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人生(1)

合集下载

苦乐人生作文开头结尾

苦乐人生作文开头结尾

苦乐人生作文开头结尾
开头:
早上醒来,看到窗外阳光那么灿烂,就觉得人生啊,跟这太阳似的,有时候亮堂,有时候也藏着点烦心事。

咱们这一辈子,就像个大型派对,有笑有泪,有开心也有难过,每一个小插曲都特别珍贵,值得咱们好好珍藏。

午后,阳光偷偷溜进屋里,洒在桌上、地上,那些光影,就像咱们人生里的各种经历,有的让人头疼,有的又让人乐开了花。

有人为了梦想拼了命,也有人轻轻松松就收获满满,但不管怎样,都是咱们人生的一部分,都是宝贵的。

结尾一:
到了晚上,星星都出来了,咱躺在床上,想起以前那些日子,有哭有笑,都特真实。

那些眼泪和笑声,就像天上的星星,永远在咱心里亮着。

人生啊,就是甜酸苦辣都得尝尝,所以咱们得珍惜每一刻,好好体验。

结尾二:
月光洒在湖面,那景象真美,就像咱的人生,有平静也有波澜。

那些过去的不容易和开心事,都沉到了湖底,变成了咱最宝贵的财富。

在人生这条路上,咱们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感恩。

就带着这
些回忆,咱们继续往前走,让未来更加精彩。

结尾三:
你知道吧,雨过天晴后的彩虹,那叫一个美!人生也是这样,
经历过困难,才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那些苦和乐,都是咱们成长的
垫脚石,让咱们越走越远。

苦乐人生

苦乐人生

苦乐人生刘俊芳,中教高级。

1941年5月9日生,沁县新店镇陈家沟村人。

幼年时,我的家乡是敌占区,听大人讲,我出世不久,妈就抱着我躲反,有时夜宿荒郊,我饿得直哭,妈用手捂着我的嘴,怕被鬼子听见招来杀身之祸。

全国解放后,曾是敌占区的家乡土改晚。

父亲那时当小教,人家说我家里有当先生的,于是就成了错斗中农。

那时我家连妹妹共三口人,人家只给了三个破碗,没给筷子,就被扫地出门了。

之后母亲被劳改,把我和妹妹丢在寒窑里,饿了就大哭小叫。

年余后土改纠偏,才回到本就属于自己的家,可是家里已被洗劫一空了。

在我的记忆里,共和国成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香汤辣水是什么滋味。

共和国诞生那年,我八周岁,父亲送我上学。

那时我无忧无虑,肚子不闹饥荒,功课不愁学会。

属于自己的时间,不是和伙伴们上山摘桃打杏,就是下河摸鱼捉鳖。

有一次,已是四年级的我们三个“坏蛋”趁老师不在,写完作业就充分利用时间,上房揭瓦掏家雀,从房上下来,才发现老师正在教室时。

他笑盈盈地说:“我怕一惊吓,你们从1房上摔下来,现在好了,快把雀儿处理掉,回来领赏吧。

”我们每人领了十个板子的赏。

此后我再也不敢无事生非了,而且成绩扶摇直上,老师仅一次打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路顺风,直到读完初二。

这是我童年时代的一段最美好时光。

大跃进那年秋,升入初三的我在入团时,突然祸从天降。

按当时的规矩,入团需要一张家庭情况调查证明,班主任赵廷俊派我的同村同学杨青山回村调查。

杨回去在会计家盖了一个章,就私自在调查表上填了“富农”二字,从此班里对“隐瞒”成份的我开始批斗,每周两次,总共六次,火力逐渐加大,最后一次,竟在我“顽抗”时从严,即拉熄电灯,拳打脚踢,直至打倒在地,就这样我也中能当“茅坑里的石头”,因为我怕“鱼目混珠”后成了五类分子的子女,那将永世不得翻身。

