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2月月考试卷(2019、12)

高三12月月考试卷(2019、12)
高三12月月考试卷(2019、12)

高三12月月考试卷(2019、1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对如图所示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若在c点处将神经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 乙图为人体体液的四种成分相互关系,则体内细胞与B之间不能直接物质交换,体内细胞

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 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B点为茎背光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是

茎向光侧对应的浓度

D. 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2.如图所示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某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 若c点表示植物茎的向光侧浓度,则d可表示背光侧生长素浓度

B. 若图示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影响,则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在ac段之间

C. 对植物施加e点浓度的生长素,植物生长不受影响

D. 曲线cf段的变化可用于解释横放植物根的向地生长

3.下列有关稳态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②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③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④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⑤“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验中,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

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

⑥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大量酸性物质所致

A. ④

B. 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⑥

4.下列是有关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四幅图,对相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糖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B. 图2中曲线乙可表示下丘脑被破坏后的小鼠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耗氧量

C. 图3中,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c点、d点分别表示顶芽、侧芽生长素浓度

D. 图4中,HIV侵入人体内,刚开始数量急剧上升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5.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用含糖的磷酸盐溶

液溶解生长素)做两次重复的实验,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量其长度,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一和实验二为对比实验

B. 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10mg/L

之间

C. 浓度大于10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D. 生长素应溶解于清水中,以得到5种浓度溶液

6.建设绿色“一路一带”,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

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 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因为叶片无法合成生长素,故而可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

C. 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

D. 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

7.一户瓜农种植的几十亩西瓜“爆炸”,原因是使用了西瓜膨大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因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 西瓜膨大剂导致西瓜“爆炸”是因为其直接参与了细胞代谢

C.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D. 将生长素类似物涂在二倍体西瓜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

8.下列对“某种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斯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某种物质”使

R型菌突变成了S型菌

B.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达尔文的胚芽鞘实验认为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尖端

下部生长和弯曲

C. 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假说中认为控制生物性状的“某种物质”(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

对存在,而配子中只含成对中的一个

D. 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认为是盐酸刺激狗小肠粘膜产生“某种物质”通

过体液运输到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9.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类似物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家蚕可以增加产丝量

B. 用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交尾可以降低种群的出生率

C. 喷洒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选择性地去除杂草

D.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青香蕉,可以加速其转变为黄香蕉

10.图甲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A

表示);图乙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促进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A最大

B.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等于c时,A为0°

C. a~c中,可有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使图甲胚芽

鞘弯曲相同角度

D. 若将琼脂块放于切去尖端胚芽鞘的正上方,仍可通过A观测生长素作用

1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生长素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B. 生长素、脱落酸及赤霉素等激素通过协同或拮抗等方式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C.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促进插条生根、除草、果实催熟等

D. 除植物激素外,光、重力、温度等环境因素也能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2.菠萝也叫凤梨,“黑刺”是残余的花蕊,发达的花萼和子房构成柔软多汁的果肉,诱惑动物帮

着传播种子,但种子易被磕碎。菠萝果肉里富含草酸钙晶体和菠萝蛋白酶,草酸钙晶体能不动声色地划伤动物的口腔黏膜,而菠萝蛋白酶能消化动物的口腔黏膜,让舌唇产生强烈刺痛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刺痛感的产生属于非条件反射

B. 草酸钙晶体的存在不利于菠萝种子的播散

C.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不只通过激素调节完成

D. 泡盐水能使菠萝蛋白酶变性失活从而有效消除扎嘴感

13.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

增长(如图中乙).结合如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若图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C.

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

D.

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1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

B. 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C.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争夺阳光未反映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D. 人类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 因为标志物容易脱落,所以用标志重捕法测得的种群密度往往相比实际偏小

B. 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酵母菌的密度

C. 种群密度是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

D. 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1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种群数量介于K/2和K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 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D.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不会影响演替的方向

17.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A. 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

B. 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C. 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

D. D点时种群数量

度的大小

达到最大值

18.如图为某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种群数量增长较慢

B. t1~t2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保护濒危物种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提高K值

D. “J”型曲线与“S”型曲线中种群数置的差值,代表

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数

19.从种群和群落的水平看,下列有关生命系统具有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高大乔木在森林中均匀分布属种群的空间特征

C. 环境容纳量就是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D. 草原的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属随机分布

20.如图是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图中最长捕食链是绿色植物→虫→食虫鸟→细菌

B.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由图中各成分组成的

C. 一只鸟捕食一条虫后,只能获得虫体10%~20%的能量

D. 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1.下图是“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简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不能代表能量流动

B. 鱼是第三营养级

C. 该生态工程促进了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提

高了利用率

D. 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系统学和工程学等原理

22.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 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 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 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3.研究人员绘制了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如图乙),图中A、B、

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乙中的A、D在图甲中没有体现,C可对应图甲中4种生物

B. 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演替情况属于种群水平上的研究问题

C. 某个季节光照减弱,鲢鱼上浮到池塘水面使群落的垂直结构改变

D. 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干扰会造成温室效应,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24.若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

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B. 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

C. 甲、乙、丙、丁4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

空间结构

D. 由于丁种群在4个种群中相对数量最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

25.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

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C. 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m,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可以是

