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病因

合集下载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及特征(附43例分析)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及特征(附43例分析)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及特征(附43例分析)
张骏;熊先骥
【期刊名称】《泸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17)003
【摘要】43例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及表现进行分析讨论。

发现均为单侧动眼神经受累,无单纯眼内肌麻痹。

动眼神经炎及痛性限肌麻痹经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其它炎性疾病。

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清理机制和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特点为:仅损害眼外肌,而不累及瞳孔,按糖尿病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可基本恢复。

【总页数】2页(P219-220)
【作者】张骏;熊先骥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4.602
【相关文献】
1.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的垂体腺瘤卒中的诊治(附15例分析) [J], 马杰科;幸兵;王任直;连伟;姚勇;邓侃
2.小儿癫痫CT特征与病因-附100例分析 [J], 曾雪飞
3.头部外伤继发动眼神经麻痹43例分析 [J], 阮善平
4.产后阴道壁血肿的病因和特征(附84例分析) [J], 鲍利琴
5.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单中心研究 [J], 冯超逸;孙平;陈伟民;汤建军;赵桂宪;李振新;孙兴怀;沙炎;洪汝建;王敏;陈倩;田国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验案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验案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验案摘要:动眼神经麻痹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动眼神经及其支配的组织肌肉功能失常的一类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障碍以及瞳孔改变等[1]。

累及面肌及咽肌,可出现吞咽及言语障碍,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力。

对该病患者积极治疗,有助于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除针对发病原因应用药物治疗外,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动眼运动神经麻痹疗效快,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复发少,费用低等。

本文分别从穴位选取、针刺操作手法,典型案例进行介绍。

以此为眼运动神经麻痹症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一.病史摘要患者,男,54岁。

2019年6月17来我院针灸科就诊。

主诉:右侧上眼睑抬举乏力伴视物重影1月余。

患者约1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上眼睑抬举无力症状,伴右眼视物重影。

先后于黄山市人民医院、广州中山三院神经内科就诊,給予营养神经,活血通络及糖皮质激素药物等药物治疗,均未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后来我科门诊行针刺治疗,为进一步系统治疗收住入院,入院时见:右侧眼睑抬举无力。

上眼睑下垂,右眼视物模糊伴重影,右眼内收障碍,面部表情正常,无明显口眼歪斜、四肢酸软麻木症状。

专科检查:右侧上眼睑下垂,完全闭合,无自主睁眼动作,掀眼睑见眼球见事物模糊及重影,眼球上视、下视、内收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及直接间接反射均消失,有复视。

图1所示.辅助检查:头脑CTA示:脑动脉硬化,左侧顶叶海绵状血管瘤。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银海指南》言:“中气不足,为眼皮宽纵”患者年过五旬,脾胃运化失健,则受纳、运化、输布功能失常,导致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不能正常输布精微,以荣五脏、四肢、经脉、肌肉,发为痿病,故辩为脾胃亏虚型痿症。

中医诊断:痿病(脾胃亏虚)西医诊断:1、动眼神经麻痹2、脑动脉硬化3、颅脑海绵状血管瘤(左侧顶叶)二.诊疗过程:1、西医治疗:结合患者检查结果,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及川芎嗪注射液改善血液循环障碍,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

单侧动眼神经麻痹36例临床分析

单侧动眼神经麻痹36例临床分析

综合征 ( 8 . 3 3 %) , 外伤性 ( 8 . 3 3 %) , 虽然经一 系列 的检查( 如: D S A、 MR I 、 颈 内血 管超声等 ) 仍有 1 1 . 1 %的患者不 能
明确致病原 因。病 因不 同预后 不同 。收入单侧 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最 多的科 室依 次为神经 内科( 2 1 例) , 神经外科 ( 6 例) 、 内分泌科 ( 5例 ) 以及 眼科 ( 4例 ) 。 结论 引起单侧 动眼神 经麻 痹 的病 因多样 ; 仍需临床 资料的不断积 累才能
U U Yue nan
D 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l o g y ,Di n g l i Cl i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We n z h o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t h e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o f We n z h o u , We n z h o u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 Re s ul t s T h e ma i n c a u s e o f u n i l a t e r a l o c u l o mo t o r p a r a l y s i s i n t h e a r t i c l e wa s t h e d i a b e t i c
3 2 50 00 ,Chi n a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t i o l o g y ,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o f o c u l o mo t o r p a r a l y s i s t o r a i s e t h e

