教师 的语言 、 作 、 动 眼神 . 微笑 , 都是传 递信
息 , 强 教 学 效 果 , 进 师 生 的 感 情 交 流 的 重 要 手 段 。尤 其 是 语 增 增 文 教 学 , 师 更 是 应 该 以 情 感 、 格 魅 力 等 去 感 召 学 生 , 导 学 教 人 引
的感 情 交 流 , 生 听 的 是 音 箱 里 的 声 音 , 的 是 荧 屏 上 的 图 象 。 学 看
生 的积极性 , 而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 学 中, 从 我们 讲授
教 学 说 明 文 时 , 堂 气 氛 是 死 水 一 潭 , 是 囚 为 说 明 文 在 表 达 上 课 这 重 在 说 明事 物 的 特 点 、 质 、 因 、 用 等 ; 语 言 上 注 重 科 学 性 、 性 成 作 在
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 , 就是抢 占了学生思维活动 的阵地。 学 生需要通过 对语言文 字进行认 真品味 , 中体验各种情感 , 从 才能 真正体会语言 的精彩 , 并培养审美情趣。 ( ) 二 忽视了教师 自身 的影 响和示 范 , 化了师生之间情感的 淡 交流。在很多 回忆教师 的文章 中, 都不惜笔 墨的描写了教师们在
师 范 大学 出版 社 。0 1 20.
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

一
、
引 言
二十一世纪 , 信息技术正 以惊人 的速 度传播着 。丰 富 、 精
二、 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
自2 0世纪 9 O年代以来 , 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 、 蓬勃发展 ,
彩、 多变 的各种计算机文化扑面 而来 , 这使得 现代 学校 中的传 其应用 已遍及 国民经济 与社会生活 的各个 角落 ,正在对人类 统教育受到强烈的冲击。停留在“ 粉笔 、 课本” 固有模 式的传统 的生产方式 、 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带来 巨大 的变革 。所谓 的 教育体 系受 到了时间和空间的极大 限制 ,已不能适应培养具 多媒体技术是 以计算机 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 。特别是 由于多
浅谈 多媒体 辅助教 学 的利与弊
马 占军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工学院 成 阳 72 4 ) 106
摘 要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在教学上 的普 了文字、 图形 、 动画、 视频 、
声音 、 特殊效果 等, 了无 限想象的空间 , 包含 它不仅改变 了我们 学习和理解 问题的方式 , 且还改变 了我们传播信 息的方式。然 而
有新技术 、 新知识密集型人才的需要 。而且 , 传统 教育所存在 媒体具 有图 、 、 文 声并茂甚 至有活动影 像这样 的特点 , 以能 所
的缺少对教育对象的个性 细分 、潜力挖 掘和能力培养等问题, 提供最理想 的教学环境 , 它必然会对教 育 、 学过程产生深刻 教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典朵J 的第
部分 Is i 则讲 进了一 个探险 碱 部分 教材 内容 , 谍歧 拦… r l ec i 新 明劬 的敷捌 编 地使 用教 材进行 多媒体 备课 ,在 叫确教 学 目 标 分需 写原 则 指 出教 学 内容 要给 教 师的 数学 和 学 的 前提下 世计具 体的教 学方 案时 ,有取 有舍 , 上 学习 留 有选 抒 的余 地 的 】 以牛 津版 教 材 打破 有 ,创造 地使 H教 材,灵 活地 利用教 ! _ ! { 使救材 成 为更好 的知识 载怫 ,达到 好的
个 锻炼 学牛 表达玑 并点 侍 自己 教学 效粜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口河 南省 郑 州市惠 济 区实验 小学 崔 燕
如 果 多 媒 件拙 术是 片锦 添 花 的 绿 朵 听 、 脑 了 , I地 帮助学 理解 内容 、 魁 r
2 多的 运用多 媒体会 埋没 教师的 个性 过
多 体 教 手 段 虽 然能 给 我 们 带 来 诸
叶 , 么 . 课程 教学则 是 邵 新
朵绽放 的佗营
受 到感染 ,使他 』 强烈 的学 爿被 ,从而 广
{ 随着佶 包技术 的 I益礁展 ,多 体教 学丁段 任 产生 学 习动机 ,达到 “ I 课 始 , 亦生 ”的境 多 方便 和 好处 ,们 敷帅 在 课堂 教学 的 丰导 趣 地位 是 多媒 体 所尢 法取 代 的 有 的教 师 一 味 课堂 t被广泛 运川 , f ・ J 破了传 统的 以教师 为 界
学 生 分 熟悉 的 内择
据 我所 教学 生 的 甚
棚 芙训 ,将 础 , 课 仲制 作的时 候 我 有意 地删除 了这 个 ,弱 化 r『语练 】
的实际『况加 “充分利用 , 台笔者的实践 , 站 调 整教 材 内容顺 序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教学中的利与弊

辑 交 、逻 辑 并 、逻 辑 差 的运 算 ,借 助 多媒体 教学 不仅 使叠加 前到 叠加后 的 过 程 变 得 一 目了然 ,还 加 深 了学 生 对 图层的理解 。再 比如在空 间数据 的处 理 一 章 中 ,讲 到 图形 编 辑 时 ,采 用 板
书 教 学 讲 解 “ 除 、 增 加 、 移 动 一 删 个 顶 点 ” 往 往 使 得 学 生 “云 里 雾
达 ,只 能通 过 理 论 课 后 的 上 机 实 验 进
行补 充 ,这 样 产 生 的 教 学 效 果 肯 定 不 如让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即 时 的 领 会 。而 多 媒体教学弥补 了这一缺憾 ,可以结 合 声音 、 图形 、 图像 、动 画等 多 种 多 样的形式在课堂上实时地进行讲解 。
富,复杂多样的地 图完整规范地展示出 求 绘 出栅格数 据和 矢量 数据 , 果采 用 如 来 ,不借 助现 代 的多媒 体技 术是 根本 无 传统的板书绘画,既浪费时间,又不规 空 加 上声音 的配合 ,以及使用者 与计算 法实现 的 。由此 可见 , 间数 据 的表达 范 。采 用 多媒体 教学 ,可以 立即呈 现 出 机 之 间的 人 机 交 互 操 作 ,完 成 教 学 或 和 可 视 化 的 教学 工 作 是 离 不 开 多 媒 体 既 美观又规 范 的 图形 图像 ,节省 了大量 的时 间 ,提 高 了学 习效率 。 训 练过 程 。 它相 对 于 传 统 的板 书 教学 的。 是 一种革 命性的 变革 ,具 有 交互性 、 集 成 性 、可 控 性 等 特 点 _・ 。 2 22 . 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 许 多 复杂 的 问题 上 , 当教 师 采 用 晦 涩 的专 业 词 汇 , 按 部 就 班 地 一 步