D. 若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初生演替

26.2015年7、8月间,美国纽约爆发军团菌病,致多人死亡。军团菌病是由军团菌属细菌引起的

临床综合征,病原菌主要来自土壤和污水,由空气传播,自呼吸道侵入。下列关于军团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结构类型看,军团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器

B. 从代谢类型看,军团菌在感染者体内进行的是自养型代谢

C. 从分裂类型看,军团菌在感染者体内进行无丝分裂

D. 从生态系统成分看,军团菌属于消费者

27.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能量流动及相关生理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递减的原因之一是b

B. 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C. 图示过程若需要完成碳元素的循环还需分解者

D. 图中空白方框处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28.下图为某山间林场建立的“竹林—鸡”生态农业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饲草和竹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 图中不能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途径的箭头有④⑤⑦⑩

C. 图中所有箭头可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完整的物质循环途径

D. 鸡的觅食活动使竹林表层土壤松散,抑制了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29.下列对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也将有10%~20%流向分解

B. 某草原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田鼠提供了良好环境,田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田鼠种群

数量下降,该草原群落的丰富度也将随之下降

C. 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果不能反映

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环节越多,人可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30.下列关于“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能够繁殖,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 细胞的所有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

C.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 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构成免疫系统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31.(9分,每空1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建有一个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展示了较新的城市

污水(富含N、P,也含有机物)处理技术。下图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

(2)实地调查发现,该湿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逐年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3)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网络中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______________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湿地基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有利于促进根部的__________________。

(4)人工湿地虽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是要加以控制,原因是生态系统

的。

(5)污水脱氮过程离不开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别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下行池和上行池,两者分别属于该生

态系统成分的

,其中硝化细菌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

(6)若研究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进水口和出水口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经人工湿地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很多生产过程,不仅减少了污染还节约了水资源。

32.某生态系统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包括分解者)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

了各种群相关的能量值。下图中的B表示种群甲同化的能量,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 _。

(2)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 _。

(3)图中的C表示甲种群用于___ _的能量,其中④的能量值为___ _kJ。

(4)图中甲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应属于___ __(填序号)所对应的能量值。

(5)分析上图,能量在营养级之间逐级递减的原因是。

33.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宜居”摆在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任务的第二位,足见其重要性。但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河南南部、湖南西部的山区耕地抛荒比例接近1/4,“谁来种地”难题亟待破解。下表是河南南部某农田弃耕之后150年间

(1)图中属于演替类型中的____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

(2)采用样方法调查第3年斑叶芒的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的种类,可以调查该群落的_____。

(3)科研小组对山毛榉(甲)和槭树(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跟踪调查,并研究其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 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

t+1

表示第t+1年的种群

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B.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4)与第20年相比,第100年时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_________(填“更简单”、“更复杂”、“无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农田弃耕后_______(一定/不一定)会演替为山毛榉优势群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数量),乙图为甲图

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

(1)甲图中的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表示________。

(2)从甲图所示数据可见,仓鼠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进入的时间最可能在________处;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________之间。

(3)乙图所示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当包括________等成分。图中字母________表示仓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若A中的能量为2.3×109kJ,B中能量为1.5×109kJ,C中能量为1.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8.4×107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仓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5.如图所示表示某水库放养一批翘嘴鲌(肉食性鱼类)后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下列问题:

(1)该鱼种群在ab段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型;其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填“K1”“K2”

或“K3”)。

(2)t2时间后,该鱼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该能力主要通过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方式实现。

(3)图中b、d点的种群增长速率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d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填“增长”“衰退”或“稳定”)型。

(4)翘嘴鲌在生态系统中至少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其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的作用。

36.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以植物为食的仓鼠种群数量变化(K0表示仓鼠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

量),乙图为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________处;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________之间。

(2)乙图中A属于__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能量C用于仓鼠种群的________。(3)若B中能量为l.5×109kJ,C中能量为l.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4.2×107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仓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与兔一样,灰仓鼠也具有“狡鼠三窟”的特点,某些“狡鼠”在捕捉过之后,很难再一

次捕捉。因此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种群密度时,计算得到的数据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甲图中,若在c点切断,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A错误;B、乙图中A是组织液,可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是淋巴,可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是血浆,可与血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单侧光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所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所以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 对应的浓度,C正确;

D、溶酶体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而非效应T细胞中的溶酶体,D错误。

故选:C。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为反射弧,乙图为内环境,丙图为生长素双重性曲线图,丁图为细胞免疫。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本题结合各种图,综合考查反射弧、内环境、生长素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有一定难度。

2.【答案】D

【解析】解:A、茎背光侧浓度大于茎向光侧浓度,并背光侧促进效果强于向光侧,若c点表示植物茎向光侧浓度,d则可不可能表示茎背光侧浓度,A错误;

B、若该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影响,则由该图看不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B错误;

C、e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于该器官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但是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反应不同,给植物其施加e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时,因为植物的其他器官反应不同,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C错误;

D、cf段曲线的变化可用于解释横放植物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抑制根的生长,故近地侧生长慢,植物的根向地弯曲生长,D正确。

