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

合集下载

石油软件统计 地震+测井+石工+作图

石油软件统计 地震+测井+石工+作图

石油软件统计地震+测井+石工+作图地震采集KLSeis4.0 采集软件Mill v5.51 绿山软件(包含静校正模块)Mesa v8/10/11.02 绿山软件(地震勘探2D、3D设计分析)Mesa10.06/11.01/11.02/11.03 绿山(地震勘探、设计分析软件)地震处理CGG v4100/5000 处理软件Omega v1.83/2.5/2.6 地震处理软件Promax v2003/5000 地震处理软件Vista v7 地震处理Vista8.0/9.0 地震处理软件Omni9.0 地震处理软件Omni Workshop v8.0 地震处理(32bit&64bit)Iwellfile5000 Presfraf5000 EDT5000 Wellborn5000 ToModel3.0 层析静校正地震解释Geosec2D v4.6/5.0 地震平衡剖面软件LandMark v2003/5000 地震综合解释软件Geoframe v4.2/4.3/4.4 地震测井软件Discovery v2004/2007/5000 地震测井Seisware v6.03.02 地震综合解释SMT v8.2/8.3/8.4 地震解释EPT v2009(eps5储层反演、frs3裂缝预测、gmax1.0、rims3.0)全套FAST系列Svi v2008/2009 地震像素成像与三色混相地震分频软件StratiMagic v3.2 地震相分析Opentect4.0.1 地震属性分析软件_+注册机OpendTect v3.3.1/3.3.2 地震属性分析软件+中文培训手册VisualVaxAt(VVA) v6.22/6.3 三维地震属性分析和储层描述可视化软件Cyclolog 3.2 地层对比软件_win版本_+注册机GPTLog v2.6/2.7 精细地质解释与对比软件GPTlog3.0 精细地质解释与对比软件Avizo v5.0 地震三维数据可视化软件Geoview_win_CE8R3 储层预测32位机破解版Geooffice v2.0 储层地球物理软件Geoplot 地化小软件DSS v2006/2008 储层动态监测管理系统Recon3.0 三维实时油气地质综合解释软件HRS v8/8.4 地震软件RST(Resolve、Spectra、Reflect)v2008 物探软件Gxplorer(石文) v2006/07/09 地质勘探开发研究平台DoubleFox(双狐)v2004/06/07/08/09 地质制图、坐标工具及地震解释系统地震反演Jason v6/7.2/8.0 地震反演软件HRS8.4.2 地震反演软件测井解释Forward v2.71 测井解释 v2.0/2.1/2.2 测井解释Powerlog v2.6/2.7/2.8 测井软件(岩石物理)IP v3.5 测井解释软件(岩石物理)Lead v2.0 测井解释软件Logvision v2.0/3.0 测井解释软件Watch v2.7/2.8 生产测井解释Emeraude v2.4/2.42/2.5 生产测井解释Geologger 测井软件Geolog v6.6/6.7 测井软件Petrolog v10.4.3/10.5.3 测井软件Geosys200 成像测井软件Imoss v2.4/2.5 岩石物理分析软件Imoss2.5 岩石物理分析软件_+注册机ROKDOC5.0 岩石物理分析软件多井综合分析系统NDSL v2008 测井曲线数字化软件Lesa v7.2 测井评估分析系统建模+油藏+石工+作图Petrel v2004/05/07/08/09.1 建模软件Skua2009 地质建模Gocad v2.0/2.1/2.5/2009 地质建模软件Surfer9.5油藏工程软件包(RRS2.0)Pansystem3.5 Pipedata pro7.5.7 Resworks 油气藏动态分析计算软件包Surpac v6.0.3 油气分析破解版Sim-office v1.34/1.40 油藏数值模拟RMS v2009 油藏描述软件系统PESORA 油藏分析专家系统Mepo v3.2/3.0 油藏优化与辅助自动历史拟合软件LPGRDAS v2007 低渗透气藏动态分析软件(西南)Greoffice v2.0 气藏工程软件GREPAS v6.1 气藏工程分析系统IPM v6.4 油气生产综合模拟与优化系统(全6个模块)GPTMap v2.0/2.6/2.7 油藏自动绘图软件GC-WELLTEST 凝析气藏试井解释软件F.A.S.T.Piper v6.0 气田地面系统分析与优化软件F.A.S.T.ValiData v7.1 气藏数据处理软件F.A.S.T.VirtuWell v2.8 气藏生产系统优化软件F.A.S.T.WellTest v7.1 气藏试井分析软件F.A.S.T.RTA v3.5/4.0 气藏生产递减分析、动态预测软件v5.589/7.0.2/7.1.1 气藏综合研究平台F.A.S.T.CBM v3.0/3.2/3.3/4.0 煤层气藏储量分析与产量预测F.A.S.T.FieldNotes v3.2 气藏工程软件Direct v2.0/3.0 数字化油藏表征工具软件GPTmap2.7 油藏自动绘图软件Drillworks2005 地层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预测和分析软件Geosec5.1、5.2 平衡剖面DSS5000 储层动态监测管理软件油藏动态评价及采油生产优化软件系统3DMove v5.0 