所幸校长陈汉英在我忍无可忍的时候,从党校学习回来,很快派人去调查,结果是冤枉洗清了,班主任换掉了,杨也败兴了。

原来赵与班里某女生关系暖昧,有人背后议论,杨诬告了我,于是我受到制裁。

苦乐人生作文开头结尾

苦乐人生作文开头结尾

苦乐人生作文开头结尾
开头:
人生啊,就像个五味瓶,啥味都得尝尝。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像是站在山顶上,看着蓝天白云,心情爽到爆;有时候又觉得像是被大雨淋湿,心情郁闷无比。

但这就是生活,不是吗?
中间:
说到苦,谁还没遇到过几个坎儿呢?就像那天,你兴冲冲地计划着和朋友们出去玩,结果突然下起大雨,你只能窝在家里发霉。

那种失望和无奈,真是让人想骂人。

但你知道吗?这种时候,其实也是个机会,让你学会怎么在逆境中找乐趣。

比如,窝在沙发上听首歌,看个电影,说不定心情反而变得好起来。

而说到乐,那就更简单了。

有时候,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就能让你乐开花。

比如,你突然收到一条好消息,或者是走在路上听到一首喜欢的歌。

那种心情,就像是被阳光普照,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结尾:
所以啊,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苦,有时候乐。

但不管怎么样,都得继续往前走。

别忘了,那些苦的日子,也会成为你未来回忆里
的一部分。

而那些乐的日子,更是值得你珍惜和感恩的。

就这样,
笑笑哭哭,走走停停,咱们一起迎接下一个精彩的瞬间吧!。

关于我的苦与乐作文(精选36篇)

关于我的苦与乐作文(精选36篇)

我的苦与乐作文关于我的苦与乐作文(精选36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我的苦与乐作文(精选3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苦与乐作文篇1在人生路上,有许多的甜苦与喜忧。

生活让人捉摸不透,不知迎面而来的会是什么,是甜蜜,是痛苦,是喜悦,还是忧虑……人生的路是坎坷的,崎岖不平。

它就像一杯咖啡,先苦后甜,才是真理。

以前,我也觉得读书是一件苦事,很痛苦。

我也是天天盼着放学,一放学就早早把作业写完,然后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每到星期五,就格外开心,因为快到周末了,就可以出去玩了。

临近期考的时候,就在桌子上画一个小日历,天天算一算还有多少天考试,其实是在算还有多少天放假,这样就可以解开绑在身上的绳子,尽情地玩,尽情地撒野啦!但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上了六年级以来,功课多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拿到好成绩。

好成绩是要有付出的,这个付出了,也就是我们说的“苦”。

当你把一道很难的题目解答出来的时候,虽然你已经满头大汗,但你很高兴;当你复习了很久,终于考到了一个好成绩的时候,你很开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靠努力的来的,虽然过程很苦,但是苦后的乐却是永久的,是你一辈子都会记住的。

生活就如同一杯绿茶,在快乐中掺带着一丝辛酸,在苦涩中夹杂着一缕甘甜。

我的苦与乐作文篇2人生滋味尝不尽,酸甜苦辣样样全。

苦与乐更是伴我不断成长。

记得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我们正在树荫下等待体育老师上课。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铃打响了。

随之,体育老师也向我们走来,说:“今天测试800米跑,请大家做好准备运动。

”“可今天太热了,我们会……”“对,今天不适合跑长跑!”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时,老师变的严肃起来,生气地说:“没什么可是的,必须跑,别废话!”同学们都被镇住了,连大气都不敢喘。

只得乖乖的按老师要求做。

苦乐人生演讲稿

苦乐人生演讲稿

苦乐人生演讲稿人生,就像一部戏剧,有苦有乐,有起有落,有悲有喜。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不同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人生。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苦乐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苦。

人生中的苦并不少,无论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还是内心深处的煎熬,都让我们感到痛苦不堪。