故选:D。

析图:由起点到c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越来越大,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ce段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越来越弱,e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超过e点,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抑制生长的作用越来越大。本题考查了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曲线图,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3.【答案】B

【解析】【解答】

①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①错误;②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与生长素作用相似,能调节植物生命活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②错误;

③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无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③错误;

④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④正确;

⑤“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验中,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⑤正确;

⑥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在氧供应不足时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酸性物质所致,⑥错误。

所以有关稳态与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只有④⑤。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种群密度的调节方式、生长素类似物、人脑的高级功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血糖调节以及无氧呼吸等,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本题考查稳态与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A.图1中,血糖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所以b点胰岛素含量较高,A错误;

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当下丘脑受到破坏时,小鼠的体温不能保持稳定,会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呼吸速率也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即耗氧量增加,B正确;

C.顶端优势时侧芽受到抑制,而d点是促进作用,C错误;

D.oa段表明HIV侵入人体后大量增殖,ab段表示大量HIV被人体免疫系统杀死,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设计实验探究生长素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解答】

A.根据题干可知,实验一和实验二是重复实验,不是对照试验,故A错误;

B.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生长素浓度为1mg/L时,根的平均长度最大,故B正确;

C.由于没有做生长素浓度大于10mg/L的实验,因此不能得出其作用,故C错误;

D.生长素用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溶液中,可到五种溶液,不是溶解在清水中,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依托提高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沙柳的成活率,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生长素的运输,作用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

B.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成活率,B错误;

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基因组控制的结果,同时还受植物激素调节和环境影响,C错误;

D.掐尖留芽可使解除顶端优势,利于侧芽的生长,利于结果,D错误。

故选A。

7.【答案】D

【解析】解:A、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细胞合成的,不属于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一种,A错误;

B、西瓜膨大剂导致西瓜“爆炸”是因为其调节了细胞代谢,B错误;

C、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C错误;

D、将生长素类似物涂在二倍体西瓜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D正确。

故选:D。

1、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2、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子果实。

3、乙烯能增强细胞膜的透性和酶的活性,加强果实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果实中有机物的转化,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

本题以西瓜膨大剂为素材,考查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的作用,识记植物激素没有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起调节作用,掌握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

8.【答案】B

【解析】解:A、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斯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某种物质”(遗传因子)使R型菌突变成了S型菌,A正确;

B、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达尔文的胚芽鞘实验认为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生长和弯曲,B错误;

C、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假说中认为控制生物性状的“某种物质”(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而配子中只含成对中的一个,C正确;

D、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认为是盐酸刺激狗小肠粘膜产生“某种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胰腺引起胰液分泌,D正确。故选:B。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孟德尔做出的假说内容为: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孟德尔遗传实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9.【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答】

A.用蜕皮激素类似物处理家蚕可以促进成虫的到来,用保幼激素处理可以增加产丝量,A错误;

B.用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交尾,改变了性别比例,可以降低种群的出生率,B错误;

C.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喷施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去除单子叶作物大田的双子叶杂草,C错误;

D.用乙烯利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解: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促进作用最强,A具有最小值,A错误;

B、由图2可知生长素浓度为c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所以A为90°,B错误;

C、根据图2可知生长素浓度不同时,促进程度可能相同,形成相同的A,C正确;

D、将琼脂块放于切去尖端胚芽鞘的正上方,生长素不能使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不能通过A 观测生长素作用,D错误.

故选:C.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取决于两侧生长速度的快慢,若两侧生长速度不相同,则会出现弯曲的现象.

1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难度不大。

【解答】

A.生长素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A正确;

B.生长素、脱落酸及赤霉素等激素通过协同或拮抗等方式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B正确;

C.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促进插条生根、除草、果实发育等,果实催熟是用乙烯,C错误;

D.除植物激素外,光、重力、温度等环境因素也能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正确。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点,考查学生理解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

【解答】

A.痛感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不属于反射,A错误;

B.根据题意分析,草酸钙晶体能不动声色地划伤动物的口腔黏膜,所以草酸钙晶体的存在利于菠萝种子的播散,B错误;

C.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C正确;

D.泡盐水不能使菠萝蛋白酶变性失活,D错误。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增长曲线,注意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J型增长曲线,乙为S型增长曲线。

2、“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

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处种群增长速率最

大。

【解答】

A.e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该点后增长速率为0,A正确;

B.为保护鱼类资源,将捕捞后的数量控制在处,即c点,B错误;

C.防治蝗虫数量应在种群数量及增长速率较低时,所以应在b点之前进行,C错误;

D.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D错误。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解: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J型增长没有环境容纳量,A错误;

B、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B正确;

C、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争夺阳光未反映群落内的种间关系,因为豌豆属于同种生物,C正确;

D、人类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故选:A。

受食物和空间资源以及天敌的限制,大多数种群的增长为S型,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称为K值,此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零,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足的理想条件下,生物可以以指数形式增长,称为J型,其增长率是一定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的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调查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两种方法在不同生物中调查过程中的运用;

明确动物能力较弱的动物运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识记样方法调查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如取样随机、样本数量足够大等,以及标记重捕法中标记要求。