构造地质综合研究与应用软件Diamant v1.10.07 Ecrin系列软件Diamant Master v4.02 Ecrin系列软件FLAC2D V4.0.314 裂缝预测FLAC3D V2.10.214 裂缝预测软件FracMan v7.0 裂缝预测G_contour v1.0 等值线图绘制系统Geomap v3.2/3.5/3.5.1 地质制图Grapher v4/5/7 地质制图Origin v6/8 统计制图Global.Mapper.V9.02 地质制图软件3Dsurfer 3d制图软件Carbon v2.6/3.0 地质制图GeomapD v2.1 开发系列曲线编绘系统Geoscience 地学中的计算机应用新技术软件包Geoscope 地质放大镜软件Interpret v2008 测试解释软件MAPGis v6.7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带培训学习教程K-Prospect v1.0 Ecrin系列软件Recon v2.3.5 三维实时油气地质综合解释软件Resform v1.0 地质研究工作室SDI_Editor cgm编辑软件Seismod v3.3 地震地质油气综合分析平台VIP v2003 数模软件Systat.sigmaplot v10/11 统计软件Tesseral-2D v6.2.0/6.2.3 全波场模型正演软件Logplot v2005/2007 地质录井/钻探记录测绘SBED v2006 沉积地质非均质模拟软件RockWare.RockWorks v2008/2009.2.5 地表数据可视化软件石油工程等sysdrill2009 钻井设计软件Wellcat5000 钻井软件Wellcad v4.2 完井、井筒数据管理Wellcat v2003 钻井软件Geocap4.2.67 Drilling Office4.0 综合钻井工程设计软件Move2009.2 构造模拟、裂缝预测油气井管柱摩阻和扭矩计算软件Coade_tank 2.5/3.1 机械设计软件,计算大罐厚度、结构等PipelineStudio 3.0/3.1 集输、管道设计软件地质录井数据库录入系统Eclipse2009.1 数值模拟软件气井及气藏动态分析系统PEOR3.1 提高原油采收率动态预测与优化设计软件Cougar2009.1 统计分析数据处理软件Sandpro4.4 防砂优化设计软件IPM7.0 油气生产综合模拟与优化系统Windig3.0 Well_comp4.1 完井设计与开发评价软件2Dmove v4.0/5.0 主流的构造模拟平衡剖面软件3DField v2008 生产管理分析破解版3DSL v2007/2008 流线模拟软件3DStress v3.1.2三维构造应力预测分析软件Basinmod(PRA) v2002 盆地模拟软件CMG v2005/2007/2008.10/12 数模软件Eclipse v2004/05/07/08 数值模拟软件Ecrin v4.00/4.02/4.09/4.10/4.12beta 动态流动分析平台F.A.S.T.MBA v3.1 水侵气藏储量计算软件FracProPT v10.1/10.3/2007 压裂设计分析软件Gaslift v2.0 气举软件GasNote v2.0 气井节点分析软件Gohfer v2007 压裂设计分析软件JEI v2.0 非常规试井分析软件Map3D 三维可视化岩土工程软件MFrac(Meyer) v2008 压裂设计分析软件MMBS v4.0 气田动态预测与优化布井Move v2008/2009(2d/3d/4d) 构造模拟及裂缝预测软件Numeca v6.13 流体计算软件OFM v2005/2007/2009 油田动态管理软件Geocon 连通图编辑Crystalball v7.2.2 风险评价Didger v4.0/4.2/4.3.274 数字制图Olga v5.2.1/6.0 管道模拟分析软件Palisade BestFit v4.5 数据拟合软件PE v1.02/2.0 增产探索者Petromod v10/11_32位/64位盆地模拟软件Pipesim v2003/06/07/08 可模拟稳态、多相流的油气系统软件Pipe_flow v2009 复杂管流管路设计分析软件Pvtsim v16/18.0 多用途pvt模拟软件Reassist v2007/2008 三维流线数值模拟Reo v6.2.3 油气田生产系统整体模拟和优化软件Saphir v3.0/3.1/3.2 试井解释分析、设计Workbench v1.8 试井解释软件Pansystem v2.6/3.0/3.1/3.2/3.4 试井解释EPS(pansystem、wellflo模块) v3.4 试井解释、流体分析Sf_wl 抽油机示功图、诊断平台Span v7.03 射孔、压裂软件Stimplan v5.4 压裂设计分析软件Stimpt v10.3/2007 酸化设计分析软件Surfer v8.0/9.1 带注册机Spss14.0/15.0 带注册机Topaze v1.0 生产数据分析Utchem v9.0/9.3 化学驱、聚合物驱软件Temis2008 盆地模拟软件数学优化分析综合工具软件包气井生产系统分析气井压降分析动态预测及优化配产软件Mapviewer5.0 中文版Hysys3.2/3.1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设计和石油石化炼油工艺流程模拟(计算)软件EPS(包括DynaLift、PanSystem、FloSystem、MatBal、Panscan、Reo、Vpc全模块)试井解释、流体分析、生产系统模拟及优化等Swift 试井分析软件平台。

