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1. 引言1.1 什么是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浮筏在海面上养殖龙须菜的技术。

龙须菜,又称紫菜、裙带菜,是一种具有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的海藻,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蔬菜之王"。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通过在浅海区建设筏子,利用筏子固定在海底,将种植基地悬挂在筏子上,实现对龙须菜的高效养殖。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适用于水深较浅、水质清澈的海域,能够避免海底污染和生态破坏。

与传统的龙须菜养殖方式相比,浅海筏式养殖技术具有种植密度高、采收方便、水质监测方便等优势,能够提高龙须菜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引入对龙须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提高龙须菜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将进一步推动龙须菜产业向着科学化、高效化发展的方向前进。

1.2 养殖龙须菜的优势龙须菜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养殖龙须菜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龙须菜的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一般在30-60天就可以收获,比许多其他水产品的生长周期都要短。

这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便利。

龙须菜适应性强,能够适应不同水质和水温条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低,易于管理和控制。

这使得龙须菜的养殖更加容易。

龙须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可以保证龙须菜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养殖龙须菜具有投资少、回报快、风险低、营养丰富等诸多优势,是一项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龙须菜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2. 正文2.1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原理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浅海水域进行养殖的方法,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在水面上悬挂筏子或网箱等设施,将龙须菜种植在利用水流和光照等自然条件,促进龙须菜的生长和养殖。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龙须菜是一种海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被广泛应用于日本料理中。

龙须菜的种植传统上以井栏筏式养殖为主,但这种养殖方式在养殖密度、水质管理和防病防虫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养殖方法。

它利用浅海区域的水生植物丰富的营养资源和良好的水质条件,为龙须菜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筏的选择和搭建:浅海筏式养殖使用轻质、耐海水腐蚀的材料制作筏体,如泡沫塑料、竹木等。

筏的搭建要考虑到龙须菜的生长需求,如筏的尺寸和高度,使得龙须菜能够充分接触阳光和水流。

2. 筏的浮力调节:浅海筏式养殖中,筏的浮力非常重要。

浮力的大小决定了筏体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应根据海域水深和水流情况调整筏的浮力,以确保筏的稳定悬浮于水面。

3. 种苗的选取和培养:在浅海筏式养殖中,种苗的选取非常重要。

要选择生长健壮且适应浅海环境的龙须菜苗种。

种苗的培养要注意水质、温度和光照等因素,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质量。

4. 养殖密度和排水系统:浅海筏式养殖中,养殖密度的控制对于提高产量和降低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应根据筏的大小和水质情况合理确定养殖密度。

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是确保水质清洁和避免病虫害的关键。

5. 水质管理和监测:在浅海筏式养殖中,水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要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氨氮和硝酸盐等,以及藻类密度和浮游动物的数量。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养殖操作,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相比传统的井栏筏式养殖技术,在养殖效果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优势。

它可以充分利用浅海区域的水生植物资源,提高龙须菜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1. 引言1.1 介绍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重要性龙须菜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海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而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在于提高龙须菜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龙须菜的产量。

传统的龙须菜养殖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受季节和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

而采用浅海筏式养殖技术,可以利用海水资源充分养殖龙须菜,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率。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能够提高龙须菜的质量。

通过科学的养殖方式,可以控制龙须菜的生长环境,确保其生长健康、质量优良。

而且,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还可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龙须菜产业的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推动龙须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海洋生态环境,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不容忽视。

2. 正文2.1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原理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浅海水域的自然条件,通过设置筏子来固定龙须菜的生长。

具体而言,该技术首先选定适宜的浅海水域,然后在水中设置筏子,将龙须菜种子或幼苗固定在筏子上,通过浮筏的浮力使龙须菜保持在适宜的生长深度。

在养殖过程中,筏子上的龙须菜会吸收水中的养分,经过光合作用进行生长,同时还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原理简单易行,通过合理设置筏子可以减少水域占用,充分利用浅海水域资源。

龙须菜在筏子上生长,便于管理和采收,有效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龙须菜的生长受到自然潮汐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能够获得更加稳定和高质量的产品。

2.2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优势1. 环境友好: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采用海洋自然环境进行养殖,不需要大面积围堤和养殖池塘,减少了对陆地资源的占用,同时也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龙须菜,又称紫菜、青菜,是一种常见的海藻类蔬菜,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传统上,龙须菜主要通过野生捕捞获取,然而这种方法容易导致资源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浅海筏式养殖技术应运而生,成为龙须菜养殖的主要方式。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指将龙须菜的种苗通过介质(如海带、树枝等)固定在浅海水域的漂浮筏上,依靠潮水的涨落,海水的养分和光照来生长。