面对苦难,我们常常感到无助和迷茫,甚至会产生绝望的情绪。

但是,苦难并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

正是因为苦难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苦难中,我们也能够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学会感恩,学会坚持,学会前行。

然而,人生中也有乐。

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

无论是来自于家人的温暖,朋友的陪伴,还是自己的成就,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更加享受生活的乐趣,让我们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快乐中,我们也能够学会感恩,学会分享,学会珍惜。

苦乐人生,就像是一幅画卷,有明暗对比,有冷暖交融。

没有苦,就没有乐;没有乐,就没有苦。

苦乐交织,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在面对苦难时,我们要学会坚强和勇敢,要相信自己,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在享受快乐时,我们要学会感恩和分享,要珍惜当下,珍惜拥有的一切。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是苦难还是快乐,都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苦难让我们成长,快乐让我们幸福。

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用坚定的步伐,走过苦难,享受快乐,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精彩纷呈。

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拥有的当下,让我们用心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让我们用行动去诠释苦乐人生的真谛。

谢谢大家!愿我们的人生,苦中得乐,乐中求苦,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苦乐人生,终须自渡

苦乐人生,终须自渡

苦乐人生,终须自渡人生苦乐,终须自渡。

人这一生,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辛劳和苦难算是我们不能不花的旅费。

我们在人生路上,缘聚缘散,缘深缘浅,不停地擦肩而过,不停的遇见,陪伴自己一程,又在断舍离,不停地告别。

一些过去的人或事,细细品味,仔细琢磨,总会告诉你人生旅途一定的道理。

人生就是一场炼狱,是一场自我体验,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好的,坏的,我们都需要经历。

好的里面包含着坏的方面,坏的里面也包含着好的方面。

辩证的!人生无常,聚散离合,有缘无份,生离死别,在无常的岁月中,我们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万物皆有裂痕,遗憾才是真正的人生。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凡是总是相对的,没有永久的快乐,也没有永久的痛苦,保持大度冷静的头脑,谦逊和谐的性格,事物才能兴盛不衰。

人这一生,一边观山水,一边迎风雨,一边为生活,一边努力活。

茫茫人生路,终须自渡。

聚散离合都是成长的光芒!人的一生,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的人生活在幸福的范畴,有的人却生不逢时,生活在人嫌人不爱的家里,手指伸出来都有长短。

人皆有命,人的命运不能选择,变不了的过去和充满变数的未来。

人生多风波,命运无定数。

按心而活,按心而做,且行且珍惜!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的拥有,尽心尽力,无愧于心。

人生一世不容易,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疾病、失业、失恋、各种烦恼事,等等。

只有自己承受,自己遭遇折磨,自己经历人生的艰难困苦,自己渡自己。

想开,看开,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坚守信念,把自己从泥泞的漩涡中救出。

时间的流逝也能淡化一切。

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灵魂,晒干潮湿的心,一点点缝补千疮百孔的心。

人生如戏,其实生活比戏剧苦多了。

所有的经历都在伤与痛中反复折磨,都在水深火热中,若隐若现的煎熬。

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的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残缺的才是人生!不气馁,知足常乐,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的过往,浓浓淡淡的风景,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人生。

人生感悟格言(合集15篇)_1

人生感悟格言(合集15篇)_1

人生感悟格言(合集15篇)人生感悟格言11、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看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

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德国]保罗2、音乐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既是一种娱乐,又是文化修养的一个主要成分。

[法]萨特引自《萨特研究》3、要一个骄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脸,只有用别人的骄傲给他做镜子;倘若向他卑躬屈膝不过添长了他的气焰,徒然自取其辱。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谦逊是最高贵的克己功夫。

4、德性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斗争和牺牲中获得的,而美好的将来也要以同样的方法来获取。