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测技术研究

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测技术研究

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测技术研究在当今社会,石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测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石油开采过程中数据采集与监测技术的研究进行探讨,并讨论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和挑战。

石油开采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过程,涉及到地质勘探、开发设计、油井施工、采油等多个环节。

在整个过程中,数据采集与监测技术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油井状态和生产数据,为石油开采的精细管理和优化决策提供支持。

首先,数据采集技术是石油开采中的关键环节。

地质勘探阶段,通过地震勘探、测井等技术,采集并分析地下储层的相关数据,以确定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储量。

此外,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钻井、岩芯分析和地下水监测等技术,采集井口信息和水文地质数据,为油井的合理布局和生产管控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数据监测技术是实时监控和评估石油开采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关键手段。

油井生产阶段,通过现场传感器和监测仪器,对油井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以便快速发现和解决可能的问题,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此外,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远程油井的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数据采集与监测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可以带来多项重要好处。

首先,通过准确采集和分析地质和工程数据,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储量评估和开采方案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石油开采的产量和利润。

其次,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避免事故发生,并提高工作安全性。

同时,数据采集与监测技术还为石油公司提供了更好的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优化,帮助企业实现高效运营和资源优化配置。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测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油井一般位于遥远或恶劣的环境中,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受到地理位置和通信条件的限制,需要采用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和远程监控系统,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石油行业油气采集规范

石油行业油气采集规范

石油行业油气采集规范引言:石油行业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产业,而油气采集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核心环节,对于保障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和概述石油行业油气采集的规范性要求,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采集前准备在进行油气采集的前期准备阶段,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作,确保采集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勘探调查在选择采集区域前,需要进行详尽的勘探调查工作,包括地质勘探、地震勘探等。

