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中间换热器改造总结

合集下载

压缩机工年度总结(3篇)

压缩机工年度总结(3篇)

第1篇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转眼间,2023年已接近尾声,我在本年度担任压缩机工的工作已告一段落。

在此,我将对本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一、工作回顾1. 技能提升本年度,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通过学习,我对压缩机的工作原理、运行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日常维护在压缩机日常维护方面,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保养计划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具体工作如下:(1)定期检查压缩机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对压缩机进行定期清洁,保持设备清洁,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设备内部,影响运行效果。

(3)对压缩机进行定期润滑,确保各运动部件正常润滑,降低磨损。

3. 故障排除在故障排除方面,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以下为部分典型案例:(1)某次,一台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工作,经检查发现是冷却水系统堵塞所致。

我迅速清理了堵塞物,恢复了冷却水系统的正常工作。

(2)某次,一台压缩机在启动时出现异常响声,经检查发现是电机轴承磨损严重。

我及时更换了磨损的轴承,消除了故障。

4. 安全生产在安全生产方面,我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有序。

以下为部分工作内容:(1)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2)参加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3)与同事相互监督,共同维护生产安全。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专业知识不足虽然本年度我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但与实际工作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在团队协作方面存在不足,有时不能及时与同事沟通,导致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今后,我将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工作效率。

3. 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我的应急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设备改善建议总结范文

设备改善建议总结范文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设备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现对过去一年内设备改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以下建议。

二、设备改善工作总结1. 设备维护保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更换易损件等保养工作。

通过保养,设备的运行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故障率明显降低。

2. 设备更新改造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部分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

例如,更换了老化、故障率高的设备,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能;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了自动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

3. 设备技术创新我们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

例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降低了设备能耗;应用PLC编程技术,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4. 设备安全管理我们高度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在安全的前提下运行。

三、设备改善建议1. 加强设备前期调研,确保设备选型合理。

在选购设备时,要充分考虑生产需求、设备性能、维护成本等因素,确保设备选型的合理性。

2. 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3. 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提高生产效率。

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及时更新改造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4. 加强设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设备能耗,提高设备性能。

5. 强化设备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在安全的前提下运行。

6. 建立设备评估体系,及时淘汰落后设备。

对设备进行定期评估,淘汰落后、高能耗、故障率高的设备,提高设备整体水平。

四、结语通过设备改善工作,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设备改善力度,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设备改造个人工作总结

设备改造个人工作总结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公司设备改造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我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现将我在设备改造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二、工作回顾1. 学习阶段初入设备改造岗位,我对设备知识了解甚少。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设备知识,阅读专业书籍,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通过不断学习,我对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 实践阶段在掌握了一定的设备知识后,我开始参与设备改造项目。

在实践中,我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调研:对设备现状进行调研,了解设备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为改造方案提供依据。

(2)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合理的设备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后的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3)项目实施:监督改造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确保施工质量,降低成本。

(4)效果评估:改造完成后,对设备性能进行评估,确保改造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三、工作体会1. 严谨的工作态度设备改造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我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负责。

2. 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设备改造领域知识更新迅速,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3. 团队协作,共同进步设备改造项目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的协同配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注重与同事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在设备改造过程中,我注重细节,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通过对细节的把握,确保改造后的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四、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我国设备改造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学习设备改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积极参与设备改造项目,积累实践经验。

3. 加强与同事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不断创新,为我国设备改造事业贡献新的思路和方法。

换热器设计总结

换热器设计总结

换热器设计总结1、换热器几何尺寸1.1壳体结构根据物性选择合适的壳体结构,如果设计要考虑有无膨胀、粘度是否很大,污垢是否严重,根据常用选择合适的壳体结构及冷热流体走管程还是壳程;如果校核一般的都已经提供,我们可以直接进行计算就行了。

1.2管子结构1.2.1管子次寸管子直径国标上有两种规格:192⨯⨯、25 2.5,小直径的管子可承受更大压力,相同壳径可排更多的管子,传热面积比较大,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耗量较低;但是如果管程结垢比较严重、允许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大直径的管子。

