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克尔伯格模型结论
网络效应、市场结构和进入壁垒

2 斯塔克尔伯格 (Stackelberg) 博弈模型
在我们考察的市场中, 两个垄断厂商进行寡头竞争, 他们提供如下定义的具有正网络效应、互不兼容 的产品的竞争Λ 该产品有如下特点:
1) 它们提供消费者相同的质量和功能, 可以相互完全替代; 2) 它们遵守不同的技术标准, 但互不兼容; 3) 消费者没有需要或在技术上不能同时拥有二者, 一个消费者只需消费一个单位产品Λ 厂商 i (i= 1, 2) 生产产品 i, 产品 i 的网络效应定义为产品 i 的每个用户增加的效用为 v (qi) , 这里 qi 为 厂商 i 的网络规模 (从厂商 i 购买的消费品数量) Ζ 这样, 对消费者的一般化价格 p ′i 可以定义为 p ′i= p iv (qei ) , 这里 p i 为厂商 i 索要的价格, qei 为消费者对厂商网络规模的预期Ζ 由于两件产品是完全可以替代的, 所以消费者选择的是具有最低一般化价格的产品: p ′= m in (p ′1, p ′2) Ζ 假设需求函数为
kΕ
1+ 2
c
以下我们以 c= 0. 2 为例图示各个主要变量和 k 的函数关系, 当 c 取其它值时, 不会改变函数的基本形状Ζ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64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经济学研究生第六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件

案例分析2 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一)
局中人1
L
M
R
U 局中人2
D
2,3 1,1
0,2 2,7
3,4 4,5
案例分析3 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二)
局中人1
L
M
R
U
局中人2 M
4,3 2,1
5,1 8,4
6,2 3,6
D
3,0
9,6
2,8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一) ——纯策略
3.纳什均衡
定义:指一策略组合有以下特性:当局中人持此策略后, 任一局中人均无诱因偏离这一均衡; s有立*=局。(s中1*人,…而,sn言*),=(suii*(,ssi-*i*,s)-是i*)一 纳ui (什si’均,s-i衡*)对,所当有且s仅i’当S对i 均所成
完美信息:2能区分1 是选择了L还是S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 ——序贯博弈
2.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定义:在一个扩展型对策中,如果一个对策由它的一 个决策结及其所有后续结构成,并满足(1)起始结是 一个单结的信息结;(2)子对策保留了原对策的所有 结构,则称它为原对策的一个子对策(子博弈)。
定义:在对策G中,如果s*=(s1,…,sn)是G的一个纳什均 衡,并且对所有可能的子对策而言仍是一个纳什均衡, 则称s*=(s1,…,sn)为一个子对策精炼纳什均衡。 可采用逆推法来求解,见案例7。
支付 男方
女方
q
芭蕾
1-q
足球
p 芭蕾
1,2 0,0
1-p 足球
0,0 2,1
第四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一) ——序贯博弈
1.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一般以扩展型式来表示:G=(N,H,P,I,U),包括5要素: (1)局中人N; (2)历史H:博弈树是一个多环节与枝干的集合,从单一
经典:博弈论专题+应用部分