——车尔尼雪夫斯基5、通向一块面包的道路,要绕过艰难的沼泽:通向一套衣服的道路,要穿过没有花草的土地。

而这些通向面包和衣服的道路,条条都充满艰难险阻,难以跋涉。

6、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就能体会创造的欢乐与幸福:不怕悬崖绝壁,取于攀登,就能领略崇山的壮丽风光。

7、最大的过失,便是有错不知错。

——卡莱尔8、等机会的人有可能等上一辈子也等不来机会。

9、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不断实现人生的目标,还在于不断提升人生的目标。

10、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班固11、别人的错误也可能是自己要犯的。

12、友情,要用汗水去浇灌,靠忠诚去培育。

13、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帮助。

14、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德国]赫尔巴特15、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英国]戈德史密斯16、邀约你,徜徉冬日的街头,让我们共享温暖而欢欣的平安夜晚!17、倘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

——[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18、有理想的人,生活一定是很充实的。

没有崇高理想的人,那么他的青春将会枯萎,暗淡无光。

19、真理永远是一盏长明灯。

20、看见了罪恶的工具,多么容易使人造成罪恶!21、友谊,是朵淡洁的花。

无须刻意地索求:无须虚假地回报。

22、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葬礼上的致悼词(6篇)

葬礼上的致悼词(6篇)

葬礼上的致悼词(6篇)葬礼上的致悼词(通用6篇)葬礼上的致悼词篇1尊敬的各位长辈、亲戚朋友们:朔风哀鸣,天地含悲。

非常感谢众位亲朋在这寒冬腊月之时前来参加我敬爱的祖父的葬礼。

在这个令人肝肠寸断的时刻,我受大爹、二爹、父亲以及两位姑姑的沉重嘱托站在这里代表大爹闫保即祖父长子哀致悼词,以表达他们对父亲的沉痛悼念。

慈祥善良的父亲海珠大人因患癌症,多方医治无效,不幸于20__年1月23日暨农历己丑年腊月初九15时25分在家与世长辞,享年73岁。

父亲带着对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对我们故土乡邻的深切留念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天有不测风云,父亲自20__年一病不起至今已过去整整十年。

十年间,父亲乐观坚强,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中与病魔一直斗争。

今年夏天病情突然恶化,受尽半年的病痛折磨后父亲痛苦地离开了我们。

回想父亲生前含辛茹苦,不屈不挠的点点滴滴,他平凡而艰辛的一生感人至深,历历在目。

一九三六年农历九月十三,父亲出生于山西省岢岚县,后随祖父举家迁至现在的青春峁。

而祖父二满秉承家传技艺,凭着一把斧头四处为家,维持生计,是当时远近闻名的木匠艺人。

基于此,父亲十三岁便继承家学,技艺已成。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父亲走南闯北,将我闫氏一门的家传手艺发扬光大。

青春峁附近虽也有其他木匠,但也大都师出于祖父手下。

即使是同辈艺人中,无论名声与技艺,能出父亲左右者亦屈指难数一二。

然而父亲做这些并不仅仅是为继承发扬家传技艺,更多的是为生活所迫,为养家糊口。

尤其是1953年先后有了我们兄妹五人后,为了拉扯我们长大,父亲不顾当时生产队的严酷规定,曾经远走内蒙古东胜、巴盟等地打工挣钱。

记不清多少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母亲一人在煤油灯下看着五个孩子嗷嗷待哺,看着长大的后生与闺女,望眼欲穿。

她埋怨与期盼着在外的父亲能够回来,回来帮她照料令人心碎的穷家。

记得最清楚的是1981年前后父亲艰苦在外,三年不曾回家。

儿子继保因为家贫于高一无奈辍学,继荣勉强高中毕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乐人生》系列开示第1篇:苦乐人生时间:2007-02-17各位法师、各位同学:一、末法洪流信仰危机·听经闻法认识自心过年了。