当然以上说的是设计,如果是校核,直接按提供值输入就行了。

1.2.2管子排布统一壳径采用正三角形排列可以比正方形或者转角正方形排列多排17%的管子,一般的壳程不易结垢,或者可以用化学清洗的话,推荐采用正三角形排列。

在必须考虑机械清扫的场合,则采用正方形转角45℃排列。

1.2.3管子外形管子外形有光管和螺纹管两种,当壳程流体的膜传热系数只有管程的1/3时,采用螺纹管比较好,因为他能强化壳程的传热过程,降低结垢速度。

1.2.4管长管长根据国标里进行选择,在炼厂中一般选择6m 长的管子1.3螺旋折流板设计参数确定1.1和1.2是关于换热器设计的总的概括总结,下面结合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设计说一下具体物性参数的选择问题1.3.1螺旋角螺旋角影响换热面积很大,一般要选择合适的螺旋角,根据文献上提供的螺旋角的选取范围:5~45°,从加工的角度上讲一般选择7~15°,由于螺旋角的选取严重影响换热面积余量,在设计的时候尽量从易于加工、易于传热方面考虑,个人理解:在设计的时候,螺旋角是不是要从冷热物流两侧传热系数、压降、换热面积综合考量。

在以后的工作总应该加以注意。

当然从校核角度来讲,我们在选择螺旋角的时候,由于上面的壳体结构、管子直径都已经确定我们只能从换热面积方面考虑达到合适的换热面积。

1.3.2螺距螺旋折流板另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螺距,螺距的选取主要是根据螺旋折流板的连接方式来选择,螺旋折流板的连接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连续搭接、交错搭接,连续搭接的螺距计算公式为:()tan Hs D πβ=其中D Hs β--------连续螺距壳体直径螺旋角交错搭接的时候一般是在这个公式的基础上乘以一个系数(这个系数的范围为:0.4~0.60)不过一般的选择都是在0.5左右,然后进行圆整。

压缩机上半年工作总结

压缩机上半年工作总结

随着2023年上半年接近尾声,我有幸回顾并总结过去几个月在压缩机领域的工作经历。

以下是我对上半年的工作总结,旨在梳理经验、发现不足,并为下半年的工作提供指导。

一、工作完成情况1. 项目推进:在过去六个月中,我积极参与了多个压缩机项目的推进工作,从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到设备选型、安装调试,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在团队协作下,我们成功完成了多个项目的实施,客户满意度较高。

2. 产品优化:针对市场反馈和客户需求,我主动对现有压缩机产品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降低了能耗。

3. 团队协作:在团队协作方面,我积极参与团队讨论,与同事们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分享经验和知识,提高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二、思想认识与工作纪律1. 思想认识:上半年,我深刻认识到压缩机行业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技术创新对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工作纪律:我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在工作中,我注重细节,确保各项工作准确无误。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1. 问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技术细节上还不够熟悉,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

2. 努力方向:- 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对压缩机技术的研究;- 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拓宽知识面;- 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望未来展望下半年,我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压缩机业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目标如下:1. 提升个人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2. 优化产品性能:针对市场需求,持续优化压缩机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3. 加强团队协作:与同事们共同努力,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我相信,在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公司的年度目标,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换热器工作总结

换热器工作总结

换热器工作总结
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其作用是将热能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
个介质中。

在工业生产中,换热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制药等领域。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

首先,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传导的原理,通过换热器内部的传热面积,
将热能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中。

换热器有许多种类型,包括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束式换热器等,它们在传热面积、传热效率、使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

其次,换热器的工作特点是高效、节能、稳定。

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高温介质的热能传递给低温介质,实现能量的有效利用。

同时,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都经过了严格的工艺要求,保证了其稳定的工作性能和长期的使用寿命。

另外,换热器的工作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换热器的清洗和维护工作。


于换热器长期处于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中,容易积聚污垢和结垢,影响传热效果。

因此,定期清洗和维护换热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其正常的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换热器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都非常
值得我们关注。

通过了解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和维护换热器,保证其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空压机大修总结范文

空压机大修总结范文

一、前言空压机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动力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生产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近期,我单位对一台空压机进行了全面的大修,现将大修过程及结果总结如下。

二、大修背景该空压机自投入使用以来,已运行约5年,期间出现了一些故障,如振动大、排气温度高、机头温差大等问题。

经初步检查,发现主要故障原因在于轴承磨损、油路系统积碳、冷却器水垢等问题。

为了确保空压机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决定对该空压机进行大修。

三、大修过程1. 维修准备(1)对空压机进行停机,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2)拆卸空压机各部件,包括空气过滤器、机油过滤器、油气分离器、气阀密封圈、压力阀、安全阀、放油阀、断油阀、单向阀、卸荷阀、冷却器散热装置等。