通过综合分析勘探资料,确定最佳采集地点,并评估采集潜力和风险。

1.2技术方案根据勘探调查结果和采集目标,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

此方案应包括采集方法、工艺流程、设备选择以及安全措施等内容,确保采集过程的高效和安全。

1.3环境影响评估在确定采集区域后,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采集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控制措施,以减少环境破坏和生态风险。

二、采集过程油气采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在进行中需要遵循规范和标准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1井址布置根据采集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井址布置。

井址布置应考虑地质条件、地表环境和设备需求等因素,保证井位位置合理、井眼方向正确。

2.2钻井工程钻井是采集的核心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包括井眼标准、钻井液配方、钻井设备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2.3固井工程固井是为了防止油气外漏、确保井筒稳定等目的,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固井设计和施工。

包括固井材料选择、固井工艺流程和固井质量监控等内容。

2.4完井工程完井是为了连接油气层与地面设备,实现油气的稳定产出。

完井工程包括套管安装、射孔作业等环节,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完井质量。

2.5油气采集油气采集是最终实现石油资源变现的关键步骤,需要根据油层性质和采集要求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如自然流动、人工举升、水驱、气驱等。

三、安全与环保石油行业在进行油气采集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和环保问题,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石油勘探与开发资料

石油勘探与开发资料

石油勘探与开发资料石油勘探与开发是石油工业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对潜在石油资源的搜索、评估和提取。

本文将对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能源行业的重要性。

一、石油勘探介绍石油勘探是指通过调查、测量和研究来确定地下地质构造,找到潜在的石油储集层的过程。

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如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工程技术等。

通过石油勘探,能够预测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依据。

二、石油勘探方法1. 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学是石油勘探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构造、岩性和构造演化等因素的研究,可以确定有利于石油富集的区域。

地质勘探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区域地质勘探、地层钻探和地质测井等。

2.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学是石油勘探中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和磁力勘探等手段,可以获取地下的物理信息。

地震勘探是最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推断地下岩层结构和石油储集层的存在。

3.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探主要通过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岩石和矿石中的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含量,来推断地下石油的富集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地下储集层的性质和石油类型。

三、石油开发技术1. 钻井技术钻井是石油开发的核心环节,通过钻井可以将地下的石油储集层开采到地面。

钻井技术包括钻井设备的选择和钻井工艺的设计,以及井壁固井和油井采气采油技术等。

2. 储层工程技术储层工程技术是为了充分开发石油储集层资源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包括人工注水、裂缝酸化、增注剂注入和水驱等,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3. 油田管理技术油田管理技术是对油田进行全面管理和优化配置的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排布油井、科学调整生产参数,并采用先进的油田管理软件,可以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石油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性石油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勘探中多波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运用

石油勘探中多波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运用
(3)在 15 规划期间,中国石化和中国天然气两大集团公司进 行了东部地震攻关技术,对地震进行了细致化的研究,研究深层资 料相关解释,研究人员需要掌握深层资料研究技术,提高资料的品 质,通过不断研究,提出了钻探目标,使得项目可以顺利进行,在 整个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3 石油勘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这些年对石油勘探的研究,勘探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并且 勘探的深度日益增加,所以对勘探技术的相关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多波勘探地震技术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逐渐从项目研究延伸到工 业化生产。这种技术能够显示动态监测,并且能够对非均质性储层 含油量进行检测,该技术的功能比较多,有很大的潜在优势。并且 这些优势可以在未来物探技术奠定基础,指明了未来物探技术发展 的方向。
High勘探中多波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运用
张晋海 1 易 斌 1 贾 宁 1 陈 健 1 李青芸 2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四川 江油 621700;2.成都城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 石油多波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被大量应用,推动了石油勘探领域的不 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对多波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优点 进行探讨,对目前使用多波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情况进行分析,对 石油勘探技术发展和未来前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让多波地震勘探 技术在石油勘探方面得到更多的应用。
(1)在 1998 年,我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进行了地震数据探测, 并且采集的第一批二维四分量数据,科研工作者对这些数据的运用, 进行了不断的努力探索,1997 年成功地采集了第二批二维四分量相 关数据。
(2)中国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对多波勘探进行了研究实 验,且进行了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最终解决了裂缝性多波勘 探技术,并先于国家地震局、石油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方,最终在 2001 年通过了检测和验收。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石油勘探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之一,也被称为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测深技术、地震测井等,是一种以地震波在不同岩层中传播速度和方向不同的特性,通过对地面振动的记录和分析,推断出地下地质构造和油气藏性质的技术。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地震勘探设备向地下发送震源,震源发出动量较大的振动波,传播进入地下岩石中,并在不同速度、状态、物性的岩石层间发生折射、反射等各种变化,波向地面反弹。

