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专业培养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样本(5篇)

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样本大类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毕业生应能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具备继续深造的能力。
二、培养要求1. 具备较扎实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2. 具备较强的土木工程设计和分析能力;3.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工程问题分析和解决;6.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学等2. 专业基础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结构分析、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3. 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地震工程、公路工程、城市规划等4. 选修课程地基处理、桩基工程、隧道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道路检测与养护等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2. 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包括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设计等,通过设计项目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包括材料试验、结构试验等,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
五、实践能力培养1.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将参与工程实践项目,例如参观工地、进行测量和检测、参与设计施工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2. 学校将提供实践基地和实验室设施,以满足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需求。
六、学科竞赛学生可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例如土木工程设计竞赛、工程结构模拟竞赛等,通过竞赛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七、就业与发展1. 毕业生可在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工程咨询公司等就业,担任土木工程设计、施工或管理等职位。
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本科培养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本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土木工程师(岩土)、建造工程师基本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和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地铁、隧道与桥梁、基坑)、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及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 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①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②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技巧和一定的交际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及管理技术和经济分析工具。
④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体育合格标准。
(3)自然科学知识:①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利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初步应用。
③了解当代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实际工作中以化学的观点观察物质变化的规律。
(4)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能解决常规性技术问题的工程基础知识。
(5)专业知识: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岩土工程勘察、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岩土与地下工程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并能利用其解决岩土体稳定性问题。
2. 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岩土工程方面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3)创新能力:具有岩土工程方面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技研究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2篇)

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第一章绪论1.1 培养方案的背景和目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任务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高级人才。
1.2 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贯彻素质教育,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原则:(1)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包括综合素质、学术素质和专业素质。
(2)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4)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1)具备扎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从事工程设计和研究的能力;(2)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技术动态和工程发展趋势,具备工程实践能力;(3)具备开发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具备工程项目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具备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和科技咨询的能力;(5)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2.1 专业核心课程(1)土木工程基础课程:包括力学、工程地质学、物理化学、结构力学等;(2)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包括钢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工程、桥梁工程等;(3)辅助科学与技术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测量学、施工与管理等。
2.2 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通过实习环节,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实践工作的现状和要求,提高实际工作能力;(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3)毕业设计(论文):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工程设计或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源自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土建专业,199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专业,2000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重庆大学后,经过对相关专业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整合,形成了现在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作为新中国首批建筑类专业院校中的主导专业,一直秉承“求真务实”的优良教育传统,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逾两万名。
在1995年至2013年间连续4次以“优秀”成绩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教育评估;2008年经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批准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高等教育特色专业;2013年评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1)办学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在国内具有名列前茅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
目前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岩土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为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连续多年在多种评测中列于A+或A++级,排名位列国内同类高校前茅。
(2)专业方向齐全,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模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具有明显优势。
土木工程专业现设有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道桥工程和安装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基本覆盖了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各相关领域。