1
一、基本概念 1、参与人(players)
指的是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他的目的是通过选择行动 (或战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支付(效用)水平。
自然人、团体(企业、国家)、国家集团(欧盟、北约 等)、自然。
2、行动(actions or moves) 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离散的
29
(四)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均衡
精炼贝叶斯均衡的要点在于当事人要根据所观察到的他人的行 为来修正自己有关后者类型的“信念”(主观概率),并由此 来选择自己的行动。
精炼贝叶斯均衡是所有参与人战略和信念的一种结合,它满足 如下条件: (1)给定每个人有关其他人类型的信念的情况下, 他的战略选择是最优的;(2)每个人有关他人类型的信念都 是使用贝叶斯法则从所观察到的行为中获得的。
p2(1p)2p0(1p) 2q0(1q)q3(1q)
解 得 2/3,q p3/4
因此,纳什均衡为博弈方1以概率分布2/3和1/3在T和B中随机 选择;博弈方2以概率分布3/4和1/4在L和R中随机选择。 23
(三)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
市场进入的例子——进入者知道在位者的偏好、战略空间及各 种战略组合下的利润水平。如果进入者实际上并不完全了解在 位者的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及偏好,这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坦白 囚徒A
抵赖
囚徒B
坦白
抵赖
-8,-8 -10,0
2、智猪博弈:
大猪
按 等待
小猪
按
等待
5,1 9,-1
0,-10 -1,-1
4,4 0,0
10
3、性别战: 足球
男 芭蕾
女 足球
寡头垄断市场策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寡头垄断市场策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存在。
它不同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自由与分散,也有别于垄断市场的绝对控制。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少数几家大企业掌控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策略对于市场的走向和消费者的福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深入理解寡头垄断市场的策略,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寡头垄断市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厂商数量少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它们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都相当可观。
2、相互依存这些企业的决策相互影响,一家企业的行动会引起其他企业的反应。
3、产品同质或有差别产品可能是同质的,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
4、进入壁垒高新企业很难进入这个市场,因为需要巨大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份额等条件。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策略类型1、价格策略(1)价格领导制一家企业率先制定价格,其他企业跟随。
例如,在石油市场上,某个大型石油公司根据自身的成本和市场需求制定油价,其他石油公司通常会参照这个价格来调整自己的售价。
(2)价格卡特尔几家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制定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
但这种行为在大多数国家是违法的,因为它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2、产量策略(1)古诺模型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它们同时决定产量。
每家企业在决策时都认为对方的产量是固定的,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成本来确定自己的最优产量。
(2)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一家企业率先决定产量,另一家企业在观察到前者的产量后再做决策。
领先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优势。
3、非价格竞争策略(1)广告竞争通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差异化程度,吸引消费者。
(2)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特性、功能或款式,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例题分析例题 1: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 A 和 B,它们生产同质产品,市场需求函数为 P = 100 Q,其中 Q = QA + QB,两家企业的成本函数分别为 TC_A = 10QA,TC_B = 20QB。
产业组织理论

q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反映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和环境1市场结构的概念及分类: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垄断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由于市场上的每种产品之间存在差别,每种带有自身特点的产品都是唯一的,因此每个厂商对自己的产品价格都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从而使得市场中带有垄断的因素。
完全垄断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是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其中同质的商品有很多卖者,没有一个卖者或买者能控制价格,进入很容易并且资源可以随时从一个使用者转向另一个使用者2产品差别:是企业在经营上对抗竞争的一种非价格壁垒和主要手段。
产品差别的概念:扩大产品差别的主要途径:3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反映的是市场中潜在的和动态的竞争及垄断强度。
市场进入壁垒: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的新企业在与产业内已有企业竞争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不利因素。
高低反映了市场内已有企业优势的大小、反映了新进入企业所遇到障碍的大小、反映了该行业市场垄断和竞争的程度、直接反映市场结构。
形成因素: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资源占有壁垒、产品差别壁垒、政策法规制度壁垒(审批程序)。
市场退出壁垒:退出是指某个或某些企业停止作为卖方而从某个行业撤退的行为,包括转产和宣布破产两种形式。
在实际上这样的企业由于受种种限制而很难从该行业中退出,在退出时面临的障碍即是市场退出壁垒。
形成因素:资本投入壁垒、退出处置壁垒、政策法规制度壁垒、其他退出壁垒。
市场行为: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和方式1市场行为的概念: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条件并充分考虑与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为获得更大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决策行动。
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五版)课件第9章

q2 (a c2 ) / 2b q1 / 2
(9-2)ຫໍສະໝຸດ 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A企业的产量是B企业产量的函数,反之亦然 。所以,我们把式(9—1)看作是A企业对B企业的反应函数R1(q2), 式(9—2)看作是B企业对A企业的反应函数R2(q1)。
(1)古诺模型
②求解古诺均衡。
两条反应函数曲线的交点E正是我们要寻求的均衡点,在这个点上 ,如果A企业的产量为q1*,那么B企业的产量一定为q2*,并且两家 企业都不会改变各自的产量。这一对产量(q1*,q2*)就是古诺均 衡。
-10,0 0,300
市场价格竞争博弈矩阵
9.2 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
定价行为 广告行为 兼并行为 创新行为
12
9.2.1定价行为
(一)三种经典的经济学模型 (1)古诺模型 假定各企业(双头模型)生产同一产品,并 都以产量为决策变量。 假定某企业在选择其产量时假设其他企 业的产量不会因它的决策而变化。 需求函数为P=a-bQ,A、B两家企业的边际 成本是常数c1和c2,两家企业的固定成本 为0。
(一)博弈的组成要素 博弈的组成要素:参与人、行动、策略、信息、收
益、均衡、结果等。
9.1.1 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二)博弈的分类:
根据参与人数:分为两人博弈或多人博弈; 根据参与人是否合作:分为合作博弈或非合作博弈; 根据博弈结果的不同:分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与变 和博弈。 非合作博弈中: 从行动的先后次序来分: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各种特征信息的获得差异来 分: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29
9.2.4 创新行为
(一)创新的含义
(二)创新的类型
创新对象: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
寡头垄断(西方经济学)