利用地面或水体上的地震仪或传感器记录和测量这些反弹波,从而构建出地下岩石的结构,探测油气藏的存在情况及分布形态。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目前石油勘探中非常有效的技术方法。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有许多种方法,其中常见的有二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和四维地震勘探技术等。

二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通过在地面上布置一条长条状的探测线,然后在探测线的两旁放置震源进行震动,以便捕捉到波及整个探测线的地震波。

成像效果较差,常用于近地表浅层矿产资源的探测及石油勘探中的预测性探测。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岩石层中布置一定数量的探测点,在地面或水体上布置大量震源,形成地震波后,通过对不同空间位置的震动反射波进行记录,最终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这种方法的成像效果较好,可直观地显示出油气藏的空间分布情况,减少了探测的误差。

四维地震勘探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的因素,将多次地震勘探的资料进一步分析比对,形成连续的三维地震反演体,从而探测出不同时间点油气藏的变化情况,为油田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更精确的数据预测。

综上所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石油勘探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对保障油田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将不断融入更多的先进技术,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

本文由360惜度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 1.什么是地震勘探的资料采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返回地面的地震波携带着很多与地层性质有关的信息, 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知道地下地层的高低起伏情况,它们是硬地层还是软地层, 其厚度如何,孔隙中所含的是石油、是天然气或是水,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 这些信息呢?很明显, 要得到这些陆续从地下返回的地震波并将其展示出来绝非 易事,这首先需要到野外将这些信息采集回来,也就是野外地震资料采集。

地震勘探资料采集 地震资料采集包括测量→钻浅井孔埋炸药(在使用炸药震源时)→埋检波 器→布置电缆线至仪器车几个工序。

 测量的任务是定好测线及爆炸点和接收点的 位置。

钻井的任务是准备好可下入炸药的浅井,埋炸药就是向井中放入炸药,以 在爆炸后产生出地震波。

 地震波遇岩层界面反射回来被检波器接收并传到仪器车, 仪器车将检波器传来的信号记录下来, 这就获得了用以研究地下油气埋藏情况的 地震记录。

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主要讲的是怎样产生和怎样接收地震波并将其展 示出来。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采集地震波的主要设备及方法是怎样发展过来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会经历由发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

地震资料采集技术 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采集设备的进步上。

因为在设备发展过程中,也 贯穿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只有设备发展了,才能使各种先进方法得以 实现。

早期的地震仪器采用电子管元件,体积大且笨重,用照相的方法将地震波 在地下的传播过程用多条线记录在相纸上,这些线时而杂乱无章,时而又呈一条 条一起向上跳(称波峰)和一起向下跌(称波谷)的曲线,这些线组成了光点地 震记录。

在记录上,人们只能惟一地利用地震信号的反射时间,由手工画图以推 断地下简单的构造形态。

 运用这种方法, 我国曾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和大庆油田。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 中国地震采集设备引入了电子计算机,当时制造 的模拟磁带地震接收仪虽然应用时间不长, 但它的可重复性观测为多次覆盖技术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工作流程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工作流程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工作流程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流程。

