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纤维素简介及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半纤维素和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是两种重要的复合物质。

虽然它们在生物大分子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被广泛研究,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名词可能比较陌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这两种化学产物的定义、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1.半纤维素的定义和特点半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多糖物质,由纤维素和其他多糖组分构成。

与纤维素相比,半纤维素的结构更为复杂。

常见的半纤维素有麦秸、稻草、木质素、果胶、胶原蛋白等。

它们具有许多特点,例如材料坚硬、耐水、易于让微生物附着、波长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的透明性高。

半纤维素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农业领域,半纤维素被用作肥料、饲料、土壤改良剂等。

在化工领域,半纤维素被用作纺织品、纸张、涂料、注玻等。

此外,半纤维素也是构建纤维和细胞壁的材料。

2.纤维素的定义和特点纤维素是生物的主要结构性高分子。

它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由数百或数千个葡萄糖分子(纤维素单体)组成。

纤维素是土壤和空气中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

纤维素的特点是高强度和低密度。

短纤维素可以用作散粉、防水助剂和切削工具。

长纤维素通常用于制造纸张、沃尔纸、纤维板、木材和农业产品等。

纤维素类材料可以分为天然和人造两种类别。

天然的纤维素材料包括木材、纺织品、棉花等。

而人造的纤维素材料则包括纸张、人造丝、合成纤维等。

3.不同之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半纤维素是由纤维素和其他多糖组分构成的,而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单体组成的。

半纤维素的应用范围更广泛,包括农业、化工、医疗等多个领域。

而纤维素则主要用于额纸张、纤维板等制品的生产。

此外,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来源也有所不同。

半纤维素来自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细胞壁,而纤维素主要来自植物细胞壁。

4.结论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是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

虽然这些名词听起来比较抽象,但它们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了解它们的定义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开发,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类材料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半纤维素结构式

半纤维素结构式

半纤维素结构式一、概述半纤维素是一种非淀粉多糖,由不同数量的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这种聚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韧皮部和种子表皮等部位,对细胞的机械强度和渗透性有重要作用。

半纤维酸的种类和数量因植物品种而异,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二、化学结构式半纤维素的结构可以表示为(Glycolitran):(X1)(X2)+(Y)。

其中,(X1)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直链单元,包括木糖基、阿拉伯糖基和其他单糖残基;X代表以α-1,4糖苷键的单糖单位。

(X2)则是一些简单的侧链单元,主要包括甘露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等酸性单糖残基。

另外,(Y)是分支链单元,主要由葡聚糖和阿洛酮酸组成。

这些单元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度复杂的网络结构。

三、重要组成部分半纤维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等单糖残基。

这些单糖残基在半纤维素的骨架上随机分布,形成了独特的网状结构。

此外,半纤维素还包含一些磷酸酯键连接的成分,如甲醇磷酸酯和乙酸钠等。

这些成分有助于维持半纤维素的稳定性并调节其生物活性。

当我们进一步研究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时,我们发现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功能。

首先,半纤维素的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这使得它在食品、医药和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半纤维素还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有助于维护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对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半纤维素中的一些特殊成分如木糖等,具有抗癌、抗氧化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理活性,对于开发新型药物和功能性食品具有潜在价值。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我们对半纤维素的认知和理解将会更加深入,这将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半纤维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细胞壁组分,其结构和组成是复杂而多样的。

了解它的结构和功能对我们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以及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