(3)对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清洗、检查、更换损坏部件。

2. 维修实施(1)更换轴承、轴封等易损件。

(2)清洗油路系统,清除积碳。

(3)清洗冷却器水垢,提高换热效率。

(4)检查并调整各部件间隙,确保空压机运行平稳。

(5)更换空压机专用油和电磁阀。

3. 维修验收(1)对大修后的空压机进行组装,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

(2)对空压机进行试运行,检查振动、排气温度、机头温差等参数。

(3)经检查,大修后的空压机运行平稳,各项参数符合要求。

四、大修总结1. 通过本次大修,解决了空压机振动大、排气温度高、机头温差大等问题,提高了空压机的运行效率。

2. 大修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了维修质量。

3. 通过对空压机各部件的检查、清洗、更换,延长了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4. 大修后,空压机运行平稳,为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建议1. 加强空压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

2. 定期对空压机进行大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维修质量。

4. 关注空压机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空压机运行效率。

换热器年度总结及计划

换热器年度总结及计划

换热器年度总结及计划换热器年度总结及计划换热器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为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经过一年的使用和运行,现总结如下:一、年度总结1. 优点:换热器设计合理,工艺流程稳定,能够满足生产需要,提高生产效率;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低。

2. 不足之处:换热器存在一定的能源浪费,换热效率还有待提高;部分设备设施老化,对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维修保养工作不够及时,导致设备寿命缩短。

二、改进计划1. 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通过研究换热器的工艺参数,优化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式和流速,改进传热条件,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2. 设备更新和改造: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生产需求,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保养体系,定期进行设备巡检、清洗、保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或更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节能减排措施:引入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对换热器的运行能耗进行监测和分析,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减少能源浪费。

三、实施步骤1.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改进计划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2. 制定改进方案:对换热器换热效率进行研究和测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

3. 设备更新和改造: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制定更新和改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

4. 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台帐,制定维修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工作,并及时修复故障。

5. 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引入能源管理技术,对换热器运行能耗进行监测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并逐步实施。

通过以上的改进计划,相信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减少能源浪费,推动生产线的优化和升级。

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装前应复查新冷却器芯的总长度 , 1 过 长 会使封 头 无法 密 封 或 损 坏 壳 体底 板 , 短则 会 过
造 成压 缩空 气短 路 ;
( )注意新冷却器芯顶底封盖及滑道隔板架 2
与 原壳 体 的配对 密封 , 防止压 缩空 气短 路 。
4 试 车及 运行 效果
变形 , 最终造成整个换 热器 的损坏 。原换热器 的 铝翅片是整体 的, 对换热管有很好的支 撑和间距 控制作用 , 从结构上来说是很合理 的, 换热管不会 因为空 气 的压力 和 流量 的变 化 而 产 生 大 的振 动 , 但 铝在 有水 的状 态 下腐 蚀 速 度 会 加 快 , 其 是 水 尤 中含有碱或酸时, 铝的腐蚀更会加剧 , 最终影响换 热器 的使用 效果 。 为了把因改造不成功带来 的损失降到最低 , 要求改 造 时该 中 间冷却 器 的外 观 和安 装结 构 尺寸
换热器芯的成功改造 , 解决 了空 压机 打气 量不足的问题 , 稳定 了生产 。
关键词
O 引 言
川化化 肥 厂引 进 合 成 氨 装 置 的 1 0 n/ 200i。h
54 6

空气压缩机(0 一 A 是 由德 国阿特拉斯科普科 11 J ) 公 司制造 的 G O 0 6 1型 电机 驱 动 六级 离 心 式 T 4LK
器 进行 国产化 改 造 。
1 结构 及 工况 简介
一 I● — — ● I O , ' O l -- -