通过地震勘探,石油公司能够确定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从而为勘探和开采活动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的工作流程。

地震勘探是通过使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方式,获取地下地质结构和储层信息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地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石油储集层的分布情况。

下面将介绍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流程。

首先,地震勘探需要进行区域调查和勘测。

在这一阶段,地震勘探团队会对特定的勘测区域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地理、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以及前期的数据收集和研究。

这些准备工作旨在确定勘测区域的潜力和可行性。

接下来,需要进行地震数据采集。

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设置地震仪器和传感器,收集和记录地震数据。

这些地震仪器通常被布置在地表或埋入地下以进行地震波的观测。

地震数据的采集通常通过震源的活动来实现,例如人工震源、爆炸震源或重力震源等。

在地震数据采集之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像。

数据处理的目标是将采集到的原始地震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滤波处理、去噪和增强等,以得到更清晰和可解释的地震图像。

这一阶段通常使用各种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和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重构,例如地震波反射、逆时偏移等。

接下来,需要进行地震解释和地质建模。

地震解释是根据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对地下结构和地质特征进行解释和分析。

地震解释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区域,找到可能的石油储集层,以及分析储集层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地震解释通常需要借助地质学的知识和经验,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需要进行地震模型验证和油气勘探决策。

在这一阶段,地震模型会与实际钻井数据进行比对验证,以评估地震勘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地震勘探结果还将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和地质模型进行综合和比较,以获取更全面的地质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曲则全,枉则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本文由360惜度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1.什么是地震勘探的资料采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返回地面的地震波携带着很多与地层性质有关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知道地下地层的高低起伏情况,它们是硬地层还是软地层,其厚度如何,孔隙中所含的是石油、是天然气或是水,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这些信息呢?很明显,要得到这些陆续从地下返回的地震波并将其展示出来绝非易事,这首先需要到野外将这些信息采集回来,也就是野外地震资料采集。

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地震资料采集包括测量→钻浅井孔埋炸药(在使用炸药震源时)→埋检波器→布置电缆线至仪器车几个工序。

测量的任务是定好测线及爆炸点和接收点的位置。

钻井的任务是准备好可下入炸药的浅井,埋炸药就是向井中放入炸药,以在爆炸后产生出地震波。

地震波遇岩层界面反射回来被检波器接收并传到仪器车,仪器车将检波器传来的信号记录下来,这就获得了用以研究地下油气埋藏情况的地震记录。

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主要讲的是怎样产生和怎样接收地震波并将其展示出来。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采集地震波的主要设备及方法是怎样发展过来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会经历由发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

地震资料采集技术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采集设备的进步上。

因为在设备发展过程中,也贯穿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只有设备发展了,才能使各种先进方法得以实现。

早期的地震仪器采用电子管元件,体积大且笨重,用照相的方法将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过程用多条线记录在相纸上,这些线时而杂乱无章,时而又呈一条条一起向上跳(称波峰)和一起向下跌(称波谷)的曲线,这些线组成了光点地震记录。

在记录上,人们只能惟一地利用地震信号的反射时间,由手工画图以推断地下简单的构造形态。

运用这种方法,我国曾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和大庆油田。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中国地震采集设备引入了电子计算机,当时制造的模拟磁带地震接收仪虽然应用时间不长,但它的可重复性观测为多次覆盖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多次覆盖就是对地下同一地段由只进行一次观测的单次观测技术变为进行多次重复性观测的多次观测技术。

这项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地震资料质量及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时期发现了华北的任丘油田和渤海湾等油田。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使用数字记录接收仪,采集方法上除继续延用多次覆盖技术外还开发了提高勘探准确性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在此期间,除扩大了渤海湾油田的储量外,还发现了新疆塔里木的大气田。

现在,采集设备开始采用遥控、遥测、多道(现已发展到千道以上)地震仪。

采集方法除采用三维地震及更高覆盖次数观测的方法外还开发了能更好地解决复杂构造等地质问题的高分辨率和横波地震勘探技术。

目前,海洋地震发展也很快,已全部采用非炸药震源进行工作,勘探精度也随着卫星导航系统及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而大为提高。

