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浪费点检表

现场浪费点检表
现场浪费点检表

现场浪费点检表

一、作业动作

1.动作不能删除吗?

2.能够缩短移动距离吗?

3.可以双手或手脚并用吗?

4.双手是否为相反或相对方向进行的呢?

5.由腕到手,或由手到指头,可以顺利工作吗?

6.重的东西或抗力大的东西是否使用机器?

7.动作顺畅吗?是否有急促激烈的方向变更?

8.有利用惯性动作吗?

9.有妨碍动作的障碍物吗?

10.非得用到手以外的身体部位才能完成作业吗?

11.以手握物品,是否可以用机械或模具取代呢?

12.作业有韵律感吗?

13.必须换手吗?

二、作业配置

1.零件、工具等,是否可以放置于近处?

2.物品及工具等,是否放在最近、方便拿放的位置,放置的顺序恰当吗?

3.使用的工具,能否吊着使用呢?

4.物品箱是否有经过整理?

5.物品箱的大小合适吗?能否斜放或重叠?

6.机器与机器间的距离可以缩短吗?

7.零件供给箱能否使用自动落下的?

8.物品有明确标示吗?

三、设备、夹治具

1.两种以上的工具是可以通用(标准化)的吗?例:使用螺丝统一化,活动扳手的使用。

2.装配、插下能够简单快速吗?

3.需用力的手把、把柄的握把与手接触的面积合适吗?

4.同样形状的工具,可以用颜色区分,使之容易区别?

5.能否使用自动化工具?如电动螺丝刀

6.设备配置是否浪费体力或不合理?

7.机器嫁动率是否太低?专用机可改造成通用机器吗?闲置的设备可以改造使用吗?

8.机器保养点检项目,有确实执行吗?

四、搬运

1.搬动距离可以缩短吗?

2.可以利用输送带吗?

3.可以利用重力吗?例溜滑梯

4.可以集装搬运吗?(要考虑安全限制)

5.较重物品是否有利用推车、叉车搬运?是否可以取消使用人力?6.通道上有危险物品或障碍物吗?

7.搬运流程有整体检讨,是最短最顺畅的吗?(是否有逆流或来回搬运)

8.能否使用特殊供给匣装置?(螺丝振动排列)

9.是否可以混载生产或搬运?

10.包装恰当吗?

五、作业姿势

1.作业姿势正确吗?

2.两手肘是否有依托?

3.桌椅的高度是否符合作业者的工作性质和身材?

4.服装是否干净整齐?

六、检查作业

1.检查的判定,能否以音、光等进行?

2.检查标准明确吗?

3.功能检查尽可能定量化。

4.不要进行无效益的检查。

七、疲劳度

1.作业是否集中于身体特定部分?

2.长期使用一定姿势作业吗?

3.能够将单调的作业与其它作业交替进行吗?

4.监视或注意伴随物的工作,能否采用警报装置以降低精神紧张的程度?

八、防止错误操作

1.操作工具的配置适当吗?

2.按钮、柄的操作方式是否顺手?

3.标示板容易混淆吗?

4.操作容易出错的机械,是否有防止危险的装置?

5.容易发生作业错误的机械工具,是否有预防对策?

九、作业环境

1.照明适当吗?

2.色彩是否具有调和感?

3.标示是否系统化?(红、黄、蓝、绿管路)4.是否有防止噪音的装置?

5.通道有明确标示吗?

6.室温、湿度合适吗?

7.挥发性的溶剂等,使用前后有盖上盖子吗?8.室内有经常清洗并保持干净吗?

