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解读六道家的最高智慧:不敢无知无欲无为的真实含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解读六道家的最咼智慧:不
敢无知无欲无为的真实含义
【老子】解读六道家的最高智慧:不敢无知无欲无为的真实含
老子解读六 道家最高的智慧:不敢 无知 无欲无为的
真实含义

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
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 ,则无不
治矣。

:“贵上见”的经典案例:国酒茅台的非自然雄起
在老子看来,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贤”和“不贤” 更没有什么
“宝贵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值得向往和拥有的

“可欲”之物。大家会说:老子没有活到现在,如果看到现在 世界上有这
么多的新奇好玩的东西。如果他出现在现代,难

道真的会不动心吗?恐怕就不会这样说了 ,也一样会被弄迷
糊的吧

其实,老子认为:所有的一切希奇宝贝,一切你以为值得“贵”
“尚” “显”的东西 都不是真正的存在,都是人心自己的定义; 换句
通俗的话说,就是幻想和自恋,自己沉迷在自己创设的
概念世界中不可自拔。
这可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禁欲主义”,而是一种看透复杂 事物背后真
相和本质的智慧。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前一章里 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
美恶矣”的事例应用和说明,真

正看懂了第二章,理解起来就很简单了。这里 ,我们举“国酒

是人心的作用,而非自然的本质。
我原来的一个学生告诉我,他现在的职位,是在北京专门

待的水平很高,一餐下来需要一两万元。问他们到底在吃什 么宝贝。他
说,别的不提,光说酒,一定是茅台。我想茅台也

不贵,不就五百多元吗?有些“法国庄园酒” ,还要两千美 元
一瓶呢。他说外国的红酒国人们不喜欢,我知道的五百元 茅台只是“入门
级”的,他们喝的是五千元一瓶的陈酿高档 茅台。

是啊,茅台已经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名酒” ,价格也在天上 高高
挂着。各位会认为: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尊贵”的“难

得之物”吗?没错,老子承认茅台酒是“真实存在” ,这一点
上老子决不是“唯心主义者”,他只是认为:茅台的“不凡身
价”和“国际地位”,都是人心所创化的结果。

本就不见经传的西南边境小镇上的茅台酒 ,出任“国酒”的地

茅台”的例子来说明:所有人“贵 ” “上” “见”的一切,都
“办招待”,到处花钱请人吃饭,来的都是“要人

所以招

中国是一个酒文化的国度,历史上有很多名酒
,
怎么会让根
位呢?实际上,茅台的命运,和我们共和国创造者的命运密 切相关。当年
的茅台,不过是贵州一个偏僻地方(茅台镇 )连

商标都没有“注册”的一个小酒厂 ,虽然味道不错,但也没有

几文钱。但是当年一股叫做“红军”的队伍,被老蒋打得到处
队的几个主要领导,特别喜欢它的独特味道, 赞为好酒;于是
种下了一个缘分。

僻的小地方,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四乡的小商贩,小市民,以 及农民兄
弟们。这时的茅台,谁都买得起,喝得起。大家都不 知道将来会很值钱。
如果各位当年在茅台镇,知道此酒的“不 凡未来”,花上几块大洋,买上
几桶存到现在,绝对可以“变身” 百万千万。

因为那批路过茅台镇,当时因被长期追杀弄得有些狼狈不堪 的叫做“红
军”的队伍,最后坐上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位置,领 导们想起来当年喝的酒
还不错,是长征路上的“革命酒”

新的领导班子非常“革命”,绝对不愿意和那批被自己打倒的

皇帝们爱喝的“贡酒”,不管那些酒有多吸引人(其实所谓的
“好”酒,差别并不大。据这些喜欢喝茅台的人来说 ,茅台的
好处就是香味独特,而且喝了不上头(不会头痛)。天,就这点好

看出来有什么“贵相”;跟别的小酒厂一样卖,
桶也值不了
逃,“长征”至打这里;当兵的自然喜欢找酒喝
,
正好这支部

但是,茅台酒的好运还没有来,接下来
多年,它依然在偏

封建主义”为伍,一起去捧历史上的“名酒”

更不能去抬
处?喝杯雪碧,也一样是香味独特,好喝不上头呢!
共产党是“革命党”,不会去捧历代统治者的“名酒”,这是 有“立场”
问题的。于是,革命长征路上找到的此酒就“发”

了起来,被尊为“国酒”了。因为中央领导人喜欢 ,自然地方
领导人也跟着“喜欢”,风气自然就开了。不过,此时的茅 台,主要是
“政府官员用酒”,在民间是心向往之,但是大家 都没钱,还是喝不上。其
实当年也不贵,我上中学时候,茅台 酒的价格才七元多一瓶,不要票,随
便买。我父母的工资是五

几元,月工资大约可以买七瓶。现在他们的工资只能买五
瓶了,所以茅台的行情比他们的工资更有潜力一些。 当时也没 有
听说还有更加“高贵”的茅台 ,可能都送到北京了吧

茅台的风光,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结果。官本位下的小 民们,最想
体验的,就是政府的“示范”标准了。上有好,下 必效焉。所以,这段历
史,正好说明了 :一个本来并不稀奇的