2
4-O-Me 1
--D-GlcpA
3 1 2 -L-Araf 5
聚阿拉伯糖半乳糖
-3--D-Galp1-3--D-Galp1-3--D-Galp1-3--D-Galp1-3--D-Galp1-
6 1 -D-Galp 6 1
6 1 -D-Galp 6 1
6 1 -D-Galp 6 1
聚阿拉伯糖基 4 - 0 - 甲基 - 葡萄 糖醛酸木糖 聚阿拉伯糖基4-0-甲基-葡萄 糖醛酸木糖 聚阿拉伯糖基4-0-甲基-葡萄 糖醛酸木糖
玉 米 杆 芦 苇
1→4 1→2 I→3 1→4 1→2 1→3 1→4 1→2 1→3)
竹 杆 印 度
4 半纤维素的组成1
半纤维素的组成2
三 、半纤维素化学结构的研究
2 结构表达式
哈瓦斯式
-4--D-Glcp-1-4--D-Manp-1-4--D-Manp-1-4--D-Manp-16 1 -D-Galp AC 2,3
结构简式
3 半纤维素的命名
(1)命名: 主链糖基法
只命名主链糖基,前面加一聚字,此法不常用
列出各种糖基 先枝后主,先少后多,前面加一聚字,此法 常用
6 1 R
6 1 -L-Araf 3 1
-D-Galp
-D-Galp
-D-Galp
-L-Arap
R可为 -D-Galp或较少情况是 -L-Araf 或 -D-GlcpA
(2) 阔叶材的半纤维素以聚木糖为主
-4--D-Xylp1-4--D-Xylp1-4--D-Xylp1-4--D-Xylp1-
(3) 高碘酸盐氧化法
此法基于聚糖经高碘酸盐氧化后,某些糖基上的 C-C键断裂,形成一CHO基,并生成甲酸 根据高碘酸盐的消耗量,产生的甲酸量,可以测 定聚糖还原性末端基和支链的数量 氧化作用视糖基不同而异,聚糖上的还原末端基 形成两个醛基,并生成两分子甲酸

半纤维素的降解和应用

半纤维素的降解和应用

三.半纤维素的降解 1.酸性水解反应 在酸性介质,半纤维素糖基之间的苷键断 裂,从而半纤维素降解。 半纤维素糖基种类多,各糖苷键的水解速 率有差异。 2.酶降解 半纤维素的复杂结构决定其酶降解需多种 酶的协同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半纤维素被 半纤维素酶水解,可以得到木低聚糖 、木 糖 、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等产物。
四.降解产物的利用
食品工业
半纤维素占膳食纤维总量的50% 以上,半纤维素是混合聚糖,其 产品可制成脂肪替代品,耐高温, 可用于肉制品中。
生物和医药
聚阿拉伯糖葡萄糖木糖具有免疫刺 激行为。含羧甲基木聚糖的半纤维 素具有刺激淋巴细胞和免疫细胞的 作用,称为中国新的抗癌药物。
在造纸工业中是一种优良的添 加剂表面活性剂用在洗涤剂和 肥皂等化学工业
针叶木
半 草类植物 纤 维 素 的 茎干 差 同种原料,部位不同 种子 异 Nhomakorabea产地不同
果壳
不同植物原料 种类、含量不同
阔叶木
聚半乳糖葡萄 甘露糖类
聚葡萄甘露糖 类 聚木糖类
二.分离(预处理及抽取) 半纤维素与木质素间存在化学连接,与纤 维素无化学连接,但纤维间有氢键和范德 华作用力,紧密结合。故其分离过程较复 杂。 预处理:获得无抽提物试样,进行分离
半纤维素的降解和应用
一.概念 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 高等植物细胞壁 中非纤维素也非果胶类物质的多糖。结合在 纤维素微纤维的表面,相互连接。 糖基:D-木糖基、D-甘露糖基、D-葡萄糖 基、D-半乳糖基、L-阿拉伯糖基、4-O-甲基D-葡萄糖醛酸基等。 纤维素 葡萄糖 β-1,4糖苷键
其他工业
降解产物制备低分子产品:乙醇、己六醇、 酵母、木糖醇、三羟基戊二酸等。
参考资料: [1]陈嘉川,谢益民.天然高分子科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RaySmith.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在工农业中的应用[M]. 北

