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
团山子水库泥沙淤积分析计算及防治措施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 年第 4 期
团山子水库泥沙淤积 分析计算及防治措施
丁曼
1
于德万
2
( 1.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21; 2.吉林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吉林长春 130021)
【摘
要】
义气河属山区性河流,流域植被较好,河床稳定,河底由砾石和卵石组成。团山子水库建
4
5
结论
防治措施
为了更好的发挥水库工程的正常效益, 建议 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减小泥沙淤积对工程运 行的影响。 ( 1)在坝址处设立泥沙观测站,为分析水 库淤积提供科学数据。 在坝址处建站,观测泥沙情况。特别是汛期 的来水来沙情况, 应及时取样计算悬移质输沙量, 以验证泥沙分析计算成果, 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 2)加强水库上游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库泥沙淤积的根本途径, 利用水保措施,减小水库上游流域泥沙入库量, 起到阻沙、减沙的作用。 ( 3 )科学合理调度,以满足水库排水排沙 要求。 充分利用汛期大洪水能携带大量泥沙的性 能进行水库的科学调度 , 大汛期及时开启闸门放 水 ,以达到排沙清淤的效果 ,将大部分泥沙排出
的改变,水库淤积形态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并逐 渐过渡到水库淤积平衡后的锥体淤积。 本次设计 从工程安全方面考虑, 假定水库中泥沙淤积呈水 平状增长。所以,本次设计将 50 年的淤积量大
水文水资源
水利规划与设计 库外 , 实行蓄清排浑运用。
2014 年第 4 期
部分淤积在库区及坝前。经分析计算,坝前淤积 高程为 327.02m。
1.3
V
(104 m3) 2354.48
h (m)
13.7
团山子水库
表 7 正常高水位泥沙淤积计算表
水库泥沙计算报告

水库泥沙计算报告1. 背景介绍水库是人类为了调节水文环境和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而建造的重要水利工程。
在水库运行过程中,泥沙的沉积和淤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对水库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水库中的泥沙进行计算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2. 数据收集首先,我们需要收集水库的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水库的容积、入库河流的径流量、泥沙含量以及其他相关的水文和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水利部门、气象部门、地质部门等渠道获取。
3. 数据预处理在收集到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便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归一化等步骤。
通过预处理,我们可以得到规范化的数据,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4. 泥沙输移计算模型建立在进行泥沙计算之前,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泥沙输移计算模型。
泥沙输移模型是描述泥沙在水库中输移过程的数学模型,可以根据水库的特点和泥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模型。
常用的泥沙输移模型包括Euler-Lagrange模型、Euler-Euler模型等。
5. 泥沙计算有了泥沙输移模型后,我们可以进行泥沙计算。
泥沙计算主要包括泥沙的输入计算和泥沙的输出计算两个方面。
5.1 泥沙输入计算泥沙的输入计算是指计算进入水库的泥沙量。
这包括从入库河流输入的泥沙量以及其他来源的泥沙量。
我们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泥沙输移模型,计算出进入水库的泥沙量。
5.2 泥沙输出计算泥沙的输出计算是指计算从水库中输出的泥沙量。
这包括水库下泄的泥沙量以及其他出口的泥沙量。
同样,我们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泥沙输移模型,计算出输出的泥沙量。
6. 泥沙沉积分析通过泥沙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水库中的泥沙量变化情况。
进一步分析泥沙的沉积情况,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库的泥沙淤积程度,制定相应的清淤方案。
7. 结论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得到水库泥沙计算报告。
该报告包括水库的泥沙输入和输出计算结果,以及泥沙沉积情况的分析。
这些结果可以为水利部门和水库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以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泥沙冲淤计算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泥沙冲淤计算本附件给出了抽水蓄能电站几种典型水库泥沙冲淤计算的方法,建议的计算成果表述格式以及计算成果分析的建议,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调用。