今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会进一步为地震勘探的发展创造条件,如四维地震勘探技术和开发地震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地震勘探的服务领域,能将以往由于技术所限而遗漏的剩余油气资源开采出来。

中国地震勘探工作虽然比发达国家开始的晚,但经过近20 年的不懈努力,地震采集的绝大多数装备不仅能自己制造以满足国内地震勘探的需要,而且还打入了国际市场,中国的地震采集技术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地震仪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地震勘探通过放炮产生地震波,再通过埋在地表下的检波器将由地下地层反射回来的信号接收下来再输送到地震仪器中。

地震仪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记录、加工、处理,以便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地震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呢?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听过收音机,收音机是将空中微弱的电磁波信号(电压)通过电压放大、再通过电流放大以推动喇叭工作,使我们听到声音;另一方面,通过选台我们就能听到不同频率的电台播出的节目。

地震仪的结构与其相似,不过要比它复杂得多,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为滤波器。

滤波器的作用与收音机选台的作用有些相似,只不过它是滤掉干扰波信号,保留有效信号。

地震仪中有多个滤波器,设计滤波器的线路不同,对信号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

在数字地震仪中还要设计去假频(去掉假的频率)滤波器。

第二部分是放大器。

放大器必须能放大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信号。

要做到在接收到最大信号的同时也能接收到最小信号。

放大器采用多级放大以达到稳定放大并有很高放大倍数的目的。

与收音机放大的原理相似,地震仪首先用前置放大器将由检波器输入的、微弱的电压信号放大,后续放大器的作用是将电流放大,以便带动光点偏转而照相或推动磁头运动而将信号记录到磁带上。

第三部分是显示系统。

放大后的信号必须以能见到的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

以前将信号照在相纸上,在使用模拟和数字地震仪后,在将数据记录到磁带上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一份模拟监视记录,供人们检查采集质量或做初步解释用。

3.怎样用人工方法产生地震波在地震勘探中,怎样用人工方法产生地震波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陆上通常采用炸药爆炸的方法来产生地震波(甚至现在还在沿用)。

那是因为它简单、易行。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都看过用炸药开山的情景:炸药引爆后会放出气体和高热,形成高压气团而急剧膨胀,形成冲击波并在很短的时间作用在周围的物体上。

在爆炸中心,山上的岩石被炸得粉碎,形成破坏带;在离爆炸中心较远的地方,即破坏带以外,岩石因受轻微影响只振动而不破碎也不变形,称为振动带。

这种冲击波就变成地震勘探所需要的地震波。

在地震勘探工作中,一般将炸药下放到8~10 米的浅井中,雷管引爆后产生的地震波向四周传播,然后由地面上的检波器接收地下反射回来的地震波。

随着勘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用炸药作震源存在许多缺点。

例如,钻炮眼和使用炸药费用较高;在工业区、人口稠密区和海上渔业区使用炸药爆炸很不安全而且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在地下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更无法控制产生出的弹性波频率;炸药和雷管的保管和使用都存在一定危险性等。

为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人们研究出一种能控制能量和频率的非炸药震源,专业上称为可控震源。

震源车可控震源为什么能产生地震波又怎样进行工作呢?可控震源是利用先进的液压系统控制的机械装置,它控制重物连续地夯砸,并在地面上形成向下发射的地震波。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振动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从几秒到数十秒之间),而不像炸药爆炸那样只产生瞬时的一个脉冲波;另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在工作时其频率范围和振动的延续时间及方式都可事先制定并实时改变,使我们由定性控制能量变为定量控制。

由于这种装置体积大,重量重,无法在海上使用。

那么,在海上进行地震勘探时怎样产生地震波呢?由海上特殊条件所决定,地震勘探全部采用非炸药震源,主要有空气枪震源。

它是通过一定装置使空气储集在一个高压容器中,经加压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在水中释放,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向水下和海底以下的地层传播。