过去大家都很喜欢过年——小朋友们过年可以穿新衣服、有好吃的,又可以到外面去游玩,有压岁钱;成年人过年的时候,有时间去安排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现在过年的方式跟意义跟过去有些不同:过去物质方面比较匮乏,过年的时候丰富一些,大家比较有希求心;目前生活普遍比较好了,市场出售的东西也非常丰富,应有尽有,但是现在人缺乏的是精神的食粮。

所谓缺乏精神的食粮,就是内心世界的贫乏,心灵的空虚,信仰的危机。

诸位来到寺庙里边过年,这个意义就很不一般。

尤其是能够在北京的寺庙过年,更加的难得,难能可贵。

我1984年在北京上学,88年底回去,上学期间——好象是84、85年——曾经在北京过过两个年。

从回去当方丈以后,差不多有20 年以上没有在北京过年了。

大部分过年都是在广化寺,还在法门寺过过两个年。

今年我们大家在龙泉寺一起过年,意义也很重大。

在龙泉寺过年,当然我们所关心的、所重视的是佛法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在世俗社会上面那些过年的方式。

那么对我们自己本人来讲,有佛法方面的需求,要求法。

我们在寺庙里边,如何能够获得到佛法?比如大家在这里听我讲课,怎么样子的课程才是一个比较好的课程?是不是我们听得懂是好的课程,还是听不懂是比较好的课程?听不懂的话,也可能讲的人讲得太深,我们听不懂。

也可能我们听的人,基础不够听不懂。

也有可能缘份不好,听不进去。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都听得懂,那么究竟什么样子叫做听得懂?而这差别很大。

我们不要说佛法能不能听得懂,就是一般的讲话,话里头的意思我们能不能听得懂呢?我们能不能很准确理解对方说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要说一个小时,就是说一句话、两句话,我们能不能把它理解得很准确,这都是很难讲的。

就是——懂,它的程度是什么。

我说这个话的目的在哪里呢?就是说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在听开示的时候,听讲佛法的时候,往往非常容易下定义说,我今天都听懂了,或者今天都听不懂,就是这样子一个简单的结论。

那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种种的认识、看法呢?实际上我们这些认识和看法都是有问题的,是有问题的认识、有问题的看法。

二、凡圣之道心路有别·心法相应趣入圣道为什么我们的认识和看法会有问题?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心并没有了解认识清楚,内心世界是一个什么状态,内心世界是怎么一回事。

常常说修道,道是一条路,一条什么路呢?心路历程。

那么凡夫、凡人,有他的心路历程,圣者也有圣者的心路历程。

圣人的心路历程,功德智慧一直在增长;我们凡夫的心路历程都是种种的烦恼、业、流转,这样子一个过程,这样子一个经验,这样子的一种经历。

那么也就是凡夫的心路历程的这条道跟圣者的道是不一样的。

那么学菩提道就要修道,修道就是要走圣者的道,而不是走凡夫的道。

凡夫的道就是轮回的道,圣人的道才是通向解脱,圆满菩提,成就佛果的道。

但是我们都是凡人,都是苦恼的众生。

如何进入到圣者这个道?也就是在凡夫道和圣者道之间它还有距离,也就是说我们如何从凡夫道进入到圣者道,中间还有界限。

界限也就是我们进入圣者道以前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很重要的。

这是个什么基础呢?比如说我们如何来认识自己的内心、以及内心上面的无明烦恼状态、内心上面的问题。

其次我们如何来改变和对治这样子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看清楚了,能够去对治、去消除,如此下去我们才能够进入到圣者道。

不然的话我们都是在圣者道的前面。

我们在学佛经。

佛经——佛讲的,固然没有错,究竟了义,趣向佛果。

但是我们学佛经的时候依然还是以凡人的心来学佛经、来学佛法。

我们以凡人的心来学佛法的时候,还不是在圣者道,还是在凡夫道,凡夫道就是六道之一,这是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意思在哪里呢?就是说我们在学经论的时候不等于说你已经就进入到圣者道,而实际上我们还是在凡道,没有在圣道。

