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材料阻燃的综述
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

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建筑领域对耐火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防火性能优异的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因其优异的阻燃性能和应用方便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聚氨酯胶的性能、聚氨酯胶的阻燃机理、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聚氨酯胶的性能聚氨酯(PU)胶是一种以异氰酸酯和多元醇为原料,经过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聚氨酯胶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包括优异的耐水性能、耐化学品性能、机械性能和耐氧性能。
此外,由于其可塑性好,使其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加工和成型,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子产品和家居产品等领域。
三、聚氨酯胶的阻燃机理聚氨酯胶在一定条件下易燃,一旦着火会迅速燃烧,引起严重的火灾。
因此,研制一种防火性能良好的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聚氨酯胶的着火原因主要是其表面或内部受到外部热源的影响,导致其燃烧。
聚氨酯胶的阻燃机理主要包括气相阻燃和凝聚相阻燃两种方式。
气相阻燃是指通过添加的阻燃剂在燃烧时与燃烧产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促进燃烧过程的中断。
而凝聚相阻燃是指阻燃剂在聚氨酯胶燃烧时生成的稳定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形成燃烧层,延缓燃烧速度。
四、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需求的增加,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目前,常用的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主要包括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和氢氧化铝等。
磷系阻燃剂主要是指通过加入含磷化合物,阻燃效果显著。
氮系阻燃剂在聚氨酯胶中通过生成惰性气体和炭层来抑制燃烧。
硅系阻燃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燃烧产物的传热和反应,从而起到阻燃作用。
氢氧化铝的阻燃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吸热和隔热的物理作用来抑制燃烧。
五、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聚氨酯胶反应型阻燃剂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环保为导向的研究,重点发展无卤素和低卤素燃烧阻燃剂。
阻燃剂研究综述

阻燃剂研究综述1.阻燃剂的涵义阻燃剂又称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功能,用以提高材料抗燃性,即阻止材料被引燃及抑制火焰传播的助剂。
主要适用于阻燃合成和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纸张、涂料等)。
采用阻燃材料有助于延迟或防止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使其点燃时间增长,点燃自熄或难以点燃。
有助于确保各种制品的安全及减少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2.阻燃剂的重要历史性发展[1]1966年,Fenimore和Martin根据材料在不同氧浓度中的燃烧情况,反复测定了使材料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得到了很好的重复性,提出了“氧指数”的概念,从而使得阻燃材料的燃烧性能有了科学的定性手段,对现代阻燃科学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许多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和处理方法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分析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锥形量热仪( Cone Calorimeter)等被应用于阻燃研究,成为阻燃科学理论研究的有效手段。
3.阻燃剂的分类[1]按阻燃剂与被阻燃基材的关系,阻燃剂可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两大类,目前使用的阻燃剂85%为添加型,仅有15%为反应型。
前者多用于热塑性高聚物,后者多用于热固性高聚物。
按阻燃元素种类,阻燃剂可分为卤素(溴系及氯系)、有机磷系及卤-磷系、磷-氮系、氮系、硅系、锑系、铝-镁系、无机磷系、硼系、锡系等。
前五类属于有机类,后几类属于无机类。
近年来,出现一类新的“膨胀型阻燃剂”,它们是磷-氮化合物或者混合物。
人们对阻燃高聚物,较少采用单一的阻燃剂,往往是采用多种阻燃剂的复配系统,以发挥协同阻燃效应或同时提高材料的多种阻燃性能。
3.1溴系阻燃剂溴系阻燃剂之所以受到人们如此青睐,其主要原因是他的阻燃效率高,价格适中,这是其他阻燃剂难以匹敌的。
其次是溴系阻燃剂的品种多,适用范围广,而且溴的来源充足。
溴系阻燃剂的效率为:脂肪族>指环族>芳香族,但芳香族的热稳定性最高。
聚氨酯泡沫塑料用阻燃剂新进展