C1 抽水蓄能电站几种典型水库泥沙冲淤计算的方法 C1.1 河道库以下例举有限差法:(1) 基本方程 采用有限差法联解水流连续方程、挟沙水流运动方程和泥沙连续方程。
其简化形式:J Q n B H g x Q B H Q B H =+-22210322222212121212/()∆ (C1) ()G G t x B Z s12-=⋅⋅⋅∆∆∆γ(C2) 式中:∆x ––––计算河段长度; ∆t ––––计算时段;∆Z ––––计算河段的平均河床冲淤厚度,正值为淤,负值为冲; 注:一般情况下,每一计算时段的冲淤厚度,以控制等于或 小于深的110115~较为合适。
G 1、G 2––––分别为进出口断面输沙率;用于计算悬移质冲淤时,G=Q ⋅S v ,其中S v 为悬移质含水 量;用于计算悬移质冲淤时,G=B ⋅g s ,其中g s 为推移质单宽 输沙率;若悬移质和推移质要同时考虑时,则G=QS v +B ⋅g s ;B、H––––分别为计算河段的平均河宽和平均水深;B1、B2、H1、H2––––分别为进出口断面上的平均河宽和平均水深。
联解式(C1)和式(C2)即可求得水库冲淤的发展过程。
(2) 计算表格表C1 有限差法计算水库淤积过程表(3) 计算步骤(略)C1.2 岸边库C1.3 弯道库C1.4 台坪库C2 抽水蓄能电站几种典型水库泥沙冲淤计算结果的表述 C2.1 河道库(1) 水库泥沙淤积纵横断面成果表及水库泥沙冲淤过程纵断面图。
表 C2 水库不同年限淤积纵断面表(2) 不同方案坝前淤积高程与蓄能电站进/出水口门前淤积高程表。
表 C3 坝前及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淤沙高程(3) 水库冲淤计算成果表表 C4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泥沙冲淤成果表(4) 水库容积演变曲线图及水库泥沙淤积后库容变化表表 C5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泥沙淤积后库容变化表C2.2 岸边库、弯道库、滞洪库、台坪库C3 计算成果分析C3.1 河道库(1) 水库泥沙淤积对库容的影响;(2) 阐明选择正常蓄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排沙水位、保证发电水位、死水位过程中,不同方案的泥沙淤积对工程效益、安全运行的影响,对上游或下游梯级的影响,对航运的影响。
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

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引言:水库是水资源调配、水能利用和洪水防治的重要工程,但是由于水库上游的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常常造成水库的冲淤问题。
因此,对水库的泥沙冲淤进行分析和计算,对于合理设计水库以及有效防止泥沙淤积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库泥沙冲淤分析水库泥沙主要来自上游河流的冲刷、侵蚀和自然沉积等过程。
通过对上游河流的泥沙输沙率、输沙浓度、输沙密度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预测水库的泥沙输入量。
2.泥沙输移分析:泥沙在水库中的输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建立泥沙输移模型,考虑水库的流动、湍流、沉积、悬移负荷等因素,可以分析泥沙在水库中的输移规律。
3.水库冲淤分析:水库的冲淤是指由于泥沙的淤积和冲刷作用,导致水库内部水深的变化。
通过对水库的水位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和分析,可以计算水库的冲淤量。
二、水库泥沙冲淤计算1.泥沙输入计算:根据上游河流的泥沙输沙率和水库上游面积,可以计算出每年输入水库的泥沙量。
泥沙输沙率的计算可以通过现场测量或者借助河流流量和泥沙浓度的关系公式进行计算。
2.泥沙输移计算:根据泥沙输移模型,考虑水库的流动特性、悬移负荷、沉积速率等因素,可以计算出泥沙在水库中的输移量。
输移过程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和验证。
3.冲淤量计算:根据水库的水位和泥沙淤积的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水库的冲淤量。
冲淤量可以通过净淤积量和淤积面积的乘积来计算,也可以通过冲淤前后水位和底床标高的差值来计算。
三、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的应用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在水库设计、建设和运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泥沙输入和输移的分析,可以合理设计水库的泥沙过闸设施,有效控制泥沙的进入。
通过对冲淤量的计算,可以及时采取清淤措施,避免泥沙淤积对水库堆养生态环境和水能利用带来的影响。
结论: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是水库设计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该分析和计算可以对水库的冲淤问题进行预测和控制,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概要