形状 、大小、颜色等 。想把这些 内容丰 性 四又 树 ( 图 1”等 章节 时 ,经 常要 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摘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已是现代潮流的趋势,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多媒体有着独特优势,但也存在缺点,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使用不当则可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我们要正确对待,认真把握,才能发挥其优势,避免其缺点。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利与弊 一、计算机多媒体的概念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正在逐步走入各个领域及千家万户,计算机多媒体教育事业也随之兴起。那么什么是多媒体教学呢?它在教学中充当了什么角色?我们知道,人们通过眼睛,耳朵,嗅觉、皮肤等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形成信号传给大脑,然后由大脑接收并作出反应。过去我们的教学是由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用耳朵听,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用眼睛看。知识就是这样通过老师这个活生生的“媒体”传递给了学生,可以这样认为,老师就是一个传递“音”和“像”的多媒体。所以说,多媒体教学从来就存在的,并非现在才有的事物,只不过过去我们不这样称呼而已。现在我们所说的多媒体教学准确地讲应该叫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的手段,由计算机作为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使用了电子化多媒体教学,当时一般采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电子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电子化教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特征,也可以说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前身。九十年代起到现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逐步取代了电子化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有着强大的功能和独特的优势,它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信息,按教学的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输出设备输送出来,并还可以做到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互动,交互操作,完成教学过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国家的肯定,教育部【2005】1号文件规定:“国家重点建设大学、2112工程建设大学,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数应不少于30%”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问世和兴起带给人们巨大的利益,并能迅速被接受,有赖于它以下的特性: (一)、直观性 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显示器、扬声器等设备将图像、声音输送出来,作用与人们的视觉、听觉器官,人们直接就可以感受到计算机所要表达的内容。正是由于直观性,计算机多媒体能轻易地被人们接受,得以广泛应用。 (二)、可重复性 源于计算机的复制技术,多媒体里面的内容可以轻松的复制,我们可以减少大量编辑工作,并且能轻易获取信息资源。 (三)、信息大容量性 由于计算机存取技术的发展,现在计算机信息储存容量已经非常大,人们可以将大量的信息资料储存进计算机,并可以随时调用。 (四)、可控制性 可控制性表现为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综合控制和处理多媒体信息,并按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可控制性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特点之一。人们利用计算机的可控制性进行人和计算机、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相互交流,创造出了多媒体和网络的无限精彩,给我们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进步催生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它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给我们视觉、听觉两个方面精彩的刺激,留下深刻的记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一)、生动形象,图文并茂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信息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组成,图文并茂,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上语文课教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四句诗句的解析,我们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给学生作生动形象的讲解:首先给学生显示“王之涣”的画像,之后,一个字接一个字地打出“王之涣(688――742),字秀凌,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盛唐诗人……在职以清白称”,在打字的时候,伴随声音解说。之后,慢慢抹去画面,出现另外一个动画画面:黄昏的太阳正在一点点地西下滔滔的黄河奔向大海鹳雀楼座落在黄河边,诗人王之涣在鹳雀楼的最高层极目远眺……然后在画面上逐句显示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四句诗句,并朗诵诗句。在这样的氛围下,相信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已经透彻了,并且印象深刻。又例如:眼视光学屈光检查方法中检影验光教学,如果用传统教学方式,借助挂图显示检影中影光顺动和逆动的示意,就很难展现其动态的过程。