因为我们在凡道,所以你会进进退退,反反复复。

你有时候觉得佛法很好自己就很高兴,有时候我们经论看不进去就会苦恼,就会痛苦。

看得进去就快乐,看不进去就痛苦,就说明我们还没有进入到这个路上。

我们看经论相应的时间是很短暂的,看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可能只有两分钟三分钟的时间是相应,可能很多很多的时间、很多很多情况下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相应——因为我们还是以烦恼的心去面对,不容易做到心跟法完全相应。

心跟法完全相应就是能所双亡的一个境界,那是很高的一个境界,实际上不容易做到。

三、认识苦乐思维业果·依戒调伏离苦得乐其次我们常常谈到快乐和痛苦,它们都是人内心的感受。

内心感受到快乐是快乐,内心感受到痛苦就痛苦——也就是快乐跟痛苦不是外在的形象,是我们内心的形象。

我们内心为什么会产生痛苦、为什么会产生快乐?为什么有时候产生痛苦、有时候产生快乐?会这样奇怪呢?就说明有原因。

我们内心产生快乐有原因,产生痛苦也是有原因。

痛苦跟快乐的程度有不同——有时候就非常苦非常苦,有时候就是很痛苦,但是不会那么痛苦;快乐也是一样的,它有程度上面的不同。

既然我们都是同一个人,既然都是同一颗心,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心把握不住呢?自己的心主宰不了自己呢?我们不要让它痛苦的时候它偏偏要痛苦,我们要让它快乐的时候为何它快乐不起来——这个原因在哪里?这就是需要去探索的地方。

内心痛苦的原因祛除以后,就不会产生痛苦;内心里边快乐的原因查找到了之后,我们才能够快乐起来。

也就是说痛苦跟快乐也是因缘所生,也是缘起法。

我们内心痛苦的时候无论是说话、做事,它所造成的业都是会去损人、害人,自然而然就这样。

内心痛苦的时候身语所造作出来的种种的业对别人会有害的。

对别人会有害,就是一种恶业。

那我们内心里边的痛苦是怎么来的?它是过去业因的等流,就是过去业因恶业的这种因等流下来,所以这个时候触到外缘已产生痛苦。

过去的善因,你遇到好的外缘产生快乐,产生快乐的时候它又会去利人,同时又种下善因。

痛苦的时候是因为过去恶业的等流,那么你去害人损人的时候又种下了恶因,又形成了恶业。

所以这个快乐跟痛苦的产生,结果就是因果。

它不是无缘无故,不可能的。

但不可能说一个人无缘无故他就很幸福很快乐,也不可能一个人无缘无故整天就是很苦。

这个里边都是业在主导。

怎么叫做业决定一切呢?业决定一切就是决定苦乐。

现在很多的痛苦很多的快乐,我们不容易那么认为的。

我们认为这个苦乐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别人给我们找来的麻烦,都是因为客观环境引起的;快乐是因为我们自己比较用功,自己比较自觉,自己比较努力,所以我会有快乐。

这就是我们很大的一个问题,很大的一个邪执——就是说好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不好的事情都是别人的。

不容易从业果的前后相续上来认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人生在世几十年,七十年,八十年,对圣者来讲,可能就一个小时半个小时。

极乐世界一天,娑婆世界一劫,圣者的时间跟凡人的时间不一样,它能够相当于这么长!我们一生几十年,对极乐世界的圣者来讲,可能就是喝一杯茶的时间我们一生就已经过去了,甚至还没有那么长。

我举这个喻的目的在哪里呢?因为我们会觉得这一生几十年是很长的时间,不会认为这几十年是很短的时间。

因为很长的时间跟很短的时间判断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从整个无限生命来认识,自然而然现在很多的痛苦跟快乐是因为跟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前有关系。