换 I n


换 热
一I I 5

图 1 中 间换 热 器 芯 剖 视 图
表 1 空压机主要设计参数
空压机在第 一、 三 、 二、 四级 出口共设计 了 4 台中间换热器 , 所有中间换热器均为卧式 、 单封头 结构 , 管侧介质为水 , 壳侧介 质为空气 , 整个管束 为方形结构 , 并在管间加装铝材制作的换热翅片 来提高换热效率 。中间换热器 芯剖视 图见图 1 , 空压 机主要 设计 参数 见 表 1 。
不得有 任何 改 动 , 部 的规 格 和条 件 与 原 机 设 计 各
机组检修结束后装置于 20 年 7月 1 一 09 0日 次 开车成 功 , 空压 机 六级 出 口压 力 为 362bP , .1 la 工 艺空气 流 量 为 1 5 gh 472k/ 。从 数据 可 以看 出 ,
处大气环境湿度较大 , 当气体中含有水分时 , 铝翅 片 的抗腐 蚀 能力 很低 , 而铜 的抗 腐蚀 能 力较好 , 且
铜 还不 易结垢 。
空 气 入 口温度 空气 出 口温度
3 改造 实 施 的注意 事项
冷却 水温 度
3/ 2℃ ( I/ 口) 24 人s 出 l ; > .5MP 。 I0 1 a
2 2
川 化
21 0 1年 第 1 期
空气 压 缩 机 中 间换 热器 改造 总 结
化 肥厂 胡 天 军
摘 要 分析 了合成氨系统 1 0 h 200m / 空气压缩机组 (0 一 A) 1 1 J 打气 量不足 的原 因 , 通过 对 中间 合成氨装置 ; 空压机 ; 中间换热器 ; 造 改
循 环 水管 线进 、 出水 压 差
2 改造 方案 的确定
20 09年 5月 , 系统 大修时对该 空压机第一 、
二级中间冷却器进行 了改造 , 施工过程 中注意以

下两 点 :
该 机 组空 气 的压 力 较 大 ( 四级 为 2 3 27 原 .9 MP ) 换热 管较 长 ( 9 n) a, 280I 1 。如果 换热 管 是分 n 离的, 由于换热 管 的管壁 较 薄 ( 艿=12mm) 势必 . , 会使换 热 管在使 用 过程 中无 法 承受 空气在 换 热管 束 中的压 力 和流 量 变 化 而 引起 振 动 , 成 换 热管 造

0 270 4 7M a 一 级/ .3/ . 1 P ( 二
21 0 1年 第 1期
级 ) ;
川 化
2 3
出 口压降
0 0 4 M a .0 P ; 19 1 5o 一 二 级 ) 4 / 0 C( ; 3 . / 8 1℃ ( 幺 / 95 3 . 一 圾 二级 ) ;
第一、 二级中间冷却器 的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 工艺介质 空气 [ 分子量 2 . , 84 比热 1045 .0 k (g K , J k ・ )相对湿度 8 %] / 5 ; 空 气 流 量 1 4 /6 72 k/ 最 小/ 27 2 1 4 gh( 最
大 ) ;
空气 人 口压 力
空气 压缩 机 , 该设 备 是 20 04年 系统增 产 节能 改造
+ ●-. I _ ●- ●- - l 一 H
o o: ,

时增 设 的 , 其 增 压 的 空气 与 原 空气 压 缩 机 经 (0 一 ) 11 J 出来 的压缩空气 汇合 进入二段炉作为
压缩空气用 , 以补充 1 1 J 0 一 工艺空气 量的不足。 机组 于 20 04年 6月 投人 生 产 , 20 从 07年 5月开 始空压机空气流量逐步下降 , 响合成氨系统负 影 荷 的增加 , 特别 是在 夏季 环境 气 温高 时 , 艺空气 工 供应更是明显不足 , 使装置的生产受到较大影响。 20 0 8年 5月 大 修 时 , 现空 压 机 第 一 、 级 中 间 发 二 冷却器换热铝翅片腐蚀粉化严重 , 堵塞 了气体的 流通 , 中间冷却器换热效果差, 冷却器出 口的温度 高于设计值, 造成压缩机供气量下降。为此 , 公司 决 定 对 1 1一J 中 间 冷 却 器 进 行 改 造 。经 过 分 0 A 析, 我们认为原德 国阿特拉斯科普科公 司采用的 空压机中间冷却器材质不适合该设备所处 的大气 环境 , 根据同行业 国产化技术改造成功的实例 , 提 出了在不改变原设备各部结构尺寸 的前提下 , 由 制造厂家对该离心空压机一、 二级 2台中间冷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