=a-(b+1)P 即:P=a/(b+1)-Y1/(b+1) MR1= a/(b+1)-2Y1/(b+1)=C Y1=[a-c(b+1)]/2
价格领导和产量领导的比较
两个模型决定的价格和产量不同,每个模型适 合于不同的环境条件。
假设P(Y1+Y2)=a-b(Y1+Y2), MC2=0 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л2=[a-b(Y1+Y2)]Y2 根据此等式我们得到厂商2的等利润线。它表示如
果厂商2获得的利润不变,Y1和Y2应该满足的关系。
反应曲线的推导
Y2
根据厂商2的利润函 数: л2=[a-b(Y1+Y2)]Y2 =aY2-bY1Y2-bY2 得:Y1=(aY2-bY22л2)/bY2
厂商1的反 应曲线
厂商2的反
●
应曲线
伯 格均衡
(二)价格领导
该模型假定,如果领导者制定的价格为P,追 随者将把P作为既定价格接受,然后选择他的 利润最大化产量。(它与我们以前研究的竞争 行为是一样的。)而领导者必须对追随者的行 动做出预测,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产量。
减去追随者的 供给曲线。
O
市场需求曲线 追随者的需求曲线
●
●
MR
YL* YT*
领导者面临 的需求曲线
MC
Y1
用数学方法解
假定反需求函数为:D(P)=a-bP。追随者的成 本函数为C2(Y2)=Y22/2 ,领导者的成本函数 为C1(Y1)=CY1。
追随者的最优产量选择为P=Y2 则追随者的供给曲线为Y2=S(P)=P,领导者面
厂商2的等 利润线
博弈论蒋文华浙江大学

第一讲、博弈论概述献给诸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小胜者术,大胜者德。
第一章何为“博弈”博:博览全局弈:对弈棋局→谋定而动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据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的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第一节从一个简单的故事说起博弈时要搞清楚对手是谁!博弈时要搞清楚和别人比什么!行为选择既跟对手的情况有关,又跟所遇到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关。
特别提示:博弈既可以是竞争,也可以是合作!特别提示:博弈,必须学会换位思考!特别提示:博弈,只需领先一步,高人一筹!博弈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由于直接相互作用(互动),每个博弈参与者的得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策略(行动),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策略(行动)。
博弈的核心在于整体思维基础上的理性换位思考,用他人的得益去推测他人的策略(行动),从而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策略(行动)。
特别提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就是为自己未来的遭遇着想。
——米兰·昆德拉特别提示:如果因为对方眼中的你的傻,而让对方更愿意和你合作,何乐而不为呢?(大智若愚)特别提示:请不要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去追求成功!特别提示:选对市场(对手)比选对策略更重要!特别提示:在博弈之前,博弈就已经开始了!第二节博弈的渊源一、中国的理解博+弈=下围棋略观围棋,法于用兵,怯者无功,贪者先亡。
----汉代刘向,《围棋赋》二、西方的理解game(规则)费厄泼赖(fair play)第三节学习博弈论的收益一、当局者清更有利的选择更快速的反应二、旁观者更清理解历史与现实预测未来的发展三、提出完善游戏规则(制度)的建议第二章发展简史第一节最初的探索和应用一、古诺模型参加博弈的双方以各自在同一时间内相互独立的产量作为决策的变量,是一个产量竞争模型。
二、伯川德模型该模型与古诺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把其产品的价格而不是产量作为竞争手段和决策变量,通过制定一个最优的销售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