东西,经过包装,也就是“尚” ——领导的提倡,以及“贵”
----大家都想要,
争相拥有,就变得“稀奇”起来。再加上拥

有的人“显”和“可欲”,喝茅台的人感觉“良好”,喝了还
想喝。没喝的处心积虑,怎么都得搞一瓶来喝,结果造就茅台

的过程,不都是在人心的作用下完成的吗 ?等那天生活水平提
咼到“健康第一”的时候,大家都跟法国人学品位,都要喝红 酒,茅台酒
恐怕又要掉价了。不过据说茅台也进军“红酒”市

的“ 鸣惊人”,自然身价不凡,于是成为“国家名牌 ”。整个
场了,估计将来也会有几千元的“茅台红酒”出来吧
贵尊显”之物,都是人心的幻化。老子实在是太有智慧了
人间的一切笑话,早早地看在眼里 ,并善意地提醒我们
被自己制造出来的概念骗了。骗骗别人玩还可以理解,最后 连自己也骗得
当了真,就太可笑了。

:
虚心弱志,“人为”靠边;实腹强骨,“天道”倡行。

原文: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任继愈的解读:因此,圣人的治国原则,(要)简化百姓的头脑, 填饱百
姓的肚子,削弱百姓的志气 ,增强百姓的筋骨。

陈鼓应的解读: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 生活安饱,意
志柔韧,体魄强健 傅佩荣的解读:因此之故,圣人在治理人民时,要简化
他们的 心思,填饱他们的肚子;肖U弱他们的意志 ,强化他们的筋骨。

比较任先生和陈先生的解读,很明显可以发现两人学术水平 和文字功力的
巨大差异,让人慨叹不已!任继愈的解读,几乎 就是字面含义的直接对
应,简单生硬的“翻译”;几乎看不出 来有多少对于文字隐含意义的仔细
推敲过程。而且任解读所 用的字数明显较陈多,可是含义和回味又明显缺
乏不少 ,这应

其他所有价值不凡的“稀罕物”,又何尝不如是?一切 “高

:
不要
该就是他们两人的学术功力差异吧
如“强其骨”任继愈解读为“增强百姓的筋骨” ,他这里强加
了一个老子文字里面没有点名的“百姓”出来,造成上对下
的“政策性结论”;但老子此句,从逻辑上不能否定也是对统

人。如果把他强加进来的“百姓”二字去掉,任先生的翻译 解读,等于完
全没有翻译和解读(“强其骨”成为“增强筋骨”), 根本没有增加读者
的理解度。

如果对于这种简单句子的解读,任先生都持这种漫不经心的 态度,很难想象
他会把本章的内容同老子的前后文联在一起

来理解。反而是陈先生的几句解读 ,明显经过了反复的思考
并把自己的理解呈现出来(当然陈先生也未能发现它与前 章之间的密切联
系)。因此,一对照,就发现两者解读的境界完 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当然
两人孰高孰低,读者自己拿结论吧, 角度不同,自然有不同的结论。

这里提一下:老子的解读,自河上公起,就有注重养身练 气修仙的一派

后来道教传统中的解读方式,与文化圈中的解

读,往往有极大的差异;特别是对上面这四句话的解读, 的丹道家
们如获至宝,普遍把它理解为是练气炼丹的法门,修 炼“命功”的要窍

还发展出一整套“上虚下实”的功法;还 有就是“强骨”的说法,也因为
“肾主骨”,成为修仙派和丹 道家们“强肾” “练精” “固阳”的要点。
这些东西,在我个

治者自身在内所有人的共同要求

此种强加的字句,未必能服

道教
人看来荒诞不经,很多是牵强附会,不值一驳。但是这种“神
秘派”的“道法”依然在民间有市场,因其“神秘”性 很能
吸引一批热心的想当神仙的“修炼”之士。大家不要被迷惑 了。

国内的道教,自明清以来,一直在走下坡路,已经衰落了很 久,几百年
积弱了,不像佛教,唐以后的鼎盛期过后,这中间

还有几个如太虚大师等人出来“振兴”一下 ,勉强有个样子。
道教是一直“式微”的,早已丧失了古代作为统治者“智囊 团”,以及作
为民间“精英文化”教育者的地位。

现在的道教宫观,基本上只是个风景名胜的游玩地 ,道士们
多是拿工资的“旅游行业人士” ,喜欢办法会,赚点钱,搞搞

青年朋友们因为喜欢老子,跑到宫观里见人就拜,以为道士们 就是老子的
真传后人,又缺之鉴别力,容易被人用神秘难解 的东西忽悠,走上弯路。
我的建议是:有些老子的解读版本,以 及自居的“道学”学问,如果弄得
玄而又玄,莫测高深的样子, 让你读不懂和无法理解,不要因此觉得应该
崇拜作者,否定 自己,我建议就干脆不要去读了 ,不要因猎奇而受损。

这里的最大问题就是:老子的“虚心弱志”到底是什么含义 在任先生看
来,老子的用意就是要把老百姓变成傻瓜,成为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方
便管理的“人”。如此当然就是“愚

迷信活动,少有真修行的高道们出现。这里特别提

是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