学院始终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办学原则,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质量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是国内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3)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以引进和培养等多种方式构建的人才队伍为专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现有在职专任教师160余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31~45岁的教师占比67.7%,从年龄构成上显示出强劲的可持续性;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83人具有博士学位,5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7人,占教师总数的53.0%;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合理,毕业于国外和国内其他高校的77名,占总数的40.9%,拥有这样一支年龄、学缘结构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为主的师资队伍,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
2024年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样本

2024年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样本一、专业概述土木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培养具备土木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研发能力的工程师,能够承担土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维护、管理任务。
二、培养目标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实习,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1. 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
2. 具备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能够进行工程方案设计,实施施工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
3. 具备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研究。
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素养,具备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5.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6. 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能力。
三、培养课程设置1. 基础学科课程(必修):- 工程力学- 结构力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钢结构与钢管塔- 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 桥梁工程与隧道工程- 岩土工程与基础处理- 道路工程与交通工程- 施工管理- 工程测量与测绘-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工程材料与试验- 工程设计与施工软件2. 专业选修课程:- 地下工程- 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规划-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环境工程与水污染控制- 施工机械与设备- 结构工程与防灾减灾- 城市规划与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 实践教学课程:工程实习、工程项目实训等- 实践知识与技能培训:科研实验、工程测绘实验等- 校外实践:实地考察、调研实践等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1. 实习实践:通过校内外的实习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土木工程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
2. 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方案评估、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能力。
3. 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过程控制的能力,包括项目计划、资源调配、工期控制和质量管理等。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引言:土木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培养学生在设计、建设和维护土木基础设施方面的能力。
因此,一份有效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应当包含丰富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和实习,并结合最新的科技发展趋势。
一、理论课程:1.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力学、热力学等,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结构力学、土力学、水文学、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理论的深入理解。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如桥梁设计、水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等,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能力。
二、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通过开展实验课程,培养学生操作实验仪器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工程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土木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工程设计:设计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土木工程项目,如道路、桥梁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施的技能。
三、实习:1.实习机会:学校积极与各相关单位合作,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如建筑公司、设计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环境。
2.实习任务: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任务,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并熟悉相关工作流程。
3.实习评估: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估,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提高实习效果。
四、科技创新:1.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机会进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2.科技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科技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论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交流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职业规划:1.职业导向:提供职业规划教育,向学生介绍土木工程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
2.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包括职业技能培训、简历编写、面试技巧等,提高学生的求职竞争力。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6版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085213)一、专业(领域)简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是研究建造各类工程设施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监测、维护等的工程领域,其涉及的领域方向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建造等。
本领域覆盖的技术主要有设计技术、施工技术、维护与加固技术、管理技术、实验技术、计算机分析与仿真技术等。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覆盖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以及电、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行业。
二、培养目标1.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培养掌握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2.知识要求: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按特定领域方向可选的矩阵论、概率论、数值分析、应用统计、随机过程、应用泛函分析、优化理论与方法等应用数学知识及相关物理、化学知识;外语、信息检索等工具性知识;自然辩证法、工程伦理、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等人文社科知识。
(2)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域某一方向较为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为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主要包括: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的理论与应用、结构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现代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钢结构理论与应用、岩土工程理论与应用、地下结构理论与应用、桥梁结构理论与应用、现代施工技术、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结构防灾减灾技术、结构全寿命维护技术等。
随着领域外延的进一步扩大,不同学科与不同领域间的交叉进一步加深,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能力要求: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能够通过检索、阅读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能够符合专业需求及关联问题信息的能力,并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岩土工程培养方案

岩土工程培养方案一、岩土工程培养方案的专业概况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地质体与工程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地下水与地下土体的影响。
岩土工程是一个综合性交叉学科,它涉及到地质工程、岩土力学、土力学、地震工程、地下水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的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需要大量的岩土工程技术人才。