相续-等流-相续-同类因。

佛教里六因、四缘、五果,那么这种因就是相似的因,同类的因一直持续下来。

我们内心痛苦的时侯怎么办呢?只有去调伏、调和我们内心的这种痛苦。

我们去调伏内心的痛苦,才不会去继续造恶业。

我们如果没有去调伏,没有化解内心的痛苦,如此下去,肯定我们会再造其他的恶业。

再造其他的恶业,就会引发未来的苦果。

同样如此,我们身语二业得到调伏,那么我们就能够引发来世、未来快乐的结果。

在凡夫的位次上,更多情况下,他内心是没有调伏的,是得不到调伏的。

那么我们要调伏内心无名烦恼、状态躁动,种种问题,要靠什么呢?要靠戒律。

戒调伏嘛,它清凉。

只有靠戒律才能够调伏我们躁动的心,才能够把过去种种等流下来的业习气给斩断。

斩断的话,我们就不会再产生身语的造作去引发未来的苦果。

反过来说,戒律的力量,让我们身语的造作就变成善的,善法,那么它会引发未来的快乐的结果。

未来的痛苦和快乐固然是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没有调伏烦恼引起的,但是它表现出来的方式,是在身语的造作四、修行学佛开启智慧·利乐有情践行佛法所以我们修行佛法,修道——在家我们叫学佛,出家我们一般都叫作修行——那么修行、学佛,出家住在庙里面,为什么名为修行呢?意味着寺庙里边的环境比较适宜修行,是一个修行的环境。

我们出家众也好,在家众也好,来到庙里面就适宜修行。

在家的时候就不容易谈得上修行,只能在家同佛法结结缘而已。

真正我们要谈到如何一步一步去修行,是非常不容易的。

可以说这是非常非常地困难,尤其是现在这时候。

我们修行也好,学佛法也好,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智慧,培养获得觉悟的能力。

我们修行学佛,不是去找一个什么见解,也不是去找一个什么答案,更不是要去找一个什么结论。

它没有结论,也没有答案,是说我们能不能觉悟,能不能获得智慧。

我们有智慧,自然而然自己的身语意,跟生活、工作、学习……一切都能够联系起来,都能够融入。

也就是我们内心里面有智慧,是因为有觉悟嘛!所以就能够产生智慧。

有智慧,我们身语意的行为就不会犯错。

身语意的行为不会犯错,都正确了,自然而然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为人处世,一切的一切就不会有问题。

这些需要我们很认真去思考。

究竟什么是佛法,佛法就是要让我们获得这样的一种觉悟、智慧。

那么我们如何来获得这种智慧和觉悟的能力呢?内心方面就是要从培养慈悲心开始。

所谓慈悲心——大家都知道慈悲的定义——“慈能与乐,悲能拔苦”。

慈悲本身跟苦乐有联系,跟别人的苦乐有联系,跟所有众生的苦乐也有联系,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跟一切众生的生命有联系。

所以成佛以后还是一样要去度众生,饶益有情。

我们要成佛,也是要去度众生,去饶益有情,才能够广集资粮。

如果佛法不在自己的身心、生命上面去落实、去体现,它永远同我们的生命是两回事。

那么要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去落实佛法,我们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语意跟别人又有联系了。

如果跟别人联系不起来,那佛法对我们个人来讲也就用不出来,也就用不出去,你怎么来消化佛法、怎么来体现佛法?怎么说明对佛法已经有悟了、入道了、入门了呢?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五、趣入圆满华藏世界·构建无限生命蓝图春节期间我们要念诵《华严经》。

《华严经》里面所描写的是华藏世界不可思议的境界,非常地清净、庄严、圆满。

华严的境界也就是佛教最完整的宇宙观,这些世界是圣者觉悟以后告诉我们的。

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知道华藏世界,也不知道佛的世界到底是什么,他这么讲是不是这回事我们也弄不清楚。

既然是这样子,那么佛的世界也好,华藏世界也好,我们又如何来认识它呢?作为一个人,每个人在自己的思想里、生命里应该有一个蓝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