FCD 12030 FCD抽水蓄能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6年10月1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大纲主编单位: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 参编单位: 主要编写人员: 软件开发单位: 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 4 3. 基本资料 ................................................... 4 4.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 ............................................. 6 5. 专题研究 .....................................................9 6.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 9 附件A ......................................................... 10 附件B . (11)附件C (14)31 前言项目概况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县乡境内,总装机。
抽水蓄能电站由上水库、水道系统、厂房及下水库组成。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或专业的文件(1 可行性研究报告;(2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初步设计任务书和项目卷册任务书,以及其它专业对本专业的要求; (4 泥沙专题报告。
2.2 设计规范(1 DL 5021-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2 SDJ 11-77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试行; (3 SDJ 214-83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试行; (4 SL 104-95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5 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试行办法。
水库泥沙淤积计算

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水库泥沙淤积是水库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它严重影响着水库的储水能力和防洪能力,因此需要进行淤积计算和淤积处理。
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是指根据水库来水量、悬移质含量及水库设计参数,预测和评估水库内泥沙的变动情况。
本文将从计算方法、影响因素、淤积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计算方法水库泥沙淤积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定量法、定性法和统计法等。
定量法一般是根据水库来水量、泥沙含量及输沙通量对泥沙淤积量进行量化计算。
其中,泥沙输沙通量可以通过测量泥沙的入库量和出库量来获得,来水量可以通过水文站点或流量站点的数据进行获取,泥沙含量可以通过定期对水库内的泥沙含量进行取样分析得到。
定性法则是根据水库淤积的观测结果、工程经验和相关理论,对淤积量进行近似估计。
统计法则是通过对历史水文数据和泥沙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统计模型,从而预测未来的泥沙淤积情况。
二、影响因素水库泥沙淤积的程度和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来水量、泥沙输沙通量、水库设计和操作措施等。
来水量是泥沙进入水库的主要因素,来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泥沙的输送和淤积情况。
泥沙输沙通量则是衡量泥沙进出水库的动态平衡度的重要指标,输沙通量的变化趋势会直接影响水库中泥沙的淤积速度。
水库设计和操作措施则是通过控制水库进出口流量、泄洪策略等手段来减少泥沙的淤积,它们对水库淤积情况的影响不可忽视。
三、淤积处理对于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淤积处理措施。
其中,清淤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处理措施,通过清除水库沉积物来提高水库的容积和防洪能力。
清淤可以采用机械清淤、人工清淤、水力冲刷等方法,根据淤积量的不同和水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水库入库口设置泥沙过滤设施、改变水库运行策略等手段来减少泥沙的进入和淤积。
总之,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是水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水库的正常运行和防洪能力。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淤积管理措施,可以预测和控制水库的淤积情况,保证水库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

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抽水蓄能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6年10月抽水蓄能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基本资料 (4)4.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 (6)5. 专题研究 (9)6.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9)附件A (10)附件B (11)附件C (14)1 前言项目概况抽水蓄能电站位于省县乡境内,总装机 MW。