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的工业利用正在开发,制浆废液可制酵母,酵母又可抽提出10%的 核糖核酸,再衍生为肌苷单磷酸酯和鸟苷单磷酸酯,可用作调味剂、抗癌 剂或抗病毒剂等。林产化学品法是先用有机酸使纤维原料预水解,水解残 渣仍可制浆,质量可与未预水解的浆相媲美,而从水解液可分离出戊糖和 己糖组分,所得木糖经处理后制成木糖醇,可作增甜剂、增塑剂、表面活 性剂;木糖酸可作胶粘剂;聚木糖硫酸酯可作抗凝血剂。
半纤维素是低分子量的支链聚合物,其聚合度是80~200,由大量的非晶戊糖(C5H8O 4)n和己糖(C6H10O5)n组成。半纤维素结构具有多样性,既有均一聚糖也有非 均一聚糖,也有不同的单糖基以不同的联接方式联接成结构互不相同的多种结构的各种聚糖。 主要由聚木糖类(以1,4-β-D-吡喃型木糖构成的主链,以4-O-甲基-吡喃型葡萄 糖醛酸为支链的多糖)、聚葡萄糖甘露糖类(以D-吡喃型葡萄糖基和吡喃型甘露糖,以1, 4-β型键连接成主链的多糖)和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类(D-吡喃型甘露糖基和D-吡喃 型葡萄糖基上用支链的形式以1,6-α型键连接D-吡喃型半乳糖基的多糖)组成。半纤维 素通过氢键与纤维素联接,以共价键(主要是 α-苯甲基醚键)与木素联接,以酯键与乙酰基 单元和羟基肉桂酸联接。
(一)半纤维素酯化
目前研究发现半纤维素与一般酰氯 类(如硬脂酰化、丁酰氯、苯甲酰氯、 辛酰氯和月桂酰氯等)酯化剂反应赋 予半纤维素抗水性能,而与酸酐类 (包括乙酸酐、琥珀酸酐和马来酸酐 等)赋予半纤维素亲水性能。部分半 纤维素酯化反应机理大致相同,差 异在于反应条件改变,DS会发生明 显的差异。 过去研究发现半纤维素在异相体系 中化学改性获得较低的DS。为了提 高半纤维素衍生物的特征,有必要 寻找适合的反应媒介使衍生反应发 生并且半纤维素的取代能获得高的 得率和最小的降解。研究发现,在 均相系统中对半纤维素进行改性, 可以获得理想的得率的同时减少半 纤维素主链的解聚,反应速度可提 高5~10倍,且提高了产量降低了生 产成本。

半纤维素功能

半纤维素功能

半纤维素功能
半纤维素是一种复杂的多糖,由多种不同的单糖分子组成。

它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首先,半纤维素可以增强植物细胞壁的稳定性和强度。

它通过与纤维素和其他多糖形成交联结构,使细胞壁更加坚固耐用,能够抵御外界的压力和冲击。

其次,半纤维素还具有保持植物水分平衡的作用。

它可以吸收和保持大量的水分,防止植物失水和枯萎。

同时,它还可以调节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运输,促进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半纤维素还对土壤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肥力。

最后,半纤维素还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它可以用于制作糖果、面包等食品,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总之,半纤维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的化学式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的化学式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是常见的植物性纤维素类化合物,它们在植物细胞壁中起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本文将围绕这三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展开介绍,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一、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由数百到数千个β-葡萄糖分子通过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

其化学式如下所示:(C6H10O5)n在天然界中,纤维素是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酸碱性,被广泛用于纸张、纤维素制品、食品工业等领域。

二、半纤维素半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通常由葡萄糖、木糖、甘露糖等单糖单体组成,通过β-1,4-和β-1,3-的糖苷键连接而成。

其化学式如下所示:(C5H8O4)n与纤维素相比,半纤维素的分子结构更为多样,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水溶性。

在植物细胞壁中,半纤维素主要存在于次生壁和中间层,对植物细胞壁的可塑性和抗拉伸性起着重要作用。

三、果胶果胶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由甲基半乳糖和半乳糖单糖单体通过α-1,4-的糖苷键连接而成。

其化学式如下所示:(C6H10O7)n作为一种水溶性纤维素类物质,果胶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常用于食品工业中作为增稠剂和胶凝剂。

果胶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对于保护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作用。

在植物细胞壁中,果胶主要存在于原生质和中间层,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机械性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作为植物细胞壁中的重要组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在自然界和工业应用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和功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这三种化合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作为植物细胞壁中的重要成分,不仅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结构和保护作用,同时在工业和食品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探讨这三种化合物的特性和应用。

半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

半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

半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
半纤维素是一类由多糖分子构成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类似纤维素的结构特点。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纤维素相比,半纤维素在化学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同样具有纤维素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主要由多种糖分子组成,包括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

这些糖分子通过酯键或糖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多糖链。

半纤维素的多糖链通常由若干个糖环组成,通过共享氧原子形成稳定的结构。

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性质。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半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被生物体有效地降解和利用。