二、岩土工程培养方案的基本目标1、掌握岩土力学、地质工程、地下水工程等相关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具备岩土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技术研发的能力。
3、具备解决岩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岩土工程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岩土力学》、《土力学》、《地质工程学》、《地下水工程学》2、专业技术课程:《岩土工程设计》、《地基与基础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监测》3、实践教学:实验课、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四、岩土工程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安排1、实验课:包括岩土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岩土材料实验等。
2、课程设计:包括岩土工程设计、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等。
3、实习:安排在岩土工程相关企业或工程项目中进行实习。
4、毕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选题,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的能力。
五、岩土工程培养方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授、实验、实践、讨论、案例分析等。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如计算机仿真、虚拟实验等,提高教学效果。
六、岩土工程培养方案的实施与措施1、建立完善的教学团队,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不断更新实验设备、配备先进的实验仪器。
3、加强与企业、工程项目的合作,提供学生实践教学和实习机会。
4、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七、岩土工程培养方案的总结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0.3 0.3 0.3 0.3 0.3 0.3 1.5 1.5 1.0 1.5 1.5 0.5 6.0 0.3
3 4 4 4 4 4 4 24 28 18 24 24 1 14 4
数值计算 大学物理(Ⅱ-1) 高等数学(Ⅱ-2) 高等数学(Ⅱ-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实验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线性代数(Ⅱ) 土木工程材料 电工学原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II) 程序设计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 房屋建筑学(II)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概论 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1) 土木工程施工(I) 建筑钢结构 路桥施工与经济管理 道路勘测与规划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 工程地质 工程机械 弹性力学 水文学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隧道工程 道路工程 交通工程 桥梁工程(II) 制图综合训练 社会实践 工程地质实习
1 1 42 34 32 48 40 32 30 30 30 1 2 12 36 80 42 42 32
土木工程学院 2007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
总学分: 总学时:
课程编码 01000110 01000220 01000920 01001030 01001130 01001230 04000135 04001335 04020335 04020435 10002040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社会实践 大学英语(1) 大学英语(2) 大学英语(3) 大学英语(4) 大学物理(Ⅱ-2) 学分 课时 开课学期 课程性质 1.0 2.0 2.0 3.0 3.0 3.0 3.5 3.5 3.5 3.5 4.0 1 32 32 48 48 3 56 56 56 56 64
10006220 10019035 10019565 10019745 10020730 10020815 10020930 10025520 13000720 15009625 18006930 18007135 18007225 19008720 19020110 20000110 20000730 20002230 20002515 20002730 20002930 20003020 20003920 20004020 20004120 20004220 20004820 20005215 20005315 20005415 20005730 20008010 20008110 20008205
20008310 20008710 20008820 20008910 20009010 20009110 20011325 20013925 20016015 20017920 20018225 20018440 20018745 20019545 20019625 20019745 20019825 20019925 20020025 20020220 20020225 20020330 20020530 20020615 20020920 20021010 20024020 22000105 22000220 25000110 25000710 25000810 25000910 6700011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钢结构课程设计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 岩体力学 隧道工程 基础工程(I) 地下建筑结构 建设项目管理 监理工程概论 道路工程 交通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2) 毕业设计 建筑设备 结构力学(I-1) 结构力学(I-2) 土力学 弹性力学
1.0 1.0 3.0 2.0 2.0 3.0 2.5 2.0 1.5 1.5 1.5 1.0 2.0 12.0 2.0 4.5 2.5 2.5 2.0
专业认识实习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1)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2)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建筑钢结构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流体力学(Ⅱ) 城市地下空间概论 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2) 工程测量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Ⅰ) 结构力学(Ⅰ-1) 结构力学(Ⅰ-2)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I) 钢结构设计原理 土力学 房屋结构设计 岩体力学 岩体力学 基础工程(I) 专业英语 建筑设备(I) 建筑钢结构 工程测量实习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 大学化学实验 大学化学(Ⅱ) 体育(1) 体育(2) 体育(3) 体育(4) 军事理论
67000530 67000625 67000725 67000825 67000925 67001025 67001125 85000215 20007515 20007610 20007815 20007915 20021305 20021460 67001325
军事训练 形势与政策(1) 形势与政策(2) 形势与政策(3) 形势与政策(4) 形势与政策(5) 形势与政策(6) 文献检索与利用(II) 工程概预算 建筑法规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地基处理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及答辩 形势与政策(8)
1.0 1.0 2.0 1.0 1.0 1.0 2.5 2.5 1.5 2.0 2.5 4.0 4.5 4.5 2.5 4.5 2.5 2.5 2.5 2.0 2.5 3.0 3.0 1.5 2.0 1.0 2.0 0.5 2.0 1.0 1.0 1.0 1.0 1.0
1 1 2 18 1 1 40 40 28 32 40 64 72 72 40 72 40 40 40 32 40 48 48 24 32 2 32 8 32 16 16 16 16 16
2.0 3.5 6.5 4.5 3.0 1.5 3.0 2.0 2.0 2.5 3.0 3.5 2.5 2.0 1.0 1.0 3.0 3.0 1.5 3.0 3.0 2.0 2.0 2.0 2.0 2.0 2.0 1.5 1.5 1.5 3.0 1.0 1.0 0.5
32 56 104 72 48 24 48 32 32 40 48 56 40 32 2 16 48 54 24 54 48 36 32 32 32 32 36 28 280 9100810 9101700 9101850 9101900 9101990 9102000 9102110 9102240 9102250 9102300 9102440 9102510 9200240 9300310 9500450 9500460 9500490 9500800
土木工程学院 2004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
总学分: 总学时:
课程编码 2200070 2200080 5201360 5201370 6300310 6301180 6700120 67001225 67001325 9100120 9100140 9100150 9100160 9100170 9100180 9100200 9100220 9100230 9100240 9100260 9100270 9100360 9100370 9100390 9100410 9100420 9100460 9100470 9100480 9100500 课程名称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课社会实践 专业英语(1) 专业英语(2)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II) 计算机辅助设计 建筑法规 形势与政策(7) 形势与政策(8)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房屋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I) 钢结构设计原理 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 建筑钢结构 工程概预算 工程机械 水文学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岩土工程数值方法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 防护结构 高层建筑施工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地基处理 专业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1) 学分 3.0 1.0 2.0 2.0 1.5 2.0 1.0 0.3 0.3 4.5 2.5 3.5 2.5 1.5 1.5 1.5 1.5 2.0 2.0 2.0 2.0 1.5 1.5 1.5 1.5 1.5 1.0 4.0 1.0 1.0 课时 54 1 32 32 27 37 18 4 4 77 42 60 42 30 30 30 30 36 36 36 30 24 24 24 24 24 1 4 1 1 开课学期 课程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