这种技术具有简单、易操作、养殖周期短等特点,逐渐成为龙须菜养殖的首选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养殖管理要点。

1. 筏体制作与投资浅海筏式养殖的筏体一般采用竹木材料。

可以选择粗壮、抗风浪能力强的竹子,用铁钉或钢线将竹子串联起来制作筏体。

投资方面,筏体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费用较低。

2. 种子选育与繁殖龙须菜的种子一般通过人工培养获得。

选择生长健壮的龙须菜及其种植基地,采集成熟的叶片作为种子。

然后,将种子放入流动的水中进行清洗,除去杂质和寄生虫。

将清洗后的种子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放置于光照适宜的地方,进行培育。

3. 种苗培育种植正式开始前,需要先将种苗培养到一定时期,一般为15-20天。

培育的方法可以采用浸泡法或浸种法。

浸泡法是将种子浸泡在淡水中,保持培养皿中水的清洁,同时定期更换水源,直到龙须菜的根发芽为止。

浸种法是将种子直接埋在培养皿的培养基中,定期浇水,保持水分充足。

4. 植苗和收获种苗培育到一定时期后,可以进行植苗操作。

在浅海筏体上准备好支架,将种苗放在支架上,并固定好。

植苗时要注意种苗的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植苗后,根据龙须菜的生长状态,进行适时的管理和维护,如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等。

一般情况下,龙须菜的生长周期为30-40天,可以根据龙须菜的叶片颜色和形态来判断是否已经成熟。

成熟后,可以进行收获,要注意采摘的技巧,避免对筏体的破坏。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龙须菜养殖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资源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还可以提高龙须菜的产量和质量。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摘要】龙须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产品,在浅海筏式养殖技术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本文从筏式养殖的原理与特点、龙须菜筏式养殖的优势、操作流程、养殖环境的管理以及生长周期及收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对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全面解析,可以看出其在生产效率、质量控制、环境友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展望中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有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为海产品养殖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原理、特点、优势、操作流程、环境管理、生长周期、收获方式、前景展望1. 引言1.1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概述龙须菜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海产品,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药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关注,龙须菜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龙须菜的养殖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

筏式养殖是一种利用浮筏在水体中进行养殖的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灵活性高、管理方便等特点。

龙须菜适宜生长的水域多为浅海地区,因此筏式养殖技术尤为适用于龙须菜的养殖。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指将龙须菜种苗装在带有饲料和氧气装置的浮筏上,放置在浅海水域进行养殖。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水质、养殖环境等因素,可以有效提高龙须菜的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效益的养殖。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2. 正文2.1 筏式养殖的原理与特点筏式养殖是一种利用浮筏在水体中固定形成特定水域的人工养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浮筏将种植的海产品固定在水面上,利用光合作用和水流中的养分进行生长。

筏式养殖的特点包括高效利用水体资源、节约养殖空间、方便管理和操作等。

相比传统的土地养殖方式,筏式养殖可以灵活调控水中养分,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减少投入成本并提高产量。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龙须菜是一种常见的海洋蔬菜,其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减少对天然海洋资源的损害,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应运而生。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浅海水域进行养殖的方法。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养殖的海域,海水深度一般在3-5米之间比较适合。

然后搭建养殖筏,筏子一般是采用木质或塑料材料制作,筏子的大小和高度可以根据养殖需求进行调整。

在养殖筏上,需要铺设海草、海带等养殖基底。

这些养殖基底可以提供龙须菜生长所需的环境和营养。

还可以将部分海洋生物如螃蟹、贝类等放养在基底上,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养殖效果。

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筏子和养殖基底的稳定性,避免因为外力的作用导致养殖设施的破坏。

还需要关注养殖水质的变化,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调整,保证水质的稳定性。

还需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龙须菜的生长周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可以根据龙须菜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管理和调整。

在收获前,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和除杂工作,保持龙须菜的健康生长。

收获时,可以将龙须菜从基底上割下来,清洗并晾晒干燥即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相比传统的海洋养殖方式具有一些优势。

浅海水域养殖可以减少对深海资源的依赖,降低捕捞对海洋生态的破坏。

采用养殖筏的方式可以控制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养殖筏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便,适合大规模养殖。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能够保护海洋资源,提高养殖效率,同时能够满足人们对龙须菜的需求。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通过技术的创新和优化,进一步提高龙须菜养殖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性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蔬菜资源。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龙须菜,是一种生长在海底岩石上的海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类植物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龙须菜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龙须菜的养殖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龙须菜的养殖中,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养殖技术,本文将对其做简要介绍。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把养殖网放置在海岸线附近的浅海域内,以充分利用海洋自然养殖条件,如阳光、营养盐、海水等,以提高龙须菜产量和养殖效果。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减少因水质污染等不可控因素对养殖龙须菜的影响。