会滑

节能降耗检查表

节能降耗检查内容 一、分工明确,管理到位 1、各酒店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严格按照“四干净” (设施设备干净、机房库房干净、工作岗位干净、管理区域干净)、“五不漏” (不漏电、不漏水、不漏油、不漏气、不漏烟)、“六良好” (设备性能良好、职场卫生良好、密封设施良好、控制程序良好、协调性能良好、安全性能良好)的标准要求每一位员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提高员工对节能降耗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定期对员工进行设施设备使用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各酒店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争取各酒店能维修的尽量不去外委维修。 二、节能措施具体实施办法 1、空调方面: 1)对空调盘管定期清洗、冷冻机组定期进行除垢,增强传热效率。 2)定期对水泵电机轴承注油,减少无功浪费。 3)在过度季节,充分利用新风,达到节能作用。 4)开窗时不得使用空调,服务员应根据实际温度开关空调。 5)办公室28摄氏度以下不允许开放空调;人离开办公室前必须关闭空调;客人离开包厢后要在第一时间关闭空调。 2、电梯方面: 1)电梯运送货物尽量避开峰值,以达到“消峰填谷”的目的。 2) 工程部对各酒店电梯设专人管理,针对各酒店电梯使用情况做好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的各项记录,确保安全无故障。 3)员工乘梯时严禁挡门、等人、返乘梯,酒店质检部负责检查,对违规员工进行负激励。 4)四楼以下员工在无负重的情况下,下楼禁止乘坐电梯。 5)在接待大型宴会时,各经理和接待在一楼做好人流疏导,引导宾客走楼梯上

楼。 6)监控室对各酒店电梯使用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协助质检部监督员工乘梯情况。 3、电气方面: 1)各后勤岗点下班时随手关灯、关电脑。 2)工程部负责通过安装声控、红外线等方式控制走道灯。 3)餐饮包厢备餐时开启工作灯,开餐后开启主灯光。 4)使用节能灯,将非对客区域的射灯全部更换为节能灯。 5)各部门饮水机由专人负责开启和关闭。 6)各岗位制定电源开关时间表格。 7)酒店接待VIP客人时,楼层灯全部开启,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8)非对客服务时间,PA组做完卫生后关闭公共卫生间水、电。 4、冷热水方面: 1)工程部巡视员按规定时间巡视各设备间,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将热水水温控制在50-55℃,冬季按照室外温度调整出口水温汽。 2)夏季工程部巡视员要根据天气调整主机出水温度及随时开关机;同时考虑空调主机的运行状态(“开环”状态)与运行时间(利用谷段拉水温)以达到节能目的。 3)各部门加强管理,避免跑冒滴漏现象,如发现设备故障,及时向工程部保修。4)洗手时及时关闭水龙头,注意节约用水。 5) 洗菜时,尽量用容器进行清洗,做到随用随开,使用后及时关闭。厨房使用水做到随用随开,严禁有长流水现象。 5、煤气: 在使用煤气时要做到随用随开,煤气阀门设专人负责。杜绝在不使用的时候开启煤气或者工作缓慢浪费煤气,以保证安全、减少浪费(对马鞍山的灶具进行更换优化)。 6、各部门设施设备的零配件脱落时不得随手丢掉,要返回工程部,减少因无法购置零件而更换整套设备所增加的费用。