首发为动眼神经麻痹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9例临床分析

首发为动眼神经麻痹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9例临床分析

资料 与 方 法 20 0 6年 2月 ~2 1 0 0年 8月 收 治 因 晚 期 胃癌化 疗相关 死亡 病例 6例 , 4例 , 男 女 2例 , 龄 4 年 8—7 1岁 , 均 5 . 岁 。 平 62 所有 患者 临床 分期 为 Ⅳ期 。本组 5例 既 往 有 肺 病 史 , 中 2例 为 肺 结 核 , 其 2例 为 慢 性 支 气 管 炎 和肺 气 肿 , 肺 间 质 纤 维 1例 化 。2例 有 肾 病 史 , 肝 病 史 。 既 往 化 4例 疗 曾 出现 Ⅳ 度 骨 髓 抑 制 患 者 1例 。平 均 化 疗 周 期 数 3 6个 周 期 。 . 方法 : 6例均 采用 D F方 案。 C
实验 方 法
取试 管 2支 , 别 标 明 主与 次 。 主侧 分
加入 受( ) 代 血清 2滴 , 供( ) 加 受 血者 3 %
5 ,B % R C盐 水液 1滴 。各 管加入 离 子 介 质 0 7 l混匀静置 l m, .m , m 加入凝聚胺 1

凝 聚胺 试 验 应 用 于 血 库 作 业 中 , 灵 其 敏度、 特异性 远高 于其他介 质 , 方法 简单 快 速 , 已陆续取代 了盐水 、 现 木瓜酯试 验 , 该试 验试剂稳定 性好 , 操作 方便 , 用 于 应 临床进一 步保证 了输 血安全 , 减少和避

神 经麻 痹 为首 发症 状 而就诊 眼科 的 患者 , 要 积极 查血 糖 、 脂 等 , 出病 因, 时 治疗 。 血 找 及 关 键 词 动 眼 神 经 麻 痹 首 发 糖 尿 病
L 餐后 血糖 1. 2 . m lL 9例均做 , 2 6— 86 mo , / 头部核磁共 振 , 中 4例 有脑 萎缩 , 发 其 未 现 颅 内血 管 瘤 及 脑 瘤 。 治疗 : 9例均确诊 为糖 尿病 , 内分泌 请 科会诊 , 制订糖尿病药 物治疗计划 , 严格控 制饮食 , 同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 B族 、 并 神 经营养剂 、 扩管药治疗 , 头痛及 眼眶痛者给 予小 剂 量强 的生 5 g 治 疗 , 状好 转 。 m /日 症

动眼神经麻痹鉴别诊断

动眼神经麻痹鉴别诊断

• 4、眶尖综合征 因为视神经位于眶上裂旳内
侧,两者相距较近,尤其是眶尖处,两者几乎 合并在一起,所以眶尖部旳肿瘤和炎症病变除 体现为眶上裂综合征旳症状外,还有视神经病
损旳症状。
• 5、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 糖尿病眼
肌麻痹可见动眼、外展、滑车神经麻痹,动眼神 经麻痹占多数,可能是动眼神经受大脑后动脉、 眼动脉分支及硬脑膜下垂体动脉血液供给,其侧 支循环不丰富,当出现血管闭塞时,神经内膜微 血管继发性缺氧易致动眼神经受损。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动眼神经副核或 称正中核,
E-W核)
(二) 动眼神经旳行程 中脑自脚间窝出脑 经海绵窦外侧壁 经眶上裂入眶
滑车神经 展神经
动眼神经
三叉神经
睫状神经节
(三) 动眼神经旳分支与支配 1.上支:支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
E-W核
动眼神 经核
上斜肌
外直肌
睫状神经节
下斜肌
2.下支:支配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脚间窝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 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二)损伤: 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不能向上、内、下转动;瞳孔直接与
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
(一)成份和起止核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动眼神经核或外 侧核)
• 1、双侧眼球运动障碍。 • 2、脑干内临近构造损害。 • 3、分离性眼肌麻痹。e-w核一般不受损伤。
• 假如一侧动眼神经所支配旳眼内、外肌完全麻 痹,而对侧眼肌完全正常,多为非核性损伤。
• 假如动眼神经支配旳一部分眼肌受损,眼内肌 保持正常,同步有对侧眼外肌不全受损,则可 能是核性损害。