f mer tr a c g l t n . h Rsi v le i a e cu e a d t ea d r a t eo io r h s h t s l ea d n yr u ai s T e F o v d i t s p ri l d d i v n ci l me i p o p ae , a e o n nh p n i e v g e o io r h s h n t , h s h ts p o p o a e , N o ti i g r a t e p o p o ae a d a n mb ro e l me i p o p o aep o p ae , h s h n t s P- c n a n n e c i h s h n t n u e fn w g e v c mp st f me r tr a ts se .I d i o ,s me lw - c r h F s p o u e f r t e b n o e t r — o o i a e a d n y tms n a d t n o o s o c R r d c d a e h a fp n a o el i t b mo i h n l xd e e as u d p e y i ew r los mma ie , n o h n e cn e F sfr F w r n l z d o r d a d s me c a g s a i gt R z f h o PU e ea ay e . K e wo d : o y r t a efa y r s p l u eh n m;f mef tr a t c r h o l a a d n ;s o c e
w r ve e n ic s e . s o e F e c i e e eh v h r ce it so o - a o e , i h ef in e e r i w d a d ds u s d Mo t f h Rsd s rb d h r a ec a a t r i f n h lg n h g f c e — e t sc n i
关于建筑新材料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建筑新材料文献综述范文建筑新材料是指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新型材料,其特点为能够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环保、高美观等多样化需求,并对传统的建筑方式和结构形式进行了改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建筑新材料的种类、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一、建筑新材料的种类1. 碳纤维混凝土:由碳纤维、水泥和骨料等组成,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韧性;2. 彩钢板:由彩涂钢板和保温隔热材料组成,适用于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的外墙装饰;3. 智能玻璃:能够改变透光度,控制室内温度和遮阳;4. 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高的抗震性和抗压强度;5. 聚氨酯保温板:能够有效隔热和防火,适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和防水;6. 粘土砖:具有良好的热保护性和声学性能;7. 生态木材:由天然植物纤维制成,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美观性。
二、建筑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建筑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外墙装饰:如彩钢板、幕墙等;2. 建筑隔音隔热:如聚氨酯保温板、石墨烯等;3. 建筑结构:如碳纤维加固、超高性能混凝土等;4. 建筑地基和环境:如生态木材、绿色材料等;5. 建筑设备:如智能家居系统、光伏发电材料等。
三、建筑新材料的发展趋势1. 环保性能:建筑新材料的环保性能将成为发展趋势的重要方向;2. 智能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新材料将越来越注重智能化和智能化配套设备的研发和应用;3. 轻量化: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加,建筑新材料将越来越注重轻量化,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对空间资源的需求;4. 功能性能:建筑新材料将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不仅具有基本的建筑功能,还应能满足多样化的建筑需求。
本文综述了目前建筑新材料的种类、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和建筑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聚氨酯阻尼材料改性研究综述

( MB 类 扩链 剂 则 可 在 聚 合 物 中引 入 羧基 , D A) 提 高 其 阻尼 性 能 。在 实 际研 究 工 作 中 , 高 P 提 u材 料 的阻尼 性能 , 备 有 实用 价 值 的阻 尼材 料 通 常 错
采 用 以下 4种 方法 : () 1 通过 改 变 共 聚 组 分 的 种 类 或 比例 进 行 P u基 体材 料结 构设 计 ; () 2 通过 共 混 或加 入 填 料 , 入 另 一 材 料 的 引
好。 2 P 阻尼 材料 改性方 法及原 理 U
相分 离程 度 , 相容 性 太 好 或太 差 的材 料 都不 能 用
作 阻尼材 料 , 因此 需 要 改 变 软硬 段 的组 成 和配 比
研 究表 明 , 基 、 酯 基 、 基 和 羧 基 等基 团 酯 氨 苯
以调节 P u的 阻尼 性 能 。 由 于普 通 的 P u9 (0 2 0 0 5 0 0 9 2 1 ) 3— 0 4— 5
阻尼 材料 也 叫振 动 衰减 材 料 或 减振 材 料 , 它 能将 固体 的机械振 动 能转变 为热 能而 使振 动衰减 下来 , 主要用 于振 动 和 噪声 控 制 。黏 弹 性 材 料是 非 常优 异 的阻尼材 料 , 而聚 氨酯 ( U) 一种 重要 P 是
聚合物 材料 的阻尼机 理与 聚合物 的动 态力 学
性 质 有关 。 聚合 物 材 料 在 交 变 应 力 ( 振 动 ) 如 作
用下 , 因链 状 大分 子 的 运动 要 克 服链 段 问 的 内摩
擦 阻力 , 料 的形变 往往 滞后 于应力 的变 化 , 种 材 这
滞 后 在一 定 的温度及 频 率下 十分 明显 。变形滞 后
摘 要 : 高分子材料因其特有 的黏弹性而被广泛用作阻尼 材料。文章概述 了聚氨酯阻尼材料 的减振 机理
阻燃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第25卷第6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ol.25,No.6 2009年6月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un.2009阻燃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陈 鹤,罗运军,柴春鹏,葛 震(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摘要:阻燃水性聚氨酯是水性聚氨酯功能化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根据阻燃剂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存在方式,可以将阻燃水性聚氨酯分为共混复配型和反应型两大类。
文中主要从聚氨酯硬段阻燃改性与软段阻燃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反应型阻燃水性聚氨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阻燃水性聚氨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阻燃;涂层中图分类号:T Q 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55(2009)06-0171-04收稿日期:2008-04-29通讯联系人:罗运军,主要从事高分子及含能材料研究,E -mai l:yjluo@水性聚氨酯以水为介质,由于水不燃、不爆、无毒、无味,不污染环境,不会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能显著降低产品的成本,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2]。
水性聚氨酯主要用于织物,皮革,建筑材料等等,这些材料在使用时如未经阻燃处理,会成为引发火灾的潜在隐患。
因此水性聚氨酯的阻燃化是水性聚氨酯功能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根据阻燃剂在水性聚氨酯中的存在方式,可以将阻燃水性聚氨酯分为共混复配型和反应型两大类。
共混复配型阻燃水性聚氨酯,阻燃剂以物理方式分散在水性聚氨酯中;反应型阻燃水性聚氨酯,阻燃剂作为水性聚氨酯的反应单体,参与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反应,最后成为水性聚氨酯结构单元的一部分。
1 共混复配型阻燃水性聚氨酯目前的共混复配型水性聚氨酯主要通过加入相关的助剂和特殊的制备工艺,使水性聚氨酯乳胶对阻燃成分进行吸附和包覆,从而得到稳定的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
毛国兵等[3]制备了环保型高性能阻燃聚氨酯合成革。
该合成革以水性聚氨酯为原料,磷化物耐久可塑剂为阻燃剂,配以改性剂、分散剂等辅料组成,不仅有效解决了溶剂型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严重的环保问题,使合成革产品中的八大有毒有害元素达到了欧洲标准,同时阻燃值大大优于EN71-2垂直燃烧指标要求。
无卤阻燃全水发泡聚氨酯硬质泡沫的研究进展