生产现场8大浪费点检表

1 是否由于前面工序造成,下道工序的等待2 是否由于检验时间过长造成,造成等待3 是否由于供应商来料晚造成等待4 机械自动加工,操作员只能在旁边等待(是否做到1人多台机器,或者人员空闲时间最小化)5 计划安排不当,造成等待6 产品是否突发批量不良,没有人快速处理,造成大量的浪费7 操作是没有任何价值(例如没有标准化生产,检验造成动作增加,时间延长)8 等待能否做其它事情,例如下一个产品准备或者增加其他的工作9 是否遵循了标准化工作,例如有的员工30S、40S、35S秒操作,没有标准作业,造成NECK变化10 工序之间是否有缓冲?数据是否正确11 传递时间是否变化很大(gap 间隙,部门之间)1 零件、工具等,是否可以尽量放置于近处?(搬运距离是否过长)2 物品及工具等,是否整齐的放置?(例如电源线凌乱,是否有合适的BOX或架子,便于拿取)3 物品及工具等,放置场所的位置与顺序恰当吗?(物品、工具无交叉,一个流方向)4 物品箱是否整理过?(过脏、存有垃圾,造成操作工使用麻烦)5 物品箱的大小适切否?(过大、太小)可否斜置或重迭?6 机器与机器间的距离可以缩短吗?7 机器保养检核表有确实执行吗?8 能够缩短运搬距离吗?9 可以利用输送带吗?10 可以利用重力吗?(倾斜溜滑梯,倾斜的架子等)11 一次运搬量可以增加否?(安全限制下)12 较重物品是否利用台车等来搬运?13 物品的流程曾作过整体检讨否?(是否最短最顺畅)14 能否使用特殊进给匣装置?(螺丝振动排列)15 是否有逆流或连续来回之工程存在?16 包装是否恰当?(标示是否可以一面全部贴完,而不是翻来覆去的贴)17 是否可不必透过人力使物品移动?(流水线移动,自动机械手、自动滑道)18 使用的工具,是否能吊着使用呢?是否使用自动打包带?自动条码器等?1 有没有容易混淆的标签、标注?(例如,作业员现场很容易拿错产品,因为标签,如颜色过近等)2 容易操作错误的机械,是否装置自动停止之危险防止装置?(比方说自动螺丝钉,螺钉反方向就报警,停止)3 容易发生作业错误之机械工具等,是否有预防策?(1 关键设备操作,是否培训 2 是否遵守 3 是否检查设备)4 次品率是多少,是否有进行每天管理和持续改善(Time Check )5 工艺是否过于复杂,造成不浪率较高(工艺是否可以简化,作业手法是否过于陈旧,没有进步)6 库存里是否隐藏了次品(1,现场良品不良品是否进行了混放,造成不良2.供应商不良率较高)7 机器,工具,技术是否有问题(是否没有经过批量产,没有进行全面的检讨,4M1E就盲目生产)8 标准化工作是否被遵守(1.未按照SOP标准流程产生不良的产生2.SOP 文件复杂,难懂,员工不理解)9 次品是由准确的依据还是凭感觉来决定(1.检验标准是否培训 2 是否遵守,操作工及品质)1 动作不能删除吗?不必要的额外动作?2 供应商来料是否标准,是否有不合格造成,挑选3 动作能合并吗?4 能够缩短移动距离吗?5可否以双手或手脚同时动作?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

现场浪费点检表

现场浪费点检表 一、作业动作 1.动作不能删除吗? 2.能够缩短移动距离吗? 3.可以双手或手脚并用吗? 4.双手是否为相反或相对方向进行的呢? 5.由腕到手,或由手到指头,可以顺利工作吗? 6.重的东西或抗力大的东西是否使用机器? 7.动作顺畅吗?是否有急促激烈的方向变更? 8.有利用惯性动作吗? 9.有妨碍动作的障碍物吗? 10.非得用到手以外的身体部位才能完成作业吗? 11.以手握物品,是否可以用机械或模具取代呢? 12.作业有韵律感吗? 13.必须换手吗? 二、作业配置 1.零件、工具等,是否可以放置于近处? 2.物品及工具等,是否放在最近、方便拿放的位置,放置的顺序恰当吗? 3.使用的工具,能否吊着使用呢? 4.物品箱是否有经过整理? 5.物品箱的大小合适吗?能否斜放或重叠? 6.机器与机器间的距离可以缩短吗? 7.零件供给箱能否使用自动落下的? 8.物品有明确标示吗? 三、设备、夹治具 1.两种以上的工具是可以通用(标准化)的吗?例:使用螺丝统一化,活动扳手的使用。 2.装配、插下能够简单快速吗? 3.需用力的手把、把柄的握把与手接触的面积合适吗? 4.同样形状的工具,可以用颜色区分,使之容易区别? 5.能否使用自动化工具?如电动螺丝刀 6.设备配置是否浪费体力或不合理? 7.机器嫁动率是否太低?专用机可改造成通用机器吗?闲置的设备可以改造使用吗? 8.机器保养点检项目,有确实执行吗? 四、搬运