抽水蓄能电站由上水库、水道系统、厂房及下水库组成。
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或专业)的文件(1) 可行性研究报告;(2)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初步设计任务书和项目卷册任务书,以及其它专业对本专业的要求;(4) 泥沙专题报告。
2.2 设计规范(1) DL 5021-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2) SDJ 11-77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试行);(3) SDJ 214-83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试行);(4) SL 104-95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5) 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试行办法。
2.3 主要参考资料(1) 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规范(报批稿)[echidi1][1];(2) 《泥沙手册》(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编);(3) 《水库泥沙》(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河渠研究室、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泥沙研究室合编);(4) 《河流泥沙工程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3 基本资料3.1 水库概况(1) 水库地形图,施测时间;(2) 库区纵、横断面表,需要时给出横断面特征线;(3) 水库水位容积、面积曲线图及表(包括总库容与干支流库容)。
表 1 水库水位容积、面积表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 MW(共台),一般每日发电 h( 点至点);每日抽水 h( 点至点)。
泥沙淤积计算

水库特征水位
4.3.1 死水位
结巴水库死水位的选择考虑两方面因素:①应满足下游干渠自流灌溉对高程的要求;②水库正常运行年限内水库泥沙淤积的影响。
结巴水库作为下游干渠灌溉水源工程之一,灌溉取水主要为由水库放至总干渠,再由主干渠分水至降乡引水干渠及结巴子灌区东西干渠,均为自流灌溉。
因此结巴水库死水位的选择主要考虑水库正常运行年限内水库泥沙淤积的影响。
4.3.1.1 泥沙淤积计算
本阶段设计按泥沙全部入库,水库正常运行50年进行泥沙淤积计算。
(1)年淤积量计算
r P m
W
P
a
V
⨯
-⋅
⋅
⨯
+
=
)
1()
(
)
1(
年
式中:
年
V—多年平均年淤沙容积(m3/年);
P—多年平均含沙量(t/m3),取0.101kg/m3;
W—多年平均径流量(m3),取3689.71万m3;
m—入库泥沙沉积率(%),取100%;
p—淤积体的孔隙率(t/m3),取0.4;
γ—泥沙颗粒干容重(t/m3),取2.7 t/m3;
a—推移质淤积量与悬移质淤积量之比(%),取20%。
经计算,上坝址年淤积量
年
V为0.28万m3/年。
(2)淤积总量计算
结巴水库按正常运行50年进行泥沙淤积总量计算,上坝址泥沙淤积总量为14万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抽水蓄能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6年10月抽水蓄能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基本资料 (4)4.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 (6)5. 专题研究 (9)6.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9)附件A (10)附件B (11)附件C (14)1 前言项目概况抽水蓄能电站位于省县乡境内,总装机 MW。
抽水蓄能电站由上水库、水道系统、厂房及下水库组成。
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或专业)的文件(1) 可行性研究报告;(2)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初步设计任务书和项目卷册任务书,以及其它专业对本专业的要求;(4) 泥沙专题报告。
2.2 设计规范(1) DL 5021-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2) SDJ 11-77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试行);(3) SDJ 214-83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试行);(4) SL 104-95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5) 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试行办法。