此外,在海上还使用套筒爆炸器和蒸气枪震源等。

4.什么是地震检波器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由地下深层反射回来的地震波的能量非常非常弱,我们怎样接收和测量这种能量呢?接收微弱地震波的第一步是用灵敏度很高的地震检波器,它甚至能将其旁边一根小草的摆动所引起的振动记录下来。

检波器怎样将这种微小的振动接收下来,并展示给我们看呢?还是让我们做个最简单的实验吧!首先拿一块马蹄形磁铁固定在桌面上,然后用一个接有电流计的线圈在磁铁中间来回移动。

这时,我们会发现,随着线圈的移动,电流计指针也随之偏转摆动,说明电流计中有电流流过,线圈移动越快,指针摆动越大。

指针摆动的大小代表了电流的强弱,也代表了线圈移动的快慢。

这是因为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能在线圈两端产生电动势,从而有电流流动。

人们就是利用这种方法使机械振动能量变地震勘探用的电磁型检波器正是利用这种原理制成容易测量并展示出来的电能。

作出来的。

应用这样的检波器比直接测量地面机械振动容易得多,也便于记录、放大和显示。

在地面上,按一定间距埋置众多检波器,并用它来接收地震波,多重记录和处理可制作成地震剖面。

在剖面上不仅能看出地层高低起伏不平,还能看到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层。

所以地震检波器是一种将机械振动转换为电能的机电转换装置。

由于各种检波器的设计不同,因而,灵敏度和频率特性也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检波器型号。

现在陆地用的几乎都是动圈式电磁型检波器,目前又开发了数字检波器,沼泽或海洋中使用的检波器都是压电式的,也有人将海洋地震勘探中使用的检波器称为水听器。

5.怎样看地震记录在地震勘探现场我们经常看到工作人员拿着一张长长的记录纸看来看去他们在看什么?原来记录纸上有多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黑线,这就是地震记录。

单炮地震记录是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后的主要成果。

说来也怪,有时这些曲线杂乱无章,一点规律也没有,有时好像齐步走一样,同时往上跳,好像很陡峭的山峰(俗称波峰),有时又同时向下跳,好像山谷(称为波谷);离开原点上下跳的幅度也不一样。

这些忽而杂乱无章,忽而又规则跳动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代表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奥秘?在地震勘探生产中,我们把测线上每个测点的地震检波器与仪器上的一个放大器及一个记录系统所构成的信号传输回路路称为一个地震道。

为提高效率和精度,在野外采集时,每放一炮同时有很多个按一定规则排列的地震道,它们可以接收从地下地层反射回来的地震波。

同时,所有这些地震道统称为一个接收排列。

一个排列上从炮点到地震道之间的距离专业上叫做炮检距。

一般一个排列少则有几十个地震道,多者达数百道甚至上千道。

显示时一般按一个排列显示在一张记录纸上。

这就形成多条并排着的黑线。

各个地震道同时跳起来的波峰和波谷称同相轴。

这些地震记录能提供何种信息以至于使工作人员如此仔细地分析研究它呢?大家都知道,当地下岩层存在分界面时,返回地面的反射波就会引起地面振动,这时,一个排列上所有地震道也就都会跳动,因而会在地震记录上出现波峰、波谷构成的同相轴。

因此,如果我们在地震记录上看到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现象,可以说,这一层段不存在明显的反射界面;如果看到有一层一层的同相轴,说明这个层段存在有多个反射界面,波峰、波谷跳得越高,说明分界面上下岩层的性质差别越大。

一般地层含油气后其与上下岩层差别较大,这时在地震记录上会出现振幅比较强的同相轴。

在地震记录上不仅能找到可能的含油气地层(当然还要参考其他信息),还能计算出含油气层的倾斜角度及埋藏深度。

所以,要研究地下地层的变化,就要学会看地震记录,研究地震记录。

6.地震采集质量的监控——现场处理质量检验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不同的产品,其检验工具和手段是不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