【解答】

A.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标记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若调查中部分标志物容易脱落,则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A错误;

B.酵母菌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所以需要用抽样检测法调查酵母菌的密度,B错误;

C.种群密度是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C正确;

D.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直接反映种群数量大小,但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群落的空间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集群型、均匀型和随机型,A错误;

B.种群数量介于K/2和K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但是增长速率仍大于0,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 错误;

C.蚜虫、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正确;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错误。

故选C。

17.【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掌握种群的变化曲线趋势。

【解答】

A.图乙曲线中老年个体比例较大,为衰退型,而图甲中C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A错误;

B.在D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B错误;

C.影响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由很多,从数量特征上来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都会影响到种群密度,C错误;

D.D点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D正确。

故选D。

18.【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种群数量增长较慢,故A正确;

B.t1~t2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然在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B错误;

C.保护濒危物种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K值,故C正确;

D.“J”型曲线与“S”型曲线中种群数置的差值,代表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数,故D正确。

故选B。

19.【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及群落的结构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识记类的知识,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析】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

B.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乔木属于多个种群,因此高大乔木在森林中均匀分布不属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

C.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C错误;

D.不同地段因盐碱度、光照强度、温度等不同,分布的生物种群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即表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

故选A。

20.【答案】D

【解析】解:A、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即最长捕食链是绿色植物→虫→食虫鸟,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B错误;

C、10-20%为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而非个体之间,C错误;

D、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阳光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虫和鸟属于消费者,细菌等属于分解者。

图中只包含一条捕食食物链,即绿色植物→虫→食虫鸟。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成分两个概念的区别,明确食物链中不包含分解者,识记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等,再结合所需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2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熟记能量流动的概念和特点、物质循环的特点是本题解答的关键。【解答】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代表能量的输入, A错误;

B.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鱼以蚕粪为食,属于分解者,B错误;

C.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C错误;

D.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系统学和工程学等原理,D正确。

故选D。

2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鲈鱼,A错误;

B.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780+4200)÷31920×100%=25%,B正确;

C.太阳鱼同化的能量为1483J.m-2.a-1,太阳鱼同化的能量分为三部分(或四部分),分别是用于呼吸作用的能量、提供给分解者的能量与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或再加上未被利用的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小于1357J.m-2.a-1,C错误;

D.该食物网与分解者及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B。

23.【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图乙信息可知A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中的CO2,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甲图中有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而乙图中有的生物是A和D,图甲中的消费者有4种,A正确;

B、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演替情况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问题,B错误;

C、由于光照减弱,水体中的植物垂直分层出现了变化,因此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说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

D、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对碳循环的干扰会造成温室效应,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D正确。故选:B。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各小题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并解答。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24.【答案】D

【解析】略

2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量流动的特点、群落演替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A 错误;

B.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B错误;

C.由于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所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m,则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m×c/a,C正确;

D.将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D错误。

2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别能力和识记能力。

A、分析题意可知,军团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军团菌是异养型代谢,B错误;

C、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军团菌是原核生物,C错误;

D、分析题意可知,军团菌在感染者体内生活,属于消费者,D正确。

故选:D

27.【答案】B

【解析】解:A、能量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递减的原因之一是b呼吸消耗,A正确;

B、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错误;

C、图示过程若需要完成碳元素的循环还需分解者,C正确;

D、图中空白方框处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正确。

故选:B。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是呼吸消耗的能量,c是净生产量,d 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即初级消费者同化量。每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

本题结合图解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8.【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原理以及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饲草和竹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及投放的饲料含的有机物

中的能量,A错误。

B.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的,结合生物之间营养的来源关系,图中不能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途径的箭头有④⑤⑦⑩,B正确;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图中所有箭头只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而没有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途径,C错误。

D.鸡的觅食活动使竹林表层土壤松散,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有利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D错误。

故选B。

29.【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群落的丰富度、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流动的特点及食物链中各成分的变化。【解析】

A、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生物所利用,逐级递减是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一般情况下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也将有10%-20%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并不是10%-20%流向分解者,A错误;

B、鼠的数量下降,并不是完全消失,同时增加了捕食者鹰,且原有物种没有减少,可能会引起群落丰富度上升,B错误;

C、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为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的空间特征,C正确;

D、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能量多少应该和别的生态系统比较,而另一个生态系统如果营养级多,结构更加复杂,则可能能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能量,例如,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相比较前者营养级更多,人类能获得的能量也更多,D错误。

故选C。

30.【答案】B

【解析】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胞的所有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B正确;

C、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C错误;

D、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系统,D错误。

故选:B。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其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与功能上联系。

3、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本题考查生物课本中有关“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1.【答案】(1)大于

(2)次生演替

(3)N、P;微生物(分解者);(有氧)呼吸作用

(4)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5)生产者、分解者;NH3(无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

(6)进水和出水N、P

【解析】(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除了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所以流经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

(2)由题意可知该群落的演替具有一定的土壤等条件,应该是次生演替。

(3)网络中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N和P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水中的分解者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有利于促进根部的有氧呼吸。

(4)生态系统虽然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如果超过了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也会遭到破坏。

(5)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能够利用NH3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反硝化细菌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属于分解者。