尽管教师讲得栩栩如生,但学生仍是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如果在教学中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一个Flash动画,使检影中影光顺动和逆动的抽象过程直观化,学生们通过Flash动画,可以清楚的看到检影中影光顺动和逆动的过程表现,很容易理解,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信息来源广,资料丰富 由于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发达,我们可以轻易地从计算机互联网获取大量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互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资料数据库,给我们提供资料数据。我们可以利用百度、谷歌等工具搜索资料数据,甚至可以提问回答。或者通过QQ、msn等聊天工具互相传递资料数据,商量讨论问题。比如:需要一个上“眼视光学屈光检查方法中检影验光”课的课件,如果不想自己制作,第一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下载数据资料,利用下载的数据资料动手制作课件,如果网络上有现成的课件,也可以直接下载;第二,可以通过QQ、msn聊天工具从别人的计算机传送过来。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信息技术基础》一课,开始播放一段《阿童木》的影视片断,此片断把大家带到了遥远而神秘的未来世界。片中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无一不刺激着学生的大脑皮层。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唤起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授《计算机发展史》时,把“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四代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三个内容用PowerPoint做成图文兼备的幻灯片,上课时,教师用计算机和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把幻灯片中需讲解的内容适时的投影到屏幕上,学生直接从屏幕上获取比较全面、直观的知识,这样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 听等感官需求,能激发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辅导,它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望尘莫及。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速度、提高教学效率;能增强理解和保持;能激发学习动机、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等。现在市场上有许多的英语学习机,双语学习机,就是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体现。计算机多媒体还给学生自学提供方便,比如:初学者要学习计算机的简单操作,只要买一张学习光盘,用计算机安装播放即可自学。 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计算机多媒体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缺点和不足,如果把握不好,就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滥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即使计算机多媒体再发达,它也永远是我们的一个教学工具,但是它集声音,图像、文字一体,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如果我们没有理解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而滥用,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没有注意把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过分依赖媒体技术,不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则违反了多媒体教学应遵循“辅助”性原则,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和多媒体设备提供的教学信息。教师的讲解和启发被多媒体设备的播放来代替;忽视学生的学习、思维规律;简单地用计算机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不能遵循“以学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顺序,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二)、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势必淡化师生教学关系的情感交流 传统教学,都是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完成的。换一句话说,是师生之间通过语言手势、肌体动作以及神态等等来交流情感。而现在的多媒体教学缺少了教师的热情参与,在课堂上,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而弱化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的信息反馈;学生关注的是屏幕上所演示的内容,教师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人性化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所取代,教师也便将课堂拱手让给了多媒体。文字作品贵在以情感人,语文教学不容忽视情感的作用。我们知道,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 (三)、多媒体教学缺乏人格教育 多媒体是物,而它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无法在感情上进行沟通,更不能由学生表情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也不能针对对全体学生而因材施教。没有与学生接触,一味地传授知识、提供大量信息忽略品德修养和价格塑造。其次,教师忙着操作,很多时候就无暇顾及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话,老师既不能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能照顾到学生感受,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