1、养殖筏的制作: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养殖筏。

制作时需要选择质量优良的材料,尽量避免使用易腐的材料。

在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并保证制作质量。

2、安装支架:根据养殖筏的尺寸和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支架。

需要注意的是,支架的安装位置应该远离污染区域,并注意避免冲击波等外力的影响。

3、网笼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龙须菜养殖的网笼型号,并进行相应的加强处理。

需要保证网笼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以确保养殖效果。

4、设置支撑索:为了保证浮筏和养殖笼的稳定性,需要在养殖筏周围设置桅杆,并在桅杆上划设支撑索。

5、安装养殖笼:将养殖笼固定在养殖筏上,设置好稳定性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1、在选择养殖区时,应注意该区域的污染状况。

建议选择偏远的海域进行养殖、并注意检测水质。

2、在进行浅海筏式养殖时,应选择相应的季节进行,避免在气温低、水温低等情况下进行养殖。

3、在使用养殖笼时,需要定期清理龙须菜和网笼,以保证水质和龙须菜的健康和生长。

4、在筏式养殖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管理和保养,以确保养殖平稳顺利。

综上所述,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龙须菜养殖中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具有较高的龙须菜产量和养殖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还需要一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保障,增强养殖筏、加强网笼定制等成本均较高,需要农户在实践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龙须菜是一种常见的海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海产品。

龙须菜的养殖技术也得到了日益深入的研究,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养殖方法,其中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比较优秀的技术。

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在浅海区域生长的龙须菜养殖技术,主要是利用浅海沿岸地区的海水和自然气候条件,减少了人工投入和环境干扰,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该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殖方式,以下就是该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一、筏具制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的第一步是要制作好筏具,在制作筏具时可以选择使用竹子、木材等原材料,将原材料通过编织或者拼接的方式制作成筏子,筏子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龙须菜种苗选取龙须菜种苗可以从自然海域采摘,也可以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获得,采摘龙须菜种苗时要注意选择成熟度高、质量好的龙须菜,同时还要注意采摘的数量不能过多,以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三、筏具布置将制作好的筏具投放到海中后,需要将龙须菜种苗按照一定的规律布置在筏子上,保证龙须菜种苗之间的距离均匀,避免因相互竞争而导致的生长慢或死亡。

四、龙须菜养护管理正式投放龙须菜种苗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养护管理,主要是保证筏具的浮力和龙须菜的生长环境。

在海洋的不稳定环境下,筏具的稳定性和浮力是非常关键的,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

五、收获和销售龙须菜生长期一般为30天以上,到达成熟状态后,可以进行收获和销售了。

此时可选择将龙须菜从筏具上打下来,经过一些简单的加工后,就可以送往市场进行销售了。

总之,浅海筏式养殖技术是一种环保、低成本、易操作的养殖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

通过对龙须菜的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相信未来的龙须菜养殖将会越来越发达,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
作者:许寿辉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4期
龙须菜(GracilariaVerrucosa),又名江篱,植物学中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ae)、杉藻目(Gigartinales)、江蓠科(Gracilariaceae)、江蓠属(Gracilaria)。

藻的主体为绿色、紫褐色或自黄色,晒干后变成暗褐色。

外形为圆柱形或线性,常为丛生,基部有小盘状固着器,主枝较分枝粗。

顶端有一个细胞,由此细胞分裂成次生细胞,再继续分裂成其他细胞。

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有时雌雄同体,有时异体,半球状或囊果球状,顶端可以有喙状突起,同时固着器呈圆盘状。

龙须菜是暖水性藻,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其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均有生长,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其中以阿根廷和智利沿海分布最甚,其次为中国、南非、巴西、日本、菲律宾等地皆有分布。

龙须菜在中国分布主要在沿海各地,现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已经开始养殖。

龙须菜体内充满一种名为藻胶的成分,可以用来制作琼脂。

琼脂是一种多糖体,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

在食品中,琼脂可以增加食品的口感、质量,让食物看起来更有档次。

在医药研究行业中,其也被运用作为细菌、微生物的培养基。

日常生活中的果汁饮料、八宝粥、冰淇淋、果冻、布丁以及生活用品如洗发露、洗面乳、化妆品等均有使用到琼脂,因此,龙须草的经济价值很高。

而在沿海地区,龙须草也可作为食品制作成凉粉,清水煮熟即可直接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助消化等功效,可治感冒、便秘等症。