(6)进水口的有机污染严重,通过人工湿地的净化,出水口的有机物将减少,而无机物的含量将增加,因此若研究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进水(口)和出水(口)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进水和出水N、P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以及人工湿地的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难度适中。

32.【答案】

(1)

(2)17%

(3)生长、发育和繁殖 1.05×107

(4)⑦

(5)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有部分传递给分解者,(还有部分存在于体内)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结合表格图像分析处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问题,掌握能量流动的去向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

(1)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结合表中数据可知,丙是第一营养级,甲和丁都处于第二营养级,乙处于第三营养级,戊处于第四营养级。因此该生态

系统中的食物网为。

(2)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是本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故算得17%。

(3)由图示可知乙的能量去向是两条,3为呼吸散失,故4为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D表示种群乙呼吸散失的能量,其中④的能量值=种群乙的同化量-呼吸散失的能量

=2.0107-9.5106=1.05107kJ。

(4)⑦的能量值一般指甲种群摄食但未同化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的能量,图中甲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的有机物的能量应属于⑦所对应的能量值。

(5)由上图得到结论,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有部分传递给分解者,还有部分存在于体内,因此能量在营养级之间逐级递减。

故答案为:

(1)

(2)17%

(3)生长、发育和繁殖 1.05×107

(4)⑦

(5)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有部分传递给分解者,(还有部分存在于体内)

33.【答案】(1)次生演替;农田弃耕之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

(2)随机取样;丰富度

(3)C

(4)更复杂;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植物种类增加,给动物提供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也更复杂

(5)不一定;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会演替成木本森林,若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或许只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特征、调查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种群和群落的特征、结构、调查方法,以及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概念和特征。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解答】

(1)农田弃耕之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其所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采用样方法调查第3年斑叶芒的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的种类,可以调查该群落的丰富度。

(3)A.乙种群在t2-t3段λ值小于1,种群数量在减少,所以在t3时数量最少,A错误;

B.甲种群在0-t3段的过程中,λ值由小于1到大于1,故此过程中甲种群的年龄结构由衰退型过渡到增长型,B错误;

C.乙种群在0-t1段的λ值大于1且种群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即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正确;

D.甲种群在t3后λ值大于1且种群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错误。

故选C。

(4)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植物种类增加,给动物提供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也更复杂,与第20年相比,第100年时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更复杂。

(5)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会演替成木本森林,若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或许只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农田弃耕后不一定会演替为山毛榉优势群落。

34.【答案】(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S c K2-K3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 C 5.6%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答】

(1)甲图中的K值即环境容纳量,表示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甲图表示,仓鼠的种群数量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达到环境容纳量,并相对稳定,呈S型增长;仓鼠种群的数量在K2与K3之间波动,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因此环境容纳量在K2与K3之间。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c处。

(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乙中有消费者和分解者,故缺少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仓鼠的同化量为1.5×109 kJ,天敌的同化量为8.4×107 kJ,故能量传递效率为5.6%。

35.【答案】(1)增长 K2

(2)自我调节负反馈

(3)不相等衰退

(4)三加快物质循环【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准确识图并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据图分析,该鱼种群在ab段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其环境容纳量接近K2。

(2)t2时间后,该鱼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实现。

(3)据图可知,图中b、d点的种群增长速率不相等,d点时种群数量减少,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4)翘嘴鲌自在生态系统中至少处于第三营养级,其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加快物质循环的作用。

36.【答案】(1)S c K2~K3

(2)第一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3)2.8%

(4)偏大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1)甲图表示,仓鼠的种群数量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达到环境容纳量,并相对稳定,呈S型增长;仓鼠种群的数量在K2与K3之间波动,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因此环境容纳量在K2与K3之间。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c处。(2)乙图中的A来自仓鼠产生的粪便,即来自绿色植物(即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C属于仓鼠用于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3)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仓鼠的同化量为1.5×109 kJ,天敌的同化量为4.2×107 kJ,故能量传递效率为2.8%。

(4)某些“狡鼠”在捕捉过之后,很难再一次捕捉。因此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种群密度时,计算得到的数据值将大。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政治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智能手机价格(P)与需求量(Q)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中的A向B方向移动时,传统手机需求量增加 B.需求量由Qa向Qb移动时,智能手机企业的利润增加 C.价格由Pa向Pb移动时,充电设备需求量上升 D.价格由Pa向Pb移动时,处于买方市场 2. 2013年10月,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地多家银行都 暂停房贷业务,一些银行虽未停贷,但也纷纷取消利率优惠甚至上浮利率,房贷的审批流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长。“金九银十”遭遇“房贷荒”。造成我国当前“房贷荒”的现实原因是 ①我国居民存款意愿减弱,导致银行的存款余额减少 ②央行限制房贷的比例,加剧了银行房贷额度的紧张 ③央行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限制了银行的信贷规模 ④商业银行优化贷款结构,选择更高利润的投放领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杭州、宁波等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的“土地换股权”模式得到有关部门、专家肯定。“土地换股权”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产生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②产生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④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最近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回答4—5题。 4. 下列属于有利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经济措施是: ①降低过剩行业产品的销售价格,增加市场需求量②强化需求升级导向,促进产能结构优化③严格要素供给和投资管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过剩行业劳动生产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 国务院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违法违规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监管不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是国务院: A.坚持依法行政,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B.审慎行使权力,完善决策问责制度体现