此外,半纤维素还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和吸湿性,可以吸附水分,增加材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半纤维素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纸浆和纸张工业中,半纤维素可以用作纸浆的添加剂,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质量。

在食品工业中,半纤维素可以用作增稠剂和乳化剂,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在医药领域,半纤维素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剂和生物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半纤维素还可以用于制备新型材料和纳米材料。

通过对半纤维素的
结构和性质进行改造和调控,可以获得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能的材料,例如超细纤维和纳米纤维。

这些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度的孔隙结构,可以应用于催化剂、吸附剂和分离膜等领域。

半纤维素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功能。

通过对半纤维素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开发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新材料和新技术,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半纤维素一、半纤维素的分离与测定半纤维素存在于各种植物原料中,在牛纤维素基础理论研究或应用机理研究巾,往往需要把半纤维素从原料中分离出来,分离要彻底,并且要尽量减少半纤维素的裂解。

但由于中纤维素与木素之间有化学键联接,此复合体简称.C,与纤维素虽没化学键联接,但结合紧密,性质近似,所以半纤维素的分离是比较复杂的。

1.半纤维素的分离纤维原料中除了三大组成外,还有其它少量组分存在,在半纤维素的分离(抽提)前必须先把这些少量组分除去。

通常是采用苯一乙醇或丙酮抽提除去。

经过抽提后的试料,称为无抽提物试料。

分离提取半纤维素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抽提法,二是制成综纤维素后再提取。

直接抽提法适用于阔叶木和草类原料,不适用于针叶木,因为针叶木管胞次生壁的木质化程度高,使碱不易进入,因而分离出来的半纤维素很少,无实用价值。

直接法所得的半纤维素量少,且杂质也多,给提纯工作增加困难。

因此,大多数是制备综纤维素,再从综纤维素中抽提半纤维素,这种做法比较普遍。

2.半纤维素的测定对半纤维素的测定研究,自60年代以来,所用方法日趋完善。

现在除用部分水解法、高碘酸盐氧化法及甲基化法外,又增加了Smith降解法,并且用色谱和质谱联用鉴定技术等。

现以白桦半纤维素为例,将这些方法的主要原理简介如下:(1)部分水解法。

将半纤维素水解,得到糖的复合物,主要含木糖和糖醛酸。

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将这两种糖分离,而糖醛酸又可用色谱法分成三种。

(2)高碘酸盐氧化法。

高碘酸盐氧化法可以测定聚糖还原性末端基的数目和支链情况,因此可以通过高碘酸盐的消耗量和形成的甲酸量计算末端基和支链的数目。

(3)Smith降解法。

它是目前用得最多的办法,是在高碘酸盐氧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聚糖经过高磺酸的氧化后用硼氢化钠还原,然后进行酸水解、还原,最后用色谱鉴定所得产物,藉以了解聚糖结构情况。

二、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1.结构单元用色谱分析水解半纤维素得知,半纤维素的结构单元有如式2—25所示的6种。

从上式可以看出,有六碳糖基,也有五碳糖基。

2.单元之间的化学键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相似,也是链状分子结构,但链较短,且有支链。

形如,支链的数量用分支度表示。

单元之间的化学键和纤维素—样也是甙键。

但通常主键是1—4甙键,个别是1—3甙键,而支链可以是1—2、l—3、1—6甙键,每个毕纤维素分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糖基,因此半纤维素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单元以1—4甙键组成的复合多糖。

3.半纤维素的命名主要有两种方法:第—种,将所有的不均—聚糖基都列出,支链糖基在前,主链糖基在后,并在最前面加“聚”字、以下式为例,这半纤维素可称为聚C糖-A糖-B糖。

(C)支链--------------(A)——————(A)-----------(B)--------(B)----- 主链这种命名比较全面,目前应用较广。

第二种,这种叫法比较简单,用“聚”字为首,后加主链糖基名称,支链的糖基不予写上。

4.半纤维素的分类从上述可知,半纤维素的糖基不均—,因此它是一群物质的总称。

—种植物中半纤维素有多种结构,不同原料的差异更大。

半纤维素可大致分为二类。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结构:1)聚戊糖以木糖为线状分子的主链,其它的单糖基、糖醛酸,甚至乙酰基以支链形式存在,聚戊糖中的戊是指“五碳”的意思。