眼肌麻痹的中医诊疗指南

眼肌麻痹的中医诊疗指南

丸剂
将中药制成丸剂,方便患 者服用,如六味地黄丸等 。
散剂
将中药研成粉末,外敷于 患处,如正骨散等。
针灸治疗
针刺
通过针刺穴位,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眼肌麻痹的 目的。
艾灸
通过艾灸的热力,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治疗眼肌麻痹。
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01
02
03
04
眼球运动训练
通过眼球的上下左右运动,改 善眼肌功能,提高眼球运动协
调性。
视力训练
通过辨识不同距离和方向的细 小物体,提高视力敏锐度和空
间感知能力。
聚焦训练
通过调整眼镜焦距,训练眼球 调节功能,改善视力模糊问题

日常活动训练
鼓励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如穿 衣、洗漱、阅读等,提高生活
自理能力。
用于急性期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营养神经药物
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有助于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修复。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包括眼外肌后徙术、眼外肌缩短术等,以改善眼球运动功能,减轻复视症状。
04 康复与护理
康复训练
02 中医诊疗方法
辨证施治
辨病因
根据患者病情,判断眼 肌麻痹的病因,如风邪
、湿邪、热邪等。
辨病位
确定眼肌麻痹的病位, 如肝、脾、肾等脏腑。
辨病性
判断眼肌麻痹的性质, 如虚证、实证、寒证、
热证等。
辨病势
分析眼肌麻痹的发展趋 势,判断病情的轻重缓
பைடு நூலகம்急。

探讨21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分析

探讨21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分析
膜下腔 出血(A ) l 入院时确诊为 自发性 S H3例, S H 史 例, A 住 院期 间再次发生 S H1 。 A 例
1 临床表 现: . 2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1 , 6例 慢性起病 5例 。 伴随症状 : 头痛 1 , 4例 眼眶痛 3例 , 发热 2例, 同时合并滑车 神经 、 外展神经 、 三叉神经 4例, 合并锥体束征 3 。 例 此外, 其
21 0 0年 l 下 第 2 2月 卷 第3 6期
De e c mbe 2 0 V0 - r 01 1 2 No 3 .6
中国中医药 咨讯
Ju a f hiaT a iin lC ie eMe iieIfr to o r l n r dto a hn s dcn omain n oC n ・1 3 ・ 9
发于蛛 网膜下腔出血 的动 眼神经麻痹是出血对神经 的损伤 和刺激。早期 占位压迫若及时解除, 功能可能恢复 。若持续 存在将影响神经微循环, 缺血 , 维变 性, 引起 纤 造成不可逆转
之后果。重要 的是如能在瘤体破裂前予以根治, 消除发生 则
颅底动脉 瘤(85 为多 , 是糖 尿病 ( .%)脑 血管病 2. 其次 23 、 3 ( .%) 23 、 3 肿瘤 f5 、 9 %)感染f. 。 . 95 %) 由于解剖上 的关 系,脑底动脉环或颈 内动脉 的动 脉瘤 常 可引起动眼神经麻痹, 中又以后交通动脉瘤最多见 。因 其
行 了 总结 。
1 临床 资 料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的 隐 患 。
非动脉瘤压迫所致 的动 眼神经麻痹是动 眼神经微血管 梗 阻所致, 这种微梗 塞性 麻痹 常见 于糖 尿病 、 高血压。因病 变波及神经纤维 内微循环 障碍 而致缺血,结果使神经 中央 部分 的粗纤维脱髓鞘及坏死,对位于动眼神经背 中线靠 内