2020-2021学年高一英语12月月考试题

高一英语12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1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Ⅰ卷(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id the woman buy for her father? A. A watch. B. A tie. C. A coat. 2. Where will the man go for his holiday? A. Suzhou. B. Shanghai. C. Beijing. 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The man’s last job. B. Their favorite jobs. C. The woman’s new j ob. 4. When will the man set off for the airport? A. At 1:30 p.m. B. At 2:00 p.m. C. At 2:30 p.m.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Linda is very nice. B. She needs more friends. C. They should accept the invitatio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should the man do after getting to the bridge? A. Turn right before crossing it. B. Cross it and turn right. C. Cross it and turn left. 7. What’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D卷(模拟)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12题;共50分) 1. (8分) (2016七下·泰兴期末) 2008年8月1日,出现了日全食现象,我国新疆等7省、自治区观测到了全过程。发生日全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读图完成。 图中显示了()级天体系统 A . 一 B . 二 C . 三 D . 四 2. (4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中的() A . ①强②弱 B . ①强③弱

C . ③强④强 D . ②强④弱 (2)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A . 赤道低压带 B . 副热带高压带 C . 西风带 D . 东南信风带 3. (8分) (2016高三上·河北月考) “地表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的差值,通常用“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表示,通量密度越大,代表有效辐射越大。下图示意我国三个地区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不同月份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c三地分别是() A . 腾冲、乌鲁木齐、哈尔滨 B . 哈尔滨、乌鲁木齐、腾冲 C . 乌鲁木齐、腾冲、哈尔滨 D . 腾冲、哈尔滨、乌鲁木齐

(2) 导致图中三地1月和7月地表有效辐射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 太阳辐射、植被状况 B . 大气成份、海陆分布 C . 地势高低、大气环流 D . 纬度差异、天气状况 4. (4分)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A . 地形地势的影响 B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 . 热带气旋的影响 D .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5. (4分) (2013高一上·鹰潭月考) “时空地理特征分析”是地理学科的学习特色之一,根据你的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山东省济南高三12月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高三12月月考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三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共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9.15. C.£9.18. 答案是B。 1.When will the speakers get to the cinema? A. At 2:30. B. At 2:50. C. At 3:00. 2.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night? A.He went to the party. B.He worked on the paper. C.He read some history books. 3.Why is the boy in trouble? A.He slept in class. B.He failed his computer class. C.He played computer games in class.

2019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曲阜夫子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2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组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 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结合水/自由水比值上升 C. 核糖核酸、ATP、核糖体、HIV病毒都含有核糖 D. 叶肉细胞中缺乏Mg元素,则影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2. 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错误的是() A. 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 溶酶体——蛋白质和磷脂 C. 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D. 中心体——蛋白质和固醇 3.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B.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 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D. 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4.下列有关教材中的技术或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移植技术可用于研究细胞核的功能 B. 同位素标记法: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C. 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 D. 假说-演绎法: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发现 5.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 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细胞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大肠杆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细胞的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 B.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多,有利于RNA和蛋白质进出

高一英语12月月考试题(创新班)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英语12月月考试题(创新班)I听力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Return her shoes. B. Repair her shoes. C. Buy new shoes.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an airport. B. At a hotel. C. At a travel agency. 3. Who will probably decide the place to go A. The man. B. The woman. C. Harry. 4. What makes the man so happy A. Tom will play football with him. B. Tom will tell him the best news. C. Tom’s father will play football with him. 5. What does the woman like to watch in her spare time A. Advertisements. B. TV plays. C. Art shows.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y is the woman so excited A. Her grandpa will cook for them. B. Her grandpa will come here. C. Her grandpa will give her a valuable present. 7. How does the grandpa come here A. By plane. B. By bus. C. By train.

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 (共18题;共65分) 1.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下图示意甲、乙两岛屿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表明() A . 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北方向 B . 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小 C . 乙岛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D . 乙岛东南部降水少于西北部 (2)甲岛植被茂密,多河流、湖沼,有“绿宝石岛”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地形 B . 光照 C . 水分 D . 土壤 2. (3分) 1995年天津人口出生率是1.02%,人口死亡率0.6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 . 原始型 B . 传统型

C . 过渡型 D . 现代型 3. (3分) (2018高二下·湖南开学考) 柳州汽车制造业起步于上个世纪60年代,现在柳州已成为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读柳州辐射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柳州市发展汽车工业的区位优势有() ①交通便利②科研力量雄厚,人才优势明显 ③汽车工业基础好④市场距离近,市场广阔⑤铁矿石资源丰富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④⑤ (2)造成上汽、通用等汽车公司生产基地向柳州集中的主要因素是() A . 劳动力丰富廉价 B . 当地市场广阔 C .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D . 政策