1.搬动距离可以缩短吗? 2.可以利用输送带吗? 3.可以利用重力吗?例溜滑梯 4.可以集装搬运吗?(要考虑安全限制) 5.较重物品是否有利用推车、叉车搬运?是否可以取消使用人力?6.通道上有危险物品或障碍物吗? 7.搬运流程有整体检讨,是最短最顺畅的吗?(是否有逆流或来回搬运) 8.能否使用特殊供给匣装置?(螺丝振动排列) 9.是否可以混载生产或搬运? 10.包装恰当吗? 五、作业姿势 1.作业姿势正确吗? 2.两手肘是否有依托? 3.桌椅的高度是否符合作业者的工作性质和身材? 4.服装是否干净整齐? 六、检查作业 1.检查的判定,能否以音、光等进行? 2.检查标准明确吗? 3.功能检查尽可能定量化。 4.不要进行无效益的检查。 七、疲劳度 1.作业是否集中于身体特定部分? 2.长期使用一定姿势作业吗? 3.能够将单调的作业与其它作业交替进行吗? 4.监视或注意伴随物的工作,能否采用警报装置以降低精神紧张的程度? 八、防止错误操作 1.操作工具的配置适当吗? 2.按钮、柄的操作方式是否顺手? 3.标示板容易混淆吗? 4.操作容易出错的机械,是否有防止危险的装置? 5.容易发生作业错误的机械工具,是否有预防对策? 九、作业环境 1.照明适当吗?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任务:启运三相分离器分离器 区域/项目: 三项分离器 分析人员: 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潜在事件 或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 度 (R ) 建议改正/ 控制措 施 1 穿戴劳保,准备工具 不穿劳保或劳保穿戴不全;工、用具不全、不适合 人身伤害;误工 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 1 2 2 2 填写流程切换任务操作票 操作票填错 造成操作失误,设备憋压,严重的造成爆炸 严格执行流程操作票制度及监护制度 1 4 4 3 检查安全安全附件失灵 分离器憋压,冒罐,造成设定期校验及检查安 1 4 4

附件 备损坏,环境污染 全附件 4 检查辅助设备 辅助设 备失灵 分离器憋压, 安全阀启跳,环境污染 操作规程 2 1 2 5 开关阀门 未侧身操作 丝杆飞出造成人身伤害 操作规程 1 3 3 6 分离器放空 天然气与空气混合 发生爆炸,造 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操作规程 1 3 4 7 切换流程 未导通 流程憋压 管线、阀门刺漏,环境污染 操作规程 2 2 4 8 检查 各连接部位 连接部 位跑冒滴漏 环境污染、人身伤害 操作规程 2 1 2

9 做好记录 交接班不清 发生误操作 交接班制度 2 2 4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任务:三项分离器巡回检查 区域/项目: 三项分离器 分析人员: 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潜在事件 或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 度(R ) 建议改正/ 控制 措施

1 检查分离 器压力 高于 0.25MP a 调压阀故障、 后续天然气流 程有误操作或 其他原因 加强巡回检查,并 加强参数监控 2 2 4 2 检查分离 器油水界 面 过低, 或过高 过高会造成 原油含水高, 过低会造成 分离器放水 含油超标 加强巡检,液位保持 在1/2—2/3之间分离 器油水界面控制平 稳,低水位监测管见 水,高水位监测管见 油。 2 2 4 3 检查分离 器进出口 温度 过低, 或过高 在60摄 氏度 造成分离效 果变差或能 耗损失 加强巡回检查,并及 时调整加热炉 1 3 3 4 检查浮球卡死或分离器憋压、加强巡回检查或参 1 3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