(1)聚4—氧—甲基糖醛酸—木糖,其示意式如下:上式中,“—→”表示β甙键;数字表示成键的位置;“α”表示结构为α型,其形成的甙键为α-甙键;(X)表示失水木糖;GA表示失水葡萄糖醛酸;AC表示乙酰基;Me表示甲氧基。

将以上示意式写成分子结构式,如式2—26所示。

上式中,4-O-甲基葡萄糖醛酸指的是支链上的糖基的称呼。

这个糖基是以α-甙键联接到主链木糖的2、3位上的。

这种键能抗酸水解。

至于乙酰基的含量视原料种类而异,在阔叶木中含3%~5%,而针叶木不含此基。

乙酰基抗酸,但不抗碱。

(2)聚4-O-甲基葡萄糖醛酸一阿拉伯糖--木糖。

它和上(1)比,是在结构中多了五碳环的阿拉伯糖,它出现在支链上。

结构示意式如下:……(X)1→4(X)1→4(X)1→4(X)1—→*4(X)1—→+4(X)1……↑3(2) ↑21 l(A)F Me-4(GA)该式中(A)代表阿拉伯糖;F代表五碳环。

大致是l~2个葡萄糖酸基和l~3个阿拉伯糖基对10个木糖基单位。

这种结构的半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草类原料中,针叶木含少量。

2)聚已糖这是一类以六碳糖基为主链组成的半纤维素,已在这里是“六碳”的意思。

(1)聚葡萄糖—甘露糖。

其示意式如下:……(M)1→+4(M)1→4(G)1→+4(M)……↑1(M)式中 (M)代表失水甘露糖,(G)代表失水葡萄糖。

这种结构中,葡萄糖:甘露糖=l:(1~4)。

这种结构的半纤维素的聚合度很低,约100左右。

(2)聚分解乳糖—甘露糖。

示意式如下:式中 (Gal)代表失水分解乳糖。

甘露糖和葡萄糖为主链,以1,4-β甙键联接。

针叶木大致是个分解乳糖侧链基对10个主链基单位,与主链以1—6a配糖键联接。

(3)阿拉伯分解乳糖。

’示意式如下:主链是分解乳糖,以l,3-β甙键联接。

阿拉伯糖和分解乳糖与主链以1,6-β甙键联接。

阿拉伯糖之间则以l,3-β甙键相联。

大致是2个阿拉伯糖基对10个分解乳糖基。

聚合度在200~600,但由于具有高度的分枝,易溶于水中,仅在落叶松中发现有较大的含量。

5.各类原料半纤维素比较一般来讲,针叶木半纤维素的平均含量均20%,阔叶木为20%一30%,草类原料为20%~30%,草类和阔叶木纤维素的含量比较高。

半纤维素的组成情况,各类原料也是不同的,大致情况见表2-1。

注:“极大”表示基本上仅发现这一种多糖:“很大”表示占非纤维素多糖的80%~90%;“大量”表示,与60%~70%;“中等”表示占15%~30%;“少量”表示占1%~5%;“痕迹”表示占%~1%;“”气表示尚未发现或不清楚。

从表中可以看出,针叶木中半纤维素主要是聚甘露糖类;阔叶木主要是聚木糖类;草类也是聚木糖类,但其支链与阔叶木的情况有所不同,而且不同植物中半纤维素分子的特性也不同。

几种禾本科植物的半纤维素结构简述如下。

1)小麦秆小麦秆的半纤维素主要是阿拉伯糖一葡萄糖醛酸—木糖,即以木糖为主链,以甙键联接,阿拉伯糖基和葡萄糖醛酸构成支链,分子上还有醋酸基。

2)竹竹材的半纤维素以木糖为主链,并有支链,由阿拉伯糖基,4—O一甲基葡萄糖醛酸或葡萄糖醛酸基联在主链上。

3)稻草稻草的牛纤维素主要成分是聚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一木糖。

以木糖基构成主链,阿拉伯糖、D—葡萄糖醛酸联接到木糖基上构成支链。

4)芦苇芦苇的半纤维素主要成分是阿拉伯糖一葡萄糖醛酸一木糖。

主链由木糖,支链由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构成。

三、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1.溶解度半纤维素中有一小部分易溶于水,大部分不溶于水。