动眼神经麻痹诊断详述

动眼神经麻痹诊断详述

动眼神经麻痹诊断详述*导读:动眼神经麻痹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主要依赖详细的眼科神经学检查,包括眼睑下垂,眼位外斜,瞳孔扩张,两眼协调性不佳等等症状,视网膜,视乳头检查也是一个重点,另外一个检查的方向则是放在排除足以危害其他组织器官的疾病。

因此,除了基本眼科神经学的检查之外,我们也必须进行某些影相学检查(电脑断层CT,核磁共震仪MRI,血管造影angiography..etc) ,排除掉一些进行性的疾病,若是病患原先本身并无特殊的全身性疾病(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则要怀疑是否有脑神经血液,血管,肿瘤等疾病,也就是要排除第三对脑神经路径上的病变,如果必要,会同神经科专家做适当的会诊也是相当重要。

1.动眼神经麻痹再生错向综合征动眼神经麻痹后再生紊乱时,眼外肌被再生方向错误的神经纤维所支配,可以伴随各种眼球运动,有奇异的眼睑运动表现为患眼企图下转或内转时出现眼睑退缩或瞳孔缩小,一般无自动节律改变,个别病例周期性痉挛与再生错向合并存在多见于先天性或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急性期或恢复期2.Marcus-Gunn综合征又称下颌瞬目综合征,由MarcusGunn首先描述故而得名。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上直肌麻痹的患者,表现为先天性上睑下垂与翼状肌的特殊连带运动即同侧翼状肌受刺激时患眼下垂和眼睑退缩,这种眼睑退缩常发生在张嘴、下颌前突咀嚼及伸舌等运动时,瞳孔无异常改变其病因可能与三叉神经分支错向到第Ⅲ脑神经支配提上睑肌的位置有关。

3.Marin-Amat综合征又称反下颌瞬目综合征。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特点是当张口及下颌运动时出现眼睑下垂,闭口或停止咀嚼时上睑下垂消失。

4.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opathy myasthenia gravis)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肌肉间兴奋传递障碍,具有反复复发与缓解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特异性动眼神经炎

这是一个排除性的诊断 单个颅神经炎以外展神经最常受累,也可单独损害动眼神经
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

患者出生以后就出现的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的不完全的麻痹,常常累及提上睑肌
动眼神经鞘瘤

好发于动眼神经海绵窦段 动眼神经完全麻痹 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的表现 邻近结构受侵的相应表现 头颅MRI薄层扫描对诊断微小病变的重要意义
动眼神经麻痹
解剖
动眼神经副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核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脚间窝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
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动眼神经脑干内部分

动眼神经核在中脑内比较长,从上向下依次为 E-W核、支配提上睑 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及下斜肌核团
动眼神经核性麻痹

如果一侧动眼神经所支配的眼内、外肌完全麻痹,而对侧眼肌完全 正常,多为非核性损伤。

如果动眼神经支配的一部分眼肌受损,眼内肌保持正常,同时有对 侧眼外肌不全受损,则可能是核性损点:动眼神经麻痹 多为双侧性、不完全性和其他中脑病损的体症等。
重症肌无力

动眼神经的不完全麻痹 常常出现的提上睑肌的麻痹,很少累及瞳孔括约肌 晨轻暮重现象,新斯的明实验阳性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

本中老年人多见,男性稍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平均4个月。 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可有额、颞部头痛或眼眶痛,单侧为 主;绝大多数患者在头痛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眼肌麻痹 ,间隔时间由数 小时至3个月,这就提示我们对于头痛的患者,要仔细检查眼肌麻痹的 体征,特别是头痛数月的患者。


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

糖尿病眼肌麻痹可见动眼、外展、滑车神经麻 痹,动眼神经麻痹占多数 ,可能是动眼神经受大脑 后动脉、眼动脉分支及硬脑膜下垂体动脉血液 供应,其侧支循环不丰富,当出现血管闭塞时,神经 内膜微血管继发性缺氧易致动眼神经受损。
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