4. (3.0分)(2018·浙江模拟) 2015年12月徐宿淮盐高铁开工建设。读江苏省主要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1)影响徐宿淮盐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 . 自然 B . 经济 C . 科技 D . 政治 (2)该高铁建设的意义有() A . 促进苏北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B . 加快沿线地区农副产品出口 C . 减轻京杭运河的运输压力 D . 缓解京沪高铁的运输压力 5. (2分) (2016高三下·福州模拟)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拟以“对台湾开放”和“全面合作”为方向,率先实现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福建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是()

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英语(历届)答案

英语学习讲义高三年级十二月份月考英语学科答案(历届) 一:听力1-5、6-10、11-15、16-20 二:阅读理解21-23 ACB 24-27 CABD 28--31 CCAD 32---35 ACBA 36--40 FABCG 三:完型填空41--45 CADAB 46--50 CBADC 51--55ABDBC 56--60 BDCDA 四:语篇填空 61 freshly 62 it 63 in 64 when 65 is breathed 66 using 67that 68 a 69 as 70 smellier 五:基础知识测试 71. owed 72. briefly 73. respect 74. attached 75. deserved 76. defence 77. relieved 78. accused 79. glared 80. pretended 短文改错 1 which 改为where 2 their basic 改为them 3 but 改为and 4 decided to work 5 allow 加ed 6 write a positive 7 gradually 8 congratulate on 中on 删除9 much 改为more 10 subjects 书面表达: Dear Jamie, I am more than glad to know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It’s never easy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essays. Even native Chinese speakers may find it hard to learn them well, so you don’t have to feel upset. Here are some useful tips. First, turn to the Internet for help when you have a problem, where you can learn how to read and write the characters. Second, you can learn from Chinese people around and I’m always here to help. But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keep on learning and reading. You are sure to make progress! Best wishes!

2018-2019学年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浙江省建人高复2018-2019学年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 30分,有【加试题】标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B.深海地壳热裂口能源来自于地热和硫化氢的氧化 C.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都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输入 D.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统一性 2.下列有关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B.蚕豆病与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基因都是有害的基因 C.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多基因遗传病高于单基因遗传病 D.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3.下列关于线粒体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部分线粒体蛋白是葡萄糖易化扩散的载体 B.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于基质和嵴上 C.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和细菌中 D.线粒体能合成自身需要的全部蛋白质 4.下图是质膜的结构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构成的双层单位膜是质膜的基本骨架 B.③是胆固醇,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C.④是蛋白质,与膜的选择透性有关,与流动性无关 D.⑤是细胞质,充满了液态的细胞溶胶 5.细胞膜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的一种选择性通透屏障,其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跨膜运输。下列有关物 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营养物质 B.一种物质只能通过一种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C.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D.小分子物质不可能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 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增强 C.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全能性增强 D.细胞癌变后,细胞膜的蛋白质种类发生改变 7.下列关于人体中各种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激素可以减少糖元生成 B.性激素可以增强代谢率

2019_2020学年高一英语12月月考试题 (2)

2019-2020学年高一英语12月月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 满分40分) 语篇阅读(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 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 A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aging problem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United Nations established Oct. 1 as 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 in 1991. Many countries also have their own special days or festivals to honor senior citizens. let's take a look at how some countries celebrate Seniors' Day around the world.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rst Sunday after Labor Day, the first Monday in September, was set as National Grandparents Day in 1978 when Jimmy Carter was president. On this day, many communities in the US will hold various activities for the elderly. As Americans love traveling, many seniors also will plan a trip together. Canada: Seniors' Day, which is called Laughter Day, falls on June 21 each year in Canada. On this day, children may not present precious souvenirs or delicious food to the seniors. Instead, they bring humor and laughter. As for Canadians, laughter is the best present for older people. The Republic of Korea: The Republic of Korea established May 8 as its Mothers' Day in 1956, and then the day was made into Parents' Day in 1973. It's a major festival in the country. On this day, children always make greeting cards and prepare flowers and gifts for their parents. Children also salute their parents in a traditional manner during visits and then present the flowers and gifts. After that, they will sit with their parents for a talk. Poland: Poland also has Grandparents Festival, with the Grandmother Festival on Jan.

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文字版)

2019年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文字版)2019年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文字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 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 150N,1350E B.150S,1350W C.23026/N,00 D.23026/S,180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图2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3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3~4题。 3.图2甲处的洋流与图3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北京时间2019 年11 月3 日1 时36 分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4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 ~6 题。 5.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6.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 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B. 流星 C. 太阳活动 D. 太阳辐射 图5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高三英语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英语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9.18. C.£9,I5. 答案是C。 1. What is the man planning to do? A. Make some cheese. B. Go on a trip. C. Find a job in Paris. 2. What is the time now? A. 8 o’clock B. 10 o’clock. C. 12 o’clock.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local artist. B. The man’s salary. C. An apartment to let. 4. How does Dr. Heath spend most of his time? A. Giving lectures. B. Conducting research. C. Doing office work, 5. Why does Elaine call Peter? A. To borrow his notes. B. To explain her absence. C. To discuss the presentatio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罝。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Julia doing? A. Asking about her order. B. Reporting a computer problem. C. Confirming a visit to a company. 7. When will the chairs arrive today?