龙须菜也是鲍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鲍喜生活在海藻繁殖,饵料丰富的地方,以龙须草、海带、紫菜为食物,吃海带的鲍鱼贝壳是绿色的,吃紫菜、龙须菜的鲍鱼贝壳是红色的。

鲍鱼生长的水温最好在15℃~20℃之间,2-3月喂养海带,每年8月份以后喂养龙须菜,在福建沿海地区8—10月份鲍鱼生长速度最快。

福建莆田市秀屿区是福建省海洋渔业大区,拥有海域面积2800平方公里,海水养殖用海面积超过30万亩,其中龙须菜6万多亩。

龙须菜是秀屿区于2000年首先引进试养病获得成功,是全省首家从北方海区引进南方海区的藻类新品种。

经过多年的养殖摸索,龙须菜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较成熟,同时在2004年由福建省治疗技术监督局发布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
(DB35/T537-2004)。

以下简要介绍龙须菜养殖技术。

一、养殖场所
养殖场所在海区要求风浪较小、水质澄清、潮流通畅、敌害生物少的区域,水深在8m以上,一般要求要求退潮后能保持2米以上的水深,比重最低在1.018以上,没有工业废水严重污染的区域。

同时有一定淡水流入和营养盐丰富,在潮间带浅滩要求地势平坦、退潮后略有积水、底质较硬。

养殖水温为5~20℃。

二、养殖浮筏设置
1、定位、打桩、下筏
养殖时以16台左右为一个养殖单位,每两个单位之间留有20m左右的航道,各个小单位连成一个大单位,各个大单位之间呈品字形排列,保持20m~40m的间距。

打桩时要牢固,打入土层深度不小于0.8m,在风浪大的区域,打桩应打入土层1.5m深,同时要用绳子在桩子下部固定,以防桩子脱落。

2、每养殖单位用料
除了桩基外,还有2000丝左右的聚乙烯绠绳、横绳、180丝的吊绳、2800丝的锚缆绳、桩绳、以及浮子等。

3、苗绳规格
300丝聚乙烯绳,长5m左右,直径0.5cm。

有3股3花的绳子,也有3股6花的绳子,苗绳的捻度必须根据苗的情况而定,紧的苗绳对苗有伤害,松的苗绳不利于苗固定。

三、取苗、夹苗、运苗、挂苗
1、苗绳处理
分苗前几天需要处理苗绳,具体方法根据苗绳而定,新的苗绳用水浸泡一天,旧的苗绳则用漂白粉消毒再洗干净。

2、取苗
苗种选择生长良好、颜色紫红、杂藻较少的龙须菜藻体顶端及附近部位作为苗种,当海区水温降至27℃以下时,就可进行夹苗放养。

3、运苗
运苗期间要用水防止藻体干燥,同时要注意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会损伤苗的质量。

4、夹苗
龙须菜苗中应去除其他杂藻,按5g左右为一小簇穿过苗绳,每隔5-10cm夹一簇苗,两端露出5-6cm。

夹苗时应防止龙须菜苗脱水和以及被阳光过度晒干,影响苗的质量。

以每米苗绳用500g龙须菜苗种为宜。

挂苗:把夹好的苗绳两端连结好,挂于浮筏上进行养殖。

四、栽培管理
1、水层调节
龙须菜是喜光性的藻类,在光照弱的情况下生长速度会比较慢,但同时太强的光照会抑制其生长。

阳光可能分解龙须菜的色素,导致其褪色,如果不及时观察调整,龙须菜会断裂。

当海表层水温低于28℃时,筏架应提升至离水面20-40厘米处(除台风期间);水温超过28℃时沉至水面以下约3米处;在秋季水温低于28℃后,又提升至水面下20-40厘米处。

2、调整筏架
根据筏的情况适当调节浮力,当绳子被弄断时,要及时补上。

要注意每台筏架的松紧程度要一致,经常检查筏架的牢固程度,同时筏架排列要整齐,这样才能保证苗受光均匀,生产方面安全有保障。

五、收成加工
1、收成時间
每隔3~4天利用潮汐换水1次,并施放尿素等化肥。

每月收获1次,留下一定种苗,使其继续生长。

经2~3个月的栽培管理,即可收获。

2、加工方法
龙须菜收获后,经洗涤晒干即成为提取琼胶的原料,干品的含胶量约为20%左右。

若是用作琼胶提取,则需经浸碱、洗涤、酸化、漂白、煮胶、推条、冷冰干燥或压榨干燥、包装等工序。

若是作为鲍鱼饲料,则可以根据需要保存或直接使用。

(作者单位:351146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