此类动眼神经麻痹多为眼外肌受累 ,眼内肌一般不受累 ,这因为交感 纤维在神经干外部 ,故对压力敏感 ,其血供主要来自软脑膜的丰富吻 合支。而中央部血供来自眼动脉的供养血管 ,所以糖尿病引起的神 经营养血管缺血仅影响神经干的中央部,外部不受累。
2、海绵窦综合征

由于第 III、IV、VI、V1 脑神经穿出脑干后,通 过海绵窦的外侧壁,因此海绵窦病变可引起以 上脑神经麻痹, 其原病因多为海绵窦动脉瘤 海绵窦血栓形成,常为面部、鼻窦、眼眶等感 染性疾病扩散而并发海绵窦感染综合征。

眶上裂与眶尖综合征
第III、IV、VI、V1脑神经穿出海绵窦后,经眶上裂进入 眼眶内,因此眶上裂综合征与海绵窦综合征在临床表现 基本相同而不易区别。但外展神经早期受损为眶上裂综 合征 的特点。因为外展神经位于 III、IV、 V1脑神经的 内侧,故海绵窦综合征外展神经受损相对较晚。该病的 病因多为骨折、肿瘤、出血等。 眶尖综合征除此3对脑神经损害外,常伴有视力障碍。
动眼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在中脑内合成动眼神经前行,经过红核、黑 质,由大脑脚脚间窝穿出

动眼神经后颅窝段

动眼神经走行于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
之间,其后有与后交通动脉伴行,而这三
支血管是动脉瘤的好发部位,所以颅内动
脉瘤常常可以导致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中颅窝段

也称海绵窦段。 动眼神经进入海绵窦以后,与动眼神经、滑车 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第 1 、 2 支受损的关 系密切,所以海绵窦病变常常导致以上神经的 联合损伤(海绵窦综合征)

血供不丰富,所以血管的病变,尤其是微小血管的病变
常常可以累及动眼神经
常见临床综合征
动眼神经核上性麻痹

动眼神经为双侧大脑半球支配,故核上性病变不发生动眼神经麻痹。
动眼神经核性麻痹

动眼神眼内肌与眼外肌多不同时受损,支配眼外肌的动眼神经核支 配双侧眼肌,故核性很少单独损害一眼,多为双侧完全或不完全性 麻痹。由此经位于中脑导水管腹侧中央灰质中,眼内肌与眼内肌神 经核分开。提示: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

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本病典型的临床特征为:

(1)一侧球后或眼眶剧烈疼痛;

(2)颅神经受损有III、IV、VI,三叉神经第I、II支损害,瞳孔 和视神经可有损害;
(3)症状可持续数天或数月; (4)间隔数日或数年后复发; (5)除外海绵窦附近病变; (6)类固醇治疗有效。
动眼神经眶上裂段

在眶上裂与 IV 、 V1 及 VI 伴行,所以眶上列的病 变可以导致上述神经的联合损伤
动眼神经眶尖段

与II、IV、V1及VI伴行,所以眶尖的的病变可以 导致上述神经的联合损伤
概述

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科的常见的综合征 其病因复杂 从脑干到眶内的任何部位病变都可以导致动眼神经的不 全或完全性的麻痹
动眼神经周围性麻痹

动眼神经从脚间窝出颅,行于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 之间,后交通动脉外侧。沿蝶鞍后床突外侧穿出硬脑膜 入海绵窦,沿该窦外侧壁上缘前行,经眶上裂出颅,入 眼眶支配眼外肌。上述通路任何部位病变均引起动
眼神经麻痹,多为完全性麻痹。
1、动脉瘤

动眼神经出脑干后穿行于大脑上动脉与小脑后 动脉之间,其后有与后交通动脉伴行,此处的 动脉瘤压迫或破裂可致动眼神经麻痹。颈内动 脉与后交通动脉交界处易患动脉瘤,亦可导致 动眼神经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