2.3 主要参考资料(1) 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规范(报批稿)[echidi1][1];(2) 《泥沙手册》(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编);(3) 《水库泥沙》(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河渠研究室、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泥沙研究室合编);(4) 《河流泥沙工程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3 基本资料3.1 水库概况(1) 水库地形图,施测时间;(2) 库区纵、横断面表,需要时给出横断面特征线;(3) 水库水位容积、面积曲线图及表(包括总库容与干支流库容)。
表 1 水库水位容积、面积表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 MW(共台),一般每日发电 h( 点至点);每日抽水 h( 点至点)。
水泵最大扬程抽水流量 m3/s,最小扬程抽水流量 m3/s;水轮机额定水头发电流量 m3/s。
3.4.1 水库水位、库容特征值,见表2。
表 2 库水位、库容特征值(1) 各设计频率洪水的坝前水位表 3 各设计频率洪水的坝前水位(2) 历年各径流调节时段平均(时段末)坝前水位和进出库流量3.5 枢纽资料(1) 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平面布置图;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2) 工程枢纽布置(含排沙设施)图;(3) 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布置图;(4) 水库泄流曲线。
表 4 泄流能力汇总表单位:m3/s4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4.1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的任务与内容4.1.1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任务4.1.2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的主要内容4.2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4.2.1 水库运用方式(1) 下水库运用方式根据工程任务、综合利用要求、河流输沙特性及库区地形特点,经分析拟采用泥沙调度方式。
(2) 上水库及蓄能电站的运用方式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每日发电 h( 点至点),每日抽水 h( 点至点),上水库水位变幅 m。
4.2.2 计算方法4.3 计算成果及成果分析 4.3.1计算成果4.3.2计算成果分析4.4.1 观测目的4.4.2 测验项目(1) 库区淤积测量、淤积泥沙颗粒分析和干密度测定。
4.4.3 测验方法4.4.4 实施计划 4.4.4.1 断面布设(1) 水库蓄水前应在库区布设横断面(含高程与平面控制); (2) 断面布设原则与布设。
4.4.4.2测验时间(1) 库区淤积测验时间,一般每年施测一次,必要时增加测次。
(2) 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处的含沙浓度分布和冲淤形态、泥沙过机含沙量和粒径,根据水库淤积与入库水沙情况,每年观测 次。
4.4.4.3 观测设备及其经费4.4.4.4 观测人员与观测经费4.5 确定保库防沙措施 4.5.1 保库防沙设计 4.5.2 水库泄流规模拟定4.5.3 电站防沙5 专 题 研 究6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6.1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书 6.2 设计报告 6.2.1 设计报告 6.2.2 报告附表(1) 年、月输沙量系列表;(2) 淤积计算纵断面成果表(格式参看表C2)。
6.2.3 报告附图(1) 泥沙颗粒级配曲线(包括悬移质与河床质);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 (2) 水库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包括天然与淤积后); (3) 不同淤积年限的淤积纵断面图。
附件A 水库概况描述的基本格式本附件给出了抽水蓄能电站几种典型水库概况描述的基本格式,设计人员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调用。
A1 河道库概况水库位于 河 游,开发任务是以 为主,兼顾 、 等综合利用要求。
水库由 河和主要支流 、 、 等组成。
水库为 型水库,正常蓄水位 m ,相应库容 万m 3,水面面积 km 2,水面宽m 至 m ,库区长度 km ,河道纵比降 ‰,为 河床。
库区平面形态如图 所示。
A2 岸边库概况水库位于河岸的宽阔地块上,正常蓄水位 m ,相应库容 万m 3,水面面积 km 2,其引水设施一般由引水枢纽与渠道(或抽水站)组成,平面形态如图 所示。
A3 弯道库概况水库位于 河的弯道上,正常蓄水位 m ,相应库容 万m 3,水面面积 km 2。
其上坝址形成滞洪水库,最高滞洪水位 m ,水库长度 km ,平面形态如图 所示。
A4 台坪库概况水库位于 山的台坪上,正常蓄水位 m ,相应库容 万m 3,水面面积 km 2,死水位 m ,相应库容 万m 3。
水库平面形态如图 所示。
附件B 水文泥沙特性的描述本附件给出了抽水蓄能电站几种典型水库水文泥沙特性描述的基本格式,设计人员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调用。
B1 河道库的入库与坝址水文泥沙特性(1) 水文测站情况及入库水沙系列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2) 干支流入库与坝址的流量、悬移质泥沙输沙量水文站(3) 入库推移质沙量(4) 泥沙颗粒特性表 B3 水文站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表表B4 河河段河床质泥沙颗粒级配统计表绘制悬移质与河床质泥沙颗粒级配图。