2019届高三政治12月月考试题

菱湖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考 高三政治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A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B涂黑) 1.“舌尖上的浪费”有悖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2.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这是通过初次分配来增加劳动者收入。 3.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说明我国企业积极推进“引进来”战略。 4.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领导其他国家机关开展工作。 5.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6.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说明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7.含有血腥暴力、恐怖、色情等内容的“儿童邪典视频”属于腐朽文化。 8.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9.“一切都会过去,惟有真理长存”,这一名言意味着超越时空的永恒真理是存在的。 10.事物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循环过程。 二、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近年来,我国纸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引起国内纸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 ①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纸制品的需求 ②包装印刷行业大量进口原纸,冲击国内市场 ③环保政策趋严,不达标的中小造纸厂被关停 ④人民币升值增加了造纸厂进口原材料的成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2018年1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6.2850,而去年5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6.902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变化会使 A.我国居民减少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B.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到美国旅游 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D.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直接投资

【精选】高一英语12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12月月考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 和 D )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e often think of future. We often wonder what the world would be like in a hundred years’ time. Think of space,perhaps a permanent(永久的) station on the moon will have been set up. Perhaps people will be able to visit the moon as tourists. Cheap rockets for space travel will have been developed,permitting long journeys throughout the solar system(太阳系). When that time comes,people will be taking holidays in space and visiting other planets. Great progress will have been made in medicine,too. Perhaps a cure will have been discovered for the most terrible of all diseases—cancer. Pollution is a problem we must solve. In a hundred years’ time it will have been controlled. All the world will have been developed — even Antarctica. There will be large cities in Antarctica. We already have supersonic(超音速的) flight,but in a hundred years’ time we will have supersonic land travel as well. We will have used up most of earth’s land to build our cities,so floating cities will have been built. The Japanese already have plans for cities of this kind. And there will be cities under the sea. The first of these will have been completed. 1. We will have developed ______ in a hundred years’time, permitting long journeys all over the solar system. A. cheap rockets for space travel B. a plane C. a spaceship D. a satellite 2. Man will also have supersonic land travel ______ . A. in a year B. about half a century later C. in the year 2050 D. about a century later

2018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年秋季期高三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44分)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桥上加盖廊屋的主要目的是 ①使桥梁更加稳固②防木料变形腐烂③为行人遮阳挡雨④起美观装饰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与乙处相比,甲处古廊桥易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是甲河段 A.雨量大,汛期长 B.易淤积,河床高 C.流速快,水位高 D.易凌汛,流速慢 3.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资源丰富 B.缺乏石质材料 C.建造技术落后 D.运输需求较少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粤、豫、滇、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市依次是 A.粤、豫、滇、京 B.京、粤、豫、滇 C.豫、京、滇、粤 D.滇、豫、粤、京

5.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收入差异 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6.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 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和不同功能用地间的相互转换。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年的330平方千米。下图为2003—2012年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演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 A.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居住用地 C.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D.工业用地 8.2003—2012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不大 C.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adidas是德国著名运动用品制造商,1980年开始关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后逐渐将其生产线转入中国沿海城市。2006年, adidas在中国建立了世界范围内产能最大的生产流水线。2012年左右,印度尼西亚开始超越中国成了adidas全球产能最大的制造国家。2017年,adidas公司宣布重回德国开设智能机器人制造运动鞋工厂。据此完成第9-11题。 9.1980年adidas开始关注中国市场的形式最可能是 A.进行品牌推广 B.建立仓储中心 C.建设生产基地 D.设立研发中心 10.促使adidas代工厂从中国向印度尼西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尼西亚 A.市场更加广阔 B.劳动力更加廉价 C.交通更加便捷 D.科技更加先进 11.与印度尼西亚生产线相比,德国智能机器人生产的优势有 A.员工监管不便 B.原料采购方便 C.生产周期缩短 D.工资占比大 二、综合题(56分)

高三12月月考英语试题

高三12月月考英语试题 第一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来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id the man win in his dream? A.A holiday . B.A new car C.Some money.2.Will the woman come to the party? A.Maybe .B.No.C.Certainly.3.How long has the woman been an author? A.About 30 years.B.About 40 years . C .About 70 years 4.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A.A radio B.Some pens .C.Some batteries.5.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Asking for information . B.Asking for an apology . C.Asking for help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几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6至7小题. 6.Why did the woman go to New York? A.To spend some time with the baby. B.To look after her sister. C.To find a new job. 7.How old was the baby when the woman left New York? A.Two months B.Five months C.Seven months 8.What did the woman like doing most with the baby? A.Holding him B.Playing with him C.Feeding him 请听第七段材料,回答9-11题 9.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 A.A way to improve air quality. B.A problem with traffic rules.

【精品】高三生物12月考生物试题

XX高考补习学校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0—30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的溶液中,溶液呈紫色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中氧的来源的方法是荧光标记法 D细胞中的染色体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其在有丝分裂各时期中的形态特点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台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4.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强度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 C。探究Ca2+的主动吸收,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 D.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使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 5。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6.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B.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C.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D.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 7.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分裂间期,mRNA的合成B。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C.细胞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细胞分裂末期,赤道板部位出现细胞板 8。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5mol/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