无卤阻燃全水发泡聚氨酯硬质泡沫的研究进展
冯洪福;苏有学;李娜;孙超超;沈光耀;刘晓强;张振雨;沈勇坚;李荣博
【期刊名称】《化工新型材料》
【年(卷),期】2024(52)5
【摘要】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应用十分广泛。
近年来,随着环保标准与防火要求的提高,与聚氨酯硬质泡沫相关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为了给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对比分析了氯氟烃、戊烷等物理发泡剂和全水化学发泡对阻燃的影响,介绍了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发展概况,梳理了无卤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的阻燃机理,综述了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在重点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
【总页数】6页(P52-57)
【作者】冯洪福;苏有学;李娜;孙超超;沈光耀;刘晓强;张振雨;沈勇坚;李荣博
【作者单位】陕西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36.8
【相关文献】
1.无卤型阻燃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无卤阻燃全水发泡聚氨酯硬质泡沫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3.全水发泡非卤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制备与性能
4.反应型阻燃剂及全水发泡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
5.不同无卤阻燃复合体系对全水发泡聚氨酯泡沫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氨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离心机的出现与原理离心机就是利用离心力使得需要分离的不同物料得到加速分离的机器。
工业离心机最早诞生于欧洲19世纪中叶。
随着近代环境保护、三废治理发展的需要,对于工业废水和污泥脱水的处理都很高,因此促使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碟式分离机和三足式下部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发展尤为迅速[1]。
其主要分为过滤式离心机和沉降式离心机两大类。
过滤离心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高速离心滚筒(使用适当的过滤材料)产生的离心力,加快液体中固液混合物的鼓,鼓内的固体保持,达到分离固体和液体的影响,或俗称脱水的影响。
沉降离心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的离心力,加快不同比例的混合物的成分(固体或液体)沉降速度,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
离心机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制药、选矿、煤炭、水处理和运输部门。
离心是离心机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的离心力,加快解决粒子在液体中,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
含有小颗粒悬浮液静置不动时,由于重力场的影响悬浮粒子逐渐下沉。
粒子越重,下沉越快,反之密度比液体小的粒子就会增加。
重力场中粒子的运动速度和粒子大小、形状和密度,并与引力场的强度和液体的粘度。
像红细胞大小的粒子,一个直径几微米,通常重力作用下观察他们的结算流程。
此外,物质在介质沉积是伴随着一个扩散现象。
扩散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成反比的扩散和质量材料,颗粒越小扩散更为严重。
凝结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受外部力量下沉运动与质量成正比,颗粒越大沉降和更快。
利用离心沉降原理实现固相和液相组成的悬浮液或液液固组成的三相混合物的分离过程叫做离心沉降分离过程分离这些混合物的机器叫做沉降离心机[2]。
离心机分离性能是一个重要指标测量了分离因子。
它表示被分离物料在转鼓内所受的离心力与其重力的比值,分离因数越大,通常分离也越迅速,分离效果越好。
工业用离心分离机的分离因数一般为100~20000超速管式分离机的分离因数可高达,62000,610000决定离心分离机处理能力的另一因素是转鼓的工作面积,工作面积大处理能力也大分析用超速分离机的分离因数最高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氨酯材料阻燃的综述
1.Sergei Levchik.刘结.唐煌阻燃型聚氨酯的最新发展[会议论文]-2006
2.钟柳.刘治国.欧育湘一种新型含氯的磷-膦酸酯阻燃剂阻燃聚氨酯的阻燃性能[会议论文]-2007
3.梁清泉含磷阻燃剂在聚氨酯材料中的阻燃机理研究[会议论文]-2007
4.刘寒含磷阻燃剂在聚氨酯材料中的阻燃机理研究[会议论文]-2006
5.杨宗焜.YANG Zong-kun聚氨酯硬泡阻燃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建筑节能2007,35(2)
6.华胜兵.关瑞芳聚氨酯材料阻燃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东化工2009,36(10)
7.曾凡辉.姜其斌.蒋华溴化环氧对聚氨酯涂料的阻燃改性研究[会议论文]-2005
8.杨文芳.梁丽清.杨磊多功能涂层材料的研究[会议论文]-2007
9.金军.JIN Jun聚氨酯硬质泡沫阻燃技术研究及趋势[期刊论文]-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17(4)
10.常海.王吉贵.甘孝贤国外含磷系、卤素系阻燃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火炸药学报2004,27(2)本文链接:/Conference_705467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