(5) 悬移质矿物成分表B5 河段悬移质各粒径组硬矿物含量表(6) 泥沙的干密度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悬移质泥沙淤积物干密度采用 t/m3;推移质泥沙淤积物采用 t/m3;冲泻质泥沙淤积物采用 t/m3.(7) 糙率B2 岸边库(或弯道库)的入库水沙岸边库(或弯道库)通常是引水式的,其入库水沙资料除执行B1条款外,还需统计河道大于某级含沙量出现的天数,见表B6。
表 B6 河水文站大于某级含沙量出现天数B3 台坪库的入库水沙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附件C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本附件给出了抽水蓄能电站几种典型水库泥沙冲淤计算的方法,建议的计算成果表述格式以及计算成果分析的建议,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调用。
C1 抽水蓄能电站几种典型水库泥沙冲淤计算的方法 C1.1 河道库以下例举有限差法:(1) 基本方程 采用有限差法联解水流连续方程、挟沙水流运动方程和泥沙连续方程。
其简化形式:(C1)(C2)式中:Dx ––––计算河段长度;Dt ––––计算时段;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DZ ––––计算河段的平均河床冲淤厚度,正值为淤,负值为冲; 注:一般情况下,每一计算时段的冲淤厚度,以控制等于或 小于深的 较为合适。
G 1、G 2––––分别为进出口断面输沙率;用于计算悬移质冲淤时,G=Q×S v ,其中S v 为悬移质含水 量;用于计算悬移质冲淤时,G=B×g s ,其中g s 为推移质单宽 输沙率;若悬移质和推移质要同时考虑时,则G=QS v +B×g s ; B、H ––––分别为计算河段的平均河宽和平均水深;B 1、B 2、H 1、H 2––––分别为进出口断面上的平均河宽和平均水深。
联解式(C1)和式(C2)即可求得水库冲淤的发展过程。
表 C1 有 限 差 法 计 算 水 库 淤 积 过程 表C1.2 岸边库C2.1 河道库(1) 水库泥沙淤积纵横断面成果表及水库泥沙冲淤过程纵断面图。
表 C2 水库不同年限淤积纵断面表(2) 不同方案坝前淤积高程与蓄能电站进/出水口门前淤积高程表。
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表 C3 坝前及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淤沙高程(3) 水库冲淤计算成果表表 C4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泥沙冲淤成果表(4) 水库容积演变曲线图及水库泥沙淤积后库容变化表表 C5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泥沙淤积后库容变化表C3 计算成果分析C3.1 河道库(1) 水库泥沙淤积对库容的影响;(2) 阐明选择正常蓄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排沙水位、保证发电水位、死水位过程中,不同方案的泥沙淤积对工程效益、安全运行的影响,对上游或下游梯级的影响,对航运的影响。
阐明方案比较结果,提出推荐方案;(3) 阐明推荐的正常蓄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排沙水位、保证发电水位、死水位的冲淤计算成果;(4) 分析水库泥沙淤积对坝前、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口门的影响,必要时,分析过机泥沙(包括含沙量与粒径)对电站(或上水库)的影响。
C3.2 岸边库、弯道库、滞洪库、台坪库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1]一旦本标准正式发布,应移入2.2条。
[echidi1]水库泥沙冲淤分析计算1 水库概况万两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吉林省桦甸市红石镇境内, 水库坝址建在第二松花江上游左岸支流万两河上。
万两河发源于桦甸市南乡龙岗山北侧, 流经桦甸市的王家店、治安屯等地, 流向由南向北, 于红石镇任家店东测汇入第二松花江。
万两河属山区性河流, 流域地势南高北低, 水系发育较好, 河道坡度较陡, 高差大, 沿河两岸为岩石陡壁, 生长灌木杂草。
流域植被较好, 河道稳定, 河底由砾石和卵石组成。
万两河水利枢纽建成后, 由于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泥沙输移特性, 河流中一定量的泥沙将在水库淤积。
为此要分析建库后泥沙淤积问题, 并提出相应措施, 使泥沙淤积其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更好的发挥工程的正常效益。
2 水文特性2.1 水库上游来沙万两河水利枢纽坝址处无水文观测站, 年输沙量计算根据1984 年版《吉林省地表水资源》成果中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分区图查算。
本地区悬移质侵蚀模数每年为50 t/ km2 a , 推移质输沙量占悬移质输沙量的15 % , 综合侵蚀模数为57.5t/ km2 a 。
万两河水利枢纽坝址年输沙量成果表见表1.1 。
表1 万两河水利枢纽坝址年输沙量成果万两河邻近流域的金沙河上有民立水文站,该站有1958 4/1988 年31 年泥沙观测资料, 且该流域与万两河所在流域植被等情况比较相似,可认为万两河泥沙的年内、年际变化情况与民立站类似, 所以本次以民立水文站为参证站, 分析万两河水利枢纽坝址的泥沙情况。
民立站历年各月平均悬移质输沙量统计见表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