如聚阿拉伯糖一分解乳糖易溶于水,一般聚合度愈低,分枝度越大的越易溶于水。

通过分离得到的半纤维素要比天然的半纤维素的溶解度高。

某些半纤维易溶于碱液中,而某些则易溶于酸液中。

2.聚合度半纤维素的平均聚合度在200左右,一—般分布在100~300,比纤维素的小得多,并且半纤维素有支链,这是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主要区别。

四、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从牛纤维素的组成特征来看,基环间的联接是甙键,含还原性末端基,基环上也具有羟基,因此,与纤维素相似,易发生酸性水解、剥皮反应,也可以进行氧化、还原、酯化和醚化反应。

由于牛纤维素的聚合度低,且有支链,支链不能形成紧密的结合,而使无定形区增大,试剂可及度增大,因而溶解度、化学活性、化学反应速度都比纤维素大。

半纤维素中存在着多种组成和结构,其化学性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不同的制浆方法浆中残留的半纤维素的组成也不同。

例如,葡萄糖醛酸抗酸水解但易碱裂解,因而在酸法浆残留有较多的葡萄糖醛酸,而碱法浆中则没有。

相反,五碳环的阿拉伯糖易被酸水解,因而酸法浆中残留的半纤维素中没有阿拉伯糖,而碱法浆中却存在。

甙键在酸中易水解,所以酸法浆中残留的半纤维素比碱法浆的要低。

例如某种针叶木原料在不同pH值下的亚硫酸盐和碱法蒸煮中,所得浆中半纤维素的组成各异,其变化如下式2—27所示浆中残留的半纤维素组成不同,对纸浆性质有不同的影响。

酸性亚硫酸法浆比碱法浆易打浆,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含有较多的糖醛酸和半纤维素聚合度较低。

烧碱法和硫酸盐法的制浆过程中易发生聚木糖被纸浆吸附的现象。

这可能是在制浆过程中,除去了甲基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或乙酰基等支链,使半纤维素变成近似纤维素的直链分子,由于表面氢键结合力吸附在纤维表面,而变成抗碱抽出的部分。

五、半纤维素与制浆造纸的关系从造纸的角度上看,在制浆的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纸浆中的半纤维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浆的得率,而且可以缩短打浆时间,减少打浆电耗,提高成纸的物理强度,这在生产实践中已被证明。

因为牛纤维素是无定形的,排列不规则,聚合度低,并有支链,因而吸水和保水能力强,使纤维易润胀,在打浆过程中纤维柔软易于细纤维化。

成纸时,半纤维素增加了纤维的表面积,提高了单位表面积的结合界面,增加了纤维与纤维的结合强度,经干燥后强度增大。

显然,由于半纤维素上述的性质,使含牛纤维素高的草类原料纸浆的保水值高,滤水性差,给浆料洗涤和网部脱水带来一定的困难。

打浆度升得快,会妨碍纤维分丝帚化。

成纸的紧度大、透明度大,纸质硬而脆。

所以半纤维素含量高也有不利的一面。

草浆的聚戊糖含量与纸张物理强度有如下关系,当( 纤维素/聚戊糖)=—时,浆润胀可能性、裂断长和耐折度最大,而松厚度与撕裂度最小。

当该系数为6~9时,则撕裂度最大,松厚度最好。

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不如纤维素稳定,长期贮存易受空气中的氧氧化而使纸张返黄。

因而需长期保存的纸张,则需用半纤维素含量低,甚至是不含半纤维素的棉麻制造。

半纤维素是无定形的,在纸页烘干:厂燥时易发生角质化,使水和—般溶剂不易达到。

因此用烘干的浆板可增加纸的不透明度和松厚度,但结合强度低。

这一角质化作用,在废纸制浆中,是使废纸浆劣化的原因之一。

在制造纤维素衍生物时,如硝化纤维素、人造丝等,半纤维素比纤维素更快地发生化学反应。

这不仅增加制造困难,而且也增加化学药品消耗,使成品质量下降,因而必须尽量除去牛纤维素,要求a--纤维素含量大于90%,这种情况常采用亚硫酸盐法或预水解硫酸盐法制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